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

2023-01-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任务型语言教学设计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类型分析

摘要:对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特征和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任务类型,并提出要根据任务的难易度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

关键词:任务;语言教学;类型

任务型教学采用“做中学、用中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该方法采用学生俩俩对话、小组活动、集体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以完成交际性任务为主要目标,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与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平台。在任务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任务型活动的不同难度,将会面临任务型活动的不同类型进行选择与编排以及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问题。

一、任务的互动特征

任务型教学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提出,它的突出特点是语言学习任务的互动性。不同的学者对任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认为任务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要集中在意义而不是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任务是交际型任务,即学生在学习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任务是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的有交际目的的活动。

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意义的构建是任务型活动的首要目的;意义的构建是在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完成的,所以任务型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互动性。学习者是在交流的活动中,通过相互提问、回答问题、询问他人的意思、对自己的想法等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的。学习者是在参与活动与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际性和有目的的交互活动中掌握语言的。语言的本质特征也决定了学生只有在互动交流中才能实现对要表达意义的构建,完成语言学习任务,从而提高交际能力。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步骤完成具体交际性任务。实施任务活动包括三个步骤:任务前、任务环和语言点。任务前活动指在进行任务型活动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活动的目的、方法、材料和要求。任务环由任务、互动交流、展示总结等三个阶段组成。学生以对子或小组形式组织起来并进行互动性语言活动,通过发言、讨论、笔记、倾听、比较、合作、纠正、补充等活动达到交流信息的任务,最后小组代表展示和回报任务活动结果,教师全过程巡视、倾听、指导、监督、提供帮助、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予评价。在学生完成语言任务后,教师以多种形式归纳语言点,在关注语言意义的同时归纳语言形式的规律性,使语言学习精致化,引导学生对形式加以注意,从而使两者达到平衡,相互促进。

总之,实施任务活动要充分体现其互动性。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语言知识,而是让他们掌握语言运用,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译等互动性语言活动,达到掌握语言技能的目的。

二、常见互动性任务活动的类型与难度分析

基于上述任务活动的互动性特征,教师要针对不同的任务材料,选择适当的活动类型,在选择任务型活动的时候要面临任务的选择问题,涉及任务型活动的难度和可操作性。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材,如“Go For It”,一般按照话题编排语言材料,安排一系列任务型教学活动。口语任务材料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可供口头交际用的语言材料应取自于学生周围的所见所闻,如口信、广播、诗歌、短剧、新闻发布会、采访、调查、电话咨询、电话留言、天气预报、影剧海报、影剧介绍、旅游指南、交通运行时间表、广播公告、广告、菜谱等。用于互动教学活动的书面任务材料可以选择报纸、杂志、期刊通讯上的文章、广播电视的文字材料、新闻故事和报道、调查报告、通讯、社论,连环画、便条、日记、购物备忘录、城市地图、布告、产品使用说明书、旅游指南、食谱、会议备忘录、谈判点文字稿、往来书信、图片说明、幻灯录音录像带的介绍、个人录像带解说词、漫画的配文等。

许多二语习得专家对任务活動类型进行分析和研究,强调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话题选择不同的任务活动材料,再根据材料不同选择不同的任务类型。本文采用J.Willis的观点,把课堂的任务活动分为以下六种类型:①列举型任务:指对人或物按一定的分类或标准进行介绍。②整理性任务:把事件、活动、物品等按照时间或空间关系等方式排序。③比较型任务: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④解决问题型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⑤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交流个人日常生活中的经历。⑥项目型任务:个人或经常由小组合作完成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常延伸到课外活动。

这六种任务类型均反映了学生的认知过程,都遵循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位于上方的三种任务类型的难度低于下面的三种。它对任务类型的分类概括性强,对实施任务型教学,开展任务型互动活动有现实意义。上述六种任务型活动类型基本上概括了语言教学任务的各个方面,其中每个活动类型又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和话题,可以衍生出大量具体的任务型活动。但是,上述活动类型仅仅对任务型活动的形式进行分类和研究,所关联的语言功能和话题还需要具体的语言事实来实现。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文化内涵对他们的语言交流活动具有重要影响,任务型语言活动所涉及的词语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使他们有话可讲,否则将严重阻碍交流的顺利进行。

《新课程标准》对任务型教学提供了功能表和话题表,作为教学参考。任务型活动不仅涉及不同难度的任务类型,而且还涉及任务活动所属的语言功能与话题。任务型活动经常涉及社会交往、态度、情感、时间、空间、存在、特征、计量、比较、逻辑关系、职业等。根据详细分类,表达社会交往(Social Communications)功能的小项有20个之多:

每个功能小项由若干语言点或语法点组成,如“介绍”功能包括:

My name is Jim.I’m a student.I’m from England.This is Mr./Mrs./Miss/Ms Brown.I’d like you to meet Bob.May I introduce Professor Jeff Brown?Hello!How do you do?Nice/Glad/Pleased to meet (see) you.

话题种类繁多,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主要包括:个人情况、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日常活动、学校生活、兴趣与爱好、个人感情、人际关系、节假日活动、购物、饮食、健康、天气等。这些话题通过语言点与其功能相结合,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话题来。例如:(1)Individual data(name,age,date of birth,place of birth, telephone number,address,postal code,e-mail address,ID number,etc.)(2)Family data(name,age,relationship,etc.)(3)School data(school,grade,class,teacher,etc.)(4)Data uses(filling out forms and applications,etc.)(5)Jobs and career(office worker,worker,teacher,doctor,farmer,driver,official,etc.)因此,教师在选择任务类型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特点,选择适当难度的任务型活动类型。影响任务实施难度的因素除了任务类型之外,还包括语言功能和话题。这三个方面对教师设计与实施任务型教学活动至关重要。根据国内学者对任务难度的调查研究,话题与功能的熟悉度对任务的难易度影响较大,其次是输入量和抽象度。熟悉度包括学生对话题及其承担的功能意念的了解程度,学生亲身经历的活动有助于调动背景知识参与任务的完成。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和话题的难易编排顺序对学生对话体的熟悉度均有影响。输入量涉及任务的学习准备,如与话题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任务内容与要求、必要的听读任务等。抽象度指话题不与具体的生活现象和事件直接联系,而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认知度复杂,难度相对较大。相对而言,语言和内容难度不大,因为任务活动的首要目的是表达意义、互动交流,在任务活动的互动中习得语言内容效率高,属于无意识记,不易忘记。这对语言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设计任务型活动的时候,活动的目的要明确,并具有可操作性;要从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让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要把讲解语法知识与培养语言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活动应积极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要促进文化意识的增强,促进语用能力的提高。

三、结论

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具有明显的互动特征,通过互动性任务活动,语言交际得以实现,意义得以构建。这个建构主义学习过程能够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通过对任务类型的特点和难度的分析表明,任务活动的类型与语言功能与话题密切相关;教师在选择适当的任务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影响任务难度的主要因素,如熟悉度、输入量、抽象度等。

参考文献:

[1] 张素英,刘长青.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及其在大学英语阅

读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1):140-144.

