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选读(共4篇)
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答:(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这是哲学家从事哲学的必经之路。这一条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仅要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哲学家都没有正确解决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他们既不懂的理论从实践中来,也不懂获得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实践。
(2)费尔巴哈和其他理论家一样,只是达到希望对现实事实的正确理解,只有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第一次把哲学理论和革命实践结合起来,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着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性的特点。
(3)哲学家们追求真理,但是失去了原动力,哲学家们忽视了时间,应该把真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4)马克思突出实践的作用,认为人的认识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克服了其他哲学家只想不做,只解释不改变的弊端。
2、市民社会
答:(1)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市民社会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指社会发展各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狭义上,是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物质关系。(是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由独立存在的组织和团体构成,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的缓冲地带)
(2)这是一种与特定的生产阶级相对应的交往形式,包括资产阶级社会的工业生活和商业活动。
(3)这种从一定生产和交往中发展出来的社会组织,是以国家为首的整个唯心主义的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3、异化
答:(1)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同志任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
(2)异化中,只要分工不是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同他人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3)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时,必将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而最终被消灭。
4、资本
答:(1)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式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
(2)资本反之一切投入再生产过程的有形资本、无形资本等等,为资本家赚取剩余价值服务。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5、实践
答:(1)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实践只有在自觉地意识下才是人性的、人格的。
(2)实践是指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人的实践与动物的不同,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3)广义的实践: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劳动是实践概念最基本、最基础的实践,实践还包括政治、伦理等现实活动和科学研究等精神生产活动。
6、生产力
答:(1)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具有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三个基本要素,具有连续性和历史继承性特点。
(2)生产力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
(3)生产力不会随着旧制度的消灭而消亡,而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日益发展,表现为一种不依赖于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是与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
7、交往形式
答:(1)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生产关系的概念,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与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体系过程相适应。
(2)交往形式即人的物质交往活动或劳动的社会条件,是由生产决定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
(3)交往形式的联系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使用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此也使用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替代。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思想
答:人的解放是一种历史过程,而非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和工业状况、农业状况等促成的。
(1)人的解放所依靠的是无产阶级,需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解放。
(2)人的解放的客观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和交往的巨大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的客观规律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客观物质基础。
(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人的自由和解放创造更好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全球化
能够使人们的交往活动更密切。
(4)共产主义运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时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人类的解
放只有通过共产主义运动实现。
9、为什么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消灭异化的前提?
答:(1)要使异化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对立。这两个条件都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2)如果生产力水平低下,则会造成贫穷的普遍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开展对生活必需品的斗争,这是不可能消灭异化的。
(3)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往需求和交往意识才会增强,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而普遍交往可以产生“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为消灭异化提供了可能性。
(4)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使地域性的个人被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所代替,如果没有发展成世界历史性的,交往的力量不可能发展成为普遍的不堪忍受的力量,消灭异化也不可能实现。
10、马克思主义关于交往形式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
答:(1)特定的生产力状况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为交往形式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相应地,交往形式的实现为生产力的继承和发展提供可能。离开了交往形
式,生产力的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承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统一的一面:(1)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交往形式是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二者相辅相成。
(2)交往形式在历史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共同构成了一个有联系的序列。
(3)交往形式随着生产力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由不适应到适应,两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1、马克思主义对空想社会的批判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只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自身中存在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任何历史主动性和所持有的任何政治运动。
(2)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步伐一致,所以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物质条件。
(3)空想社会主义学家认为无产阶级只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自己可以超越阶级对立,于是向统治阶级要求改善社会一切成员的生活状况,认为只要人们理解他们就是最好的社会计划。
(4)空想社会主义学家主张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拒绝一切政治革命行动,反对马克思关于暴力革命的做法,企图通过示范来为新社会开辟道路。
