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精选13篇)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1

所谓“感受”,就是指人的感官受到外界形、色、音响、气味等各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与客体刺激相应的心理活动,如情绪激动、心情舒畅、思想领悟等。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因人而异的。比如对于海鸥这一动物,在高尔基的笔下是:“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初中第五册《海燕》)作者借海鸥抨击了见风使舵、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显然是贬义的。而我们商店里有海鸥牌洗衣机、海鸥牌电风扇、海鸥牌洗衣粉等以海鸥命名的商品,无疑又是褒义的,这就是感受的不同,文章离不开生活感受的孕育。有生活感受,才能写出文章,感受独特,文章才新颖,有“个性”;感受深刻,文章才有深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起这样的信念: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同时,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都要五官开放、心官激荡地参与,而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看《话说长江》的电视片,完全可以边看边听边想,看看电视片里的解说词是如何与被说明的图像相依相辅的,与一般的说明文有何不同。善于捕捉生活现象的启迪,即在感受某一事物的时候,融入某种有本质联系的思想(精神),是感受的一个基本要求。

全身心地感受生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能够领会到生活的启示,还在于它往往能激发灵感,产生非吐不快的写作冲动,而这种冲动正是成功的标志。

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养成触景生情、见物生情、闻声生情等习惯,不断地触发、延展和丰富自己的感情。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需要反复训练,积水成河。除了课堂作文教学之外,可要求学生设立课外练笔本,有了感受,就及时动笔,抓住灵感,自觉去作文,点点滴滴积累。教师尽可能予以褒扬,同时指出不足。也可以上感受信息交流课,组织学生交流校内外生活的种种感受,起到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作用。教师自己也可以谈谈下水作文的体会。还可以结合知名作家热爱生活、投身于生活的事迹或体会(如魏巍谈《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写作和生活的关系),来进一步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多情善感地反映生活。要指导学生注意发掘自我生活的感悟点(如生活环境变换、人事变更、交谊庆贺等容易泛起感情的波澜),激荡情思,促成写作契机。有条件还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工厂、工地、矿山中去,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联想,去想象,去接受美景,去领会哲理。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2

一、反思的特征

1. 反思的阶段性。

反思体现在时间的划分上, 可以是“题后思”“课后思”“周后思”“月后思”“期中思”或“期末思”, 可以是微观的, 如对某一问题的反思, 也可以是宏观的, 如对一个学期学习的反思。学生通过对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反思, 对自己各个环节的思维角度、路线有所认识和了解, 从而更正思维方向及认知途径, 为自我调节、自我监控打下基础, 还可以梳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协调下次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策略和学习方法, 以取得最优的结果。

2. 反思的持续性。

不断的反思会使学生不断地发现困惑, 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觉性, “学然后知不足”, 在反思的过程中, 学生会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 从而促使自己更正思维方向及认知途径, 逐步形成一种自觉的优化行为, 并最终获得能独立思维、学习的方法。反思的过程也是学生取得进步的过程。

3. 反思的个性化。

反思是因人而异的, 这是由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个性、不同能力的个体差异决定的。反思是学生自身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活动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反观自照的活动, 属于“个人奋斗”, 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正因为学生的反思具有别人不可替代的个性化特征, 所以学生才有可能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1. 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

教师在教学法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 要支持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反思欲望和内在的反思动机, 这有助于抵消其它不利因素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如抵消学生消极的观念、缺乏学习目标、对成功的消极期望、焦虑等。激发学生反思动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如教师可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布置有诱导性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明白学习的直接价值, 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还可以利用团体竞争或自我竞争等, 只要教师运用适当, 其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例如, 在学习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后,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等差数列{an}中, 如果m, n, p, q∈N*, 且m+n=p+q, 有am+an=ap+aq。那么在等比数列{an}中是否有:如果m, n, p, q∈N*, 且m+n=p+q, 有am+an=ap+aq, 应该是什么样的性质。这种问题的设置就能激发学生反思的动机。

2. 创设学生反思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 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反思的机会, 让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学习。学生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这样才能对自己的学习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师应鼓励学生拥有自己的观点, 不要用一种固定的框框限制学生的思维, 扼制学生的创新。为了给学生提供重新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判断应该作延迟反馈。

3. 提供学生反思的素材

教师要提供一些新颖的、难度适中的、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反思素材,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环境中反思, 这会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在反思中学生会产生更多的创造性、灵活性, 反思也会更深刻。

例如, 在教学例题“求数列1·2, 2·22, 3·23, …, n·2n的前n项和S”时, 先引导学生得到下面解法:

到此我没有结束, 让学生思考题“设{a}为等差数列, 求数列a·2, a·22, a·23, …, a·2n的前n项和。”

紧接着让学生思考题“设{an}是首项为a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bn}是首项为b公比为q (q≠1) 的等比数列, 求数列a1·b1, a2·b2, a3·b3, …, an·bn的前n项和。”

这样安排, 既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素材, 也加深了学生反思的广度和深度。

4. 引导学生写反思小结

让学生进行小结, 独立回忆本节课学习过程, 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巩固要点难点, 使其形成内化的东西。学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好的学习方法, 或是和周围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情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影响学生反思的因素

