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道德教育、内涵、影响和培养

2022-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 要:教师德育力是影响德育效果的关键性问题,能够引导、感召和推动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都有影响,是决定德育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要根据德育力的内涵从多方面养成自身的德育力:深化思 想认识,形成道德信仰;内化知识经验,培养道德自觉;审慎个人言行,养成道德习惯。

关键词:教师德育力;思想认识;道德实践;道德信仰;知识经验;道德自觉;个人言行;道德习惯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具有道德意识,使其自觉进行道德实践。因此,教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能力让学生在思想上追求道德至善,在行为上形成道德选择,才能真正取得德育效果。这样的能力即教师的德育力,也可称之为吸引力,是在意会型知识中被更高的价值引导和感召的效力。学生需要认同和崇尚道德、追求道德之善,才能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实践。教师德育力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形成道德实践,其中的关键在于学生与道德之善之间建立起可靠的纽带关系。

一、教师德育力的内涵

教师德育力不同于人格魅力,它是指引导学生走向道德教育终极目标的效力,这种力量需要让学生领悟自身内在的道德法则,从而达到自由意志的自律,最终使学生成为有德性的人。要形成这样的影响,教师需要在学生道德方面形成影响力、执行力、感染力与号召力等。这里所指的影响力是指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自觉反省自身行为,并自觉认同教师行为的力量,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震撼性的作用;执行力是指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作为督促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实践,让学生把道德选择作为实践的第一选择;感染力是指教师的行为能够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道德激情,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其形成追随教师行为进行道德实践的想法或感;号召力是指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身的倡导或要求,自觉自愿地学习各种道德知识,发展自身的道德素养,投入道德生活实践中。归根结底,教师德育力是影响学生道德认识和实践的力量,是教师在学生道德发展方面的作用力,这个力量的形成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需要在多方面共同发展才能形成这种综合性的力量效果。首先,教育者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个体行为是个体思想意识的反映,周围其他人可以从个体行为中感受和窥见个人的思想信念。当个体在自身的行为实践中表露出坚定的思想意识时,这种坚定的思想信念会在无形中感染他人,对个体的信念产生好奇和尝试之意。道德的本质是通过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调整人际关系各方面问题的总和,教育者坚定的道德信念能够向学生传递道德正确之意,促成学生对道德之善的认同和追求。其次,教育者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作用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教师自身的道德示范来实现,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道德修养、高尚的道德理想,掌握丰富的道德知识,使自身的日常生活实践符合道德要求,才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道德风范,体验到道德力量,在心底产生道德实践欲望。再者,教育者要有长期的道德习惯。习惯的影响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长期坚持下来的道德习惯既能够反映教师坚定的道德追求,向学生表明道德实践的正确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持续的道德习惯中感受到道德潜在的浸润力量,在无形中调整学生的心态和认识〔1〕。最后,教师还需要有一定的道德机智。道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种力量,才能使学生肯定道德对于自身社会实践的价值以及思想方面的意义。社会生活中的实践情境多种多样,道德实践无处不在,合适的道德行为能够从多方面扭转情势,彰显道德的价值意义。因此,教师还需要具有一定的道德机智,在社会实践中灵活应用道德准则,充分发挥道德的调节意义,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道德的魅力,促进道德意识的发展。

二、教师德育力的影响

道德是民众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生活智慧,源于欲望和理性的统一。道德的最终意图是幸福生活,遵从道德的生活能够让个体获得发自内心的欢乐。而缺乏社会实践的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并不深刻,对于道德实践的必要性也并不明确,但是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需求是确定的,有着潜在的道德需要。道德不是天生的,没有任何道德是永恒不变的,教师德育的目标是让学生过上符合现代道德标准的生活。基于学生的道德情况,教师德育力在学生道德实践中发挥着桥梁和引渡作用。

