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建设

2022-11-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和谐社会的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反映了人类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治国方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和基本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任务;工作重点

[

[文献标识码]A

[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反映了人类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治国方略,为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规范,不仅是对人类社会理想的丰富和发展,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活力,进一步指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命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一系列论述,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借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赋予崭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概念。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199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50亿元,大大超过原定的按照1990年价格为31000亿元的设想,提前5年实现了经济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元,折合10081亿美元,人均约854美元,超过人均800美元的目标。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变化,是中华民族振兴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飞跃。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一个既紧密联系又有不同内涵的发展目标。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看,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一个必经的发展阶段,是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步骤中一个承上启下的中间阶段。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促进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协调,这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不同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目标,也是贯彻人类社会发展整个历史过程的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结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有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只要人类社会没有终结,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就始终存在,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就不会终结。人类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在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矛盾过程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和谐协调。从这个角度看,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是阶段性和全程性的关系。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历一个很长历史过程一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

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协调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是和谐社会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也是和谐社会建设总的要求。根据这个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总的目标可以概括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据指导思想和总的目标,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任务可以是: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动力;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不断创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做好保持社会稳定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可以是:促进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团结互助。

协调发展是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促进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东中西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扭转地区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实现共同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尤其要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切实治理环境污染,抓紧解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人民群众在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处理好内需与外需、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的关系。既敢于扩大开放,又善于保护自己。以国内的和谐社会建设促进和谐世界的形成,以和谐世界的发展保障和谐社会建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着眼点,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依法享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项权利,履行各方面义务。

加强社会公平正义的民主法制保障。按照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原则,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营造城乡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保障各类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强扶贫开发和安全生产工作。

坚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是保障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强公正执法和公正司法。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坚持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在执法和司法活动中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一切法律都得到普遍遵守,使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受到追究。

促进社会建设和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建立社会管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结构合理、功能到位、管理规范、法制健全的社会组织体系,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基层组织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面在基层。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以服务群众为主题,增强社区服务功能,拓展社会服务领域,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发挥其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入手,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的基础。完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和谐企业和单位。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加强矛盾纠纷的排解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妥善处理各种具体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与敌对势力的斗争,维护国家安全。

促进社会团结互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巩固和发展社会团结。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族各界的团结,共同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形成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营造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支持人们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方面的创新,大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

我们党把人类文明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并向往的和谐社会概念引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并赋予崭新的含义,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几千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第一次成为有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动实践。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必将促进和谐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和人类必将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本文责任编辑 刘爽)

作者:方 立

第2篇:群众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本文具体阐述了群众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明确指出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群众文化建设在发掘中华民族精神、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凝聚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等方面加以推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 地位 作用

前言

群众文化是群众精神深层次需求的集中体现,它承载着群众的美好生活理想。只有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社会的真正和谐,而人的和谐需要和谐文化的滋养。群众文化这种面向社会大众的、由群众广泛参与实践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大众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促进社会、文明、和谐与进步的保障。

一、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一)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群众文化是人们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有广泛的覆盖性。群众文化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追求和转变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能将不愿意与社会接触的人群带入到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来。

(二)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为需求的文化。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主流,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具吸引力、最易于为人所接受的方式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共享共建和谐社会。

(三)群众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群众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群众性强、参与面广的特点,而且关系到群众文明素质的培育与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弘扬和谐精神,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努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群众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的本质是对社会和谐的追求。“和”是我国从古到今的文化追求,和谐的精神贯穿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纵观古今,从民间戏曲、民间歌舞等群众文化中都凸显着丰富的和谐、融合、和睦、平和的思想和审美观,虽然其地域特色纷繁多样,但其核心思想就是“和谐”。因为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最终目标就是平静和谐的意境,所以人们最基本的追求自然也融入了群众文化。

(二)群众文化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群众文化当中的知识和信息是一种对生活和社会经验的积累,使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一种途径。其形式的多样化和娱乐化使群众文化的形式轻松愉快,其文化内涵也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

