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2024-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推荐11篇)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篇1

(数学与应用数学)

张 青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张 青

论文摘要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形式单调。

二、内容偏颇。

三、深度不够。

四、互动作用失衡。然后针对这四个问题,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建立现代教学观。

二、进行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四、培养学生的有关习惯与能力。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互动 师生互动

“互动”从狭义来讲,指在一定社会背景和具体情景下,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各种性质、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这一时空内,师生之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它既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也指师生间通过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相互间心理上、行为上的改变。师生互动既包括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等各个领域已进入了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教学必需进行改革,才能顺应新时代潮流的要求。为此,我国教育部门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拟定了新课程标准,改用了新教材,在具体实施时,要求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整合、交流和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伟大目标。

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学过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师生互动”因此而成为研究课堂教学过程的热点话题。师生互动是师生的双向交往,双向构建的过程。在高质量的互动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既让教师真切地体验到了生命活动的真正存在以及自我实现价值的真谛,也让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前课堂上发生的师生互动存在着许多与新课程教学理念不相符的现象,归纳出了四个方面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希望能对改善课堂教学现状起一点作用,从而建立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互动。

一、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㈠ 形式单调:师生间的互动较多,学生间的互动较少。

课堂互动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组成。但学生作为课堂互动双方中的一方,可以学生全体、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三种身份出现。这样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可组成 多种形式,如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小组、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全体与学生全体、学生小组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全体,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而教师与学生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群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等多向主体互动严重缺乏。

㈡深度不够:浅层次互动较多,深层次互动较少。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连珠炮似的提问,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这一问一答看似闹忙,实际上,此为“物理运动”,而非“化学反应”,即缺乏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也缺乏学生对教师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的互动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矛盾的激化,也没有情绪的激动,整个课堂成一单线条前进,而没有大海似的潮起潮落,波浪翻涌。

㈢内容偏颇:认知互动较多,行为互动较少。师生互动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人际交往,其内容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情感、价值观的促进形成,知识技能的获得,智慧的交流和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但由于现行的课堂教学以知识掌握为主要目标,把情感态度的形成等目标视为促进认知的辅助性目标,因而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真诚的内心沟通,缺乏与学生真挚的情感交流;更不舍得花时间让学生交换意见,发出和体验彼此的心声;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于是,课堂互动主要体现在认知的矛盾发生和解决过程上,而严重缺乏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人格的提升等过程。

㈣ 互动作用失衡:单向型互动较多,成员型互动较少。

在分析课堂中的师生角色时,我们经常受到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把师生关系定为主客体关系。于是师生互动也由此成为教师为主体与学生为客体之间的一种相对作用和影响。师生互动大多体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服从”影响,教师常常作为唯一的信息源指向学生,在互动作用中占据了强势地位。

二、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

㈠ 建立现代教学观。

1、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人类交往活动中更特殊的一种。因此,交往可以看作是教学过程的一种本质。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是彼此相互认识和交流的对象,每个人都应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而是与学生平起平坐的一员;教学便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们都作为平等的一员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

2、建立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迄今为止,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沿用的仍然是理性分析主义理论。它造成我们的课堂显得严谨有余、生气不足,条理清晰、创新不够。事实上,我们的课堂 教学由于师生带有灵性的参与,应该充满感性的成份,应该具有勃勃的生机。首先,课堂教学是师生交互活动的过程,交互活动不断地进行,课堂就将发生不断的变化和意外。其次,现代知识观也坚持认为,教材教案等一切文本的意义都具有不确定性,师生皆可对之进行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进行不断地界定和再界定。教学过程还其本来面目,应该是多元变通、动态生成性的。如:在小学语文课上教:“读一读,说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时,一位教师原本的设计是让学生了解各个日期是什么节日,这些节日是纪念什么的节日。当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他提出了一个问题: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突然一个急不可待的学生喊出了一句话:“老师,我可不可以把自己喜欢的节日画下来?”一句话提醒了这位教师,作为一年级的孩子,绘画可是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之一呀!他怎么就没想到让孩子们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出他们心里的美好节日呢?于是他立即热情赞扬这位同学的建议,并让同学们画了起来。十几分钟后,大部分同学都画好了。他让部分同学上台讲解他们的作品,又让其余的同学在小组内交流。望着同学们那一张张欣喜、兴奋、满足的小脸,望着那一幅幅五彩的图画,这位教师深深感受到了学生这股无限活鲜的潜力。

㈡ 进行增强互动的教学设计。

1、设计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这种问题应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可选择性,它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作策略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思路的选择,而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操作方法的选择;可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设计作多种假设与猜测,当教师把发散性问题抛掷给学生,就如把学生投置于一个偌大的陌生领域,学生可以放开手脚,但在茫然四顾之际又必须加强联系找到救生之路,为学生扩大了互动空间和互动需求。

2、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

学生互动受性别、性格、空间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性别相同,空间位置较近的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互动,互补型性格的学生之间也较易发生互动。适当遵循互动规律,有利于建立积极适宜的互动。低年级学生由于组织能力、自控能力较低,宜于多设计同桌间、前后桌之间的两人合作学习活动。高年级学生适宜多设计四人组学习活动,增大互动的人际空间。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要兼顾到组与组之间的影响,教师对小组的影响,小组对成员个人影响,以此开发多种互动渠道。如:如在教学《行程应用题》时,我先让同桌同学实验:①、两人同时相对走来,再背对走开;②、同时同向走去。这样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先做,体会、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根据具体问题,进行探索、讨论和交流,总结出问题的结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进行点拨。这样,比事先给学生讲出这个方法,再一步一步进行巩固练习要好得多。在研究问题,探索结论的过程中,师生、生生自主探究、互动交流,使学生积极参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促进学生协作交流。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

