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例题教学后的反思(精选3篇)
一、反思解题思路,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异,每道例题教学后,总有部分学生对例题所讲的思考方法、解题思路掌握得不牢固,因此,在例题教学后回顾和总结解题思路则显得十分必要。在反思中,学生对例题进行再认识、再理解、再提高,既加深了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
教完例题后,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例1的解题思路。根据“已经做了5天”和“平均每天做75套”这两个条件可以求出已经做了的套数;已知计划做660套衣服,又求出了已经做了的套数,就能求出剩下的套数;知道剩下的`套数和要求完成的天数,就能求出后3天平均每天要做的套数(即由因导果综合法)。再让学生说出解题步骤:第一步求“已经做了多少套”,第二步求“还剩下多少套”,第三步求“后三天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才能完成任务”。最后,教师再根据综合算式提问:①“75×5”表示什么?②“660-75×5”表示什么?③“(660-75×5)÷3”又表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进一步帮助学生理顺和掌握该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
二、反思解题方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完每道例题,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本题是否还有其它解法,比较哪种解法较为简捷,进一步拓宽学生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在第十一册54页的例4教学之后,教师可问学生:这道题还可以怎样解答?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如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
以九月份生产玻璃的箱数作单位“1”,得解法:20000÷(1+1/3)。
解法二
以十月份生产玻璃的箱数作单位“1”,解法为:20000×(1-1/4)。
解法三
用归一法解:20000÷(3+1)×3解法四用方程解:设九月份生产玻璃x箱。得方程(20000-x)÷x=13。
这样引导学生从同一例题中探求不同的解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反思题目变式,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罔”即迷惑而没有所得, 把其意思引申一下, 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例题教学为什么要进行解后反思了.事实上, 解后反思是一个知识小结、方法提炼的过程;是一个吸取教训、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 例题教学的解后反思应该成为例题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些探究.
一、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 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做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 再进一步做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 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 扩大例题的辐射面, 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 已知a1=2, an+1-an=3, 求{an}的通项公式.
我们可以将这一题变化一下:
变式1 已知a1=2, an+1-an=2n+1, 求{an}的通项公式.
变式2 已知undefined, 求{an}的通项公式.
变式3 已知a1=2, an+1-2an=3, 求{an}的通项公式.
变式4 已知a1=2, an+1-2an=2n+1, 求{an}的通项公式.
变式5 已知a1=2, an+1-2an=2n, 求{an}的通项公式.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 学生对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 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而又打破思维定式,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二、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 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 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 进行解后反思, 则往往能找到“病根”, 进而对症下药, 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一次讲课中给出了这么一个例题:解不等式ax>a+2.请A同学回答, 他回答说:undefined, 老师一听错了, 马上请了B同学回答, B同学说:当undefined;当a=0, x无解;当undefined, 他的答案是正确的.下课和老师找到A同学请他解释一下刚才的答案, 他说就是要把x的系数变为1, 所以要把a除过来.他的答案的确错了, 怎么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又怎样纠正呢?如果我们的例题教学能抓住这一契机, 并就此展开讨论、反思, 无疑比讲十道、百道乃至更多的例题来巩固法则要好得多, 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我们所忽视.
对现在的学生来说, 计算是他们的一大弱点, 可这是重点, 也是难点.如何把握这一重点, 突破这一难点?各老师在例题教学方面可谓“千方百计”.例如, 我们在学习对数的性质之后, 设计了这样一个例题:
请辨析下列各式:a>0, b>0.
(1) lg (a+b) =lga+lgb; (2) lg (ab) =lga+lgb;
(3) lg0=1; (4) lg1=0;undefined
解后笔者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
(1) 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 (2) 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3) 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同学们各抒己见, 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 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 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计算的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三、在情感体验处反思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 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和喜、怒、哀、乐的综合过程, 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 其间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 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 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 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 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 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燃学习的热情, 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 在此过程中, 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例题教学值得反思,数学的例题是知识由产生到应用的关键一步,即所谓“抛砖引玉”,然而很多时候解后并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因而学生的学习也就停留在例题表层。
一、在教学中转换角色处反思
(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3)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鼓起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孩子的自信需要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还有足够的耐心。
二、在解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例1.(原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4,底长为6;求周长。我们可以将此例题进行一题多变。
变式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长为4,周长为14,求底边长(这是考查逆向思维能力)。
变式2:已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改变思维策略,进行分类讨论)。
变式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6,求周长(显然“3只能为底”否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相矛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严密性)。
变式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求底边长y的取值范围。
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学生对三边关系定理的认识又深了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三、在学生易错处反思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上完有关幂的性质,而进入下一阶段——单项式、多项式的乘除法时,我就设计了如下的两个例题:
(1)请分别指出(—2)2,—22,—2—2,2—2的意义;
(2)请辨析下列各式:
解后我便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结:
(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了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计算的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应重视例题教学后的反思】推荐阅读:
班级的管理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09-10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10-20
要重视小学语文的写字教学06-12
初二年级数学重视教学交流工作总结11-16
浅谈例题的变式教学与数学思维的培养10-21
流水典型例题07-17
典型例题一11-11
面试各种典型例题07-20
分析法例题07-21
热学典型例题分析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