(三)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着社会和谐发展。人类是以民族的划分而存在的,民族、国家依靠自己独特的文化而得以生存、发展。独特的民族文化最具有民族凝聚力,群众文化造就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追求崇尚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家和万事兴”的和谐伦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概念。正是这样一种和谐文化、和谐思想,一直影响到我们民族的成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推动、促进作用。

(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思想和精神资源。和谐是一个社会稳定、成熟的表现,它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追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而先进的文化具备了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等多种功能,对人际社会的和谐共存发挥这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树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有利于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新的精神元素,提炼新的思想精华,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

(五)繁荣群众文化有助于确立和谐的道德体系以及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繁荣群众文化,让代表先进性的文化走进基层,贴近百姓,融入生活,有助于确立和谐道德体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可以使全社会树立和谐的社会观,逐步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从而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吻合的道德体系。让群众文化贴近百姓,融入生活,使尊重、理解、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群众文化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正面的争取自身的利益,让人们知道劳动是致富的唯一手段,勤劳是生存的一种技能。引导人们情绪的宣泄和调剂缓解压力,构建人们阳光的心态。群众文化可以将和谐气氛传播到社会的每个角落。

结论

丰富的群众文化给国民人文素养的提升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潜移默化的。需要我们有发展的长远眼光去关心、重视群众文化的投入与建设。文化作为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具有自身独特的力量,它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要使群众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还需大力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力度,让全体公民共享和谐社会建设的文明成果。使建设群众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秀英:《社区文化建设“四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05)。

2、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2(1)。

3、张礼建、李佳家:《论社区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作者:张新宇

第3篇:论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

摘 要: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道德建设,是新世纪、新时期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要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准确把握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和谐社会 道德 建设

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道德建设,是新世纪、新时期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仅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作一初浅的探讨。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加强道德建设的紧迫性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精神上的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凝结意志和力量、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沖突。因此,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乃是社会的多元利益主体通过道德的认同和行为选择的协调而形成的一种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关系和精神氛围。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契机和新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生活大变化的时代,必然是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不论是社会经济成分还是组织形式,不论是就业方式还是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日益多样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取向也日趋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社会主义的道德基础上把社会的多元价值观念和人们行为的多维道德取向整合起来,使其得到合理的调适,最终能够在整体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直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失去了普遍的遵循的行为准则,就无法有效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也就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现在,部分社会成员道德水准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道德理想的迷失。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传统大道德体系已经解体,现代的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这就致使有的人只讲实惠,而缺乏精神追求,出现道德理想的迷失。

道德准则的失范。由于新旧两种道德观念、道德价值的冲突,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结构的各个层面,人们时时感受到这种冲突,时时经历着这种冲突,使人们面临着选择的两难困境,使得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

道德行为的失序。其主要表现为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城乡部分居民不注意公共生活准则,不遵守公共秩序、交通秩序;有法不依、见利忘义、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造假贩假、偷税漏税、以次充好、坑蒙拐骗、损人利己、贪污受贿等等。特别是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道德的底线一再被突破。

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和繁荣。

二、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道德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旗帜。在当代中国,我们党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鲜明地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指引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因此,必须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2.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内容,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这是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依据,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凸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来实现自己的利益。集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同时,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道德建设应注重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相结合。道德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它既为经济基础所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道德又是分层次的,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可分为基础层面和高级层面。和谐社会的构建为道德的基础层面规定了思想内涵,这一层面的道德建设,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道德建设除了基础层面以外,还应建立一个较高的道德层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整个社会生活的需求,这一层面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建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形成健康有序的道德规范。基础层面适合于全体的社会成员具有大众普及性,它具有所有人必须遵守也是能够做到的行为规范。高级层面,适合于部分先进分子,带有社会精英性,对大众起引导作用。

4.道德建设应坚持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道德与积极吸收外来优秀道德文化成果相结合。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文化中蕴藏的道德因素,如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平等竞争、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道德观念,作为可资利用的道德思想资源予以继承、更新和改造,使其成为道德建设的主导方面,适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

