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进步发展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从高等教育个人和社会需要,以及满足和平衡两种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提出了建立、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关键词]教育满足需要途径[作者简介]田玉军(1964-),男,河南偃师人,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文教育与教育管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技创新进步发展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技创新进步发展论文 篇1:

关于推进我国大学文化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

摘要: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大学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为培育“四有”新人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大学文化创新在整个文化创新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大学精神。创新我国大学文化要在服务社会实践中实现,走民族的、世界的、科学的、大众的大学文化创新之路。

关键词:大学文化;文化创新;大学精神;服务社会;与时俱进

文献标志码:A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智慧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学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由创新而推动的。大学文化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我国,大学是担负培育“四有”新人和发展中华民族科学文化重任的重要文化载体。适应形势和任务变化发展要求,不断推进大学文化创新,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

一、深刻认识创新大学文化的现实必要性

现代社会作为一个创新时代已经形成了创新文化,在创新文化氛围中,大学文化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创新的大学文化是现代创新文化的一部分,世界各国的大学文化都体现了适应创新、引导创新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本来就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文化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所在。创新大学文化,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时代赋予我国大学的社会责任。

1.创新大学文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需要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相渗透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将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这就要求中国的先进文化和大学文化发挥民族性的特征,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与各民族文化相融合,通过碰撞冲突、吸收和创新形成独有的民族文化,进而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特点。当代中国大学文化与先进文化必须兼采中西,并览古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增强“免疫力”,扩大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在交流和融合中提升民族文化,创造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体系,为世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中国,要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学文化与先进文化,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要实现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1]这就要求加强大学创新文化,只有进一步推动大学文化创新,才能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造活力。

2.创新大学文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相联系,并受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制约。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当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革新社会制度的时候,表达这种要求首先来自思想文化领域,思想和文化的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和前奏。列宁曾经指出:“只有确切地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没有这样的认识,我们就不能完成这项任务。”[2]大学文化与先进文化都是历史范畴,是一个文化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创新的过程。文化的先进性来源于文化的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文化创新。而大学文化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没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观念,就不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不会产生先进文化。

现代化是社会诸方面由传统向现代、由落后向文明不断推进的长时期、多阶段、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和发展趋势。社会的现代化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应当是人的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的目标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生活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就此意义上说,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过程来说,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如果一个国家只在物质和制度全面达到了现代化,而人没有现代化,就不能算是实现了现代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英格尔斯指出:“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作为现代化最显著标志的科学技术,移植先进国家卓越成效的工业管理方法、政府机构形式、教育制度以至全部课程内容,但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善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3]可见,社会现代化中起根本和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由人的观念、素质、能力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引导、推进改造这些变化,大学文化是中坚力量。因此,创新大学文化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3.创新大学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是孤立的经济建设过程,而且也是文化建设过程。它本身要求构建与其相适应的新文化,并由这种新文化为其提供根本的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为人们指明在经济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生活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调节市场经济中的利益矛盾,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应当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逐步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也要看到,在大学文化与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社会道德失范现象。其一,高科技所体现的知识性、商品性、全球性等特征越来越明显,高科技所蕴含的人的价值、人的目的,心理情感、审美要求、伦理道德等因素,成为制约和导引高科技发展的内在力量。高科技发展带来了伦理道德问题越来越难以控制,如动物、自然界和人工制品,形成了环境伦理、空间伦理、生命医学伦理等新的伦理学观念。因此,对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后果的预测,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科技发展方向的人性导引价值导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价值理性如何实现对工具理性的驾驭,更加突出地摆在人类面前。大学文化创新,迫切需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互补交融,人性关怀和价值导引。没有价值导向,没有创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先进文化就不复存在。大学文化是社会发展中高科技的中坚力量,更需要精神动力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其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师生存在人生理想缺失、价值观扭曲、急功近利、职业道德失范等现象。这些现象都应该加以矫正。否则,我国大学就不能承担发展先进文化的使命。这就要求把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这不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创新大学文化,为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信仰,行为规范和科学知识,调节和引导师生的行为,培养师生的思想感情,丰富学生的智慧,激发师生的创造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是创新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精神,创新大学文化在最高层面上就是创新大学精神。从一般意义上说,大学文化主要包括大学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大学精神主要体现为大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质以言之,大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高度统一,不可分割。创新大学精神应该致力于二者的完美结合。对于大学精神来说,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精神。大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和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1.创新大学精神最根本的是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培育人的创新能力。大学文化创新大学精神最根本的是要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习近平指出:“‘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1]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而创新大学精神,就要把培育创新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今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如果不着力于培育创新人才,大学文化发展就会显得无力。在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的今天,大学培育创新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未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不同政党之间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培育全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既是大学精神创新的体现,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性科技人才。”[4]作为“个体”的学生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大学的一切工作都是服务于学生,应当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先进文化内化为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邓小平历来主张“勇于创新”。对培养学生,他认为要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生创新,教育学生创新。特别是习近平更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他说:“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1]创新大学精神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可以说,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给人的创新能力增添的就是感情能力和形象思维。就目前我国大学文化创新情况看,人文精神的缺失显而易见。大学生中不管理工科或文科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缺乏何谈人文精神。大学文化的偏颇,导致不少学生陷入功利主义的盲区。因此,弘扬人文精神,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摆脱功利意识,确立以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为目标的观念,并使之渗透于文化创新实践。

