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篇1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唐山三模作文的探讨,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复习书信的正确书写格式。

3、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探讨,提升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评判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学习过程

1、事件回放:

3月17日下午2点,一名中学女生骑单车在福田区下梅林一街违规逆行,撞上一辆白色奔驰,奔驰前保险杠附近油漆被剐蹭,女司机提出要赔偿,女孩顿时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小女孩的确是逆行的,奔驰是正常行驶。”目击者金先生说,“女司机下车看到爱车被剐蹭,拦住小女孩,让她把家长叫来,女孩一听吓坏了,立马大哭起来。”这时围观者劝奔驰司机,“算了,小事,让她快去上学吧……”但女司机不同意,“她说,事情虽小,但如果就这样让女孩离开了,对她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她会觉得犯了错也没有关系,就没有承担错误的责任和勇气。”(3月18日未来网)

2、任务驱动

通过对新闻材料的和写作要求的分析,请同学们找到作文的写作任务是什么?

3、审题立意

文章能从哪些角度立意,你从哪个立意,请简要说说你的观点。

4、写作格式:请同学们写出书信的正确格式

三、优秀作文展示及评价。

四、请给下面的一篇网上给你的作文加上正确的格式,并对文章内容评价。

勇担过责,心梅不落

诗人张枣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并非圣贤的我们在匆遽的一生中跋涉,难免犯错。过失的出现,谁都不愿看到,而如何应对,却也拷问着我们每个人的良知。面对过责,很多人如材料二中的母女一样,退缩逃避,毫无担当,心梅落处,惹人唏嘘;而陈奕帆则用他附笺留钱的方式给我们以安慰,并身体力行地诉说着一个道理:勇担过责,心梅不落。

面对过责,勇于承担,仰不愧于天。当陈奕帆不小心撞坏宝马车后,在车主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他没有选择溜之大吉,而是坦然面对自己的无心之过。圣雄甘地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受人敬仰,那他所到之处即成圣地。”在这勇担过责的圣地之上,我还看到了留学教父俞敏洪的身影。2001年,新东方被美国ETS中心控告侵权使用该公司编写的托福试题,对此,俞敏洪选择真诚道歉、积极赔偿。而这勇担过责的态度也最终赢得了ETS的宽宥,开启了双方的长期合作。勇担过责,让我们心梅不辞树,仰首不愧天。

面对过责,退缩逃避,俯必怍于人。在因自己有逆行之责而撞上奔驰车后,女孩只知痛哭退缩,我们尚可以一句“年纪尚轻”为之开脱,可其母的消失逃避之举,则很难不让人鄙夷。不由又想到了那因矢口否认二战罪行而令人不齿的某邻国首相,和那支持美国部署萨德系统、遭受抵制仍怙恶不悛的乐天集团。莎翁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如卑劣地过这短的一生,就太长了。”逃避过责,让我们心梅落满山,俯首怍于人。

因不能勇担指挥失当而致四面楚歌的过责,项羽说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终乌江殒命;因不能勇担沉迷享乐而致科举落榜的过责,柳永说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终仕途坎壈;因不能勇担不听谏言而致用人不当的过责,王安石说出“人言不足恤”,终变法失败。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忽如远行客的一生,只是造物主的短暂恩赐。也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过错,要像陈奕帆那样,勇于担责,而不能如那母女一般,逃避退缩。只有这样,我们方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最终如诗人郭小川所说的一般:“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南山之上种心梅,俯仰无愧花不颓。

任务驱动型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任务驱动,作文

曾经有个笑话是这样说的,学生对语文有三怕:一怕周作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课改之后,鲁迅的文章占的比重变小了,学生的怕自然就消失了,至于作文和文言文的怕却依然需要持续下去,而且我想会一直持续下去。作文在高考中占据的分值一直比较大,我想这是因为作文可以呈现出太多的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篇作文,涉及结构布局、语言文采、文学积淀、形象思维与理性思考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从小学到高中我们都特别希望学生能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在高考中就更希望凭借作文拉开差距。

作为新兴的作文样式,任务驱动型作文一露面就万众瞩目。看过了很多网上的相关介绍文章,看过了各地模拟试题老师的讲解,我们学校的老师们也在作文练习、考试中大胆地启用了这一新样式,学生写惯了新材料作文,猛一换类型,问题百出。为此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苏莉老师特意写了这次下水文(见附录)为的就是为学生指明一些方向,告诉学生老师希望看到的作文是什么样的。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浅陋看法

(一)作文考察的本质目的始终不变

不管是新材料作文还是现在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不变的是作文的考察目的。作文考察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这包括学生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也包括学生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终需要学生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对学生作文的基本功考察要求不变

万变不离其宗,对作文的结构、内容、事例、书写等等形式考察要求是不变。哪个类型的作文都需要学生有丰富新鲜的内容、完整的结构、深刻的观点等等。

(三)变化在“戴着脚镣跳舞”——写作的角度范围有变化

从目前可以看到的模拟作文题目看,各地的作文一般是给出了一定的写作提示角度,一般是三个,比如茂名二模的作文题。相比新材料作文,学生可写的角度好像变少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其实可以降低审题难度,不在审题上给学生使绊子,更多去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至少让跑题的人适度减少。

二、怎样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

(一)要就事论事

就材料的范围而言、就写作任务而言是就事论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说理论证而言是就事论理。说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较辨析,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写作中最好是从材料引出观点,所有的论述分析最终回到材料提出的问题上,切不可抛开材料大谈特谈。比如这次关于诗和远方的作文,这是关于一个人的职业选择的问题,首先他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不知道选择哪个方面的工作,我们的作文应该落脚到职业选择建议上。我们的观点是作文的观点尽量细化,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态度,不要过大过空。

(二)观点明确,不要分散论述力量

选定一个角度之后就要严密论述这个角度,没有必要非得考虑辩证全面的问题,八百字说清一个观点就行。比如这次作文,如果选择了甲的说法那就只谈“选择职业当把目光放长远点,应志存高远,问问自己心中的理想是什么”。因为作文要求是“以上甲乙丙的三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切不可忽略“哪一种”“更”。

(三)功夫下在平时

在平时要积极参加各类话题的讨论、辩论等,在课间休息、茶余饭后也要多与身边的人交流思想,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也要留意他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这样,评论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写作起来就会水到渠成。

任务驱动型作文有旧的传承,也有新的变化,只要师生用心动脑,多加练习,攻克作文这个堡垒将不在话下!

附录:2016年广东茂名第二次模拟考试作文(材料略)

心怀远方服务社会

面对梁某的困惑,三位嘉宾的人生提示各有道理。然而甲嘉宾的一句“你不问自己能为改变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却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清华十多年的教育?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却让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如果人人都想着眼前的日子,自己的发展和收益,那么我们的社会的诗和远方又在哪里?心怀远方,才能更多的服务于社会。

心怀远方,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之时,少年周恩来慷慨发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接,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缔造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之日,钱学森放弃了美国的优厚物质、科研条件,毅然回归祖国,为国家的航空火箭事业的火速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正是在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这样一批科学家的奉献中,在他们放弃眼前的苟且走向远方的抉择中,中国迎来了发展和繁荣,崛起和强盛。请试想,如果人人都在选择自己的未来时,着眼于眼前的名或利,那么现在的中国又会如何?