反思什么?如何反思?反思的深度如何?影响学生反思的因素很多, 如:学生自己主控权、能力的自我觉察和观念, 学生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的清晰显著程度, 学生个人对成败的期望, 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大脑的整体状态以及学习的动机, 学生的认知结构等。教师在给学生创设反思机会和提供反思素材时要注意这些影响学生反思的因素。

在教学“若等差数列{an}前三项之和为12, 最后三项之和为75, 各项之和为145, 求n, a1, d”时, 学生采用的方法是:设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 公差为d, 然后得到:

在解题过程中, 学生觉得很繁琐。我就启发学生对这个题进行再思考, 能不能通过其它途径来解此题?能不能对已知条件加以巧妙的利用?并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下面的解法:

总之, 影响学生反思的因素是很多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干扰因素,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乐趣,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摘要: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只注重当时的记忆和理解, 却忽视了后期的总结与反思, 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的。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正是为了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明确, 自觉性更强, 学习兴趣更浓厚, 从而让学生有更强的学习能力。

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 篇3

关键词:地图;能力;信息;知识

地图是地理的工具和基础,可以说没有地图学就没有地理学。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将地图应用能力确定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主要知识与技能之一。我国现行的几版新教材都充分地体现了地图的重要作用。作为地理教师,是否能体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宗旨,把地图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侧重于地图基本知识的学习,这实际上是舍本求末。地图是一种工具,重在应用,虽然利用工具需要了解工具,但不能只局限于了解工具而忽视它更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地图应用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培养学生地图应用能力的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学会读图;第二步学会绘图;第三步学会用图。

第一步学会读图。读图,是指学生拿到地图就能迅速准确地查找地图中所反映的地理信息。学生要达到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经过认图、讲图、指图的训练才能达到读图的水平。

认图。刚上初一的学生要认复杂的地图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对图画印象深刻,当他们初次学习地图的时候,很容易与图画相混淆(主要是大比例尺地图)。因此在学生学习地图三要素之前,区别常用地图与图画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地形鸟瞰图”和相应的“分层设色地图”,我是从三个方面区别常用地图与图画的。一是视角的不同。地图通常是垂直投影(大比例尺图),图画多是从其他角度看的,并且由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二是表示方法的不同。地图是用抽象的符号表示地理事物,用等高线或者不同颜色来表示地形,图画是用形象表示事物,用明暗来表示地形。三是地图严格的比例尺。在同一幅地图上所有地理事物通常用统一的比例尺缩小,图画上的事物通常不会统一比例尺。区别的目的在于认识,在区别的基础上学习地图知识会容易得多。让学生认识常用地图,了解地图的一般类型和用途是学生读图的基础。

讲图,是老师利用挂图或板图,进行仔细讲解。例如,在讲“大洲和大洋”一课时,老师利用“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先讲清哪个是东半球,哪个是西半球,然后让学生说出东半球有哪些大洲,西半球有哪些大洲;哪几个大洲分别从什么方向围成了哪个大洋;各个大洲分别在哪些方向,濒临什么大洋。

指图。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到的重要地理事物,必须经常要学生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并尽可能地说明它们的经纬度,附近有过去学过的地理事物或重要的地理事物,要求指出它们的相对位置。

读图训练看似简单,但它需要不断重复,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熟练程度。

第二步绘图。绘图是学生应用地图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初中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有限,我们应该将这一训练项目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始终。绘图可以由简到繁,先从填空白地图开始。教师可以准备大量空白的中国和世界的轮廓图,讲到需要填图的地方就让学生准确地填在空白图上。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学生掌握了比例、方向等基本技能,可以绘制环境熟悉的平面地图,例如,校园、居民小区等。当大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绘图技巧,就可以绘制多种要素地图了。例如,以城市简图为基础,绘制学校分布、商业分布、工业分布图,学生们采用自己设计的图例,用不同的颜色精描细画,形成一幅幅漂亮的地图。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绘图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绘图的能力。

第三步用图。实际上是综合性训练。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地图知识和技能后,必须适时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地图应用能力训练。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是“按图索骥”。学生需要从地图上直接获取各种地理信息,并用地图指导实践。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我是这样做的:在学校地图上选取A、B、C、D四点,放置不同的物品,将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A、B、C、D四点,并进行物状描述。本项训练要求学生读图迅速准确,线路设计合理,行动中方向判断准确。

二是用图表达。即简单编制地图。在学生完全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和绘图技巧的基础上,把地理事物用图表达出来,是创造的过程。我要求学生在校园平面图的基础上分小组编制校园植物分布图和清洁区分布图。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测量、自己设计图面,完成作品后,按科学、准确、美观的标准进行评比,优秀作品进行展览。这样训练,学生热情高,综合性强(物理知识、美术知识、地理知识、协作精神),学生收获大。

三是依图说理。所谓“理”是指事物的分布规律及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达到依图说理的水平,是地图应用能力的最高体现,老师的训练应该是从说“简理”到说“繁理”的渐进过程。例如,在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时,我要求学生用16开白纸将我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三级阶梯,主要河流,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绘编成中国自然环境图,要求说明:①山脉与地貌单元的关系(山脉组成地形的骨架);②地势与河流的关系(地势影响流向);③降水量与海陆位置的关系(距海洋越远降水越少)。还可以进一步引申:这种自然环境与我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关系?为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了基础。通过训练,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本质的东西。