第一,引导学生开悟道德本质。道德是调剂个体与周围关系的粘合剂,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而道德则是达成这种愿望的必然途径,追求道德生活符合人的本性。另外,道德也隐含着个体平衡各种利益的取舍之道,是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平衡选择,符合个体的良善本性。学生虽然有良善之意,但是由于缺乏社会历练,关于道德的理解并不深刻,这使得原本遵从个体本性的德育行为成为强加于学生的外在力量,影响学生的德育意识,抑制学生的道德实践冲动〔2〕。在此情况下,教育者需要借助自身的德育力,以行为示范或者思想启蒙等形式引导学生开悟道德本质,领会到自身内部潜在的、更高的、普遍而又客观的道德价值与道德法则,并且最终出于对道德规范的敬重而进行道德实践,达到道德自律。

第二,感召学生追求道德良善。道德的价值功用巨大,但是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而言,关于道德之善的理解并不深刻透彻,这使得其在社会实践中对于道德实践的选择必然会生成一些困惑和疑问,从而使得其对道德实践的反应并不积极。由于教育者特殊的身份地位,其实际上发挥着促进学生认知和理解社会的镜鉴作用,也是学生学习追随的榜样。教育者持之以恒的道德实践,或者是奋不顾身的道德之勇,会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让学生直观观察到道德规范中的人性之光,能够感召学生从思想意识深处追求道德良善,把道德良善作为个人生活的重要坐标。

第三,帮助学生获得道德体验。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没有道德作用的节制和调节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会很快陷入无序状态。个体能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理解道德存在的意义,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在缺失社会实践感受的基础上先进行德育,关于道德的认知和理解更多地依靠外部信息输入,这些输入性信息难以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认识,学生很难从思想深处认同和接受道德存在,难以形成强烈的道德意识。学生需要亲身感受道德力量,感受道德实践愉悦,才能接受道德思想,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模拟情境角色等方式更多地帮助学生获得道德体验,强化学生的道德感知。

第四,促进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当下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地进行道德选择和实践。道德实践意味着对个体的自我节制和行为规范,很多学生缺乏自制力,可能会因为各种自我利益考虑或者惰性使然,不愿意进行道德实践。道德教育并不是为了把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才是最终目的。教师德育力的重要影响在于,其可以通过自身示范或者思想引领,让学生可以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能够直接接受道德感召,并在道德律的指引下自觉为善〔3〕。

第五,提供学生道德实践支持。道德实践是按照一定道德标准来行事,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实践需要个体了解一定的道德规范,掌握相关的道德礼仪知识,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来自外界的质疑或争议。学生可以通过家庭等周围环境掌握一些道德知识和礼仪,或者是从书本、网络获得间接的道德经验,但是这些知识经验往往不够系统,也缺乏权威性。教育者需要借助自身的道德素养,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礼仪,让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有正确的道德依据,并能够按照合理的流程实践,使学生的行为更加合理有序。

三、教师德育力的养成

简而言之,教师德育力是指教师对学生道德方面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全方位引领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进行道德实践,并能够从道德实践中感受到乐趣,最终使学生走上追求道德的道路。教师德育力并不是简单的德育素质,而是一种教师自我与他人世界关系状态的反映,需要从多方面养成。

(一)深化问题理解,形成道德信仰

教师德育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发挥作用,学生会因为教师在道德方法上持之以恒的坚守,感受到道德的力量,逐渐对道德问题产生兴趣,并会因为教师的道德实践而产生的人格魅力,而去探索道德价值意义。随着探索结果的明朗,学生会肯定道德价值的意义,并会因为教师良好道德形象的感染,在潜意识中形成道德追求〔4〕。道德是对个体的约束和规范,任何道德规范的坚持都意味着个体对自我的自律和节制。一时的道德礼仪遵守较为容易,长期坚持道德实践,使道德生活成为自己的生活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并不容易,需要较大的恒心和决心。教师道德习惯的形成和坚持需要建立在感受到乐趣的基础上,当道德实践成为教师的行为负担时,由于缺乏合理约束和监督,教师很容易形成言语失当,些小的疏忽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形象的建构,从而影响德育效果的发挥。