纵观社会,很多做出突出成绩的人都是将他的事业选择与诗和远方联系在一起。百度总裁李彦宏,选择回国创业,创立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源于少年时代的一次经历,让他发现人们在资源占有面前的不平等,让他最终放弃了世界巅峰的华尔街,回归祖国,成为互联网的传奇存在。猴王六小龄童,面对身体瘦弱的先天不足,却毅然决定扛起传承猴戏的重任,不仅成为经典孙悟空,更弘扬了属于中国的西游文化,是因为他心系家族的荣光、国家的文化。是啊,当一个人心中不只装着自己的利益,不只装着眼前的苟且时,他走得就会更远,他做到的也会更多。

也许你会说,他们的心怀远方是因为他们天生的不凡,渺小如我,何必心怀远方?那请记住马云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啊,心无远方,路无远方。心怀远方,路在前方!

浅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篇3

那我们为什么要如此探究呢?这还得从小学生的作文现状说起,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这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写作文时常常咬着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无从下笔,因为不知道要写什么,怎样写才好。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在此我就如何培养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而进行了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研究的探索,来谈谈个人的三点认识和做法:

一、对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认识

任务驱动是借用电脑术语而命名的,作文中增加了“任务型指令”。指令性要求写作任务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来引导规划学生作文,写作的针对性强,作文导向十分清晰。这类作文早先在英美等国的作文中比较常见,命题者往往是给学生布置一个明确的写作任务,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就是建立在这理念基础上的,将以往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写作理念,转变为以明确写作目的、加强思维协作的多维互动式的写作理念;把教学的本质定位在立足“任务指令”,着力发挥条件任务引导写作的功能;要求创建任务目标和写作情境,从而驱动小学生带着担负的责任互动交流,学会“思考”,主动完成既定写作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核心是任务指令,着力发挥任务引导写作目的内容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和对象感。任务指令设定了写作的思维路径,使作文旨意聚焦于“指令”,它通过发挥“实践与思考”的导向作用,来引领作文教学向“思维”能力的转变,进而提高写作教学效率。于是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语言积累情况,构建开放性结构框架的任务指令。框架不仅要有写作任务的提示、引导功能,还有要一定的弹性,留有学生自由思考表达的空间。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任务,了解要“做什么”;然后创设任务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怎样做”的具体做法。

二、明确目的任务,明白要写什么

我曾在网上看到几堂美国学生的作文课实录,颇受启发。有一堂作文课,老师的要求大意是“选择一份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采访正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然后写出一份报告。”学生们遵照任务要求去做了,一周后都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我看到这种“任务驱动作文”十分注重生活实践,他们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可以去图书馆查资料或走出校门调查访问,甚至同学间可以协作完成,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在此基础上,学生必须根据任务指令进行思考,“要写什么”这写作目的、内容又十分明确,根本不必望风捕影、无中生有地编造,就可把实践中的切身体验和真实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

张开先生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法提到了关键点“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命题者设置了任务指令,学生还需仔细分析任务的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从任务指令角度来看有核心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沾边角度之分,学生写作时就必须抓住核心要求来确立核心角度、主要角度的内容。明白了这些要求,再按照这些要求来写就能符合命题者的意图。学生的习作与成人的写作乃至作家的创作当然不能等同看待,但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牵,辞以情发。”(梁,刘勰《文心雕龙》)“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宋,杨万里语)任何文章都是客观之物与主观之意经过互相碰撞融合,形成话语文章这一物化形态的。写任何文章都要先有一个写作目标任务,而后经历“物质——精神——物质”这样一个由内化到外化的双向转化过程。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习作要求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如何做到内容具体明确,当然就需要有个明确的目标,要写什么具体的内容了。对于这个问题,老师可以布置具体的写作任务,而后学生由此引发思考进行写作,这样,学生就不会苦于“要写什么”了。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自画像》一文时,先布置了任务,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照照镜子,看看照片,想想自己的最主要特点;画一画自己,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兴趣盎然,写作任务明确,就不会出现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情况,学生“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三、由任务驱动写作,明白应怎样写

有了明确的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就可以按照这任务指令来观察、思考,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这样提出指令性任务,让学生能够围绕任务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内容来写作,不至于随意和偏题。

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去写作呢?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在写作实践的指导中,老师可以为此设计“观察——思考——讲述——作文”的实战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老师的要求,老师甚至可以先来一番“口头作文”表演,学生受到了“口头作文”的感染,兴之所至也就跃跃欲试。这样老师的“下水口述作文”,比孤立地抽象地讲写作方法,效果自然好得多。

再如写《煎蛋》一文前,我先布置任务,请学生回去请家长示范煎了一个荷包蛋,然后在课堂中交流家长是如何煎荷包蛋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出几大过程:开煤气灶——倒油——敲蛋——下锅——煎好一面——翻身再煎——放调料——盛起吃蛋。这样一来,目的明确,方向可靠,过程真实,观察可感,就是原来不大会写的学生也能写出有模有样的作文了。然后再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学烧一样菜,并把烧菜的过程记录下来。差一点的学生也能“吃得饱”了,好一点的学生则能做到“吃得好”了!这样任务驱动的写作教学方法,学生怎么会不爱上写作呢!

综上所述,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色有两点:第一增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第二明确要写作的任务。为了强调写作目的要求,老师下达了一个指令性任务,目的让学生更好地围绕指令的内容及含意,选择最好的角度来写作文。

如果能从学生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那么,我们的小学任务驱动作文的探索将进一步拓展空间,更富有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语文学习》2015 7-8

[2]李移伦,姚和芳 《浅谈课程教学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 1

[3]欧阳国胜《任务驱动型叙事体材料作文写作指导》《语文月刊》2016 6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探索”、立项批准号FJJKXB16-232)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4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第一个人物:“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小李是时代的佼佼者,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成就在于学术上的创新。此外,他具有“笃学敏思,矢志创新”的优点,分别对应着“积累”“思考”“远大志向”“创新”的成功要素,这四点也是高考作文的常见主题。

所以,如果你认为小李最具风采,那么你的理由应该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能够在某个领域做出重大突破的创新型人才,他具有远大的志向并愿意不断努力,在长期的积累中不断思考,做出某个领域内的创新”。第二个人物:“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这是另一种人生轨道,与小李不同,老王并未做出行业内新的突破;但是他认真专注,在平凡的岗位上将工作做到极致,因而具有“爱岗敬业”的特点。

