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2022-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前言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程质量监督作为取得长足发展,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依法质监。同时伴随着《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发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质监的快车疲乏。同时,十几年来开成的基础、主体、竣工三步到位等级核定与巡回抽查相结合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注意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也积淀了诸多影响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1 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监督职能发生转变的新形势下,明确质量监督的内容和程序,是确保质量监督工作一致性、统一质量监督方法的有力保障。

1.1 确保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受控

质量监督的内容很多,有对施工的监督,对材料的监督,对设计的监督以及对管理的监督等等。目前,由于设计原因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监督机关在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监督的同时,还要考虑对设计阶段进行监督。

质量监督机关对设计阶段的监督,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着重把好设计文件审查关,真正做到从设计到工程竣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2)要突出监督重点,保证结构质量的安全;

(3)要将基础、主体等结构质量作为监督重点,加大监督力度;

(4)要将影响国计民生的工程作为监督重点,因为这类工程关系着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若出现质量问题,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1.2 抓好工程的源头

首先,要抓好招投标阶段的管理,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选择好的施工队伍,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其次,通过建立和健全各种保证制度,减少工程建设的风险,以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信誉感。

1.3 明确监督程序,改正监督方法

规范质量监督程序,保证质量监督的权威性,以避免不正之风的滋生。质量监督一方面要从微观监督向宏观管理的方式转变,以巡查、抽查等执法检查形式代替现场每步到位的微观检查形式;另一方面,要加大检测力度,增添检测设备,用数据说话,以确保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2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与监督机构视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这就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对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以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以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步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

(2)监督工作手段单一,技术含金量低。建设工程工期长,多专业、多工种和材料设备多品种的特点,决定了传统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方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20年来,质监机构在质监手段方法上的发展创新速度远远低于其组织机构建设速度。20年过去了,质监手段基本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锤敲阶段,施工几百天,“判断”一阵子,难免使监督的全面性受到约束,造成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和有效控制。即使增加了一部分现场检测也是有限的辅助手段,主要工作方法的革命并没有完成。

(3)现有质监人员的素质,人才结构有缺陷,大多数质监机构直接招聘应届大学生充实队伍,表面上人员的学历层次上了好几个台阶,但因缺乏施工现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大多数人并未发挥出与其学历相适应的作用。质监在技术上的专业性尚未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4)质监系统缺乏外界激励机制,无论施工企业还是监理单位,始终遵循着“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而质监机构在发展之初,就依靠的行政文件。缺乏竞争机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系统自身对市场的免疫力最终将丧失殆尽。

(5)政府质量监督的地位,在实际把握上不够准确。监督工作有时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混淆。工程质量核验制被备案制取代后,整个质监系统都存在着重新定位工作性质的问题。但是几年过去了,这一问题始终没有明确,严重阻碍了质监机构的调整和发展。

(6)政府质量监督重点监督什么,不够明确。现在是全面在做,如三到位,五到位等。

3 加强质量监督的具体方法

3.1 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

(1)质量监督应注重规范质量行为,重点抓好结构安全。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因而规范参建人员和监督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尤为重要。基于目前施工工程的法律和法规要求,质量监督工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监督:

①监督业主的建设程序是否规范;

②检查各方主体资格与所承担工程是否相互适应;

③检查主体各方从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④监督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否完善;

⑤检查工程建设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及时;

⑥检查各方主体从业人员的到位情况,特别是监理人员到位情况,确认各方职能。

(2)质量监督还要抓好结构质量。工程的结构质量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是质量监督的基本立足点。监督工作应从原材料质量控制的监督入手。注重对基础工程(含桩基)和主体结构质量的监督。

此外电气和电梯的质量也应引起监督机关的足够重视。

3.2 转变思想观念

质量监督应尊重建设各方的主体地位,保障建设主体合法行使自身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质量监督代表政府对工程实施监督,应着眼于工程重点监督和宏观把关,重点在于审查各方主体的合法性,指导和监督各方主体建立起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监督各方质量行为的合法性和尽责性,以达到质量监督的目的。

3.3 树电监督理念

建设工程质量的责任主体是业主、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应当充分尊重各方的权利,并明确工程质量是由各方土体承担,而不是由质量监督人员或机构承担。如工程竣工验收时,应由业主单位组织各方主体参加,而质量监督是在接到业主通知后,监督参加验收各方主体人员执业的资格和工程程序的合法性。如果工程达不到国家验收标准,监督机关可以宣布验收无效且不同意工程备案和投入使用。

在质量监督过程中,监督机关一方面要注重对业主单位履行权利和义务的指导与监督,因为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业主处于中心地位,其行为的合法性对工程质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保护监理单位和人员的地位与职能,并与监理单位建立良好的信息渠道,以便全面掌握工程质量状况。

3.4 理顺外部关系,树立政府监督形象

一些质量监督机构由于经费不足,往往通过一些从属部门提供服务来收取酬金。如材料检测中心等。这对于独立、公正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能诱发个别质量监督人员的不是行为。针对这种情况,质量监督机构应尽快与从属机构脱钩,监督抽样检测也应采取不再收费或由业主自主委托具备相应资格中介检测机构来完成。质量监督经费应通过财政保障,或实行收支两条线,以树立监督机关清廉、公正的形象,这样有利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3.5 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方面入手。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正确处理与建设各方主体的关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不参与有损质量监督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业务行为,不以权谋私,以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所谓业务技术素质是指质量监督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术规范外,还要掌握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及其在实际运作中的应用。

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与建设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目前,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对各方主体执行监督职能。

摘要:本文从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存在的问题,加强质量监督的方法三个方面,介绍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措施,以使质量监督进入良性循环.

关键词:质量监督,工程,管理

上一篇:浅谈如何活跃高职数学教育的课堂气氛下一篇:新经济形势下中国煤矿的经济管理及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