[2] 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New York:Prentice-Hall,1989:74.

[3] Willis,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

Longman,1996.

[4]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刘长青 刘向利

第2篇: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和评价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语言教学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英语教育的最新发展成果。它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关注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控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对所获信息做出有深度的处理。任务型语言教学并不否定传统的教学原则,它同样强调语言的形式与意义的结合,注意语言功能与语言结构密不可分的关系。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评价的问题。如何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涉及到三个问题:根据什么标准;考查什么内容;使用什么方法。本文将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教学目标入手,进一步探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评价方法。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目标

任务型语言教学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关于如何界定“语言运用能力”及它与语言能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外语教学界对此有许多不同的论述。《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关于语言能力的解释是:语言能力指一个人语言语法的内化知识,指人能够理解并说出句子,包括从来没有听过的句子。关于语言运用的定义是:语言运用指人对语言的实际使用。一个人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不同于他用这种知识来造成句子和了解句子的方式(语言运用)。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或知识是指“说话人或听话人关于语言的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在具体情景下语言的实际使用”。现在学者们讨论语言运用时,通常涉及的是如何考查出学习者语言运用的能力,即能力表现。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准确度、复杂度和流利性三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仅追求语言的活动量与学生的参与,而且还把语言的准确性、掌握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准确性是指使用规范的语言,按照语法的规则表达。许多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倡导者都把语法、语言的准确性放在第一位,有些学者认为,应该让学习者知道为了交际的目的,这些语言的形式是如何使用的。复杂度是使语言系统更加复杂、更精细,体系更完整的过程。复杂度可以使语言使用者在交际时更有效地表达,减少词不达意或由于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而采取迂回的表达方法。任务型语言倡导者认为完成任务可以使学习者的外语得到发展。流利性是学习者在真正交流时在不过长的停顿或犹豫的情况下表达的能力。一些语言学家指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头脑中存储的不是单个的词语或支离破碎的语言,而是一些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所以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认为,教师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时,重要的不是单个的语法结构,而是综合的语段能力,是学生可以掌握多少预先组织好的短语和固定的表达方法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第二个目标是素质教育。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认识任务的作用,还从人的发展与培养方面看待任务的作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三个层次的任务:第一个层次只涉及到交际;第二个层次涉及认知;第三个层次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一层次任务是在某个特定的情景或某个特定的语言范围内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任务通常是围绕特定的功能或解决简单的问题进行。第二层次任务不仅发展学生的交际技能,而且也发展一般的认知策略、处理信息与组织信息的能力。第三层次任务的范围则不仅要培养交际能力与认知策略,还要通过学生学习外语的经历和体验,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就不仅仅是语言方面的目标,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教育目标,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等,也包括发展创造性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评价

1.现代外语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从国际英语测试的发展趋势看,现代教学评价需要根据学生需求和实际能力与表现来进行。应有如下特点:要学生能表现、能创造、能用语言来做事情;用真实生活的情景或模拟这样的情景;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延续,不干扰正常教学;可以通过学生每天在课堂上做的活动评价学生;选择有意义的、能代表教学活动的任务;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涉及到更高层次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提供有关学生强项及弱点的信息;用人工而不是机器评分,利用人的判断力;在这样的评价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前有所不同。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现代外语教学评价更注重通过学习者语言能力的表现,即语言运用来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同时还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重,测试与教学结合。现代外语教学评价发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1)从注重语言形式转向了重视语言的运用。(2)语言测试题型中主观题的比例增加。语言测试总的趋势是尽量减少选择题,因为这种试题难以测出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3)增加更多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4)从间接测试转向直接测试。间接的考试方式有单词的选择填空、改错、完形填空等。直接的考试方式是口试、作文、完成如信息差、信息转换之类的任务等。(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估,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并综合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以及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测试检测结果,二者相结合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水平。

2.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评价方法

根据任务型语言教学评价的理念,测试的目的不是考查学生零碎的语言知识,而是考查学生在语篇中运用语法知识;不仅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还要考查策略和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考查的重点不是学生知道什么,而是学生可以做什么,并推断他们将来在实际交际时会如何表现,即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1)任务型语言评价

任务型语言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表现,并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思维过程。任务型语言评价强调测试任务:(1)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有意义;(2)布置任务时需要有明确的情境提示,阐明任务完成的条件和要求;(3)注重语言的交流和运用,并且要与实际的生活相关;(4)测试任务的评价取决于结果。任务型语言评价的目标在于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可以包括某些“间接性”的考试方式,如选择填空等。任务型语言评价并非不重视考查语言的形式,如词汇、语法、结构等,而是通过综合运用语言的方式来考查学习者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采用任务型评价,所设计的任务要符合课程的目标并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任务的难度要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语言的难度应与教材内容相吻合。任务的内容应对全体学生都是公平和无偏见的,以使学生展现出实际能力。通过考查学习者完成实际语言任务的情况可以测定他们的综合能力并预测他们今后的能力表现。设计任务型测试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分体系也比选择填空更加费时和复杂。但是,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评价可以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语言的实际使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正是外语教学的基本目标。

(2)语言能力表现评价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是通过让学生完成模拟真实生活情景的任务,展现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语言能力表现评价是一种直接的考查方式,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单项或综合的语言技能将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以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它要求学生使用已掌握的知识去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应该能够表现学生的知识和运用知识做事的能力。评估活动可以是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信息与思想的交流、问题的提出与答案的寻求、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我们可以模拟生活的真实情况,向学生布置任务。通过让学生完成任务,能够有效地检测他们的真实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力,并预测他们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完成语言任务的情况。比如,让学生看自己所处城市的交通指南,然后用给定的介词完成句子。如果学生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学生掌握了介词方面的语言知识,同时具有建筑物和商店等公共设施的词汇知识。语言能力测试还可以与日常的学习相结合,使评估过程与方式更贴近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

语言能力表现评价的设计需要有广度和深度,完成任务的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开放的。语言能力表现评估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传统的写短文、面试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完成交际任务等。增加语言行为测试内容,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显露语言行为与思维活动,从而推断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提供有关学生的多方面信息,包括语言与文化和非语言方面的因素,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刘瑞琴.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实施理据.教学与管理,2008(3).