道德的根源是人性良善,人类的道德源于进化,和信仰无关,但是道德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教育者可以通过深化问题理解,形成道德信仰,形成强烈的道德信念,这个信仰会使个体忽略自律自制带给自身的约束感,把遵守道德作为快乐源泉,并使其更多地感受到道德实践的价值,从而在这种愉悦的思想体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信仰带有理智的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当教育者树立坚定的道德信仰时,会在言语状态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形成全然不同的变化。学生在接近教育者时,能够强烈感受到这种信仰的激情,体验到因为信仰带来的愉悦,从而更多地认同和肯定教育者的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追随教育者的行为。教育者道德信仰的树立,关键在于教育者对道德的理解和认可,需要教育者深化道德认识才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思想站位。个体把视野局限于自我小圈子和现实利益层面时,往往只能感受到道德实践对自身的约束和利益方面的损失,这使得其关于道德的理解往往比较消极负面,在此基础上教师很难把道德作为自我的信仰追求。而当教师提高思想站位时,能够扩展道德问题的认知视野,从小我到社会,从现实到长远,这会使其关于道德的理解更加客观公正,从而更多地认识到道德的深远意义。另一方面,教育者要深化道德内涵理解。道德是社会中隐性存在的行为规范,是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积淀下来的生存智慧,是人性和现实调和的结果,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关照到各种法律情理兼顾不到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极为重要的意义。个体把握了道德相当于掌握了理解和融入社会的钥匙,同时个体还可以在道德生活中找到个人生活的价值。教育者深刻理解道德的内涵意义,能够在思想

上更多地重视道德和肯定道德的价值〔5〕。再一方面,教育者可以基于道德视角反省实践。道德规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个人的任何行为都可以从道德视角来分析和理解。一般情况下,个体都是基于个体的直觉来实践,缺乏道德思索,教育者从道德视角对现实行为的自我反省,实质上是把抽象的道德和现实结合起来,帮助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道德的本质和作用。

(二)内化道德规范,培育道德自觉

道德规范是个体社会生活实践的基本准则,教育者需要按照合适的准则合理地解决社会实践问题,才能有效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彰显道德价值。从根本上来说,道德反映了生命的内在高度,纯粹的德性表现能够对人心产生更多的影响作用。教育者需要具有一定道德自觉,使道德行为的发生自然而然,才能彰显德性的纯粹,使学生把道德规范理解为一种人性必然,从而对学生形成更多的影响作用,感召学生的道德实践。道德自觉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自觉的道德选择和自然流露的道德情感,来自个体对道德经验的内化。教育者要形成道德自觉,引导学生模仿自身的道德实践,不仅要掌握系统化的道德规范经验,还要把这种经验内化于心,成为自我的潜意识反应。要做到这一点,教育者首先要系统学习道德经验知识。道德包括公共道德、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虽然教育者大多掌握了一定道德知识,但是从社会实践需求来说,教育者需要掌握系统化的道德知识体系,才能确保自身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都能够有明确的道德依据。道德知识掌握是教育者内化道德规范的前提,但是教育者掌握了足够多的道德知识,并不等同于相应的知识已经内化于心,成为教育者的潜在意识。道德自觉的本质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下意识地形成的道德选择,道德选择或实践应该成为教育者的本能反应,才可称之为道德自觉。这种反应实质上是个体的行为惯性,当个体习惯于按照道德模式来处理问题时,其面对任何问题都会因为惯性使然按照道德规矩做事,形成合乎道德的行为。因此,教育者的道德内化还需要反复进行道德实践练习,把这种有意识为之的行为转变为下意识的反应。另外,道德的基础是人性的良善,个体本身有一定的道德意识,在实践中也会自觉地按照自身的道德规则来作为,这种模糊的道德认识是个体最初的道德基础,也是个体接受和认同现实道德规范的基础,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和个体原有的道德意识或基础有机融合到一起,自然而然就会成为教育者内在的道德认识。因此,教育者可以通过反思实践,提炼和

