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德育(通用7篇)

高校德育 篇1

如何做好高校德育工作

[摘要]如何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也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难题。尤其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各种复杂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年轻的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得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工作方式。

[关键词]高校 德育工作 新因素 以受为本

一、影响高校学生思想的因素

(一)传统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1.远离亲人使大学生思想出现的孤独感或自我放任感。大学生一般都远离亲人,尤其是刚进校门的大一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无法避免会产生浓厚的孤独感。而这种浓厚的孤独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排解,同样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反,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远离家长,也容易产生一种自我放任感,如果得不到合理的约束,也容易出轨。

2.大学的放松与高中的紧张以及对大学的失望使大学生产生的迷茫感。中学时期,尤其是高中时期,学生都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而进入大学之后,课程减少,压力减小,老师对学生的看管减少,这就很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如果任由这种茫然的感觉发展,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城乡对比的强烈思想碰撞对大学生产生的不良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来自农村或者小城市,进入省城的花花世界,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诱惑,从而迷失了自己。许多学生在中学时都是非常淳朴的,但是一旦进入大学,因为无法抵御花花世界的众多诱惑,而失足陷入了泥潭。

4.不能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进入大学之前,学生往往都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之下,而进入大学,同学间的人际关系,与老师的人际关系,甚至与社会的人际关系,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处理。当然,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但是也难免有一些大学生难以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苦闷之感。

(二)新时期新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思想产生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的交流不断加剧,从而使得主流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了削弱。大学生作为思想最为活跃、对社会最为敏感的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无疑是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2.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强化了人们的自主意识,金钱观念,但是也不可避免地随之产生了一些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拜金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人们的集体主义观念,贡献精神等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削弱。

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3.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旺盛,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不足,辨明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从而也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误导。同时,网络文化良莠不齐,西方自由主义思潮、黄赌毒等消极文化充斥网络,也加大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

4.大学扩招和经济危机时期就业压力增大对大学生思想不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而成为了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同时,随着大学的扩招,失业大学生人数不断上涨,再加上百年难遇的经济危机,使得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思想的不稳定性。

(三)对大学生思想影响应尤其注意的因素

1.青春期对爱情的萌动使大学生的思想出现的冲动。青春期的大学生一般都会对爱情产生萌动的感觉,而这种大学生的爱情往往是不成熟的爱情,尤其是爱情遭遇挫折时,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就有可能产生走极端的事件,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对学校、对社会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2.贫富对比产生的自卑感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背景,当家庭困难的学生遇到家庭富裕的大学生优厚的物质生活时,难免会产生对比,从而产生一种自卑感。当这种自卑感无法得到派遣时,或者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发泄时,难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二、做好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一)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前提性措施

1.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德育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基础。只有领导高度重视,才可以保证德育工作的人、财、物得到充分的满足。德育工作也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再加上人为的努力,才可能把大学的德育工作做好。

2.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培养出好的学生,首先必须注重对教职员工的培养。学校在注重教职员工的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更加注重教职员工的道德素质,使所有的教职员工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3.对大学生的思想做专门的调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必须先了解学生,尤其是了解学生的想法。大专的学生,年龄一般在十八到二十二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和我们老师的想法很多是不一致的,而许多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喜欢以己度人,这种做法往往会使我们的学生产生距离感,甚至是反感。

4.引进专门人才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一般来说,班主任可以完成绝大多数的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但是对极个别心理有疾病的学生来说,辅导员往往也无能为力。这就要求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引进专门的心理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二)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措施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工作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工作的一个传统阵地,但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味地延续填鸭式的说教,那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我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该发展成为让学生自己参与的讨论课,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真理,坚信真理。

2.支持学生多开展学生社团工作。对学生的社团工作,我们既要严格管理,也要大力支持。支持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工作,一方面可以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该用的地方来,避免学生因精力过剩,而犯下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

3.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经过与学生的交谈,我发现学生一般都喜欢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学生喜欢社会实践活动的心理,学校就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机会,例如帮助学生在周末做兼职等,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成长。

4.联合相关部门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学校可以与相关部门联合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例如学校可以聘请校外辅导员,可以请警察、法官等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进行法制教育方面,单纯的由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与由警察、法官等来讲授,效果肯定大不一样。

5.重视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骨干群体,他们也应该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力助手,当然这个助手还得老师多多引导与鼓励。学校应该多多发挥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从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6.重视奖、贷、助、减、免工作。奖、贷、助、减、免,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经济利益和个人荣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奖、贷、助、减、免等工具,使之在学生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使奖、贷、助、减、免不但成为帮助贫困学生的工具,也成为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