2.创新大学精神必须继承和弘扬崇尚学术的科学精神。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的复合体,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文化的基础。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是认识、探讨复杂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则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其最根本的特质就是求真、求实。如果说人文文化是先进文化的主体和灵魂,那么科学文化则是先进文化的基石和先导。大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必须弘扬大学科学精神,对于大学文化建设来说,大学科学精神的表征就是崇尚学术。现代大学的本质是传承、研究、融合创新文化,崇尚学术、探索深奥的科学知识是其存在的前提。学术性是大学文化存在的价值,是大学安身立命之本。

首先,崇尚学术就要忠实于真理。只有求实、求真,才能够创新文化,要创造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允许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学术观点和自由地争辩,在相互冲突和融合的基础上促进学术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坚持“自由的学术研究”与“教学与研究相统一”是大学文化创新的核心,也是创新大学精神的体现,它既是探求真理和发展科学的先决条件,也是现代大学导引社会文化的基础。如果不以探讨科学知识为基础,失去了价值理性和学术自由,大学文化创新精神就不复存在。崇尚学术必须创造良好的宽松的学术、文化氛围。

其次,崇尚学术,必须注重自主创新。科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因此,发展科学技术、进行自主创新是大学精神的主要职责和使命。习近平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4]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大学精神的重要体现。它既是社会需要,也是大学文化发展的动力,人类的社会生产与生活领域,今天愈益依靠高新科技的进步。19世纪德国洪堡倡行的研究型大学的创立,使大学真正成了科学研究与科技发展的学术殿堂。之后,伴随着科技发展水平与速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当代高新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大学也在各方面逐步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并日渐呈现出其独立的科技功能,进而有效地开发和拓展了当代高新科技的研究领域。面对当代高新科技发展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大学必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创新精神。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高新科技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综合国力和社会发展将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和财力资源更多转向人力资源。而大学文化孕育科学文化成果,培育创新型人才,只有创新科学精神,才能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

再次,学术的创新要有批判性。把批判性融入创新,这是大学精神的升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一方面以平等、自由、竞争民主为核心的价值观逐步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存在着功利主义的现象,导致大学文化带有功利主义色彩,突出表现如学术研究上的弄虚作假,“拿来主义”盛行,自主创新严重缺乏等。因此,大学文化不仅要适应社会,还要超越和批判社会,导引社会。大学精神应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创新性。只有不断批判,超越现实,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大学文化才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创新大学文化要在服务社会实践中实现