在生动、多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可交流的话题增多,情感体验丰富,思路打得开,彼此间容易发生相互影响,往往会产生“触类旁通”之感,或“触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感性上也容易产生沟通。所以课堂上除了老师准备丰富的材料、设计丰富的环境外,还要引导学生收集各种信息资料,带到课堂上来,使课堂上的每个人都作为信息源,让学生在充满信息的环境中接受多方刺激、发生互 动。我们在教学互动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数学课件开展互动,还可以进行游戏性互动。我听过一位语文老师的一节课,他教的是《秋天里》,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①走进秋天,亲身体验——“我们眼中的秋天”。秋天,教师和家长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在树下捡落叶,在田间看稻田,在花前赏菊花,在山头听鸟鸣,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观察、感受、交流,收集秋天的图片。②开展竞赛,合作贴图——“我们手中的秋天”。以开展小组合作贴图竞赛的形式创设竞赛情境,学生一边动手合作将准备的图片贴成一幅图画,一边商量贴什么图和怎样贴图。③看图引思,分享趣事——“我们心中的秋天”。以书上的情境图为依据制作动画课件,创设图像情境,激发学生对秋天趣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师生、生生的询问交流中一起分享心中的秋天。随后,虚拟“秋天”,让学生以“秋天,我想对你说”的形式吐露真情。这样,学生在多种多样活泼有趣的情境中,真正地做到了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还在关爱大自然、关爱社会中学会了人文关怀。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习惯。

霍懋征老师说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不同的学生会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的沟通互动,他们会看到各种不同的理解和思路。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可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相互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会不断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合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洞察。在课堂上,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为了不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我又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着不同的学习任务,每人承担的角色随时变化,每人都要与他人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这样,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它同学的解题过程做出思考,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学生交往、思维碰撞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㈢ 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

教师既作为一方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产生互动,同时又应该是课堂互动的调控者。因此,教师应提高教学敏感性,充分挖掘和利用课堂中的一切互动因素,调整互动、促进互动。

1、创造时机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促进互动。课堂中,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很多学生会由于害怕被别人发现错误而掩饰、遮盖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有自己的想法却随大流人云亦云,有的学生本来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于是原本一次深刻的思维碰撞机会就错过了,原本一次很好的情感交流机会也错过了。因此,老师可以跟学生共同创造一些课堂制度:如奖励发表异议的、鼓励大胆发言的、批评讥笑别人错误的等等,让每个学生都敢于暴露真实的思维、愿意表达真切的情感体验、大胆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以促进生生间、师生间产生更广泛更深刻的互动。

2、捕捉并重组课堂信息,调整互动。

教学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教师为实施自己的“教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漠视学生课堂表现的现象。往往在老师的不经意间,学生产生了一个典型的疑问、生出了一朵创新思维的火花,掠过一丝情感的变化,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把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出来,加以重组整合,或许可以引发一场激烈的讨论,引起深刻的认同,广泛的共鸣,给下面的课堂带来一份精彩。㈣ 培养学生的有关习惯与能力。

1、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可是,现在课堂上常有学生不善于,没有耐心听别人发言。所以,在一位学生发言之后,经常叫另一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概括别人的发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2、善于表达的能力。

表达是否清晰、生动,对互动效果也有很大影响。要让学生明白发言的过程是跟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所以要说得清楚、明白、生动。另外可要求学生从有条理到简洁再到有感情,这样一步步提高表达能力。

3、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做到“知己知彼”,是建立积极、健康互动的基础。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具有时间、空间、人际间等多向维度的立体系统,其间充满了即时兴的、不确定的、无法预料的成份。所以,改变研究视角,直接对课堂的动态实况进行透视,可以帮助我们取得对课堂鲜活而全面的认识。

总之,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师生两方面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因此,只有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的“交响乐”并让互动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师生才能在和谐配合的过程中更好地教和更好地学,最终达到师生共赢。

[ 参考文献]: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篇2

关键词:英语教学,师生互动,学生主体,探究

课堂教学时, 教师为增加课堂气氛, 会先发起活动, 后邀请学生与自己合作, 以此来实现某种教学目的。这种课堂教学,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相互作用, 可称之为课堂“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英语教学中有何必要性, 如何在英语课堂上灵活的开展师生互动, 以及活动开展应该把握什么原则,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1 实现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1.1 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强调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 而更多的是互动式学习, 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统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贯彻落实这一要求, 着眼于素质教育, 力图给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全面教育。这要求教师必须克服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1.2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

在日常教学中, 高中生对英语课不感兴趣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与传统英语教学“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无关系, 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 这种缺乏“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僵化的、低效的。一堂高效的英语课想要实现充分地“师生互动”教师应该由演员变成导演, 学生则由观众变成主演。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使学生动脑, 动手且动嘴, 或“悟”或“记”或“讲”, 互动课堂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 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地, 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

1.3 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需要

高中英语课的教学内容深, 词汇量大。教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迅速的掌握知识点, 往往会陷入误区, 认为讲的越多学生记得越牢, 却忽视了学生的参与。这种教学方式往往导致教师讲课很累, 学生笔记辛苦, 学习效果却甚微。而在课堂师生互动的模式下, 教师通过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实施策略

2.1 依据学情, 课前充分准备

一节英语课里要有充分的“师生互动”。在上课之前, 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 对教材进行分析整合, 并深入到班级了解学生对新课的态度及认知情况。从而确定预习任务, 使学生在课前就做好一定的学习准备。如在学习The Spirit of Explorers一课前, 通过深入班级与学生交流发现理科班的学生对于the vi kings的历史知之甚少, 对于世界地图也很模糊。因此笔者给学生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就是在世界地图中找到相关的地区并搜集关于the vikings的信息。由于有了课前的准备, 课堂进展顺利了许多。

2.2 依据课标, 课中积极互动

1) 创设情境, 让预设真实有效。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提高探究能力。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们可以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入手。探索怎样组织起多方面、多角度、有价值的师生互动。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情境中, 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1) 创设问题情境。以日常生活实际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鼓励质疑问难。

(2) 创设研究性学习情境。教师课前或者上课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 创设讨论情境。可以是师生共同讨论的模式, 也可以是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操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 鼓励学生张开口说英语。例如在学习On Your Bike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本市现状分组讨论如何建立合理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体系, 并为本市设计公共自行车路线。如此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运用英语表达思想。

