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精选2篇)
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等内容的教学,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如下:
具体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理解: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
国际组织的目的任务、活动范围、组织主体的区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运用: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能力方面
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判断某国的对外活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问题,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历史地具体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及其作用;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
觉悟方面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的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
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正确认识多极化的趋势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课时安排
本课共10课进。第一节4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地,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政治常识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前言与第一课有关国家、国家对外关系方面职
职能等问题,导出第五课国际社会问题。)
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介绍有关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五课的内容,阅读的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搞清本课书的知识结构。(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第五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
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请一个学生在地图上找“民主德国”的版图),(学生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同学们,咱们为什么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民主德国的版图呢?因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统一成为新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以无法找到原民主德国的版图。教师再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如苏联)解体分裂了,有的国家(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了?我国政府为什么承认统一后的德国并与之保持外交关系?为什么也承认解体后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并与其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出课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法、外交政策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了本课内容,就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讲:
一、当代国际社会(板书)
国际社会的概况(板书)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构成(板书)
1)国际社会的形成。(板书)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概念及其演变,让我们首先简略回顾一下国际社会的形成
过程:国际社会是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形成,其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国家之间虽有一定交往,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多国家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发展,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各国加强了联系,由于交往的南非要,以国家为单位,形成了国际社会。今天,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国际社会的构成。(板书)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截止1995年,世界上共有
193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
国际社会成员的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
提问:现代国际组织有哪些?为什么要成立这些国际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主要的国际组织,为下面讲国际关系做铺垫。)
2.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1)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
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其次,在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
2)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板书)
国际关系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
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
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关系。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板书)
投影或用小黑板展示材料:
国际舆论关注的《阿姆斯特丹条例》于10月2日,由欧洲联盟15国外长正
式签署,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为欧洲进一上联合确定了方向,欧盟作为一个具有经济政治综合实力的“整体形象”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的重要的作用。
我国和日本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较好。日本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国。但1989年日本政府参与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为了打破西方对我国的制裁,我们对日本开展了大量工作。1990年后,中日关系逐步恢复和改善,日本宣布解除第三批日元贷款的冻结,同意为我国17个项目提供第一期贷款。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国际关系中决定制约和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
量。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述材料中,欧盟15国之间正是上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加强合作。而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其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
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通过同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在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量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
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在19世纪以前,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而在以后的年代,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争因素受到遏制,因此,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殖民地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系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地位,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国力已今非昔比,就是有力的佐证。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思考下列问题:
请分析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的原因。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什么?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有利于引出主权国家构成因素及基本权利。)
导入新课
(录像:播放19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政权交接大典盛况,约3分钟。)
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在香港悬挂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终于落下,取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这些意味着什么?香港回归以前是否是一个国家?
(播放录像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中的主权和政权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主权国家(板书)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板书)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板书)
当今世界193个主权国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由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人口、领土、
政权组织和主权构成。
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现代国家领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海、领水、领空和活动领土的整体。领陆不令指一国之陆上地面而言,且包括地下无限深度的一层;领海指领土或内湖与公海之间,隶属于沿岸国统治权之海面,领空指国家领土和领海上空,领水指一国所属之水面;活动领土亦称为浮地领土,即凡属本国之船舶与飞机等,虽然驶于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仍视同本国领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也有管辖权。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领土内的事务不受其他国家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对外在尊重别国享有固有基本权力的基础上,处理外部事务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包括行使权力的自主性和处理事务的排他性。自主权指国家为了维护政策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力。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力。(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的课本内容。
投影二时事资料:
1990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的《香港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第一次经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全国人大还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并组建驻港部队以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
年8月17日,日本官房和官,在朝日电视台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中所谓“周边地区”理所当然包括台湾海峡,中国政府迅速对此作出严重关切,并要求日本政府对此作出明确澄清。
设问:以上材料表明中国行使哪些主权国家基本权力?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主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这此权力都是一个
国家主权的体现。
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为些独立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二是国家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时不受外来干涉的排他性。如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丙政,中国政府不允许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这是独立权的体现。国家的独立,既是政治上的独立,也是经济上的独立。如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按照实际作出的确保中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决策。
国家平等与国家主权密切相关,国家平等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完全平等,而不分国家的大小强弱,也不分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各国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个投票权,在外交权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力等。
自卫权,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力,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国家有权使用自己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另一方面当国家实际已受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
