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硕士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床医学硕士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科研能力包括文献阅读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具运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是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从多个角度探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做法,为培养优秀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阔新思路。

第一篇:临床医学硕士论文

提高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思考

[摘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改变了我国对临床医师培养的单一方式,为在职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诊疗水平开辟了新途径。文章通过回顾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反思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总结我校在提高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方面的一些做法,以实现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关键词]在职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质量

[作者简介]刘勇(1974- ),男,广西桂林人,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广西 南宁 530021)

[

在职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是指在职医务人员通过接受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而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鼓励医务人员通过在职研究生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是培养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我校1998年作为首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单位,至今,已有193名学员通过在职学习获得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我校在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从无到有,在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中建立起一套培养在职人员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制度。但是,随着专业学位教育的深入发展,专业学位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学位教育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我们必须反思和总结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实现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

一、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发展历程

1978年我国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工作,并于198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上,临床医学组专家提出“按《学位条例》采取培养博士、硕士的办法来培养专科医生,恐怕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临床医生”,并建议对培养医学博士、硕士和培养专科医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分成两个渠道进行。这一提议得到了当时与会专家代表的高度重视。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提出对医学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制定了《培养医学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试行办法》,将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两类:以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主和以培养临床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分别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临床医学)。为进一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1988年召开的第八次会议上专门讨论设立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等学科专业学位问题,并于1989年5月,同意卫生部组建“医学职业学位研究小组”,对医学职业学位进行研究论证,紧接着召开的第九次会议又专门讨论了《关于设置医学专业学位的初步设想》。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推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研究和试点工作。1996年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对专业学位的设置目的、特点、层次、审批、培养、管理等作了制度化的规定,并于1997年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至此,1998年我国正式设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对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和在职临床医生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二、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存在的问题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立改变了我国长期对临床医师培养的单一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求,特别是为在职医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临床诊疗水平开辟了新途径。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临床医务人员,及时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高层次临床医师短缺的矛盾。但是,我们也理性地看到,在对在职医务人员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

1.相关教育法规尚不完善。我国1997年颁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是指导和规范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专门性法规。按《试行办法》要求,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申请人必须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同等学力全国考试”),而目前,我国其他领域专业学位的申请人申请专业学位需要参加的是“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全国联考”(以下简称“全国联考”)。尽管两类考试都是全国统一考试,但是普遍认为“全国联考”是专为申请专业学位人员设立的“入门槛”,而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并没有被“纳入”其中,同时将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门槛”设立到“同等学力全国考试”,被认为是否“过度”强调了外语要求。另外,在《试行办法》中对专业课全国统一考试的要求表达不明确,学位授予单位对此容易产生分歧,因为“同等学力全国考试”中设有临床医学学科综合,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要求参加临床医学学科综合考试,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则没有要求。此外,尚未构建完善的质量评估标准和监督体系。在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和教育部指导下成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尽管在建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质量评估标准和监督体系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其性质所限,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障难以发挥更大的影响。

2.培养单位质量意识不强,缺乏自我约束力。尽管当初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高层次临床医师短缺的矛盾,但是由于部分培养单位对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不到位,意识观念陈旧,将在职专业学位招生进行商业化运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扩大招生,而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培养方案形同虚设,培养环节走过场,缺乏自我监督和评价机制,因此,造成近年来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下降及社会认同度降低。

3.在职申请学位人员自身特点。按照《试行办法》,在职医务人员获学士学位后,工作满三年才能参加考试,成绩达到要求后才可以申请专业学位。因此,申请学位人员之间存在年龄层次跨度大、地域分布广、工学矛盾突出、求学目的不一等特点。与那些工作满三年就通过考试申请学位的人员相比,一部分在职人员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才达到申请学位条件的,这部分人员相对年龄偏大,对新知识接受和理解能力相对较慢,而在临床诊疗方面他们又“高出一筹”。部分人员来自县级医院和基层乡村卫生所,部分人员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和“三甲”综合型医院,他们之间临床实践、科研思维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甚至部分学员存在明显功利化倾向,申请专业学位看重的不是自己技能的提升,而是学位证书及它所代表的潜在价值。此外,在职申请学位人员最突出的问题仍是工学矛盾,虽然他们确实想重新回到学校“充电”,但是在工作和学习相冲突时,大多是学习让位于工作。因此,造成培养单位对在职申请学位人员的难统一、难教学、难管理。

