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理念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体育教育理念

刍议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摘要:学术界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主要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观点,两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教育的某些特点。但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并没有能实行自组织教育相应的前提,同时教育的混沌状态又很难抽象出他组织规律,因而使得两者都无力独自承担起指导中国教育的重担。基于自组织和他组织各自在指导中国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优缺点,提出了“自组织前提下的新他组织理论”,以及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的大学教育新理念。

关键词:自组织;他组织;大学教育

一、大学教育的自组织和他组织

自组织是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系统形成的机制;他组织则是组织动力等动态参数来自于系统外部。目前,学术界对大学教育理念的认识主要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不同的观点。

1.自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

一些学者(如卢建筠[1]、李政[2]等)认为,开放的、丰富的、复杂的大学教育应是自发生成的,并最后形成内在动力机制的自组织系统,主要通过自我调节、激发和协同来实现其功能。持这种观点的人秉持的是“人是决定因素”的机体论,他们认为自组织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自由与平等的前提下,在关注生命、生活和生长的基础上,重视个体、独特性和异质性的方法。这种教育理念的表现是:学生的个人体验得到肯定,感悟学习成为重要方式,突现、涌现和脱颖代替了渐现,最终实现教育的质变[3]。

2.他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

另外一些学者(如陳桂云[4]等)则认为,大学教育应是他组织的,持这种观点的人秉持的是“人的发展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机械论观点[5]。这种教育理念主要追求规律(普遍性)以及客观性密切的抽象的本质,重视在同质方法下相似小群体的知识和能力的进步,关注短期的、直接的、显现的效应。

二、自组织和他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可知,自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和他组织的大学教育理念均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大学教育的某些特点,都对大学教育及人才的培养上起到了相应的作用。但是,自组织和他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却存在适用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自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前述可知,教育系统是开放的、丰富的、复杂的,自我协同的自组织机制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但是,这种自组织形成的内在进化机制,可以突变、涌现出良好的教育结果,也可以不变甚至于形成退化的结果。究竟向哪种方向演化,则取决于是否具备形成良好自组织过程的条件和环境,如制度、文化等。

西方的大学教育基本属于自组织演化结果,从最初吸取负熵流(能量、信息、制度、文化等)抵消或部分抵消系统产生的正熵,达到微涨落,但没有突破临界值,从而呈现出平衡、稳定的状态[6],如下图左边的虚框;随着进一步的演化,各种要素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出现大的涨落而高于临界状态[7],那么系统则达到新的教育状态,达到了更高、更有效的有序状态[7]。如下图右边的虚框。总之,西方的教育系统基本上是这种由低层次状态向高层次状态自组织演化过程。

我国的大学教育也想用自组织理念来指导,但缺少形成上述有序自组织的环境前提,即大家认可的法律、制度、文化、教师职责、学校环境等。因此,虽可用西方的自组织理念来指导大学教育,但是形成的机制和演化的结果很难突破临界值,达不到更高层次的教育状态,只能在上图左边的虚框中徘徊、踏步甚至退化。

2.他组织理念在我国大学教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他组织教育是在科学和现代范式的前提下,对相似群体客观性的抽象,是一种普遍性和简单性规律的教育。西方大学教育系统可以用他组织理念来指导,其原因也是其存在“大家认可的法律、制度、文化、教师职责、学校环境等”前提下的科学和规律,因此,西方的他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一些人才。但即使这样,这种规律是在忽略教育复杂性、忽视学生自身特性,忽视社会、时代的发展与需求的教育[8],很难生产出胜任“日新月异”环境的人才,也必然造成供需脱节、教育孤立的情况。

反观我国,教育现状较混沌,用西方的他组织理念很难抽象出规律和一般,即使用抽象出的规律去指导大学教育,也很难培养出一般性的人才,更不用说胜任“日新月异”环境的人才。这种他组织教育的结果,不但是“学生和学校在知识等方面的需要和供给不匹配,也是学生和社会间的供需不匹配,更是学生自身在现在和将来间的不延续”。现在大学生毕业及失业就是这种他组织的教育理念的体现之一。

总之,从我国的实际来看,由于没有相应的能实行自组织教育的前提,以及混沌状态很难抽象出他组织规律的现实,使得自组织和和他组织均很难承担得起中国大学教育指导理念的重担。

三、自组织和“他组织”相结合的大学教育理念

自组织和他组织理念均来源于西方,既有其适用的前提和环境,更有其自身存在的缺点。因此,单纯的某一理念对我国大学教育的指导都有水土不服的现象。要想使得中国教育能培养出有用以及杰出的人才,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来选择符合自身的教育理念。

1.以自组织教育为硬核

前述可知,尽管自组织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面对“开放的、丰富的、复杂的,也是与社会、时代共同发展的”大学教育,他组织教育则很难应对。而只有以学生和学生的生命活动等为硬核,并与“以学生为硬核演化出的教师及班主任、宿舍、班集体、课堂、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产生的协同、自组织,才能产生应对“日新月异”的人才。因此,自组织教育理念应是大学教育的硬核,是大学教育长远发展的基础,是各个主体研究和开展大学教育的最基本设想[9]。

2.以“他组织”教育为环境

西方的他组织是在共同认可前提下的、能抽象出规律的他组织,中国大学教育的混沌现状,很难用西方的他组织理念抽象出规律和一般,因此传统的他组织教育理念不适合作为中国大学的指导(即使抽象出的一般规律,既不具备科学性,又忽视学生生长硬核,因此不能作为中国大学教育理念)。

但是,对传统他组织进行修正后,其可以来解决“中国自组织教育缺乏共同认可前提”的问题。新的他组织应是基于主体内在需要的制度和环境建设,是为了有效实现教育自组织、突变和涌现的前提。如创造自由和平等、相互尊重适宜的、支持性的外部环境;提供具有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造力、自我发展能力的教师;“以学生为内核,建立大学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自己的人生发展相结合”的环境系统。通过这些以自组织为硬核的他组织环境建设,最后能培养学生依靠自身的生命活动去提升其自身的素质,能让学生、教师、课堂、宿舍和班集体、学校、社会等主体和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相互协同的、涌现出优秀人才的自组织大学教育系统。

总之,大学教育的自组织是硬核,是前提;他组织是以自组织为前提的他组织,同时又是为更好的自组织提供制度、文化等环境要素的他组织。整体应采用“自组织和自组织为内核的他组织”共同作用的大学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1-3.

[2]李政.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等教育系统演进发展研究[J].求实,

2012,(1):254-256.

[3]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1-3.

[4]陈桂云.论物理学习的自组织与他组织[J].广西物理,2012,33

(2):49-51.

[5]詹姆斯.卢格.人生发展心理学[M].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37-39,40-42.

[6]史晓平.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新探[J].科学新闻,2008,

(2):39-40.

[7]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224-225,8.

[8]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实践差异[J].现代教育论丛,2007,(5):6-10.

[9][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李文潮,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30.

(责任编辑:刘翠枝)

作者:樊毅斌 周艳

第2篇:试论“以文育人”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

摘要:21世纪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对教育充满着强烈的希望。大学的社会地位越来越突出,大学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反思和修正。大学教育中的体育改革亦随之不断深入,除了技术、技能的不断深化改革,文化的因素也越来越突显出它的重要作用。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能强烈受到大学体育的理念一直停留在如何更有效地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和体育技能这个层次上,缺乏对学生进行体育道德和精神,尤其是文化素养的教育。本文就“文化育人”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思想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着重阐述大学体育只有坚持“文化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以文育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

一、引言

“文化育人”是对知识育人表达的唯知识论以及视人为盛装知识的“容器”的教育模式的革命,它倡导的是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它打破了以往只用知识对学生进行灌输的育人理念,转向被教育者的思想中注入人性中崇尚美德、锐意进取、勇于承担责任、对人包容,以及心怀感恩、谦虚谨慎、勇敢拼搏等美德。文化育人是一个既古老又创新的理念,从文化学视角审视教育,“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根本,是教育的内核,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化育人”也应是体育教育的核心思想。大学体育随着现代大学在中国诞生,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的角度,21世纪的大学体育要想真正得以发展,赢得自身应有的地位,还有许多需要关注的问题。其中,“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

