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精选10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宽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渠道,提高农村小学师资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和《关于印发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粤教师[2012]10号)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吸引优秀初中应届毕业生报读师范大专,立志从事农村山区教育事业;进一步拓宽我市农村小学教师补充渠道,从源头上提高我市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培养一批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的小学教师;提高我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模式
免费入学,定向分配。由各县区教育部门与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下简称河职院)签订培养协议。学制: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专业类别:小学教育(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音乐、美术等)。
三、工作步骤
(一)招生录取。
1.招生计划。
各县区科学测算5年后本地乡镇小学教师需求及空编情况,按不低于本地小学教师空编数60%的比例(其余通过其他方式方法招聘录用)确定定向培养指标数,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
制等部门配合教育部门制定本地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需求计划,并于每年l0月底前报市教育局汇总。全市定向培养指标经省教育厅(考试院)核准后向社会公布。
2.考生报名。
(1)报名条件:各县区本地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品行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体检合格。
(2)报名时间与方式:每年3月份为网上报考时间(具体时间以省考试院通知为准)。各县区教育局对报名资格进行审核,考生凭县区教育局推荐函登陆省考试院五年制网上报名系统进行预报名,然后到河职院(或指定的报名点)进行确认报名及电子摄像,完成报名工作。
3.考试录取:全省“五年一贯制”大专统考笔试成绩达省录取分数线且中考成绩全市排名12000名内,面试(河职院组织)成绩合格以上者,按县区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定向择优录取,录取名单由河职院报省考试院核准,并报市县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备案。
(二)实施培养。
各县区分别与河职院签订具体培养协议。河职院要调动校内外优质资源,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精心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确保培养质量。
(三)就业分配。
1.就业协议。正式录取的学生必须与县区教育局、河职院签订《河源市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协议书》,协议书必须明确定向就业的乡镇及以下农村小学,服务年限不少于8年。
2.派遣。县区教育局根据《河源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定向培养协议书》的要求,将毕业生派遣到指定乡镇小学,原则上不得改派。
3.入编。接受五年师范教育,成绩合格,获得毕业证和相应层次教师资格证的定向培养学生,经所在县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培养单位组织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合格,予以纳编。未能达到毕业资格要求的或就读期间受到学校或其他处分未能按时毕业者,不予安排。
4.违约处理。定向培养学生不履行定向培养协议的,按定向培养协议承担违约责任。
四、工作保障
(一)经费保障。培养经费(含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由市、县区财政按2:8比例共同承担。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实施细则(试行)》执行期间,培养经费由市、县区财政垫付,待学生上岗满1年后,连续3年在省财政厅统一安排的上岗退费中按垫付比例返还市、县区财政。
(二)组织保障。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县区要成立本地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编制等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三)纪律保障。各县区、市有关单位要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全市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市政府对工作不落实或敷衍了事从而影响工作开展的单位和个人,尤其是对批准定向培养生协议有效期内调离农村乡镇小学的责任人,将严肃追究责任。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各部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河源军分区,市法院,市检察院,中央、省驻市单位,市各群团组织,市各新闻单位。河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3月3日印发
一、翠屏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经验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缺乏师资力量已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如何为农村学校补充师资,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成为考量教育是否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主要包括“提质、保量”两个方面, “提质”表现在加强教师培训、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等方面, “保量”体现在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换制度、校长坚持教学、开展连片走教、配齐配足体育和艺术教师、引进社区力量充实教师资源、提倡“小先生制”等方面。
1. 加强教师培训
加大农村教师培训的力度, 对于农村教师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翠屏区在探索农村教师培训方面为我们提供的经验借鉴主要有:第一, 加大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力度, 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第二, 按照“聚焦课堂, 广聚资源, 提高质量”的原则, 积极探索符合教师专业发展实际的培训, 加强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成都、重庆、上海、江苏、北京、香港等发达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广泛吸纳市内外优质培训资源。第三, 以整体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学校与城乡普通学校、薄弱学校组成片区研修联组,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规范教师管理制度对于农村教师质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 翠屏区在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方面的积极举措有:第一, 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 实行城乡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 从实际出发, 以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计算方式向农村学校分配教师编制, 适当增加小班化学校教师编制、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 新增编制向农村学校倾斜。第二, 根据教师绝对减少数量和办学规模变化的实际, 每年核定一次增人计划, 及时通过公开竞选、引进、考试调用、公开招聘等途径补充教师队伍, 同时要求新录用的教师重点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第三, 大力推进城区教师支持农村教育, 鼓励支持退休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