三、提高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对策

我校作为首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单位,2003年开始招收在职人员申请专业学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已建立一套适合在职人员申请专业学位的培养体系。针对在职人员申请专业学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以保证在职申请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

1.科学定位,严格要求。首先,按照《试行办法》,我校要求申请者不仅通过“同等学力全国外语考试”,而且还须通过“同等学力全国学科综合考试”,严把招生入口关。其次,制定《在职学员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和相应的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对在职学员进行培养和管理。在培养过程和管理上严格按照培养方案和管理制度,使每一位申请学员都熟悉培养方案和要求,而面对学员提出的各种有悖于管理制度时,我们坚持“难讲话”原则,这样有利于学员安心下来学习。

2.精心设置课程,创造学习氛围。合理、科学地设置课程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我校除了按《试行办法》的要求开设课程外,还通过召开学员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学员的需求,以及结合学员自身特点,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和学术讲座,使学员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效果更明显。同时,将在职学员编入全日制研究生班级参加学习和活动,使学员更好地融入到校园学习生活。

3.建设在职申请专业学位学员导师队伍,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在职申请专业学位人员的培养既区别于科学学位的培养方式,也与全日制研究生有所不同,因此,我校一方面,对所有研究生导师进行“筛选”,设置一定条件,只有“合格”的导师才能指导在职学员;另一方面,定期对带有在职学员的导师进行培训,让导师们了解培养方案和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在职学员学习。

4.加强临床实践管理,建立临床考核机制。临床技能训练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试行办法》要求,在职申请人应在培养单位相应学科的导师指导下从事不少于六个月的临床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员常常以各种理由“脱离”导师的指导,导师往往摆脱不了人情关,结果“临床实践”成了一句空话。针对这一现象,我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和临床教学管理部门加强了临床实践环节的管理,对学员临床实践期间不定期地进行3~5次联合检查,并要求“不在岗”的学员整改,否则不能参加临床考核,这一措施的实施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我校制定了详细的《临床考核办法》,要求学员必须完成所在学科专业的科室考核和由临床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毕业考核,考核不合格则不能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5.加强与申请人工作单位沟通,消除申请人顾虑。取得工作单位的支持是申请人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在职申请人所在的单位和科室往往都是非常忙碌的,而申请人又是科室的骨干,以往造成申请人“缺课”“临床实践不在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单位或科室“不放人”。因此,我校要求申请人在提出申请前取得单位的同意,对一些不理解的单位和科室,我校主动与单位沟通,讲解我校培养方案和要求,以取得申请人单位的支持,消除申请人顾虑。

6.强化论文答辩管理,实施淘汰机制。为了保证在职学员的论文质量,我校始终将在职学员的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与同专业、同类型全日制研究生作同等要求,并实施论文盲评和进行论文学术不端检测,每年都有学员因为论文不合格而不能答辩或答辩不能通过,促使学员按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进一步促进了论文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

[2]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3]鞠学红,管英俊,张金宝,等.同等学力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培养的实践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4).

[4]沈长月,陈奎.现实与超越: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环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4(3).

作者:刘勇 罗殿中

第二篇:临床医学硕士:优秀医生的实训场

从风靡一时的美剧《豪斯医生》《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再到近期国内热播的《医者仁心》《心术》,医生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的“偶像职业”。尽管现在的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也经常有报道提出,越来越多的医科毕业生毕业后改行不愿意做医生,然而在近几年研招中,临床医学硕士仍然是“香饽饽”,受到众多医科学生的追捧,特别是一些热门学科专业方向的临床医学硕士,分数线更是水涨船高。

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大于学术型硕士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专业学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学术型学位,理由往往如下:因为中国的学位制度正处于转型期,专业学位刚刚设立不久,还是个试验品;因为专业硕士录取分数线相当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学术型硕士才不得不调剂到专业硕士;因为专业硕士通常要交学费且不享受奖学金待遇……