7.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动体系。虽然大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但是家庭对学生的影响仍然会很大。所以,学校应该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联动机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应其子弟的思想动向,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8.加强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大学生都处在青春萌动期,对爱情、婚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向往,如果不加以很好的引导,也会为犯错误埋下伏笔。所以,作为学校不应该回避这个问题,而应该很好地加以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既保证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也为其今后幸福的婚姻生活做好铺垫。

9.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我们学校是一所理工类学校,但是理工类学校同样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

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就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世界和社会。

(三)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现代措施

1.利用网络和QQ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网络和QQ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接受新生事物比较强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人人有QQ,人人玩网络。作为学校,同样也可以利用网络和QQ来进行德育工作。例如建立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QQ群,让学生有机会以匿名的形式,大胆地与老师交流,从而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2.利用新闻联播等电视报纸媒体教育学生。电视、报纸等媒体,实际上是国家提供给我们高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如果有条件,应该让学生每天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时事新闻,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教育。

高校德育 篇2

关键词:高校,德育,环境,有效性

高校德育环境是指对高校德育活动及德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发生作用的一切客观因素的总和。广义的高校德育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三个部分。本文所指的高校德育环境是指狭义的高校德育环境,即在校园这一特定环境里,教育者根据培养目标要求,建设符合人才培养条件的教学、管理、校风以及硬件设施等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不足之处是缺乏实效性,这与对德育环境的挖掘、开发、利用不足及认识、营造、优化不足有关。随着高校与社会的一体化、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环境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更加重要,我们必须重视其优化与建设,使各种环境因素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

一、坚持六项原则,优化高校德育环境

原则是人们说话或做事所遵循的一定准则,高校德育环境优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主要有:方向性原则、主体参与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1. 方向性原则。

德育总是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要求并为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我国的社会制度性质决定了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必须围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目标。它要求我们在优化高校德育环境时,必须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为根本,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并将其落实到德育环境建设的各要素中,充分发挥德育环境对大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渗透和规范功能。同时,高校德育要始终坚持“三个面向”,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环境因素的渗透进入大学生头脑。

2. 主体参与性原则。

主体参与性原则指的是弘扬主体精神、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主体,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才是有效的教育活动。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端正学生的品行、完善学生的人格,高校德育环境优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主体参与性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围绕学生、一切适应学生的精神,发动全员共同参与,对德育环境的各种有效因素进行优化、重组和建构。

3. 开放性原则。

德育环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开放系统,在深化内部德育环境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拓展和利用外部德育环境的空间,探讨高校内外德育环境相结合的途径和方式。现在德育环境优化和建设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忽视外部环境潜能的发挥,特别是不能及时利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理念教育。因此,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和建设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加强各方联系,按照开放办学的模式搞好环境建设。要根据“三个面向”的要求,把握社会发展的脉络,结合高校实际,建立开放的育人体系。既重视学校传统,又关注现实;既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又不断从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中得到启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走进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认识国情、坚定信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 系统性原则。

高校德育环境优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德育工作内外部要素的状态、各要素形成的结构状态以及相互作用将对德育效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教育最忌讳的是各种教育因素的无系统性和不协调性,而整体效应则是衡量高校德育环境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这就要求高校在德育环境建设中既要注重各个要素的作用,又要注意整体功效的发挥。在德育环境建设中,必须紧扣其系统性的特点,切实搞好上下、左右、内外的整体协调。具体来讲,高校应该从德育机构、德育内容到德育师资队伍,从学生文化到教职员工文化,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从课内文化到课余文化,从通俗文化到高雅文化作全面的考虑,使各方面协调一致,形成一种具有影响的合力,以达到整体的功效。

5. 渗透性原则。

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对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德育环境的优化应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遵循渗透性原则,进行环境道德教育。高校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校内外各种有形无形的环境氛围开展德育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收到显性课程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从利用外部德育环境到营造内部德育环境,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的优化,都必须符合审美要求,考虑它的教育意义和感化、净化作用。大到整个学校的布局和校园的绿化、美化,小到一个花坛的摆设或标语的张贴,都要富有审美情趣,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给他们以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实效性原则。在高校德育环境建设过程中,无论是物

质环境的优化,还是文化环境的构建和文化活动的开展,都必须遵循实效性原则,做到既切实可行,又富有教育意义。通过充分改造环绕于主客体周围的各种环境条件,充分发掘积极因素,发挥正面影响,排除消极因素,克服负面影响,优化环境资源,为高校德育的实施提供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氛围、畅通的渠道以及强大的合力。坚持实效性原则,还必须在优化德育环境的同时,注意高效率地利用现有条件,充分发挥其渗透作用。

二、落实四项措施,建构高校德育有效环境

1. 高度重视,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学校的德育环境建设与学校领导有很大关系,如果学校领导对培养良好德育环境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善于发扬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提出培养良好德育环境的要求,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并率先垂范,那么这所学校必定会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学生。高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要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并对全体师生进行道德和法纪教育,坚决抵制一切不正之风,保证学校办学和人才成长的社会主义方向。