2) 注重情感把握, 让互动积极有效。

“亲其师而信其道”。实践证明, 不少学生往往先喜欢教师, 再喜欢教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从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 课堂上, 教师在和学生的互动中能够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 对学生抱有亲切感、信任感, 就容易获得学生的信赖。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情感投入充沛, 语言组织精炼, 就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使课堂生动活泼, 学生学习有效。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是第一步, 微笑能够快速地感染对方,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教师重视、关注的, 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注意问题设置的阶梯性, 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提问方式, 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可以直接提问, 对于安静内敛的学生可以通过鼓励的方式提问。教师还应对学生表示尊重与宽容。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让学生感到平等, 在教学中可能出现学生质疑教师的情况, 此时, 教师不应训斥压制学生, 要平等对话, 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感情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回应。

2.3 依据实际, 课后温故知新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教学的重点环节, 必须坚持, 课后的“师生互动”也不能忽视。英语课的最后环节是homework, 下一堂课时也会检查作业。这也是“师生互动”的表现。英语作业布置上可以多样化, 口头、书面、实践都可以, 重要的是教师一定要“跟踪链接”, 及时参与, 做必要的检查, 真实的体现互动。

3 课堂互动坚持的原则

3.1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是必然的教学步骤, 每一节英语课都会有, 怎么进行课前操作、把握情境、发挥情感智慧, 没有固定的模式, 应该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生搬硬套。不同的内容教师采取的互动方式应该有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有层次的差别, 不能一个教案“走天下”。教师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 结合自身实际, 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完成英语课的“师生互动”。

3.2 把握适度原则

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效率, 英语课“师生互动”要把握“度”。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 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节课教师讲的太少, 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 看起来是以学生为主体, 实际则是放任自流。而讲得太多, 互动只是蜻蜓点水, 又未免使课堂互动流于形式, 不能发挥其真正作用。此外, 英语课具有其特殊性与局限性, 学生毕竟不是使用自己的母语在交流。因此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 尽量让互动内容处于学生的英语表达水平之内, 让学生有话讲, 能讲好。

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 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新要求, 需要教师形成新的教学智慧。在英语课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摒弃虚假, 追求真实。以上, 是我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初步的探讨。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笔者会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完善课堂师生的有效互动。通过提高互动效果, 以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最终实现师生共赢。

参考文献

[1]陈峥.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领导与教师专业发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

[3]琳达·达林·哈蒙德, 等.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4]余文森.高中新课程教师读本[M].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

课堂师生互动浅析 篇3

课堂教学应牢固树立生命意识,注意开启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倡自主、自悟、自得,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努力让“文本”拓展开来,使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场”,最大限度地彰显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实现师生互动,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课堂中师生互动应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师生互动开展的必要前提。学生创造性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和谐民主的环境。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转为平等的参与者和合作者;由课堂的管制者转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由课堂的表演者转为学生表演的发动者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融入学生群体之中,成为其中一员,共同参与教学活动评价。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利用学生心理特征中的积极因素,使学生以愉快乐学的心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把学生当作是共同解决问题的朋友,以师爱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开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

二、课堂师生互动应确立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为学生留出必要的自主学习时空,确保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蹲下来”跟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距离,使教师成了学生可亲、可信、可依的学习伙伴。互相表达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问题解决,互相竞赛巩固认知,共同操作发现新知。

三、课堂师生互动应关注学生发展潜能

潜能生往往在课堂中被忽略,成功的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也尝受到成功的喜悦,拉近师生的距离,消除对教师的畏惧,让他们在一种和谐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是兴趣的支柱,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有了学习的胜任感,也就有了求知欲。这时教师应当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自卑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思维,使他们想学、乐学。这样他们会受到鼓舞,激起上进心,从而努力学习。此外,教师应当布置多层次的自选作业,让学生会学、乐学、学会,提高作业的完成质量和学习效率。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积极营造师生研究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探索、研究和总结;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行性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氛围。

四、课堂师生互动应培养学生的习惯与能力

1. 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别人发言、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互动的前提。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就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对照的时候。可是,现在课堂上常有学生不善于倾听,没有耐心听别人发言。所以,在一位学生发言之后,叫另一学生复述刚才的发言、概括刚才的发言,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2. 善于表达的能力

要让学生明白发言的过程是跟全班同学交流的过程,所以要说得清楚、明白、生动。另外可要求学生从有条理到简洁再到有感情,这样一步步提高表达能力。

3. 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

培养学生经常反省自己的真实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避短。做到“知己知彼”,是建立积极、健康互动的基础。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师生互动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把终身教育思想和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奠基。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①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②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③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④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概念界定

1、理论导航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于语言学习有系统的论述,进入11-12岁的儿童他们已能进行抽象思维,在英语学习方面会有一个飞跃,集中表现在他们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大为丰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明显加强,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较快。在小学阶段的中、高年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模仿和机械操练是必要的,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还需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思考和自己摸索学习规律与策略的能力,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有教授提出师生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即“动态生存”的方式。我们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促使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师生互动不仅是指师生在语言上的对答,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与情感的交融,这是语言交际的先决条件;学生互动是英语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体现,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使他们不仅从教师、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中获取语言素材,而且从同伴提供的教学资源中受益。

2、研修重点

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课题必须通过操作来论证。上学期我们完成了课题的初步框架,本学期我们的研究重点将是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基点,主要从两个纬度展开研究:①探索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生存方式的外显特征,着眼点是“如何互动”和“互动的有效性”研究;②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方式研究,通过积累不同年段、不同课型的典型案例,归纳梳理,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流程。

3、研究路径

本阶段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和教学方案设计及沙龙研讨等活动来践行“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原则。主要运用“前移后续”的策略,实行对课题组集体备课的创新,通过对同一节课或同一类课的反复讨论、反复试教,实现资源共享,智慧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师生课堂互动,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各学科教学的和谐(其中含有对受教育者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等,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教师“愿教、乐教、会教、善教”,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情互促、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2、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