二、“以文育人”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经济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但是人们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这是现阶段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果按照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教育体系,大学体育与中、小学校的体育应该有根本性的层次差异。但是,现代大学体育近百年的发展史也没能脱离了其简单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它被简单地等同于身体素质练习、技、战术培养、技能的提高以及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而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其自身的特点,使其成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平台之一,但大学体育对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冲击与塑造人格力度远远没达到它的应有价值。我们采取了很多方法与手段,甚至动用了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但是,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和体育习惯在大学期间还是难以形成良好的、可持续的态势。追究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持久的理性动力支撑,即缺乏文化的支持,而文化的缺失使大学体育活力匮乏。

三、“知识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关系

1.“文化育人”。我们从教育者的视角是这样看教育的,教育是研究人、文化和教育三者之间关系的。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人类社会为也种族的生存和繁衍所进行的文化传承。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是以文化知识和技能培养人的过程,文化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对人施加影响,并对人类的繁衍和发展起作用。文化与人的关系:文化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对人起转化作用。1985年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这样定义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的过程。教育不是升学的工具,更不是培养高分的机器,而是使每一个受教育者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它必须尽可能地把外在的文化形式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它是对文化的积淀和重组。因此,教育不仅仅是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以文化人”,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文化育人”。然而,“文化育人”这一传统又古老的教育理念却在现实中不断受到冲击,使之变成了挖掘分数的机器、升学的工具,甚至是谋取职位的阶梯,完全背离了“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教育根本。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精神价值的教育,许多教师和家长不仅轻视人文学科,甚至忽视学生自身发展。在他们眼中,学校培养对象不是指向“学生”,而是“考生”,在高等院校更侧重于外在显现技术、技能的培训,追求短期效应,追求功利主义,因而出现了不少“有知识,没文化,有学问,没修养,高智商低德商,知书却不识礼”的现象。

2.“文化育人”和“知识育人”的关系。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必须不断地向下一代传授知识和技能,从教育过程上说,知识是文化的载体,但它却不能作为文化和教育的全部,那样就成了唯“知识育人”。教育应该是对人施以文化的教育,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因此,教育对人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国际著名学者和文艺理论家余秋雨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文化知识看上去很重要,实际并不是那样,素养才是最重要的。而在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中,这个问题比较严重,讲文化指的是单纯的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校长职业化的首倡者王继华教授也认为:将文化传承理解为知识和技能传授是片面的。知识育人将会导致人缺少人性和道德方面的素养,而“文化育人”会将全面提升人的精神和素养。用“知识育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是有缺陷的人,而“文化育人”培养出来的才是全面发展的人。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说:教育从根本上讲应该是一个人文过程,是有关价值的事情,而不仅仅是知识或信息。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也十分重视人文教育。如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意思是说诗词和诗歌可以使人长志气,明白得失功过,学会与他人相处,可以抒发情怀,这都是走向文明的途径。以文化育人的视角看来,受教育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知道知识的意义并与之融为一体,这样才能表达教育的理想、志趣和精神。进而使受教育者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刻苦耐劳、锲而不舍以及团队意识。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晶,“文化育人”中体现的创新精神和自由意识是知识的获得和创造性生成的动力。

四、体育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文化育人”

翻开人类的历史,“文化育人”自古以来就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思想,当前,“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被再次明确地提出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对教育核心思想认识回归。大学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教学还是课外活动中,如果还是墨守成规,坚持“苏联老大哥”的教育理念,仅仅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对大学体育的单一方面表达,是对体育“文化育人”的漠视,这样,必将导致对大学体育工作方向和发展方向的迷失,更背离了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

1.体育是一种文化。虽然人们对体育的概念从狭义到广义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认识和总结,但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明的成果。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中,体育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人类的起源,还是劳动创造的文明,亦或今后如何教会人类重新学会生存,我们都必须先通过运动人的头、手、腿等才能实现,并从中将人类的文明传承下去。所以说体育不仅仅是竞技,不仅仅是强化体质,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播和继续。

2.体育充分反映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人类通过身体教育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适应世界,无论是攀岩、探险、漂流等极限项目,还是田径、足球、篮球球类项目,甚至是武术和游泳,都是在人类挑战自然、适应自然和提高自我的过程中,对客观环境的认识、对客观规律的把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动健身场馆功能不断强大,运动健身器材不断改革和创新。体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进步,体育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反映了自然科学不断发展的成果。从教育学和社会学角度出发,体育是教育的过程,它不仅仅反映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大量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主要现象。人类社会的是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对体育不断地渗透。人类社会复杂的社会关系、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审美倾向等都会在体育的窗口充分展现出来。人类天性中的动机与态度、内收与外向、坚韧与脆弱、勇敢与怯懦,甚至是攻击性、表现欲等个性特质也在体育这个窗口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对其施以“文化”。

五、“文化育人”是大学体育的本质功能

从文化学角度分析,现代大学的文化本质是在积累、沉淀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传承、传播、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大学之所以称之为“大”,并不是指大学校园、楼群、体育场馆等物质空间相比中小学大,而是指大学的精神层面大。思想独立、追求自由、文化交流与渗透以及学术研究和争议已成为大学的基本特征。大学的教育价值在于大学文化对受教育者人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与完善。

1.“体育文化”是大学体育的灵魂。在当代大学体育中,无论是原创的体育还是传统体育,都需要“以文为本”,它能使大学体育健康、有效、可持续地发展,没有了体育文化,大学体育就失去了核心和灵魂。只有将体育文化的内涵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全面渗透,才能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体育生活习惯逐步养成,而不是流于形式。

2.“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价值取向。体育文化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在大学校园中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人们在长期的体育生活和活动中形成的伦理道德观念、体育精神和法制观念等。体育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对生命的价值观和对健康的价值观。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体育文化”的不断渗透,将逐步形成以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伴随其一生发展价值取向。通过“体育文化”的不断渗透,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同会从感性上升为理性。体育文化内涵将使大学体育不仅仅作为改造人体形态和机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手段,同时还会成为有一种生活哲学,在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中,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体育文化”促进大学体育目标的实现。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也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与其他多元的教育观念并存。体育文化通过对人进行的体育活动中不断渗透并深刻地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健康观、法制观和生命观。

大学体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与自然環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环境保持一种和谐发展状态,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和谐包含“身”、“心”两个方面,“身”是身体形态、素质、机能以及运动能力。“心”是指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意志品质、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当外界环境、自身及其他人改变的时候,“身心”应该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适应其变化,达到“身心和谐”。只有坚持“文化育人”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大学体育的育人目标。

六、结论

大学体育文化是大学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文化通过内隐式的教育方式促进教育资本的获得,有利于知识和技术的获得。体育作为人类社会谋求全面发展(体力、智力和精神)和完善自身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主要是为获得自身才能和兴趣、道德和审美力以及驾驭客观世界的能力服务……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宪章中的一段话,它充分说明了体育“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因此,当代大学体育的教育理念应立足于大学的文化本质,大学体育教师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发挥体育在育人方面的优势作用,强化文化的渗透,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体育的文化内涵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精神塑造的作用。固定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推动大学体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力推进使大学体育有更深层次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继华.文化育人理念的教育价值[J].教育文化论坛,2009,(2):40.

[2]何盛.试论“文化育人”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代大学体育“文化本位”思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

[3]温惠琴.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8,(3)

[4]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4-7.

[5]郑厚成.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

作者:王蕾,樊建欣

第3篇:试论“以文育人”的大学体育教育理念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的大学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大学的体育教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也在不断的改革,并强调文化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这也是当前体育教育中只注重技能、方法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精神层面的培养现所导致的。本文由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入手,详细的阐述了以文育人在大学体育教育理念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教育;大学体育;改革

大学体育教育理应有别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显示出其较高的层次差别。然而,事实上是大学体育根本就和中小学体育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简单的一种身体锻炼的方法、技能的学习。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当前的大学体育教育还缺乏对于大学生精神层面的教育和培养。想要保持一个健康而持久的体育生活习惯就必须有理性的动力来支撑,当前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缺失正是体育教育缺乏活力的关键原因。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核心是“文化育人”

(一)关于“文化育人”教育理念的理解

我们应当如何理解教育呢?其实教育无非就是人、文化以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们两两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具体如下:就教育和文化而言,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就教育和人而言,教育运用文化来促使人的发展;就文化与人而言,教育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转化的作用。教育是一种活动,它能够使个体社会化,它是一种将外在文化不断的内化到个体中的活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核心,而教育则是一个“以文化人”的过程.。

(二)体育是一种文化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体育的观点、认识和总结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体育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体育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不论是通过劳动创造成果、人类的来源以及生存无疑都与运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说我们对于体育的认识应当不仅仅局限在锻炼身体的方法、竞技以及技能的传递,而更应当将其当作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三)自然科学和社会文化通过体育得到充分反映