2. 增加经费投入,创建整洁美观、品位高雅的校园物质环境。

首先,美化校容校貌,改善教学生活环境。优美的校容校貌是一种积极的教育因素,它所表现出的文化理念会对师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正面影响。高校在校园建设过程中要在整体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布置、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方面下大力气,按照“绿化、美化、净化、高雅化”的目标,为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以整洁、幽静、典雅的生活环境熏陶人。其次,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创造和改善文化娱乐环境。文化设施环境是高校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和设施构成的环境,它包括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备和器材等。良好的文化娱乐活动可创造一种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活氛围,这需要良好的文化设施环境作保障。高校可通过增加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断创造条件,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

3. 加大力度,优化高校软环境。

加强高校软环境建设应从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及网络文化环境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校园精神环境是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校园公德环境、校园宣传舆论环境和校园人际关系环境。校园公德环境是学校精神文化在师生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其基本规范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规定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原则,高校师生应成为遵守这一规范的楷模。校园宣传舆论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宣传载体、设施及舆论氛围,即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标语设施、报刊等及其所形成的舆论氛围。学校不仅要通过规范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更需要通过宣传载体、舆论导向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校园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职工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领导、学生与教育基地人员等的关系,核心是同学关系与师生关系,由校园人际关系构成的人际氛围叫做校园人际环境。优化学校人际环境需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员育人和全程育人。

其次,要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使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制度是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是规范校园活动的标准和尺度,主要包括师生道德行为规范、校园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惩制度以及社团活动制度等方面。只有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才能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起良好的校风与学风,为实现教育目标提供重要保障。高校应充分发挥制度文化育人的功能,努力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不断推进校园制度文化的良性发展。

最后,加强网站建设,通过开通红色网站、制作德育网页、增加网络道德教育、在网上宣传马列主义等方式,丰富和拓展“两课”教学的内容。德育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种栏目,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德育活动,营造健康的网络空间,拓展高校德育的虚拟环境。同时,要加强网络监控,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的“防护墙”。

4.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以校园为空间,以课外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具有时代特点的学生群体文化建设。进行道德教育,优化环境是保证,文化活动是有效载体。

首先,克服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商业化、世俗化及重通俗不重高雅、重娱乐不重教育、重形式不重内容等不良倾向,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高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其次,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开展文体活动、社团活动,成立学马列小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小组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使学生主动追求真、善、美和个性发展。

最后,以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为主线,举办科技知识讲座、科技知识演讲比赛、网上科技论坛等,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启文.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路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2]张振华,张宝君.论新时期高校德育环境建设的优化原则[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

[3]詹玉华.高校隐性德育环境三维空间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周连景,赵显利.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高校德育 篇3

【关键词】全员德育 高校德育 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28-03

高校德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多的新要求、新挑战。如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新时代高校德育管理的科学、合理的模式,是高校德育具有实践性、紧迫性的课题。基于“全员德育”这一视野,开展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将高校德育理念确定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员参与上,让高校最广大的师生员工都积极地投入到这项最有魅力的事业中来,是高校德育紧跟时代发展的体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研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本文从政治学角度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以及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从系统工程理论出发阐述结构决定功能理论,来对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高校全员德育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首先体现了尊重人,尊重学校的每一个个体在德育领域中的价值,并积极地将每一份可发挥的力量都引入到德育系统中来。其次强调了解放人,不把人的能力全部限制在以前的德育评价模式内,不对人的思想进行强硬的灌输,而是以新的模式来制造有利于每一个个体发展的机会。同时,全员德育也是积极实施塑造人的合理途径,培养人在其所属的环境中的主人翁意识,不管是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员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让其知道自己的责任和用具体行动去践行责任。从模式的提出到构建到具体方案的执行,要求我们在分析、思考、解决一切问题时,都充分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全体师生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关注他们的共性和个性,确立其自主意识并承担相应责任。高校德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出发点和归宿也都是人,人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德育的内在要求。在以往的德育过程中,我们虽然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但是并没有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高度重视。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旨在建设和发展和谐的主体关系,形成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的相互协调。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风气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每个个体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德育境界得到升华。我们需要尊重学校各个不同的个体各自的价值立场,尊重他们的看法意见,让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德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从学校的每一个人的本身利益出发,并以人的最充分的发展作为全员德育的最终归属,最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开辟道路。

