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我国大学生扩招, 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 原有高校的数量以及其硬件设施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全国各地掀起兴建大学城之风。处于摸索阶段的我国大学城建设和管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合理利用环境、建造适应大学城发展的模式成为了大学城开发的重中之重, 由此也引发了我们小组对上海松江大学城商业空间的思考。
上海松江大学城占地约8000亩, 是目前全国规模较大的大学园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现在的大学生对物质的需求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时候, 通过对上海松江大学城的进一步研究分析, 发现大学城的商业结构较过去几年有较大改变, 主要体现在餐饮、交通、生活、娱乐、素质拓展等方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 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首先就体现在饮食质量上。大学里的食堂不能满足学生们多种多样的要求, 在“吃货”盛行的年代, 善于发现商机的商家们在大学城的主干道上开设了风格各异的餐厅, 以“求变”、“求新”来满足大学生的味蕾。社会供给方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曾有调查表明松江大学城的餐饮业已达到饱和, 但是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仍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对餐饮有更高的要求, 由过去的仅求一餐温饱到现在对餐厅的氛围要求, 供给的发展远远跟不上新的需求的出现。每年开学也都会有老店的“关门大吉”和新店的“开张营业”,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城的餐饮还远没有达到所谓的饱和状态, 供求仍然不平衡, 社会供给方的数量, 尤其是质量还有待提高。
上海近年来地铁行业发展迅速, 并在将来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松江大学城和市区的连接也从早几年的班车发展到地铁通车, 极大的方便了学生及教职工的出行, 但是交通方面仍不断涌现出新问题, 主要地铁九号线的“松江大学城”站到学生宿舍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一段距离并不长, 安排多辆公交车的话, 由于学生出行的时间段集中, 其他的空闲时段又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 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主要是依赖“松江18路”、“松莘B线”等公共交通系统, 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松江18路由两节车厢组成, 空间较大, 但间隔时间较长, 却也不能满足高峰时期学生的出行量;低峰时间段, 松江18路常常是空车来回跑。松江18路既然是类似于公交短驳的方式, 为什么不将大车型和小车型结合起来, 高峰时段启用大车型, 低峰时段使用小车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错峰来进行公交营运, 既能满足乘客量大的需求, 也可以节约资源。另外, 对于其他线路的发车问题也有许多同学表达了不满, 松江18路供不应求, 学生只能退而求其次, 选择其他公共交通方式, “松莘B线”的时间间隔较长, 在终点站已经站满了人但是由于没到发车点司机也没法发车。
其次, 另一个影响比较恶劣的问题是松江的出租车已经形成了普遍的“最后一跳”停车方式, 所谓“最后一跳”, 即还没到目的地使减速以等待计价器再跳一元的方式, 骇人的是几乎所有松江出租车司机已经达成了共识, 在我们调查时, 大量学生对此表达了不满。因此形成了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宁愿选择黑车出行, 因为黑车较公交车比起来有速度快的优势, 而且可以拼车, 与出租车比起来消费低, 而且不受冤枉气。黑车现象的屡禁不止最大的原因就是有庞大的需求量, 政府要彻底根治黑车现象、维护学生的出行安全, 除了联合大学城的各个高校积极加大宣传以外, 应完善公共交通, 发挥政府公共行政职责,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公共交通的方便, 没有需求, 黑车不治自灭。
国家的富强, 除了物质上的富足, 还应有精神上的满足。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但是人民的精神文明没有和物质发展速度同步, 所以现阶段对国民精神文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城也应该贯彻新形势下的新要求, 孰不知埃纳雷斯堡 (中国人喜欢称之为阿尔卡拉) 大学城早在1998年就被教科文组织评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将大学城与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目前, 在松江大学城的周边, 也有许多丰富同学精神文化生活的建筑、设施, 如仿英风格的泰晤士小镇、上海最大的植物园——辰山植物园, 以及离大学城不远的上海第一高峰——佘山、还有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欢乐谷。最近几年, 松江大学城又新建了大学生体育中心, 极大地丰富了大学城学生的文化娱乐生活。
大学城的建立, 最初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整合教学与环境资源, 例如世界名府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 都有非常完整的体系。我国的大学城既然要向国外先进大学城学习, 不应该只学表面, 更应该关注内在。虽然名为松江大学城, 却没有很好的整合机制, 各个高校独立运营缺少联系, 每年也只有七校联合招聘的时候还能感受到一点大学城的感觉。这样的大学城只是表面上将几所大学的空间位置放在在一起, 除了带动松江经济的蓬勃发展之外, 并没有能将大学城的作用发挥出来。政府应当鼓励并引导七大高校, 有效将教育资源合理分配, 互相之间取长补短, 加强学校间、师生间的交流, 提升高校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重视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联合社会力量, 全力打造大学城周边范围的文化做贡献。
现代社会国家的强盛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 充分重视并努力提升大学生的素养, 责任意识是关键。商业空间的发展, 应摒除一味逐利的状况, 改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 使大学城真正的专业化、正规化、系统化, 有利于节约国家资源和更高效使用资源, 对大学城商业空间的不断研究、发展、提升、创新刻不容缓。
摘要:大学城的概念兴起于西班牙, 世界第一所大学城就位于塞万提斯的故乡, 埃纳雷斯堡 (Alcala de Henares) 。大学城的构建, 其最初的目的是满足大学生人数的需求和以最合理的方式配备、利用有限的资源, 包括土地资源、环境资源、教学资源等。我国各地也与时俱进, 充分重视现代化教育, 建造了一批硬件设施一流的大学城。所谓大学城, 就必须有城的规模, 大学城周边的餐饮、交通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 也是大学城发展的一部分。本文着重就大学城的饮食、交通、文化、几个方面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松江大学城,餐饮,交通,文化
[1] 张水清.商业业态及其对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影响[J].人文地理, 2002 (5) .
[2] 管驰明, 崔功豪.城市新商业空间的区位和类型探析[J].城市问题, 2006 (9) .
[3] 李蕊蕊.历史文化因素对泉州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1) .
推荐阅读:
松江历史陵园10-30
松江区科普项目管理办法06-02
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研究07-04
天津商业大学商学院10-08
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调查研究06-08
青年大学生就业成才状况的研究07-01
天津商业大学法学专业怎么样06-26
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研究综述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