整个进程要体现“一核心”、“两结合”、“三个点”、“四步曲”、“五注重”。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 月)

制定研究方案,确立课题组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准备实施。

2、研究实验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深入课题研究,积累实验资料。

3、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总结实验情况,写出研究报告,推广实验经验。

六、组织机构

组长:冯玮琪

窦老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 篇5

再看窦老师的课堂更是言与意的融合,演绎语文的精彩。她的课堂不满足于匆匆忙忙得出问题答案,而是把提出的问题当作诱饵,去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文字呼唤、心跳、体温。让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悟”得语言内在的真意,然后通过朗读、口述、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教师不仅追求的是“瞬间的震撼”,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的过程,使教学不断地荡溢出浓浓的意蕴,演绎语文的精彩。

十月十七日,李玉芹名师工作室在我们学校举行了“阅读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课题研讨会。本次活动共上了5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们的教学观念在转变,课堂上少了花哨,多了平实,都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不为表演作秀而教,而是一种返朴归臻。把实实在在作为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真切切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发展。

一、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要使学生学有所得。

一节课,老师旁征博引,高谈阔论,学生小组活动,热烈讨论,下课后学生所得无几,这节课是失败的。一堂实实在在的课,首先是学生得到实惠的课,即这堂课能够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学生的收获必须是评价一堂课好与不好的第一标准。如:任海英老师所讲的《马》,一堂课下来,学生受益最大的是掌握了预习的方法,对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具备了初步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要抓住文本认认真真地进行语言教学。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过分强调了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人文修养课、哲学讨论课、人文思想教育课,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来突出人文性,把“工具性”和“人文性”隔开。即使偶尔带点“工具性”,也是贴标签式的。总之,忽视了文本、语言的学习。著名特级教师吴心田老师说:“语文课天生是一门学习祖**语的课。忽视了语言运用就是语文本位的流失。”不抓文本、不“披文入情”,何以领略语言的生动性、深刻性、准确性、审美性?

三、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要真诚地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带着自己的经验钻研课文,进而领悟课文的思想感情——所谓“把自己的心摆进去”,或者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如:王宏昕老师执教的《贾岛推敲》,她让学生上台表演贾岛推敲的动作,体会观者的感受,从而悟出贾岛对学问的那份执着。

四、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更加精致。

精致的教学设计目标简明、内容简化、流程清晰、重点突出,教学效果也应当是非常实在的。如林燕老师讲《平分生命》,只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感受小男孩的坚强、勇敢。在感悟句子的同时,教会了学生写法,小男孩的勇敢,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那就是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一堂课教师是认认真真地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没有过繁的导入,没有过泛的拓展,直攻主阵地,真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的语文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2014年4月14日,在李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工作室成员聚集长春一实验来听2组工作室的出战汇报,汇报共分两项内容:

一、工作室成员上汇报课。

二、工作室的领导者做总结发言,汇报三年的活动过程及结果。

《扁鹊治病》一课为了让学生反复阅读,把课文读通、读透,老师让学生经历“自读自悟,粗知课文;自问自探,感悟课文”等环节。精心设计表格,通过表格来初知课文。学生通过自主填表,交流表格等形式,从而使学生理解了文本,知道了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寓言含的道理。这个表格的解决更是学生自问自探文本的基础。此课重在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读书要前后联系,有点连成线。

《春田狐的爱》让我耳目一新,原来还有这样的课,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其实我们平时也推荐学生一些书目,班级可能极少数学生会听从老师的话去阅读,很多同学只当耳旁风。而这样的授课极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了好奇心,这种好奇心的也会督促学生去阅读。

《汉子家园》一课告诉我们学生会的就不要再教了,学生不会的字通过各种自理识字的方法去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得提高了教学质量。更让我们听课者反思:教师要不断地钻研教材,对中国的汉子的由来要研究,对没有特殊造字规律的字通过自编故事、诗歌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同样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这种授课方法也是头一次看到。虽与听课者有不同见解,但是教者们的教学态度还是十分令我们佩服。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喜欢给学生讲课,喜欢听他们朗朗的读书声,喜欢和他们谈天说地,更喜欢看见课堂上闪现出学生灵性的火花。因为喜欢,所以才用心去做,去思考、去研究。尤其是加入名师工作室以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特制订三年的学习计划如下:

一、研修要求

1、读书:挤时间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和文章。每年都订《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杂志,每期重点读几篇文章。通过阅读,不断吸取新的教改信息,尽快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水平,跟上时代步伐。另外对自己触动较深刻的会记在学习笔记上,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应用。

2、听课:每次学校举行全员汇报课都要做到自己没课坚持来听课,并在听课过程中进行思考、评价。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且不仅仅听本校老师的课,回到家里更要听一听名师讲课,学一学先进的教学理念。

3、研讨:每周三下午是学校各年级组各学科集体备课时间。珍惜每次备课时间,真正和老师们研究出有价值的内容。

4、拜师学艺: 为使自己少走弯路,迅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有业务上能手进行指导和培养。这比靠自己独立摸索省时、见效。所以我要经常向业务领导以及教研员请教。

5、积极主动地参加课题研究:主动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能要做到长期坚持,在研究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并撰写相关论文或报告。

二、研修内容

按照个人工作特点,努力结合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到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升,使研修、工作、发展同步推进。

1、研读课标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各学段阶段目标要求,交流课标研读体会,以便准确把握各学段目标要求。

2、钻研教材

钻研本学段教材中的内容,整理归类,总结出本学段的共同特点,找出难点问题并交流研讨,以便全面把握小学教材中的特点。

3、课堂教学

每年设计一节本年段课,让工作室成员品评。

4、案例分析

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和再设计,以此锻炼课堂的驾驭能力。

5、撰写经验

撰写经验论文,按要求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关文章一篇。

教坛学海、鹰飞鱼跃。为师者当不懈的奋斗,方能凯歌百代。为自己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展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我将一如既往,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研活动中来,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构建人:实验小学 潘影