其实以上种种,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说是误解。

何为“临床”?原意是诊治必临病床,引申义是医生为病人诊断和治疗疾病。而在现在,很多医科生从“临床”走向了“离床”,越来越偏重于理论,越来越看重发了多少论文、做了多少课题,而忽视了技能的操练,越来越重视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几年前,一条“临床医学博士不会做阑尾炎手术”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又有大量数据表明每年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大量转行,很少有人愿意做医生,医院招到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医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质疑中国医学教育,认为当代医学生只会背书而不会看病,重理论轻实践。几年后,临床医学硕士应运而生,大大弥补了医学研究生实践不足的问题。从目前的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情况来看,在招聘硕士研究生时,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岗位更倾向于招收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

相比于学术型的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恰好可以弥补实践不足带来的诸多问题,该学位专为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医生而设立,旨在提高医科研究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事实上,在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硕士报考热度要大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来看,读临床医学硕士进入医院做医生的概率要比学术型硕士大。

特别需要考生注意的是,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一般不接受跨专业推免和考研。根据最新的执业医师法规定,本科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不可以参加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所以即使本科毕业于预防医学、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也很难如愿就读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室轮转两年半的学习

教育部和卫生部设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

临床医学硕士学制三年,一般的学校安排半年时间上课、做实验,两年半时间在医院各科室轮转。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的三年里不仅要完成系统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一批兼具精湛医学技术与人文素养的临床医生。

绝大部分院校的临床医学硕士都按具体的三级学科设置培养模式,学生在报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对某一细化学科的兴趣去选择专业。各大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重点学科开设不同领域的医学专业课程,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院校和专业方向。下面,笔者就临床医学硕士阶段的课程内容作简要介绍。

首先,接受系统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学生需要修读完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多门课程。尽管临床医学硕士属于偏重于应用的专业学位,但是医学理论仍是临床实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进行医院科室的临床学习之前,各大高校的临床医学硕士均开设有医学理论和实验的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相关的实验,学生可以更理解医学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发生机理,为进入正式的临床学习阶段做准备。任何正确的实践都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医学是以人为对象的科学,医生承担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学生夯实理论基础,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实践与理论并重才是做好医生的基础。

其次,学习所选领域的专业课程。这一阶段学生会有明确的导师,硕士生导师同时就是自己的带教老师。学生的选课也有所侧重,大量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中外文文献,做相关的实验等。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病发病诊断处理的临床基本技能、掌握医学文献检索、资料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如果你选择儿科学方向,那么你的导师一定是儿科医生。在硕士期间,研究生至少有两年时间要和孩子打交道。不仅系统学习儿科知识,更要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儿科医生做准备。同样,选择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笔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卫生方向,入学后即在省精神卫生中心学习工作,三年后对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毕业后进入医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适应。

最后,临床实践。学生在明确分科后,会在相关的科室学习,有医师执照的往届毕业生会和在职的医生一样,承担一定的诊疗任务。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培养对急、难、重症的初步处理能力。同时积极提高医患沟通能力,为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打好基础。进入科室后,导师会着重加强对学生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其具备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做出分类鉴别的能力和医疗实践能力。实践是临床医学硕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外科系统而言。医学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实习,读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论文,而鲜有动手机会,临床医学硕士能弥补这个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着老师上手术台是家常便饭,他们不仅要站在老师身旁认真观摩,同时也是老师的得力助手,从拉钩、剪线、缝合这些最基本的实践,逐步学会关键步骤的操作,很多研究生会在毕业前成为手术医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为这些实践的不断积累,学生工作后会更快成为主刀医生,而非单纯的“理论家”。

就业去向

1.临床医生

不同的临床学科方向,就业的侧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医生,从事的工作也各有侧重。

就内科学而言,是上一年度报考最热的医学专业,也就意味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最激烈。但内科在就业上很重要的一点是,临床工作不仅注重知识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招聘的医院非常看重这一点,这对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读书期间,要特别注重操作经验的积累,为就业打好基础。

而对选择全科医学、家庭医学方向的同学来说,新医改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了契机,社区医院越来越受重视,家庭医生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外科学也是临床医学最重要的分支,神经外科、整形外科等新兴外科专业技术更新换代快,急需注入新鲜血液。而年轻医生接受新知识快,身体素质好,所以就业前景看好,特别是男生。