大学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肩负着增强综合国力、发展高新科技、推动先进文化发展、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大历史使命。事实已经充分说明,“象牙塔”式的教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需要。大学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越来越紧密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1.大学要主动适应社会,推进文化创新。现代大学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开放的复合机构。它不仅是高科技人才的集散地,也是全民学习的中心。推进大学文化适应、服务并导引社会,要求大学必须全面改革传统的封闭型、单一性结构模式,敞开大门,走多样化、开放性的发展道路,尽最大可能为社会各阶层成员创造更加广泛地接受大学教育的条件和机会,以适应当今及未来经济、科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永远是不大学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因此,大学本身应以改革者的姿态和气魄面向未来,勇于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逐步实行更加灵活的入学制度,为社会各年龄段的求学人员提供各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教育,要在重视各大学自身发展并开放办学的基础上,搞好各种类型的大学教育的整合互补。既要办好重点大学、普通大学和地方大学,也要办好高质量、高水平的民办大学和私立大学。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触社会、服务社会和导引社会。

2.大学要在“服务社会”中实现文化创新。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职能,而“服务社会”的职能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确立“服务社会”的大学价值观,强化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就是要促进大学不仅是“走近”而且是“走进”社会实践,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直接服务,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人类的进步和文明。正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教授所言:“服务社会只是大学的功能之一,不过却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当国家面临困难之时,问题不在于大学要不要关心社会上的问题,而是如何尽职尽责地去帮助解决社会上的问题。”[5]因此,现代大学必须充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全方位、多角度地在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履行其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诸如对各级政府部门的决策咨询作用,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和智力支持作用,对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作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和智力支持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和牵引作用,在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中的主导或指导作用,乃至直接为社区建设和不同群体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快速发展。

3.大学文化创新要注重信息化“产学研”模式创新。“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是大学文化职能在现代社会日益扩展的必然结果,是大学致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大学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基础雄厚、仪器设备先进等多种独特优势,最有条件产生新理论、新知识。从宏观上看,建立以大学为主导的、同科研和生产紧密结合的联合体,是当代国际高等教育、科技、文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21世纪各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共同模式。在世界发达国家,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紧密地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联合体”主要有“双元式”“三元式”“多元式”“国联式”和“硅谷式”等五种模式。这种以大学雄厚的人才优势和高新科技为支柱的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开发基地,有利于综合课题的研究,推动科技的发展,既能多出知识和人才,又能快出技术和产品,进一步缩短了大学科研成果从创新加工到传播应用的运转周期,可以把大学潜在的间接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迅速而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不断促进大学适应、服务社会。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和趋势,反映了社会整体化、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知识产业化的客观规律,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变革的内在要求。通过教学、科研、生产在更高层次上的有机结合而组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新结构和大学新机制,强化和优化大学科技园区的凝聚功能、生产功能和创新功能,全新地审视和解读现代大学所担负的社会使命,使大学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人才源,先进文化的推动者,科学文化的创造者,不仅是实现历史性超越、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略,而且是大学文化建设和改革的方向。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创新之路

大学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必须走文化创新之路,这种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即坚持走民族的、世界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创新道路。

1.要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当今是思想活跃、文化交融、科技发达的时代,为大学文化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一定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关系。作为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大学文化不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创新,其自身有一个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由于地域历史等诸多因素,文化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这就是文化的民族性和传承性。创新不能离开文化的传承性和民族性。列宁曾说:“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6]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传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推进文化创新,要求我们首先要尊重历史,继承和发扬“五四”以来大学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共产党的大学文化思想及民族优秀文化。与此同时,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和创新,才能显示其活力。扬弃本身又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组合和剥离的过程,是继承中的创新,创新中的继承。文化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要坚持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胆吸纳世界先进文化,丰富和发展自己,使大学文化创新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品位,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气息,既有先进性又有创造性。

2.结合当代世界演进发展趋势进行大学文化创新。先进的文化是开放性的文化。大学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开放性。它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激荡并取长补短,以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不断延续及其相互间不断地交流碰撞,推动着世界文化的不断发展,进而推动着整个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的民族性是在世界文化这个大前提下而言的,没有开放性也就谈不上什么民族性的发展,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开放性已成为文化的时代特征。大学文化也不例外。经济全球化与网络的全球化昭示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必定是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多元化的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导入世界文化的进程,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大学必须参与全球性的人才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的竞争,受教育者对大学的要求已经突破了国家区域的限制,认识到要在未来的就业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有国际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适应时代的要求,大学就必须以新的观念和姿态向全球范围内国际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趋势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兴起新一轮大学国际化的浪潮,其发展前景和对各国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主要是经济及全球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世纪之交人类文化发展新态势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和网络社会的积极推动,要求大学文化要增强全球意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放教育市场,实现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培养全球化时代要求的,具有全球意识、较高文化品位和创新、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走向世界”成为大学文化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我国的大学要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的发展前沿,着眼于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才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可能。当然,正如现代化不能等同于西方化一样,国际化也绝不是以西方为中心。西方大学文化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世界文化信息、文化资源、现代科技成果和学术成果,拓展了我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了我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但我们绝不能只做西方文化观念的模仿者、传播者,我们“走向世界”的文化创新,必须是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植根于民族的沃土。创造出崭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学文化,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交流,在沟通互动中融合成民族先进文化。