基本框架:四读式

基本程序:初读 读顺诗词——复读 读通诗词——品读 读出意境——诵读 读中积累

“初读 读顺诗词”是学习古诗的前提;“复读 读通诗词”是学习古诗的关键;“品读 读出意境”是学习古诗的核心;“诵读 读中积累”是学习古诗的重点。“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主要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达到“读顺诗词、读通诗词、读出意境、读中积累”的目的。

下面我结合《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简单介绍一下此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初读 读顺诗词

初读,主要是扫清学生阅读障碍。通过初读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为下面的学习做好调控。让学生力求把诗词读得字正腔圆。

二、复读 读通诗词

复读,主要是理解诗词大意。因为本课比较易懂,所以理解诗词大意都在想象中进行,遇到难懂的可以借助书下注释理解。书下注释没有的教师引导理解。

三、品读 读出意境

品读,主要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走进诗词的意境,走近诗人的内心深处。去感悟村居,感受诗词所展现出的和平宁静、朴素闲适的农村生活场景,揣摩体会意境的和谐之美。这一环节和想象部分即:理解词意,融为一体。又体现了诗词的整体性。

四、诵读 读中积累

诵读,主要是在领悟情感的基础上积累诗人凝练的语言。让古诗词的优美语言、深远意境扎根于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让学生达到不会作诗也会吟的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阅读课导学案

乾安实验小学:潘影

一、课前预习

(一)、预习内容

1、反复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思考:文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有:(1)、题目扩展法。(2)、要素归纳法。(3)、段意合并法。(4)、摘录句段法。(5)、取主舍次法。(6)、问题回答法。

3、细读课文,在理解深刻的地方做上批注,不理解的地方画上问号。怎样做批注:

(1)、什么是批注: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能够帮助自己掌握书中的内容。(2)、批注的位置

眉批:批在书头上。旁批:字、词、句的旁边,书页右侧。尾批:批在一段或全文之后。(3)、批注的内容

读书时,会有各种思想、见解、疑问产生,这些内容可随手写在空白处。警语:在读书时,发现优美语句、典范引文、重要段落、新颖说法及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为提醒自己,可批注上“注意!”、“重要!”、“用心记住!”“抄写笔记”等字样,使自己注意力集中,并为今后重点阅读提供条件。(4)、批注的对象

文章的内容、段落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5)、批注方式

批注方式主要有符号批注和文字批注两种。

符号批注中,常用的符号有着重号、曲线、直线、问号、感叹号、斜竖线、双竖线等,分别用来标识重点或疑难词句、疑问处、感叹处、段落或篇章的分层等。文字批注是在阅读材料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内容上或感想,或质疑,或评价,或补充。

4、把头一次听到的词语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意思,然后查字典对照。

5、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预习自测(由教师提前发自测题)

二、课内探究

1、汇报学习收获

2、提出不懂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三、课外延伸

优化小学英语课堂的师生情感互动 篇6

素质教育倡导多年,已经初见成效。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建立一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即是要求老师在尊重学生个人想法的基础上抛弃陈旧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本,在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中想学生所想,有效地引导学生,与学生多互动勤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一、抓住闪光细节,有效引导

细节决定成败,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想象力十分丰富的阶段,会迸发出很多让成年人都意想不到的巧思和想法,教师要做的就是留心观察,捕捉住这些细节并进行适时地引导,让学生觉得“我也可以参与到教学之中”,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例如,为了训练学生日期的说法,我开始逐个提问:“What day is it today?”“What did you do on Monday?”这种比较枯燥的问法让不少同学都打起了瞌睡,兴趣不高,这时我听到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要是转转盘随机发问就好了。”我灵机一动,做了一个上面写了Monday到Sunday的转盘,然后将学生的名字随机写在转盘中间,问道:“咱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好不好?”“好!”同学们一听要玩游戏,纷纷来了精神。“现在我要转这个转盘喽,转到的同学,就要回答相应的问题。”“好的,快开始吧!”同学们兴奋地说道。“Tony,what day is it today?”“It’s Wednesday.”“What did you do on Saturday?”我接着问他。“I went to have a picnic.”“很好,那么下一个回答问题的同学看看会是谁呢?”同学们屏息静气,时刻准备着回答问题。用这种方式适时地引导,很好地将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大家在一种紧张有序的状态下,很快地记住了日期系列的单词说法。

二、与学生做朋友,以生为本

三人行,则必有吾师焉。学生身上同样有值得教师学习的优良品质和闪光点。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负责听和记即可,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教师在教授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应当抛弃陈旧的思想,真正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做朋友,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例如,以一个话题开始了这节英语课:“大家有没有养过宠物?”“有!我养过小狗。”“我养过一只金鱼。”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你们看,这是我养过的宠物,他叫Bobby。”我把照片用投影仪给大家展示起来。“哇,好可爱的小狗!”“那么咱们来观察一下,他都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提问学生。“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那么你们都养过什么宠物,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纷纷用英语介绍起来“哦,听起来很可爱呢,别的同学呢?”我又鼓励到。“我养过小兔子!”一个同学举手说。接着,他用绘声绘色的英文描绘起来。在用这种平等交流的方式下,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关注每个学生,有的放矢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角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个性,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一视同仁,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地调整,做到有的放矢地高效率教学。

例如,介绍中外文化区别时,在上课之前,我先通过平日学生们的表现和成绩对大家的英语水平进行评估,对外国文化不太了解的就准备春节的介绍,对外国文化比较了解,英语水平较好的就准备外国节日的介绍。在课堂上春节组介绍了中国春节的具体习俗;而外国节日组则介绍了“Christmas Day,”他们也准备得很充分。大家通过课下的准备和课上的讨论,彼此间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中外节日习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应当放下身段,积极构建有效的情感互动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表达自我。通过建立民主、活泼、轻松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篇7

一、初中历史师生互动和谐课堂的教学案例

本文的教学案例选自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中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唐朝历史的开篇,是唐朝的一个盛世,下面就是初中历史师生互动的教学案例。

[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影音资料,内容为唐朝盛世的画面,许多文人在对诗。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画面,猜猜这个充满朝气、开放、伟大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的哪个时代。

生:唐朝!(异口同声)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那么这样一个开放的、强盛的、伟大的时代是怎样开创、发展的?谁的历史活动深深影响并成就了这个时代?让我们走进唐朝,共同学习《贞观之治》。

[片段二]辩证思维训练,客观评价

师: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当皇帝,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退位。在你的心目中,他还是不是一位明君?为什么?