12、历史唯物史观的内容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上。
(3)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4)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5)人类社会的一半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6)在客观历史进行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13、马克思主义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
答:(1)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马克思认为,它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
(2)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的局限性,缺点在于他们不懂得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地位和意义。
(3)旧唯物主义者相信世界就像机器一样运转,思想只是一堆信号传输,都符合一定规律,而没有真正的思想存在,并彻底否定精神的存在。马克思则相反。
14、谈谈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必然灭亡的思想。答:进步性:(1)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2)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的。
(3)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革命作用。
(4)资产阶级时期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
必然灭亡:(1)资本主义无法根除它内在的对抗性矛盾。
(2)促使了利己主义、个人主义风范的形成。
(3)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
(4)无产阶级具有资产阶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德意志意识形态》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提到它的背景,那我们就不得不先说一下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的一个犹太家庭。在柏林大学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辨证法思想。1841年,大学毕业后,接受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的唯物观点。在巴黎,他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各国革命史,参加工人团体的活动。马克思这一时期的著作里明确地、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动力和途径问题,从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845年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但他们没有放弃,并于1848年2月他们写成的纲领随即发表,这就是著名的《共产党宣言》。通过同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派别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终身的合作之后编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已经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可见《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在一个及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尤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顶着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写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就是唯物主义。在欧洲全部近代史中,特别是18世纪末叶,在同一切中世纪废物,同农奴制和农奴制思想展开决战的法国,唯物主义成了唯一彻底的科学,它忠于一切自然科学学说,仇视迷信、伪善行为及其它等等。因此,民主的敌人便竭尽全力来“驳倒”、败坏和诋毁唯物主义,维护那些不管怎样总是为宗教辩护或支持宗教的各种哲学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坚决地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并且多次说明,一切离开这个基础的倾向都是极端错误的。
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止在18世纪的唯物主义上,而是把哲学向前推进了。他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用黑格尔体系(它又导致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成果丰富了哲学。这些成果中主要的就是辩证法,即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反映永恒发展的物质的人类知识是相对的。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过去在历史观和政治观方面占支配地位的那种混乱和随意性,被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如何从一种社会结构中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
《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19世纪40年代西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经验总结,以及同资产阶级、同各种冒牌社会主义思潮进行斗争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革命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的产物。《宣言》的问世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和阶级根源。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主要国家已占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在英国已经完成,在法国正在进行,在德国也已开始。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导致经济危机频频发生。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资产阶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断加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随着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暴露,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激化,斗争的规模越来越大。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两次起义,提出了“工作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英国工人发起了以实现普选权为中心内容的宪章运动,自1836年开始,持续了12年之久,吸引了成百万工人和劳动群众参加,充分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844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这些斗争虽然都被镇压下去,却显示出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阶级斗争的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迫切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首先要从组织上把各国分散的工人运动统一起来,其次要批判各种错误思潮,为统一的工人运动提供行动纲领。
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和德意志工人协会,他们批判了当时误导工人运动的多种错误思想理论,如魏特林的空想共产主义、格律恩为代表的真正社会主义、蒲鲁东的改良主义等等,引导工人运动向正确的方向发展。1847年他们加人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进步青年组成的半秘密性组织,受魏特林主义的影响,奉行“人人皆兄弟”的口号。1847年6月,恩格斯出席了正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同盟”,用“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战斗口号,取代了“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恩格斯还为同盟起草了第一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草案以问答形式写成,这是在当时易被接受的形式。同年10月底到11月初,恩格斯在征求同盟盟员意见的基础上,对信条草案做了修改和补充,写成了《共产主义原理》。《原理》仍采用问答形式,基本上保持了草案原来的结构,但内容上有很大丰富。1847年11月29日至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马克思恩格斯出席了大会。参加这次大会的除德国代表外,还有瑞士、波兰、英国的代表。大会经过深入的讨论,采纳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决定公布一个“宣言”形式的“同盟”纲领,并把起草工作委托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这两稿的基础上,根据大会通过的纲领原则,认为应当把党的纲领写成一篇充满战斗性的宣言,他们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在伦敦付印,以单行本的形式用六种文字正式发表。《宣言》迄今已用200多种语言出版了1100多个版本,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
《资本论》的写作背景