总之,地理教学应该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地图应用能力,但地图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有的放矢,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4

余庆县敖溪小学喻兰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造条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说解题过程、说学新课后的收获、说解题的思路等方式,让学生有话可说、想说、敢说,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优化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把说的训练当作重要任务来完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说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现在多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题、几何图形的解题能力,这是对的,无可非议。但是用什么手段来实现教学要求呢?不少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讲得过多,越到高年级,学生说话的机会越少,到了毕业班,只能是教师“满堂灌”了。课堂里,教师讲,学生听,把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相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同时,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在课堂里做练习,放学后有时还得参加“基础班”、“补课班”或“智力班”等,无非也是完成各种练习。毕业班可能还要加码,参加课外的“提高班”,回家还要完成大量作业,“五一”前夕我在学校参加“六年级毕业咨询”,一位六年级学生离开家长,走到我的桌前诉苦:“老师,我们的作业负担太重了,每天作业都要做到很晚,有一次数学老师布置了一百零三道数学题,其中五十道是应用题!”这位教师“望生成龙”也够狠的!像这种不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却“堤内损失,堤外补”,练习题不加选择,进行“题海战术”,学生对数学课只能望而生畏!

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从学校内部来说,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程中,教材改革正在推行,我认为数学课的教学方法也要改革,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实验动手等手段外,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很多,因此,在教学中让我感触颇深,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提供说的机会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疑问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究,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发言,你一言,我一语,从而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将学习成果在全班交流,相互补充,从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更高层次的说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规定,要逐 步培养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 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说出是与非,或是多少,至于说话是否完整,说话的顺序如何,教师不太注意。这样无助 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启发学生说完整的话,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中,齐问齐答,填鸭式的问答应尽量少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提问语言,学生齐声“是”“对”等现象,看起来课堂热闹非凡,实则蒙蔽了课堂内有不少“滥竽充数”“鱼目混珠”的现象。最近,我听了同事执教的一节数学课——《容积》他在课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投影出示了两个容积差不多的杯子,让小组讨论一下,“你能用什么办法知道这两个杯子哪一个大一些?”问题一出,小组学生互相讨论。很快,三个小组分别汇报了他们的探究结果;学生的回答,表述不是很清楚,听者听的一头雾水,执教者说:“第三种方法对不对?”学生齐声说:“对”。就这样,此环节草草收场。本来教师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提出了一个开放性强的数学问题。而此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学生说的训练也不到位。课后评课时,很多教师指出:这个小组汇报的环节应尽量启发学生说话有顺序、有条理、有逻辑地把自己的做法、想法表达清楚,一个学生说不清也可让小组内成员相互补充。方法只有是否巧妙之别,没有对错之分,执教者用一句“对不对?”匆匆结束,实则不妙!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在小学阶段,由于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性质、法则是个难点。在平时测验、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教学

中,教师通过实物、教具、电教演示或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概念、性质、法则含义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多讲,理解其意。我们要防止 死记硬背,但并不是说不记不背,对有些概念、公式,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背出,朗朗上口,加深理解,学以至用。又通过设计的各种练习,学生便会切实掌握这部分基础知识。

三、改变教学方式,激发说的热情。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辩论会、答辩会等形式,使学生相互质疑,激发说的热情。对一些数学概念,判断辨析题,经常有学生持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我在数学课堂中,抓住机会,引导学生相互质疑、反驳、辩解,在这个过程中,知识越说越清,同时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激发了说的热情,“好胜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愿望”,持有不同观点的双方会积极思考,寻找有力的证据,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正如赞可夫曾说:“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教师全部的激情在于实现对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

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当然语文学科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不能说 因为数学教学大纲中没有这个要求,而没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责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我们各科教师都应从培养“三面向”人才的高度认识问题,有责任“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口头 表达能力。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有时需当机立断的敏捷性,所以数学教师 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训练学生说话,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想说、敢说。

新课程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组织者。在课堂中,师生平等,而不能高高在上,教师应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尊重他们出错的权利,特别对平时说话少,胆小怯懦、性格内向,成绩进步较小 学生的发言,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允许他们说错。

我曾经看过华应龙老师四年级一节数学练习课的片段,华教师让学生判断课本上总复习中的一道题:“4个1平方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面积一定是4平方米。”有一个小学生站起来说:“不一定,如果4个小正方形摆一排,或者是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它的面积是4平方米。可是如果你角对角的拼。那它的面积就不是4平方米。”华老师并没有急于否认,而是有耐心地问他:“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是吗?那你就把你的想法画在黑板上。”(学生上黑板画图)。随即学生边指图边说:“这个图形的面积就大于4平方米。”原来,他把两个正方形之间的空隙也算入面积了,华老师没有简单纠正,他问学生:“这一块到底算不算?这还得看究竟什么是面积。”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相关的知识。学生纷纷发表观点,最后华老师总结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对面积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那么,同学们,是谁帮助我们复习了面积 的知识?”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出错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没有了先前的那种羞愧,体面地坐下了。

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 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10以内、20以内及后面的100以内(整数)加减法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尤其在低年级教学中,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其它教材也可以这样做。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 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必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师应预设并关注课堂自然生成。