所以,如果你认为老王最具风采,那么你的理由是也应该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普通人,他爱岗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技能发挥到极致。” 第三个人物:“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小刘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他不是某一领域内最优秀的人,但是他的作品引起无数人的共鸣。所以,如果你认为小刘最具风采,那么你的理由应该是他的成就和成功的原因。可以从如下角度去立意——

“我认为最具风采的人物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的艺术家,他用自己之所长,丰富了人们的内心世界。”

在论述中,古今中外优秀艺术家和文学家的事例都可以使用。事实上这道题目向我们展示了三种生活方式,我们认为最具风采的那个人的生活轨迹,也正是我们的向往所在。

这道题目符合高考作文对于考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考察要求。高考作文不仅考察写作水平,同时也在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在这道题中,考生的思考过程尤为重要,抓住人物的轨迹和闪光点,才抓住了这道题的写作命脉。

1、题立意

(一)强国精神(创新)更具魅力

三人都具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若问“谁更具风采”,我更欣赏抓科技以强国的大李。因为他具有“笃学敏思”个人品质,具有“矢志创新”进取精神,具有“率领团队”的合作意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做出了“破解科学之谜”“跻身学术前沿”的特殊贡献。在如今大国纷争如此强烈的时代,我认为一个国家的国民的强国精神更具魅力。

2、审题立意

(二)爱岗敬业更具魅力

三人都具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若问“谁更具风采”,我更欣赏崇敬业以立民的老王。因为他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质,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超越平凡成为大师的自信追求。在如今绝大多数人热衷名利、心态浮躁的时代,我认为爱岗敬业的平民精神则更具魅力。

3、审题立意

(三)艺术(精神)追求更具魅力

三人都具有立志、热爱、坚持、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可贵品格和精神。若问“谁更具风采”,我更欣赏爱文艺以美心的小刘。因为他具有“酷爱”艺术的个性,具有跋山涉水的刻苦精神,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眼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给我们留下美丽的人生品味。在如今这个人们热衷于物质追求的时代,我认为崇尚独特的艺术(精神)追求更具魅力。范文:

一、品味大千世界

尽显时代风采

笃学敏思的大李,锐意创新,阐释了生命科学的谜团;爱岗敬业的老王,苦心练技,用勤奋完成了焊接大师的蜕变。他们,都谱写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凯歌,然而,跋山涉水的小刘,用心灵捕捉世间奇山丽水,用镜头抓拍天空七色彩虹,他给这个行色匆匆忽视美丽的枯涩的时代,注入了一泓清泉,彰显了时代最美的风采。这三人中,我认为小刘更具风采。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人们的双眼专注于科技的创新和技艺的精湛,却少有人如同小刘那样珍视生命中的美丽。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科技的创造力,笃实的思考力,和技师的巧夺天工。但是,大多时候,我们因为对物质太过执拗而迷失了脚步,我们睁着双眼,却看不见大自然的美景。正如蒋勋先生在《生活十讲》中写下:“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我们不能任由物质的铁蹄践踏昔日的精神家园,不可任由功利的追求侵占心中对美的向往。如此,我以为,值此超物质的快进时代,像小刘一样肯在云白山青间捕捉最美的风景,才是时代最耀眼的风采。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是拥有几米笔下那一个充满爱的心,所以我们走到哪里都会看到动人的风景。然而,科技的日新月异,技术的日益精湛,还有多少人存留着如同朱光潜先生所言的“接近文化和欣赏美是人之为人的天性”?难怪阿尔卑斯山脚下矗立的牌子赫然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来呼吁人们驻足身边的美丽?难怪鲍尔吉·原野在《月光手帕》中期望人们拥有空灵的目光,才不会被世俗磨砺,才不会失去美的愉悦?要知道,如今翠翠守护着的湘西已经不在了,月牙泉的波光粼粼再难寻觅,所幸,我们还有小刘那份对自然之美的皈依和珍惜。所以,彰显时代风采,他,当之无愧。

品味大千世界,尽显时代风采,因为缺少,所以珍贵。的确,“矢志创新”造就了神舟飞天和蛟龙入海;“技艺精湛”造就了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是,小刘这看似与时代“背道而驰”的举动却挺起了国人精神的脊梁,铸就了文化的辉煌。祖国的大好河山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最美的乡愁于镜头中绽放光彩,软实力的增强,也同样会反作用于科技的飞黄腾达,个人的价值也会因为凝结了对自然深沉的爱而在时代中大放异彩。龙应台有言:“人本是社会上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文化和语言就如同黏合剂,将人与人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刘这份对美的笃定和追寻,是这快节奏时代中的了然欢喜,风采奕奕。

品味这大千世界,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精致的心,一双发现美丽的眼,在时代中用双手撷英而行,便是最美的最珍贵的风采。小刘,当之愧更具当代风采。

第二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王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每逢节假日,长辈们都会召集家族成员聚会,而小王对此不感兴趣,经常借故缺席。长辈们很不高兴,小王也很苦恼。如今,有不少家族都面临类似的情况,当地的“百姓家事”栏目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王或小王父母写一封信,或向“百姓家事”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若写信,统一以“一平”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若投稿,请自拟标题。注意:书信体的一般格式及其变式

(1)标题:居中,可以写“给XX的一封信”或“给XX的一封公开信”。如“给小王的一封信”,“给王叔叔的一封公开信”。

(2)称呼:顶格写,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修饰语,如“尊敬的”等。称呼应亲切而得体,要注意转化.如果称呼小王父母应称呼伯伯叔叔、阿姨。

(3)问候语:在称呼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如写“您好!”“你好!”“你们好!”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4)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这是完成核心任务的地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的写作任务要在这里完成。(5)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或者写祝你学习愉快,工作愉快等。

(6)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祝颂语下方的右侧,再下一行写日期,先署名后日期。写信人的名字统一为“一平”,这是试题所规定的。日期没有规定,一般都要写成“2015年3月18日”。

前两项是落实题目“提示”中“明确收信人”的需要。对本次考场作文来说,要“明确收信人”。对平常的私信来说,标题不是必要的。不是用来公开发表的信,一般是不用标题的。写“公开信”时,标题是必要的。

浅谈家族聚会之事

亲爱的小王:

展信佳!