任何科学巨著都是一定社会时代的产物,《资本论》也不例外。《资本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条件下,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结合亲自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而写成的科巨著。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于十七世纪中叶,完成于十九世纪初,开始于英国的配第和法国的重农学派,结束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的矛盾占据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处于潜伏状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试图说明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寻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他们主张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在不同程度上考察了剩余价值的一些具体形态,并对社会再生产和流通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理论;这些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工具。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看作自然的和永恒的社会制度,不能正确揭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因而理论上必然存在缺陷甚至错误。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法、德等西欧国家的资本主义大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并上升为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开始由反对使用机器、捣毁机器,发展到有组织的要求缩短劳动日、增加工资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的经济斗争,最后发展为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起义、1835-1837年间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的政治斗争。无产阶级在这些斗争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作为独立的、反对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在这种条件下,资产阶级经济学为了维护资本对劳动的统治,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背弃了真理,走向了庸俗化,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丧钟被敲响了,庸俗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现在的问题不再是这个或那个原理是否正确,而是它对资本有利还是有害,方便还是不方便……公正无私的科学探讨让位于辩护士的坏心恶意。”庸俗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所谓“三位一体”公式是指:价值是由资本、劳动和土地三个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劳动成果理应由资本家、工人和地主三者共同分享,资本家得到的利润是资本的贡献,工人得到的工资是劳动的贡献,地主得到的地租是土地的贡献。三者各得其所,根本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为了科学地指导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为了经济学的科学发展,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在与庸俗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斗争中,写出了这部科学的经济学巨著——《资本论》。
《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
从历史背景看。19世纪70年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时期,欧美各国工人阶级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和教训,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工人政党,积极宣传革命理论,组织群众,积蓄革命力量。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并确立了它的指导地位;但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又使工人运动处于低潮,因而导致反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改良主义思潮泛滥。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国际斗争形势的发展,当时革命运动的中心,已从法国转移到了德国。德国成了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的主要战场。
从国内背景看。在德国国内,1871年全国统一之后,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不断高涨。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政党的实现统一,更是对统治阶级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一方面支持俾斯麦政府用暴力镇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大肆宣传各种庸俗折衷主义,企图瓦解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这时,一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既接近社会主义,又调和阶级矛盾,反对革命斗争;既从理论上概括飞速发展的各门科学,又坚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滥造了种种“体系”,冒充科学权威。杜林的理论就是这种假科学在工人运动中的典型代表之一。恩格斯写《反杜林论》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了消除杜林的影响。恩格斯说:“杜林的这种假科学,现在在德国很流行,并把一切淹没在它的高超的胡说的喧嚷中。就是这样一套假科学,在当时造成极坏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党内的机会主义更加猖狂起来,党的领导人和一般党员几乎都相信了杜林,例如社会民主党的负责人奥•倍倍尔说:“他(杜林)的基本观点是出色的,我们完全赞同。因此我们毫不犹豫地宣布.继马克思《资本论》之后,杜林的最新著作属于经济学领域最近出现的优秀著作之列。”对党外群众的影响也很大,有许多人称杜林是思想家、导师和领袖。恩格斯写《反杜林论》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促使德国党的健康成长。19世纪70一80年代,西方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开始了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巴黎公社的失败,使各国工人阶级总结其经验教训,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进入“和平”发展时期,在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自己的政党,把工人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巴黎公社失败以后,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已经从法国转到了德国。由于当时杜林的谬论在刚刚成立不久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中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为了保证当时的社会主义革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马克思的支持下,恩格斯放下了手边的其他工作,来批驳“无聊的杜林”。从党内环境看,由于杜林的错误理论是打着“社会主义”招牌,并以“科学”的面貌出现,所以在德国党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仅党内机会主义者伯恩斯坦、莫斯特、恩斯等人都成了狂热的杜林分子,就连党内“左”派领导人倍倍尔也认不清杜林主义的实质,还在党的中央机关报上发表文章对杜林主义大加赏。到1875年初,杜林体系的传播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程度,杜林的著作《国民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批判史》和《哲学教程》的出版尤其助长了这一点。在这两本书中,自命为社会主义信徒的杜林,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极其猛烈的攻击。这造成党内思想的混乱。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一、本文写作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他们哲学创立时期就决定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划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界限,全面的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二)现实原因
为回击对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和攻击,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纯洁性,提高无产阶级政党的了理论水平进一步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越来越觉得把他和马克思同黑格尔哲学的关系,即他们怎样从黑格尔哲学出发、怎样同他脱离并在一系列原则问题上与之相互对立做一个简要而又有系统的说明是很必要的。
(三)直接原因 丹麦哲学家施达克发表《路德维希威尔巴哈》一书,驳斥许多人对费尔巴哈的诽谤和攻击,认为费尔巴哈是唯心主义者。这说明施达克本人不懂得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这一涉及划分哲学路线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真正理解费尔巴哈的哲学及其历史地位。因此,恩格斯决有必要说清楚费尔巴哈哲学及其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所以当《新时代》邀请恩格斯写篇评论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文章时,恩格斯便欣然同意。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写作背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应法国工人党领袖拉法格的请求,将《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引论”的第一章和第三编的一、二两章)改写而成的一部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通俗著作,它的写作背景大致包括两个方面。