加强备课,不同教材,学生说的内容就不同,说什么?怎么说:在备课的时候,教师要有较高的预设课堂生成的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有计划的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说真实的话,这项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篇5

[作者]  福建 王振洲

[内容]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给阅读教学提出的两大任务。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是阅读动力的一种定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语文教育老前辈叶圣陶先生曾多次论述养成习惯的重要性。如:“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于事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阅读习惯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任务,除了着重培养阅读能力之外,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主要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一边读,一边圈、点、画、记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都有着重要作用,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在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呢?方法是多种的,笔者的看法,大致可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1.引发阅读动机。阅读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阅读的内部动机,也是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前提。引发阅读动机,首先要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端正阅读态度;其次要通过讲述、对比、训练等方式暗示习惯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认识,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

2.激发阅读兴趣。实践证明,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促使他们专心注意,仔细阅读,认真思考,有意识记;可以使他们产生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发学生自觉。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4.指导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阅读方法指导要寓方法于实践,主要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科学的训练程序来实现。如通过《古井》(六年制第八册)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就可按下面程序进行训练:

第一步,初读课文。①先看题目,从题目中初步了解课文要讲的是古时候留下的一口井。②通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查阅工具书。③谈谈初步得到的印象――课文讲的是什么。

第二步,精读课文。①一句一句地读,把每一句话分清楚,读懂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有的词要放到句子里才能理解得准确,如“乳汁”,文中喻井水。有的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例如:“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平原上的儿女。”这句话单独理解就不易领会它的意思,如果联系上句“大半个村子的人,都到这儿取水”,联系下文“从微熹初露到暮色降临,到古井边取水的人,……络绎不绝……”意思就不难理解:古井把泉水供给乡村的人们饮用,就像母亲用乳汁喂养儿女,只是贡献,毫无所求。②读完一个自然段(或一层意思说完的地方)就停下来想一想,这些话概括起来是什么意思。③照上述方法一步一步读下去,一层意思一层意思想下去。④读完后,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如:课文讲了作者故乡的村东头有一口古井,为大半个村子的人提供用水;从早到晚,到古井挑水的人络绎不绝;乡村的人们长年给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送水,不要报酬;古井不仅为乡亲们供应水,还使他们懂得怎样做人。

第三步,把握课文。①根据课文所讲的几个内容给课文分段,在段末用“‖”表示。②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③把各段大意连起来,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述三个程序,教学中若能步步落实,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便得以养成。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6

创新者,乃敢为天下先者也。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创新就是不迷信“名人权威”,不做书本的奴隶,不唯师命是从,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运用已经积累的知识技能对现有的知识结论进行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等。“创新”是一个展现学生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的过程;“创新”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过程。因此,创新教育应该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应该从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语言特点出发,依靠教材和其他教学媒体,在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开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而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应该勇于创新,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教学方式,从教学设计、课堂呈示、课堂对话、指导学生学习、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处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一堂言,以‚填鸭式为主‛,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毫无生机与活力。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生的创新意识扼杀在萌芽之中,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创新的信心与勇气。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思维,兴趣是和情感相伴相随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因势-1-

利导,叩开学生情感的闸门,引起情感的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也必须始终抓住‚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原则,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既贴近生活,又具有一定开拓创新空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种开放性的讨论交流中,在这种充满活力的自主性探究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技能。如在教《捞铁牛》一课时,当学完怀丙和尚指挥捞上第一只铁牛的那部分内容后,我就让学生说说第二只铁牛该怎么捞,经过小组交流,有一位女生非常清晰地把捞第二只铁牛的四个步骤说了一遍。我正准备表扬时,只见一位男生举手答道:‚我认为怀丙和尚在指挥捞后几只铁牛时,所做的准备工作第一步:摸清铁牛沉在哪儿?可以不做了,因为前文不是写了‘和尚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了吗?‛我一听,嘿,还真有理,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孩子可真会读书,真会动脑,我不由拍案称赞。这时,只见又有几位同学把手举起来,说准备工作中‚并船搭木架‛这一步也可省去了……瞧,孩子们多聪明啊!这一堂课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思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适时建构起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跟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促使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欲,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只有这样,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伟大转变才有实现的可能。

二、引导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

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每一个具体的问题,尽可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创新思维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教学《穷人》时,问学生:‚遇上了哪些不理解的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渔夫一家生活很苦,为什么还要收养西蒙的孩子呢?‛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问学生看了题目想知道什么,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曲子是怎样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如教《颐和园》第五自然段时,我抓住‚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这句话,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经验想想,说说狮子到底有那些不同的姿态?通过质问,学生的思路一下打开了,不少精彩的理解油然而生。因此,教师的积极引导、启发与鼓励,对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很有利的。

三、引导想象与联想,培养创新意识

‚想象是创造力。‛‚想象是对记忆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以后得到的一种形象思维……‛,它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力,就必须采取想象法,训练学生创造性的形象思维。

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续写故事和想象作文等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望庐山瀑布》后,要求学生结合平时所看到的瀑布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观景象,并口述其想象内容。再如,学习《黄山奇石》一课,观看录像后让学生联想石头的形状,有的同学把它们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说出了许多有趣的名字。