(二)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

道德教育究其根底,是为一个民主、平等、公正的社会而教。苏格拉底和马丁·路德·金都曾试图以提问和辩论的方式去促进高水平道德的发展,这被柯尔伯格称之为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和最高阶段,即以公正、平等和尊重人格这样一些普遍原则为标志的阶段。我们关于德育的研究,无论是跨文化的研究,还是在学校里所实施的道德讨论实验计划,都为苏格拉底的为民主公正而教提供了依据。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事业都是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做的。民主作为个体的生活方式,不是一种外在的形式的东西,而是内在的东西。它具有三个基本点:一是相信人性的潜能,人人都有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的权力,都应当得到充分的发展;二是相信人的理智判断和合理行为的能力;三是坚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与人能够合作。全员德育中的民主,不仅是德育主体间的平等和彼此尊重,而且是指有限资源在师生之间的平等共享。平等是社会生活最基本的价值法则。凡属机会,每个人无例外地给予;凡属待遇,均与其所为对等。全员德育过程也就是一个民主平等的德育过程。

坚持民主平等公正的工作作风是构建全员德育模式的一个基本的理论基础。在德育过程中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重大问题都能摆到桌面上来让各个不同层次的人员参与商量,充分发挥全体成员的主人翁精神,群策群力。这样,一方面做到决策科学性、合理性,减少工作失误;另一方面,充分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把实现共同的目标化为各自的奋斗行动。

(三)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

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承载着社会再生产(文明的传承、政治社会化和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使命,没有这一功能德育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合法性。作为社会分工的德育,自然要消耗一定的社会资源,德育资源配置本身以“稀缺性”为基础,也要服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效率优先。否则,一个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终究会被淘汰的。同时,由于德育产品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又具有显著的外部经济效果。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体制健全、目标明确、科学规范、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我国的高校德育目前尚处在低效的状态,解决德育效率低下的基本思路就是通过对德育需求和德育供给的研究,总结出科学有效的德育对策。全员德育模式正是以社会对效率的追求作为其理论基础,从合理安排高校德育所有可利用资源出发,让每一种资源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形成效率最大化,促成高校德育合力。

(四)结构决定功能理论

系统工程,就是在系统思想指导下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大量复杂系统问题的实践活动。高校德育是一项整体工程,同时也是系统工程。高校德育系统工程是一门研究大学生的道德活动规律和高校德育运行规律并服务于特定目的的科学。系统工程理论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因而高校德育模式的内部结构直接决定着高校德育这一系统能力的发挥。从系统工程视野来思考德育,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效果。德育的合力来源于人才。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所以如何调整好高校德育系统内可用人力资源的安排结构,这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最终效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高校全员德育的人力资源,可以按照层次将其分为四大类,即专职德育工作者,非专职德育工作者(包括专业课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家庭和社会人士。如何组织这些人员在高校德育范围内形成良好的总体结构,合理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以期达成德育功能的最大化,这决定了德育功能的总体发挥,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作了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指出要坚持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要求全国广大青少年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高校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应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我们明确了育人首位,齐抓共管的学校德育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融合校内校外两种教育资源,充分地让学校、家庭、社会各司其责,号召高校的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互相配合的德育系统模式。

(一)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高校全员德育是一项综合了德育的各方力量,集中了各种优势的一个效率最大化的教育模式,我们认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应该主要抓住“高校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

理念是指看法或者是观念,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齐抓共管、互为主体等主要观点,包括在上文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民主、平等和公正的理论,社会对效率的绝对追求理论,以及结构决定功能理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在这些理念的具体支配下,体现一定的德育思想,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全员德育制度是指从行政层面出发,为达成高校德育目标,使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引导、激励、保障等规章制度。包括德育工作责任制,各种激励考评措施等。全员德育方法是高校全员德育模式构成中的最主要的要素,它是指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手段与行为方式。全员德育理念、全员德育制度、全员德育方法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模式。

(二)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总体构架

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首先,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构建应始终遵循一个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根本,为学生服务,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构建;其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坚持在校内校外两个平台上运作;再次,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致力于搭建专职与非专职德育工作者相互联系的育人网络。最后,高校全员德育模式应追求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和谐校园的构建等方面的全面育人目标和整体成效。

构建高校全员德育模式需要全校上下、校内校外整体配合、共同推进。需要不断健全体系,构筑以学生为根本,整体上形成以专职德育工作者为核心,部门、院系积极配合与协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的动态高校全员德育网络。高校全员德育是开放的德育,随着大学生社会活动时间的增多,空间逐渐增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和谐统一,互动合作,连成一个德育环或德育网,发挥合力作用,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三)高校全员德育模式的特点

高效全员德育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体现全员性,提倡高校全体人员的广泛参与。高校德育,人人有责,包括所有师生员工甚至家庭、社会人员在内,都具有可供开发的潜在的德育资源,每一支队伍都可为高校德育献智献策,从而使高校德育资源得到较好的整合;其次是凸显人本性,弥补了传统德育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缺憾,把学生作为一支主要的德育力量来看待,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主体性;同时,德育的针对性更强,内容更为丰富,方法灵活多变,是应对社会多元化格局的及时之策。