[4] 罗少茜,陆锡钦.英语课程标准话题及其任务情景提示.北京:世界图书音像出版社,2004.

(见习编辑郭振玲)

作者:刘瑞琴

第3篇:新课标下的任务型语言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一 、任务的确定应有明确的目标。

例如学生刚学完有关食物的英语名称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两个任务:1、让学生作一个小型调查,用英语询问并记录班级中各个学生最喜欢的食物,各小组汇总调查情况后用统计表的形式表示调查结果,然后各人用英文写一篇简短的调查报告。2、教师把自己收集的英语食品广告分发给学生,然后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说出印象最深的广告和引导学生分析广告中英语用语和句法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食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这些食品设计文字并加上图像的广告。

二、任务的实施应有充分的信息资料输入。

如(1)Duty?report:值日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情况,其它学生可互相提问题。(2)Play a guessing game:用问题“what does he do ”引入任务,让学生猜测多媒体课件中人物的职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Ask the way:创设问路情景,根据实际情况 telling the way,eg, I want to go to he hospital完成对话活动。(4)See the dentist、go shopping等:学生可扮演角色,进行对话。(5)Have a discussion :学生分小组讨论(6)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通过训练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课外的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

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任务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

如七年级下Unit1 Where is you pen pal from一单元,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国名、民族及语言。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龄特征,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球星、歌星,一些城市景点等相关资料。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贴一幅世界地图,先将学生分成4—6人一组,让他们自己在组内应用手中的资料交流,然后推荐2人到讲台前介绍自己喜爱的人物,介绍完后再将他们的照片贴在地图上相应的国家上面。在这一任务设计中,通过听、说、演、练等活动,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和有趣的实际生活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四、任务的设计应体现情景交融。

如《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一单元,为了让学生学会买卖东西这个功能,教师可以将教室分成几个商店,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钱”去购物,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买的东西最多。在这个任务中,每个学生都扮演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形成。

(作者单位 白水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 王波

作者:孙会莲

第4篇: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江苏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詹颖

【摘 要】 本文从众多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者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学者,试图从他们的研究中梳理出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在综述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该研究领域中的焦点问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现状,趋势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Prabhu在印度南部的Bangalore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众多语言学家纷纷投入此项研究的热潮中,他们都把任务作为研究的中心元素。随着研究的深人,任务型语言教学于90年代在理论上逐步成熟。

一、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现状

语言焦点阶段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这一阶段学生分析课文和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在分析中或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虽然Willis不把语言分析和操练作为任务看待,但她认为,在任言教学中进行明确的语法教学是有价值的。

Skehan (1995,1998)提倡的语言学习认知法使任务型语言教学获得了新的发展。他阐述了任务型语的理论依据。

首先,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有别于母语的习得过程。母语习得过程为:词汇化——句法化——词汇化二语言的学习更多是认知性的,学习者在交际活动中趋向注意语言的意义。在信息处理系统环境下,学生的是有限的,注重意义就意味着在实际语言运用中更多地趋向于实例和记忆系统,内在的句法化压力就不会起语言系统就得不到发展,所以语言教学应创造机会使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促进其中介语系统的发展。

其次,语言运用取决于规则系统和词汇化系统。语言运用的目标有三个方面:流利性、准确性和复杂言的流利性与语言的意义相联系,而语言的准确性和复杂性与语言的形式相联系。认知教学法提倡的任务型张在交际的环境中,通过合理设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其语言续而平衡的发展。关于如何合理地设计和选择任务,Skehan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分析任务的信息处理负担,确定任务的难度。Skehan不赞成Candlin制定选择任务和衡量难度的Prabhu(1987) 在他的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书中对任务进行了界定。他认为,任

务是学生通过思考从所给信息中得出结沦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使学生能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调控。Prabhu把这些活动分成四类:规则中心的活动、形式中心的活动、目标中心的活动和意义中心的活动:他非常赞同最后一种活动,认为教师不需要明确地教给学生语法规则和过多地进行看法纠正,学生就可在关注语言意义的过程中内化语法系统,这与Krashen所倡导的 "自然途径"的理念不谋而合。但Prahu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出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比如,任务的选择没有进行需求分析,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Long & Crookers 1992)。这些不足成为后来研究者解决的首要问题。

Candlin和Breen (1987)对Prabhu的研究进行了改进。Candlin对任务进行了重新界定,认为任务是一系列有区分度和有层次的活动,这类活动内含问题(尤其是交际问题),它使得学生和教师通过各种认知和交际过程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井在活动创设的情景中运用新旧知识探索和实现活动要达到的目标。同Prabhu一样.Candlint和Breen也把任务当作课程设计的单元,并把这类课程大纲称作"过程大纲"。这一课程设计理念首先来自对综合大纲的评判;其次,他们认为,学生在与同伴进行有目的的交际时能更好地学习语言。与Prabhu不同的是,Breen赋予课程设计者新的使命,那就是为教学提供可选择的活动和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很高的教学能力,学生在学习中也必须更加积极。Candlin在对任务进行等级评定方面比Prabhu更进了一步,他提出了一系列选择任务和衡量难度的标准,即任务的维度,其中包括认知负担(任务内容的复杂性,参与者数量和组成任务元素的数量)、交际压力(来自交际对方的压力)、独特性和普遍性(任务目标的明确性和所要求的理解模式)、语码复杂性与理解密度(语言规则的复杂性和用语言规则来完成任务的复杂性),过程的连续性(对任务类型的熟悉程度和学习者把新任务与所熟悉的任务联系起来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全班面前发言比与同伴交谈时承受的"交际压力"更大;学习者从一篇文章中找出线索比判断对错的要求"理解密度"更大。尽管Candlin和Breen没有反对在教学中关注语言形式,但在他们的研究中却设有提到直接的语法教学,而是过分强调了交际。这样会使学生更加依赖交际策略和过多使用短语或词汇,而没有对语言结构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无法保证语言系统的平衡发展。

