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学校舞蹈互动教学模式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高职院校舞蹈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舞蹈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推进,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这里,笔者主要从四个小点对这种模式推进的必要性进行详细阐述。

(一)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打好舞蹈的基本功就是舞蹈学生的艺术学习的基础,但是基本功的学习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舞蹈基本功练习中,往往会因为枯燥而有所懈怠。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引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就会减少学生的这种基本功练习的枯燥感。因为,互动式教学的模式往往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有效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优势而自我努力,这样也能够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

(二)推动学生审美意识的完善

就如上文所说,高职院校引入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学生自身审美意识的完善。舞蹈学习,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其中,一定要有它自身的美学价值,舞蹈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去重复着基本功的练习,只会是基本功踏实,打个比方来说,一个坑,不断地把它挖深挖宽,但如果不注入水,它就只是一个坑,如果对它进行源源不断地注水,那么他它就能形成一个小的水坑,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个湖。在基本功踏实的基础上,以这种互动式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分享学习舞蹈的心得感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舞蹈的美学价值,调整心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有效地凸显学生个性和潜质

只有老师注重课堂的互动,带动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上来,才能更好地凸显学生们的天性和自身的潜质。尤其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其他普通院校,舞蹈教学注重的是实践教学,在不停地进行基本功练习的同时,会对不同舞种进行研究学习。由于舞蹈是一个大的类别,它的舞种很多,不同的舞种,都有自己的特色。学习舞蹈的学生,在进行舞蹈学习之前,大多是被一个舞种所吸引,从而爱上舞蹈。那么,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更倾向于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去说,去表达,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很有可能还会因为其他舞种学习者的表达,发掘其他舞种的美,从而促成舞种的融合创新,促进新舞种的出现。

(四)有效地补充传统教学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更注重的是对舞蹈生舞蹈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而之前的高职院校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则更加侧重学生基本功的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引入到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当中,能很好地补足传统舞蹈教学的不足,更加锻炼学生们的舞蹈学习能力,更加优化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从而迎合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进程,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舞蹈类专业学生更好的发展。这也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其他专业学生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舞蹈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本文的前半部分内容,重点阐述了互动式教学在舞蹈专业应用的必要性,那么本部分内容将重点阐述这种新型创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应用的措施,这个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发挥目标指导作用和优化互动指导策略。根据这两个部分再进行具体的划分。

(一)发挥目标指导作用

新型的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模式,是一种综合新型教育理念而发展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贯穿着教育发展的新思想,这种教学模式如果想要得到很好的发展,必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发展目标作为指导,无论是哪行哪业,都要先明确一个目标,这不仅仅限于高职院校,甚至在公司企业也一样。

1.制定切实可行和符合学生实际的舞蹈教学目标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符合舞蹈专业学生发展的教学

目标。笔者调查众多的高职院校的舞蹈专业发现舞蹈专业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非常多,任务量很重,不仅仅要进行舞蹈动作的学习,还要进行舞台经验的汲取,除了这些专业性的东西,还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文化与舞蹈兼顾。但是在很多的学校,舞蹈教学安排上,存在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现象。这就把任务量压在了学生身上,因为这些学习内容是他们必须要学会的内容,课上学习和练习的时间不够的情况下,只能占用自己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舞蹈生的基本功一般都是学生在课下的练习,这样的话,学生学习负担重压力大,过大的学习压力,会降低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好感。因此,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用这个目标指导舞蹈生更好的发展。

2.在舞蹈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制定好教学目标之后,紧接着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制定一个教学大纲,根据这个教学大纲,制定每一个阶段的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互动上来,关注学生日常的点滴的进步并给予指导鼓励。要让学生们明白,课下自我的练习,是缺乏指导的,只有将课上老师所教授的动作要领参透,才能更好地进行课下的练习。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

(二)优化互动指导策略

1.强化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强化学生学习的动机,就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多进行课堂实践活动,让大家共同参与到互动中,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力,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发展方向,有利于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参悟感受到舞蹈的美,将舞蹈上升到一种境界。舞蹈训练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进行强化,如果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动机不强,在枯燥的舞蹈训练中,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和其他不良情绪。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舞蹈教学中,让学生的舞蹈语汇更加生动活泼,强化互动实践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舞蹈技能的掌握水平。

2.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舞蹈技能掌握水平这种新型的舞蹈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就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事舞蹈训练的学生都是洋溢着青春与欢乐的,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带动学生参与舞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充分的耐心,解答学生的难题,感受互动教学带来的愉悦体验。

三、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

和谐的互动关系,主要说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老师与学生之间仅仅扮演的是教与被教的角色,那么二者的关系是有隔阂的。这个时候,二者之间的情感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培养师生情感,就是将站在台阶上的老师拉入学生当中,形成双向互动的课堂环境,这样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更加自愿地与老师分享他/她对舞蹈的认知和感悟。这部分的内容也主要是围绕着高职院校如何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展开的。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教育改革之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老师扮演着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那么既然认识到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就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当中,舞蹈与其他科目相比,它的实践性更强,因此能够提前引入或者说是本身就一直在以这种互动式教学模式为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正视他们的差异,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二)强化师生双向活动,建立和谐长久的舞蹈情感

高职高校舞蹈教学课程,主要还是以教授基本动作和长久练习为主,建立师生双向学习活动,是在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增加与学生的沟通,真正做到寓情于教学当中,使学生认为老师不仅仅是老师,还是生活上的朋友。这种双向的互动活动,有利于老师能够更好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教学,有利于增长学生学习舞蹈的信心,在拉近师生感情的同时,增强教学的质量。除此之外,在这种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更加主动地寻找老师解决自己在学习舞蹈方面遇到的难题,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知,进而提高自身的舞蹈素养。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并不仅仅只注重让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将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才是教育改革背景下,我们国家迫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这种舞蹈互动式教学就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一个成功案例,很好地为国家输入文艺类舞蹈人才,促进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对此进行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顾妍龙.关于高职院校舞蹈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少年,2017,(20):208.

[2]翁全芬.高职院校舞蹈互动式教学模式分析与研究[J].戏剧之家,2019,(20):191-191.

上一篇:基于五维素质模型的高校工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下一篇:SOAP学习模式下高职项目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