3.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是有效缓解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的重要举措, 翠屏区在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第一, 按人均100元/月标准发放农村教师特殊岗位奖励, 按人均200元/月标准发放班主任岗位奖励, 同时按人均100~200元/月发放农村教师专项补贴, 按人均200~400元/月发放农村教师爱岗敬业专项奖励。第二, 在乡镇建设教师周转房总面积为13 355平方米、教师休息室总面积为3420平方米, 参照限价房的 (低于市场价20%~30%) 建设方式、以乡镇或学校为单位适时推进“园丁楼”建设, 在中心城区建设“园丁小区”, 改善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鼓励教师扎根农村。第三, 对长期在农村任教的教师的岗位聘任、职务晋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 凡是在农村偏远地区任教的教师, 退休时岗位级别可在现任专业技术级别范围内晋升一档 (不占用学校的岗位设置数) 确定退休待遇。凡是在农村偏远地区任教20年及以上、离退休年限不足5年的教师, 晋升专业技术职务, 可不占用学校的职称和岗位设置数。第四, 依法确保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全区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并逐步提高。第五, 进一步增加骨干教师数量, 且骨干教师评选向农村学校、职业学校倾斜, 使城乡学校在骨干教师拥有量上基本相当。
4. 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换制度
农村教师不合理流动问题是造成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翠屏区在建立中小学教师交流轮换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第一, 鼓励城区中小学教师到边远中小学任教, 规定城区中小学2000年以后新聘任的教师应到农村中小学任教2年以上。第二, 开展城镇学校对口支援农村薄弱学校活动, 城镇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 农村薄弱学校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第三, 鼓励城区教师在编制、工资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到农村学校任教, 男性未满50岁、女性未满45岁的中小学教师, 每年按照学校专任教师数量的3%~5%的比例, 安排到捆绑学校或薄弱乡镇学校任教一学年。接收城区教师支教的农村学校, 要派出相同数量的年轻教师到对应的城区学校跟岗学习, 对派出支教的教师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和交通补助, 对到城区跟岗学校的教师,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报销差旅费和生活补助费。
5. 校长坚持教学
为弥补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 翠屏区实施校长坚持教学制度, 以寻求缓解专任教师教学压力、缓解农村教师总量不足等问题。翠屏区对校长坚持教学制度做出了明文规定:中小学校长必须兼课、听课、评课, 参与教研活动和教育改革实践, 确实因为学校规模太大或有其他中心工作任务不能兼课的, 必须报经区教育局批准;校长每周兼课2~4节, 副校长按教师平时课时量的1/3兼课;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 参与教研活动不得少于5次;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参与教研活动不得少于10次。
6. 开展连片走教
翠屏区出台文件实施紧缺学科教师连片走教制度, 加大中心校一体化管理力度, 乡镇中心校统筹管理聘用本乡镇教师, 对音乐、体育、美术、劳动、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科教师缺编的学校派出专任教师走教, 共享教师资源。同时明确规定乡镇中心校语文、数学学科教师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必须有近3年在下属各校区带教20次以上的经历, 其余学科教师应有在下属各校区走教200学时的经历。
7. 配齐配足体育和艺术教师
为实现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翠屏区下大力气配齐配足农村所缺的体育、艺术教师。第一, 配齐配足学校体育教师。翠屏区按照有关阳光体育开展的相关要求, 对义务教育1~2年级每4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3~9年级每5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对规模特别小难以单独配备体育教师的农村小学 (教学点) , 可以按所属学校班级总数配备专职、兼职体育教师, 建立“走教”体制, 保障学校体育工作落实到位。第二, 配足配强艺术教育师资。翠屏区通过建立和实施教师激励机制等灵活的人事编制政策, 提高农村艺术教师待遇, 让农村优秀的艺术教师能够引得进、留得住和用得好。
8. 引进社区力量充实教师资源
为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在农村学校师资紧缺的前提下, 翠屏区通过积极引进社区力量来充实师资力量, 具体有以下创新点:第一, 引进“家长义工”, 每周安排一节到两节课让在校学生的家长做“教师”, 介绍家长所从事的职业, 从而更加多元地向学生介绍社会实践经验。第二, 学校聘请社区里的老革命、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为社会辅导员, 在特定纪念日邀请到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
9. 提倡“小先生制”
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针对我国当时师资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小先生制”, 虽然“小先生制”提出已将近百年, 但是在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翠屏区针对农村师资不足的现实问题, 以解放学生为前提, 重新赋予了“小先生制”生命, 例如, 在教学方面, 组建学生学习小组, 在小组内部让学生教学生, 学生都不懂的再由教师统一讲授, 这样既使教师的课堂讲授更具有针对性,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之外, 通过轮流值班周制度, 让值班班级参与学生管理、校园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
二、翠屏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面临的困境
翠屏区通过自身对农村教育的探索, 为我国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但是翠屏区在探索农村教育方面所遇到的困境也值得我们深思。
1. 教育经费有效供给不足