从总体上看,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资本主义已经由它的上升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开始向它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提到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聚集和团结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广泛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确立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核心,而要建立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首先要有马克思主义武装,重在思想建党。这是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大的历史背景。
从具体国家建党情况看,在欧美各国中最早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德国社会民主工党,它的成立,促进了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德国的统治阶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德国反动政府一方面镇压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企图宣传一些庸俗的折中主义,以抵制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影响,而从德国党本身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又受来自工人运动内部的拉萨尔派机会主义的影响。这时,德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杜林以社会主义的“改革家”面貌出现,他拼凑了一套所谓包罗万象的“终极的真理”和最终形式的理论体系,企图以其假社会主义理论来代替马克思主义,从而瓦解工人运动。为了批判杜林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保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健康发展,维护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团结统一,恩格斯写下了《反杜林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杜林的观点进行了彻底地清算和批判,同时系统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法国工人党是在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比较混杂。除了马克思主义者外,还有其他机会主义者也打着社会主义招牌,混入革命队伍,散布各种错误思想。为了帮助法国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成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帮助它同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堕落为宗派主义的空想社会主义划清界限,在《反杜林论》发表两年之后,恩格斯应拉法格的请求从《反杜林论》中抽出三章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于1880年分期刊登在《社会主义评论》第3—5期上,原名为《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1883年出版德文版单行本时,改名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它的发表,在各国无产阶级中引起了普遍而巨大的反响。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争相学习,把它当做同机会主义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党的建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1880年给该书写的《法文版前言》中称它是《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列宁称之为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这一著作主要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这一著作对于我们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意义,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认识,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怎么办》历史背景
列宁的《怎么办?(我们运动中的迫切问题)》这本书写于1901年。1902年初完稿。1902年2月列宁又给这本书写了序言,同年3月在德国的斯图加特由狄茨出版社出版。在这之前,列宁曾在《火星报》第12期上发表了一篇《同经济主义的拥护者商榷》的文章,此文是列宁写《怎么办?》一书的提纲。
第一、形势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进入帝国主义时期。俄国从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以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基本上形成帝国主义。俄国除了帝国主义一般性的特征外,还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国内仍然存在封建农奴制的残余,严重依赖外国资本,沙皇政府面临着各种特别尖锐的矛盾,沙皇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俄国各族人民同西方帝国主义的矛盾因此,俄国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工农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这表明,俄国正处在社会革命的前夜。
第二.斗争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并在第二国际中占据支配地位,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就是伯恩施坦。从1896年10月开始,伯恩施坦在《新时代》杂志上用《社会主义问题》作为总标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899年1月,伯恩施坦在考茨基、阿德勒等人的支持、怂恿下,写了《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补充和完整了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列宁当时在流放地,读了伯恩施坦的这本书后感到极为愤慨。在伯恩施坦主义的影响下,俄国“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内部的一些资产阶级思想浓厚的青年结成宗派,趁列宁和其他一些革命家被捕流放的机会,开始引进伯恩施坦主义。于是,俄国工人运动中出现伯恩施坦主义的变种——经济派。
第三、建党的需要。
1893年秋天,列宁移居到了当时俄国政治活动和工人运动的中心彼得堡。他一方面继续开展反对民粹派的斗争;另一方面,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上探索如何在俄国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为目标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第一、组织上涣散。各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和团体缺乏一条统一的路线,没有真正统一起来。第二、思想上混乱。经济派的出现,造成内部思想混乱。第三、政治上软弱。大会没有制定党的纲领和章程。这就说明,在俄国仍然面临着一项迫切的任务,即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仍处于分散状态的工人运动。
1900年列宁从流放地回来后,为了建立真正统一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打算创办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秘密机关报。但这样的报纸很难在俄国境内出版。这是因为,沙皇政府的警察、暗探到处密布,不用几个小时就会被查获。因此,当时要统一全党,首先必须从政治思想上同机会主义派别划清界限,使大家都能搞清楚思想问题和组织问题的是非,否则就不可能有全党牢固的统一。为此,列宁写了《怎么办?》这本书。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历史背景
《帝国主义论》是列宁研究帝国主义最重要的著作,是适应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也是反对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斗争的产物。(一)《帝国主义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此后,随着70年代以来在美、德等后起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以电力的使用与重工业和化学工业部门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科技革命的兴起;同时,随着从1825年以来平均每隔十年爆发一次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危机尤其是空前剧烈的1873年经济危机的强烈推动,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最基本的特征是自由竞争逐渐为垄断所代替。于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的统治已经确立、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国际托拉斯开始分割世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已把世界全部领土分割完毕”的阶段,即资本主义进入到它的最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这时,新的物质生产条件一方面要求作为观念形态的理论去反映它;另一方面也为与它相适应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自由竞争变为垄断,这个现实生活中的巨大转变,是列宁研究帝国主义的本质和特点、创立科学理论的最主要条件。正是由于有了这个条件,才使得认识帝国主义的发展规律在实际上成为可能。只有在新的历史实践中,才有可能进一步促进理论的新发展。列宁正是在帝国主义时期,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最先对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进行深刻剖析并且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导师,而《帝国主义论》则是全面系统地揭示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特征和矛盾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二)《帝国主义论》是在帝国主义时期资本主义社会阶段社会矛盾斗争空前激化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条件下产生的