对于神经病学和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来说,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前者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热点,已然成为前沿科学。而随着当代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人们压力日愈加大,对心理医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我国的现状是精神科医师的收入整体偏低,随着新的精神卫生法的出台,该行业也有着光明的前景,尽管道路曲折。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也是临床医学硕士就业的热门选择。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是涉及多个学科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新兴科学。作为辅助检查的有效方式参与临床工作,需要高技术的专门人才。

运动医学医师这个职业,对于临床医学硕士也是不错的选择。中国运动医学具有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在国际体育界享有盛誉。随着国家“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宏伟计划的开展,运动医学跃入大众视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运动能力,防治运动技术性伤病,指导群众体育,应用体育锻炼加速伤病后的功能恢复以及防治运动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为运动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

此外,康复与理疗学、肿瘤学、急诊医学等医师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高水平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2.公务员、事业单位

千万不要以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之类都只是文科生的岗位,作为医科学生,如果你现阶段不想做医生,需要一份相对轻松安定的工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是不错的选择。每年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区)卫生局、各地疾控以及医院的职能部门等都提供有一定技术要求的行政岗位供临床医学硕士等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报考。

3.医药公司

近几年来,生物科技相关公司在大陆雨后春笋般大规模涌现。药品研发岗位薪酬高,技术含量高,不仅吸引了药学专业毕业生,同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也因为其丰富的医学背景,备受重视。

另外,伴随医药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私营企业中的贸易、营销、检验和医药信息管理等岗位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将会增加,像辉瑞制药、默沙东、诺华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临床医学硕士的毕业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专业中,医学专业是对从业者学历要求最高的专业。在任何一个行业,遇到博士大家都会特别注意,因为学历高人一头,是“稀缺资源”。而在医院,特别是三甲医院,年轻的住院医师,拥有博士学历者不在少数。特别是对于想进入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做医生,读博更是必修课。读博时选城市和导师比学校本身更重要。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都是学位越高,关注的领域就越专注。临床医学专业的博士往往就已经明确了非常细的专科方向。读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细斟酌未来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业的城市读书,能大大增强在该地工作的概率。

5.出国留学

2009年,一本《小强海外行医记》热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毕业生张德强也一时备受关注。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而翔实的中国医学毕业生申请美国住院医生培训的行动指南,读者在分享他在申请到美国做医生这段经历的同时,也把就业的眼光投向了国外。

现在,医学本科毕业生选择毕业后去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或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实验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后在国外行医。不仅丰富了视野,拓宽了人际资源,医学梦想也在异国他乡得到延续。

6.医学传媒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国内外的医学团体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医药相关协会、学会和学术期刊、杂志需要专职的医学英语翻译,薪水不菲。同时一些医学传媒机构,如卓信医学传媒集团等也需要医学背景的毕业生承担采编工作,以保证刊物的专业水平。同时各地的健康教育机构也吸引了大量临床优秀毕业生就职。

院校推荐

1.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走在全国的前列。目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临床医学硕士在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卫生部老年医学研究所、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都有招生计划。涵盖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麻醉学、影像医院与核医学、肿瘤学、老年医学等多个三级学科方向。临床医学硕士每年都是学校报考人数最多的专业。

协和医学院是财政部 6 所“小规模特色高校”的试点学校之一,研究生经费采取全国最高拨款标准, 公费生基本助学金不低于1500 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费生待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往届生,报考临床医学硕士需要考生已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均不含待批),未获得证书者不允许报考。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医学院之一,竞争相当激烈,专业基础好和有一定的医学实践能力的考生报考占优势。

2.北京大学

201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迎来百年华诞。经历百年发展的北医已然发展成我国最重要的医学创新研究基地和高级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 。

优秀的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硕士的重要培养基地,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口腔医院、北京肿瘤医院、首钢医院、北大深圳医院都招收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此外,积水潭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地坛医院、回龙观医院、首都儿研所、民航医院等作为教学医院,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招生计划。

北医的临床医学硕士培养侧重于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学生的实践机会非常多,而且有诸多参与合作办学项目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二级学科统考生的招生规模几乎都在5人以内,还有很多专业仅招收一名学生,在报考时要平衡好兴趣与专业冷热门程度,才能增加胜算。

3.复旦大学

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医疗行业发展更是迅速。在这样的一座城市读医学院视野也更加开阔。