翠屏区地处宜宾市中心城区, 有五粮液集团做财政支柱的教育经费本不应有问题, 但是却存在经费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第一, 把土地转让费10%用作教育经费难以得到保证。翠屏区作为宜宾市主城区, 土地转让费被市政府直接管理, 土地转让费并未纳入翠屏区财政。“一城二主”管理重叠带来教育经费有效供给不足, 成为翠屏区实行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大壁垒。第二, 城乡生均经费不足且倒挂现象严重。现行生均经费按照农村小学生均600元/年、农村中学生均800元/年调拨, 城市学生按小学生均380元/年、城市中学生均560元/年调拨。生均经费偏少, 为小规模学校生存带来了最为致命的伤害, 同时城乡生均经费倒挂引发新的教育不公平也令人深思。
2. 教师工资依然偏低
虽然翠屏区为鼓励农村教师留职任教给农村教师提供了相当丰厚的生活补助,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农村教师工资偏低依然是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之一。在走访翠屏区李庄镇某学校某教师时, 该教师表示:“由于国家教师基本工资起点较低, 加上翠屏区颁发的农村教师补助, 有20年教龄的我月薪2830元, 在教师内部工资占居中上等地位, 但是与同龄人中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工资相比, 工资却低得可怜。”
3. 教师流失依然严重
翠屏区在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方面, 出台的政策对于短时间内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成效显著, 但是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反映,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大环境下, 地方政府开展相应的教育改革活动虽然成效显著,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地方政府开展教育改革多是为一线城市培养师资。虽然翠屏区普通教师流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遏制, 但是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和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名教师流失依然严重。留住教学名师是摆在翠屏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4. 常态教学依然效率低下
与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教育行政部门相比, 一线教师的教育热情远未被调动。农村学校教师常态教学依然效率低下,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教育改革, 对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有一定帮助, 但是农村教师教学效率依然没有质的提高。如何调动农村教师在常态教学环境下教学的积极性, 是翠屏区教育行政部门极力想解决的问题。
5. 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依然动力不足
翠屏区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良好, 当地大型企业也积极捐资助学, 但是企业捐资助学的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社会力量不规范的捐资助学必然带来学校之间两极差距拉大。社会力量出于自身的考虑, 只赞助已是优质的学校而对农村薄弱学校置之不理。如何调动社会力量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积极性, 成为摆在翠屏区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又一难题。
三、翠屏区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的启示
翠屏区在探索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方面做了全方位探索, 为我国农村地区教师的补充提供了积极借鉴, 翠屏区在改革过程面临的突出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笔者通过对翠屏区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进行分析, 认为要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应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1. 顶层设计与本位探索相结合
顶层设计与本位探索作为补充农村学校教师的两种方式, 彼此是上下位的关系。从宏观方面来看, 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我们既要坚持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掌握, 也要积极鼓励地方农村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寻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1]从中观方面来看, 我们要坚持地方政府为主的顶层设计与当地学校为主的本位探索相结合, 挖掘地方特色, 把千篇一律的学校建成各具特色的学校。从微观方面来看, 在学校内部要坚持学校的整体规划的顶层设计与各学科之间的本位探索相统筹, 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2. 翠屏区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 为其他地方借鉴其经验提供了可能,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各地具体情况的不同, 翠屏区经验不能适应每个地区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要求, 为此, 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要在积极借鉴翠屏区经验的同时, 深入思考当地教育实际, 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 要深刻明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只有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 才能寻求到当地教育发展的新希望。
3. 教育改革与“为改而改”
农村教育是我国现阶段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症结所在, 探索农村教育发展新方式既是满足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 也是实现整个教育现代化的强烈需要, 为此推行教育改革、践行教育改革成为此时、此地、此关系中必然的存在。[2]例如, 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的过程中, 个别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存在“为改而改”的现象, 将教育改革异质化, 使关于人民幸福的事业成为一项数字累积而成的政绩工程。为此, 推行懂教育者管教育的教育改革成为弥补“为改而改”的一种现实途径。
摘要: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在探索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方面开展了以“提质”与“保量”为重点的全方位探索, 为各地积极开展农村教育改革、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供了有效借鉴, 但是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也值得我们进行深思。因而, 借鉴翠屏区教育改革经验而不迷信翠屏区经验, 将顶层设计与本位探索相结合、将翠屏区经验与自身实际相结合, 摈弃在教育改革过程中“为改而改”的错误理念成为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困境
参考文献
[1]张旭.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之三维分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4 (3) .