了解了你的情况,我深感有话要说。春节期间,我在网上也看到了许多关于家族聚会的吐槽,老一代的生活情趣和审美习惯与我们时有相悖,加上某些“热心”亲戚的过分追问,对家族聚会产生躲避甚至反感的心理也是事出有因。理解之外,我也有几点微薄之见,此时我铺开信纸,并无责难声讨之意,仅希望你能参考我的意见。(定向引材,呼应他说,表明态度)

宗族的观念,伴随着农耕文化的发展,一直烙刻在中国人的思想中。与西方强调个体的发展不同,中国人看重团体的力量,而亲缘关系又将同一家族的人紧缚在一起,哪怕在外打拼,家族的传统观念也是中国人心中无法剪断的绳结。逢年过节,家族成员间的作用力似乎愈加强烈。有没有想过,你的缺席会让长辈们感到遗憾呢?或许当您也两鬓斑白,想要召集儿孙们齐聚一堂,年青一代的托辞也会让你忆起当年的自己吧。(从家族聚会角度——比较分析、假设分析、原因分析)

有人说,独生子女政策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让年轻一代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我常以此深感惭愧。除去懒惰、自我不论,责任感与担当意识似乎也在渐渐淡化。且不论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单说对家族的关心,就无法较之长辈。恕我直言,你多次缺席家族聚会,便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许是性格使然,但这样逃避的方式总归不可取。正因长辈的维系,这个家族得以凝聚、团结,若仅出于个人性格、兴趣的偏好,不参加家族成员聚会,不仅拂长者之意、同辈之情,更将冷漠亲情。试想,当你成为家族长辈,现今操持聚会的人已然老去,凭着“不感兴趣”为由不操办家族事务,整个家族岂不松松散散?在我看来,对家族聚会的参与,不只是娱乐休闲之事,更在于责任。(从小王角度——背景分析、原因分析)

当然,长辈们组织的聚会活动也常让我感到无趣,毕竟成长时代又差异,个人品味也不一,但我从不找借口缺席,因为家族聚会在我心中不只有放松玩乐的作用,更是与亲戚联络感情的途径。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倘若有时间,就用来陪陪那些以你为寄托的人吧。

在我的同龄人中,不愿参加家族聚会者绝非个例。面对长辈的不悦,请不要烦恼或不屑,试图去理解他们,在个人喜好与家族关系间找到平衡点。若你实在不肯参加家族聚会,也务必在平时里多问候长辈,多联络兄弟姐妹吧!(重申论点,措施分析)

话糙理直情真,如有冒犯,恳请多多包涵!

此致 敬礼

一平

2016年3月7日

第三篇:

分析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5

几个同学聚在一齐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读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资料及含意,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代语境更需青花罐式传家宝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哦”,这句箴言外加这段旋律可能还回荡在不少人心间,但今日谁人还敬奉“勤俭”为治家法宝。不可否认,祖传训诫、祖辈勋章对家族成员有莫大影响力,但在当代语境下,我认为青花罐式传家宝更有价值。

你是否会半夜恍惚,我的“家”在哪里?是此刻的这幢海景房,还是北方农村的那个大杂院,或许更多时候让我们心尖颤抖的还是后者。如此人在楼里心在村里的“身家性命”之错位,折射的是三十年来阔步前进的城市化进程。家园抛诸身后,背影留给祖辈,我们凭尴尬的身份“流离失所”,只为谋得一个“家”。

若有最纯净的祖传青花罐呢?传家宝,可触可感、可碰可观的传家宝,让行走在车水马龙和异国他乡的男与女能够安顿内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它珍藏在家族最隐秘的柜子里,珍藏在乡村最终一扇木门里,珍藏在辗转于假面与应酬的一颗颗“素心”里。

农耕礼貌向工业商业礼貌转型,空前的城乡流动让家庭和家族已不再是从前形态。没有粘合剂的家族,使得人生于社会,如鸟飞于荒漠,孤零而失落。一种精神的代沟与断层,横亘在你我心头。不骄不傲,不薄不弃,在物质利益为社会广泛认可的时代,手捧青花如茶杯,弥漫于素雅纹路与绝美图案间的,正是一种文化的清丽、信仰的醇厚。

靠电话线和汇款单维系的亲情似已淡漠化,似乎少了以往的血浓于水根筋相连。青花罐式传家宝本身贵重,因贵而重,其“轻拿轻放”的珍视感,让所有家人族人都心存青花,懂得家族的精神核心凝聚何处、情感依归指向何方。青花罐代代流传,留在我们长辈手里,对孤寂的他们也是一种精神的抚慰,给予他们一种承上启下的家族延续感。

它价格不菲,激励当代子孙努力奋斗,不愧先人。它比几枚勋章更有历史厚重感,走出百年现当代史,融入千年中华史,格局更大。

而理念式的虚式祖训,虽有必须的劝诫与警醒意义,却太朦胧,却嫌抽象。在历史的尘土下,很多时候无法切实帮忙新世代的你我,去应对瞬息万变的职场生态、交易规则、生存境遇。它更像是家长出于本能的空荡叮咛。

荣誉式勋章更是如此。勋章多涉以往的战争、过去的辉煌,且不说时代形态已迥异,拿祖辈的“爵位式”荣誉说事,甚至有可能会引人耻笑,且麻痹自我。祖母的“笏板”虽则象征意义重大,对青年归有光的激励却变成了压力;亮闪闪的满身勋章,也要小崔的抗战记忆影像来勉力擦亮。

任务驱动型作文 篇6

爷爷的勋章之所以成为小杜家的传家宝,一个直观且重要的原因是与勋章的基本功用密切相关——褒扬优秀。勋章里或许有爷爷鲜血点染,又或许由爷爷的汗水铸成,无论资料是什么,它都凝结着上老一辈的奋斗、奉献和牺牲的历史,是一段让整个家族都引以为豪的记忆,其为国建功的精神也是值得家族传承的家风。因而,其被视为“传家宝”无可争议。

诚然,青花罐较之于勋章,所承载的家族符号更为悠久而跌宕,可是,勋章的意义已越过了家族的边界,上升至民族、国家之高度。所谓的“我与共和国同成长”,勋章的颁发,与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这勋章,也可能见证着国家的创立与发展。这样一来,勋章的价值不再归于一家一姓,而归于千千万万正经历着创造历史的人。这价值,难道还小吗

显而易见的是,勋章的价值绝不止于对历史的复述,而更多的在于对未来的镜鉴与激励。

和家训一样,勋章承载着深厚的精神意义。不可否认,家训中闪现的忠厚、敏学的高尚家风确对家族成员的人生大有裨益,但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勋章,似乎更具激励作用。勋章象征荣誉,给人以强烈的自豪感,在这种强烈的自豪感下,人的进取心态得以激发,这时,勋章里的奋斗、奉献、牺牲的崇高品质会自然地融入这种心态从而被接纳。同时,勋章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它不是那种被龙飞凤舞地写下并高高裱起的艺术品。奋斗、奉献和牺牲从何处来,到何处去从历史的事件中来,到未来的事件中去,到为国立功的事件中去。在忠实记录下,人对于何谓崇高、何谓家魂,了如指掌,这样一来,家风才不会流于空谈。

而当“魂”的意义由微小上升至宏大时,勋章又胜其它二者一筹:其强烈的社会效能得以显露。青花罐显示的是家族的文化传承,而“家训”的资料好像更关注于修身和齐家,在个人与社会高度结合的当代,囿于家庭的小圈子似有不妥。勋章记录的是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职责,从那里发散开来,使原本限于家庭的美德有了社会性、民族性的意义。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篇7

关键词:大专,高等数学,任务驱动型教学,价值

一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的实施过程

1. 设计好学习任务

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中, 设计目标任务将直接影响到大专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设计的学习任务必须兼顾科学性、合理性、趣味性、层次性、感情性等原则, 并结合大专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好高等数学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 在互联网中搜索高等数学教材中相关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2. 积极创设好数学情景