5.道德建设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注重实效。道德建设要以立为本,把建设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注重研究和谐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研究现实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解决道德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同时,道德建设也不应满足新的道德理论,道德原则,规范的提出,尽管这是不可或缺的,而应特别关注于把道德理论、道德原则和规范让人们普遍接受,并转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从而支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选择道德行为,体现出道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三、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使人民群众增强道德观念,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规范,在实践中使道德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朝着健康有序、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2.道德建设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诚信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是良好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和谐社会离不开诚信道德的规范和维护。要把诚信建设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深入开展“共铸诚信”活动,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

党的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负有特殊的责任,应当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和楷模作用来践行道德建设的先进性,来影响和带动群众。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觉悟,并使其身体力行,是改善社会道德风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3.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制度建设。道德要达到规范社会成员的效果,必须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制度建设,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通过道德教育,强化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教育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学,寓教于乐;道德教育要特别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道德制度的建设,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建立社会的约束机制,促进人们形成良好的文明修养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有效地提高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平。

4.道德建设要依靠法律的支撑。法律和道德共同起着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功能。法律靠外在的强制力,道德靠社会舆论和人们内在的自觉和自律,二者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健全而又完备的法律,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把过去许多只靠思想教育道德舆论规范人们的某些行为纳入法律的范畴。法律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不可取代道德的作用,特別是在思想教育、道德规劝显得无能为力的时候,必须有法律来发挥作用,给道德教化以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罗国杰.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10(6)

2.唐凯麟.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道义基础和精神动力.光明日报,2005.5.10

3.叶琪瑛.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北方贸易,2005(7)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2)

(责编:贾伟)

作者:张密生

第4篇:和谐社会的特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与目的

和谐社会的特征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与目的和谐社会的特征: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

和谐社会的要求: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和谐社会的目的: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理想社会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和人的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将其变成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把社会和谐明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利于更全面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有利于更全面地体现党的奋斗目标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从而也有利于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12级12国商2班杨延

第5篇: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

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五、坚持“五个统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木)、统筹区域发展(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火)、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金),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

六、和谐社会六大特征:

l,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4,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第6篇: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

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 导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利用寒假对家乡土山村的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做了调查,形成本调查报告。

调查方案

1、调查目的及意义

调查研究家乡新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现状,深刻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国策,增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理解。

2、调查对象

、、、、

3、调查方法方式

(1) 调查方式:以实地考察为主,咨询行政部门为辅。

(2) 调查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问卷调查为辅。

(3) 调查人员:福州大学管理学院08工商管理系傅剑辉同学。

(4) 调查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10年1月22日——1月31日,收集资料,设计问卷等。 调查阶段:2010年2月1日——2月12日,访谈与实地考察等。

总结成文阶段:2010年2月13日——2月21日。问卷分析,资料汇总,撰写报告。

一、土山村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现状描述.

1、生产

今年村内许多企业投产,为我村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我村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每家农户有五六亩地,甚至有的只要一二亩,土地细碎分割,经济规模狭小,不能采用机械化种植,效率很低。企业的增加为我村的经济建设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造成的环境污染却不可小视。

2、生活

综合水平可以说是中上水平。过去那简陋的土房已不复存在,屋里的家当也逐渐改朝换代,菜园里的菜除了能满足自家需要,还能拿到集市上去换别的东西。关于教育。村子已经有完善的教育体制,从小学到高中都有较好的教学环境。关于医疗。我村只有一间较完善的医务室,而里面的药品只能应付平日里的头疼脑热发烧感冒。要是哪家真的有人病了,都是送到镇上的卫生所,卫生所要是应付不来,就直接送到县医院。

3、乡风

随着教育机制的完善,学校附近及城关都有了很多供借阅读书或音像的地方。近两年,网吧和游戏室开了很多,而且生意还不错。由于精神空虚,加之无所事事,平日里除了看电视外,喜欢大牌的人也很多。打牌易学,老少皆宜,不

限时间,不择地点,婚丧嫁取,逢年过节,劳动间隙,三五成群席地而坐即可开战。小赌怡情成为部分人饭后茶余的主要消遣,像六合彩这样的赌博活动屡见不鲜。

4、村容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猪窝”,土山村保持了那种传统的民风民情,村子里爱串门寒暄。各家各户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尤其是年跟儿的时候,全家大扫除,那场面温馨壮观。所以,在我们村,领导搞“五改四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今年,村儿里每户收了1000元钱,给村子铺了一条新路,这样雨天出行的人也不用害怕摔跤了,淳朴的民风使村容整洁成为一种需要。

