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团建急需党建引领前进

2022-11-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中国共青团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承担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1]。这一光荣历史使命的实现, 有赖于共青团组织牢牢把握两个基础:一个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基础;一个是“青年”这一群众基础[2]。

而青年人, 是承担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主力军, 青年人是否能够健康发展直接关乎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旺。胡锦涛总书记就曾明确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 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 总是把青年看作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 我们的党就是这样的党。”[3]

2 高校团建发展现状

2.1 高校团建

高校是广大青年学生的聚集地, 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 自然, 高校团组织理应成为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前沿阵地, 高校基层团组织与广大青年学生保持着最直接、最广泛的联系, 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育人基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高校团建开展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 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2.2 高校团建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 高校团建工作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高校团组织在高校党组织和广大青年大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愈发明显, 但是,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日益扩大, 高校团建在某些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 高校团组织建设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青年大学生是时代的“晴雨表”, 也是社会变化的“传感器”, 他们自身的新变化映射着时代和社会的新形势。

首先, 高校是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基地,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侵蚀青年大学生的头脑, 灌输各种形式的“假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这对高校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 对高校团建设甚至是高校党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再者, 当代青年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历史环境中成长起来, 他们作为“80后”、“90后”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2], 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青年大学生自主意识的增强, 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再奏效, 他们不再接受简单空洞的说教, 而是注重思辨, 灵活而富有个性, 这也给传统的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2) 高校团组织建设自身存在的问题。

第一, 青年大学生的先进性意识淡化。不少大学生对自身团员的身份认同度不高, 缺乏对高校团组织的追求, 缺乏政治荣誉感。

究其原因, 一方面, 青年大学生之前进入共青团组织时, 团组织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致使他们对团组织认识不够, 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匮乏, 进入大学后, 也谈不上对团组织的追求和认同;另一方面, 由于高校现行学分制教学,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学习课程、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学生上课的流动性加大, 大学生班级观念弱化, 班集体活动减少, 高校团组织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增大, 同样造成青年大学生主人翁地位认知感缺乏, 先进性意识淡化。

第二, 高校团组织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部分高校团干部配备不齐, 兼职现象普遍, 错综复杂的角色定位不利于高校团干部集中注意力专心开展团组织建设;高校团干部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代的高校团建要求团干部具备多方面的优秀素质, 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且需要出色的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 才能在工作中积极营造创新气氛, 开拓新思路, 带领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的层面上真正接受团组织活动, 感受到团组织的集体力量。

第三, 高校团组织的思想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高校里, 青年学生渴望参加包括共青团在内的青年活动与实践, 但部分大学生更多的考虑是这些团组织活动能否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 能否给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参加了团组织活动之后拿到的获奖证书会不会给自己今后的择业和就业增添一份砝码。而高校团组织号召学生参加活动实践的初衷是通过活动本身, 帮助和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果高校团组织不能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那么高校团组织就根本发挥不了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团组织的思想建设便会一盘散沙, 也会严重影响高校党建工作。

3 高校党建带团建具有历史必然性

高校团建要适应新形势对育人工作的要求, 就必须保持共青团工作旺盛的活力, 更好地团结带领当代大学生, 主动应对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团建的规律, 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努力推进团建创新;必须把团建和党建有机结合起来, 以党建带团建, 以团建促党建, 真正形成党团共建的和谐氛围。

3.1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积极意义

高校党建带团建, 就是依靠高校党组织的各方面优势, 利用党组织在高校的政治核心地位, 带动和促进高校共青团组织工作, 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 形成党团建设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高校党建带团建,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团组织组织大学生、引导大学生、服务大学生、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增强高校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

3.2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历史必然性

(1) 高校党建和团建一脉相承。

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 承担着团结、教育青年的历史使命, 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共青团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团建必须服从党的领导和指挥。党的领导是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建设是共青团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共青团的生存与发展始终离不开党的领导, 并且要始终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 回顾历史, 可以清楚的看到, 团的成长、发展和壮大始终与党的成长、发展和壮大紧密联系在一起, 党领导团, 团紧跟党;党重视团, 团依靠党。

而对于高校, 高校党组织依然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全面部署, 对高校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也做了新的表述:“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 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高校党组织负责思想引领,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高校团组织则应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服务, 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当代大学生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成长服务, 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是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的应有之义。

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是内在统一、一脉相承的, 先进的思想可以更好的吸引和凝聚青年大学生, 而有效的为大学生的成长服务同样可以吸引和凝聚大学生, 两方面相互促进, 更好地为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2) 高校党建带团建的独特优势。

第一, 高校党建带团建能够确保团组织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脱离党建谈团建, 便会舍本逐末, 迷失自我, 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是无从谈起。始终以党组织为中心开展团组织工作, 团组织工作目标才会更加明确, 才能更有效地切实履行好党组织赋予的历史使命, 形成良好的团建氛围, 真正实现党建带团建, 团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第二, 高校党建带团建能够加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直以来, 高校党组织对理论武装党员这一环节高度重视, 在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中深入持久地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大脑, 在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团组织实践活动时, 党建带团建可以帮助他们学会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分析和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而非简单地应付高校团组织活动, 青年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念在无形之中借助团组织实践活动有所增强。

第三, 高校党建带团建能够进一步提高高校共青团干队伍整体素质。

高校党建为学校营造了一种和谐、进取、与时俱进的整体氛围, 真正的高校和谐是广大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支持和相互理解, 高校团建在这种气氛下发展, 自然, 高校团组织干部也会懂得更加关心和理解学生, 提高情商, 真正成为青年大学生的依靠。而面对当代大学生注重思辨、灵活而富有个性的新形势, 高校团组织干部要以更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及时提升工作能力, 与时俱进, 才不至于被时代发展的历史潮流所淹没。

4 结语

青年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团建工作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新情况新事物不断出现, 高校团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 同样, 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高校团组织作为引导广大在校大学生健康发展、顺利成材的前沿阵地组织建设急需高校党建引领前进, 抓住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坚持高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借助党组织的威信、影响及党团特殊关系来加强团组织工作,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真正实现高校党团共建的和谐局面。

摘要:高校团组织是共青团组织建设和发展的前沿阵地,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和高校规模日益扩大, 高校团建面临新挑战。本文重点阐述了高校团建发展现状及高校党建带团建的历史必然性, 借助高校党建优势, 深化高校团组织建设, 真正形成高校党团共建的和谐局面。

关键词:高校团建,高校党建,党建带团建

参考文献

[1] 陆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 2008, 6 (12) 。

[2] 吕春福.中国复合型社团研究——以中国共青团的职能变迁为个案[M],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 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Z].载人民日报, 1998-06-20.

[4] 朱立新.贯彻“党建带团建”思想实现高校团建创新[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 (2) :29~32.

上一篇:石油产品水分的测定方法及研究下一篇:议化工机械设备的防腐设计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