该校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的分科较细,涵盖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全科医学、医学病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等多个专业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再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有着光辉的历史传统。如今的交大医学院仍然是众多考生追捧的热门医学院,在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分别位居国内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内科学范围内,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外科系统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而这些分支在临床医学硕士中都有招生。在师资方面,交大医学院更是力量雄厚,从现任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都是交大校友和终身教授。

瑞金医院、新华医院、仁济医院等无论从学术水平再到硬件条件,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有志于留在长三角发展的同学来说,交大医学院是不错的选择。

5.中山大学

2001年,原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形成了现在的中山大学北校区。

中山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各学科发展齐头并进,附属第一医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第三医院、第五医院、第六医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肿瘤医院、口腔医院等都是报考热门。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不可以硕博连读,毕业生如果想要攻读博士学位需要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而中山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硕士可以申请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第三篇:浅谈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摘 要:科研能力包括文献阅读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工具运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以及论文撰写能力,是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实际,从多个角度探讨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做法,为培养优秀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阔新思路。

关键词:临床医学硕士;学术学位;科研能力;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自2015年开始,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正式实行专业型和学术型分流培养的模式, 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传统培养模式中,很多医生及导师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就是“做实验”,忽略了对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出现了很多研究生“只会做,而不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现象。新的培养模式下,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要在实验室利用各种实验手段解决临床中发现的问题或在临床上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因此,对他们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是临床医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库,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关乎临床医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并且当今医学研究迅猛发展,对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薄弱。因此,加强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医学人才的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论述了培养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文献阅读能力、工具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的措施,旨在提升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

一、 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

文献阅读是研究生了解某领域研究前沿,全面把握某领域研究动态,进行科研的重要基础。熟练阅读文献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文献阅读是一个广义的范畴,涵盖了文献检索、专业词汇的认知、信息提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目前研究生获取文献的主要途径是查阅专业数据库,如PubMed数据库。所以要给研究生开设相关课程,如《科学文献检索》;或实地演示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让他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到科技信息检索的知识。现在研究生的英语水平虽然有了较大进步,但对于专业词汇的掌握仍然比较贫乏;给其阅读英文文献造成了极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研究生自身要加强对专业词汇的学习;另一方面,导师可以与研究生一起精读一定数量的文献,并对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专业词汇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词汇量。同时,要定期开设文献阅读组会,鼓励每位研究生精读文献并归纳总结出每一篇文献的研究思路。

二、 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研究生实验操作能力对于得到好的实验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进行专业课学习和临床技能实践两个前期阶段,所以他们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时间相对于其他专业研究生滞后。而与医学相关的实验技术又较多, 所以研究生应该尽量多接触相关实验,对其产生感性的认识,然后再详细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而对于一些常规的实验技术,如Western blot、细胞培养技术、显微镜操作等,实验室要组织专职教师以专题的方式对研究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对于一些特殊的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可以由导师或者仪器负责人直接带教学习。此外,研究生还应该经常参加一些由医院或者实验室举办的各类科研讲座;经常与其他实验人员进行交流,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要多总结、常讨论。

三、 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工具运用能力

科研工具既包括实验仪器也包含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是开展实验研究的必备条件。实验仪器一般都会有专门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但是很多在科研过程中使用的软件,如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统计学软件、制图软件等往往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大多数研究生通过在线下载的方式获取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介绍,但这些简单的介绍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软件的使用要求。所以,对于这些常用的软件,如SPSS、Endnote、Sigmaplot等可以聘请专门的人员对研究生进行集中培训,使他们能够准确地掌握这些软件应用方法以提高其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另外,对一些特殊需求的软件,可以让学生参加由软件提供方组织的培训,实地进行模拟操作,以便于学生尽快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四、 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总结归纳能力要求的不仅仅是研究生对文献资料的阅读能力,更多的是要求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积累运用的能力。同时也要求研究生能够通过对自己实验结果的总结,明确将来的实验方向。因此,研究生要具有从他人的文献或者自己的数据中提炼出有助于科研设计和实验研究精华的能力。对于文献的归纳,可以让研究生在精读文献的同时,列出该文献的研究思路图以及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而对于自己数据的归纳,要求研究生定期做课题进展汇报,总结前期实验结果,列出后续实验计划;同时导师要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以帮助研究生快速提升自我。

五、 培养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撰写能力

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全面总结,是反映其研究成果、代表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完成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大多数硕士研究生缺少论文写作经验,不能很好地引入文献、组织结果和开展讨论,最终导致论文的整体质量不高。

所以,导师要重视对研究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开设论文写作讲座;初期阶段可以让研究生模仿高質量的论文进行写作,但要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另外,导师应对学生的论文进行认真地修改,要能够切实给学生一些有价值的建议,并和学生就论文写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便于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举一反三。

结束语

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医学科学不断发展的基础,是医学技术不断创新的源泉;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科研思维能力的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是建设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关键。而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其综合科学素养是靠过程来保证的,导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导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临床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4.