【参考文献】

[1]田建国.以人为本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褚洪启.杜威教育思想引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云善,黄琨.关于德育的经济学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9)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2013JGB296)

【作者简介】刘金菊(1982- ),女,湖南衡阳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德育 篇4

[摘要]新媒体环境及技术更新和发展,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心理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语言和行为方式,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主动加强与各级网络管理部门的联系,做好舆情处置工作,加强对校内师生的正面教育引导,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积极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德育工作。[关键词]新媒体技术;高校德育;影响

新媒体技术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技术而言,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以手机网络、twitter博客、即时通软件等为代表,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技术。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变化的新形势下,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这给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

一、新媒体技术与环境的变化及影响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和完善,新媒体被读者、观众和听众所

络上,并且随着手机终端的普及以及由通话终端向网络终端的发展,不仅手机用户量远远大于电脑网络使用用户量,而且利用手机上网也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新媒体的内容也日益丰富,逐渐丰富着文化市场,手机报、手机视频、论坛贴吧等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使用。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速度上的限制,省去了许多信息传播的中间环节,达到了信息即时传播的功能。同样,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它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的互动关系。在新媒体技术传播中,门户对消息的控制被大大削弱,充分体现了新媒体技术的个性化。并且,由于每个受众都有可能成为新媒体的信息源,也使得新媒体信息变得复杂多变,极具虚拟性。目前,论坛贴吧、搜素引擎、web2.0网站、博客播客、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数字广播以及MSN、QQ、飞信、网络电话等通讯软件等,这些技术和表现形式的融合,形成了互联网的互动、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以及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三网融合等形成了新媒体环境。新媒体技术及环境的发展完善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乐于使用匿名方式和网络虚拟空间交流思想、希望得到尊重的愿望增强。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传统媒体环境下有了较大变化,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搜索、交流论坛、电子公告板等形式获取知识信息,逐渐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同步进行的学习方式,形成开放式、个性化、44交互式、自主型的学习模式。

二、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1.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新媒体时代的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和“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发布和使用空间更加自由。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和文化,一些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消极思想文化的渗透以及各种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等都在利用新媒体途径大肆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很多信息能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带来深刻影响,抵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效果。新媒体的负面影响加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给思想政治教育增

络管理、研判及预警处置的难度。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手机系统技术的更新以及3G时代的来临,使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相关的服务也越来越多,从最初的飞信到如今的Twitter博客,从最初单一的登录互联网看新闻到如今登录手机看新闻等,使传统的互联网管理方式及相关软件工具凸显其缺陷,对于Twitter博客、Android(安卓)手机系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同时,黑客技术的发展,促使各种网络“翻墙”技术不断更新,也增加了监管、研判的难度。高校大学生是应用网络的主要人群和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受到校园上网环境的局限,转而应用手机上网,同时,手机的摄像摄影功能,给突发校园舆情提供了摄录的便利方式。手机与互联网的互动更具有隐蔽性和不可预见性,加大了追查信息源头的难度,接收方很难分辨发送者是身边朋友还是陌生人,增大了对信息真实性的鉴别难度,给高等院校的网络监管、研判及预警处置增加了难度。三网融合的新媒体环境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

目前高校主要是利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节目、互联网教学及BBS论坛等方式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和可控性,但在手机网络、电视网络上的校园文化建设存有空白点。当今大学生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多以匿名

极易引发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同时,因信息的虚拟化、不良信息泛滥等扰乱了信息传播环境,造成的社会伦理问题、信息的管理与控制问题、现实世界虚拟化问题、舆论导向的偏颇问题等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2.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对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新媒体技术和环境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新媒体具有信息容量大、资源丰富、传输快捷和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等优势。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借助新媒体,挖掘大量、丰富的资源,通过新媒体技术大规模地、主动地、快速地传播积极、健康的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崭新的、空前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平台。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有利于进一步丰富高校德育工作的手段。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以其灵活、快捷的特点,日益成为一种崭新的德育工作载体并显示其独特优势,它能够更为方便和快捷地发布更具个性化的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直观、更深入。同时,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借助新媒体虚拟传播手段与大学生进行双向交流,增强德育主客体双方的信任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新媒体技术和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大学生可以在内容丰富的新媒体环境中,自由地选择浏览信息,在主动的探索和寻求新的提升,这种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使受教育者由消极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和互动交流,从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新媒体技术和环境可以为高校提供及时的网络预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及时预警和“防患于未然”,方便高校德育工作者及时掌2009年11月第11期总第174期理论探讨45握信息动态,及时做好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应急处置工作。

