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计量与交通经济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高歌猛进,中国城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却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现象,尤其是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引发公众、社会公益组织、政府及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雾霾污染不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而且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当前,雾霾污染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拦路虎”之一,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布局解决雾霾污染问题迫在眉睫。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污染包含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影响效应。从直接影响的角度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交通运输活动来影响城市雾霾污染水平,这主要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交通条件改善对于减缓交通拥堵,降低城市雾霾污染表现出积极作用;二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交通运输规模的增加将提高燃油消耗及尾气排放水平,从而对城市雾霾污染产生不利影响。而从间接影响的角度来分析,当前,雾霾污染与经济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关联性,交通基础设施还可以通过产业及要素空间协同对城市雾霾污染产生影响: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依托,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直观上降低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流通成本,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分散,对产业的空间布局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在推进地区产业发展的同时,交通区位的差异也会引发要素资源在中心-外围城市间的转移、匹配和再选择,从而整体上改变了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产生经济分布效应。在以上两个方面因素中,交通基础设施引致的产业空间布局及经济分布效应,均与城市雾霾污染及其空间溢出表现出极大关联性。此外,伴随着交通模式、产业发展和要素空间协同的更替演进,当前以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绿色交通新业态得以迅速发展,地方政府对于交通模式更替过程中的绿色环保效益发挥不可忽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何通过交通模式替代减缓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亦有待验证。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试图基于交通基础设施影响产业空间布局的产业集聚理论、交通基础设施影响经济分布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论、交通模式更替的期望效用函数等相关理论,针对不同交通模式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相关的影响渠道,从而为本文研究结论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随后,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局部断点回归(RD)、二阶段最小二乘(2SLS)等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不同交通模式下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效应,验证城市雾霾污染区域传输的有效区间、机制路径及异质性城市特征等相关约束条件下的差异性变化,最后,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回归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当前,交通运输作为联系区域内和区域间经济关系的纽带,不仅是企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推动机制,而且公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也显著地加剧了区域雾霾污染现象。此部分通过采用单位行政区域面积的公路里程数来反映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从城市间的经济、交通和距离联系出发,通过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来强化反映城市间因公路交通建设而构建的经济运输联系,力求在充分反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的角度,通过严谨的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和设定,将作为产业空间布局基本体现的产业集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验证公路交通与产业集聚交互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重点阐述其对空间溢出效应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上表现出雾霾减缓作用,即在不考虑公路交通和产业集聚交互作用下,公路交通能显著地降低本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公路交通与产业专业化集聚互动显著正向影响了城市雾霾污染水平,这不仅表现在当地地区,同时通过区域传输效应影响了周边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公路交通与多样化集聚交互主要影响了本地地区的雾霾污染水平,而对于周边地区雾霾污染的区域传输效应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具有差异性,具体来说,对于大城市而言,公路交通与多样化集聚的交互作用显著的抑制了雾霾污染的区域传输效应,而对于中小城市则更多表现为对区域传输效应的促进作用;雾霾污染区域传输效应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有效边界和最强的作用区间。该部分结论对于推进公路交通绿色发展及城市差异化产业空间布局,协同治理区域雾霾污染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其次,本文分析了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在城市间交通运输系统中,近年来,高铁作为低耗能和高清洁的交通运输方式得到迅速发展。当前,快速的高速铁路发展不仅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地域间的时空距离,对传统道路运输方式产生有效替代;而且对劳动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市间的空间再分配产生影响,促进了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水平,并改变了区域经济空间的分布格局。那么相对公路交通而言,更为环保清洁的高速铁路是否改善城市了空气污染水平呢?此部分基于高铁开通带来经济分布效应及环境污染空间重构的视角,创新性地将社会网络分析与连续双重差分和空间计量回归模型相结合,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及城市在高铁网络中的角色和地位如何影响了雾霾污染水平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开通高铁可以显著降低城市雾霾污染水平,且表现出随开通线路、开通年份和城市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分别采用不同估计方法来进行稳健性检验,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和工具变量来处理选择难题,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删除重点城市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处理选择性偏误问题以后,本文发现高速铁路开通前,实验组和处理组雾霾污染水平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满足平行趋势假定,而高速铁路开通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铁开通对雾霾污染的减缓作用不断加强,表现出长期的减排效应;机制检验表明高铁开通的雾霾减缓效应主要是通过对公路客运量进行替代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在高铁网络关联性分析中,高铁网络联系广度和网络中心性高的城市具有更为显著地雾霾减缓作用,但也同时具备显著地雾霾空间溢出效应,高铁对城市雾霾区域传输影响基于网络地位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该部分结论对于推进高铁经济绿色发展及区域协同治理雾霾污染具有重要政策含义。再次,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在城市内部交通运输系统中,支持轨道公共交通的城市规划被认为是解决交通拥堵和雾霾污染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准确识别轨道交通建设的社会外部性及其异质性特征,对于城市管理者调整网络规模,优化站点构成及网络布局,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此部分试图将轨道交通建设、交通拥堵与雾霾污染纳入城市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交通拥堵延时指数及空气质量指数分别表征交通拥堵和雾霾污染,采用双重差分和断点回归模型,就城市轨道交通影响雾霾污染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特别检验了加密轨道交通网线与完善路网结构优化对雾霾污染的异质性影响。研究显示:兴建轨道交通对城市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减排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不同污染物异质性,节假日效应,加入气候条件等控制变量基础上依然保持显著的稳健性。在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区位为加密轨道交通网线模式及完善路网结构优化模式后发现,完善路网结构优化整体上能够显著地改善城市空气污染水平,且在不同城市规模中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加密轨道交通网线则仅在大城市中具有减排治污效应,而在中小城市中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呈现随城市规模收益递增的特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路面交通替代的交通拥堵缓解效应是兴建轨道交通影响空气污染的主要路径,在考虑协变量条件密度函数连续性和带宽敏感性的条件下,相应主要结论仍然保持稳健。初步成本-收益分析发现,轨道交通建设改善空气质量的健康收益约为32.77元/单位家庭,而降低交通拥堵的通勤时间收益约为1.61元/小时,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最后,立足于我国交通发展现状及雾霾污染的特征,从加强交通运输污染防治,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促进绿色交通出行,增强区域雾霾治理理念,完善雾霾污染跨区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落实跨区域雾霾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一体化等六个方面提出发展绿色交通,降低城市雾霾污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城市雾霾;公路交通;高铁网络;轨道交通