19世纪末期,随着垄断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经济危机频频爆发,在阶级关系上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起来,无产阶级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和世界领土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夺取世界霸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终于在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帝国主义战争给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从而迅速地唤醒了民众,促进了人民群众革命情绪的高涨,为无产阶级夺取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彼此削弱,出现了帝国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因此,无产阶级革命已经成为直接实践的问题。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那样:“在战争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破坏的基础上,世界革命危机日益成熟,这个危机不管会经过多么长久而艰苦的周折,其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革命爆发并且获得胜利。”
新的历史条件给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揭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根源,阐明战争和革命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在理论上武装工人群众,为即将到来的革命作好准备。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正是适应了这一迫切需要,为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策略。他高举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对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本质及其基本矛盾进行了精辟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深刻地揭示了这次战争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性质,提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科学论断。《帝国主义论》是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之间进行激烈斗争的产物。
(三)《帝国主义论》是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与机会主义特别是“考茨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当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级,历史的进程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提到日程上来的时候,机会主义作为国际思潮在欧美工人运动中泛滥起来了。在关于帝国主义理论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最终导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大分裂,逐渐形成左、中、右三派。左派以列宁为代表,和列宁站在一起的有卢森堡等人;右派以伯恩斯坦为其代表;考茨基则以“中派”面目出现。工人阶级中的机会主义派别,打着批判帝国主义的旗号,回避、掩盖帝国主义的深刻矛盾。作为机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当时正处于第二国际领导地位的伯恩斯坦和考茨基等人对帝国主义阶段出现的新现象作了歪曲的解释,借口情况变化,修正和篡改马克思主义,掩盖帝国主义的本质和深刻矛盾,宣传改良主义与和平主义。作为右派代表的伯恩斯坦早已公开地提出“修正”马克思主义,他的真面目已经充分暴露,群众比较容易识破。而自称“中派”的考茨基,是更加隐蔽的机会主义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考茨基回避帝国主义垄断统治的本质,提出了错误的、虚幻的“超帝国主义”论,宣扬社会和平主义和改良主义,客观上阻碍着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作为一股国际思潮,“考茨基主义”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主要的思想和行动上的障碍。它的信奉者遍布于欧洲各国的社会民主党内,在工人群众中间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引导无产阶级革命走上正确的轨道,列宁对“考茨基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斗争。《帝国主义论》一书,通篇都贯穿着对考茨基这个所谓“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批判,特别是批判了考茨基关于帝国主义本质和内容的错误观点,阐明了“考茨基主义”思潮回避帝国主义矛盾的深刻性和帝国主义产生革命危机必然性的根本危害性。因此,《帝国主义论》是在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
该文是列宁1920年10月2日在俄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著名演说。1920年下半年,苏维埃俄国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击溃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高尔察克、邓尼金等白匪的进攻。经受了两年饥饿、贫困的严重困难,苏维埃俄国面临着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生产的任务。而且国内外的反革命势力不甘心失败,在准备新的**和入侵。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以波格丹诺夫为首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多次从极左的立场出发,打着创造无产阶级的阶级文化的旗号,鼓吹无产阶级必须“和旧文化完全决裂”、“用革命手段”“打倒资产阶级科学”等一系列的谬论,使极左思潮愈来愈泛滥,并给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特别对于一些青年人,影响更大。他们把“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极左言论当作真理,误以为革命就是要推翻一切,这对青年的成长和学习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了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完成经济建设的任务,更好地动员青年团员和广大青年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列宁在共青团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这篇演说。
在这篇讲话中,列宁提出青年团的任务是学习共产主义,详尽阐述了学习共产主义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化遗产;阐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性质、特点以及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和遵守纪律的重要性;阐述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时代特征,批判了在文化问题上的“左”倾思想。这篇讲话实质上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任务和方针,阐明了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性质、目标、内容、途径等问题,对建国初期的苏维埃俄国培养和教育青年一代、加强思想和文化建设有着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革命导师非常注重对青年的教育与培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青年更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切实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论粮食税》写作背景
《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 是列宁在俄共(布)十大闭幕后不久对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精神实质及重大意义所作的说明,从理论上论证了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依据、必要性和重大意义,阐明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的作用、可能性以及实现形式。这篇文章不仅对推动当时苏维埃共和国的经济政策从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的全面转变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于指导经济落后国家革命胜利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普遍而深远的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列宁领导着俄国无产阶级夺取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完成了对剥夺者的剥夺,将土地、银行、铁路等重要部门收归国有,建立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列宁提出了建立国家对产品生产和分配实长沐十划及监督的制度,即不经过市场的直接的产品交换和分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列宁强调指出,没有这个使千百万人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中最严格遵守统一标准的有计划的国家组织,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经济组织,将在从宏观经济到微观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使所有经济活动最高限度地联合起来。为此列宁要求建立消灭商品经济的、使全国居民加入统一领导下的消费公社,再辅之以国家对产品生产及分配的高度集中的严格的计划性控制.就可以建立俄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苏俄另一经济理论专家布哈林还为此专门设计了有关消灭商品货币的实施计划。第一步在国有化企业内部的产品交换领域取消货币;第二步在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国有化企业的工人之1tiJ 在结算领域取消货币;最后在小经济内部的商品交换中取消货币。列宁同意布哈林的这一计划,认为消灭阶级需要一个漫长的厉史时期,而消灭商品经济却是俄国无产阶级有能力完成的任务。