积极引导大专学生带着积极的兴趣和最真实的目标任务进入高等数学学习的模拟情景中, 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空间想象, 加深大专学生对高等数学中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用相关的数学知识或经验去同化所学的新知识并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

3. 透彻分析任务目标

数学教师通过启发或引导的方式, 让大专学生对高等数学总体教学工作任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再把整个任务目标分成若干个要依次完成的子任务, 找出每一个子任务的关键点, 让大专学生清楚学习高等数学的任务, 激发大专学生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在摸索中完成任务目标

在探索中完成任务目标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要阶段。在有限的数学教学中, 在教学的时间、空间上积极突破。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多制造悬念引导学生带着任务目标积极地查阅相关知识, 用团队协作或自我摸索的方式完成相应的目标, 形成良好的系统思维。

5. 形成交流和展示的平台

展示环节既可放在高等数学的课堂上, 也可放在课外活动时间, 这样的展示和沟通让大专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 获得了分享成功的喜悦, 也得到了情感上的满足, 便于找出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这样系统的分析、归纳、总结, 让大专学生真正体会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优势和劣势。

6. 强化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和总结的能力是学习高等数学知识系统化的重要过程, 通过建立各个知识模块间的逻辑关系, 形成高等数学整体知识的认知,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构建, 把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处。

二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1. 提升学习兴趣

在大学专科高等数学学习中, 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可以给大专学生最佳的学习场景, 穿插最新、最前沿的教学材料, 促使大专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 感受知识的魅力, 享受学习的过程。如高等数学中对微积分的教学, 需要多运用发展史中的几何和物理背景去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探索, 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新奇的数学故事, 激发大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兴趣。设计的任务目标一定要和大专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 要求难度适中, 层层递进, 形成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 既方便大专学生巩固旧知识, 又方便学生融合新知识, 让大专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找到成就感, 增加自信心。

2. 起到激励作用

高等数学的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高等数学要发展大专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和其他知识相结合。教师还需要对大专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潜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 及时处理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学习的反馈信息,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查漏补缺。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交流讨论、网络互动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 正向地引导, 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对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得出的不同结论及时做出评价,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出整体的高等数学知识体系, 积极运用, 加以拓展。

3. 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是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的桥梁。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积极引入数学建模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独立运用数学的能力。把生活背景和数学建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引入合适的、典型的、有趣的素材, 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多样化、趣味化。在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多媒体信息化的手段, 让大专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数学高深莫测的境界, 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大专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三结论

大专高等数学教学中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 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与学的模式, 让大专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探索的核心人物, 极大地调动大专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加强大专学生自我探索的能力、创新的意识, 同时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彦辉、唐友刚.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新探[J].广西教育, 2011 (33)

[2]毕兴芹.《高等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 2008 (4)

[3]李娜.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探讨[J].才智, 2011 (20)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应对策略 篇8

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2012年,新材料作文形式相对成熟,并在全国推广,到2015年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存在的总是合理的”,新材料作文既不同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又与命题作文、以往的材料作文限制过多、文体单一不同。它既能考查从材料中选择角度的能力,也能考查形成观点、概括立意的能力,这是“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所不具备的优点。另外,“新材料作文的起点是“材料”,其思维方法也比较符合自然写作的情境,因为自然情境下的写作,总是从搜集、感受材料开始的。有专家预测,从这个角度说,新材料作文是有生命力的,它必将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然而吊诡的是,全国上下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可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与一线老师的认知能力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以新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秀作文,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再度成为一线作文教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鉴于此,为了发挥命题对学生写作的导向作用,也为了避免学生套作、防止学生宿构,国家卷命题者在2015年率先在新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求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考生表达个性化的看法。

这就是“任务驱动型作文”横空出世的背景,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则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据说,2016年国家卷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与今年基本一致,今年根据国家卷要求系统调整教学,四年内都有效,这是出于政治稳定的要求。为此,对接国家卷,适应国家卷,既是调整教学的要求,也是为学生负责的表现,兹事体大,不容轻慢。那么国家卷“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哪些特点呢?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表面要求

1.任务设置(大体四项)

我们不妨实录2015年全国课标1卷的“任务设置”项: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你的看法;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你的选择;

“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你的阐述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你的综合

2.人物设置(大体四方)

全国课标1卷人物涉及小陈、父亲、警方、网友共四方;全国课标2卷人物涉及大李、老王、小刘共三方。

3.材料呈现(大体四性)

叙事性:试题材料多为时事类,而非名言哲理类,非故事话题类。

可写性:试题材料不深奥、不陌生,适合高中考生写作。

选择性:试题材料人物设置、立意角度、文体样式等方面,选择面广,可能性大。

争议性:试题材料蕴含争议点、分歧点,利于考生进行理性思辨和理性表达。

4.材料导向(一点四面)

作为教育的一个环节,高考的教育功能不能忽视,作文试题格外强调重视其教育功能,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并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的考查,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在追求

1.写得像:据悉,为强化国家卷的导向功能,相关部门正在就作文教学与高考评卷相向而行展开务实工作,届时高考评卷将会视作文任务完成情况判定考生是否符合题意。为此,“完成写作任务”显得非常重要。

笔者建议,“你的选择”要抓准一方,一以贯之;“你的看法”要具体清晰,呈现主观色彩;“你的阐述”要有对话意识,入情入理;“你的综合”要求同存异,努力达成共识。

2.写得好:大凡优秀的议论文都要遵循议论文的文体规范与写作规律,“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是如此,尤其是要处理好“厘清概念”、“就事论理”、“适度拓展”等方面的关联。 例如:

近日,北京市东直门的一家餐饮店发生火灾,消防车在赶赴救火现场途中,大量社会车辆不仅不让行,反而抢道超车。经消防战士通过车载扩音器,反复点“名”道“姓”地喊话,仍然遇到两次车辆不让道情况。有网友将此情况拍成视频上传到网络后,一时引发热议。

有消防战士说:“和消防车抢道,堵塞的是公共道德。”

有司机说:“平时消防车不出警也鸣笛,谁知道是真出警还是假出警!”