5、管理

在村子活了十余载,我至今也没有见过村委会干成过啥事儿,只有上级来检查,或者要收个什么钱,才能瞅见那些人的影子。农民有三怕,一怕收钱,二怕强迫,三怕折腾。农民不求他们需要什么干部就解决什么,只求干部们别乱折腾。

二、土山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现状分析

关于土山村的生产发展。首先我对政策对工厂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听之任之,表示强烈愤慨。次产业污染严重。只要闻到刺鼻的气味,我就知道离家不远了,就知道我快回到关土山了。我村还处于低端产业,还没有形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包装全方位的合作组织,获利微薄。所以,我认为,关于生产发展,我村可以尝试走农村合作组织道路,将农业产业化。

关于土山村的生活宽裕建设。比起过去,可以说土山村有很大的发展,至少现在能吃饱穿暖了。然而现在的年收入仅能维持日常开支而已。教育支出占了一户农家总收入的70%左右。在我们村儿,因学致贫、因病致贫不在少数。

关于土山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我村对传统风俗保持良好,我对上述不良的乡风表示不满,但是对于村民见淳朴的民风,我认为是难能可贵的。在村里没有城里的世故与世态凄凉,有的是亲人般的关怀与帮助。回到村里,就有种家的温暖。

关于土山村的管理民主建设。自从农业税取消以来,村委会正常运作要靠上一级政府支持。这样一来,村委会与本村村民的联系自然疏远。另外一方面,在我村,单门独户的小农家庭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大多村民的精力都关注到外部经济生活了,特别是年轻一代,他们不太关注或基本不关心现象逐渐突显。即使是一些事关全村福祉的事业,大家往往也是搭便车的心态,希望别人付出,自己得到实惠。

三、土山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分析

1、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05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但是我在村里,感觉处于主体地位的农民对这事的表现的“事不关己”和“袖手旁观”。我认真的阅读了中央的一号文件,知道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强调的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强调给农民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是以广大农民需求为指导的民

心工程,而非给官员应付上头的政绩工程。所以,农民应在建设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但是主体地位能够确立吗?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教授说,我们国家

实行的是垂直管理体制,很多专项资金是通过垂直管理体系往下走的。如果下级机构精简撤消后,上面下来的资金就失去了承载主体,专项资金就给不到下级了。这就是逼着下级围着上级转。因此,国家宏观体制不改革,综合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如果真正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真正把政府从执行型转向服务型。必须要发育出农民

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以便接手政府退出以后一些相应职能。农民只有自己组织起来才能有效建设新农村,新农村才能得以持续,新农村建设成果才能得到巩固。

2、走合作化道路。

我村土地细碎分割,经济规模狭小,缺乏组织制度的安排,所以村民的市场竞争力低下,收入也很低。我认为我村村民走合作化道路,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是为自己谋利益的需要。

城市对乡村的带动能力有限。在发展关土山经济方面,加快我村的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现代农业,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认为,首先政府应该努力推动和支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由新华网了解,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起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农民自己兴办;二是依托政府有关经济技术部门引导农民兴办或联合兴办;三是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引导农民兴办的。对于土山村,村民每户拥有的土地足以解决吃用的问题,若非必要,村民很难自发形成合作组织。另外,我村也没有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因此,只有通过政府推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培养农民合作的经验与习惯,才能加快合作进程。

至于如何去推动。我建议,政府要加大对经济落后的土山村农民合作组织的项目推动和财政支持,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税收优惠。其次,若想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作良好,应规范合作组织一部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

利益分配关系。我深刻的了解农民的想法,农民不是根据自己实际得到的好处计算,而是根据与他人收益的比较来权蘅自己的行动,不在乎自己得到多少或者是失去多少,而在于其他人不能白白从我的行动中额外得到好处。所以要从既促进公平有促进效率出发确立分配制度。在合作组织内,确定按要素分配和按股分配的理念,既保证资本投资者的收益,又要保证劳动者的合理收入。只有建立合理的内部分配制度,才能使合作组织具有生存和发展的“粘合力”。