[2] 黄骥翀,童煜,屈艺等.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住院医师)与学术型分流的机遇与挑战[J].西北医学教育,2016, 24(1):81-82.

[3] 穆士卿.浅谈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J].中国医刊,2017, 52(1):107-108.

[4] 刘福生,金贵善.指导临床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发表SCI论文[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0):304-305+310.

[5] 王白燕,韩倩倩,赵献敏等.提升医学研究生科研实验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 24(9):23-24.

[6] 邹凌云,倪青山,谭银玲等.医学研究生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9):800-803.

[7] 承欧梅,蒋青松,晏勇等.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养成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266-1267.

[8] 王海永,杜振宗,李勇等.医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1):58-60.

作者:高晓鸽 底洁卉刘相叶

第四篇: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加强岗前培训、严格执行通科轮转培养模式、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举措,并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探讨如何有效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实践能力

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一项战略性改革,是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而设置的学位制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核心是着力培养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区别于科学学位以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为主。临床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决定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各医学高等院校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探索[1-3]。广西医科大学于1998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全国首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试点单位之一,坚持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研究生教育的首位,2012年还开始实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的模式。本文通过对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如何提升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举措。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共701人为研究对象。

二、提升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

1.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临床前的岗前培训。本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进入临床前均需参加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医院及研究生相关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病案质量、医疗保险、医院感染管理等内容,以及研究生临床常用知识内容培训、实践技能操作培训、科研论文内容培训等,特别是增加了理想信念、医德医风、医患沟通、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内容的培训。每部分课程通过发放给学生及教师的反馈表以及同学、授课教师的反馈来不断调整培训内容。岗前培训后需统一进行考核,成绩达到70分以上者才能进入到临床学习轮转。未达到的可补考一次,但计算进入临床学习时间则往后顺延。研究生为免延期离校,一般会主动认真掌握岗前培训的相关内容。

2.嚴格执行通科轮转培养模式。本校严格按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对研究生进行培养,严格执行通科轮转培养的模式,不允许出现减少轮转时间、不按轮转计划进行轮转、不按轮转内容进行轮转学习的情况。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室通过不定期走访、抽查学生所书写病历、抽查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检查科室教学查房及小讲课执行情况、检查研究生在岗情况等,很好地指导了临床教学,且如发现学生本人、轮转科室和教研室出现违规现象,则会按照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处罚,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研究生轮转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规范情况。

3.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管理。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的管理为核心。为了加强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其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重点规范每一科室临床学习的出科考核,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在临床实践中进行训练和学习,较好地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出科考核主要考查轮转研究生是否按照培养方案完成各轮转科室的学习要求,是否掌握了该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否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考核内容则主要包括研究生本人对完成的工作数量和质量做详细记载及自我小结;带教教师对考勤、学生病历书写的评分及修改、学生自我小结的评分及书写评语;科室教学秘书对出科学生统一进行该学科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操作的考核,并写出对出科学生在工作态度、医德医风等方面的评语,同时严格按照转科考核表中的考核指标对学生进行评分。通过加强出科考核管理高科室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视程度以不断提升其培养质量,并引导研究生重视日常的轮转学习及培训。(2)为了加强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年度考核及中期考核。年度考核、中期考核由二级学院组织考试,目的为了检测各临床轮转科室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通过数据分析、征求意见等协助各临床科室进一步规范研究生的临床教学培养,改进其培养措施,提高其培养效果。(3)毕业考核目的是检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与医德医风,是否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是否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是否能够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是否达到住院医师水平,通过考核引导研究生临床轮转期间需掌握内容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毕业考核内容包括三方面:其一随机抽取该生经治的完整病历资料3份,供考核委员会评估;其二为病例考核和病例答辩,由考核小组选择一位患者,考核其对该患者进行询问病史、查体后,做出诊断和初步治疗意见,并书写病历,考核小组专家按《病历评估成绩评定表》对其进行评分,同时还会对其进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由考核委员会成员就该病例所涉及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提问,由研究生本人回答并根据《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评定表》进行评分;其三为临床技能考核,考核委员会成员在临床技能中心按照技能考核的内容进行考核,并按照《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评定表》进行评分。毕业考核的三大块内容均按照不同培养目标、不同专业设置考核内容以及相应成绩占比。通过考核检验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以后的研究生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会为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供一些依据。