Long(1981,1992,1998)和Crookes(1992)认为,任务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在确定教学任务时,他们非常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认为任务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要设计教学任务就必须要知道学生在真实生活中会碰到哪些任务。Long还从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出发,初步发展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交互修正理论。该理论分析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为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须注意语言形式找到了理沦依据。Long认为,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能够产生语言习得,使语言输入变为可理解输入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交际双方在会话交互过程中不断相互协同,对可能出现的理解问题进行交互修正,在交互的过程中引起对语言形式的注意。Long和Crookes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只有学习者在完成任务中出现普遍的语法错误时,教师才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言形式,并且在完成任务时,学生常会运用交际策略绕过复杂的语言形式.因此无法保证学习者中介语系统的发展。

Willis(1996)继Long和Crookes之后.为教师在课堂中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提供了

操作层面上的指导。她在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一书中提出了任务实施需遵

循的五个原则,这五个原则是:要接触有意义且实用的语言,要使用语言,任务促使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轮的某一点上要注重语言本身,不同时期要不同程度地突出语言。Willis把任务型教学过程严格地分成任务前、任务轮和语言焦点三个阶段。

任务前阶段包括介绍话题和任务。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和准备任务,学生可以在其间听一听其他人所做的类似任务的录音。

任务轮阶段包括任务、计划和报告。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全班汇报他们怎样完成任务,他们决定或发现了什么;最后通过小组向全班报告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

认为这些标准与实际缺乏明显的联系。Skehan对任务的分析采取了三分法,即语码复杂性、认知复杂性以压力。语码复杂性包括语言复杂性和变体、词汇密度和变体、冗余性和密度。认知复杂性包括认知熟悉度(悉度和预测性、篇章类型的熟悉程度,对任务的熟悉程度)和认知处理(信息的结构、信息加工量、信息量的和有效性、信息种类)。交际压力包括时间的限制、陈述的速度、参与的人数、篇章的长度、回应的方式、际的机会。

2.分析任务的特征与语言运用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即如何通过任务的选择使学生的注意力分别指向用的复杂性、准确性和流利性。Skehan还提出了任务实施的五条原则,即选择一系列的结构作为学习目标的选择要符合实用的原则;选择一系列的任务使语言学习的目的得到平衡发展;通过注意力的安排最大可能生注意语言形式的机会;使用循环的评价。Skehan还提出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他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任务前活动包括教的活动、意识提升活动和计划。教的活动与介绍新和重构语言结构密切相关,教的方式可能是直接和明确的,也可能是间接和含蓄的。Skehan认为,任务前常重要,这些活动能起到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的语言知识、减轻任务的信息处理负担、引按任务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作用。意识提升活动旨在提高学生对语言结构的意识,其中包括课文探讨、他人做过的类似任务、任务前的集体讨论等活动。计划就是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准备任务,这其中会给学提示。任务中的阶段包括三个方面,即执行任务、计划后面的报告、报告;任务后的活动包括分析和操练,Willis的模式大同小异。

语言教学中一直存在着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之间的矛盾、发展语言系统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之间的矛言课堂教学与语言自然习得之间的矛盾、提高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与任务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在任务型教学过合理设计和成功完成任务,这些矛盾会得到协调与平衡。无论从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因此在理论上它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二、国外任务型语言教学研究的趋势

虽然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已比较清晰,但是并未完善。该领域中争议的问题也是我们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例如:

1.任务的选择问题。对任务本身的争论主要包括:任务维度标准难以具体化。就其中的认知负担或杂度而言,其本身涉及的面很广,客观标准难以确立,只能做主观性较强的粗略分析。目前认知的复杂度是焦点,任务各维度之间常常是相关的和互动的。那么它们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还是其他?

2.任务的编排问题。任务不一定是同一层次上的链接,但在实际操作中,每一层次都是下一层次的随着层次的上升,任务的复杂度也随之增加。同样,维度系列的链接也是很多任务型学习教材的重要特征。不同层次和维度间的"接口处"难免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关系。

3.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多来自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为,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的径,任务的设计能决定语言运用的类型和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复杂因素,因此教学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仅从心理语言学来分析语言教学显然是不够的。

4.目前关于TESL环境下任务型教学的讨论居多,而TEFL环境下的讨论较少。此外,第二语言或外育背景的复杂性决定了难以有统一的和可应用的维度权重参数和维度链接模式。

5.任务型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任务维度的权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而教师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将呈现出以下几种趋势:

(1)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开始走向多层化。研究者开始意识到在TESL和TEFL环境下,以及的不同阶段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复杂性。因此对任务型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性研究势在必行。

(2)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模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研究者开始认识到仅从心理语言学来分析任务型语言教学远未能揭示其规律性。研究者开始把心理语言学与其他邻近学科,特别是教育学的理论相结合来共同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这一趋势已初显端倪。

(3)对任务的设计和编排越来越重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融合。在该研究领域里,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争论使得对任务设计和编排的研究越来越采取一种折衷的路线,从而使学生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仍需保持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从而有计划地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4)深入开展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实施者的研究。研究者普遍意识到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素质将成为此模式实施的关键。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下教师素质的研究将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http://news.blcu.edu.cn/detail.asp?id=1655

第5篇: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在中学英语教学领域,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英语学科的“新课程标准, ”其宗旨是加强能力的培养, 尤其要倡导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同时,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 这无疑是对过去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的一次实质性变革。英语课堂因此而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 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正是在新课程标准即将正式推出之时这样的背景中展开的。

一、问题的提出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简言之即“用语言做事”。为验证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农村初中的可行性,我们成立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希望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3)后任务(post-task):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意义性、完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运态性。

英语新课程倡导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的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式,探求有效运用任务教学模式。

一、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设计

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任务的设计与分析。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语言知识的目标、语言能力的目标;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点,并把这些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在任务型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仍然需要把语言(语法、词汇、语音)放在重要位置。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考虑学生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让学生达到最终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语言能力,才能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教师应选择那些对完成任务有用的必须用到的语

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仅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在真实生活的情景中练习主要的语法、词汇,而且可综合地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二、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出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是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诱发他们行动的欲望。

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用语言做事”语言是工具,是完成任务的物质保证。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情况设计任务,才能保证学生按照预想的程度完成任务。例如,同是有关音乐方面的任务,初一学生可能只能完成对不同音乐的喜欢情况的调查。高中学生可能能够完成同学们对各种音乐不同理解的调查。

