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工作体系在生态中德育工作体系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审视当前部分学校德育现状,通过制度管理控制学生、强制灌输的现象依然存在;学校按部就班完成例行任务的多,缺乏系统的德育目标及内容的顶层设计;德育实施途径单一,缺乏明确的德育模式,导致德育魅力不足、品位不高。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在生态学的视角下分析德育问题,将有助于我们转变管理思维方式,丰富德育内容,改革方法,优化德育环境,理性、自觉、系统地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

一、借用生态学理念重塑德育系统

从生态学的视角来考察学校德育,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其生命个体的尊严是否被维护,生命个体的多样性是否受到漠视;还应调查学生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是否发生冲突;关注德育生态体系是否完整、平衡。

(一)以生态学视角审视传统德育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引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必须关注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但确实也存在一些问题:德育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假、大、空”的弊端;德育内容关注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协调,对人与自然、与环境关系协调不够重视;德育管理常采用“限制、控制、规训、惩戒”等手段,出现“呆板化、大一统、封闭化”等现象;德育方法多采用系统灌输,忽视师生互动及学生主体参与;德育主体过分重视学校和教师的育人,忽略对家庭、社会乃至生态环境育人功能及学生自我课

教育功能的开发。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不协调,出现生态危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进入后工业时代,温室效应、自然灾害警醒我们考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借用生态学理念重塑德育系统,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德育工作体系构建应运而生。这一举措必将在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作用,回应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诉求及时代呼唤。

(二)生态学理念下构建德育体系的内涵生态理念视角指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并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他人、集体、世界和谐共生为目标,以学会处理各种道德关系为宗旨,引入生态学“适应、互动、共生、系统性、整体性、共同体”等核心理念,为培育学生生态文明观,提高道德素养和提升德育魅力的一种全新德育审视角度。

德育体系构建指在生态学理念指引下,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整体性”的人,教会学生处理好人与人、社会、自然、集体、世界的关系,培养人的完整全面的道德人格;把学校德育看成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通过审视传统德育建立崭新的德育观,探寻“课程、活动、实践、管理、文化”协同育人途径,建构生态体验德育模式,最终形成德育工作体系。

二、生态理念下德育工作体系内容

生态理念下德育工作体系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转变课程结构。课程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准绳。以课程统领的德育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课程化德育铺就成人路。二是创新活动设计。生态体验是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一次体验胜过百次说教”,实现由理论性灌输向活动体验模式转变,系列化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参与是德育途径与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三是强化实践体验。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各要素实现和谐与平衡就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参与这一生态系统,才能实现社会性成长。

(一)转变课程结构:借鉴生态“关系”理念,使德育内容课程化

学校将离散的、随机的德育内容以个人与自己、他人、自然、社会、集体、家乡、国家、世界的关系为纲,从八个维度来设计三年德育课程内容体系。按月设计德育课程主题,将年度德育目标按“三二三四”的序列分解到每个月实施,各年级的层级要求螺旋式上升,即善待自我、善待自然、善待社会;融入世界、融入社会;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学会尊重;爱自己、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比如,学校在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与自己的关系时,可将初中阶段的自我价值实现分解到三年:七年级起跑———成功在脚下,八年级跨越———信念在心中,九年级冲刺———胜利在前方。按既定的德育课程序列,尝试用陶艺减压课、游戏拓展训练等方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用缅怀革命先烈、走进名人故里等方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二)创新活动设计:以生态体验为路径,使主题教育系列化

在德育系列活动开展过程中,学校以“学年度”为周期,按月设计德育主题教育活动,逐步构建德育活动的实施体系。如某学年上期的主题确定为“爱集体、爱祖国、融社会、融世界”,就可以分四个月进行系统实施。在教育学生学会与“集体”关系的处理时,分解为“我爱我班”“我爱我校”“我爱我家乡”等小主题。在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与国家的关系时,创造性地将一支学校国旗护卫队变成24支班级国旗护卫队,学生在轮流执行护旗、升旗任务的活动中体验、升华爱国主义情感。在教育学生学会融入社会时,强调讲规则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感,开展“我跟爸爸妈妈去上班”等职业体验活动。在教育学生学会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时,开展模拟联合国体验活动,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文化礼仪读本》,将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列入课表,聘请专任教师和家长导师上课,并将该课程学习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三)强化实践体验:着眼生态文明建设,使德育环境网格化

生态理念视角下的学校德育,强调学生在主题活动、劳动服务、研学旅行和志愿服务中学会爱护自然、保护环境、融入社会。实践育人要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引导人与社会合作融通。