再次,应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培养现代农民,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本,我村村民过着自己自足的小农生活,习惯于分散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习惯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传统合作,而不习惯以利益给纽带的现代合作。在农村,村民的利益短期行为、法律和信用意识淡薄,使他们缺乏对合作规则的遵从。因此,必须向村民灌输合作意识,进行合作教育培训。竞争力是市场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水平和能力,而它主要取决于合作组织成员的素质。因此,必须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 合作经济组织成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

素质,强化组织成员的合作意识和主体意识。运用多种渠道筹措培训资金,对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较快的完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大农业转变。

3、解决村委会权威弱化问题

村民自治以后,村委会干部作为国家权利在地方的代理,又作为村庄利益代表的矛盾角色。而税改的进行,更使得村干部的双重角色发生冲突,使其权威性趋于弱化。首先体现在村庄的公共资源的缺乏上,很多村委会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以往由于税费的收缴工作,基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比较紧密,乡镇干部下乡的频率也高。税改后,基层政府也就缺乏了主动下乡的动力,村委会职能也呈现萎缩的局面。突出表现在如何筹措基础设施和日常公共管理的资金上。由于村干部基本是凭借自己在地方的个人威望来处理这些社会事务,一旦涉及资金投入,一旦村干部又失去了个人威望,其结果便是村干部寸步难行,村委会形同虚设。

4、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要引导村民破除不文明的风俗,改变不卫生的习惯,转变落后的观念,取缔不健康的娱乐。广泛的进行文明常识和科学生活方式教育,革除各种生活陋习,增强文明生活意识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如开展“移风移俗,厚养薄葬”活动,对正常的红白喜事在规模上予以限定,不准大操大办,对嫌老,虐老的现象予以揭露和谴责。

乡风文明建设中,加强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尤其是加强农民间组织建设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充分发挥这些非政府的民间组织在农村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针对环境的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集中搞好“五改四建”创建活动,使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观,使环境更卫生。

总结:

历经一月有余的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伟大的、长期的历史任务。调查中,我访问了乡村教师、政府工作人员、村民以及务工返乡的乡亲,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了如今的新农村建设,深刻的体会到其中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新农村建设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例如,对于村干部来说,为村民办事可以双赢,他们不会不愿办事。问题是在现有的制度下,村儿里的人事、财政、发展的成本问题以及为谁发展的问题,都不是他们能自身解决的,基本上都由上级说了算的(这也是我在走合作化道路的建议中,提出要政府扶植的原因)。每一级都向上一级负责,离群众最远的中央都要向群众直接负责。这样,乡村干部大多的精力和掌握的少量资源都在围绕上级的考核中展开。我感觉,不光村干部很无奈,可能乡干部也很无奈。他们确实有心为民,但是手里的权力和资源太少。我们土山村总体来说,经济还算可以,不会挨冻受饿,但是要想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确实实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第7篇:论和谐校园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和谐社会是全世界人民都向往的生活,更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在国际形势日趋多变的今天,要有力应对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首先要把国内事办好,要依赖我们全国各族人民的精诚团结,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在和谐社会中我们的民族是具有活力的。要建设和谐社会,使我们的民族更具竞争力,先进文化的建设则不容忽视。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尤其是不良的文化的渗透正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高等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而青年学生是国家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如何建设和谐校园,把自己培养成有和谐意识的国之栋梁在大学学习中尤为重要。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在建设和谐校园中与同学和谐相处,与老师和谐相处,与我们刚刚接触到的社会和谐相处,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以后构建和谐社会必要的准备。

