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诚如我们所知, 新会计制度的出台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实现自我突破的重要标志, 它不再采取旧会计制度中区分行业、区分所有制来制定会计标准的形式, 同时更为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会计核算系统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而当前, 新会计制度更是在事业单位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提升事业单位竞争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 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事业单位的发展情况更是对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影响重大。在事业单位推行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工作, 与时俱进地革新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 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 还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提升市场竞争力, 进而带领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2. 有利于顺应国际化潮流, 推动事业单位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

毋庸置疑, 当今社会的国际交流和贸易越来越频繁, 无论是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还是后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都说明当前国内外地区经济的发展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因此, 在事业单位推行新会计制度改革, 让会计核算系统更好地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 不仅能够减少由于会计核算问题而导致的国际贸易冲突和矛盾, 还能够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先锋带头作用, 带领其他类型企业开展相应的新会计制度改革工作, 让企业更好地顺应国际化发展潮流。

二、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要点

正如上文所述, 在事业单位推广新会计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在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具体改革过程中, 我们必须对其中的改革要点有充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1. 保障会计信息真实性——改革收付实现制

不可否认的是, 长期以来, 事业单位都以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在这种体制下, 事业单位依据现金流量来确定本期的收入与支出, 这虽然保持了事业单位在现金管理上的客观性, 但却让事业单位在本期成本费用的反映上变得很不准确, 因而也无法正确计算和评估单位的资产和负债;此外, 像大型固定资产购置、房屋修缮费用等收支数额较大的项目发生时, 在收付实现制体系下, 事业单位会将其归集为当年支出, 这会直接导致当年的收支配比失衡, 依据这种方式结算的余额也不是真正的余额。

与之相反, 新会计制度改革推崇以权责发生制作为企业的核算基础。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 权责发生制体制下的核算过程和提供的经济信息都将更为客观、真实和谨慎, 它依据“应收、应付”的大原则, 在服务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收入, 并将发生的义务确认为当期费用。因而, 更能够全面地反映和监控事业单位的资金的调配、运行情况, 对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而言更为关键。

因此, 由上可知, 为了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推动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转变是重要的改革手段, 事业单位要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 并将其发展成为事业单位的核算基础。

2. 会计报表设计的改革与优化

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设计中, 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首先, 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构成并不完整。因此, 对于事业单位经营活动、专项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流量的变动情况, 事业单位并不能够做出动态的反映, 这不仅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 也很容易让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产生误解。其次, 事业单位专用的资产负债表当中出现的项目并不合理。具体说来, 它采取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设计模式, 也就是说, 它将作为存量信息的资产、负债以及净资产和作为流量信息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共同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但是, 资产负债表作为反映单位静态财务状况的报表, 加入收支类项目往往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 新会计制度创新了原有的会计报表体系,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都施行共同的会计制度。首先, 新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报表体系当中, 加入了现金流量表这一指标。通过现金流量表, 将事业单位的活动分为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以及投资活动三大类, 并对每一类活动进行现金流量的核算。其次,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体系, 避免报表的信息重复, 新会计制度剔除了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 减轻会计工作的负担。

3. 会计行业制度规范化——会计信息可比性

从现实情况看来, 旧会计制度在事业单位上存在差异化处理的情况, 也就是说, 国有事业单位和民间事业单位是分别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的。在原有体制下, 由于国有事业单位和民间事业单位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 因此它们进行会计核算的口径并不统一, 提供的会计信息也缺乏可比性。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无法对两者的市场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 这对于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而言是十分不利的。

针对上述问题, 新会计制度充分结合市场实际, 开展改革工作, 取消了原有的行业制度, 而规定事业单位执行统一的会计制度, 推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增强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为事业单位的整体改革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动力。

4. 增加与国际会计制度的趋同性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很好地展现了国际经济交融的时代潮流。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存在不少相互冲突的地方, 但是由于早期阶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往来并不频繁, 旧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损害较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 国内外经济往来日益密切, 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事业单位国际化进程变得十分迟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在新会计制度下, 事业单位的会计改革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会计改革的实例, 增加与国际会计制度的趋同性, 减少国内外会计制度的摩擦和矛盾, 吸取国际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也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的会计改革, 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的修订和完善, 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提供便利。

三、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新旧制度衔接困难

在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的改革过程中, 新旧制度的衔接会给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者带来不小的挑战。具体说来, 会计基础规范 (会计原则) 、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报表设计等方面的改革会给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师带来更大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与此同时, 不少会计师会因为专业水准不够或者专门知识缺乏而被淘汰, 在会计工作部门上会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调问题。

针对上述情况, 事业单位除了要加大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工作以外, 更要在开展招募活动的过程中, 增添对应聘者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 以更好地提高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整体专业水准。

2. 资金调配不畅

毋庸置疑, 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转会受到会计制度的影响。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 会计报表设计的变化——现金流量表的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工作都会对企业现金流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难免会出现类似资金运转不畅的问题, 而这往往会中断或暂停事业单位相关的经营活动, 这对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而言, 都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 事业单位应该看到, 资金运转不畅只是暂时的, 改革工作的开展, 报表项目的调整和报表格式的变化最终都会促进事业单位经济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完善。

3.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一方面, 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相应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它是保障会计改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公开化的重要手段。然而, 当前不少事业单位的单位领导凌驾于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之上, 也就是说, 不少领导往往坚持“例外原则”, 不顾相关监督和监管机制的规定和安排, 导致在改革工作中“决策无民主”现象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 事业单位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威慑力和监察力都大大下降, 内部控制在会计改革工作中失控。另一方面, 当前事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当中, 组织结构和人员岗位的分配往往都不能结合事业单位实际需求, 不仅会计工作者专业技能和素质不达标、不能适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需要, 而且在组织结构上也存在机构冗杂、重复的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 事业单位首先要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战略目标, 通过明确的岗位分工、便利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渠道以及协调统一的合作体系, 合理地对会计部门内部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与稽查等工作进行分工, 以形成良好的相互制约关系。与此同时, 事业单位要注重精简组织结构, 避免和杜绝机构层叠、职能混乱问题。

总结

总的来说, 在充分认识当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要点的基础上, 分析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但是,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阶段, 不可能一蹴而就, 除了在制度层面加大投资和建设, 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点。同时, 在建设过程中, 我们仍需不断提出新的策略、新的措施, 以促进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的新发展、新飞跃。

摘要:本文将在充分阐述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 深入分析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的要点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改革,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财会通讯, 2013

[2] 张玉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现代经济信息, 2012

上一篇:提高急诊新入科护士工作能力的探讨下一篇:市政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措施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