体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世界的认识、改造和适应。体育不仅包含了各类如攀岩、漂流等极限运动项目,也包含了足球、田径、武术、篮球等等内容,但总的来说这些都是人类在挑战、适应自然和自我提高过程中对于外界环境和规律的客观认识和掌握。伴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体育在场馆、器材等各个方面都有发展和创新,可以说体育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又是自然科学的发展成果。

体育在反映自然科学发展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主要现象。人类社会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前进,也变得十分的复杂,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行为准则、价值观、审美观等等,而这些内容都通过体育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此外,人类的天性诸如勇敢与怯懦、内向和外向、坚强和脆弱等等都可以通过体育生动的表现出来。

二、大学体育的本质功能是“以文育人”

(一)大学体育的灵魂是“体育文化”

“以文育人”在大学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管是原创体育还是传统体育,只有坚持“以文育人”才能够实现体育教育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它是整个大学体育的灵魂所在。因此,应当将体育文化渗透到体育教育中,才能够实现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广大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并培养他们较高的体育素养,让体育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体育文化”在大学体育中的价值取向

上文中我们也说到体育文化是一种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和文明成果,它能够在校园中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同时它也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具体包含了一些长期以来在体育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精神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内容。通过体育文化在学生中的深入,能够形成一种对其一生受用的健康的价值取向。所以说,体育文化使大学体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竞争教学、技能的学习或者是锻炼身体的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哲学,能够帮助学生在个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保持身心的协调与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体育文化”促进大学体育目标的实现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同时它也已经与其它的教育观念并存了。通过在体育活动中进行体育文化的不断的渗透,使得其正在对人们的精神层面产生着越来越大影响,人们的法治观、道德观、生命观以及健康观等等深受其的影响。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大学的体育的最终目标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身”、“心”,使其能够和谐发展,不管是在当前的学习状态下还是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让学生学会在自然环境、自身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中保持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状态,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这里所说的“身”、“心”和谐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身”指的是身体形态、素质、运动能力以及机能;而“心”指的是包含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内容在内在心理素质。不管是什么环境改变时,都应适应其发展,真正做到“身”、“心”的和谐发展。也只有坚持“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才能够培养出这样“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才,不仅符合大学体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也为社会培养出了优秀的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大学体育文化本就属于大学文化,它对于人才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应当从文化角度出发。作为广大的大学体育教师也应当在以文育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重视体育文化对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深刻影响。并且坚持以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进而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盛.试论“文化育人”教育理念与我国当代大学体育“文化本位”思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4):3-4.

[2]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编.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温惠琴.大学育人理念的演变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8 (3).

[4]杨文轩,冯霞.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体育学刊,2006(1):4-7.

作者:王葵

第4篇:浅谈美国大学教育理念论文

摘 要:自1936年哈佛大学设置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教育硕士以来,美国教育硕士教育已有70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本文以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数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为例,从课程的结构、设置、实施和评价探究其特点,以期对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特别是数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启示和借鉴。关键词: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硕士;数学教育;课程。

美国乔治亚大学成立于1785年,是美国第一所公立高等院校。该校于1908年开始组建教育学院,1966年成立数学教育系,并设立教育硕士(数学教育)学位(Master of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数学教育系于2004年并入科学教育系,成为其数学与科学教育部下设的一个分支。乔治亚大学数学教育系现为世界上最强的教育系之一,每年为全美培养大约100名数学教育方向的教育硕士。

一、入学条件与课程结构

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要求申请该校教育硕士(数学教育)专业学位的申请者须提交三封推荐信,两份所有就读过的大学的官方成绩单。申请者的GRE成绩必须在850分以上,且已取得任教资格,或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具备上述条件者,即可注册入学。乔治亚大学为入学者提供了两套可供选择的培养方案,一种是单一的课程学习,选择这种培养方案的入学者只需修满规定的38个学分,参加一次综合性笔试,即可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另一种培养方案为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相结合,修习该培养方案的入学者除进行课程学习外,还必须提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修业年限一般为1-2年,全日制就读的学生修业年限为一年,在职学习为两年。

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为攻读教育硕士学位者提供的课程分为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是为只进行课程学习,不打算撰写论文的学习者开设的。

二、课程内容

(一)核心课程

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为攻读教育硕士(数学教育)方向安排的核心课程有3门,即中学数学教学问题、数学教育课程研究和数学教育研讨,每门课程占3个学分。中学数学教学问题(Problems of Teaching Secondary SchoolMathematics)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数学学习的理论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研究生加深对学习理论的理解,深入分析每种理论的优缺点及在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数学教育课程研究(Curriculun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课程主要是介绍和分析当前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和教学原则。其目标是帮助研究生理解和研究当前中学数学课程,并对中学数学课程的革新提出建议。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经常讨论这样的问题:你理想中的数学课程是什么样?当前中学课程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如何适应课程的变化?等等。

数学教育专题研讨(Research Seminar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这门课程主要让研究生就一些数学教育的专题展开讨论,如:数学与思维、数学与大脑、数学与评价等。

(二)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含三部分的内容:教育心理、教育研究和数学教学,每一部分内容至少提供三门课程供研究生选修。

教育心理部分开设的选修课程有:教育认知基础、教育动机基础和天才少儿的特征。教育硕士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任选一门。教育认知基础(Foundations of Cognition for Education)课程主要向教育硕士研究生介绍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帮助教育硕士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教育动机基础(Foundation of Motivation for Education)课程主要介绍有关动机的理论和研究,帮助研究生理解动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天才少儿的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Gifted Children an Youth)课程主要了解天才筛选和鉴定的有关问题及天才学生的各种需求,研究天才学生的培养和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

教育研究部分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程有:教育研究方法、教育上的应用统计方法和教育上的定性研究。学生从三门课程中选修其中一门。教育研究方法(Methods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课程介绍了行为科学环境中的各种研究方法。该课程由引导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方法类型和研究的评论与阐明三部分组成。该课程通过评论和解释已发表的研究文章的方式,帮助研究生学会如何理解在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发表的文章。教育上的应用统计方法(Applied Statistical Method in Education)课程主要让教育硕士研究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介绍一些统计软件的应用。教育上的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要求研究生深入学习定性研究的过程、哲学基础和伦理等问题。

数学教学部分内容要求学生从数学、统计学和数学教育的有关课程中至少选修6门,其目标是使教育硕士研究生具备深厚的有关数学教学与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三)专业选修课程

这部分课程主要是供只进行课程学习,不做论文的教育硕士研究生选修。要求在教学领域中的数学、统计学和数学教育学课程中选修2门。

三、课程实施

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数学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研究生的课前准备、课堂参与和实践操作,多采用小组讨论、学生展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下面以核心课程"数学教育课程研究"(2006春季)为例来具体说明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数学教育)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在"数学教育课程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求研究生课前阅读指定的参考书,课上就阅读内容展开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疑问。指定的参考书目多达35本之多。课堂上由事先指定的"课堂导读生"(Classroomreading leader)引导大家就部分精选章节展开讨论。因此,"课堂导读生"必须非常熟悉阅读材料,了解其中的难点,以便引导课堂提问和讨论。在课程结束时,学生需交一个"指定阅读的总结与分析"(Assigned Reading Summary and Analysis Sheet)的小论文。

"数学教育课程研究"课程还有一个教学项目是"课程学习反思"(Curriculum experiencereflection),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内容要求在反思自己上中学时学习数学的亲身经验的基础上,就教学的内容和重点,什么是有意义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教育总的看法等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数学教育课程研究"课程的第三个教学内容是"课程项目"(Cross-Curriculum Project)。这个项目要求学生在有关"课程"的话题或讨论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扩充这方面的知识。项目结束时学生需完成一篇小论文。论文要求在中学数学教学内容中选择一项,描述它的组成,要求,成功教学的先决条件。然后调查一所小学或中学的数学课程,找出何时和怎样具备了这些先决条件。论文最后还要求就所讨论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内容间支持或阻碍的关系展开讨论。