(很多学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不只是从伦理道德角度,而应主要看他的历史活动的影响。也许在道德上唐太宗李世民应遭受谴责,但他生活在特定历史年代。唐太宗以他的远见卓识、宽广的政治胸怀,博揽群才、励精图治,有力推动了唐朝历史向前发展。

[片段三]知识拓展,鼓励创新

师: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在你的印象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纷纷回答在影视剧中所获得的对武则天的认识)

师: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目如何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武则天的影音资料。

师:中国古代的帝王为自己歌功颂德、树碑立传早已成为传统,而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临终前却遗昭“死后墓碑上一字不刻”,给后世留下了一座无字之墓碑,成为千古之谜。你能解开这个谜吗?

(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他们对武则天的“无字碑”之谜展开了热烈讨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讨论,之后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师:不少同学的分析合情合理,说明大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之后教师出示多媒体演示文稿:后人对“无字碑”的集中猜测)

二、打造师生互动和谐初中历史课堂的策略

1. 转变教师思想认识,重视师生互动

思想作为行为的指导,教师应该经常学习研究先进的教育思想,并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出发,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师生互动和谐课堂中,作为教师更应该重视教学改革,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打造师生互动和谐课堂。只有教师的思想转变了,才有可能将历史新课标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推动师生互动和谐课堂实现。

2. 加入情境体验,加强互动

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会将有趣情境导入教学之中,从一开始便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设定科学合理的情境内容,让学生专注于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3. 巧设教学情境,强调互动过程

在师生互动和谐课堂上,作为教师要善于提出多种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解答问题来学习知识。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历史和谐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营造和谐的互动气氛,提高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质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并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摘要:互动历史教学,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文章主要通过初中历史互动的和谐课堂教学案例,进而提出打造师生互动和谐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秀娥.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答策略[J].新西部,2009(16).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篇8

【关键词】初中音乐    师生互动    策略

初中音乐教育的方式已经有了少许改动,主要是对课堂以及教育方式的改革,但是有的音乐老师对改革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课堂改革的效果不明显,学生的积极性仍旧不高。其实,音乐教学的成功与否除了与教师本身的知识技能关系很大,主要还在于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及配合,以及气氛的活跃程度。目前,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没有了解和考查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就来详细讨论和分析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1初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1音乐本身对学生的影响不够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以后,他们的身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兴趣广泛,对有兴趣的东西都有很高的要求,思想活跃,积极性很高,精神和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初中生情绪不稳定,波动性大,处于叛逆期,有一定的主见,对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事物很难接受。他们认为像音乐课这类属于兴趣课,没有文化课重要,所以音乐课很难受到他们的重视。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和播放的用于欣赏的音乐,他们往往不会仔细认真地去听,认为有更好听的流行音乐可以听。还有一些老师教的歌曲,学生也只是当作任务来唱,不是真心喜欢,只是完成任务而已。所以,音乐课堂于他们而言,没有存在的实际意义,老师与他们的互动更是少,无法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1.2教师课前的准备不足,课上缺乏生动激情

由于教育制度的影响,学生学习负担大,任务重,认为文化课是最重要的,本身用来完成文化课的时间就不足,哪里有时间去专心学习音乐呢?学生的这种普遍现象和心理使音乐教师在潜意识里也感觉到音乐课的无关紧要,所以,在课前备课的时候也不够重视,机械地备课,对于课程的设计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这些更加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的不重视、敷衍。还有些教师在上课的时候缺乏激情、开小差,根本无法调动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学生唱《共青团员之歌》,教师缺乏激情和感情,更加不会吸引学生。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对学生影响很大,教师只有把足够的激情和感情投入到授课中,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否则,课堂只能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

1.3教材的编制问题

教材的编制是否科学与教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关系。部分初中音乐教学十分重视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但是,教师的教学和课堂设计会受限于教材内容,不容易设计出生动活泼有趣的互动环节和课堂,效果较差,影响了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2.1激发兴趣,创造和谐的氛围

无论任何事情,都要有兴趣,才会用心尽力地做好,学习更是这样。对于这种观点,很多伟人也有相同的认识。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课堂上会让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激情饱满地参与师生互动。而教师适当地评价也会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语言魅力吸引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在歌曲演唱练习时,要能够和他们一起参与演唱,如教师在欣赏《瑶族舞曲》课上,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手风琴独奏,展开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表达自己欣赏后的感觉,最后教师总结这首音乐所表达的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过程中,学生表现出色时教师要适时适当地给予赞美,表现不好时要给以微笑和鼓励,形成轻松和谐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2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初中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争强好胜的心理很强烈,教师应该采取相应的方式提供舞台,鼓励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演唱教学中。上音乐课前,教师可以为课堂上主动上台表演的学生准备一些奖励,比如一些文具、书籍或者其他,这样既鼓励了学生参与互动,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有时候也可以用抢答的方式进行互动,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教师也不再是唱独角戏。上乐器课的时候,教师在进行理论辅导的基础上,要和学生一起合奏,必要时要配合伴奏,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营造一种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每个人都陶醉在音乐课堂中。

3结束语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本身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有创造性的课堂设计和师生互动更加重要。实行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体验音乐、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这种教学的实现,需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互动氛围,让他们在这种氛围中高效地学习,同时也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J].教学研究,2014(6).

[2]陈芳.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艺术浅谈[J].高中生学习,2014(5).