三、提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1.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培养,如何在有限的学制年限内更好地完成理论学习、33个月临床轮转学习、毕业论文书写与答辩、择业就业等问题是需要更进一步地研究与探索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岗前培训时,就强调他们同时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及硕士研究生学习本应6年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因此,本校学习任务重,学习时间更紧迫,而且33个月轮转学习的严格执行,强调理论学习、毕业论文、择业就业等内容必须不能影响其临床轮转学习。

2.如何调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现在本科应届毕业生攻读比例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如何让没有任何临床经历的学生体会到临床实践能力及医学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不是为了一纸学位证、规培证,让其发自内心想去提高自身医学职业能力、想去接触医学浩瀚的海洋,这个需要更多地研究与探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从岗前培训的医学理念灌输至毕业前的各类教学活动、医疗活动坚持强调医学的崇高理想,并让其切身体会到医学的神圣。

3.如何控制临床学习中过程培养的教师教学水平的同质化,一直是各大医学院校研究的主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选拔各科室教学秘书,统一培训持证上岗,由其负责该科室的教学培训指导;每年定期举办院内小讲课比赛、教学查房比赛、教师授课比赛、教师技能比赛等统一规范相应的内容。

参考文献:

[1]连铸淡,徐永刚,陈新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109-110.

[2]王虹,陈琪,朱滨海,等.构建以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5+3+X”医学人才培训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11-15.

[3]杨淑华,李碧丽,曹秀风,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临床能力培养与考核[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135-136.

作者:蒋晓波 尚丽明 陈茂伟 韦秋文 赖铭裕

第五篇:设置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思考与建议

【摘要】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并同意部分高等院校201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的形势下,本文对设置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通过多种途径加快对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的培养。

【关键词】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在职培训

在职申请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为在职临床医生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开辟了渠道,缓解了当时社会对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国务院提出了完善我国全科医生培养方式,加快建立全科医生制度,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1年决定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领域(以下简称“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并同意部分高等院校2012年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攻读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由于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的培养刚刚起步,现阶段招生仅限于全日制研究生,但是面对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供需矛盾的日益凸显,我们应加快研究相关政策,以满足在职人员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需求。

1 对专业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认识

专业学位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我国1991-2007年陆续开设了18种专业学位,期间各类专业学位累计招生61万多人,其中主要以非全日制在职教育为主,这对加快人才的培养、提高国民素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010年我国又将专业学位类别增设至38种。至此,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经历了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类别不断完善的过程。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后,于1998年正式设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和在职临床医生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是我国医学学位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不仅有利于解决原来培养的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获得者临床能力不足的问题,而且极大地调动了临床住院医师的积极性,推动了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2 设置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必要性

2.1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全科医生的培养培训,着力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按照2010年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布的《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到2020年,要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但是,现阶段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现有的社区全科医生业务素质不高、学历和职称低、人才流动性大等问题。广西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师的学历构成以大专及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只占15.1%,尚无研究生学历全科医师;职称构成中,以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只占9.1%。目前,全科医师的水平满足不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无法达到新医改提出的为社区群众提供安全、适宜服务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展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同方式加快全科医生的培养,达到新医改提出的要求。

2.2 是对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有益补充 我国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教育是指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对应的,功能互补的,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的,以培养高层次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现代教育体系。自1991年我国试办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及时解决了国家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实践证明,开展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自设置之初,即对在职医务人员申请学位做了相应的要求和规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立起一套培养在职人员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体系。同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社区护理学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意见》中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加强全科医学教育,积极为社区卫生服务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师;要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全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举办全科医学研究生学位教育,为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继续医学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因此,随着全日制研究生招收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工作的深入开展,招收在职攻读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工作也必将展开,这既是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的需要,也是加快高层次全科医生培养的需要。