三、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设计的任务要看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水平。防止任务设计得过分“小儿科”,低估了学生的潜能与认知能力,如果任务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任务设计得过难,过多地依赖其他方面的智能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基础,结果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或花费太多的时间。

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任务目的的具体表现。

现代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经验,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学会创造。不仅是为了眼前的现实,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作为,有所发展。这个“空间”就是学生的自由度,不要捆住学生的手脚,更不能束缚他们的思想。有些老师喜欢标准答案,喜欢包办代替,喜欢暗示诱导每个教学步骤都替学生设计好,并希望他们按照预定的轨迹走。这些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设计的任要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引导学生逐步拾级而上。

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要设计出一项有价值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学生需要的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学生需要应该包括两大方面:(1)现实社会对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共性需要);

(2)学生自身的需要(即学生个性的需要)。分析也有两个层面:(1)整体分析,每位教师在每一教学阶段(如:新学段,新班级等)前都必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需要分析;(2)局部分析,每位教师在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如:一堂课,一个教案等)都有必要根据已有信息做出教学活动可行性评估。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是任务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在设计单元任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

1 . 本单元的语言能力目标,或者说:本单元要教会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什么事情,即可以完成哪些任务。

2 . 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掌握那些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以及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

3 . 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课堂管理因素:某项任务是学分别完成,还是一对一的结对完成,或是由小组共同完成。

4 . 是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

5 . 课堂组织某项任务所需时间以及准备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6 . 这些任务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策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

7 . 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运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任务型教学并非一定要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如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活动一样。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的初级阶段,比如游戏、比赛、猜谜等等,并不一定是今后学生在生活中都用得到的。实际上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可以从字母教学开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天, 就可以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任务—调查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语是从英语来的。如牛仔裤、坦克、

吉普车、麦克风、沙发等。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十几个单词。他们还可收集各种电器上、商店的各种物品标签上或街道广告牌上所看到的字母。

任务的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任务可以是具体、实在的一个成品:如写一张课表,做一幅挂图,画一个小丑,设计一套衣服,通过询问、访谈制成的全班同学生日图表等等。对于初中学生,可以讨论郊游的计划。在学习My home 一类话题时,任务可以是调查谁在家里做家务,并要求同学计划出今后可以帮助家长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时,他们所做的,所说的是有意义的,是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真实的目的去交换信息。

设计的任务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向学生说明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参与这个任务之后能学会做什么。成功的任务设计:1)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2)能使学生在课堂内演练生活中真实交流时所需要的语言技能;3)能激活学生心理和心理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持积极态度,明白犯错误是正常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5)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任务活动应对学生具有挑战性。

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当前的能力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任务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完成一个任务的方式及完成的顺序,并可以在最初做的基础上修改或重做。

我认为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有时一个任务往往又含有几个子任务,而且任务也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对课堂教学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等,这些任务可以根据布置家庭作业或研究性课题来完

成,也可以根据汇报演出或竞赛活动等等来完成,任务可以是一天完成,或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来完成。

第6篇: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应用初探

当前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在适应新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现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必然。在中学英语教学领域,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英语学科的“新课程标准, ”其宗旨是加强能力的培养, 尤其要倡导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同时,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改进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功能, 这无疑是对过去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的一次实质性变革。英语课堂因此而更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的学习过程, 而不仅仅是学习的结果。“任务型教学”的实践正是在新课程标准即将正式推出之时这样的背景中展开的。

一、问题的提出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 20 世纪 80 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语言学习的“任务”是指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简言之即“用语言做事”。为验证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在农村初中的可行性,我们成立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课题组,把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运用到初中英语教学中,希望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3)后任务(post-task):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意义性、完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运态性。

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的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笔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做了以下尝式,探求有效运用任务教学模式。

一、语言知识与能力的设计

在设计任务型语言教学时,对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任务的设计与分析。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必须考虑语言知识的目标、语言能力的目标;要考虑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语言点,并把这些与任务活动结合起来。在任务型教学中,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仍然需要把语言(语法、词汇、语音)放在重要位置。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应该做什么,还要考虑学生能做什么,以及如何一步一步让学生达到最终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需要具备什么语言能力,才能完成教师设定的任务。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时,教师应选择那些对完成任务有用的必须用到的语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仅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可以在真实生活的情景中练习主要的语法、词汇,而且可综合地运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

二、设计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与发展

教师在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所谓生活经历主要包括学生出身、家庭、社区等方面的经历,是学生熟悉的,有亲切感的内容能够反映他们的思想和感受,诱发他们行动的欲望。

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的语言能力是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任务型教学的核心是“用语言做事”语言是工具,是完成任务的物质保证。所以,只有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情况设计任务,才能保证学生按照预想的程度完成任务。例如,同是有关音乐方面的任务,初一学生可能只能完成对不同音乐的喜欢情况的调查。高中学生可能能够完成同学们对各种音乐不同理解的调查。

三、设计任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设计的任务要看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水平。防止任务设计得过分“小儿科”,低估了学生的潜能与认知能力,如果任务设计过于简单,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任务设计得过难,过多地依赖其他方面的智能或其他方面的知识基础,结果也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或花费太多的时间。

四、学生的持续发展是任务目的的具体表现。

现代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经验,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学会创造。不仅是为了眼前的现实,更多的是为了以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在设计任务时必须考虑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作为,有所发展。这个“空间”就是学生的自由度,不要捆住学生的手脚,更不能束缚他们的思想。有些老师喜欢标准答案,喜欢包办代替,喜欢暗示诱导每个教学步骤都替学生设计好,并希望他们按照预定的轨迹走。这些往往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因此,设计的任要具有挑战性,能让学生体验成功,引导学生逐步拾级而上。

任务型课堂教学就是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计划教学步骤。所以“任务”设计的质量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要设计出一项有价值的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做好学生需要的分析,切实了解学生想做什么、会做什么、该做什么。学生需要应该包括两大方面:(1)现实社会对学生的需要(即学生共性需要);(2)学生自身的需要(即学生个性的需要)。分析也有两个层面:(1)整体分析,每位教师在每一教学阶段(如:新学段,新班级等)前都必要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需要分析;(2)局部分析,每位教师在实施每一项教学活动(如:一堂课,一个教案等)都有必要根据已有信息做出教学活动可行性评估。所获得的各种信息是任务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在设计单元任务时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