1918 年春,内战的爆发使得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处于万分危急之中。为了确保苏维埃政权不被颠覆,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保证无产阶级在战争中取胜,俄共(布)被迫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即无偿地向农民征收全部余粮以及一部分口粮,以确保战争之需。同时还实行了配给制,劳动义务制,禁止自由贸易以及普遍的国有化等一系列措施,从而剥夺了小资产阶级的全部经济自由权。概括起来,废除商品货币及经济关系实物化,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方式,强制分配劳动力等构成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正因为采取了这些措施及手段,才保证了三年国内战争朝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方面转化,避免了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崩溃。
内战的胜利使得列宁认为苏维埃政权不仅有能力在军事上战胜资产阶级,而且也有力量在军事上战胜小资产阶级,因此仍然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经济恢复时期的指导方针。这就使原本处于隐蔽状态的无产阶级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迅速公开化。1 921 年初,出现了粮食与燃料危机,农民大量地隐满种植面积与产量,以农民为核心的暴动此起彼伏。在坦波夫省、伏尔加河流域、乌克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出现了自发的暴动,参加暴动的不仅有富农,还有相当数量的中农。即使没有发生暴动的中部各省、俄国北部和白俄罗斯等地区,农民的不满情绪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政权和粮食机关写了大量的申诉信和请求书,其中许多信直接写给列宁。在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到底作何抉择?俄共(布)党内思想并没有很快取得一致。为了迎接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粮食人民委员部和农业人民委员部从1 920 年n 月就开始认真准备(关于巩固和发展农业的措施)的法案。但是,如何发展农民经济的道路问题,实际上从1920 年9 月就在报刊上展开了辩论。辩论双方的主要意见分歧是:一种观点主张对农业生产进行国家调整;第二种观点则主张应该靠经济刺激。坚持第一种观点的主要是当时的副粮食人民委员恩· 奥新斯基。他在1 920 年9 月5 日(真理报》 上以及在以后的(经济生活报)上发表的《农业危机和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文章中,把坚决地过渡到对农业生产进行国家调整看作是摆脱严重的农业危机的唯一出路。他认为,对农民必须制定要求他们必须遵守的播种计划,并为此成立了播种委员会。坚持第二种观点的主要是尼· 波格丹诺夫,并得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团委员斯特卢米林的支持。1920 年9 月、10 月和1921 年1 月,波格丹诺夫先后在(经济生活报)上发表针对奥新斯基的观点,认为在个体小农经济的条件下国家对农村的生产过程进行直接干预是办不到的。他写道:你不要向庄稼人说,他们应该播种什么和应该怎祥播种;你只需说你想从他们那儿得到什么,并用奖励来唤起他们的兴趣。要特别注意在粮食政策上运用经济利益这一因素。
一、永恒魅力之一:强烈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强烈的实践品格可以从其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提纲》)中得到明显的确证和其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也佐证了这一点。《提纲》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其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地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新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只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还说明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性。从《提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在其随后和恩格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到形态》中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与贯彻。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由于其对现实的敏锐关注和对实践的依赖,使得它呈现出与体系化哲学相当不同的特色也是其最终能够超越其它哲学的根源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仅仅只是行动的指南,强调理论不仅要能说明世界更要能用以改造世界。这样,就使得其哲学具有面向实践的开放性,为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留下了空间,也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完善创新这一理论提供了可能。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发展,其都不可能脱离开实践而行,故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强烈的实践品格这一特质都不会落伍,其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丰满。
二、永恒魅力之二:与其它哲学相比所具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资本全球化的自由竞争时代,本质上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造成的剥削和压迫以及两级分化,不断揭露和批判,从而时时提醒一切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不断地反思这个似乎是“永恒天国”的社会。今天资本全球化已经进入垄断时代,但其制度性缺陷不仅在国内,更在国际范围内大量存在。治疗顽疾,需要介入一种坚实的批判性话语,而具有深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无疑成为首选。马克思哲学与生俱来的批判性精神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进步意识、忧患意识、求真意识和反省意识等的总和。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话加以整理,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集中体现在:第一,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无疑体现了注重发展、推动变革的进步意识。第二,“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种立足现实、现向未来的创新意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即面向诸多可能性的未来,如何使理论的前瞻性避免主观臆测。第三,“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遇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这里既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又包含着不畏权势的唯实精神,体现了彻底的科学态度。第四,“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固有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意识,是其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的自觉追求。然而,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的今天,在这块日益世俗化的土地上,批判的话语却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苍白无力,马克思的一些不肖子孙把他的彻底批判理论的光芒销蚀殆尽,甚至变成了一块教条主义的石化硬売,这与马克思的彻底批判精神相去甚远。笔者以为社会要进步要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勇于和敢于坚持批判精神,拿起批判武器的人士。作为一位接受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中共党员,我们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应该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武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都是我们巨大的思想财富,它的魅力也必将是永恒的!