有网友说:“连人带车晒在网上,你让司机多难为情!”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类人的议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这个作文题,假如我们选择从消防战士的角度立意作文,可提出“为公德让行”“别毁坏了公德”等看法,然后从情理层面阐述,要为消防车让行,不可毁坏公德;从退让层面阐述,即便对方有错,公众仍要为消防车让行,不可毁坏公德;从拓展层面阐述,别国公众如何为消防车让行,践行公共道德……如此写作,估计能做到设身处地,入情入理,内容饱满,令人信服。在这里,有几个要点,笔者要着重谈谈。

其一,厘清概念

讲究逻辑是议论文的重要文体特征之一,议论文的写作过程就是逻辑思维运行的过程,即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分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如果能够厘清概念,就能从对概念的基本义、通常义的正确理解,提升为对概念的语境义、特殊义的准确理解,他们认识问题,就能由一般走向特殊,由浅表走向深刻。比如上文学生如果能抓住“公德”这一核心概念,就不容易犯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的毛病,文章所论就能扣住“公德”与“让行”的关联展开,阐述就会更具针对性。

其二,就事论理与适度拓展

“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事件表明看法并展开阐述,这就决定了这类作文的两大特点:旗帜鲜明,必须表态;就事论理,适度拓展。

就事论理,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一事一议,以小见大,充分说理,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而优秀议论文无一不是呈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的的写作规律,所以,“任务驱动型作文”,即便以就事论理为主,但也不能排除链接现实社会,拓展时代感;即便不需要古今中外,旁征博引,但也不意味着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就等同于违规与僭越。类比联想,翻进一层,其实也是一条向纵深拓展的创新之路。当然,这里的“联想”“翻进”,必须是广袤的学养,是深广的视野,是独到的发现,而不仅仅是凑凑字数,借题发挥。

————————

参考文献

①张开:《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作文》

②徐宏庆:《任务驱动是材料作文的本质要求》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 篇9

1、整体特点:真实情境,就事论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型写作);说理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任务)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2、基于材料的意识: 第一点是用材料的意识,命题中的原材料在写作时“一定要用”,而且非用不可。

第二点是观点基于材料的意识,即写作时所论述的观点一定要源于材料(切合作文的“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的要求),所以必须正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得出与材料相关的观点。

第三点是论述中结合材料的意识。材料是作文的起点,也是作文的范围,材料为作文提供多个角度与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出了这个边界就可能导致断章取义、身体偏颇、走向大而化之的空谈,而抛开材料或者轻视材料就会滑向话题作文的泥潭。因此,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基于材料的意识,做到观点源于材料,论述围绕材料,迁移回到材料,紧紧抓住材料,紧紧结合材料。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内容

1、析材料,2、论危害,3、挖根源,4、提办法,5、联现实,6、作结论(作呼告)

(四)常用结构模式 起/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承/议——充分(阐明实质、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等)

转/联——紧扣材料(正反对比/联系现象、分析原因、指出影响、提出建议)合/结——点题(总结全文,呼吁号召)

为作文提供多个角度与广阔的空间的同时,也为写作划定了边界,超出了这个边界就可能导致断章取义、身体偏颇、走向大而化之的空谈,而抛开材料或者轻视材料就会滑向话题作文的泥潭。

因此,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有基于材料的意识,做到观点源于材料,论述围绕材料,迁移回到材料,紧紧抓住材料,紧紧结合材料。

(三)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内容

1、析材料,2、论危害,3、挖根源,4、提办法,5、联现实,6、作结论(作呼告)

(四)常用结构模式 起/引——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二、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的特性

1、驱动性

1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 ○ 2内容驱动----内容的规定 ○

3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写作的着力点 4对象驱动----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提

文材料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则,就更需要比较说理论证。写作的重点是说明选择的原则、理由,在强烈的对比中,鲜明的阐述自己的论点,凸显自己的观点。

(二)如何审题立意

1、审题的要素: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关键抓几个要素:情景的创设,任务的布置,写作任务的关键词,事件的焦点。(1)情景的创设:围绕着某某事件或现象而引发的思考。

(2)任务的布置:请你写一篇文章,对事件或现象表明你的态度看法,对材料中的某对象给出意见、建议。

(3)写作任务的关键词:任务要求 的词语。

(4)事件的焦点/关键词:对人物行为进行评价的词语、事件或现象中有争议、有分歧的问题。

审题时主要抓住两个问题: ①材料提出什么问题、关键词 是什么;

②围绕问题和关键词,结合材料,审题立意,归纳观点。

具体做法:围绕问题,找出分组对比的关键词,找到一组意义相对/色彩相反的词组,对对象的行为作评价,就会容易立意。提出问题的角度:

1、对对象的行为的性质作评价;

2、对对象的行为的产生原因作评价;

3、对对象的行为的影响作评价。

关注 材料提出的问题及关键词: ① 林赛站在音乐会舞台上是最 耀眼的明星,但在纽约地铁站台却为什么无人关注? ② 过客对一个堪称完美的“平凡

人”的演奏不肯停下脚步欣赏却对是明星的同一个她的演奏会趋之若鹜? ③ 人们对生活中的普通人缺少

关注却对网上虚拟空间的明星的音乐趋之若鹜? ④ 粉丝们是真正喜欢林赛还是 她的音乐?

关键词:意见和建议、光环、关注、地铁站台、舞台、身边平凡人、虚拟空间的明星、脚步匆匆、停下脚步欣赏

1、对林赛的意见建议:

直面过客们的不关注,反思自我:①明星只是外在的光环,在艺术的追求道路上个人永远不要被外在的光环头衔所束缚,而要以更谦卑的心态投入每一次演奏中;

②艺术的意义也许不在于吸引多少人的关注,而在于自我对艺术的表达和享受;

③享受光环,也安于平凡; ④艺术完美的意义在于引起共鸣,离开欣赏的氛围和合适的观众,表演效果会大打折扣。

2、对过客的意见建议:

在地铁站脚步匆匆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对堪称完美的小提琴演奏丝毫没有关注的现象也引人深思——倘若知晓了演奏者林赛的身份,是否会依然忽略她的小提琴声呢?进而反思: ①关注他人,不应在乎其外在的名号头衔,而应该关注其内在的涵养; ②人们常常为明星趋之若鹜,却对无名小卒不屑一顾;

③如果遮住了光环,还认得出美好的事物吗?请停下你们匆匆的脚步,发现生活中的美; ④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关注欣赏(身边)平凡的美;

⑤有时,美好的享受并不需要购买昂贵的入场券,请珍惜不期而遇的惊喜;

3、对粉丝的意见建议:

不要对忽视林赛的过客们一味的指责,应该反思:

①自己对林赛的关注,究竟是因为她是“明星”林赛,还是她真正精湛的小提琴演奏艺术? ②真爱艺术的粉丝,欣赏的不是光环,而是真金; ③别让“明星效应”遮蔽双眼 练习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9月3日大阅兵马上就要开始了,场外:他们是“替补”,他们还在人行道上练兵,没有丝毫的不满与怠惰看着战友们准备迎阅,可他们是不上场的——他们认为,崇高..是不分...岗位..的.!

(2)阅兵场上,笔挺的军姿,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威武昂扬,人们为阅兵喝彩,为祖国点赞,可同时是否更感动于将士们日日夜夜的苦练?每一个细节如果没有千遍万遍的演练,哪能做到极致?这里什么更让你感动?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解读:作文的任务是:“这里什么更让你感动?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选择。”“这里什么”指的是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这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离开就是跑题。“更”,有比较、对比的意思。说明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内容,要一一找出来,最后选择一个写,写出更感动的原因、理由,且必须对比着写,主要回答为什么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以显示你的“思考”。“你”,是有含意的。是学生的感动,而不是军人的感动,一般说是电视机前的感动,而不是亲临现场的感动,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化的感动。

1、材料提出的问题:

(1)将士们是在阅兵场上迎阅还是在场外练兵以待“替补”更崇高?