1 . 本单元的语言能力目标,或者说:本单元要教会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什么事情,即可以完成哪些任务。

2 . 要完成这些任务,学生需要掌握那些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以及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

3 . 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课堂管理因素:某项任务是学分别完成,还是一对一的结对完成,或是由小组共同完成。

4 . 是否给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

5 . 课堂组织某项任务所需时间以及准备阶段需要多长时间。

6 . 这些任务是否符合目前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策略及思维能力的要求。

7 . 问题的复杂程度以及学生运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

任务型教学并非一定要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设计得如同真正生活中的语言活动一样。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的初级阶段,比如游戏、比赛、猜谜等等,并不一定是今后学生在生活中都用得到的。实际上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从学生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可以从字母教学开始。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第一天, 就可以独立或分组完成一个任务—调查现代汉语中有多少词语是从英语来的。如牛仔裤、坦克、吉普车、麦克风、沙发等。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习十几个单词。他们还可收集各种电器上、商店的各种物品标签上或街道广告牌上所看到的字母。

任务的结果可以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许多任务可以是具体、实在的一个成品:如写一张课表,做一幅挂图,画一个小丑,设计一套衣服,通过询问、访谈制成的全班同学生日图表等等。对于初中学生,可以讨论郊游的计划。在学习My home 一类话题时,任务可以是调查谁在家里做家务,并要求同学计划出今后可以帮助家长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重要的是学生在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时,他们所做的,所说的是有意义的,是集中在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上;他们可以为了某个真实的目的去交换信息。

设计的任务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向学生说明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参与这个任务之后能学会做什么。成功的任务设计:1)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流;2)能使学生在课堂内演练生活中真实交流时所需要的语言技能;3)能激活学生心理和心理语言学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到最低限度,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4)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持积极态度,明白犯错误是正常语言学习活动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5)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任务活动应对学生具有挑战性。

任务的设计应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当前的能力和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任务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不同能力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如何完成一个任务的方式及完成的顺序,并可以在最初做的基础上修改或重做。

“任务”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有时一个任务往往又含有几个子任务,而且任务也并不仅仅限于课堂,也可以延伸到课外,对课堂教学的任务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补充学习及应用或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索研究等,这些任务可以根据布置家庭作业或研究性课题来完成,也可以根据汇报演出或竞赛活动等等来完成,任务可以是一天完成,或一个星期、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来完成。

第7篇: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研究

榆中县银山初级中学 韦玲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外语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在我国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任务”设计则是任务型教学的关键。本文从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着眼,提出任务设计之“一二三”,通过丰富的案例来展开讨论,从而解决现今中学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所存在的普遍问题。

【关键词】:中学英语 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正文】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如Long, Willis, Nunan, Grookes等)在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理论。它是以完成具体任务的欲望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效的。它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语言学习,尤其是一门外国语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逐步熟练、逐步发展的过程,这是一个由感知、模仿到自主学习,再到熟练地运用的过程。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学生学习、实践的过程。《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任务型”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和以活动为方式”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是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一、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教学的途径,在国外的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了。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任务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国际流行趋势。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列入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之中。自我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中国也兴起了任务型教学热潮,中学英语界也对任务型教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那究竟该如何界定“任务型教学”和“任务”呢? 1.“任务”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1992:965)对“任务”的解释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Long (1985)也从非语言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自己或他人从事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工作,如油漆栅栏、给小孩穿衣服、买东西等。也就是说,任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谈到任务型教学时,“任务”这一概念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标准》中指出,英语教学中的任务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种种语言实践活动。Jane Willis对任务下的定义是:“任务”就是学生为达到某一交际目的,使用目的语来获得产出的活动(1996:23)。Breen(1987)则认为,任务是任何促进语言学习的工作计划,小到简短的练习,大多到复杂的、冗长的活动,如小组解决问题或模仿、作决定等。它具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规定的程序和一系列的结果等基本特点。David Nunan(1989)在综合上述观点的基础上,把任务的定义概括为:任务是在知道自学目的语的过程中领悟、使用、输出语言和互动的课堂交际活动,它重点关注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

尽管对任务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任务都涉及语言的实际运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理解、交际,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在语言形式上。笔者认为可以把“任务”理解为是事情,是活动,甚至是问题。只不过在这里,任务中的问题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日常生活中或其它学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显然是离不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各种言语交际和沟通的。其间,学习者并不是为使用语言而使用语言,而是通过语言来达到某个交际目的。 2.“任务型教学”的界定

大多数任务型语言教学倡导者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和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做各种具体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我认为,在中学英语学科中,所谓任务型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即任务),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学生在完成老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仅是语言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向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也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最终使学生从学英语是教师“要我学”的状态转变到学英语是“我要学”的状态。因此,任务型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实施和完成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二、常用的任务设计分类

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我们所说的“任务”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①指令类任务:老师或学生通过发出一定的指令让学生以最快、最正确的方式完成的一类任务;②猜猜类任务:让学生在猜一猜的过程中达到语言训练目的的一类任务;③调查类任务:让学生调查某些事物或现象巩固所学语言的一类任务;④巩固类任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一类任务。

指令类任务和猜猜类任务一般可用于复习、新课呈现的环节中运用,而调查类任务和巩固类任务一般是在巩固新知或拓展新知,也可以延伸到课外运用。当然,一节课中所有任务也完全可以灵活调度,这就必须看课的需要和教师的设计了。

三、任务设计现存在的不良现象

目前,任务型教学应用于我国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还处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阶段,在应用过程中还存有许多不成熟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有任务设计中也出现各种问题,主要有:

1.场面热闹,实效甚微。这是现在任务设计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有些教师设计的任务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但任务缺少有效性,也不能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此类任务设计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无疑是失败的。

2.优生表现,余人旁观。有些教师因未能从面向全体学生角度考虑,因此设计的任务只针对了一部分优生。完成任务时,只是一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表现,在体验成功的喜悦,而其余的学生则成为了看客,更谈不上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了。

3.难度不当,学生无措。有些教师设计任务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有些设计的任务过于简单,让学生毫无兴趣;有些设计的任务过于困难,让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任务的失败。