2.3 是满足在职全科医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诊疗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注册的全科医学执业医师为8万余名,到2020年全科医师的数量将要达到30万。如何进一步提高那些本科毕业后即走上工作岗位的全科医生的自身素质和诊疗水平,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问题。尽管部分高等院校已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攻读全科医学专业学位,但对于大部分在职在岗的全科医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愿望”,同时部分考上全日制研究生的全科医生又主动与原单位脱离关系,毕业后多数都不在社区基层工作,造成基层社区人才留不住、队伍不稳定。因此,设置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开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的新途径,满足在职全科医生提高自身素质和诊疗水平的需要,真正建立一支“留得住、用得着”稳定的服务于基层社区卫生的全科医生队伍。

3 设置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思考与建议

加快高层次应用型全科医生的培养,是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全科医生制度的建立,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工作也必将在各医学高等院校展开。在此,我们对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设置和培养进行了一些思考,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3.1 明确招生考试,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将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申请条件纳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入学考试全国联考”,还是按在职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要求参加“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尚未明确。因此,应进一步明确在职人员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申请条件,规范招生入口,在此基础上招生单位才能加大宣传,充分调动在职在岗全科医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主动地要求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和诊疗水平的目的。

3.2 科学定位,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 开展在职申请全科医学专业学位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加快培养高层次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培养单位应高度重视,科学定位,不能片面追求规模,将它作为学校创收手段。全科医学具有独特的服务对象和领域,更不能将它简单地等同于临床医学,照搬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同时,培养单位应重视全科医学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加强全科医学的学科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为培养高层次高质量的全科医生提供有力保障。

3.3 培养方案体现全科医学特征,探索与全科医生培训相衔接 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是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掌握全科医学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具备较强临床分析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紧紧围绕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各个培养环节都要体现全科医学特征。同时,积极探索在职申请全科医生专业学位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骨干培训和岗位培训的衔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造各种有助于全科医生培养的条件。

3.4 突出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培训基地建设

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是培养合格全科医生的重要环节。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基地主要设在三甲综合性医院,完成相关专科临床科室轮转;社区实践基地设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是全科门诊,将临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但是,由于我国综合性医院专科设置过于细化,大部分综合性医院尚未设置具有全科医学服务功能的科室;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量不足、所开展的服务内容有限等,使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真正形成全科医疗临床思维,不能很好的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造成全科医生的教学培训是当前全科医生培养的最薄弱环节。因此,培养单位应加大对教学培训基地的建设力度,搭建有利于培养全科医生的平台,为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提供保障。

3.5 加快导师队伍建设,建立导师指导团队 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全科医生培养最大的困难就是师资问题。有研究提出:全科医学师资人数少、无系统学科、专业杂;大多数无专业背景,通用型、普及型、低水平的师资较多;临床师资在理论上不熟悉全科医学思维方式,仍以疾病为中心,不以人为中心考虑问题。因此,培养单位应加快全科医学导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属于全科医学自己的师资力量。同时,在研究生临床实践和社区实践期间,建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导师指导团队,这有利于研究生在不同科室轮转时有相应的导师指导其工作。

3.6 严格要求学位论文,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职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也可以是针对社区卫生问题的调查研究,但选题一定要结合全科医学实际,体现运用全科医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全科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在职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论文预答辩和正式答辩要做到与同专业、同类型全日制研究生的同等要求,并实施论文盲评和进行论文学术不端检测,只有这样在职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才有一定保证。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同意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设全科医学和临床病理学领域的批复[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2011]66号.2011.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24(6):4—8.

3 王桂林,程翠玉,姜玮.人才强国战略与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22(10):13—16.

4 吴镇柔,陆叔云,汪太辅.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 童玉玲.完善我国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7,26(1):78—79.

6 汪玲,吴海鸣.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需求开展全科医学专业学位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118—120.

7 杜改燕,齐殿君,王爽,等.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4):1109—1111.

8 梁万年.中国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87—188.

(收稿日期:2013—03—08;修回日期:2013—05—25)

(本文编辑:闫行敏)

作者:刘勇 罗殿中 黄天壬

上一篇:科学与信息化论文下一篇:科技生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