师生互动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篇9

单位: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姓名:赵德奎

摘要:我国的英语教学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课堂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教学效率 教师业务水平灵活互动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教学活动的基础。广阔的知识面、丰富的信息量、先进的教学理论、领会教学大纲都是经验丰富教师的搞好教学的武器,教师只有掌握这些武器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学。但要搞好教学光靠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师生的灵活互动,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正是通过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以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意图进一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

1.知识面、信息量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的素质高,专业知识面宽,信息量大,驾驭教材教法的能力就强,课堂授课就生动,学生就肯学,愿学。教师的素质低,各方面的能力受限制,所讲的知识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不光不喜欢这个教师,还可能因为不喜欢这个教师而不喜欢这个学科。为此,要想当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地给自己“充电”,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使学生也受益终生。

2.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教学大纲是教师从事教学和对学生进行考核的基本依据。只有吃透大纲精神,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并在备课、上课过程中自觉地贯彻,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不研究大纲,只研究教材、教法,便很难实现教学目的。

丰富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教学大纲这些都是经验丰富教师的武器,教师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并实现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

二、师生课堂教学的积极互动

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但是,对于教学来说,仅靠自身水平的提高是不能很好的搞好课堂教学的。要搞好课堂教学,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现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只有师生互动这一环节的成功进行,才能最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搞好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注意。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合教师教法的灵活性

(1)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学生学习目的愈明确,学习态度愈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愈高。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确掌握英语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使之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我们可以明确感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根本原因应该说是与社会需要和教师对学生学习好英语重要性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次,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可利用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对成功的渴望、好动等。

采用相应的辅助手段以达到目的。比如,课堂内容和多媒体教学想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和英美国家的国情地理生活习惯相结合。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满足学生们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与动机。

(2)究教学艺术,影响学生的学习情感。灵活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思想上愿意、在行为上主动、在方法上科学地学习。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同时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如何结合等必须作出精当的安排。教学方法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来确定,诸如听录音、看录像、搞表演等,采用哪些方式方法,应予以精心安排。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配合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是学生迅速掌握知识的关键。以学生为主体,配合以教师为主导,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利用现有的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并使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同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这样才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中是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为此,一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让他们认识到学英语的重要性,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二要善于运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帮助学生克服英语难学的畏难心理,树立起学习好英语的自信心;三是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提高对知识的吸收率;四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若能运用有趣的实物、简笔画或幽默的语调、动作、表情,必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利用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媒体指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直观教具包括实物、图画、地图、图表、卡片、模型、简笔画、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的体态语言等;电教设备包括录音机、幻灯机、电视机、影碟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电影机等。媒体可为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有助于创造英语环境,使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并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器官都可参加活动,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媒体的使用对小学、初中学生尤其重要,如:教鸡蛋、香蕉、苹果等英语单词,若老教师从口袋里一一拿来这些实物,会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开门关门的动作来教动词的将来时、进行时、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态,叫几个学生站起来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等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自己来做卡片、制挂图、制幻灯片、甚至制课件,学生在课外都兴趣盎然地制作,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出现,都乐于上英语课。开展这样的活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会大大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2.引入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就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所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徐胜三说:“实践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把握中小学生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运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常见的课堂活动有:三分钟Free Talk、值日报告、新闻报告、问答、对话、朗读、复述、角色扮演、情景会话、专题采访、辩论、讨论、想象、讲故事、猜谜、游戏、抢答等各类比赛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兴趣的发源地”常见的课外活动有: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阅读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短剧、小品表演、英语角、英语节、交英语笔友、收集和辨认日用品上的英语等。当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有新颖性,无论哪一种活动都不可长期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要以能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前提。

3.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认知兴趣。兴趣和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或造成一种悬念。不能忍受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驱使自己采取获得新知识的行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接近和深挖事物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主要来源。”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或讲解语言知识时,要善于设疑布障,创设问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上的不平衡,从而使学生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究,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笔者在学生学了practise doing之后,马上出这样一道题She often practices_English.A.speak B.speaking C.spoken D.spoke.学生马上说出正确答案是B,此时,我说Is it the only correct answer?于是又有人说出C也正确,我让他向全班学生说出理由后,再提出若把其中的两个答案都填上也正确,应当怎么填?这样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类似地教了can’t help doing后,可出She can’t help____the house because she is busy making a cake.A.clean B.cleaning C.cleaned D.being cleaned这类的题;学了prevent„(from)doing后,可出We must prevent pollution__happily.A.from living B.living C.tolive D.lived之类的题;学了It has no choice but to lie down and sleep.懂得介词but后可接不定式之后,可出He thinks of nothing but_more for the people.A.do B.to do C.doing D.does之类的题等等。

英语教学是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完美结合。在英语教学中,外语教师除了发挥自己的授课才能外,还应让学生广泛参与,如开展演讲、节目表演等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要搞好英语教学,需要多方面做工作,而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师生课堂教学的灵活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把这两个方面积极性都调动起来,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才能有保证。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薛小芳《激发学习兴趣 促进英语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 《多元智能理论与个性化教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4.王文福.《初一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体会》,2001

师生互动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单位:新乡市第三十六中学

姓名:赵德奎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 篇10

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探究

文/卢 佳

摘 要:地理知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人文的热爱之情。因此,必须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实效性的重视,其中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提高地理课堂实效性的基础和保障。想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出新时代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对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目标进行优化。针对初中地理课堂面临的师生缺乏互动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浅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篇11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交流、行为交流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以此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与传统灌输式教学,师生之间保持着支配与服从的关系不同,新课标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因此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有效互动十分必要。现代教育就需要发扬民主、平等的观念,给与学生发表个人意见和发展个性的空间,实现真正教育意义上的改革。

一、目前初中音乐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现状

从目前教学现状看,音乐课堂上传授式教学依旧存在的很普遍,师生之间的互动多存在于教师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或者完成某项教学要求。一般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属于从属地位。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不平等、不平衡的交流,这种交流使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其音乐情感的培养功能弱化,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

