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2035年科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对策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

当前,我国正在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2035年是其中的重要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35年的国家总体发展目标反映未来15年我国企业的发展环境。

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主要有五个主要特征: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经济环境机遇较多。总体上我国经济将处于较稳定的增长时期,在这个增长过程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力量不容忽视,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也将因总体向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而机遇不断。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法治环境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阐述了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我国未来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其中知识产权相关法制体系和治理能力必然将不断完善。三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技术环境加速迭代。当前,科技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处于爆发前夕,未来一段时期将伴随大量的新技术发展运用。四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市场环境日趋公平。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必将不断完善公平营商环境,促进科技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参与市场竞争,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将产生更大价值。五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由于逆全球化现象及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我国企业发展受到国际知识产权的潜在威胁和约束,国际知识产权的合作开发和授权使用面临不确定性,在知识产权国际申请和利用中存在受阻的风险,可能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诉讼。

就未来我国企业的总体发展环境而言,无疑知识产权的作用将不断加大,这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带来了机遇,又产生了挑战。总体上需要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等基础工作。

2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进步显著,发展环境逐步改善。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贯彻实施,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各类型知识产权申请数量逐年增长。在政府层面,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措施不断完善。在社会层面,公众对知识产权的认知水平不断提升。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共识逐渐形成,原创行为和产品得到更多的青睐。虽然知识产权作为企业重要无形资产的价值和观念逐渐根植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但总体上这些企业在快速发展中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均存在亟待提升之处。

从知识产权创造来看,科技型中小企业重视知识产权申请,但重“数量”轻“质量”,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多倾向于专利申请等提高知识产权拥有数量的行为,尚未积累足够的创新能力,未能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的价值、发挥和挖掘知识产权的综合作用。

从知识产权运用来看,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忽视知识产权的实际效用;另一方面缺乏过硬的知识产权运用技术以及知识产权运营部门和人才。例如,专利在前端申请时,大量专利不是以市场化、产品化为导向,而只是作为显示创新能力的指标。另外,缺乏知识产权专业能力和专业人员是这些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从知识产权保护来看,部分企业的认识相对不充分,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加。例如,中小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易被模仿,这种“搭便车”的现象严重打击了其创新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是将技术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保持竞争优势的手段,中小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更加薄弱。根据《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1],民营企业专利海外布局能力较弱。中小企业缺乏能力进行知识产权国际布局,难以同时获得国外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不利于海外市场的开拓,面对潜在的国际诉讼和纠纷力不从心。

从知识产权管理来看,现有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整体战略融合度较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架构尚需完善,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用相对孤立的眼光看待知识产权,局部开展一些知识产权行动。

总体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仍然比较明显,其主要根源在于企业管理者对知识产权在市场竞争中价值的认知以及对知识产权管理的认知,或是受限于资源能力的不足等。

3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中的主要机遇与挑战

面向203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处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环境中,虽然自身仍然存在系列问题,仍需要正确认识知识产权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等方面均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创造高质量知识产权的机遇,我国正加大力度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补技术短板,同时还在不断加强科技长板的锻造,这些长期战略行动将极大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二是知识产权运用机遇,我国正在开展新发展格局建设,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意味着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不断推进,投资的持续支持,以及国内对新技术的加速运用提供的支持,包括场景开放等新举措。另外,不断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努力也将逐渐产生效果。最后,我国高质量知识产权获得的社会综合支持将不断增强。无论是政府知识产权政策,还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金融对知识产权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和总体水准有益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

挑战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总体能力仍然存在明显不足,存在很多风险。一是新发展格局中企业面临产业链供应链中断风险。企业使用海外知识产权可能受到外国政府干预,面临更大不确定风险。如果不能在国内找到合适的知识产权替代提供者,可能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研发带来重大影响。二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依然是一大挑战。目前已有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形式较为单一,运用范围有限,不利于支撑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紧跟技术变革发展步伐。三是中小企业治理架构和体系不完善,存在知识产权相关法律风险。多数中小企业缺乏知识产权专门人才[2],知识产权管理运用机制不健全[3],易发生知识产权不当使用或被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形,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留下隐患。

4面向2035年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向2035年,为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需要国家、产业、区域、企业等不同层次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和政策,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第一,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继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领域立法,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做好《中小企业促进法》等专门法规中关于知识产权的解释和运用。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衔接机制,逐步降低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运用和维权的成本。结合诚信体系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不断完善创新生态和营商环境,促进创新成果的运用与扩散。

第二,产业层面,要充分发挥双循环背景下产业链供应链间的带动作用。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国家针对重点领域的政策,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中融合发展。借助相关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系统梳理产业链中的知识产权断点和风险点,制定技术标准、建立专利池,协同推进重点项目科技研发,提高知识产权自给能力,促进企业间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创新成果转化路径,增强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第三,区域层面,要统筹考虑各层级、各部门政策衔接。各地区政府要从国家大局出发,结合重点领域发展对策,做好区域间政策协调,提高政策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进一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各地区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的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做好区域间信息共享。在已逐步探索搭建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基础上,进行区域间平台的互通和整合,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全面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创新要素,促进区域知识产权市场的发展。

第四,企业层面,加强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筑牢技术护城河。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各项机制,提升知识产权认知水准,营造尊重知识产权人才的氛围,减少企业经营中的知识产权法律风险,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注意力和资源能力天然不足,需要加强与各类服务机构合作,灵活运用外部能力,提高知识产权市场化、产业化、资本化的意识,积极运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4],充分调动各类型生产要素。企业应将研发活动与其知识产权管理有效融合,不断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9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R].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

[2]胡学军.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问题比较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7):90-95.

[3]夏玮,刘晓海.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使用情况分析与政策建议———从中小企业创新现状、分类与模式的角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1(6):148-152+193.

[4]张亚峰,刘海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政策对比与借鉴[J].中国软科学,2015(9):142-150.

上一篇:如何促进新时期粮食经济的优质发展下一篇: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