三、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1.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的传播特点,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不断创新途径、拓展阵地高等院校要坚持“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疏堵结合”的原则,在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既可与原有教育方式结合,使其创新发展,也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以满足不同形式、不同阶段、不同群体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把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阵地、学习阵地、生活娱乐阵地作为工作的新重点,努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新媒体传播环境,积极整合新媒体的优势资源,加大对新媒体宣传阵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和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主动加强与通信管理部门的横向联系以及与高校各级网络相关管理部门的纵向联系,进一步做好舆情处置工作高等院校要通过通信管理部门以及网络接入服务商的配合管理,监控新媒体环境下相关的舆情信息,与网络管理部门协同处置网络舆情。同时,高校要加强管理控制和技术控制,强化管理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进一步建设以学生工作干部、学生骨干分子的监管队伍和舆情引导队伍,开发并熟练使用新的监管技术,在技术层面上防范有害信息。适时建立校园网络发言人机制,由学生工作、宣传、网络、后勤、保卫等相关部门成立网络发言人团队和网络辅导员、引导员队伍,根据学生反映的热点问题和社会上的最新动向,归纳和判断出学生最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主动,有针对性的做出回应,引导学生的理性思考,使传言、谣言没有传播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要针对新媒体环境的新形势,确实建立健全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3.进一步加强对师生的正面教育引导,强化文明用网意识高等院校应加大人防力度,通过积极主动进行舆情监控和研判,采取理论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特别是要向学生强调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使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树立第一道防线,文明上网,文明用网。同时,在配

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发布信息的监控机制,从信息源头把好关。

4.主动适应新媒体环境,运用新媒体开展高校德育工作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络、手机网络、电视网络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功能,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勇于创新,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的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以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例如:研究探索利用手机短信、飞信、QQ群等方式传播的广泛性和及时性,来开展舆论引导工作,利用手机网络(Twitter等)开设教师博客、辅导员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索手机校园网、手机电视校园网等新的方式营造校园文化,使校园网成为了解学生情况和建议的有效渠道,及时占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阵地。

参考文献:

高校德育理念和方法创新研究 篇5

高校德育理念和方法的偏失是制约德育效能的`瓶颈,其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重教师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重理论知识灌输,轻实践教学;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专业手法有利于改善高校德育效能,其理念包括平等、服务和助人自助的理念,方法主要有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

作 者:乔凯 张晓婧  作者单位:乔凯(蚌埠医学院药学系,安徽,蚌埠,233030)

张晓婧(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刊 名:管理观察 英文刊名:MANAGEMENT OBSERVER 年,卷(期):2009 “”(7) 分类号:G64 关键词:德育   理念   方法   社会工作  

★ 模糊的语文的理念创新论文

★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创新理念探究

★ 设计理念范文

★ 设计理念万能模板

★ 设计理念模板

★ 景观设计理念范文

★ 班组理念

★ 企业理念范文

★ 创新作文

中美高校德育差异分析 篇6

一、在德育目标上,美国比较开放,中国相对保守

中美两国都很重视学校德育,把德育作为建立社会秩序、强邦富国、培养国家人才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传统和国家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使两国在德育目标上出现差异,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美国的学校德育目标比较开放。美国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创造新生活的品质。美国强调培养民族精神,强调要做一名有“民主”精神的、勇于开拓的、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的美国人,并由此造就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造成美国德育目标较开放的原因:一是经济比较发达。经济国际化常碰到许多与传统价值观的闭锁性相矛盾的问题。美国的德育力图克服这一闭锁性,体现出开放性的特征。二是发达的经济要求培养的人具有开放性人格和面向全球与全人类的思想特征。三是美国历史上没有受到文化侵略和经济压迫的威胁,美国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四是有较深厚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基础。

我国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贯穿学校德育始终。这是因为:一是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注重社会,注重社会责任,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二是近代中国备受欺凌,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着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长期斗争所需要突出的民族性传统,救亡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三是长期以来,我国处于美国等西方大国在经济、军事威胁之中,处于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斗争中,面临着保卫社会主义新生政权的强大压力,因此特别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四是中国的德育是马克思主义德育,是以唯物史观为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南,以共产主义的集体主义作为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价值取向。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我国德育的突出特点之一。

二、在德育途径上,美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模式,中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德目主义的模式

当代学校德育在形式上主要有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形式与间接形式之分。全面主义德育不开设道德教育课,德育主要是通过以社会科学为主的所有课程和一切活动(如生活指导、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等)来实施,从升国旗、学生行为规范、一般校园生活到各种教学乃至服装、纪律,甚至校园布置都是德育的一部分,因此德育是以间接形式表现出来的。德目主义德育则开设专门德育课程,按德育目标编制系统的道德行为规范,在课堂中详尽讲解,要求学生理解和熟记,并努力见之于行动。