在音乐课堂上对于师生互动问题还存在着一系列的误解。在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跟着老师进行音乐律动的活动,音乐响起后很多学生开始嬉戏,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的沉默,甚至有学生去干别的。这种没有任何秩序的课堂热闹不能称之为课堂互动;教师提问环节,学生恰当的回答能都起到对其他同学较大的启发作用,为老师接下来的教学提供铺垫,但不恰当的错误的无价值的回答不仅起不到作用,相反会浪费上课时间,这不能称之为有效的课堂互动。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错误的认为,多使用多媒体手段就可以促进课堂互动。笔者认为再好的图片和视频,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它也无法成为课堂良好的教学工具。

二、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策略

2.1教师应该塑造良好的形象,形成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生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他们大部分时间所接触的是家人和老师,而教师一直是学生的“榜样”。音乐教学本身就包括对学生审美的教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很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良好形象是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的基础。

首先,教师需要塑造专业性、亲和力、严肃的形象。增加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音乐教学科研领域,提升自身有修养,努力成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音乐教师。课堂上面对学生可以做到用最专业的知识传授,并且与学生简历真诚、和谐的心理氛围,用专业性和亲和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以

(上接第84页)

此奠定良好的教师形象,为接下来的师生互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音乐课在初中学生的心里属于轻松的课堂,可以让高度紧张的大脑获得休息,他们没有应试的负担,因此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差。由于课堂上教师会给与学生一定的自我发言和交流的时间,部分学生会浑水摸鱼,嬉戏打闹,这并不是有效的课堂互动,这就需要教师在保持亲和力的同时保持传到授业解惑者的威严,引导学生认真的对待互动环节。

其次,教师需要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以语言的形式阐述音乐概念、音乐欣赏方法,而音乐教师多采用的是音乐语言。与普通语言不同的是,音乐语言具有强烈的抽象性,配合文字、符号、图像图形进行传递,比文字语言更加简洁和专业。在讲述音乐知识和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概念阐述清楚,比如“什么是旋律、节拍、节奏、音区、音色、和声、调式等”,在阐述过程中可利用类比、对比等方法进行,在讲解“节奏、节拍的区别”这一问题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料,对这两个概念首先进行展示,并且用最形象化的语言传递给学生。告知学生节奏和节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节奏是“一系列长短不同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并且节奏存在于节拍当中,正常的节奏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然后通过播放某段音乐如教材中的《青藏高原》对平稳、舒展等不同节奏的变化和四四拍、四二拍和四三拍等节拍进行详细的解析。在解析过程中要注意专业音乐语言与通俗语言解析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听得懂,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博大精深。

2.2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音乐教学课堂不同于语文、数学等课堂的学习,学生期望的是轻松、愉悦的氛围,有兴趣感受音乐的魅力,思维打开并且活跃起来。尤其是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时期,他们希望有轻松的氛围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且由于正处于性格形成过程中,与老师交流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因此,教师要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就需要创设轻松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宽容与正确引导相结合,注意把握分寸。教师应该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当学生回家内容与教师的答案差距较大的时候,教师需要委婉的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一个犯错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话敢发表自己的观点。但这觉不代表学生无价值的回答就是良性的师生互动,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尽量避免无价值回答的出现,以节约课堂时间。比如在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中,教师向学生提问这首曲子最后一部分蕴含着怎样的感情。大部分同学可以了解梁祝这一故事原型是凄凉而又美好的,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基本围绕着凄美展开。而极少数学生课堂听课不认真,没有听取教师对故事的介绍,因此并不了解这一故事的结局,在听到曲目中间节奏比较快的时候认定曲子最后一部分也应该是高兴的欢快的。这时候教师不能生硬的拒绝学生,而应该委婉的向同学们点名“这名同学讲述的是其中节奏较快部分,利用的是小提琴猛烈的切分,这是故事发展比较激烈的阶段,祝英台惶惶不可终日和她对封建婚姻的反抗部分。但不管怎么反抗最终,他们的爱情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于是上演了一场坟前化蝶的凄美情节。因此,曲子的最后是慢节奏、婉转、凄美的。”这样给学生一个委婉的回答,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示意他认真听讲。如果大部分学生可充分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的时候,教师可简略的提示,不重复展开论述,以节约课堂时间。在宽容轻松与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向之间做一个有效的权衡,提高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endprint

2.3增加互动环节的教学设计,提升师生共同参与度。

互动环节最重要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课堂提问。《论语》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家朱熹也曾经指出学习最可贵之处就是有疑问,小的疑问可以获得小进步,越打越多的疑问可以获得大进步。这里所说的思索和疑问体现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可以是教师激发学生思考的提问,也可以是学生主动的提问。那么,教师如何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怎样引导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实践,通过实践来加深对音乐的认识,从而思考音乐,与教师探讨音乐。由于传统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课堂气氛呆板,互动性不强。教师需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试唱——学唱——练习——指点”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课堂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听音乐,讲授常识后,让学生自己去揣摩和试唱,教师给予指导,这样的教学过程一旦以学生为主体,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责任感,促进其思维活动,使其记忆深刻。比如在教授学生相对熟悉的歌曲《长江之歌》《北京的金山上》《红旗飘飘》等时就可以采用这一方式,让学生可以多媒体试听几遍,然后讲述节拍、节奏后,让学生跟着伴奏试唱的形式,揣摩其中的韵律试唱,同学之间相互指导,最后请学生自告奋勇起身试唱和向教师询问有疑问之处。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时间,也能加强课堂互动的进行。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进行课堂总结分析,对课堂上采取的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记录,寻找学生感兴趣的音乐话题、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教学互动水平。总而言之,音乐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的构建过程,学生在互动中积极学习,教师在互动中完成教学目标,反思自身的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发挥师生互动的优势,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焕发课堂氛围,应该成为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苏玥.初中音乐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曾莉.中学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

[3]朱春晖.图像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王文婷.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关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下一篇:职工代表会议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