第5篇:哈佛大学最根本的教育理念

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做有意义的工作,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判断标准,才是哈佛最根本的教育理念。哈佛大学并不适合每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读博士并不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脚踩两只船”“曲线救国”“见风使舵”。这样做,什么时候才是头呢?什么时候才能做真实的自己呢? 哈佛大学有一个理念是: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不在于他的能力和经验,而在于他的思维方式;因为思维指导行动,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形成品格,品格决定命运。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思考,如漆黑的夜里一簇火苗,给你以希望,如浩瀚的大海里一串浪花,给你以勇气”; 热爱阅读,会感受无穷智慧,会拥有宽广胸怀。你会知道科学家伽利略为何要为真理而献身,你会明白梭罗为何亲近自然陶醉于瓦尔登湖;热爱阅读,可得到灵魂升腾,可体验精神飞翔。阅读,让你的视线穿越千年;阅读,让你的心灵神游八荒……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7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究竟是什么使哈佛成为精英的摇篮?哈佛学子接受了什么样的精神和理念?这些问题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去探知其中的答案。

第6篇:现代大学理念与中文系的教育取向

大学理念

从晚清的学堂到民国初现代大学形态的确立,是在受过西学教育的留学生手中完成的。而现代大学又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活动的公共空间,成了他们思想的发散场地。现代大学与现代知识分子的互动和互为依赖关系,是在新文化运动中得到最初也是最为高峰的展示。当留学归来的胡适借助北京大学登

高而招,顺风而呼,取得文化-文学革命的巨大成功后,他的命运就与北京大学紧紧地连在一起。以1921年仅有的两所国立大学为例:北京大学的4位校长依次为严复、胡仁源、蔡元培、蒋梦麟。东南大学的校长是郭秉文,校办副主任(相当于副校长)刘伯明。随后新起的国立大学如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梅贻琦)、武汉大学(校长王世杰、王星拱、周鲠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无一不是在留学生手中创制而兴。可以说,现代大学的体制是西式的,置身于大学的著名学者大多也是受过西学教育的。

从大学校长(如蔡元培、竺可桢)到执教的教授(如陈寅恪),已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的大学理念: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求是的态度。而这三者也都是有相对的存在指向的。前者是相对于大学存在的政治体制,后者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结果。而思想的自由则是相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这二者在西方现代大学是一种自在的东西,不言自明。曾任斯坦福大学校长的唐纳德·肯尼迪就明确指出,“社会慷慨地赋予大学以学术自由”。而“学术自由是指教授和他们的机构团体独立于政治干涉”,“即异端思想和非常规的行为应该受到特别的保护”(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自由》,阎风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乃至于在大学的教授群体中,出现了许多非积极地社会政治介入的、自我内守的主张“消极自由”的学者。

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梅贻琦心目中的大学之大是“大师”之大。竺可桢心目中的大学之大是求是的“研究”之为大。所谓大学的育人(传道、授业、解惑)、创造、学术的功能都是建立在这一有“大师”和有“研究”之上的。

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

在欧洲近代大学兴起以后,大学教育一直存在着两种理想。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先后执教于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的郑晓沧在《大学教育的两种理想》一文中概括近代欧洲大学的两种教育理想模式:英国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在养成“Gentlemen”(绅士),而德国大学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Scholar”(学者)。前者以牛津大学为代表,后者以柏林大学为代表。而美国则兼容了英、德二者的大学理想。当年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是依据两项新人文主义的原则:学术与教学自由,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转引自韩水法:《谁想要世界一流大学?》,《读书》2002年第3期)。当然,这只是一种相对的看法,因为在德国以洪堡等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学者同时对研究型的学者(作为科学的研究者)和他们的工作也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强调真正受过教育的人应不断在广泛的人文和学问基础上,开拓更宽的领域,寻求新的知识,而不应在某种学科中发展狭隘的专门知识。麦克莱兰在《德国的国家、社会和大学,1700-1914年》一书中指出:“科学及其进一步发现是学者的手段,而非目标。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和培养一种全面、敏捷、清晰和富有独创性的思维习惯才是目标所在。”(转引自魏定熙:《北京大学与中国政治文化》,金安平、张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由于归国留学生执掌大学教育和在文化界的实际影响,在现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和文化界因此也就有了“通才与专家”、“绅士与学者”、“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人文主义与实验主义”的论争。1922-1923年间,在东南大学曾就办学的目的和理想展开过讨论,并形成通才教育与专家教育的尖锐对立。“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若仅以教育的眼光看也可以视为这一范畴。“学衡派”与胡适“新青年派”在文学革命及新文化运动上的态度、立场的不同,实际上是“人文主义与实验主义”之争。

郑晓沧认为“Gentlemen”(绅士)相当于中国的“君子”,“Scholar”(学者)相对于中国的“士”。而张其昀在《白璧德——当代一人师》中,说“人文主义之理想为君子之风”,“人文主义为君子精神之表现”。

人文主义实际上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更是一种文化精英主义。在白璧德的视野里,人文主义者指的是少数的社会优秀分子。人文主义的人类之爱是同情与选择,是理智战胜感情的中庸与合度,是在规训与纪律的持平中,寻求与道德、传统和人事的和谐。它是基于君子的良心和自律,取决于人基本的善的德行。就像基督徒依赖信念,依赖一种内在的皈依状态。“道德的艰辛成为道德的标志;一种行为过程如果不是深刻的道德斗争的结果便不是好的过程”(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

第7篇: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的现代意义

李延保

我国现代意义大学发展较晚,但也走过了百年历史,而且一直在向世界先进教育学习,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尽管各国大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并不相同,不存在“国际接轨”问题。但是,世界上并不排除对不同国家先进教育的认同。美国、英国、欧洲大陆及日本、俄国等都有一批世界公认的著名大学。他们管理模式不尽相同,并具备各自国家传统文化的特征,但是大学的本质是相通的。中国在21世纪终究要从高等教育的大国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强国。届时,其标志不仅仅是拥有一批排名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及高水平大学。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大学教育应当成为世界先进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学的理念、大学的组织、大学的管理、大学的制度、大学的文化等都应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可以与世界同类名校对话和互相借鉴、沟通的平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

一、大学的理念

(一) 大学、现代大学、中国特色现代大学

1. 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西方的古希腊与古罗马,但现代大学其直接源头则是欧洲中古世纪的大学。其中,意大利波洛尼亚(Bologna)大学始建于1088年,有“欧洲大学之母”称,巴黎大学建于1100年,其他如牛津、剑桥大学均有800年左右的历史。在欧洲大学早期发展的历程中逐步形成一套教学体系,比较多地讲授数学、天文学及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训练,并逐步使科学成为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上,大学教育从孔子讲学算起也有2500多年,主要讲授人生哲理、修身养性,培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培养的大多是文人墨客和官吏。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才逐渐出现的,官方认定的第一所现代意义大学是1895年建立的“北洋公学”(天津大学前身),1896年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和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珆琦在《大学一解》书中指出: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渊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

*蔡元培先生为《北京大学二十周年纪念册》作序中指出:然往昔太学国学,其性质范围,均与北京大学不可同年而语。而北京大学本体,则不得不认为二十岁之 1

青年也。

2. 西方大学经历近千年历史,发展成现代大学。其中,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纽曼),大学要实行“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及“大学教育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威斯康辛),直至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着眼未来,引领社会”建立“前瞻性大学”新理念,使大学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学术的责任、服务社会与引领社会前进的责任”,体现了大学“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的认识论和政治论双重哲学基础。

这些基本观点已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共识,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成为现代大学基本的办学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中国大学的四项任务。从这个角度上讲,当代中国大学和国外大学的理念并无本质区别。

(二)中国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

1. 中国现代意义大学起步晚,先天发育不足,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重视吸纳各国教育经验,使得中国大学的教育模式成为混合型的,未能形成稳定的现代大学教育传统,中国大学发展还缺乏自信和成熟度。

2. 中国现代意义大学是植根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壤和中国社会环境之中,没有也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大学的一套,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通过大学的制度和大学管理者的文化理念,师生的文化素养始终深刻地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从文化视角来看,中国现代大学仍可看成中国传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所谓“中国特色”, 是指适合现阶段国情,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现实社会特点。从中国文化传统来看,自古以来就有明确的教育思想、治学理念,如先秦时期《大学》一书中,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成为道德完善的人并推已及人,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境界。又如,体现东方文化特色的教学传统中包含注重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注重对全体学生的教育等。同时,师道尊严,忽视学生个性发展;轻视实践,忽视实证调查分析等,又是中国教育传统中难以克服的痼疾。以至于中国大学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潜质培养不够,还没有形成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3. 中国现代大学组织结构大多是“学校加社区”,具有办学机构和社区管理双重属性,这也是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所不具备的基本特征。

学校和社区是两个不同概念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学校”要以学术水平发展为导 2

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就必须以“择优”为主,实行“精英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社区”是稳定要求压倒一切,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就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公平、公正、公道,要兼顾到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