3.与时俱进,紧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进行大学文化创新。文化源于实践,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源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它必然随着新的实践而不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先进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反映,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并对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运行变化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体现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先进文化,也必然会随着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大学文化作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摇蓝,随着人类社会逐步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迈进,正在从工业经济的边缘迈向现代社会的中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学文化要牢牢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动力。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7]当前,高新科技发展规模日益社会化、国际化。发展科学文化,必须进行科技创新,高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大学文化的创新。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践已经逐步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技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当代高新科技发展的网络化、国际化趋势成为必然。数字化时代已全面到来。数字计算机、数字电话、数字式音像材料和设备、数字电视以及互联网通讯设施等产品的出现,意味着数字化已进入信息业、通信业、服务业、娱乐业等领域,这必将给经济和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带来了变化。从社会上来说,提出了许多重大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从大学来说,学校出现新的变化,如“网络大学”“虚拟大学”“空中大学”的出现;学生发生了新变化,如大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终点,而成为终身学习的桥梁;教师出现了新变化,教师传道大于授业,要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得到张扬,其文化功能相对弱化,从而导致大学科学意识升温,人文精神失落,鉴于此,大学文化的创新一方面要注重导引社会,另一方面要注重转变观念。创新观念既要对社会负责,也是对大学文化负责。为此,要确立大学文化的全面价值观,即大学文化的经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既要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要重视推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要针对社会群体思想,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概括、理论创新。与此同时,要确立大学文化的多元化功能观。考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大众文化的特征,形成育人主导型、科研主导型、生产经营型、综合型办学模式,引领推动大学文化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10(02).

[5] 谈松华.变革与创新: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8,(3).

[6] 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1/c_117808372.htm. 2013-10-21.

【责任编辑:黎峰】

作者:李长真 牧士钦 白清平

科技创新进步发展论文 篇2:

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和个人需求因素及途径分析

[摘要]文章从高等教育个人和社会需要,以及满足和平衡两种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高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提出了建立、实施人文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教育 满足 需要 途径

[作者简介]田玉军(1964- ),男,河南偃师人,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人文教育与教育管理。(浙江宁波315175)

[

教育是人类社会传承文明和不断进步发展的基本保证条件之一,因此也成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除去一般的教育功能之外,还在于它能满足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够不断创新,因而得以迅速发展并不断壮大,赢得广泛需求。

一、教育需求的双重性及特征

高等教育的需求从需求主体看表现为两种类型: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从需求目的和层次上又可以分为发展型需求和实用型需求。结合两个方面,可以归纳如下:(1)个人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个人需要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从精神的角度提升自我,是一种个人内涵的提高;个人实用需求即个人希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需求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对知识的追求表现为一种谋取更好生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2)社会发展需求指社会要求高等教育不断地为社会生活的变革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文化生活的繁荣等各种需求提供人才上的支持与保证。这种需要不以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价值为追求目标,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和不断发展;社会实用型需求指社会生活各方面发展过程中需要高等教育为政治的昌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更新,提供人才、手段、理论、技术上的支持。它着眼于文化创新和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价值本身。

当然,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的需求目标和层次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当今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社会集团和不同层次上,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生活本身也表明,个体受教育的程度决定着个体生存状况和发展空间。这成为个体不断追求接受更多、更高层次教育的原因。但是,一方面社会生活本身是复杂多样的、发展道路也是曲折多变的,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的社会需求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对个人生活的期望与预测并不一定完全和社会需求同步,因而,两种需求常表现出一定的矛盾。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需求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日益增长和高等教育服务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上学难、上学贵。二是经济形势转型期间,个人对高等教育实用目的的需求和高等教育社会发展需求的不平衡。表现为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内容的选择侧重于实用专业、理工专业,不注重基础理论、人文专业。由此导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重理工、轻基础,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