总结自身实践中的道德经验,并把相应的经验和社会道德规范联结在一起,从而通过自身实践经验的过渡,使社会道德规范成为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理解和认识。虽然掌握大量的道德经验并不等同于具备了德育力,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教师德育力实质上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外显结果,是教师所拥有的道德知识经验的输出和实践阐释。教育者必须要先拥有丰富的道德知识,再内化为教师自身的道德认识,形成个体的实践依据,才能在一言一行中皆有道德风范,使个人的行为成为道德经验的具体阐释〔6〕。

(三)审慎个人言行,养成道德习惯

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是通过教学和自身的实践示范等多个路径共同来推进的,是学生认同道德的桥梁。在一定意义上,学生先认可教育者,再接受德育内容,德育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建构教师形象的过程,形象建构情况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言行的接受、认同和追随。教师德育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在学生心目中建构了道德形象,后者会因为前者的所作所为符合公平正义、符合人性特征而产生仰慕、追随心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会因此发生改变,向积极方向调整。因此,教师德育力养成的重要问题在于打造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形象。教育者的道德形象打造和个人的言行表现直接相关,个人的言行表现和个体的思想意识以及表达两种因素有关联。个人内在的思想品质决定了其言语行为的高度和界限,拥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个体实践会偏重于道德选择,但是由于性格、脾气、情境等因素影响,个体会在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表现,原本道德化的实践会因为个体表现的不合理而给学生形成不好的印象〔7〕。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发展自身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也要审慎个人的言行表现,加强道德自律,做到心口一致,使学生通过个人的行为更好地意会到其中的善意和用心。从教育者在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形象建构出发,教育者个人行为表现的合理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控:一方面要把握言行分寸,谨言慎行。教育者在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因为情绪化等因素过多表现或者是夸张表现,使得个人自然而然的道德实践变得有些牵强,从而影响学生关于教育者的认知。教育者需要自然流露道德情感,并按照道德规范要求合理作为,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作为恰当合适,符合道德要求,且能够有效解决问题,才能使其认可教师的行为。另一方面,要自然化个人表现。学生认可教育者的重要前提是教师的真实性,前者会因为后者的真实表现而对其有更多认同。教育者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主体,其会因为不同的社会情境形成差异化反应,但是因为特殊的角色扮演,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很容易形成一些表演化行为,如故意在学生面前表达一些比较程式化愉悦等。学生有敏锐的感知,当其较多感受到教育者的表演成分时,必然会在思想意识中对教师形成一些负面或消极的评价,从而影响教师道德形象的建构。教师和学生接触交流的过程也是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建构教师形象的过程,教师的各种言语行为都会成为学生建构教师形象的素材。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自身先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典范,然后通过榜样力量的发挥,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

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教育者的职责,教育者需要通过合适的教育促进学生养成道德意识、进行道德实践,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感,相应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德育力。德育力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和实践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源自教师的道德素养、真挚情感、坚定信念等多方面。教育者要对学生形成显性或隐性的道德影响,必须要发展自身的德育力。德育力是一个综合概念,而当下德育中关于教育者的问题探讨往往局限于道德素养问题,这是当前德育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要从供给侧真正解决德育问题,教育者需要从德育力视角整体审视德育问题,发现自身不足,并针对性地加以发展,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当前的德育困境,取得实质性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珩嘉.学生道德意识被模糊的原因分析及德育应对〔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8,(8):77-79.

〔2〕宁曼荣.英国高校隐性德育的特点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6):94-96.

〔3〕李树培.教学道德性:学科德育的重要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18):64-70.

〔4〕魏静园,于宗助.底线伦理视域下中小学道德教育再审视〔J〕.教育评论,2017,(5):96-99.

〔5〕杨淑萍,和平.让游戏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常规力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1):51-54.

〔6〕吴明红.点燃德育:基于学生实际的新探索〔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8):22-23.

〔7〕易连云,邹太龙.大数据时代的教师德育胜任力及其转向与培养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5):64-68.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阅读能力提升战略探索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