三、永恒魅力之三:厚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对原著的研读,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从其著作中折射出来的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关于这一点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7年――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可以找到根据,在宣言中马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建立起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哲学关注的中心,就是现实的人的生存状。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抱有强烈的同情,对造成他们生存状况恶化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由此带来的人性的扭曲、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断进行讨伐和批判。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钱或屈从于政治的特权。人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在我们当前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笔者看来只要这个社会还有现实的人的存在,就必定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人文主义精神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四、永恒魅力之四:辨证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原著的学习让我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魅力之处应在于它:辨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他对问题的分析让你感觉到他对切入点的把握总是那么的准确和全面、总是那么的深刻、批判总是那么的入木三分,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以为无疑与其所使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科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矛盾分析法、抽象具体法、逻辑与历史统一法等,这是马克思哲学中极为宝贵的理论财富。这无疑应成为我们学习原著应该重点汲取的营养,因为这些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必将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二:其一,提出或回答任何问题(包括对于原著的理解),都必须将其置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不仅仅是语境),从社会的具体矛盾冲突中考量各种思想理论的冲突;其二,对于各种思想材料和资源进行加工取舍的根本依据,不是来自思想自身,而是来自实践的要求,实践按照能够创造现实、转化现实这一根本要求,对于各种思潮、学说、主义等进行无情的筛选,并确立其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再重要的文本,实际上也还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摹本”,而不是“原本”。因此,尽管“解读”、“理解”必具主观性,然而“文本”如同历史一样,不是任何人“戏说”、“解构”的玩偶,其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评价尺度,绝非“怎么都可以”。
五、结语
一、单项选择题
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淇,指淇水,在今(A)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 B.《七月》 C.《硕鼠》 D.《君子于役》 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b)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荀子 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
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
A.洪兴祖 B.刘向 C.刘安 D.王逸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A.《乐府诗集》 B.《玉台新咏》
C.《文选》 D.《古诗源》
9.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
B.《行行重行行》 C.《十五从军征》 D.《陌上桑》
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A.《短歌行》 B.《蒿里行》 C.《观沧海》 D.《龟虽寿》
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 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 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13.“初唐四杰”是指()。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
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 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卢照邻的《长安古意》 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
A江水的流动过程
B月亮的升落过程
C花林的空间变换
D白云的飘浮显隐 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A、《卖炭翁》 B、《琵琶行》 C、《长恨歌》 D、《钱塘湖春行》
17.初唐时期力反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寄兴”和“汉魏风骨”,在复古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革新的著名诗人是(D)
A王勃
B卢照邻
C沈期
D陈子昂 19.孟浩然《过故人庄》是一首著名的(C)A山水诗 B边塞诗 C田园诗 D哲理诗
20.王维《山居秋暝》:“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所用典出自(B)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庄子》 21.《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指(C)A.华山 B.嵩山 C.泰山 D.恒山
2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出自()。
A.《李凭箜篌引》 B.《金铜仙人辞汉歌》
C.《长恨歌》 D.《雁门太守行》
23.标志着古代文言小说走向成熟的是()。
A.志怪小说 B.志人小说 C.唐代传奇 D.章回小说
24.柳永《望海潮》词写的是钱塘的景象,这“钱塘”就是现在的()。
A.南京 B.杭州 C.上海 D.合肥 25.据考证,“三国周郎赤壁”应该是()。
A.黄州赤壁 B.武昌赤壁 C.蒲圻赤壁 D.九江赤壁
26.下列作品中,开宋代豪放词先声的是(D)A.《桂枝香》(登临送目)B.《踏莎行》(候馆梅残)C.《雨霖铃》(寒蝉凄切)D.《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27.《前赤壁赋》:“壬戌人秋,七月既望。?”既望“是指阴历(B)A.十五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28.”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寄奴”是指(D)A.孙权 B.刘备 C.周瑜 D.刘裕 29.孙富这个人物出自小说(C)
A.《柳毅传》 B.《错斩崔宁》 C.《社十娘怒沉百宝箱》 D.《席方平》 30.元杂剧作家中被王国维推为“元人
4.《荀子》的基本思想有()4.(BF)
A.自然无为 B.礼法兼用 C.相对主义 D.兼爱非攻 E.性善论 F.性恶论 5.《楚辞》中屈原的作品有()5. ABDF)
A.《离骚》 B.《九辩》 C.《天问》 D.《九歌》 E.《九叹》 F.《九章》 6.汉初政论文的代表作家有()6.(BC)
A.李斯 B.贾谊 C.晁错 D.刘安 E.桓宽 F.刘向 7.汉代咏物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有()7.(DE)A.《七发》B.《子虚赋》C.《上林赋》D.《归田赋》E.《刺世嫉邪赋》 8.《汉书》与《史记》的主要区别有()8.(ABDE)
A.儒家思想 B.断代记史 C.纪传体例 D.废去世家 E.改书为志 F.收录著述 9.汉乐府民歌以战争为题材的代表作品有()
A.《战城南》B.《平陵东》C.《东门行》 D.《妇病行》E.《十五从军征》 10.《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0.(BCDEF)
A.叙事性强 B.抒情性强 C.用典自然 D.寓情于物 E.寓情于景 F.五言句式
11.南朝民歌《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BCD)。
A.比喻 B.对偶 C.谐音 D.顶针 E.夸张 12.下列作家中,属于盛唐边塞诗派的有()。
A.王维 B.高适 C.岑参 D.孟浩然 E.陈子昂 13.下列作家中,积极参加唐代新乐府运动的有(AC)。
A.白居易 B.李贺 C.元稹 D.李商隐 E.杜牧
14.辛弃疾的下列词作中,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忧愤的有(AB)。
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B.《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C.《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D.《清平乐》(村居)
15.下列词作中,属于豪放词的有(AD)。
A.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B.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C.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D.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E.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下列诗篇中同属于“魏风”的是(BC)
A.《七月》 B.《伐檀》 C.《硕鼠》 D.《蒹葭》 E.《君子于役》 17.下列作品中以今江苏南京市为背景的有(CDE)A.《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B.《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C.《乌衣巷》 D.《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E.《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18.下列作品中属于柳宗元《永州八记》的有(ACD)A.《钴鉧潭西小丘记》 B.《游褒禅山记》 C.《小石谭记》 D.《始得西山宴游记》 E.《墨池记》 19.下列作家属于桐城派的有(ABD)A.方苞 B.刘大櫆 C.归有光 D.姚鼐 E.袁枚
三、理解简析题
1.《诗经》民歌作品有哪些主要艺术成就? 答案要点:
