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尝试与践行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化工人才是高校化工专业的的根本任务, 高校教师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而课堂教学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渠道[1]。《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化学化工专业的基础专业课, 主要解决生产实际和科学实验中向化学提出的理论问题, 揭示化学变化的本质, 更好地驾驭化学, 使之为生产实际服务[2]。但该课程涉及大量的物理与数学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大,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加之近年来高校培养方案的改变, 压缩课时增加了该课程的授课难度, 课程进度的加快使学生更难接受, 势必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1《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状况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及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重建课堂成为实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重建课堂, 意味着我们要改变和重塑教学, 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惯常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 意味着课堂教学应该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变化。高校课堂相比较中学课堂, 课堂信息量大, 要求学生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广泛的吸收, 势必造成了课堂内容冗长, 形成了以教师主讲, 学生盲从的趋势, 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化工专业也是如此, 因此, 《物理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把目标确定为创新性实践性化工人才的培养。

本文拟转变教师教育理念, 以培养创新性实践性化工人才为目标, 改革该课程课堂结构,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逐步形成“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创新性化工人才打好基础[3]。

2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本文改革的内容主要从教案设计、课堂授课、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针对《物理化学》课程的特性, 对所讲授内容进行分类设计, 采取混合式授课方式, 提高授课质量。

2.1 教案设计及课堂授课

《物理化学》是一门涉及物理与数学基础的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涉及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及表面化学等内容, 如果课堂完全进行翻转, 让学生进行自修、自讲、自消化, 难度较大。因此, 我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 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对所讲内容进行分类教学, 主要分为教师主讲课、师生研讨课和学生自主课。

教师主讲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以提问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教师讲座课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比如热力学的第一、第二定律的内容, 化学动力学的动力学理论, 相平衡中相图的认识等, 这些内容需要教师进行透彻的分析和讲述。每节课堂时间分配为教师讲授环节为35分钟, 学生提问答疑环节为15分钟。

师生研讨课主要针对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比如节流过程等内容, 可以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深化学习内容。课堂时间分配为学生自学10分钟, 小组讨论15分钟, 组长汇报各5分钟, 最后教师点评。师生研讨课的形式多样, 可以按照不同的内容进行调整。同学们在这种课堂的表现比较积极, 参与度高, 学习热情高。

学生自主课是一种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形式, 主要针对拓展性内容的教学, 比如光化学反应、催化反应动力学等内容。课堂形式为每位学生自己进行内容讲述10分钟, 同学自由提问5分钟, 每次课由三名同学主讲。经过充分准备, 课堂效果较好, 同学提问环节比较激烈。

2.2 网页建立及网络交流

在现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 教师要与时俱进, 利用网络优势进行教学改革,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除了精品课程网站外, 我在相关网络平台建立了《物理化学》教学网页, 便于学生预习、复习、问题讨论与资料查询等。另外, 利用手机与学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 还通过该班级的qq群或微信群, 这种交流更便利, 可以进行课堂布置、信息发布、学生提问等。

2.3 科研工作的参与

物理化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 在实验中验证理论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的方法, 因此, 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化学课程拓展性科学研究中。我所带班级有三名同学申报的项目有幸获得了陕西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金的资助, 此项目与表面吸附部分的内容紧密相关。

2.4 新考核机制

在考核机制方面, 按照新的划分标准进行:学生考勤10%;课后作业10%;师生研讨课15%;学生自主课5%;期末考试60%。通过这样的调整, 可以看出平时课堂在其中占了较大的比重, 从而降低了期末考试的压力,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学习效率。

3 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首先从课堂效果上看, 学生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效果较好;其次从教学效果上看, 教师主讲课的课堂反响没有学生自主课好;从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 作业的完整度和正确率较高;从学生的出勤率可以看出, 大部分同学为了小组的完整性, 基本没有缺课的情况;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与上学期成绩相比较, 该班的期末考试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最后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 师生沟通更频繁, 更好的促进了教学工作;从本课程的问卷调查情况及学生的结课总结看, 同学们对本次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比较满意。

4 问题与展望

在本次课堂教学改革中, 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但仍存在问题。比如后台借助网络沟通的改革内容没能更好地进行;由于班级较大, 分小组讨论问题还是存在弊端:小组较多导致汇报时间偏长, 影响课程进度;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导致同学参与度不大;需要对讲授内容进行严格的分类讲述, 有所取舍, 实现有效授课。此次课堂教学改革的践行, 使我认识到混合式教学方法适合《物理化学》的教学。

摘要:重建课堂是高校实施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物理化学》作为一门化学化工专业的重要基础专业课, 内容枯燥, 公式众多, 是较难的一门课程。本文尝试采用混合教学模式进行《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结合网络平台, 提高教学质量,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物理化学,混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宋鑫.“以学生为中心”视角下的北京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5, 11, 27-31.

[2] 郑兰荪.我教大一化学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5, 11, 4-5.

[3] 陈露洪, 李育佳.研究型大学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比较与借鉴.[J]中国大学教学.2016, 2, 89-94.

上一篇:远距离潮位控制在莱州港5万吨级航道疏浚工程中的应用下一篇:系统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