4.任务虚假,脱离实际。有些教师设计的任务过于虚假,脱离实际。让互相之间非常熟悉的同学来互问姓名,让学生在课外用英语到商场购物,这些都是虚假的、脱离实际的任务。

四、任务设计之实施策略

那如何来避免以上的不良现象,来进行合理、有效的任务设计呢?笔者特总结了“任务设计之一二三”。即“一个首位,两个着力点,三个务必”。“一个首位”,指的是把明确的语言教学目标放在任务设计的首位。“两个着力点”,指的是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创设合适的情景和语境作为任务设计的两个着力点。“三个务必”,指的是在任务设计中,务必面向全体学生,务必注意难易得当,务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1.一个首位--目标

有个词语叫作“有的放矢”,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也应该做到有明确的目的性,不是为了设计任务而去设计任务,而是应该以完成某项教学目标去设计这项任务,真正实现任务的有效性,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

【案例】PEP book 7 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 ”A部分的单词课,教师设计了一个“上学方式调查”的任务,要求学生随意找自己的伙伴用“How do you go to school?” “ I usually/often go „” “I never go „” 来进行调查交流,完成调查表,然后用句型:“×× usually/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ike/„. He/ She never goes by car/„”向全班进行汇报。这个任务的目的性就很明确,为了完成调查表格,学生必须会说本课的新学句型。而且因为询问的是自己的好朋友,学生在使用这些新学句型时就不会紧张、拘束,反而更加自信,更有利于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 2.两个着力点

(1)着力点I――学生的兴趣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引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动机和兴趣非常重要。在任务设计中,应着力于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参与的任务毫无兴趣或兴趣不大,是无法顺利完成任务的。那么兴趣从何而来?

①设计的任务形式应多样化。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来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不同形式的任务。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小学教师已经创造出了许多完成任务的形式。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谜语游戏、采访调查、手工制作、画画说说、唱唱跳跳、讲讲故事、录音跟读、电影复述等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形式,去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②设计的任务具新颖性、创造性。

教师设计的任务如果能让人眼前一亮,非常新颖,必将引起学生高度的兴趣。

【案例1】PEP book 5 Unit 3 “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 ”B部分的单词课, 教师在教“sweet”/ “sour”/ “salty”/ “hot”/ “bit”等味道单词时,设计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的游戏任务。在五个黑色瓶子里,装有各种味道的水,请一学生尝一尝,可以做出各种假相,再请其他学生来猜是何种味道。

【案例2】PEP book 4 Unit 1 "When do you get up? "A部分的句型课,教师设计了“群星记者招待会”的任务,请一些学生戴上喜欢的明星的头饰,召开记者招待会。其他学生用句型“When do you get up/ go to bed/ „?”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明星提问。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相当高。

同时,创造性的任务也很受学生欢迎。在一次省优质课评比中,一位教师在教学“I like„” “I don’t like„”句型时设计的任务就极富创意。此教师设计了一份表格,先给学生一些例子,如:My name is Zhou Jielun. I like swimming, but I don’t like swimming in the bathroom; My name is Yao Ming. I like running, but I don’t like running with Liu Xiang.启发学生的思维后,接着让学生按例子试写,最后进行汇报。这一任务非常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2)着力点II――创设情景和语境

在任务型教学中,合适的情景和语境创设非常重要。小学英语中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在教学中把课堂设置成“一定的场合”(情境),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身份”(角色),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学)。要进行语言实践就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那就是生活。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实际上就是在复制生活,给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氛围,让学生能沉浸其中。那如何来创设情境呢?

①用实物来创设情境

这里所说的实物,不光包括真实的东西,还包括报纸、杂志、广告、照片、图片、漫画、地图、电影海报、各种自制工具等。

【案例】PEP book 2 Unit 4 “ Do you like pears? ”B部分的句型课,教师设计了“水果Party”的任务。让每位学生带来切好的水果块,装在透明的杯子里,带上牙签,离开位置,运用句型: “What do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apples/„?” “Have some more”。利用实物来举行盛大的水果Party,互相吃对方盘子里的食物,学生感到非常快乐。

又如,可以利用现在的各种房产广告。精美的印刷品上经常会有房型图,用它来教PEP book 3 Unit 4 “ My home”A部分的单词课,再合适不过。学生可以在这些广告纸上,找到要学习的bathroom, bedroom, living room, kitchen, study等,并能利用框架结构房型设计图,当当小设计师,设计一套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寓所。

再如,可以利用照片教学My teacher, My family, Holiday picture;利用地图教学Weather report;利用自己做的名片练习自我介绍,自己做的转盘练习颜色,自己画的设计图教学农场等。

②用表演来创设情境

在英语学习中,体验角色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体验角色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演一演”,从而创造出丰富的、多样的、真实的情景。下面介绍三个课例,都是关于食物的话题,但根据内容的不同,就可以设计三种不同的任务,最后形成不同情景下的三个不同的表演。

【案例】PEP book 3 Unit 5 “ What would you like? ”A部分的单词课,可以设计“点菜”的表演任务:教师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份英文菜单,学生组成三人小组并进行分工,一人扮演服务员,两人扮演顾客,再各小组模拟真实情境进行点菜,最后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评选出“最侍表演奖”。

③用生活来创设情境

PEP英语教材和原先的英语教材最大的区别就在于PEP英语在教学中给我们孩子创设出了很多生活化的情景。除了在课堂中模拟生活情境外,还可以把课堂教学进行延伸,把学生直接安排在生活实景中进行。这种英语教材与现实中的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我们不难发现Mike, Sarah, Miss White等人物自始至终都与学生在一起。

因此,教家务动词时,可以进行家务调查,评选“最佳小助手”;教月份单词时,可以结合调查学生的生日,甚至为当月的学生开一个小型的生日Party;教食物单词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家的冰箱;教校园建筑单词时,可以让学生制作自己学校的平面图,并进行介绍;教人物特征单词时,可以设计寻人启示;教体育动词时,可以联系2008奥运会,向全班招收一些奥运志愿者;教房间单词时,可以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房间或设计自己未来的家。总之,用生活创设的情景真实,也易于被学生接受。

作为一种英语教学模式,虽然它存在一些局限和问题,但是它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是英语教学新的尝试,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给英语课堂带来了激情与活力,让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 【参考文献】

1.陈琳 王蔷 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2. 高歌 戴立波《关于任务型学习活动(TBL)》教学月刊 中学文科版 教学月刊出版社,2001年第7期

3.葛文山 “简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年第1期

第8篇: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

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任务 (task)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和环境五部分组成。

教学目标 (goals):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和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