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要想学会学习语文,那么就离不开对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如果学生没有好的阅读能力,那么就难以学好语文。中小学教师要是不能让学生学会语文阅读,也就不能使其在学习中解决语文困难。语文学科的阅读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因此,利用语文知识的特殊性来培养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农村中小学阅读课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1.老师不能放手学生去自己探索
阅读课文本来就应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起积极引导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不乏有部分老师过于强调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至于不能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些老师通常将阅读课文当做讲读课文来讲,追求逐字逐句的分析,这样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可能使学生丧失对于阅读课文教学的兴趣。
2.阅读课文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
与上一个阅读课文教学的误区相反,也有些老师不重视阅读课文,他们忽视了阅读课文的重要性,过于突出讲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这些老师总是认为阅读课文的重要性远不及讲读课文。而且,学生也不能自主地完成对于学习知识的获取与检验,因此导致阅读课文教学被大幅度削减,甚至直接忽略。这样做的直接导致后果无非是揠苗助长,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处在被动接收的状态,并且对老师的依赖进一步加强,从而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3.农村学生的自身因素
由于学生置身于农村,因此,本身的语文阅读能力有所欠缺,对于很多课文的阅读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对语文阅读兴趣,最终对语文教学产生厌恶情绪。
二、让朝气与活力充满农村中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
在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特别是针对农村中小学学生来说,由于农村本身条件的影响,阅读教学课堂的氛围就显得尤为的重要。只有一个充满积极氛围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不仅能够提升完成教学目标的效率,也能够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进行锻炼。如果课堂氛围过于沉闷,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局面,这样不仅教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学习不到应学习的知识,无法满足锻炼的需求。在中小学语文的阅读课堂之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从而提升阅读效率。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起到加成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朝气和活力呢?就需要教师针对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幼稚、喜欢鲜艳的颜色和卡通人物。
三、通过阅读情境创设增强农村中小学生的阅读体验
考虑到农村自身条件,我们就可以利用画面式、诵读式、接触式以及舞台式的情境创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创设画面式情境
这种情景创设策略比上述的诵读式情境创设较为直观许多,这主要是教师通过课前准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画面材料,来将教学课文的背景及其他相关信息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采用这种情境创设策略,其还原度较高、立体感也较强,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直观,能够非常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老师只需要做适当的引导,学生便能有效地对文章主旨进行透彻的理解与掌握。
2.创设诵读式情境
诵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采取诵读式情景创设也就显得十分具有比较性。这种阅读教学情景创设,需要教师事先将课文的一切信息,比如文章内容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态度以及作者的价值观等。当学生对文章及作者的主要信息有了基本了解后,便范读课文内容给学生听。在教学条件允许且文章内容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配乐以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情感体验。最后使学生结合自身对文章背景与文章作者的了解,在脑海中凭借自身的主观思想情感,进行情景创设,这可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同时主观体验又得到了实质性的增强。
3.创设接触式情境
教师带领学生去参观作品里所反映出来的相关实物背景,通过学生的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去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情景,从而理解作品内涵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
4.创设舞台式情境
这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生积极性与主观情感体验的阅读教学情景创设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自导、自演中,自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掌握,并去尽力揣摩作者的思想意图。采用这种情境创设方式,所有教学过程都在“舞台”上完成,使学生和作者到达最高层次的共鸣,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够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
四、适当地拓展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小学的学生都需要满足一定的阅读量,但是在课堂中,学生所接触的文字量远远满足不了这一个要求。因此,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适当地进行课外阅读,阅读量增加了,自然而然就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也能够进一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只有将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相互结合,交相辉映,才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因此,当务之急是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愿意去阅读、善于阅读,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如此,也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从阅读教学的误区入手,通过课堂氛围的打造、阅读情境的创设、拓展课外阅读等多个方面入手,才能够让中小学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为自身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永正.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衔接[J].成功,2011,(5):89-91.
[2]王文海.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观念[J].华章,2011,(15):77-78.
2015教师工资改革方案最新消息: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倾向农村
在职务(职称)评聘和特级教师评选工作中,将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称、正高级教师职称和评选特级 教师的必备条件。在乡村学校任教3年以上(含城镇学校交流、支教教师)、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优先任(聘)用具有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管理岗位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校长。在薪酬福利、评优表彰等工作中,要切实保障参加交流轮岗校长、教师的工资待遇,在绩效工资分配 中予以倾斜,对从城镇交流到农村偏远地区的校长教师,加大倾斜力度。加快建设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切实解决到农村任职任教的校长教师食宿问 题。对参加交流轮岗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在有关评先树优活动中优先考虑。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二是在山东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落实农村学校机动编制政策的基础上,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教学点,按照教职工与学生比 例和教职工与班级比例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教职工编制。教育行政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按照班额、生源以及师资结构等情况具体分配到各学校,实行动态调整。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三是在分配专业技术中、高级岗位时应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和薄弱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可在规定的比例上限内上浮1-2个百分点。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四是对学生规模小、教职工人数少的学校,以及安排教师支教走教的学校,考核优秀等次人数或比例可统筹使用。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五是把五年一周期教师应完成不少于360学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作为刚性规定,有利于维护乡村教师依法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政府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一位乡村教师都能够走出来参加免费的学习培训。