(2)是处在替补的位置却毫不懈怠的“替补”将士还是在阅兵场上做到极致的将士更让你感动?

(3)是场外替补将士没有不满与怠惰地练兵还是阅兵场上的将士们平时对每个细节千万遍的演练更让你感动?„„

2、关键词:感动、崇高、岗位、日日夜夜的苦练、千遍万遍、极致

3、立意:

(1)崇高无关岗位(2)苦练成就极致

(3)向崇高的“替补”致敬(4)百炼才能成钢

(5)精彩诚可贵,苦练价更高(6)千锤百炼,成就极致(7)替补更可敬(8)打磨细节,做到极致 【范文】 崇高无关岗位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遍遍的练习点亮了舞台的光芒,我却更倾心那隐于台后的“替补”。(立意切合任务关键词“更让你感动”,观点鲜明,语言简洁凝练)

阅兵场上,笔挺的军姿,整齐划一的方队向世界彰显着中国的强盛。喝彩的同时,可曾关注过将士们在英武背后付出的汗水?炎炎夏日,一次次的重来,一天天的站立,苛刻的选拔,没有抱怨,没有放弃,只是在为祖国坚持。我为这极致的完美喝彩,却又忍不住心酸。(先分析迎阅将士让人感动之处,体现考生对“更”的解读准确)当我们被阅兵场将士们的英姿折服时,可曾想起场外的“替补”?同样的付出,同样的渴望。迎阅是军人的荣耀,他们却只是替补,当战友们准备迎阅时,他们仍在人行道上练兵。相比之下,他们身为替补,付出的更多,却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同样是通过层层选拔、心高气傲的精英,成为替补,咽下所有苦涩,没有不满,没有怠惰,只有更加努力。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崇高是不分岗位的!(论述场外替补的将士更令人感动的理由——身份相似、付出相等却得不到同等的机会,却不忿不怠,加倍努力)

所以即使与荣耀擦肩,纵然只能成为角落里的无名小卒,依然含笑祝福,转身,在后台加倍苦练,即使没有出场的机会。在此,我眼含热泪,为他们点赞!(重申观点)

每一个细节完美到极致,恍然想起千手观音的华丽与优雅,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配合的那么天衣无缝!怎能不赞叹?阅兵场上,飒爽帅气的每个方队,刚毅的动作展现的整齐直线,激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脏。我们自豪,爱国热情荡然心胸。这舞台的中央,所有的光芒都聚集在他们身上。也因此,更加心疼隐于台后被遗忘的替补,他们还在苦练着,随时准备可能没有的上场。替补意味着付出同等努力,却有可能终生得不到应有的赞扬,只能默默隐于台后,被所有人忽视。所有的苦涩,所有的委屈,所有的嘲笑,扛在那瘦弱的肩上,一人承受。(分析场上场下位置之差异而产生的待遇之别,对比中进一步论述场外替补将士更令人感动的理由)

但,那又怎样?如果当初郎郎不是替补,又怎会一曲成名,造就如今的钢琴天才?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我是极敬佩武打替身的。流血受伤的痛一个人扛,没有赞美,没有掌声,一次次跌倒与爬起的坚守和骄傲让我折服。至少我觉得没了他们的替补的真实,武打影片是不好看的。同样,没有台后替补的军人,阅兵场上的方队是孤单的。世界太大,光芒太亮,每一份荣耀背后都有无数汗水与伤痛,在梦想与期待扬帆起航的地方,却藏着一丝坚守,无关荣耀,无谓光芒,只是单纯的努力。为了职责,为了梦想,这是最崇高的信念,不容践踏。(联系事例,阐述替补的对梦想的坚持的难能可贵,深化主旨。)我想无论是阅兵场上的闪亮方队,还是场外默默无名的替补,都在那一刻为我华夏大地而自豪,都在用生命来守护这片净土,无怨无悔,甘之如饴。我想是的,就是这样,崇高无关岗位,场上光彩荣耀,场下亦崇高伟大!(总结收尾,强化观点)

“千遍万遍的演练”感动我心

不上场的“替补”没有丝毫不满与怠惰,他们的精神让人尊重;将士们日日夜夜的苦练,他们的付出值得敬佩;为了做到极致而对每个细节进行的千遍万遍演练更让我感动。要知道,这里有“细节”的保障,这里有“极致” 的要求,这里有“千遍万遍”的演练,这些正是最感动我们心灵的,是每一个个体最熠熠生辉之处,也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保障,更是社会发展精益求精的需要。不上场的“替补”,我尊;日日夜夜的苦练的将士,我敬;为了做到极致而对每个细节进行的千遍万遍的演练,我最感动。我们要用“千遍万遍”的勤奋付出打造一个个“细节”保障“极致”的高度,成为“完善自我”,乃至“兼济天下”的不竭动力。

千万遍的演练只为做到极致

2016年生理学或医学诺贝尔奖的得主,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屠呦呦作出如此巨大的成绩,她的背后也离不开千万遍的实验。她一次次地实验,历经几千个方子,才得以从试验成功青蒿素。场内的士兵也是每个动作也要重复千万遍,才能做到极致,做到完美。如果没有他们日日夜夜的训练着每个动作,就不会有今天那完美的阅兵;如果没有千万遍的重复,就没有今天他们在场内的整齐划一;如果没有坚持的训练着一个个的动作,如何才能在阅兵场上的极致呢?所以更令我感动的是场内英姿挺拔、整齐划一的徒步方队,威武昂扬的阅兵们。

练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厦门大学94岁高龄教授潘懋(mao四声)元,用79年执着于一件事,研究高等教育学,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之先河;

某大学生热衷于参与选秀节目,渴望一夜走红,登上人生巅峰; 更有一种人羡慕“官二代”“富二代”,坐享其成„„

这三种人中,你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材料提出的问题:

(1)厦大教授潘懋元是执拗不懂变通还是“大道至简”的人生追求?其人生是枯燥乏味还是奋斗不止?

