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指导学生回答问题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回答问题不仅是检验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的手段, 也是语文练习的一种基本形式。语文课的答题多数带有论述性质, 进行这种练习可以为学生写议论文打下一定基础。因此, 研究学生答题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重视对学生答题的指导, 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 在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赶进度, 怕学生回答问题配合不好, 而耽误时间, 于是就一讲到底, 或由老师包办代替, 使学生缺少回答问题的训练。在我们教学中, 答题练习往往是放任自流的,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少有教师就如何答题进行专题讲解, 并且针对学生中的问题精心设计出行之有效的练习方式。

老师如果不重视答题训练, 学生也就会草草塞责。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老师的结论, 内容空泛, 甚至答非所问。以“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如何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一题为例, 有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小说《孔乙己》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有力的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另一方面也真实的揭示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 思想昏沉的精神状态,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使读者从一个侧面认识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鲁迅先生对孔乙己既批判又同情, 但对周围群众的麻木冷漠则是完全持批判态度的。

这一份答案作为中心思想的分析是很不错的, 可是作为回答以上问题的答案, 就不行了, 它根本没有回答“如何控诉”的问题。有些议论是与题目无关的, 这就使答案既空且泛。

再则, 由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考试形式的改革, 试卷上出现的是大量的“A、B、C、D”一类的选择题和极少的传统语言表达题, 因此某些教师就忽视了对回答问题的练习。

有的教师认为, 作文是写作训练的主要方式。这话不错, 但应当看到, 它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必须辅之以一系列练习。这种练习如果目的明确, 指导得法, 形式又多样化, 并且符合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是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收到更好的效果的。其中答题指导和练习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指导学生答题, 首先要教育他们不要急于动手。不少学生 (特别是在考试的压力下) 往往把题目粗略地看一遍就匆匆动笔, 结果或者是抓不住要领, 或者是啰嗦重复, 或者是语言混乱, 表达不清。教师在布置作业特别是考试时, 要认真估计学生答题所需要的时间, 并且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样才能通过每一次答题练习, 切实的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答题的充分准备和构思,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思考习惯, 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学生往往有一种心理, 就是尽量答得多一些, 生怕遗漏, 想以多取胜, 漫漫一片, 让老师从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用这种办法来保住自己的分数。这是一种侥幸心理, 结果是轻重不分, 观点湮没在繁琐的引用和叙述之中。这种倾向必须纠正。

其次, 要指导学生研究题目的特点。题目可以千变万化, 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 以说明事实为主的 (说明型) ; (2) 以分析议论为主的 (分析型) ; (3) 综合性的 (综合型) 。

第一种类型 (说明型) 的题目多见于说明文课文的答题中, 例如学习竺可桢写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 要学生回答“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回答这一类问题时, 要指导学生注意: (1) 把一切需要答出来的知识表达清楚, 要答得充分而清晰; (2) 决不要涉及那些非必要的内容。前者是如何掌握知识的问题, 后者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判断和选择, 养成科学的态度。

第二种类型 (分析型) 的题目在语文作业中是常见的。这类题目大多是让学生谈谈对语文某些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例如学完鲁迅先生的《故乡》一课以后, 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先生说,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这一类题目的特点是不需要学生重复课文内容, 而是直截了当的谈自己的认识。回答这一类问题, 除了看学生理解得是否正确以及理解深度如何以外, 关键还要看如何安排思路。这一类答题, 有助于指导学生学会议论和发挥。

语文作业中最常见的题目是综合型的。所谓综合型, 就是既需要学生有选择地复述课文中的某些事实, 又需要学生把这些事实用一定的观点贯穿起来, 说明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一类答题要有明确的观点, 还要有充分的材料依据。观点和材料的一致, 用观点统率材料, 是写出完善答案的要领。

第三, 题目的特点明确后, 还要指导学生弄清不同的题目答案的不同要求和限制 (这类似于命题作文的审题。) 例如在《孔乙己》这篇课文中, 下面三个题目在内容上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1) 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鲁迅先生通过这样一个形象说明了什么?

(2) 孔乙己生活在怎样的社会环境里?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3) 鲁迅先生是如何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的?

这样三个问题都涉及到作品的主题思想——控诉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然而又各有其不同和侧重点。回答这三个问题所涉及的材料也有相同之处, 例如一个封建末世科举制度的殉葬品的典型形象——孔乙己, 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 都可以谈到, 但在答案中所占的比重就各不相同。前面我们谈的学生在回答“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是如何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的?”这一问题时的答案之所以空泛,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弄清楚题目答案的要求和限制。

一般地说, 当学生对问题的观点有了明确的意识以后, 感到困难的是面对一大堆材料不知如何入手。结合课文答题, 转引材料不外乎两种方法:提要和摘要。简单的说, 提要是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概括原作内容, 摘要则是重复原作的关键性的语言和段落。摘要只能重述原作, 提要则因为经过转述, 可以适当的掺进评论, 并且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当然, 这样做时要注意不要使自己的观点和原作混淆起来。

指导学生答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选出典型的例子印发给学生, 组织他们讨论;也可以针对他们的问题设计一些局部性练习, 例如当学生不善于审题时, 可以提几个类似而又有区别的题目让他们比较;当学生不善于选择论据时, 可以挑选一份观点正确, 但答得过于简单的答案让他们加以扩充 (如果没有合适的, 教师也可以模仿学生的笔调代拟一份) ……如此等等。总之, 只要我们重视了答题指导这一环节, 大量生动活泼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就会创造出来。

当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地、有创见地、有分析地回答问题时, 他已经为自己进一步写议论文铺平了道路。

摘要:语文教学不能老师一讲到底, 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就要从培养学生能力 (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等) 做起, 重视激励并正确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

关键词:重视,指导,答问,提高能力

上一篇:试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主体资格审查下一篇:护患语言沟通技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