随着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要统筹城乡发展,使乡村的孩子和城镇的孩子一样享受受教育权。在这项政策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和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如何与这些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学和谐相处是我们每个大学生都面临的问题。与同学和谐相处,首先要尊重,欣赏他人的优点,在相处中互相学习各自的长处。我们今天学习如何与我们的同学和谐相处,就是在培养走向社会后如何与其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谈合作,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尊重知识,尊重老师是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另一个基础。只有师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发挥学校的作用,从而构建和谐校园。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能传播知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把自己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传播给学生。我们要认真向老师学习对待知识严谨的态度从而培养自学能力。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而我们不可能永远在学校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尊重老师学会自学。这对我们日后离开校园自主学习至关重要,因为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先进文化,而一个人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与时俱进发挥自己的作用。

构建和谐校园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是培养我们和谐思想和协调能力的地方。我们的校园内外充斥着各种诱惑,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定力,认真接受思想教育,认识我们的国情,客观的看社会,对社会和政府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抱怨,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尽自己的努力培养自己的和谐意识协调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

第8篇:社会工作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社会工作

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08思政符晶晶08401011029

摘要: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工作。社会工作的基本使命是追求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平衡发展。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社会工作来有效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和谐社会建设

1.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社会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而产生和发展的,是现代社会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科学方法。当代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既具学科性,又具实务性的专业工作。同时当代社会工作既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一门体系完备的专业,也是一项受人尊敬的职业,更是组织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制度安排和实现手段,对于调适人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一切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生活、预防和克服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健全社会制度的活动和措施,都属于社会工作的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胡锦涛同志就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工作内容丰富、涉及面相当广泛,它倡导服务的人性化、科学化,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正符合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等指导思想。和谐社会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良性、合理、互动的社会阶层结构,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注重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其中许多重要的任务和内容需要发展社会工作来完成,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社会工作二者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

保持社会良性运行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但事实上在社会运行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失衡。由社会失控和社会非常态运行等现象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在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文明、和谐的建设过程中,要想有效的克服这些问题,除了可以依靠政治、经济、法律等手段外,还可以通过发展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观、管理手段等来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社会工作在保护和实现社会成员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合作与整合、提升社会发展的质量、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应对社会发展过

程中的问题与不和谐音符,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是一种有效且必然选择的手段。

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熟经验,弘扬中华民族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扶困济贫、团结协作的优秀传统,建立社会工作制度,大力发展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用于公共政策、职业化队伍、科学方法和专业技巧来解决社会问题,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特有的重大作用。

2.社会工作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促进形成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维持社会公平正义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我们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工作把实现社会公正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注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并通过专业服务实现社会公正。发展社会工作,弘扬社会工作平等、尊重、诚信、拓展潜能、善用资源、和谐互动的专业理念,发挥社会工作“助人、救难、解困和发展”的职业功能,有利于使困难群体摆脱困境,感受社会主义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有利于保障全体公民权益,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这也才能真正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人平等”。从政策层面看,社会工作遵循一定程序,动员、利用、配置各种社会资源,保障社会各阶层的基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从实践层面看,社会工作已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遵循平等、尊重、助人自助、和谐互动的专业理念,具有助人、救难、解困、发展的专业功能,对于保障社会成员权益、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正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社会工作者和义务工作者的助人职业和爱心行动,也有利于全社会实现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使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形成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2.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构建和实现和谐社会,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需要我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其工作对象也相应的由社会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和问题群体拓展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人群,工作内容由一般的物质需要转到对社会环境和基本权利等精神需要的层面。我国当代的社会工作通过预防、解决和发展三大功能,躬行助人自助,倡导社会互助,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公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进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3.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化的多方面影响,失业、贫困、贫富差距、人口老化、心理危机、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并且呈现日益复杂多样的特征。原有单一的行政管理方式和非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以促进社会安定有序。而社会工作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工作以救援贫弱、服务需求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它既利于受助人,又利于社会,尽量帮助社会成员满足自己的正当需解决的问题,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健康地成长。”社会工作制度和制度安排下的专业化队伍和专业方法有利于解决系统化、多样性、个性化的社会问题和个体问题,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社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工作帮助个人和群体解决面临的问题,使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二是通过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工作从预防的角度开展工作,不但使社会成员免遭痛苦,而且能避免社会问题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三是通过参与制定社会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工作通过对社会政策的干预和调整,谋求社会公平,在客观上能够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效果。