学科专业:理论经济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雾霾污染的相关研究

2.2 交通基础设施的相关研究

2.3 交通基础设施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市雾霾污染的理论分析

3.1 重要概念界定

3.1.1 交通基础设施的界定与分析

3.1.2 雾霾污染的界定与分析

3.2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污染影响的一般机理分析

3.2.1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污染的直接影响

3.2.2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雾霾污染的间接影响

3.3 不同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市雾霾污染的理论分析

3.3.1 公路交通建设和利用对城市雾霾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

3.3.2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雾霾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

3.3.3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雾霾污染影响的理论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雾霾污染时空演变分析

4.1 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现状

4.1.1 公路交通状况的考察与分析

4.1.2 高速铁路交通状况的考察与分析

4.1.3 城市轨道交通状况的考察与分析

4.2 我国各城市雾霾污染的评估标准及时空演变

4.2.1 城市雾霾污染的指标选取及评估标准

4.2.2 我国城市雾霾污染的时空演变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公路交通建设和利用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引言

5.2 变量选择、数据来源和权重设计

5.3 空间相关性、特征性事实和模型构建

5.3.1 空间相关性分析

5.3.2 特征性事实分析

5.3.3 计量模型构建

5.4 基准回归及偏微分效应

5.5 区域传输效应的距离范围检验

5.6 异质性城市规模的差异化影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高速铁路建设对城市雾霾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6.1 引言

6.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分析

6.2.1 模型选择

6.2.2 倾向得分匹配样本检验

6.2.3 变量说明和数据来源

6.3 高铁开通对雾霾污染直接效应的影响分析

6.3.1 平行趋势假设检验与高铁开通动态效果的初步分析

6.3.2 高铁开通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基准回归分析

6.3.3 高铁网络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分析

6.3.4 高铁开通影响雾霾污染的机制检验

6.4 高铁开通对雾霾污染间接效应的影响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雾霾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

7.1 引言

7.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分析

7.2.1 识别模型构建

7.2.2 样本数据及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结果分析

7.3.1 基准回归结果

7.3.2 轨道交通路网规模与结构的对比分析

7.3.3 城市规模异质性检验

7.4 机制路径检验

7.5 成本-收益评估与分析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降低雾霾污染的政策建议

8.1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8.1.1 协同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与质量

8.1.2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结构

8.1.3 强化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机制,促进绿色交通出行

8.2 加强联防联控,促进区域雾霾污染协同治理

8.2.1 增强区域雾霾治理理念

8.2.2 完善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

8.2.3 落实区域雾霾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一体化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就业市场整合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