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不开设独立的道德学科,不传授德育目标所确立的道德知识内容,而是通过以人文课程教学、课外活动以及道德实践、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等全部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其核心是强调德育应着重于通过学生的活动,即通过学生与其社会道德环境相互作用而积极思考、选择与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在美国,道德教育很少在教学计划课程标准中得到反映,更多的是借助“隐蔽课程”,让学生在某种德育环境中受到无意识的影响和教育。学校的职责仅在于通过开设社会人文学科及各种活动,为学生创设道德情景,给学生提供认识、分析和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自己通过自我经验和体会来掌握道德原则、规范,通过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道德品质。显然这种模式对德育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学校和教师缺乏良好的德育艺术,组织安排不得力,就易使教育过程呈放任之势,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再者,德育工作单纯依靠学生自求自得,在实践中很难推行下去,因而其教育方案的实施并不能如愿。

我国德育的实施基本上属于德目主义的模式。其特点是学校以开设独立而系统的道德课,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引导学生理解和熟记德目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论“灌输”为主渠道。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教育内容系统、完整,易于将社会要求全面地传输给受教育者,加快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进程,增强个体与社会协调和沟通的能力。但它的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其德目内容繁杂,德育方法比较单一,实施过程中过多地偏重于训导式教育,因而易脱离实际,脱离受教者的个体需要。

三、在德育内容上,美国德育政治倾向比较隐蔽,中国德育政治化倾向比较明显

美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公民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需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做一个忠诚服务于国家的、适合本国文化的“合格公民”。从公民教育的目的性可以看出,它既包括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又包括了法制教育。在美国社会,人们一般认为合格的美国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就是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教育则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从而为这个国家奋斗。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和西方文明史教育实现的,实际上主要表现为历史教育。二是道德观、价值观教育。重视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导向一直是美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之一。美国高校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尽管受到高度重视,但目前却没有统一规范内容和管理措施,主要靠各州制定大纲和措施。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维护私有制,所以美国高校的德育浸透着个人主义的东西。尽管他们解释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不是贬义词,但他们承认个人主义就是个人的前途、命运要由个人创造、个人奋斗、个人争取,其实质是把个人的前途、命运放在首位。私有制决定了在这个国家里个人主义必定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灵魂。所以,他们强调的是个性自由、个性发展、自我完善。三是健康的人格教育。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及个性特征。美国德育专家指出:人的思想乃至行为所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心理出现了障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甚至发生疾病的表现。他们认为:学生一些心理深处的问题不可能通过课堂教育,搞各种活动得到解决。有些学生将其埋在心底,精神孤独、抑郁;有些学生则将其烦恼以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或发泄出来。因此,加强健康人格的教育和指导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高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政治思想教育。这种教育是我国高校德育的特色之一,它要求学生有稳定、健康的政治思想;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具有政治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能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与主观世界,能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明辨是非。二是道德观、价值观的教育。这项内容虽然与美国相似,但其真正的内涵却大不相同。我们的道德观、价值观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有社会主义的公德和道德品质;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情感;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能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和修养水平,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从来不回避并且毫不动摇地坚持道德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体现出道德教育目标属性在政治上的现实性。

高校德育 篇7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独立学院的兴起,这部分家庭条件较好,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的三本学生的思想状态更是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简述独立学院学生目前的德育现状,并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将服务意识引入高校德育建设的意义,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将其引入,通过何种形式开展服务意识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想品德;现状;服务意识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德育建设现状

独立学院是高校大众化教育扩招的产物,独立学院的生源主要是参加全国高考统一招生的招生计划的基础上,实施降低分数的方式录取的学生,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高考发挥失常导致成绩不理想,又不想复读的高中毕业生;大部分是因为高中阶段学习不认真,基础不扎实,又想读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物质生活条件较好的独生子女。这部分人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意志薄弱,耐挫能力弱;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分析判断能力弱;自我意识强,集体观念弱;依赖性强,独立操作能力弱。在思想品德、认识方面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存在个别的价值认同差异。具体表现简单归纳如下:

1.有爱国热情,但是不屑于具体行动。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小生活成长的环境舒适安逸,物质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衣食无忧,没有吃苦受累的经历,成长过程一帆风顺,因此,考虑问题时的想法比较简单。他们有一定的爱国热情,但不明确爱国的含义,更不能投身到实际的行动中去,普遍认为爱国就是要做大事情、干大事业,不屑于从身边小事做起。例如:作为学生当前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学习,但是很多人搞不清楚为什么要学习,不能将完成学业与投身祖国建设相结合,不理解或不认同学习其实就是学生爱国的一种体现。