运用联想,能在把多种事物联系起来的思考中得到启发。联想对于学生作文内容的充实、写作思路的展开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出些联想性题目,让学生展开联想,能训练他们的创造性形象思维。

四、引导求疑解难,培养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创新就必须质疑,而批判思维是要冷静的对待客观事物,进行冷静的评价,表现为不轻信,不随波逐流。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应该是提倡的,但这种质疑必须是科学的,有分析的。指导学生质疑,可以在讲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学习《伟大的友谊》一课,有不少学生提出疑问:恩张开头为什么连用五个‚共同‛?教师先启发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弄懂‚共同‛的具体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最后再归纳出之所以连用,是想说明它们的友谊是坚固的,牢不可摧的。

值得一提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学记》中‚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素质高,就可能快速准确的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旨,找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突破口,进行有效的创新意识训练。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7

从历年考试(大纲)对运算求解能力要求的演变可看出,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近年考纲对运算求解能力的描述为:“会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这些年的教学中,笔者体会到学生运算能力的低下,也与教师关于运算教学的力度不够有关.在高中教师中普遍存在的教学现象是重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解题方法的训练,加上由于新课标,教学内容增多,教学课时却没有相应增加,使得平时的教学忙于应付进度,没有太多时间关注运算方面的教学,许多计算都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而学生也认为计算是“小事一桩”,不加以重视,大多以为懂了方法就可以了,久之就形成了“会而不对”的数学通病.

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既要重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解题方法的训练,同时更要重视运算能力的教学,因为所有问题最终的解决都要通过计算来完成,运算能力对学生取得好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本文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两个方面的运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我们在教学中,尤其在例题、习题的教学中,常常是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如何思考,甚至于告诉学生如何解题.或者看似提出了问题让学生思考,其实在提出的问题中已包含了思考方向、解题途径等.这样教学,学生听课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思路是教师引导,计算是教师完成.但当学生自己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却不知如何解决.其根源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培养、训练学生“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能力”.

事实上,当学生在考场上面对这个问题时,他可能会有几方面的困惑:

针对以上问题,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适时对学生进行“如何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方向”的训练,必将会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在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

学生在运算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进一步选择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的意识,常常是一开始选择了运算方向后,就开始运算,一旦遇到障碍无法解决,最终的选择就是放弃.事实上,高考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拥有“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尤其是后面三大题的解答更是如此.

例2(2010天津22题)在数列{an}中,a1=0,且对任意k∈N*,a2k-1,a2k,a2k+1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k.

(1)证明a4,a5,a6成等比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当学生在考场上面对这样的题目时,第(1)问是可以通过重复使用条件:a2k-1,a2k,a2k+1成等差数列来求出a4,a5,a6,从而证明a4,a5,a6成等比数列的.

但从第二问开始,条件“a2k-1,a2k,a2k+1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k”如何使用?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是会将条件“a2k-1,a2k,a2k+1成等差数列,其公差为2k”转换成式子:

学生又会碰到障碍:这组式子如何继续下去?面对这样的式子,可进行作怎样的运算?

事实上,通过观察,很容易看出将两式相加后可得a2k+1-a2k-1=4k,k∈N*.

此时,又会碰到障碍:这个式子a2k+1-a2k-1=4k,k∈N*说明什么?

事实上,这个式子说明数列{an}的奇数项构成公差为4k的等差数列.

由a1=0,易得a2k-1=2k(k-1),到此,奇数项的通项公式可求.

新的问题:偶数项的通项公式如何求?事实上,偶数项的通项公式可通过a2k-a2k-1=2k来求解.

学生又会碰到新的障碍:如何求通项公式an?

事实上,可通过换元的方法来求解,最后可求得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由此可见,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不顾运算目标,机械地套用运算公式,进行盲目的推理演算,运算过程中缺乏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也缺乏在实施运算过程中遇到障碍而调整运算的能力,常常将运算过程中的错误原因归结到是“马虎”“粗心”“不注意”才造成运算的错误,这是典型的只看重解题过程中的方法和思路.显然,学生对运算的具体实施,对运算过程中的合理性、简捷性等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常常让他们的运算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最后选择放弃.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8

关鍵词:小学作文;想象;能力

习作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擦亮双眼,学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还要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想象和幻想,这也是其宝贵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展开想象和幻想,那么,在成人眼里看似平淡无奇的世界也会在他们眼中变得多彩和美丽,要让他们用语言和文字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感情。

想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学习很好,除了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外,还需要学生创造出想象的乐趣;想象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补充和深化功能,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内容丰富,有话可说,说得好,说得妙,往往是想象丰富的学生;就事论事、平淡、不够形象感人的基本都是想象力贫乏的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除了进行多观察、多看书以外,平时还要注意培养、训练想象力。不仅在作文课上要认真进行看图作文、续写、想象作文等练习,更要联系课文内容来锻炼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可以根据一个较抽象的词语和句子,想象它的句子内容;也可以根据课文里谈到的一件事进行推测、想象;可以先进行片段的想象训练,再扩大到想象一个故事,写想象性的命题作文。日积月累,长期训练,我们的想象能力慢慢就会增强。以《挑山工》一文为例,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挑山工的外表,想象他们的动作、行为,联想他们的内心活动等,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观察活动,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想象。这样就让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培养,可谓一举两得。

鲁迅说:“对任何事物必须观察透彻,方能下笔。”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养成学生自觉观察自然、观察生活、观察人和事物的良好习惯,学生的作文素材就会不断丰富,习作时不再会是无米之炊,无从下手,无处下笔了,就会文思泉涌,下笔有神。

总之,要把文章写得具体、形象、生动,需要想象。无论写人写物,还是写事写景,都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这样写出来,别人看了才会有如见其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参考文献:

侯美丽.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0(02).