①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用朴素的笔调和朴实的语言书写现实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 ②创造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或直言其事、直抒其情,或以彼物比此物,或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成为中国后世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
③配合音乐的反复演奏,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回肠荡气,深化情感; ④诗句以四言为主,辅以少量的杂言诗,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2.结合作品分析《诗经》的语言艺术特征。答案要点:
(1)名词和动词的丰富多彩和具象化。(2)擅长运用重言或双声叠韵词来摹声摹形,大大增强了表现力,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3)二节拍的节奏韵律和语言的音乐美,《诗经》的主体是二节拍的四盲诗,带有很强的节奏感;而《诗经》的押韵也为后世诗歌的韵律形式奠定了基础。(4)重章复沓的章法和中心词语的多种形式的锤炼。重章复沓是短章民歌常用的形式,这种形式使《诗经》中形成了一些套语;也影响了《诗经》的遣词造句。3.《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人物各具何种性格? 答案要点:
①孔子:治国以礼,评人以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偶然也有消极情绪;
②子路:坦率直爽,快言快语,敢于大言,不够知礼; ③冉有:谦虚谨慎,谨小慎微,擅长理财,不善礼乐; ④公西华:谦虚好学,少年老成,熟知礼仪; ⑤曾晳:超然物外,不图功名,喜好自由,爱好音乐。4.《庄子·逍遥游》有何主要艺术特色? 答案要点:
①用寓言说哲理,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消极出世,具有消极浪漫主义特色;(4分)②寓言想象奇特,不受生活真实的束缚,赋予万物以思辨功能和个性特点;(4分)③奇特的想象与极度的夸张相结合,使寓言形象的大小寿夭等超越极限;(4分)④排比博喻层出不穷,变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常含有辛辣的讽刺;(3分)5.说明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个部分的思想内容。答案要点:
①十年长安生活的总结,壮志难酬的感慨,忧国忧民的情怀(5分)②一路所见所思,统治者的荒淫生活,贫富悬殊,担心国事(5分)③到家情景,家庭遭遇悲剧,想到人民苦难,忧思万状(5分)1.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了亲人们哪些细节?分别表现了她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要点:
①母亲以拐叩扉,极其关心爱护子女(5分)②祖母送芴,对后辈充满期望(5分)③妻子常来轩中,夫妻恩爱(5分)6.《左传·晋楚城濮之战》的战争描写有何特色? 答案要点:
①重点写战前的外交活动,其次是战后的会盟和补写楚军失败的原因等;(4分)②战场上的战斗经过写得比较简略,但层次清晰,并不粗疏;(4分)③晋国不战则不能定霸,好战则不能取威,尽力促成战争,表面避免战争,(4分)形成欲战又和,将和又战,战和之间,久经不绝,文章写得有张有弛; ④注重揭示晋国内部的步调一致和楚国内部的矛盾重重,点明胜败原因。(3分)
7.简析“垓下之围”和“乌江自刎”中的项羽形象。
答:通过垓下之围、乌江自刎的描写,表现了项羽的性格特征:
(1)儿女情长 英雄气短(率真多情)
(2)沉猛善战 刚强英勇(冲锋陷阵 所向披靡)
(3)重情知耻 无颜回乡(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我何面目而见之 缺乏策略)
(4)执迷不悟 迷信天命(天之亡我 我渡何为)8.分析杜甫七律《登高》情景交融的特点。1.答案要点:
诗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既具有客观事物的具体特征,季节特征,同时也饱含着诗人特殊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诗人特定的心情。(5分)啼猿作为一种动物,本身并不具有人的感情,但在“艰难苦恨”中的诗人听来,猿啼声却充满着一种凄哀的情调。同样,那滚滚的长江,萧萧的落木,盘旋的飞鸟,冷清的小渚,也无一不起着渲染环境气氛、烘托诗人情绪的作用。(5分)“自然更使得诗人触景生情、引起相应的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了。而这种心理活动与感情变化,又反过来加深了景物的感情色彩。所以诗中的景物已不同于自然的景物,它是诗人主观化了的客观景物。(5分)
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诗句出自什么时代,是哪位作者的哪一篇作品,并结合创作背景写出你对这些句子字面表义与内在涵义的理解。答案要点:
①本诗句出自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5分)
②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5分)
③最后四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作者希望天下贤才归心于己,与之共建大业的心志。“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形容招纳贤才,多多益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两句,曹操所自己要以周公“一饭三吐哺”的精神虚心对待贤
才,塑造自己礼贤下士的明主的形象,就会得到天下人得衷心拥戴,天下归心。(5分)
四、论述题
1.《左传》的文学特色 要点:
长于叙事,故事具有完整性。编年叙事,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分布在若干年,前因后果,犹能严密照应,表明材料使用有严谨的组织安排;运用多种多样的叙事方法,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追叙等,将某些长故事相对集中;善于描写战争,每次战争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全书描写大小凡四百多次战争,都各具特色,绝少雷同。行人辞令之美;温文尔雅,委婉含蓄,贵曲忌直,柔中有刚,往往耐人寻味,并在叙事中刻画出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 要求:以基本要点为论点,列举作品实例,展开分析论述。注重说理的逻辑联系。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
2.试分析《长恨歌》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参考答案:《长恨歌》一诗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一方面通过事件的发展表现人物的感情,另一方面通过描写人物心理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成功地塑造出丰满感人的艺术形象。对于李隆基,突出了他早先的沉迷逸乐和晚来对杨玉环的苦苦相思;对于杨玉环,则侧重描绘她的美丽身姿和身登仙境后依然忠贞不渝。诗篇对男女主人公的刻画主要依靠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呈现,时变、事变、景变、情亦变,“渔阳鼙鼓”使二人的情感,由最初的“重色”转变为缠绵而凄凉的相思。随着外界情况的变化,人物的情感逐步深入,表现细腻而真实,写出特定身份的人物的情感和个性。另外作者的笔触深入人物内心,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从精致地刻画心理活动来丰富人物形象,即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等句非常细腻地抒写了李隆基的相思之情,而“揽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来”亦细致地刻画杨玉环的心理感受。二人的形象在精细的刻画中,真实丰满,生动感人。
3.试析《项脊轩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答:思想内容: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
风,发扬了唐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在文学上,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项脊轩志》可为代表 , 作者睹物思人,追忆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委婉而又深挚地抒发了失去亲人后的痛楚,表明不争名利但又未失显达之念的情怀。艺术特色:
这篇文章鲜明地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如下:
(1)形散而神聚的艺术结构。文章既无奇特的内容,也无曲折的情节,而都是一般的日常生活。看似信手拈来,散漫无章,其实,作者无论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巧妙的地以项脊轩的变迁为线索来展开的。项脊轩是作者回首往事、触发感情的媒介,用它将一系列细小的生活碎片串在一起,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可谓形散而神不散。
(2)注重人物活动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虽寥寥数语,给人的印象却十分深刻。如写对母亲的怀念,借老妪之口,引述母亲的话:“儿寒乎?欲食乎?”语极平常,却描绘出母亲温柔、凝视的神情。再如母亲问话时“以指扣门扉”的动作描写,其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读之倍加真切动人。写对妻子的回忆,用“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的细节,揭示出夫妻感情的深笃,等等。
(3)在写景、叙事、议论时,饱含浓厚的感情。作者选取感受最深的生活细节,在生动具体的描绘中倾注自己的深情,“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表”。(王锡爵《归公墓志铭》)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也是归有光散文的基本特色。特别是最后写了一颗枇杷树,以树的“亭亭如盖”寄托对亡妻的思念,抒发了人亡物在,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耐人思索,余味无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选读】推荐阅读:
08马克思主义原著著作选读习题07-08
马克思06-13
马克思论文07-27
马克思简介09-15
马克思主义考博09-10
读书报告马克思课06-04
马克思 读后感10-04
《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07-20
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doc_-_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05-28
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论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