由以上两个原因导致的社会发展需求难以满足。由于片面地追求实用技术,人文教育整体相对滞后,带来受教育者人文素质差、道德法制观念低下、人格不健全等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生活不和谐的现象。集中表现在青年人个人生活方面自私、冷漠、逃避现实、没有坚强的人格;企业、团体只顾自身利益,泯灭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制假、售假和对生命的漠视、对自然环境的肆意掠夺性的开发、破坏。

二、高等教育需求的内外因素

1.内因。近代高等教育是伴随着人文意识的觉醒和不断高涨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人文学科孕育了近代大学,构成了高等教育的底蕴”。①正因为如此,在大学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自然、人文、社会为基本特征的大学学科体系,高等教育成为一种社会发展需求。19世纪初,牛津大学林肯学院院长爱德华·塔汉姆(Edward Tatham)就提出,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学府,大学也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场所,并认为传授普遍知识是大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职责。1852年,纽曼当选为都柏林新成立的天主教大学校长,并发表了著名的关于大学理念的演讲。纽曼继承并发扬了塔汉姆的看法,提出大学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

2.外因。随着18世纪后期产业革命的不断深入、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引起了高等教育自身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和倾向于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高等教育不仅成为科技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且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

在不可逆转的历史环境下,传统大学的三大学科中融汇了更多的科学技术成分。科技对生产力的巨大贡献使得它们在大学教育中经历了融入、发展并成为主导的过程。各大学逐渐形成了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的办学格局。高等教育逐渐倾向于重应用、轻基础,重理工、轻人文。“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大学教育的重点在于科学教育”,其结果是人文教育的弱化,人文学科逐渐失去了它在传统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化。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严重地异化了人们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英国学者C.P.斯诺在《两种文化》的演讲中指出,科技与人文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科技和人文知识分子正在分化为两个言语不通、社会关怀和价值判断迥异的群体,这必然会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当前,两种文化的分裂非但没有缓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势,主要表现为“科学主义”的盛行。要促成科技与人文的融合,首先应给科技一个准确的人文定位,破除对科技的盲目崇拜。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的重新审视是二者融合的希望所在。

世界高等教育的走向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调整,将一些综合性很强院校的人文专业调整出去,把这些院校并成了纯工科或理工为主的院校。“虽然当时的确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但是,从后来的教育发展来看,这次调整对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在2008年5月13~14日召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重塑大学精神研讨会上,部分教育专家对当今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表示了极大的忧虑和关注。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状况更令人担忧。

三、高职教育的社会与个人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大工业背景下产生的,直接服务于大工业生产的分工专门化、系统化的需要,以满足社会实用需求为主要目标。在和传统高等教育观念的抗争、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职业技能为本位的教育观念,能力本位成为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通识。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在近20年发展起来的,其主体是原中等职业教育和有限度的民间教育,它以行业或职业需求为主要价值取向,在国家整个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等职业教育先天文化底蕴不足和民间教育资本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不可能形成系统、成熟的教育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能力本位的主流看法不能不影响到我们。其结果是作为高等教育一部分的高职和本科教育相比,无论在目标和过程中都表现出更多的人文教育的不足。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协作的日益加强,人们发现,人与自然、社会和技术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平衡。高技术带给人们更多的发展空间,也使社会的人日益偏离了科技发展根本的目的。例如:装潢设计专业学生无法把文本方案转化为设计图,设计的作品一味地追求设计技巧,忽视居室本身服务于人的基本作用。另一种表现,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具体工作岗位具有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等突出的优势,但是在技能自我更新能力、工作环境变化适应性、个人综合能力提高空间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文化底蕴不足而带来的诸多限制。一系列的问题让人们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仅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是不足的,在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工作者的同时必须为社会造就高素质的公民。合格公民不仅仅表现在能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同时要具备人类优秀的文化品质诸如友爱、协作、平等的人生观;开朗、向上、克服困难的乐观人格;适应环境、适应技术的变化和新技术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