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行使国家主权的表现。管辖权主要包括领域管辖权和国籍管辖权。
提问:上述材料1)2)中,中国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力?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板书)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担负着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哪些国家不承担义务,必然受到国际遣责和制裁。
国际法及其作用(板书)
在国际社会中,有的国家侵犯别国的权力,有的国家不履行国际义务,这就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正确处理、调节国家间的关系的需要,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
国际法的含义(板书)国际法又叫“万国法”或“万国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调整 国
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有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国家,但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国家间通过协议来制订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建立规章制度。
国际法的产生。(板书)国家产生之后,国家间必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使国家之间的各
种关系正常发展,必然要有对各国有约束力的法规,以调整各国的关系,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了各种原则、规则、规章制度便形成了国际法。因此,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产物。
产生于古罗马的“万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国际法的前身。
1648年签定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确定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成立,使国际法的发燕尾服进入新的阶段,联合国成立50年来,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等,还建立了国际法院,裁判国与国之间的纠纷。
国际法的作用。(板书)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调整现代国家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
国际法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理解。
(投影《公约》的有关内容)
《公约》首次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在该区域内享有主权;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与领海宽度相等的毗连区,并有权在此海域内行使必要的管制。
《公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确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其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有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事项的管辖权。
《公约》还规定了大陆架制度以及国际海底区域(深海、大洋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国际法的作用)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主权国家的基本原则、义务和国际法的产生及作用。我们应着重把握好国家的基本权利,维护祖国的权益。
请思考以下问题:
用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比较新旧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三、四课时
复习提问
什么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在于导出新课国际组织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导入新课
国际关系的主体,除了主权国家以外,还有国际组织。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
设问:
你所知道的国际组织有哪些,它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内容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关心国家大事,对联合国、欧盟、北约、国
际币基金会、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组织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对这些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国际组织(板书)
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板书)
国际组织的含义。(板书)
(挂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围绕国际组织的名目、数目、职能、范围或所在地等边阅
读课本边看地图,了解国际组织的概况、含义。)
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共同签订的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常设性办事机构。
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据统计共有2万多个。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而且规模呈扩大趋势。
国际组织并非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家产生后,世界各国的关系长期处在一种相对隔离状态,随着生产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的进步,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进入19世纪中期,国际协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合作日益加强,国家间出现了为某种特写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如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4年成立的万国邮政,是早期规模较大的国际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扣,成立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本专题考点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的呈现方式: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近几年高考政治单科卷或文综卷政治试题, 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逐步增多。可以预见, 本专题依然是2012年高考备考的重点。这是因为, 本专题内容不仅是教学重点, 更重要的是它与当前国际社会的实际紧密相连。
2.本专题与必修1政治生活中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必修3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综合国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文化交流, 选修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中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联合国等知识密切联系, 也可以在必修4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部分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知识中找到理论依据。因此, 在复习过程中应当坚持联系观点, 要在与其他模块相关知识的联系中把握本专题内容。
【考点指津】
1.国际社会的成员
(1) 主权国家。
主权国家是当代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包括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四个方面, 其中, 主权是构成国家的最重要因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同时也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义务。
(2) 国际组织。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 出于各种特定目的, 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 建立了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这就是国际组织。国际组织也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依据不同的标准, 国际组织可分为不同类型。其中有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 有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对国际组织的作用要进行具体分析。许多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 缓解国家间的矛盾, 维护世界和平;等等。
(3) 联合国。
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 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的国际问题;作为协调各国活动的中心。简单地说, 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本身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集体协作, 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 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对联合国的作用要作辩证的、历史的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 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考点拓展:
防止出现以下几个认识误区。
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1) 国际关系及其决定性因素。
国际关系是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 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 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
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 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方面。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 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考点拓展:
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
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1) 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当代世界,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为了和平与发展, 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考点拓展:
经济发展与世界和平的关系。
①和平与发展是彼此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发展需要和平, 和平离不开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从这一意义上讲, 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②一个国家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首先取决于该国的对外政策。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而不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 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那些实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国家, 其经济越发达, 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威胁就会越大。
(2)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中国主张, 各国人民携手努力,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 各国应当做到: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3)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 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
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 是时代的要求,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 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 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 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
(4) 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①内涵: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不同于以往西方列强通过侵略、征服、控制的途径, 掠夺、攫取别国的财富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创新, 采取和平的方式, 增加财富, 实现自身的发展。
②原因:
第一, 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了我国绝不能依靠侵略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我们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第二, 是由我国的国家利益决定的。只有走和平发展道路, 才能创设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第三, 是由我国的传统文化决定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第四, 是由当前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③表现: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继续同发达国家加强战略对话和深化合作,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永远不称霸, 永远不搞扩张。