从办现代大学来讲,学校发展以“择优”为基本特征,但要建立和谐社区,“扶弱”往往已成为工作的重心。“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大学领导的双重责任,这也是中国大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特征。

总之,中国的现代大学是年轻的、开放的,本身就是教育国际化的产物;同时又是具备中国独特文化背景和教育模式的办学机构和国家(事业)机构。她有着办学机构的一切需求,也存在着国家机构的许多弊病。这是中国大学的现实,也是所有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不能忽视的工作背景和基础。

(三)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世纪之交,中国的高等教育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和成就,也存在不少社会舆论关注的问题,其中包括:

1. 中国的大学还没有真正走进社会中心,起到引领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以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标志的国家科技竞争力上,大学能提供的支持与服务和社会对大学的期望相距甚远。

2. 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构建成创新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从整体上看,中国大学教育的软肋仍然是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创造力潜质培养不够。

3. 中国大学作为“学术圣殿”、“文明窗口”的公信力受到影响。社会浮躁、急功近利现象已经渗透到大学内部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的文化理念之中,损害了大学的学风和社会的声誉,也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并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因此,明晰大学的办学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包括:公办高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经,加强章程建设,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等等。因此,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教育体系和让中国的大学成为世界先进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这几代大学领导和管理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二、大学精神的现代解读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在其历史发展中,培育了大学的文化传统和传递其中孕育的文化精神,营造了每所大学特有的人文环境。

* 建设一所大学有诸多的因素,能否拥有一批优秀的学者、教授和拥有良好的学校人文环境应该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

1. 所谓的“大学文化”主要涵盖以下三点:

(1)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 (2)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等构成的制度文化; (3)由大学的物理空间、设施等构成的环境文化。 因此,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包括: 大学精神、人文环境、管理制度。 评价大学文化建设的标准主要有:

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制度规范、鲜明的传统特色

2. 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在办学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人的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核心,是大学之魂。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教育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理想模式,教育理念不等于教育的现实,实现教育理念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办学理念反映了学校领导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是对理想中的“教育理念”的实践和追求。

大学领导者、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是既要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高瞻远瞩,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并力求两者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欧洲大学最根本的价值观是自治权和学术自由,人们常把“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看成现代大学普适之精神。因为学术自由的气氛是从事研究工作最有效的环境,也是学者从事探索和传授其所认识的真理之工作所必需的。大学在本质上也希望减少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和影响,给教授的学术研究、教学工作以更多更大的自由空间。“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明确提出: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是21世纪大学发展的永恒原则。

但是,大学和社会是互动的,大学需要社会的支持,培养的人才又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任何时候大学都会受到政治、文化、经济乃至宗教等各方面的影 4

响,现实生活只存在着有条件、有约束的自由和自治。正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克拉克.克尔所说,大学处在一个神秘的学术天堂和一个相对现实的人间地狱之间,早期世界主义大学在地球上已消失了近500年,如今,“大学不仅要为国家的行政和经济的利益服务,成为国家的一个工具,而且要成为社会的灵魂和人民大众的有机组成部分”。他还指出:“500年前,大学的学者,首先是一个学者,然而现在越来越成为首先是一个公民,铁的事实是,大学首先是国家的机构。”

现代大学精神中理想的价值追求在现实生活中必须找到新的平衡点。客观的现实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政府都是讲政治的,都会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指导和影响大学的发展。只是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涉及的敏感问题有所不同,干预的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正如T.S.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越卷入社会事务就越有必要用政治观点来看待它。就像战争意义太重大,不能完全交给将军们决定一样,高等教育也相当重要,不(可)能完全交给教授们决定”。

3. 我们提倡的“现代大学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在国际交往中及办学实践中吸纳国外大学精神之精髓,结合国情、校情逐步形成具有学校个性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其中包括:

(1)鼓励学术创新,维护学术尊严和学术研究的自由,同时讲求学术的规范、学术责任和科学道德;

(2)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社会责任,独立自主办学; (3)坚持学术主导、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大学精神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文化传统,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影响和指导大学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是学校最本质的特征。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总结凝练了“清华精神”,包含:“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以及由校歌、校徽、校花、校色中体现的精神内涵:“明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求真精神;“人文日新”的进取求新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汇通精神等。

中山大学其诞生背景有三个主要因素,一是由孙中山组建黄埔军校、广东大学(中大前身),要用革命的思想和现代科学技术培养“武学生、文学生”,他强调,世界进化,随学问而转移,革命需要学问,建设更需要学问,中华民族“振兴之基 5

础,全在于国民知识之发达”;二是,“五四”运动之后,有大批早年留学国外的学者应聘到校任教,带来了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三是,学校地处广州,深受岭南“开放、包容和务实”的地域文化影响。

因此,中山大学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办学传统,有体现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精神的教学传统,以及长期积淀形成的“开放、包容、务实、民主和求新”的文化精神,特别是不为世俗所干扰,淡泊名利的务实作风,是岭南文化和中大传统文化的结晶,表现尤为突出。但也有缺乏竞争意识之不足。

(二)不断充实和发展的“现代大学精神”

在现当代,网络技术和信息化的发展。使得各国大学之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文化沟通在时、空上几乎可以实现“瞬时对接”,大学共享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的程度极大地提高,传统“学术自由”的内涵也增添了国际间更加开放、自由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成分;经济全球化催生了“地球村”的概念,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气象、环境、能源及宗教、民族等问题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学者和研究工作的共同探讨的命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使大学的使命不仅仅是培养社会的精英,更大程度上是满足社会终身教育的需求,实现人们在受教育层次上更高的追求。如此等等,时代的巨变,给现代大学提出了许多新的使命,也给现代大学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新的活力,形成了大学精神新的时代特征,例如:

(1)培养世界公民,共享人类科技文明的国际化品质。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校长休·布兰迪讲: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从毕业那天开始,就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不同国家中顺利地开展工作。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公民。

(2)融合科技、人文,关注人类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谐的学术追求。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深圳“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讲到:我们要建立一个世界级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个体系要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真正帮助人类解决现在以及未来的难题。

(3)尊重人的价值,满足终身教育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品质。 “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将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模式、多类型、多选择,以及分类指导原则等,传统教育的理念和管理模式必然会改变,而且会深刻地影响社会文化的观念。

诸如此类特征是当代各国大学共同追求的品质,也是大学教师、学者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是传统、经典大学精神在当代的发展。对此,我们能否赋予“后现代大学精神”之名,以示和传统大学精神之区别。

前不久,哈佛大学提出改革的四大目标:培养全球性的公民;发展学生适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理解生活的道德取向;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既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又是创造这一传统的参与者。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传统与变迁;道德生活;美国;世界上各种社会;理性与信仰;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写作与外语。这也体现了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的与时俱进和发展。

三、努力做一名有文化自觉的管理者

做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关键是要善于与人沟通,通过思想沟通达到心灵的沟通,形成共识与和谐。关键是如何搭建彼此心灵沟通的“思想交流平台”,其实质就是要搭建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及对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等构建起来的“文化交流平台”。

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讲,人的智慧、对自己的理解及认识人和做事的能力是人的一种“文化能力”。大学是学者、智者、能者集聚的地方,从周围的领导、教授、学者乃至普通教工和同学的身上都能发现许多思想的火花、文化的元素,学校的文化传统也会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在大学里,担任学校领导、管理职务,也为我们提供了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文化能力的机会。尤其是担任大学党委书记后,更多地是和“人”打交道,做“人”的工作,要构筑与各种人交流的“文化平台”,更感到文化自觉的重要,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思想原则和价值观,如:我选择:

*“不说假话,不搞形式主义,决不整人”三条做人的原则 和

*“对人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对遵守规则的自觉”三条做事的原则,并一以贯之,身体力行。

坚守大学是学术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大学应当成为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先进文化、文明的发源地;大学应当成为法制化、现代化的先行区。

大学管理要坚持:

学术主导、科学决策、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在当前大学管理体制下要努力完善:党委领导、校长主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

其中,

党委领导是强调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下的分工负责的合作机制; 校长主政是充分尊重校长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依法行使学校行政领导职权,保障学校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章制度积极顺畅地开展工作;

教授治学是充分尊重教师在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校管理中的专家主导作用,吸引更多教师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

民主管理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群众参与和群众监督,特别是对各级主要领导和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约束。要逐步完善:

权力的规范、法律的制约、理性的自律、责任的追究。

使每位领导和管理者珍惜手中的权力,为群众做更多有益的工作。

大学管理要提倡人文管理,要把“尊重教师、善待学生、关心教工、直面问题、排忧解难”作为管理工作的文化理念,渗透到学校每一位管理工作者的头脑之中,并作为工作考核的基本要求。