等等。

四、满足高职教育需求的途径

1.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层次定位。现代教育决定了不同的教育层次有不同的重心,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决定了它无论从社会还是个人方面都以实用为主要目的。社会要求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人才保证,个人需要通过它实现自己生活的保障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应有位置。在科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当今,很多新的技术方案和手段来源于研究型大学、专业实验室或者研究部门,这些新技术方案、手段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存在一个试用、调适、推广和普及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技能,能够掌握技术方案和手段,熟练使用新装备的职业工作者,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这种高级实用人才的,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起着连接高科技和现实生产力之间桥梁的作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这一特点的清醒认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2.满足社会职业分化与个人发展的要求。高职教育产生的背景和使命决定了它必须服务于社会和个人双方的实际需求。但个人生存、发展、享受的生活追求目标同社会实用和发展需求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张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同时尽可能满足多种要求。包括个人实用和发展、社会实用和发展需求两个方面。个人实用需求要求掌握现实的能力;个人发展需求需要发展的基础;社会实用需求要求每一个人有一定的技能;社会发展需求要求每一个人能认同、遵守并自觉维护社会规则。这就要求高职教育一方面要培养求学者的技能,另一方面让他们形成认同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技能作为一种可以明确传达、训练的能力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外在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则是适应和内化的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学习习惯、认知方式,而这些价值取向品质只能靠长久的浸染、熏陶来完成。

3.注重技术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了能搭建起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高职教育必须把技术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多方面满足社会和个人需求。把技术教育作为主流,人文教育渗透于每一个环节。由于职业院校不同于传统高等院校具有历史相对较长、学术氛围浓厚、校园文化底蕴积累丰厚的传统优势。因此,高职人文教育必须走和传统高校不同的路子。这要求高职院校以现有条件为前提,首先从管理理念、制度、手段、方法,教师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等多方面体现人文关怀和教育要素。因为学校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同时通过学校自身多方面的内、外在特征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范围适当、深度适中可以满足一定的职业发展需求的人文课程体系,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一定的语言、社会、历史、针对专业的技术伦理等内容,着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并适应今天的社会的能力及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做好铺垫。

[注释]

①冯增俊,顾明远.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根基[N].南方日报,2005-02-02.

[参考文献]

[1](英)C.P.斯诺.两种文化[M].陈克坚,秦小虎,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2]卢勃.论高等教育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协调[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3]晓舟.高等教育中的全球化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06(10).

作者:田玉军

科技创新进步发展论文 篇3:

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中的几个要点

【摘要】 科技的进步发展,是不断开发、应用、实践的结果。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加快科学技术商品化,正确判断、识别并坚持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走向,对于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回顾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近些年的发展,是一项理论课题,也是一项实践性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总结了4个方面着重介绍我国近些年来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历程中出现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 机械自动化发展;总结;问题;经验

机械工程机械自动化,主要是指在机械制造业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对加工对象的连续自动生产,实现优化有效的自动化生产过程,加快生产投入原料的加工变换和流动速度,节约人力资源。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和进步的主要手段,是未来机械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整个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综合我国的机械自动化技术这些年的发展状况,应该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着手分析,出发点应该放在务实两字之上,着眼于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从整个国家的角度来进行仔细的考虑,走中国特色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之路。

一、发展实用型现代化机械自动化技术

纵观全球工业的发展,实现机械自动化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机器的操作由最初的人工操作改为自动控制器后,生产方式才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传统)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是人类工业的进步,它最大程度的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建立了自动化工厂后,生产过程才能全盘自动化,才能使生产效率全面提高,达到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目前,我国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规模较大,但是基础并不扎实,在一个国家的机械制造业规模的大小,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机械制造业基础的雄厚,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大小。世界各国的机械自动化水准除少数工业发达国家的某些生产部门外,大多数还处于操作阶段的自动化。我国也不例外,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努力,创造条件,向自动化的高级理想阶段迈进。实现我国机械自动化技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建国后,国家虽然在机械制造业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因为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原有工业基础也相对薄弱,文革期间,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劲头也大幅度减弱,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前一段时期內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国外机械制造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国家重视教育行业,科研实力逐步增强,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逐渐发展起来了。目前我国机械制造行业虽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水平相比,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技术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