上述措施,将有力推动山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确定
为了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形成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和习作结合,阅读和交流结合的有效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多方论证,精心规划,提出了《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界定及课题名称的解读
(一)概念界定
1.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特别是新课标也对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提出了不少于145万字的阅读总量。
2.阅读能力:是指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所应该具备的本领,包括对文章感知、理解、鉴赏的具体阅读活动,以及顺利完成阅读所必需的正常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
(二)课题名称的解读
“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是指研究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从而达到高效阅读教学的目的。从而进行一系列研究活动和过程。
三、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阅读,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重要认识活动。学生通过阅读书籍,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穿梭古今,漫游于人类所创造的精神空间,不仅能极大地扩展学生的精神生活面,而且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精神生活的质量,在阅读好书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同时广泛大量的阅读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课外阅读是课内学习的延伸与补充。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使之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进一步补充营养,写作和阅读能力都会有明显的突破。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量上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以上,从兴趣上要求小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习惯上要求小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能力上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我校属于农村小学,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认真问卷调查、分析发现:①学生缺乏课内外阅的兴趣。②学生的课内外阅读习惯很差。③学生课内外阅读范围狭窄,仅限于有趣的画报,或故事性强的故事类书籍,阅读量离课标规定数也是差之甚远。
就当前我校学生有的有阅读兴趣而未能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有的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为了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形成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和习作结合,阅读和交流结合的有效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多方论证,精心规划,提出了《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试图打破语文教学的固有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进一步总结分析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选题意义
就当前我校学生有的有阅读兴趣而未能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有的有阅读数量而无阅读品位。为了改变学生的阅读现状,提高学生的感知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形成课内外阅读结合,阅读和习作结合,阅读和交流结合的有效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我们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多方论证,精心规划,提出了《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试图打破语文教学的固有模式,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进一步总结分析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为今后的语文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
(三)研究价值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总量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已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必须强化阅读期待,深化阅读感悟,促进阅读反思,进一步优化课内阅读的质态,以教材为圆心,以课堂为辐射源,课内得法,课外发散,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素养,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能力;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中学课内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中学的课外阅读,并使之与课内阅读教学有机整合,提高阅读的有效性,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而且研究成果必将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目标
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具体界定了中学生课内外阅读实践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文素养,同时,学会做人。
2.通过研究,使教师在阅读方法、阅读内容、等方面有所突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通过研究,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研究的能力。课题的实施会促使自己深入学习理论,以研促教、以研助学,教、学、研相互融合,在实践中成长,提升自己教学研究的能力。
五、课题研究内容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针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整合,加强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1.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现状,研究分析当前农村低年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深入研究课内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相结合的措施,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迁移,探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过程各方面的积极影响,推动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健康开展,切实达到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要求。
3.通过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学生课内外比较阅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及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出开展农村小学低年级课内外比较阅读相结合的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我学校一、二年级部分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