要以“是否有利于教师和同学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发展;是否有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作为大学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

对学校管理服务的评价标准是: 服务态度,以效率为准,要能办成事; 服务质量,以师生满意为准,要能办好事;

服务水平,以社会同行认定为准,要能出经验、出成果。

当然,首先还是从服务意识上着手,从“你要干什么?”到“你好!我能为你做什么?”这种语言上的文明也反映管理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学校提供“一站式服务”及利用学校网络信息系统,提供数字化校园服务减少教师“办事难、报销难、填表多”也深受教师欢迎。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角度上讲,建立制度、规则的目的是:

保护学校、教工和学生的三方利益,明晰各自的责任; 服从学校价值导向,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环境; 建立工作秩序、“游戏规则”,提高办事效率; 确保公平、公正规则,树立良好风尚。

制度建设既要符合依法治校的目的,又要体现人文管理的精神;制度建设的水平也能看出学校的品味和价值取向。

当前,社会上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成风,大学也早已不是“世外桃园”。社会问题要相信社会发展会产生净化的力量,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学校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我们要认真审视学校有关制度中体现的价值取向,如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和分配制度,各种奖励政策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创新,让教师适时地脱离名利场,让校内少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少一些浮躁的风气,更不能容忍学术上作假和投机取巧,让大学回归到它应有的矜持和品味上。

总之,大学的管理者要重视人文管理的内涵,大学管理的创新要基于大学理念的更新和价值追求,大学的领导和管理者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文化理性和文化自觉。

四、相关的几个热点问题

(一)“大学理念”的正本清源

在19世纪以前,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传授既有的知识。19世纪中叶,纽曼主教在《大学的理念》中仍然强调大学的首要任务还是在于教育。但是,同一时期,由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提出了大学应当从事学术研究,大学不应当仅仅传授已经成为定论的旧知识,学生应当参与知识的研究,从参与创新之中得到学习;在大学里,研究,传授和学习是三位一体的。洪堡的大学理念推动了大学功能的转型,他也被尊为现代大学之父。当今世界各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已成为定论。

中国旧式教育讲求修身养性,学习的主要是人文知识,培养“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领,重文轻理,忽视科学教育,更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创新。直到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后,明确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必择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之师,而希望学生于研究学问之外,别无何等之目的”。

不仅如此,蔡先生在就任民国教育总长期间,把‘通儒院’改名‘大学院’,在大学中分设各科研究所,并仿德国大学之精神,规定大学高年级必须入所研究,等研究问题解决后,才许毕业。这都是推展‘研究’的举动,可惜这个理想并未实现。[1]

中国现代大学发展的比较晚,又长期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科研基础比较薄弱,成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之后的事,很长时期,大学教师主要由国内高校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建设“研究型大学”的提法还是在制定“211工程”规划后才提出来的,开始还引起了教育界内外的很大争 9

议。如何摆正大学教学和科研关系是当时大学领导和教师关注的问题。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是否是“两张皮”?“教学和科研两中心”、“教学和科研并重”等提法也是各有各的解释,甚至当涉及到大学内部教师定编及奖励制度时,究竟是教学“养”科研,还是科研“养”教学都在不停地争论。反映了当时教师队伍个人素质上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脱离,导致不少教学线上的老师缺乏科研能力,而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又逐步脱离本科教学。

时任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提出“大学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带动教学和科研同时发展”,并要求博士生必须完成两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学位,调动了南京大学学术研究风气,南大连续七年SCI文章名列国内高校第一。东南大学校长韦钰,提出大学必须实现“教学科研并重”,并在校内组建多学科参与的十大科研基地,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中、下游一体化”,对提升东南大学整体科研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浙江大学校长路甬祥以研究生教育为抓手,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他认为:有了博士生就有了课题,有了经费,有了文章,就会有学术成果和优秀的师资来源。浙大的基础研究、理科建设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重视教师科研,重视研究生教育成了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重点学科的建设,大学排名榜和各种“升等”、“升级”及“985工程”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的建设;国家又设立“杰青”、“长江学者”、“跨世纪人才”,推进“千人计划”和以国家三大奖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技奖励;加之重点扶持的“项目”、“工程”、“中心”使得大学科学研究成为主业,学术水平成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进程中,教学与研究似乎相距越来越远。科研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也越来越远离本科生的讲台,以至于教育部明令规定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项规定的落实也掺进去不少水分。

其实,国外大学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也经历过这样“研究与教学”相冲突的时期。如何妥善处理教师潜心研究和认真从教也一度成为国外研究型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哈佛大学老校长博克在《美国大学教育》书中说道,学者们一般认为研究比教学更有价值。教学与研究相比仅仅是重复已知的事实或重复别人的工作。教学即使有所创新,由于这些创新还没有以不可改变的形式固定下来,因而本质上通常是尝试性、探索性的。更重要的,教学不能马上在本校得到同行的评价,更得不到外校同行的评价。而研究不同,成果一经发表,学术成就就像硬通货一样,能够被校际或国际同行们衡量与评价。因此,研究工作是教育行业地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他还说,高等教育的 改革不可能从教授自发努力中产生,学校领导比普通教师对促进 10

教育改革有更大的动机。必须采取主动,明确宣布教育目标,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必要的教学改革。

因此,国内外大学从以教学、传授普遍知识到教学和研究并重,首先经历的是大学教师自身素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大学要由具备科研能力、学术素养和承担教学工作的人来构成教师的队伍。

但是,洪堡的理念是“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其中,包含的“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发展为所谓高等教育三大自由。即,教学和科研的自由,自愿参与研究和教学的自由,为学习目的迁移的自由。[2] 而大学的活动是从事科学,其根本目标则在于促进学生乃至民族的精神和道德修养。在洪堡看来,大学生已在进行研究,教师不过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研究。这就是所谓“研究与教学统一”原则的基本思想,其重心显然落在研究上,重视研究正是后来德国大学的首要标志。

在历次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国外著名大学校长们阐述了相关概念的现代理念。 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认为,如果创新能带来未来发展的繁荣与稳定,我们必须承认创新活动只能源于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人。因此,大学应当是这样一个场所,在这里能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清晰的头脑、想象力等个人成功所必备的品质,而具有这类品质的人,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保证。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的使命,一是发现和产生各领域的新知识、传承、传播、再阐述、校准已有知识;二是,要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毕业后50年都仍能从中受益;要帮助学生学习对复杂世界进行分析和道德判断,使他们对自己、对其他社会成员有更好的理解。

国外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经过长期发展和磨砺,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完善的大学制度,优良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声誉,功利化痕迹淡薄,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本位上来,使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传承和创新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最终落实到培养优秀、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上来。具体讲:

1. 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实现研究和教学的协调统一,首先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长的办学思想上。例如:

加州理工学院,其校训是“真理使人自由”,宗旨是“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学校坚持教学的一流和卓越,“找最好的老师、招最好的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以达到最好的人才培养效果。”学[3] 11

校还拥有世界上最大、性能最好的光学望远镜和喷气推动国家实验室,拥有一批大师级学者、教授。[4]

普林斯顿大学,其校训为“普林斯顿——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学校拥有一流的学者和研究设施,明确规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无一例外都必须为本科生开课,鼓励学生参加科研,实行“导修制”,建立学生和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爱因斯坦曾在该校工作了22年。[4]

麻省理工学院(MIT)提出: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备,教育与实践并重,并以“培养领导者”为目标。到2010年学校教师和校友中有23位获得诺贝尔奖,有61位国家工程院士,78位国家科学院士,学校拥有包括林肯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在内上百个各类重大科技实验室,在2010年美国高校评估中本科教育第一。正如丁肇中先生讲,该校除他因承担国际重大项目特例批准外,其他任何教授都必须给本科生开课。

其他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牛津、剑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名校无一不是如此。拥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有最好的老师,最前沿的科研设施,有确保优秀教授给本科生开课、指导的制度,才能达到“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目标。这也正是所有研究型大学领导都应当深刻领悟的真谛,并达至领导者的修养。

2. 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学校最优秀的学者、教授参与本科生的教学、讨论和沟通、交流活动。

“名师出高徒”是古今之真理,凡是成就大学问者绝大多数出自名门、名师。 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杨振宁、李政道无一例外,华罗庚年少时虽然出于自学,但其成材仍是得到国外名校、名师的指教。当今最著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其在加州伯克利攻读研究生第一年师从Morrey教授学习偏微分方程,而该教授正是该学科的创始者之一,第二年跟随的导师是著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名门、名师给学生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视野、思维方法、科学精神,是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