(2)某大学生对功利的渴望是追求梦想还是急功近利?(3)羡慕“官二代”、“富二代”之人是积极上进还是不思进取?(4)你欣赏教授还是某大学生还是“官二代”“富二代”的人生追求?要有比较权衡,但不需要作为重点。

2、关键词:欣赏、人生追求、执着、研究、热衷、一夜走红、羡慕、坐享其成

3、立意: 从材料看,三种人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方式,体现三种迥异的人生追求。所以,可以围绕“个人价值观”来谈。

(1)充分肯定潘教授的“大道至简”的人生追求,褒扬这种生命不止、奋斗不止、一以贯之的进取精神。【尤其在充斥浮躁与喧嚣的当下】

(2)对某大学生的行为,可褒可贬,褒其有所追求,贬其急功近利。

(3)批评第三种人的庸俗低级、灵魂扭曲的畸形人生价值观,只满足“混日子”,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用慵懒的心态,终其平庸的一生。【值得当代青年警惕。】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厦门大学94岁高龄教授潘懋元,用79年执着于一件事,研究高等教育学,开创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之先河。他一生简单,唯教书为其大爱,对物质生活毫无所求,几十年来,将个人工资与积蓄悉数捐向高等教育事业,并育得桃李满天下。在充斥浮躁与喧嚣的当下,大道至简的潘懋元不愧为时代的楷模。这不禁让我想起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青年一代,勇于担当,人生价值观该如何定位?孔子《大学》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要义是个人要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保持生命不止、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让人生更臻于完善完美。而时下,由于社会转型的迷茫,传统道德的稀释,个人素质的差异,一些庸俗低级、灵魂扭曲的畸形人生价值观可谓丑态毕出:有些“官二代”“富二代”坐享其成,自甘堕落,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人生;有的青年一切为了自我,被功名利禄“遮望眼”,把人生追求定格在庸俗的功利主义支架上;还有的青年满足“混日子”,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用懒惰的心态终其平庸的一生„„

追根溯源,偏颇的人生必是价值观的扭曲。

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一定要扣对扣准扣好。这就要求青年人找对人生方向,补强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要知道扣子该从哪里扣,该往哪里扣。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热血青年:身患白血病的大学生村官张广秀,扎根基层尽心竭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大学生徐茂,凭一己之力资助20多名贫困儿 童;厦门大学的雪域支教队,连续六年放弃假期,奔赴5000米青藏高原,为闭塞山区的孩童打开通向外界的窗户„„他们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释放出扣准人生扣子的青春正能量。

任务驱动型作文素材 篇10

1.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参考拟题】

A.“黑衣男”的正义可以更具温情

B.路见不平,合理相助

C.可怕的不文明

D.正义不可灭,公道在人心

2.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李师傅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陈小姐、李师傅、其他乘客或警察的行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审题立意】

明确了写作任务以后,就要把握材料的深层内涵。

为了是否应该交纳这1元的行李费,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乘客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几十位乘客被迫转车。面对这一则新闻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确立写作的观点呢?总的来说,可以采用“因果推断”的方法进行。人的行为受思想的支配。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反之,有什么样的行为就反映了他有什么样的思想。我们把这作为立意的出发点,就有可能容易把握到材料的精神实质。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角度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可作为一个角度来审视,在审视时抓住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从乘客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作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从肯定她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从批评她的角度则可以这样立意: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

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而造成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乱,因而可以这样立意: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如果交战双方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可以这样立意:人与人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要学会忍让,学会让步,学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通过权衡比较,从以上几个角度中选好适合于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切入。

【参考拟题】

A、宽容成就美丽

B、相互谦让,让社会更和谐

C、退一步海阔天空

D、个人集体,皆需兼顾

3.台湾爱乐乐团到大陆某市演出,场地两侧不断打出“演出中请勿摄影录音”字幕。演出中,不少观众被精彩表演所感染而猛拍猛录。在场地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发现谁违规,就用镭射光笔直接照谁,被照观众有的自觉理亏,有的恼羞成怒,现场秩序时好时坏。演出后,爱乐乐团官方微博发出帖子,表明不欢迎那些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对以上这件事,你是怎么看?请你以网友的身份,对爱乐乐团、观众或工作人员的表现加以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

首先,考生应该明确本道作文题写作任务包含两层,根据材料中争论的情境“表明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一层,而另一层是要求,“阐述看法”,所以,要将上面任何一个问题讲清楚、讲到位,讲得有分寸、合情理,都需要在充分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考虑到对方的理据和逻辑,或吸纳或辩驳,从而使自己的论述更辩证更完备。

这也是该试题在材料作文命制基础上的一个小小发展和推进,目的是强化命题对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论述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方面的引领作用。

其次,要把握本道作文题材料的深层内涵。作文题的材料由三件事构成的,彼此相联系,又可以彼此独立。

第一件事,台湾爱乐乐团演出,禁止观众拍照摄影,但不少观众依旧摄影录像。引发第二件事,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用激光笔提醒违规观众,观众反应不一,秩序时好时坏,影响演出。第三件事是后续事件,爱乐乐团表明态度,不欢迎不尊重艺术的观众。

从事件的叙述来分析,材料至少提供三个主要争议点:一是怎么看待观众不文明现象;二是怎么看待工作人员处理这种不文明现象的方式;三是怎么看待乐团拒绝不文明观众入场的态度。这也意味着材料同时提供了诸多思考的角度:乐团、观众、工作人员等等。围绕这三个争议点以及不同的思考角度,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立场态度,为学生写作提供巨大的写作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写作的选择与思考的方向。这样既体现了立意的多样性,又可落实评分的层级性。

最后,考生可以按照作文要求的写作任务,权衡比较几个角度,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写作的切入:

常规角度立意:“文明聆听,乐声更美妙”;“文明之花需要大家的栽培”;“文明,从我开始”;“文明,始于细节”; „„

核心角度立意:“建设文明社会,从敬业开始”;“用文明的方式来建设文明的社会”„„

创新角度立意:“艺术尊严高于一切”;“建设文明和谐社会,乃艺术之责”;“传播艺术的种子,更应该传播文明的种子”;“温馨引领的力量胜过冰凉的拒绝”„„

上述角度的任何一个,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并在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恰当地联系当代社会生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那么,都将能在立意上达成重要角度乃至核心角度。

【参考拟题】

A、(对观众)文明社会,你我共建/尊重艺术,从我做起

B、(对爱乐乐团)为维护艺术之举点赞、镭射光射有悖于公众艺术素养提升

C、(对工作人员)让执法更有温情

4.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1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

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

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提纲】

认同一元钱奖学金

A.学习应该是树立高远的目标,不能急功近利。历史上未见过为了金钱去学习却能大有成就的人。只有淡泊金钱,才能专心做学问。

B.此举有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C.过于强调“一切向钱看”容易在社会上形成不好的风气。

不认同你一元钱奖学金

A.一元钱的奖学金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B.一元钱的奖学金不利于榜样的带动。

C.学校把奖学金转向贫困生基金的做法有道德绑架之嫌,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D.体现不公平:多劳多得、能者居之,本是社会一条生存法则。

E.照顾贫困生的同时,不能损害优等生的利益。

F.产生一种不好的社会氛围:穷反而是有本事的,一个懒惰的贫困生得到丰厚的金钱奖励,而一个勤奋的优秀生却什么都得不到。

【参考拟题】

A.(直接点明观点)《勿为利而学》《非为钱而学》《学习与金钱》《一定的奖学金能给我们“获得感”》

B.(委婉表达观点)《利而励》

上一篇:进入初中后的生活下一篇:幼儿园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