(一)准备阶段(2017年4月)
1.开展第一阶段初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填写课题申报表,进行课题立项申报工作。
2.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案例、反思、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进行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7年4月——2018年2月)第一阶段:(5月——10月)教师指导,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形成学生掌握的基本模式,开展学生间评比调查。
第二阶段:(11月)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三阶段:(12月)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
(三)总结阶段(2018年3——4月)总结实践经验,写出理论性、指导性较强的教改论文,完成各种资料的汇编归档,完成课题的研究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负责人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对教学一线情况非常了解,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积极热情、不吝投入,对教学有一定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具有相当的教学研究能力。
学校领导重视课改,组织并指导课改理念、精神的学习和实践。学校对全校老师进行课改理念和精神的培训、学习;也派出一些教师到其他课改学校学习参观。因此,学校有较好的课改氛围和实践基础。本课题也得到我校老师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调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扎实开展这项惠及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努力推动治理乱收费工作工作的深入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年来我校严格按照上级部的文件精神,积极扎实的开展了一系列具体工作,现就我校开展此项工作自查汇报如下:
1、为使我校“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和“规范教育收费”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组织召开了全校教职工会议,积极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等方面入手,使学校的教育收费工作以“三个代表”和“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的,并要求广大教师在深入学习领悟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文件精神,树立正面典型,促使学校逐步形成依法治校、规范收费、勤俭办学、师德高尚及社会各界都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推动教育收费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从而开创我校教育事业改革的新局面。
2、为加强学校开展“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长效机制,规范办学行为,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支部书记、校委会成员和社区群众代表为组员的学校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收费及监督实施工作。学校设立了举报电话、意见箱等,使学校工作做到了组织得力、责任明确,保证了教育收费的有效开展。同时我校还经常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要意义,明确了指导思想,营造了“规范教育行为从我做起”的良好氛围,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为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3、几年来,我校根据学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并依据方案深入开展宣传,扎实付诸实施,在工作中充分接受社区群众和全校师生的监督,自政策实施以来,学校从未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教师也从未有强制学生购买或到指定地点购买教辅资料的现象发生。
4.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党的惠民政策的知晓率,提高其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师生利用节日、逢集日等有利时机,通过刷写、张贴标语,散发宣传材料,深入村户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大张旗鼓的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内容宣传。在校则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作文竞赛、班队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同时我们还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攻坚宣传的过程渗透治理乱收费、乱摊派的工作宣传,让群众从不同的层面了解到是党中央、国务院采取的一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减轻农民经济负担的重大决策;是保证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通过几年的深入宣传,使这项民心工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对于学校经费的管理使用,我校始终坚持经费使用规范化、透明化。提倡人人参与学校管理,坚持购物两人出行、报帐三人签字的管理,每学期都对学校的经费开支情况张榜公示,充分接受广大教师和社区群众的监督。使教育经费按规定的用途服务学校、服务教育。总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教育收费工作的逐步规范,有力的保证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本服务区的在校学生巩固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及15周岁完成率均达到了100%,赢得了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在今后我们将会力争把我校办得更好。
一、农村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的变迁
我国的征地制度在建国初期形成,文革期间由于政治运动处于停滞状态,现行的法律法规是在改革开放后制定的。由于征地制度与经济状况密切联系,因此它的变迁体现了利益机制的变化。
195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土地征用的法规,确认了因国防、厂矿、交通、水利、市政建设等需要征用土地的合法性。征地的办法是:以最近3至5年产量的总值为标准,对被征土地及其附着物按公平合理的代价予以补偿。当时的征地办法,既体现了加快国家建设的整体利益,又照顾到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较为公平合理的。但是到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出现了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加快国家建设的作法,对征地办法作了修改,降低了补偿标准,把3至5年产量的总值,改为2至4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建设全面开展,原来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已不适用。1982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增加了新的规则。第一,明确了征地的强制效力,指出“凡符合本条例规定的,被征地社队的干部和群众应当服从国家需要,不得阻挠和妨碍”。第二,细化了补偿项目,规定征地补偿包括土地补偿、青苗及附着物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等。这些规定纠正了以前的“左”倾错误,恢复了建国初期兼顾国家建设和农民利益的做法,不仅重申了国家需要的强制性,同时细化了对农民的补偿措施。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需要,1987年1月,国家开始实施《土地管理法》;1998年9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土地管理法》,实质是用法制手段来规范征地行为和保障农民利益。其中包括:第一,提出了用途管制和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的原则;第二,规定了征地方案、补偿安置和补偿登记制度;第三,提高了补偿的标准,将原来不超过被征地前3年平均产值的20倍,调整为30倍。
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出台,开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管理,进一步强调了对农民利益的维护:第一,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征地补偿要做到同地同价;第二,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使他们的生计有保障;第三,在征地过程中,要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按有关规定纳入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足部分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