4.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是社会治理的两大主要内容,也是现代政府的必要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管理和服务都应该由政府直接来提供,并不意味着政府是这些管理和服务的唯一主体,政府的职能和功能事实上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和社会的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政社分开”是前提,分工合作与共同治理是结果,其关键则在于政府社会职能的转变。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政社分开”的体制。而政府社会职能转变的实质在于,将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那些职能和事务剥离和转移出去。那么,以往政府包揽的或不该直接从事的社会服务职能及部分社会管理事务,剥离出去以后就需要各类社会公共组织来承接,而这些组织的主体则是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

转变政府职能,将政府职能更多的放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格局,关键是加强社会力量培育,使政府转移出来的职能有社会专门机构承接、专业队伍实施。推进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发挥社会工作“柔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社会化运作”优势,大力发展职业社会工作者队伍,积极培育社会工作专业化组织,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队伍,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5.促进社会服务的职业化,协助执政建设

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加强社会管理、提升民众福利、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手段,也是加强党的执政建设、改进党的领导方式的有力措施。社会工作是社会服务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从服务的结构上看,社会工作的服务包括社会康复、社会辅导性的服务和社会支持性的服务等两个大类。从服务的内容上看,涉及面相当广泛,如社区维权和职工维权、失业人群的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受虐儿童和妇女的保护及辅导等等。而从服务的载体来看,既包括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也包括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机构和场所。

广大社会工作者和义务工作者是团结在党的周围、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的主力军,他们讲求爱心、旨在助人,从理解人、尊重人和平等待人出发,在基层一线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以人为本的为群众服务,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工作制度,探索建立一支“为党和政府分忧,为人民群众解愁”的社工和义工队伍,,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增强党在群众中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促进党的群众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3.总结

从当今世界的情况来看,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已将社会工作制度纳入整个社会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服务的制度架构中。我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社会工作的领域、对象日趋扩大,社会工作的制度功能也日趋完善。在领域上,从社区、慈善场所发展扩大到学校、医院、福利机构以及企业、监狱和法院等。而在工作对象上,从困难群体、边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群体。通过社会工作发展可以有效地扶贫帮困,整合社会矛盾,预防社会犯罪,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升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水平,维护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发展社会工作,以此帮助和谐社会更好更快的建设发展。

第9篇:关于税收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理性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命题,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和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该如何构建政策法制更加完善公允、征管环境更加协调宽松、征纳关系更加融洽亲密的和谐关系,既是全国税务战线及广大纳税人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具体体现。

一、税收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体现

(一)税收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宗旨的题中之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制定和实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税收工作,把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对税收工作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深化税收改革,强化科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保持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和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税收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利益观,加强税收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执政地位、政府机关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税务人员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体现的是党委政府的形象,体现的是执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税务人员要处理好权力与义务、地位与责任、公仆与主人、当官与做事、当官与做人的关系,常怀亲民之心、爱民之情、为民之志,常思立身之本、做人之德、贪欲之害,当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带头人,以税收执法者的良好形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税收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税制改革的根本取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的结果,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迫切要求。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就要遵循“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税制改革的研究和实施。国家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认真做好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工作;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八个行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的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案研究和立法工作;落实好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措施,都反映了税制改革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取向。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税收思考

(一)税收制度层面:着眼“五个统筹”,推进税制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财赋者,邦国之本,如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乱轻重系焉。”这是我国唐代著名理财家杨炎留下的一段名言。举凡古今中外,财税问题历来都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是全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集中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我国的历史看,财税政策得当、税赋公平和“轻徭薄赋”使社会休养生息、人民安居乐业,整个国家出现繁荣发展的太平盛世。可见,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对于政权的巩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当前应通过完善财政政策和财税体制,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公平包括经济的公平和社会的公平。经济的公平要求为企业竞争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即不论性质、区域,进行何种经营活动的企业,在税收方面均应一视同仁,大体统一,享受无差别待遇。即使是为了其他的经济政策目标需要实施区别对待的产业地区税收优惠,也应当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搞“全面开花”。社会的公平要求运用税收进行收入再分配,以缩小收入差异,防止两极分化。

上一篇:干在实处走在前列txt下一篇: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