美国《科学》杂志主编艾伯茨讲:科学教育包括学习过去的几百年里科学家对自然世界运转方式的发现。同样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像一个科学家那样解决问题,使用数据、运用逻辑,真正理解科学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这需要学生们积极探索,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5]

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芝莫尔在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谈到: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思考、创新、发明创造和掌握知识。科学研究要发挥核心作用,通 12

过教学和研究相结合,教会学生如何思考。他还谈到:学校的最高价值观不是尊重权威,而是自由开放、严谨求索。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习惯于去挑战自己和他人的假设,习惯于提出疑问,不怕不正确,也不怕实验和探索。即使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分析有异议,也要能够去倾听。芝加哥大学崇尚激烈的学术论战,是学校高产诺贝尔奖得主的“秘诀”。学生和教师团队始终在“充满挑战性”的氛围中做学术,任何研究的成果都必须经受得起来自多方面的激烈的论战才能“站得住”。[6]

我国研究型大学正在开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研究性教学方法试点都必须让学校最优秀的教授及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最强的学者参与其中,必将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否则至多取得局部的成效。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先生在回顾他20多年校长经历时,最满意的是用他自己的思想、教育理念办了一所大学,最不满意的是学校教师队伍的素质还达不到他理想的要求。我国研究型大学集中了我国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果脱离这些优质资源谈论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显然是无意义的。

3. 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要重视文化理念的转变和文化环境的建设。

研究型大学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这是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基础;要具备创新的勇气、想象力和表达的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文化基础;要有富于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方法论基础。因此,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除了要考虑智力性因素外,意志品质、思维模式、文化素养等非智力因素有格外重要的作用。创新或创造的过程实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释放过程,而大学的教育是积蓄这些潜质,内化成人的基本素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的潜质是何等之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还真正需要从鼓励学生提问题、发表不同见解开始。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中讲到,他认为课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有学生在课堂上对他说:“卡斯帕尔教授,你错了。”要让本科生、年轻的大学一年级学生经常地、充满好奇地、有强烈的愿望,对老师说:“你错了!”他还认为,一所大学的竞争优势在于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在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鼓励和自由上。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从学生一入学,大学的主要努力方向就是使他们能够成为参与发现、解释和创造知识或形成新思想的人。

这正是研究性教学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也是研究型大学在发展学术、开展科研 13

过程中应当营造的学校文化氛围,通过具有这种文化精神的教师传递给学生,熏陶、教育学生达到培养的目的。

(二)“大学精神”在人才培养上的具体体现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的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的精神必须融入社会进步的主流价值体系之中。

当前,中国的大学正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提高质量的主题,深化改革,走有特色、高水平、内涵式发展道路。

对大学来讲,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质量,首先就是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在深入理解和坚守现代大学传统观念和现代大学精神的同时,应当更加关注当代大学精神必须融入到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中,落实到人才培养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为振兴中华、报效国家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具体讲:

1. 必须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构建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价值体系。其中,包括: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做人第

一、修业第二”,把品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到同等重要地位。

必须坚持“名师出高徒”的培养路径;找最好的老师,招最好的学生,提供最好的学习和文化环境,达到最好的培养效果;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重视个性化培养,提供学生选择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人文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结合的路径和方法,讲求实效,培养基础扎实、思想开拓、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必须有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构建符合价值体系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考核办法。

(2)大学必须定位准确,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改革方向、改革路径; (3)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有科学、严谨的顶层设计,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常态化,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4)改革要有制度、机制保障,营造现代大学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学校传统和特色的文化精神,要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呈多样化个性化态势,但共同点是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 14

资源、最优良的校园文化、最宽松的选择空间、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办法。鼓励个性发展,最大限度地培养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其中,关键和难点是:

(一)如何从制度机制上让最优秀的教授能进入本科生课堂,让学校最优秀的学术资源(国家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等)成为本科教育培养基地,让在教学上做出奉献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获得应有的尊重。使学校在学术发展和教学工作中找到平衡点,真正回归大学的人才培养本位。

(二)改革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办法,特别是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办法,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的立交桥,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

(三)改革学生管理办法,调动学生群体自己的管理能力,判断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尊严,培养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意识。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教协会提出的“良好的本科教学七项原则”,即:鼓励师生互动、鼓励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反馈、强调学习时间的投入、对所有学生寄予较高的期望、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其不同的学习方式。这七项原则揭示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核心因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对学生尊重的人文精神。

(四)在坚持开放、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的同时,要树立自信,逐步建立一套多样化的中国大学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模式,所有大学都应承担起这个历史的使命。

在最近深圳召开的“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上,就“教育国际化”形成如下共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已成为各国政府和高等学校的首要任务,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既要学习和借鉴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经验,又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发展适应本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当前,必须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大学培养的学生必须更加注重创造性、综合性、包容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变化的能力和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

前不久,我们对清华大学以及上海、南京等地几所大学和中学开展了关于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的调查,改革试点项目总体设计各具特色。

清华大学从原来“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拔尖人才”的提法,改为“培养领跑人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导向,以学生成才为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过程、学习质量、成才质量;给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把学校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在试点学院、试点班,尊重学生个性、学科个性、教授个性,逐班量身定做,不搞统一规定。

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思路是基于“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更强的社会竞争力”,在多年大理科改革“拓宽口径、鼓励交叉、多次选择、逐步到位”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三三制”改革方案,即:分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在1.0~1.5年多元培养阶段分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三种模式,体现了多元化(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和个性化(在全面发展基础上彰显个性与本色)的特点,带动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全面改革和建设,实现“四个融通”,即: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

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的改革均体现了“衔接本硕博,开拓校企合作和国际化”的特点;东南大学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具备“贯通性”特点,即:全学程、实践教学的递进、因材施教、课内外和校内外的贯通等。天津大学在改革之际,注重质量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建设。总之,我国高校在推进研究性教学改革过程中,综合了多年改革之经验和成果,结合学校之定位,正在形成各具特色的改革途径和模式,而且更加注重成效,注重体制和机制的建设。

改革遇到的共性问题,包括如何处理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培养拔尖人才中的公平与效益关系、提高与普及的矛盾;如何从体制和机制上让学校的学术优势、办学优势落实到本科人才培养上来;如何重构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工作评价、学生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如何使改革成果常态化、形成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以及如何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效地融入到人才培养的改革之中等等。

伴随着改革的越发深入,教育理论的研究显得格外的重要。包括对创新人才的界定和成长规律的研究,对拔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规律的研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有效地激发潜能的研究,对推进教育国际化有效途径的研究等都需要从理论上探讨、理性上认识才能充实我们的现代办学理念,形成科学合理的改革举措。高校和中学之间的合作和贯通式培养也成为当前关注的重点。

前不久,部分研究型大学在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既要重视模式设计,又要研究创新人才成长规律,防止因缺乏对创新人才成长规律认知而成为束缚创新人才发展的新瓶颈,掉入所谓“范式陷阱”。要在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培养模式上有新的探索,体制和机制上有新的创造,评价方式上有新的方法,真正构建体现各高校特色的中国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当今中国大学的发展,已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各类学校都可找到自身发展的科学道路,办成和世界同类学校有更多话语权的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历史责任,更要在推进研究性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1] 金耀基. 大学之理念.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12月,P83. [2] 王杰主编. 中外大学史教程.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P170. [3] 陈洪捷.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P30. [4] 杨学义. 全球视野下的大学办学理念剖析.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5] 陈晨晨. 中国该培养何种科研文化. 环球时报. 2011年4月29日,第13版. [6] 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四辑.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

第8篇:读《大学之理念》有感

高辉

暑期炎热,在家读书不失为让人心静的选择。于是,买来学校暑期读书推荐书目之中的《大学之理念》细细品读。

《大学之理念》的作者是金耀基,他是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国内外大学、知识等方面均有深刻理解,在此方面的建树甚高。这本书中,对大学的性格、大学的世界精神、剑桥书院制、大学之功能与大学生的责任观、以及大学教育的定性这些方面阐述了大学的理念。有幸读到此书,也是感想颇多,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一、大学的本质

金教授在书中提到,“大学越变得重要,就越需要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作反思。不夸大地说,大学之发展方向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之性格。”在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大学生在大学里学到什么也正是大学的本质所在。