为破解“学生劳动教育缺失和城区学校缺乏劳动教育基地”的难题,某校将一个学期的劳动教育课集中到一个星期,推行周劳动服务班制度,各班轮流承担劳动及服务两大任务,形成了劳动教育基础型课程。承担劳动服务的班级,周一至周五上午第一、二节课和下午第一、四节课对校园公区进行清扫和保洁,学生还要负责所在岗位的纪律、秩序、安全管理及礼仪示范服务。学生在劳动中改变态度、习得技能,在劳动中养成品行和学会做人,在劳动中学会管理与服务,在劳动中融入集体、展示风采,在劳动中懂得尊重和感恩……更为重要的是在劳动实践中学会了与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提升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校园内的劳动实践经验启示:一是从需求出发,让基础型课程“实”起来,以劳动服务班为载体的基础型课程重在亲历劳动实践锻炼。二是从空间上延伸,让拓展型课程“优”起来,延伸到家务劳动、社区志愿服务,重在彰显劳动育人价值。三是从能力上提高,让探究型课程“强”起来,以社团和选修课方式开设的探究型课程,重在提升创新型劳动素养。由此,学校还通过大数据系统统计学生“劳动、公益、环保”等情况,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家校网络互动活动,开辟学生数字化成长空间,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三、创新性构建德育生态体验模式

一是变革管理思维。学校德育离不开制度管理。如果按照企业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学生,对德育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评价,必然采用管控方式,缺乏人文关怀。二是着力文化浸润。文化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具有德育引导功能。校园文化要贯穿“尊重人、发展人”的主线,绿化、美化、净化和智能化的校园环境才能熏陶人,激励性的“三好优干+群星闪耀”评价才能鼓舞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讲文明、讲礼仪”的精神文化才能感染人。三是促进教育协同。学校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但校园是相对封闭的,把学生束缚在校园里,禁锢在课堂上和书本中,让学生不加思考地接受既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本身是缺乏道德意义的。家庭和社会也是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基础环境,父母要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社会各界也需与学校一道协同育人,才能形成开放的德育大课堂。

(一)变革管理思维:借鉴生态“适应”理念,使德育管理人文化

德育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指向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德育也理应充满温度,不能靠单纯管理、单向灌输和单一评价,而应唤醒、激活并鼓舞学生。尊重学生主体性和生命独特性、多样性的德育才能直抵学生心灵,从而启发其道德自觉,唤醒道德良知。

学校在德育常规管理中应更多考虑从积极的、肯定的角度出发,采取鼓励、倡导等德育手段,注重对学生自我生长的引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适应过程中得到发展。某校将校园分成若干个管理责任区和岗位,将劳动服务班、学生会干部、团员学生安排到相应岗位,利用课余时间到岗履行“卫生保洁、纪律监督、礼仪示范、安全提示、公物管理”职责,推行“学生会干事、预备团员岗位锻炼制度”,为校园德育常规管理构建起一个网格化的自组织动态管理系统,实现以人为本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校园生态动态平衡。

从生态视角来思考德育管理,校园的硬件设施、管理方式和活动设计都要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比如,新冠疫情期间防疫的要求是戴口罩和勤洗手,管理者要思考的是戴眼镜的学生为何不喜欢戴口罩,因为戴口罩会让眼镜起雾,于是可以给学生推送“教学生将口罩打结佩戴防止镜片起雾”的视频。管理者还要思考冬天如何提高学生洗手的频率,一方面可以增加水龙头,另一方面可将所有水龙头安上热水装置,“勤洗手”的管理轻而易举。

(二)着力文化浸润:借鉴生态“互动”理念,使养成教育生活化

养成教育不是向学生强加一套外在的规范体系,管理更不是充当强迫服从这些规范的工具和手段。德育主体与德育客体处于紧张、对立的态势,人际互动关系被打断。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学生成长规律的复杂性,站在学生需求的角度,遵循“情通则理自达”的互动原则,运用合理、恰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实践磨炼的过程形成习惯。

某校在抓养成教育时采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步走策略,营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文化氛围。学校按照“低起点、小坡度”的原则,提出了“学会礼貌,从学会问好开始”,首先回答标准“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问好的具体要求是在校内遇见成年人要主动、热情、大声用普通话问“老师好”;随后学校挖掘出“老师好”三个字背后至少有以下德育功能,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克服盆地意识,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氛围,体现学生热情好客、彬彬有礼,让来宾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最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学校推行“校门、班级准入制度”,只要没按标准问好,就会让学生重新按标准问一次。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强化训练,学生形成生物学上的“条件反射”,问好比例大幅增加,学生文明礼仪习惯一经养成终身受益。

(三)促进教育协同:借鉴生态“整体”理念,使育人体系立体化

学校可借鉴生态“整体”理念,整合家庭和社会的潜在德育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育人,构建立体化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了“家庭熏陶、学校教育、社会锤炼”的新格局。比如,有的学校开设家长学校和家风银行,经常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举办家长线上线下论坛,邀请社会各界精英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探寻出一条“家校社”共育之路。为破解社团活动课程师资不足的难题,学校聘请家长导师成立社团家长导师团,各行各业的精英抽出时间为各个社团的学生上课,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宽眼界,让学生在与社会各个行业的家长交往中实现社会性成长。

参考文献:

[1]程红艳.生命与道德——兼从生命的角度谈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3):56-60.

[2]朱国芬.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理路[J].教育评论,2011,(03):58-60.

(

上一篇:红船精神融入《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实践教学研究下一篇:因材施教理念是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