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论题型教学“四阶”策略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手段,具有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构建、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优势。议题式教学是教师立足于学生生活,选择设计恰当议题,在探究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促进知识创生,涵育核心素养的新型教学方式。♘议题式教学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议题式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对策,以便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

一、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意蕴

在2017年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教学与评价建议里指出:“议题,既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从这样的表述中可以发现,思想政治课的议题是教师将课程内容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探究,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价值引领性问题。思想政治课程中议题不是简单的问题,而是具有引领性、生活性、开放性、思辨性的核心问题,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并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

因此,基于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理解和课堂教学观察,可以把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定义为是教育者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了解课程内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为依托,通过多个渠道选择利用合理资源,设计能够统领课程内容的议题,围绕议题创设相关情境和系统化的核心问题,用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思辨,突破教学重难点,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价值

(一)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新三中心”,主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经验中学习,在感受中学习,从而彰显出活动教学的底蕴。议题式教学与“新三中心”主张有着天然的契合性,而和新课标所倡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强调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议题式教学是构建活动型课程的重要方式,通过思想政治课议题的选择设计、实施和探究,可以将其巧妙地镶嵌至课内开展的思维活动或课外开展的实践活动之中,进而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的整个环节都在活动中进行,学生在活动中讨论,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总结。无疑,议题式教学在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中起着引领者的作用,能够有效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源于教师自身的努力学习和实践,同时也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新课改倡导的议题式教学就是高中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首先,议题式教学能促进高中政治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传统教学中的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并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的教育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而议题式教学所蕴含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观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等教学理念则是符合新课改的新要求。因此,进行议题式教学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关注时事政治,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其次,议题式教学能提升高中政治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料时,锻炼了自身的教学资源整合能力。在设计教学议题时,增强了议题选择和开发能力。在指导学生探究议题时,提升了课堂掌控能力。对于教师而言,整个议题式教学活动都是值得思考反思的宝贵经验,通过在议题式教学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三)提升高中生学科核心素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积极建构新知识,内化正确价值观念,培养核心素养。首先,议题式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对议题进行公开讨论与分享交流,学生在讨论中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在探究活动中进行认知迁移并激发情感体验,最终使学生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强大信心,从而培育其政治认同素养。其次,教师通过课堂中展示具有思辨性的议题,学生基于一定的教学材料,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路线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促进学生在演绎、辩证、探究、归纳的过程中,不断做出科学的解释、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再次,课堂中教师亦可通过列举有争议性的法律相关的议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共同协商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比如,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热点中的反面案例让学生意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最后,教师在议题式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扮演社会成员的角色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

三、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议题选择和开发不恰当

议题的选择和设置是议题式教学的首要问题,如果选择的议题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选择的议题是没有意义的。通过课堂观察,发现部分高中政治教师对议题的选择和开发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议题的选择难度过高或者过低。高中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有限,教师选择的议题太抽象难懂,会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和发言的积极性。反之教师选择的议题难度太低,学生不用花费时间去收集资料和讨论就能得出答案,也不能达到研讨的目的。所以,议题设计的难度应该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其次,没有将议题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部分教师选择的议题材料大多是来源于课本上知识点,没有联系现实生活的议题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强

议题式教学不是单向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构建活动形成的心理或经验结构。但是受学生自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在一些议题式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主体参与度不强。首先,部分教师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议题式教学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对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及原有知识经验,进而导致课堂中的议题无法吸引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无话可说,降低了学生的参与感。其次,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创造性思维品质,导致学习力降低,使学生在课堂上越加感觉力不从心,从而进一步降低了课堂的参与度,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三)议题式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

科学系统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起到激励和诊断作用,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效果起到反馈作用。但是,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大部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以分数为主的终端性教学评价,而对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重视远远不够。一些教师在议题式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比如只关注学生回答问题对错,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成长,但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方面的评价。

四、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四阶”策略

针对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发生、发展的时序,着眼于该教学方式所应达成的促进核心素养提升的实效,其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做到始终遵循“开发、创设、运用、评价”“四阶”策略。

(一)一阶策略:拓展资源渠道,合理开发议题

首先,围绕课程标准提炼议题。新课程标准相比较以前的课程标准的亮点之一就是在“教学提示”栏目中增加了议题案例,这为教师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新课程标准既提供了学科内容方面的提示,又提供了活动建议方面的提示。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在参考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提炼出合适的议题。其次,立足于学生生活开发议题。陶行知针对当时教育脱离生活实际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的力量才能变成真正的教育。所以议题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生活,抓住学生的眼球后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在已有经验上建立新的联系,形成新的认识。最后,挖掘社会资源筛选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好这些社会资源,利用好这些素材,筛选出符合课程内容要求的资源来开发设计议题。

例如,在学习《哲学与文化》中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的内容时,直接探究价值选择的标准,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而通过放映剪辑版的热门喜剧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围绕“你赞同马亮的选择吗?”“马亮和他妻子的选择为什么不同?”和“我国农村人才流失严重,请你想想如何吸引年轻人改造家乡?”三个议题引发学生对主角马亮做出留在基层服务人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思考。通过利用图像资源,让学生在探究议题中创生知识、培养能力、升华情感。

(二)二阶策略:创设教学情境,巧妙呈现议题建构主义强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来构建合理的教学情境,倡导在激发学生进行思辨、推理、归纳等高级思维活动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比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创设现实情境等活动来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发设计出合适的议题后,创设情境为学生导入和介绍议题。要让议题更加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探究议题奠定基础。例如,在围绕“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为议题的教学中,可让学生查找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资料,通过小组选出代表来扮演小导游的角色,创设真实情境,让每组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

(三)三阶策略:丰富活动形式,深入探究议题

以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的议题式教学离不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角色扮演活动、辩论赛活动、实验类活动、走访调查类活动、参观体验类活动等等。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去深入探究议题的兴趣。比如,以“怎样看待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议题,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先行组织学生走访了解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产生过程,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并举办“如果我是人大代表”的演讲会。

(四)四阶策略:结合活动评价,反思升华议题

议题式教学的“议”不是教学的终点,它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因此,在对议题活动进行探究后,还应该进行正确评价和及时反思。首先是基于学生发展,做出科学评价。教学评价语言是一门艺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评价,主要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和鼓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语言上的鼓励、肯定和赞扬。对于自信心很强的学生,不能赞扬过度。对于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要多发现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同时,细化具体评价内容,比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信息收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等。其次是教师引导提升,学生进行及时反思。学生自我反思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很多学生并未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内化,也不会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去反思现实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升华议题,让学生把课堂所学与实际联系在一起,在生活实践中反思内化为学科核心素养,最终做到知行合一。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议题式教学

是在对传统教学的反思下,结合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而诞生的产物。通过开发设计议题、创设现实情境、构建探究活动、开展反思评价”的“四阶”策略的实施来完善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这对革新传统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通过丰富的探究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个人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上一篇:以行为金融学基础的证券投资分析下一篇:提高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