(作者单位 贵州省遵义县山盆镇山盆小学)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9

重视数学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长知识,又长智慧,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叶圣陶先生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在传统观念的禁锢下,老师还有意无意地强化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学生的问题也自然显现出来:没有学会独立学习,没有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数学课本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和工具,可是,数学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挡住这个窗口,甚至整节课也没让学生翻过书,没有意识到必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使用这个工具。这样,学会学习又从何谈起?因此,课本必须成为学生自己赖以学会学习的文本。近几年来,我在课堂上所用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认真看书、用心思考,养成讲讲议议、动手动笔、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好习惯,真正学会读“数学书”. 以下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看法和体会。

一、以“疑”导读

以“疑”导读就是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说比较枯燥,不易理解。指导阅读时,设疑要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质疑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要主动,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例如 “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强调的是”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粗读第一遍时我先设疑:这段话中哪几句话比较重要?怎么理解?学生提出:”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句话要重点理解。再细读第二遍,让学生在再读再想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有学生质疑:为什么书上要讲是”一个最简分数“?我让学生换个角度再问:换成是”一个分数“结论还成立吗?然后抓住时机让学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精读第三遍,我让学生边读边想举3个典型的例子,学生举出了:1/12,1/5,3/12.通过以”疑“ 导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二、以”动“带读

以”动“带读就是边读边让学生做一做、画一画、写 一写。在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中,以”动“带读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像低年级可以把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或数字。在中高年级要让学生学会边看题边画线段图、几何图或简单列出条件、问题以帮助解题。 例如”画平行线“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自学,看一遍书上的画图的步骤,以求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能初步感知。再让学生按书上的步骤,边看边依葫芦画瓢,试画一组平行线,比一比自己画的和书上画的`有什么不同,对在试画时出现的问题还可以提出来大家解决。最后教师再简明扼要地抓住重点进行讲解。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画”平行线“,也学会了如何看书学画法。

三、以”议“促读

以”议“促读就是读读议议,让学生在相互交流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以解决问题,提高认识,积极创新的一种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读读议议,对知识的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从多个不同的侧面,用不同的角度开展思考、讨论,可以内化知识、深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例如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学时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初步得出规律后,再让学生仔细看看书,交流一下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和看法。有的学生提出:”乘法分配律“一定要是”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吗?抓住这个思维灵感的闪现,我马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结果大家发现:不仅三个、四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能适合”乘法分配律“,而且几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也适合。后来还有学生提出:是不是也可以发明一个”除法分配律“.

四、以”比“引读

以”比“引读就是通过比较知识的纵横联系、差别,来掌握课本知识,把知识内化的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比可以在知识形成的初始阶段,把知识进行有层次的、系统的区分和整理,可以防止概念之间、规律之间、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交叉、泛化、滥用,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重点,对知识间的联系和差别能够系统地把握,为以后灵活应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分数与除法“例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受分数意义的影响,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每个孩子分得是3/4块而不是1/4块。于是我让学生比一比”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的几分之几? 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求的是什么?它们在意义和叙述上有什么区别? 通过比较,学生对”分数和除法“的意义、区别、联系就进一步理解了,以后如果再遇到这类题,学生就能正确区分,灵活运用。

总之,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励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引导学生看书,思考、质疑、分析、讨论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10

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内容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础,把创新教育溶入到实验教学中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实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全民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审视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我们确实存在着多方面的弊端,重结果,轻过程;重记忆,轻方法。这种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选拔教育”,其结果是培育出大量墨守成规、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的人,这种人才观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因此,应重视生物学中的实验教学,把创新教育溶入每节实验n中。

一、 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以往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的,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整个班级的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老师欣赏的是熟练的操作工,反对标新立异的思想和行为。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余地,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的独立性。而现代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可结合具体实验,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去主动查找资料,弄清实验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这样,就可使学生加深对实验全过程的认识,提高实验课的效率,也可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例如,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实验的前几天,我就布置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学生除了按书上的方法培养洋葱、蒜外,还培养了水仙、小麦等;除了用教科书上的办法外,也尝试了其它的培养方法,如“沙培法”,“砾培法”等。在这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培养植物根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在培养过程中进行对比,看哪种材料更容易培养。在试验中,把几种材料进行对比实验,比较实验结果,找出不同材料的异同。这样学生通过整个过程的参与,可以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创建问题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不应该“奉送真理”,而应该“教人发现真理”。传统的生物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加思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做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鼓励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方面上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并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使他们能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与欢乐,感受到赢得承认的喜悦和满足。教师的热情鼓励,使学生有足够的安全感,才敢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这一实验,有学生提出斐林试剂的乙液(0.05%g/ml硫酸铜溶液)和双缩脲试剂B(0.01%g/ml硫酸铜溶液)能否交换使用,有了这样的疑问,就鼓励他们通过实验来解答。从一目了然的实验结果中,学生自然也就得到了答案。通过这一探索过程,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充分相信学生,增加学生求异的勇气。