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以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市场需求为基本导向,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大技术投资,优化产业链为首要任务。在我国,切忌盲目搞自动化、搞自动生产线的做法。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盲目上马、盲目生产只能造成低效率、低质量的生产,不仅产生不了经济效益,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到效率和质量的有机统一,充分考虑市场经济下的物资平衡,才是我们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精简模式,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机械制造业作是我国基础工业,对国家经济基础命脉,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先进程度也决定了国家经济的强弱。我国机械制造业各企业具有大量的通用设备,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时,应将原有设备作为基础,合理调整机床布局,通过添置少量的数控设备,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共同创造一个以人为中心、以信息自动化为先导,建立自主的单元化生产系统。我国经济发展很快,问题也相对较多,首先是能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虽然说我国的能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用我们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数字平均一下,就显得非常匮乏。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经济发展要遵循“节能减排”的目标,这样就要求我们在产业方面要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大力发展节能型产业和经济性产业,利用最少的能源创造最大的利润的同时要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应该立足于自我研发,然后配套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共同来完成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要重视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走一条低成本的机械自动化发展之路。

三、结合国情发展机械自动化是关键

当机械的操作采用自动控制器以后,生产方式才能从机械化逐步过渡到机械控制自动化、数字控制自动化、计算机控制自动化。因为我国发展晚,基础薄弱等原因,中国机械制造业同世界先进水准之间一直存在着阶段性的差距。普遍应用电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并不具备相应的基础技术、发展经验和所需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生产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技术是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种模式。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品种单一,结构稳定,产量很大,具有连续流水作业和综合机械化的良好条件。应发展生产效率高和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的生产自动线,并在自动线的基础上按先进的工艺方案建立综合自动化车间和全盘自动化工厂。组合机床自动线和专用机床自动线成本低,应优先发展。

我国现阶段,在产品数量较大的同类产品连续流水作业的切削加工生产中,自动化设备仍然是半自动机床、自动机床、组合机床及其组成的自动线、回转体零件加工自动线等。而在大批量的铸造、锻造、冲压、焊接、热处理和装配等生产中,采用刚性自动化(自动单机或自动线)则是合理可行,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品种稍多的成批生产,应采用由快速重新调整的设备组成成组工段或流水线、可更换主轴箱组合机床自动线、短自动线和复合制造单元,实现成组自动化;单件小批量生产,应从推广成组技术入手,适当发展采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有针对性地建立一些柔性制造单元FMC(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

四、机械自动化技术配套发展,注重人才培养

发展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基础工作不容忽视,还要从实际出发来推广应用到生产线上,既要发展主机,也要配套发展自动化元件及控制系统。机械技术不再是单一的完成系统之间的联接,在系统的结构、质量(重量)、体积、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对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机械技术应利用其它高新技术来更新,可编程控制器、微处理机、各种传感器、新型刀具、控制系统及系统软件、电子计算机等将是今后机械自动化的主要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对于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控制、自动检测、伺服系统的操作等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自动化生产时,信息的交换与处理、存取、运算、判断和决策等都少不了要应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要组织好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工作,加强机械自动化中具有共性的基础技术研究、开发的基础建设,以及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工艺现代化、生产过程的基本工序自动化、辅助工序自动化等的研究。只有对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协调,各领域配套发展,才能充分体现现代自动化技术优越性。

机械自动化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同时,其他许多学科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也将融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原有的一些传统制造技术、产品和观念,促使其不断更新和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也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管理人员具备更高的知识领域。随着机械制造业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可以预料,机械制造业将越来越密切地依赖知识,依靠科学。知识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更加重要,工人和技术人员的界限将逐渐消失,工人必须具有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抓紧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的大事,机械制造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管理人员都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新原理、新方法及其应用。自动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充裕的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高文龙.现代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张列贵.简述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0)

作者:裴韶光

上一篇:幼儿家长会教师发言稿(3篇集合)下一篇:教师节代表发言稿(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