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 它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 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当然人类也早已认识到这一点, 从孩童呀呀学语阶段, 就教起了数数, 在个人的一生求学中, 数学的学习都是重头戏。依此推断, 那么每个学生都应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调查了解, 大部份同学怕学习数学, 认为数学枯燥难懂, 不实用, 基础薄弱。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问题的根源是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 难以体现全新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 不能满足学生完满的精神生活的需要。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就是说, 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 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在数学课程中只有超越“科学世界”, 关注“生活世界”, 才能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那么, 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 究竟如何感动学生学习数学呢?

1 开放教学目标, 以人为本着眼学生的未来与发展

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一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指导下, 老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实现从过去的偏重知识技能的落实这单一的目标, 转向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堂教学功能, 做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整合, 使数学课堂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 还要放眼未来,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充分发展, 以便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正如我们爬山一样, 不是爬到山顶或爬更多的山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爬山过程中所获得的爬山技巧、身体素质的提高、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喜悦等等都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 开放教学过程激发兴趣,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

创新的教育价值观认为, 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 掌握结论, 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 从而寻求和发现新的问题。数学既应被视为一个结果, 更应被视为一个过程, 每一位数学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把数学作为一个过程去组织有关的学习活动。因此, 教学要打破“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 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的开放式过程。日本某位著名数学家曾说过:当学生毕业两年后, 如果不继续使用数学知识, 他们也许会遗忘掉曾经学过的某个数学概念或数学公式, 但是作为过程的数学教学却能使他们不会忘掉如何数学地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所获得的在一般能力上的发展能帮助他们通过调查、探索、重构出曾经学过的方法, 甚至更多的方法。另外, 也曾有人这样评价钱钟书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未用数学思想去写作。

2.1 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

课堂情境极为复杂。从不同层面上看, 课堂既呈现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又呈现教师与学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还呈现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画面。因此要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我们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情境, 要能唤起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激发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能展现思路和方法, 学会怎样学习;能帮助建构进取型的人格, 通过“效能感”完善“自我”。如:一位老师在一年级教学“反比例函数图象”一课时, 根据教材中设置的问题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实验、猜想、讨论、交流等等。全体学生都参与了不同的学习活动, 并且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 就在这时, 教师突然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曲线?通过回忆, 学生列举弯道路面上行车线, 圆周的一部分, 石拱桥, 投篮时篮球经过的路线等。此时教师再延伸一点, 为今后学习打下伏笔。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一次被激发, 就这样学生又一次在互动中学习, 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地投入, 既拓宽了知识面, 又获得积极体验。

由此可见, 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 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

2.2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加强数学的体验学习,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地把一些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再创造”的实践活动, 放手让学生实践, 让他们感受“直接”。例如:勾股定理的学习, 让学生自己去测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 同时穿插中国是最早使用勾股定理的国家, 以此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在统计的简单应用学习中, 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际调查、汇总、处理数据, 教师只要注重引导、比较总结就可以了。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数学教学应不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2.3 设计开放式的课堂练习

我国科技界的元老钱学森生前最后一次与温家宝总理见面的时候, 提出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被广泛传播的“钱学森之问”。这一问, 问出了一位学界泰斗困惑和呼吁!这一问, 问出了一颗热忱的爱国忧患之心!这一问, 出了一道考题给所有活着的中国人, 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回顾我们的教育历程:传统的练习因机械、重复或难度不适, 而使学生有枯燥乏味之感。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有着良好的积极体验, 能够满足全体的需要, 这就要求课堂练习从单一走向开放。

教师可出示多层次的习题组, 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 设计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 或分成几个层次, 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练习题, 特别是开放题, 答案具有多种、不唯一、不必有等多种形式,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能对,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新知的精神,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雏形。类似这样的开放题很好地弥补了学生能力之间存在的客观差异, 让全体学生体会到不同层次的成功愉悦。

3 开放学习评价展示自我, 让学生成为成功者

比尔盖茨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

课程目标最终将由学习的结果来体现, 不能没有结果的学习, 也不能学习没有结果。传统的教育评价就是单纯的考试成绩, 学生为应付每学期最后的一张试卷而背着沉重的负担。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们的评价就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也就是要构建让学生享受成功的评价。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被认可的成就感, 被人尊重是幸福的、快乐的,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鼓励他们学好数学, 我们认为, 在数学教学中, 可以针对不同的需要选择课堂观察、成长记录、开放性任务、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等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2003年6月18日《海峡都市报》报道了福州市某重点校期末考试设A、B卷,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选考卷的消息, 并且还对那些对自己考试结果不满意的学生进行二次考试, 即允许学生经过申请再考一次。他们最终的目的是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鼓励孩子不断进取, 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就是成功。让孩子体验成功, 获得学习的快乐是教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要求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并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线数学教师, 我们应将学生视为有智慧有尊严的个体, 在关爱每一个生命的发展同时, 更要注重课堂教学, 增加他们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要灵活多样, 不仅要做到该表扬时不吝啬, 同时要注意该低调时不高歌, 该委婉时不过露, 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赏的目光都是崇高的精神奖赏, 真正把兴趣作为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感动学生学习数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基础知识越丰富, 综合能力就越强, 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 更显得尤为重要, 百数学知识的获得, 除了日常生活中积累之外, 更多要来源于数学课堂学习, 来自于学生本身对数学的兴趣, 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开放,课堂,兴趣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

[2] 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 2004.5.

[3] 江山野.课程改革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6.

[4] (苏) 斯托利亚尔.丁尔升等译.数学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9.

[5] 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Z].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6月.

上一篇:如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下一篇: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