“一个大学生应该对人类知识文化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自己民族的学术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赏与把握,同时,他应该养成一种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一种对真理、对善、对美等价值执着的心态。”大学的本质,一直以来都被不断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大学应该是一处清净之地,帮助学生习得知识,储备能量,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场所。

二、剑桥的书院制

书中提到剑桥的书院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老少居其一堂,朝夕切磋,不仅有利于校园学术气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剑桥给予学生的是时时刻刻都能实现师生相互切磋、交流、学习的场所。

在这一点上,暑期刚刚开始时,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中,谢守成教授介绍到华师大的“三个午餐会”,学生可以直接与校领导、教授、青年教师面对面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式活泼,倍受学生欢迎,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建立一个自由的沟通平台。

我个人觉得这样的平台真的很有必要,不论是剑桥的书院制,还是华师大的午餐会,都是保持大学的本质,帮助大学增强办学质量的好办法。而且不是任由浮躁的社会风气横行于大学校园内。现在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上完课就走了,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很少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你讲、我听,效果真是令人堪忧。

加之,现在大学生的生理或者心理上都别具特点,遇到的问题更多,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他们也更加希望老师能给予更多生活、学业、创业发展、人生价值实现等等方面的帮助。哪怕是引导学生读那些书、读这些书有什么收获等等都会显得有价值,也都是加强师生沟通的好方法。这也是我们学校在升本转型后着力考虑的地方,不进则退,故步自封,那如何做好转型,办好本科院校。

三、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

金教授指出,大学已经不是象牙塔了,而是“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像一个服务站一样。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这样社会化、市场化的大学,实在不利于大学保持独立的学术之地。同时,教学也像流水线一样,上课,下课,考试,毕业,而成品的质量呢?学生不是产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个性,有思想,有主见,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氛围里学生实在无法潜心学习,也更不会感觉到自己是被精心培养的。

“大学应该紧守住她的大门,她应该有力地保护一个‘不真世界’的存在。只有在一个‘不真世界’里,青年才能有梦,学人才能有梦,大学是孕育伟大之梦的地方。”我认为,针对目前我校转型期的重要阶段,在学生求学的四年内,应该给学生创造纯粹、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习得知识,增长智慧。而不是过早的让学生走出教室、图书馆或者是实验室,为了那点眼前的所谓利益,而放弃遨游书海的机会。远离浮躁,踏实学习,建构自己强大的智慧宫殿。这对于学生一辈子漫长的人生来说定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点拙见,与各位分享,共同学习。

作者简介:高辉,男,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化工食品学院学工办主任。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9篇:华北电力大学理念文化

华电精神:自强不息 团结奋进 爱校敬业 追求卓越

学校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做到理想不改、信念不变、追求不止,始终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壮大,逐步凝练出“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

一、自强不息

学校适应国家能源电力实业的发展需求而诞生,在改革发展和新世纪的发展中壮大,在曲折中前进,在逆境中崛起,不断做大做强,努力实现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

二、团结奋进

学校在发展历程中,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不断实现新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实行北京、保定实质性一体化办学,师生员工团结一心,高举一个大学的旗帜,形成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三、爱校敬业

既是华电人职业道德的根基,也是学校繁荣昌盛的维系;既是华电人所秉持的价值标准,也是学校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追求卓越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秉承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理念,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办学理念: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

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就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及家长负责,是新时期学校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诠释,是学校教育工作矢志追求的一种境界。

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是学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学校坚定不移地走规模适度、质量固本、内涵发展的道路,确保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

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是学校师生员工价值观的高度概括。责任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位学生、教师、管理与服务人员心中,成为服务社会、振兴学校、发展自我的行为准则。

办一所负责任的大学是学校育人观的重要内涵。育人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需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才能完美实现;培养学生良好的智能,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使责任意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更是当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义之一。

办学目标: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遵循教育规律,适应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办学方针: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

一、学科立校

构建“大电力”学科体系,重点建设优势学科,使之达到国内、国际一流水平;加速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学科,为学校发展拓展空间、增加后劲;打造一流的理科,加强基础性、前瞻性研究,支撑工科发展,促进理工发展;注重发展特色人文社会学科,充分发挥其在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作用。

二、人才强校

坚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抓手,“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大力实施“博士化、国际化、工程化”人才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坚强保障。

三、科研兴校

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紧紧围绕国家能源电力重大科技需求,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级基地平台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学校的科研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特色发展

构建和完善支撑国家能源电力和谐发展的“大电力”学科体系,重点发展新兴和可再生能源学科;深化“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特色;以理事会和校友会为支撑,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平台,坚持走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

办学特色:大电力 四模块 产科研一体化

一、“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

面对以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学校抓住机遇,构建“以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专业体系,使学校在能源电力领域始终保持优势。学校在电气、动力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环境、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学科,积极发展经济、管理、法学、数学、物理等文理学科,注重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以及文理学科与能源电力学科的结合,通过相互渗透、交叉融合,使各学科的内涵形成自身的特色,共同构建起凸现“大电力”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二、“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注重发挥“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基本实验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仿真实践教学和校外工程实践教学”的“四模式”工程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基本实验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一般的基础课、专业基础实验课和专业实验课等实验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设计、实验室内完成的毕业设计等环节;校内实践教学模块主要由“实验性仿真”和“实践性仿真”组成,前者突出仿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后者仿真与现实接近的实践环境,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实践训练;校外工程实践教学模块由认识学习、生产学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组成。

三、“产科研”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之路

学校依托理事会、校友总会等资源,促进产学研合作,走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一是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融入国家创新体系;二是以理事会为桥梁和纽带,构建与大型能源电力企业的创新战略合作联盟;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中国电谷”和“北京能源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四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依托能源电力企业创建校外实践和创新基地,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企业实训锻炼,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五是打造具有华电特色的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体系,促进师资队伍的“工程化”。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一、团结

团结就是力量。领导班子的团结、教工之间的团结、学生间的团结、领导与群众间的团结、师生间的团结,是办好学校的前提。

二、勤奋

勤奋办学、勤奋工作。学生要勤奋学习,教职员工要勤奋工作;只有勤奋才能出成绩、出成果,才能转就辉煌的业绩。

三、求实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即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从个人的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干实事。

四、创新

创新是事业的灵魂。创新就要创一流的科研成果,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培育一流的先进文化。学校要成为创新的基地,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标:

1.校标采用蓝色和红色为基调色。蓝色体现了华电珍视环境,关注生态,实现可持续、科学和谐的发展理念;红色象征着华电人激情勃发,迎着朝阳跨越前进的豪情与壮志。两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华电人追求科学、和谐、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美好愿景。

2.校标中心红色的“E”字是Electric Power(电力)的第一个字母,体现了学校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以新兴能源学科为重点,以文理学科为支撑的“大电力”学科体系的办学特色。 3.白色的“U”字端庄稳重,是University(大学)的缩写,喻示着这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正朝着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努力前进。

校歌:

一、校歌第一段说明了学校建立的时代背景、办学特色、办学实力和发展蓝图。

1.“迎着初升的太阳,肩负民族的希望”,说明学校迎着新中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而生,肩负着为民族工业的振兴培育英才的重任。

2.“巍巍学府,电力之光”,表明学校是培养能源电力高级人才的摇篮,占据着能源电力科技的“半壁江山”,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大学。

3.“乘风破浪万里长”,表明学校狠抓发展机遇,乘势而上,向多科性、研究性、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迈进。

二、校歌第二段从学生入手,传播了华电精神,阐释了“办一所负责大学”的理念。

1.“怀着科学的理想,徜徉知识的海洋”,阐明了广大学子在学校勤奋学习,汲取知识营养,实现自己的成才理想。

2.“自强不息,团结奋进”,是华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了华电人五十年来在逆境中奋进,从曲折中崛起的顽强奋斗精神。

3.“春华秋实吐馨香”,是说华电学子勤奋攻读,学有所成,贡献社会,努力成为国家栋梁。

三、校歌第三段从教职工入手,进一步弘扬了华电精神,描绘了华电人的精神风貌和学校美好的明天。

1.“迈着坚定的步伐,建设美好的家园”,阐明华电人继往开来,脚踏实地,建设美好的华电校园与和谐的精神家园。

2.“爱校敬业,追求卓越”,是华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启迪全校师生要热爱华电,立足本职工作,创造卓越业绩。

3.“求实创新铸辉煌”,是以华电校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激励华电师生,求真理之实,创科技之新,铸造华北电力大学新的辉煌。

上一篇:运用词语下一篇:四年级上册品德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