高中学生正处于心理敏感时期,畏惧挫折,害怕失败。害怕自己提的问题过于浅薄招来同学们的讥笑,害怕自己提的方案过于“刁难”引来老师的斥责,害怕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引来师生的鄙视,害怕自己的“鲁莽”损坏了实验仪器引来师生的责备。所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宽容地对待他们,也许,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做法是不符合逻辑的是荒谬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不急于怀疑他们的动机。这是由学生所以作为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决定的。信任每一个学生,不断的鼓励他们去尝试、去努力。例如:在做“还原糖的鉴定、蛋白质的鉴定”的实验时,有很多同学提出要做对比实验。这是课本上没有的,并且会消耗更多的药品。在这种情况下,我支持了他们的实验方案。在试剂不足的情况下,让他们重新配制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通过这个节外生枝的实验,学生不仅对该实验原理和步骤充分认识了,而且学到了书上没有要求的药品的配制,同时也体验到尝试的乐趣,自信的乐趣,求异的乐趣。

四、重视学生评价,培养学生的改进意识

在实验中,要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对实验中的成功点和失败处进行评价,并通过思考找出最佳的方法。例如“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这一实验,有很多同学可能观察不到染色后的细胞中着色的颗粒,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是切片不对?还是染色不充分?或是显微镜使用不当?。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验进行反思,或对别人的实验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方法。这样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但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领悟能力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综合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个人处理信息能力的大小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154-01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增大,教师就不宜再采用直观形象外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应提升情境创设的层面,要侧重于有助于学生持续发展的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学会深层挖掘教材的情境创设,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征服学生,注重内心的体验和情感的满足,从内化角度触动其自身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创设情境的角度上,应变“外在化”为“内在化”,把学生对外在学习的兴趣转移到数学问题本身上。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而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有角的实物,课堂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实物,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实物有什么共同点,并组织讨论、交流,抽象出角的特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有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学完这节课后,又组织学生探索生活中角的运用及好处。

三、要有“发展性”,从“接受化”到“创造化”

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的思维活跃程度大相径庭。特定的情境,能使思维更为敏捷,迸创新的火花,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还较差,创新思维的潜力正待发展。而学生是天生的探究者,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推行探究性学习,重在教师根据需要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我认为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 “9+2”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的起始知识。首先指导学生用凑十法,然后用语言描述使用凑十法的过程,最后同桌交流探讨“9 +2”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8+3”、“7+4”、“6+5” 等同类题目。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创新思维得到开拓。又如我在教学《复式统计表》时,我利用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收集数据后提问:“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学生提出打“√”、打“正”等,并提出用“举手”来统计更快些,后来的教学中我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比较“表1”和“表2”的问题,从而探索出“复式统计表”。我们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在教学中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正如陶行知所说:“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

四、要有“真实性”,从“虚拟化”到“逻辑化”

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设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并解决问题。有些情境内容不符合生活实际中的基本事实,但有些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随意杜撰出来的。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教师设计一个情境:“一块长方形玻璃打碎了,要想配上新玻璃,该带哪一块去?”实际上,我们去划玻璃需要带一块大玻璃吗?当然不要。有位老师在教学“几和第几”时,创设了一个动物跑步竞赛的动画情景,结果是小鸡第一,小鸭第二,小猫第三,小狗第四,许多同学当即表示不同意,认为小狗跑的最快,应该小狗第一。虽然这是假设的情景,但“虚拟”不等于“虚假”,虚拟的情境也应该符合起码的生活逻辑。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12

我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停留在只教会学生一些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的目标上, 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根本目标, 即参与另一种文化里的社会、文化活动。因此, 新课改要求我们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途径, 克服语言障碍, 加强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异域文化习得意识的培养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习俗, 而每一种语言都反映一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异域文化习得意识, 以适应文化交流的需要, 英语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 还要研究英语语言的文化因素, 了解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使学生能够在交际中克服汉语与英语文化在语用上的差异, 使交际取得成功。

二、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自觉性

针对中国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强, 跨文化交际能力差的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自觉性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 多途径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词汇方面、交际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 这种差异给学生语言习得造成了障碍。为此, 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运用语言学理论, 指导英语教学, 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强化异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对异质的兴趣和宽容态度。因此,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实施运用小组活动, 选择合适的主题, 改变提问策略, 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三、从英汉文化差异中加强文化互动

语言教学在一定意义上是文化的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互动意识和文化互动, 使英语教学和文化输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 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新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中。现行的语新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 而且还具有趣味性,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既然语言是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 那么教师就有责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适当的语言交际教学法, 让学生在学习基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 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进行一些“角色扮演”、“创设真实或半真实的情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外语的交际氛围。例如:教材中, 打招呼的表达方式就有不少。“Nice to meet you!”“Nice to see you!”“How are you?”等等。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它们的使用对象, 以及使用时的时空意境。比如, 模拟这样的情景:在外地旅游时偶然遇见一位老同学。这时, 打招呼可以用“Hi, Mary!Nice to see you here!What a surprise!”如果学生用“Nice to meet you!”就不够得体, 这句打招呼用语是用在初次见面时。