考点拓展: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 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也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 由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
③所以,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二者不能混淆。但二者又有一定的联系, 各主权国家因其国家利益的变化, 必然会对外交政策产生影响。
【高考回眸】
1. (2011·天津文综卷·2)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多年来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 始终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 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说明我国
A.致力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B.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C.尊重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
D.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解析: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国情和特点, 政治经济一体化是不切实际的;我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不能说是决定性力量。A、B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说明, 中国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权和平等权。C正确。
2. (2011·浙江文综卷·32) 在中国和挪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接近尾声时, 挪威政府默许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给了中国一个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服刑人员, 两国贸易谈判很快中断, 中挪关系陷入低谷。这表明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竞争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两种基本形式 ③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发生了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挪威政府默许把诺贝尔委员会把“和平奖”颁给中国一个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服刑人员, 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破坏了两国的正常关系。①③正确。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 ②说法不完整;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3.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5) 2011年4月,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在中国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 就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讨论, 达成广泛共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①以成员国利益完全一致为基础 ②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 ③是当今时代主题发展变化的产物 ④是新兴市场国家对话合作的平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解析:金砖国家存在共同利益, 但也有各自的国家利益, ①说法太绝对;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这一点没有改变, ③说法错误。排除①③, 应选C。
4. (2010·广东文综卷·30) 胡锦涛在第六十四届联大的讲话中提到, 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 累计免除49个穷国债务, 对40多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这些措施
①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反映了全球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③表明了国际旧秩序已经瓦解 ④体现了我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材料表明, 中国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义务,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①④正确。②说法欠妥, 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③不符合实际, 国际旧秩序依然存在。答案为B。
【创新设计】
1. 稀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当前中国以占世界30%的稀土储量供应着全球90%以上的需求, 从长远来看难以为继。因此, 中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发展需要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排除外在干扰, 对稀土出口加强管控。这表明
①我国依法行使主权国家的管辖权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③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④中国政府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环境保护问题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以下图标可以看出
①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②加强环境保护已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③不同性质国家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存在根本区别 ④在环保问题上世界各国存在着共同利益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2011年4月14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在三亚举行。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 提升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这有利于
A.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B.主权国家行使独立权和平等权
C.国际秩序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
D.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起积极作用
4.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社会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不属于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主张的是
A.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
B.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C.文化上互相借鉴、相互融合
D.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
2011年9月6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回答5~6题。
5.白皮书强调,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之所以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 是因为
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权益 ③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的具体利益相一致 ④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白皮书指出, 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
A.宗旨 B.基本目标
C.基本立场 D.基本准则
7.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散布“中国经济责任论”, 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归咎于中国。《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对此言论进行了批驳, 指出“中国经济责任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阴谋论, 是“中国威胁论”的另一个翻版。同时强调,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1) 我国为什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材料二 海外媒体在论及美国的“亲华派”问题时, 有这样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即一旦“亲华派”在白宫的分量有所增加, 中美关系就“顺畅”一些;如果“亲华派”力量有所削弱, 反映在中美双边关系上摩擦就会增多。
(2) 你赞同上述观点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材料三 以下是中美关系问卷调查中的一道选择题:您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怎么样?
A.缓和、稳定
B.广阔、乐观
C.市场法则下的平等互利
D.交往过程中充满了矛盾
(3) 你会选择哪个选项?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A 提示:①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B 提示:环境保护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对此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②④正确。①③说法错误。
3.C 提示:A说法错误, B与题干无关, D不符合题意。
4.C 提示:我国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文化方面的主张是, 相互借鉴、求同存异。C中“相互融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5.D 提示:①说法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 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6.C 提示: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中国人民坚持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 是独立自主的具体表现。A、B、D在题干中没有明显体现。
7. (1)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决定了我国绝不能依靠侵略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我们只能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才能创设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 维护我国的根本利益;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 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
(2) 不赞成上述观点。理由: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中美关系是“顺畅”, 还是摩擦增多, 主要取决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两国间寻求共同利益就会带来关系的“顺畅”;出现利益冲突就会带来摩擦增多。
(3) 四个选项均可以选, 关键是要正确地说明选择的理由。
选A: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不断壮大,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显突出, 美国不得不重视中国的国际存在及其对美国自身的影响。因此, 美国不会随意激化两国间的矛盾, 在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问题上, 必然会慎重行事。
选B: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美国必然会在众多领域内加强同中国的合作;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美在经济领域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选C: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 中美在经济领域已经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 因此要求两国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主权国家享有平等权, 客观上要求两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坚持平等的原则。
选D:中美合作的加强不会消除两国存在的利益分歧。两国利益上的冲突, 两国奉行的不同性质的对外政策等, 都会带来两国之间的矛盾, 甚至在特定条件下还会激化。
【第六册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推荐阅读:
聚焦“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11-18
社会保障税:国际比较与借鉴05-31
中国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06-22
国际新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06-20
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09-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探索10-01
个人社会实践总结(农村政策的调研)06-0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