输入(input):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学生作品、影视作品、歌曲等。 活动(activity):活动是指任务,而不是指练习。 师生角色(teacher / student role):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传送与接收)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并经常进行两人或小组活动。为了使学生成为交际者,教师应扮演促进任务性课堂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分析和设计具体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识以及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将每一项教学目标演变为教学活动中可用的具体内容。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需要指出的是,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任务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尽管如此,其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第9篇: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学习

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此外,还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了各级教学目标和要求,强调“课堂教学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新课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提倡引导他们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与牛津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强调的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要求是相吻合的。

下面就从理论的角度考察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及英语新教材三者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初步探索它们三者结合的意义。

一、“任务型教学”的涵义

教学中的“任务”是相对于学习者而言的,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任务是指有利于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活动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学生就会积极参与。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教师设计的任务型教学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机械地操练某个意义不大的语言形式。2.任务的重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积极参与的欲望。

任务型教学理念使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任务型教学一般在教学的开始呈现任务,目标性强。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2、任务型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用英语思维的空间,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任务型教学中运用的形成性评价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和观察学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激励,建立自信心和获得成就感。这样可以克服终结性评价的某些片面性。

二、“自主学习”的涵义

“自主学习”是近年来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心理学家威台海姆在他所著的《创造性思维》一书中指出:“严格的机械训练致使学生的思维麻木不仁,惟有引导学生自由地探索、灵活地思考,才可能导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即都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认识,增进感情,可以为其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适宜的氛围。“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人的综合素质为本,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新和努力实践为目标。其出发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等实践活动来学会学习,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实践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阶段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习语言知识和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必然产物,应该贯穿于整个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即教师应该尽一切可能,放手发动学生,让其“自主学习”。

1.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其理论依据是: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角度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走向成熟,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逐渐趋向稳定,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提高了,时间的分配方式更合理,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加强了。这都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从英语教学来看,初、高中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知识结构有区别:初中教学以语音、句型、基础语法知识为主;高中英语学习则转变到运用基础知识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和理解上。其次,能力的培养有区别: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以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和习惯为主,而高中学生除了具有一般的语法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之外,还应具备用英语初步有效地交流思想的能力。再次,初中生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模仿、记忆和操练,而高中生是从能力的实际运用出发去学习英语的。

3.从知识体系看,高中学生的知识面逐渐扩大,而且他们已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释一些现实问题。他们开始更有意识地对待学习,并把与自己前途有关、与社会意义相联系的学习动机逐渐变成他们的学习动力。同时,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型,学习了基本的语法,这也为自主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因此,从高一开始,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

1.“自主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易于由原来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2.“自主学习”易于培养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3.“自主学习”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打下基础并能促进合作学习。

三、新教材的特点以及它与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联系

牛津版高级中学教科书是根据《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其编写宗旨是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基础。其特点是:

1、该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编写,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按照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模块有3-4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利于学生通过参与、合作、交流、体验、实践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学会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2、该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听、说、读、写实践中学会学习。

3、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语言素材典型、情景真实、表达规范,语言现象再现率高,符合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

4、编排体例突破传统模式,体现语言教学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整套教材中,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等有机结合,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5、基于任务型的教学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中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的要求。英语学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教学活动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让学生会运用英语。牛津教材的task-based learning模式要求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进行学习,学会用英语做事,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而这一点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精神所在。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不外乎三个认知实践对象:教师、学生和教材,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新教材的上述特点,有机地将教师的任务型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下面我们从实践的角度考察利用新教材来实现任务型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结合。

四、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根据各单元不同的板块采用不同的方法

各单元都按照七个板块依次展开,下面以task板块为例,谈谈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

在牛津英语每个单元中都有一个任务(task),在这里,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巧、能力,完成特定的任务,task在第一课时就已经点明,此后的各项活动和子任务都在不同程度上指向该板块(task)。布置任务要目标明确、步骤清晰。任务本身以及完成任务的环境应该真实,完成任务后,学生应能提供具体的产品。任务型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言水平,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恰当地确定任务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要求学生课后自主地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到图书馆找资料,从网上下载信息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语言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动可以有个人、小组或全班等各种形式。它的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内容更系统,学生学习更主动,效果更明显。

目前,大部分教师在教task这一部分时,大都是采取与学生一起浏览任务的内容,同时疏通其中的词汇及语言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填上自己或相关人物的信息,再参照本单元的示范文章写一篇英语作文,然后在课堂上向其他学生朗读或背诵自己的作文。如果我们的教师在每个单元都采取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来学习task这一内容,势必导致教学方式的单一,学生也会慢慢地失去兴趣,因此很有必要掌握多种方式来教task这一重要部分,以下是处理task的几种方法。

1、问卷调查法。教师根据每个单元现成的问卷调查或自己设计出新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指导学生根据问卷调查写出相应的结论。

2、填表法。教师根据task设计出与本单元内容相关的表格,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并根据表格进行写作、提问或演讲等多种语言活动。

3、写作竞赛法。教师根据板块要求的写作内容,在学生中进行写作竞赛,对优秀的作文进行表扬并向报刊杂志投稿。

4、环绕教室询问法。教师给每个学生不同的信息,或者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信息,然后要求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去询问其他学生的信息,并作好简要记录,最后要求学生就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用英语写出汇报。

5、实践法。对于一部分板块任务,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如开展社会实践或调查报告。

6、小组辩论法。小组成员先在课文中或上网搜索,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然后进行小组成员分工:提供观点、记录、辩论(由口语好、反应快的同学承担);之后进行小组内模拟演讲;最后在全班组织正、反方辩论,教师点评。

7、出版学生自己的图书或小报。有的单元故事性很强,那么这个单元的写作任务可以考虑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模拟出版自己的小人书,可以让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打字,有的绘图,有的编辑,有的排版,共同出版自己的图书或小报。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策略

在牛津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用阅读教学中的快速阅读、推理、归纳以及猜测生词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是培养学生交际策略的重要途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通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拓宽学习渠道等培养学生的调控策略和资源策略。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任务的执行,即是对语言的认知和操练,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让学生在小组内、班级、或更大的范围内感受成功,维持其英语学习的长久兴趣。

五、结语

高中英语新教材的出现,曾给许多教师和学生带来不安,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实践的深入,教材的优点自会日益显出。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做中学以及用语言做事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学是前提,做是目的,而“自主学习”是更有效的学习,它和任务型教学的结合,能很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利用新教材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助手。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