四、指导学生掌握主要语用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主要的语用差异。现将教材中常见的这方面有关内容列举如下。

1. 称呼 (Addressing) 。

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也不大一样。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Mr, 女士称为Miss (未婚) 或Mrs (已婚) 。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 可用Ms, 这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产物。需要注意的是:Miss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 Mr或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 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Sir和Madam一般既不与姓, 也不与名连用, 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习惯有“郭校长”“王经理”“林老师”等称呼, 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 如法官、医生、博士、教士等外, 一般直呼其名更亲切、自然。

2. 介绍 (Introducing) 。

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 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时主持人说:“It is with great pleasure that I introduce to you Professor Wang, president of Peking 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多了, 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Mum, this is Joan, my classmate.”“Joan, I’d like you to meet my family.This is my father.”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 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先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

3. 关心 (Showing concern) 。

教材中有这样对话: (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 Girl:How old are you?Woman:Ah, it’s a secret.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你几岁了?”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 除了对小孩, 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 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

4. 谦虚 (Modest) 。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 自己却贬损自己。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 往往会谦虚一番:哪里, 哪里?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 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在送礼物时, 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 something little for you, it’s not 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 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 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 可以用:“Thank you.”来回答。

5. 打电话 (Making telephone calls) 。

打电话的对话,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比方说英国英语里私人打电话的模式一般为:电话铃响;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是否打错, 这种接电话的人, 大多属于“绅士阶层”或“文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 is×××speaking.”而不是“I am×××.”说:“Is that×××speaking?”而不说:“Are you×××speaking?”。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跨文化交际, 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同时也是新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应正确认识跨文化交际教学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赖招仁.试论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与外语教学[J].龙岩师专学报, 1998 (3) .

要重视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 篇13

大凡好文章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中学生作文也不例外。在这里有必要对“生活”这一概念作一定的解释。笔者认为,不能将“生活”抽象化。“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应该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种气味、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身边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

一、观察要立体

感受的敏锐性来自于细心的观察,没有对周围事物进行细心的观察,感受便无从谈起。因此,首先要对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虽然人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约有90%来自视觉和听觉,但还有10%左右的信息需要用其他感官去感知,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不能只注重视觉和听觉的训练。笔者曾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问学生可以通过什么来感受秋天的到来,绝大部分同学说从落叶或黄叶,很少有同学想到用其他感官去感知,比如秋风的声音,秋天的气息,还有秋风掠过脸庞的凉意等等。这些体验学生不是没有,而是没有被激发,或者说没有被有效地训练。国学大师钱穆写的一组回忆散文中谈到当年如何教小学生写作文,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讲的:“又一日,命诸生各带石板石笔铅笔及毛边稿纸出校门,至郊外一古墓,苍松近百棵。命诸生各自择坐一树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各自写下。再围坐,命诸生各有陈述。何处有人遗忘了,何处有人轻重倒置,何处有人先后失次,即据实景互作讨论”“余又告诸生,今有一景,诸生多未注意。诸生闻头上风声否。因命诸生试各静听,与平日所闻风声有何不同。诸生遂各静听有顷。余又告诸生,此风因穿松针而过,松针细,又多隙,风过其间,其风飒然,与他处不同,此谓松风。试再下笔,能写其仿佛否。”(《八十亿双亲 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版第117页)由上文观之,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物入手,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触摸,并坚持写观察笔记。教师也应该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一定的事物,让他们在特定的情景下去进行观察。这样,学生的感受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感受要真切

感受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的观察是形成感受的基础,但还不是全部。要形成感受,没有情感的参与是不行的。我们从“感”字的字形来看,“感”是从“心”的,“心”就是情感。只有把外物和内在情感连接起来,触景生情,睹物生情,才能产生鲜明生动、印象深刻的感受。庄子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刘勰言“感人心情,莫先乎情”,文章要以精诚感人,以情感动人,则作者必须是一个精诚的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在我们的`作文训练中,面对同一事物,为什么有的学生能因之激起无限的情感,写出声情并茂的好文章,而有些学生却不能,这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积极调动起内心的情感因素。“触景生情,睹物生情”并不是说有景有物就能生情,景、物、情是一个互动体,一个内心没有多少情感冲动和体验的人怎么可能对外物生出情来呢?而对于情感丰富的人来说,一个平常的动作,一片普通的树叶都会触动他(她)的情思,有情才会使他(她)所表现的事物灵动而富有韵致。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为什么会感动几代人,这正是因为作者赋予了父亲的动作、语言以强烈的感情;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母亲同样如此。普通、平常的事物正是有了情感的浸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于漪老师说:“一书一画,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声赞叹,一次批评,一个场景,无不是诱发情感思维的因素。要让学生懂得,习作时不能拿到篮里就是菜,至少要把握两点:不是着力写景状物,描摹事物的本身,而是仅仅以它们文章的由头,为思绪的触发剂,认清它们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所选择的事物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和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流出新鲜的思想。“(《于漪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

上一篇:毕业设计图纸规范标准下一篇:桶装水协议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