2.政治立场明确,但思想浮躁,易于受到蛊惑。独立学院学生相对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是考虑问题比较片面,不能很好地利用辩证唯物法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能够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极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蛊惑。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普及,成了学生信息来源的主渠道,但由于网络信息自身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导致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限,上面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信息,特别是一些不负责任的网站,刊登的信息严重失实,针对国内个别现象大肆渲染,贬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优越性等等,这对很多刚通过高考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特别是思维活跃的三本学生造成了很大的蛊惑。

3.思想品德方面言行不一,趋于功利化。独立学院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父母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家庭教育较为严格,父母为使子女赢在起跑线上,从小要求较高,让他们接受各式各样的文体特长培训。接受的培训大多是快餐式的速成教育,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很少涉及人格、思想品德方面的知识传授,使他们从小便产生了重技能轻德育的观念,在是非曲直面前,他们有见义勇为的想法,但是要充分考虑见义勇为的行动成本;他们尊重国家、集体利益,但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功利性日趋严重。

4.诚信与感恩意识淡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富足,诚实守信的美德却渐渐地被人们给淡化了,高校诚信缺失尤为严重。这一问题不仅仅是发生在独立学院,知名高校也不乏其中。教授造假、研究生论文抄袭、本科生考试作弊、助学贷款不还等现象时常见诸报端。从教授到在校大学生都想不劳而获,诚信意识缺失严重,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伴随着诚信意识的下滑,感恩意识也出现滑坡。特别是部分从小生活富足的独立学院学生,在他们的观念里面,什么都是他们所应该得的,父母的养育之恩被看作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既然生下我们,就应该承担起养育我们的义务;教师的教育之恩被看作是教师应尽的责任,学校既然收了学费,教师就应该给我们提供教育。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基础,也会失去立业之基,感恩教育也日渐成为高校德育建设的软肋。

二、将服务意识引入高校德育建设

本文所阐述的服务意识是基于服务概念提出的,高等院校的实质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只不过作为高校所提供的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服务有所不同。高校所提供服务有两层意思:一是为高校学生提供知识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通过高校所提供的这一服务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或者生产生活技能;二是真正意义上的服务意识,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态度为学生提供服务和帮助。本文将重点阐述第二种服务,即服务意识,将服务意识引入到高校的德育建设中。

2010年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杨玉良院士指出教师“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因为教师的品行素养、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特别是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从学前班到大学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因此教师的个人品德会直接或间接地映射到学生身上。高校作为青少年教育阶段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尤为重要,他们思想品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因为大学生道德观念直接影响到他们能力发挥的方向。高校教师品德高低,决定了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高低,高校教师如果缺乏服务意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作为高校学生课堂上的问题和困惑由专业教师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由学院的各个职能部门来负责,可以理解为学业上的服务由专任教师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由各职能部门提供。因此,服务意识贯穿于高校育人的整个过程中,它在高校校园应该受到重视。

高校教师的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本文在前面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德育现状中提到过,他们很多人对于教师的教育之恩是没有丝毫意识的,因为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书,没有育人环节。很多年轻的专业课教师甚至将育人、思想道德建设看作是辅导员的任务,与自己不想干,自己只要上好课就行,这样的教师势必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利于高校的德育建设。如果我们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能够加以引导,以身示范,将教育人性化,真正使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将我们的教学看作是一种服务,让学生体验到高校教师育人服务的魅力,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季羡林先生平时穿着极其朴素,经常会被人看成是学校里的老工人。不止一次,季先生被来报到的新学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季先生每次都原地不动地替他们看守行李,有时候会一看两小时。自然,这些学生两三天以后就会在北大的迎新会上,看见季羡林校长坐在主席台上,让他们惊讶不已,这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通过类似这样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服务意识在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真正大師的学生或者是与大师接触过的一些学生,他们的人品、修养与学习态度,与一般的学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大师的养成与自身的文化修养、品德是离不开的,将这种“大师的服务意识”带到教书育人过程中,效果要胜过许多堂专门的思想品德理论课教学。

此外,高校各职能部门的教职员工的服务意识在高校德育建设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都是在校园内进行的,在校园内的各种事务处理,学生都要直接面对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因此各职能部门在接待来访学生时的服务意识至关重要。高校学生大部分都是有素质的,不会无缘无故去各职能部门无理取闹,只有当他们真正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才会去各职能部门去办理相关事务。很多职能部门的教职员工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态度不好、看心情办事、遇到学生事务相互推诿,学生遇此种事情多了,便会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至于用同样的方式接人待物,“回报”社会。所以,高校德育建设离不开高校职能部门教职员工服务意识的增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因此将服务意识引入高校德育建设势在必行。

面对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的现实状况,加强全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我国的高校作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级人才培养机构,培养出来的青年能否合格、是否可靠,与高校的德育建设密不可分,因此高校德育建设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四边的解释及造句下一篇:用人单位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