《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综观我国土地征用的历史,虽然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较早,但是未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现有的土地征用条例虽然纠正了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左”倾错误,更加注重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但是从总体上讲,还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利益诉求不断提高,因而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也显露出来。
二、农村征地制度中利益机制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及弊端日益暴露,以利益机制为核心的矛盾和冲突不断激化,主要表现在利益形成、利益分配、利益调节和保障等方面。
(一)征地范围限定不严
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用土地,但对“公共利益”没有做出明确界定,实质是利益的形成机制出了问题,因而造成土地征用范围的盲目扩大。从现状看,我国土地征用不完全具有公益性。建国初期,我们曾把经济发展作为“特别”公共利益来看待,但经过6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渐渐失去其“特别”的理由。而当前的土地征用,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经营性项目和房地产业的需求。由于“公共利益”的范围没有严格限定,因而出现征用权滥用现象。一些地方政府将经营性项目“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频繁出现“圈地运动”,使农民利益遭受严重侵害。
(二)征地补偿不到位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形成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普遍存在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偏低的状况,实质是利益的分配机制不合理,因而损害了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1. 补偿范围狭窄
征地补偿应包括被征地农民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两部分。2004年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确定的补偿范围主要包括:土地补偿、劳动力安置补助、附着物和青苗补偿等。补偿范围仅限于与土地直接关联的损失,而对于有间接关联,以及延伸的损失未予以考虑,例如没有顾及失地农民的创业需要和社会保障,更没有顾及他们融入城市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因此是一种不完全补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不仅应考虑他们的眼前利益,更要考虑他们的长远利益。
2. 补偿标准偏低
《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为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为4至6倍,两项的总和不得超过30倍。补偿标准虽有提高,但是仍然偏低。因为随着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和用途的转变,可能带来的累积效益会远远大于目前的补偿标准。上海社科院提供的数据表明,长三角农地征用价格为37.5万~45万元/公顷,农地出让价格为210万~525万元/公顷(一级市场),农地市场价格为1125万~2250万元/公顷(二、三级市场)。由此看出,农村集体及农民所得大概为出让价格的1/10,而农地出让价格仅为农地市场价格的1/5。按土地原有用途进行补偿,不能体现土地的潜在收益和供需变化。事实证明,农地一经征用,其用途改变使地价大幅上升,本应由农民获得的收益被征用者拿去了。
(三)征地程序不规范
征地程序不规范包括相关的规定不明确、对被征地者的权益不尊重、在他们的利益受损时得不到申诉和救助等,实质是利益的调节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征地者和被征地者矛盾的激化。
1. 征地的相关规定不明确、不完善
一是《宪法》对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农村集体,没有指明是哪一级组织,是按份所有还是公共所有,使土地的集体产权难以落实和合理维护;二是对土地征用的审查没有纳入规范程序,有些必要过程被人为省略,使部分投机者有机可乘,获取非法征地收益;三是土地征用程序与农地转用、建设用地等审批程序混杂在一起,在立法规范上缺乏条理性和清晰度,使相关规定和政策难以贯彻落实。
2. 被征地农民缺乏知情权和参与权
一些地方只强调农民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而忽视了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调查发现,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或村委会,在征地中缺乏透明度,参与的主体仅仅是征地调查人员、乡政府有关领导、用地单位和农村集体的个别领导,而被征地的农民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虽然《征用土地公告办法》规定了相关程序,但农民知道消息时,往往征地已获批准,实质是征地的协调机制不公平,剥夺了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
3. 对被征地人的申诉和救助措施不力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由批准征地的人民政府裁决”。这样的规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市场经济下是否仍然适用?补偿标准是政府定的,有了争议还找政府,实际是错位的裁决方法,是征地保障机制缺失的体现。因此,要求现行立法对征地的司法申诉和行政救助等措施做出明确、全面和合理的规定。
三、征地利益失衡的表层原因和根本原因
征地中的利益失衡问题,产生的表层原因很多,包括土地所有制的缺陷,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和地方政府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定价机制不完善等;而根本原因是征地制度中的利益机制不合理和不健全。
(一)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不完整
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包括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集体所有。但是,对于“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权主体及其运行原则,对于“农民集体”作为产权代表和执行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农民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实质性问题,并没有明确界定。“农民集体”难以行使对土地的管理和监督,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虚置。具体表现为,既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将土地卖给其他农民集体,也不能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其他农民集体的土地,更不能购买国家所有的土地。可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是不完整的,并受到种种限制,使相应的集体利益也受到损害。
(二)农民不能维护土地权益
城市化和工业化导致土地增值。按理讲,应当是土地的所有者———农民集体直接受益。但事实恰恰相反,在土地补偿上农民没有力量参与博弈,甚至没有议价的权利。有些地方的土地交易是黑箱操作,导致徇私舞弊,使农民极度不满。农民转移给国家的是土地的所有权,其价钱却很便宜;而国家出让给开发商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其价钱比征地价高几倍乃至几十倍。
(三)用地单位的利益驱动
征地成本是投资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征地补偿费并不是由政府支付,而是由用地单位支付,因此如何降低开发成本,是每个用地单位必须关注的问题。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近3年来,平均每天约有57个村落结束它们的历史。在我国,非公共利益的征地剥夺了土地所有者的发展权,给农民集体带来了巨大损失。非公共利益的征地,除了不符合社会主义正义原则外,还会带来“征而不用”、“征而迟用”的浪费现象。近年来土地价格快速上涨,土地在融资、保值、增值方面的作用显著。因此,用地单位在申请时想多要土地,有的采取了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等手段。一些开发商通过违规操作拿到很多土地,然后进行倒卖,从而获得丰厚收益。
(四)地方政府的角色错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影响其调控效能的发挥。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政府面临角色转换的难题。一方面,政府部门不愿失去支配和管理土地的权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职能的转换。在土地交易中,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种角色的错位,不仅违反了公共法人不得谋利的原则,也损害了征地农民的权益。当前,“土地财政”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的重要财源,成为显示地方政府“政绩”的捷径。当然“土地财政”的形成有其客观原因,主要是在现有的税收体制下,中央获取的财政收入太多,而地方又太少,必然选择出卖土地来补偿。这样,地方政府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刺激下,希望扩大征地规模,甚至不按国土规划,提前和超额征用土地就不足为奇了。
(五)征地定价机制的缺陷
一是征地价格不公平。按照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实质是土地索取(地租)权的价格。目前,不论是来自理论界的诟病,还是实践中农民对征地的抵抗,以及高发的征地上访都充分说明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法定补偿标准过低属于规则不公,造成的后果则是结果不公。
二是按产值倍数制定的标准欠科学。按照土地估价理论,基本原则是定价要以土地的最高、最佳使用为前提。按征用前3年平均产值计算,有一个种植结构问题,如果不是最佳使用,计算标准就不公平。且“土地年产值”是个不易确定的数值,计算时主观性很强,增大了征地补偿的随意性。
三是征地补偿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由于征地制度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明显带有农民支援国家建设的色彩,农民集体的土地从来没有被作为商品看待。因此,征地补偿不是市场定价,仅是维持农民生存的补偿。由于被征农地的用途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飚升。这样,征地前的计划性运作和征地后的市场化运作,出现了巨大的利益落差。
四是在地区地价的差异上欠考虑。一个地区的基础地价是由区域经济条件决定的,任何土地价格的形成均受区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由于农地产值趋向一致,以此作为测算标准,无法反映各地区的地价差异。
征地补偿机制的缺陷,严重阻碍了失地农民转为市民的进程。大量失地农民由于不能得到合理补偿,因而无力在城市购买住房。不合理的征地价格鼓励农民守住土地不放,使他们成为身份在农村、打工在城市,需要长距离迁徙的“候鸟”,显现出浪费无穷、痛苦无边的不和谐状态。
四、完善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的对策
完善征地制度的实质是要健全与征地密切联系的利益机制,包括利益形成、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和保障等机制。一方面,要充分肯定政府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形成对政府权力的必要制约,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一)明确各方法律地位,改进利益形成机制
应采取积极措施,明确征地各方的法律地位,特别要维护农民和集体的土地权益,健全和完善利益形成机制。
1.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的权利。目前,我国两种公有制的土地不能“一视同仁”,形成严重的二元体制。这就要求赋予集体与国家平等的所有权,在坚持土地公有的前提下,实行“同地、同权、同价”。
2.赋予农民参与征地谈判的平等地位,使农民对征地过程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申诉权,对政府征用土地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3.依法解决被征地的主体不到位问题。由于代表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是虚置的、缺位的,造成非农村集体组织的领导、部门、单位越位、抢位、侵权,这种无视被征地主体的做法,必须通过立法予以纠正。
(二)合理界定征地范围,改革利益认定机制
《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规定,因“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用土地,因此对“公共利益”要有明确解释和严格界限,形成科学的利益认定机制。
1.明确公共利益的界限,严格控制征地范围。
可引入“公共产品”的概念,按其属性来判别和界定公共利益,把公共事业项目与经营赢利项目严格区分开来,避免赢利性项目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
2.明确“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判别标准。
在征地中要根据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的区别,制定不同的安置政策和补偿措施,以便更好地维护被征地农民的权益。
(三)明确政府管理职责,强化利益调控机制
1. 正确行使征地权力。
征地权是国家的强制性行政权力,政府是这一权力的执行者和维护者,应当严格遵守征地用于公共利益的原则,决不允许以国家建设的名义,牟取非法的超额利润。
2. 通过土地规划来调控建设用地。
通过征收土地所得税或土地增值税,来调节土地市场的运行,真正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3. 政府部门必须依法征地。
在征地中要“为民谋利”,而不是“与民争利”;要逐渐构建一套公正、合理、规范的征地程序和操作标准。
(四)坚持市场定价原则,优化利益补偿机制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不管是谁来征用土地,实质都是土地使用权的转移,必须依照市场价格给予合理的补偿。因此,要让农民平等地参与补偿谈判,具体建议如下:
1.修改《土地管理法》中按“平均年产值”倍数计算征地补偿的规定,制定出更加合理、规范和能为多数人接受的计价方法。征地补偿既要包括被征地者的直接损失,又要包括他们的间接损失;既要考虑被征地者的眼前利益,又要考虑他们的长远利益。
2.要按市场原则进行征地补偿,不应以农用地的价格来确定补偿标准,而应以建设用地的价格来评估与确定补偿标准,避免土地一级市场与二、三级市场的过大差价。
3.农民作为弱势群体,除了按照市场机制补偿以外,还要对农民实行倾斜性保护政策,使他们在保证生存的基础上,还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五)合理调配补偿费用,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分配征地补偿费时,应合理规定集体留存的比例。土地补偿费在农民和集体间的分配,目前还缺乏细化的、可操作的规章。实践中各地的做法不一,处于无序状态。在土地补偿资金的分配中,乡、村、组层层截留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资金的分配比例、发放时间、发放对象上随意性较大。建议规范征地补偿费的比例,在承包地被征用后,农民与集体可参照原先承包收益的比例分配补偿费,并为失地农民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六)健全调解和诉讼制度,强化利益保障机制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调解和诉讼制度,是强化利益保障机制的必要手段。补偿安置纠纷是征地中最集中、最多发的矛盾,又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民事冲突,应采取有效的法律途径予以缓解和化解。如果无法达成协议,政府和农民都可将案件送交法院处理。法院可以要求双方聘请独立的土地评估师,提供土地评估报告,并由法庭做出调解或判决,以完善征地的利益保障机制。
摘要:在我国农村征地中的利益失衡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这一现象的表层原因很多,包括土地所有制的缺陷,征地农民、用地单位和地方政府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定价机制不合理等;而深层原因就是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有缺陷和不完善。因此,要通过明确征地各方的法律地位、严格界定公共利益范围、转换政府职能、按市场机制定价及合理分配补偿资金、健全法律调解和诉讼制度等途径,改革和完善农村的征地制度及其利益机制。
关键词:征地制度,利益机制,公共利益,补偿标准
参考文献
[1].刘浩.国外土地征用制度的实践及其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农业经济.2002.5
[2].何楠.社会冲突视角下的农村征地制度改革.科教导刊.2010.1
[3].钱忠好等.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反思与改革.中国土地科学.2004.5
关键词: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质量
体育学博士生是最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博士生的质量是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是体育学博士生教育的关键问题。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质量的理念贯穿博士生全过程,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生,制定科学的培养机制对提高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践
我国2006年开始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改革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宗旨和目标,以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招生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作为切入点,在全国研究生培养单位采取先行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办法展开。研究生教育成本的分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经费短缺、遏制了质量下滑以及教育经费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也出现了收费后资助体系不完善影响生源,部分导师经费不足出现抵触情绪,资助制后师生关系的协调等问题,这使得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一些试点学校出现反复,没有实行的学校不敢推进培养机制改革。但几年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向正确,尚待完善。
首先,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研究生招生统一收费,研究生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应当进行成本分担,收费制改革是价值理性主导下的公平追求,能够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利用效率。[1](P.38-40)同时建立动态的资助体系,通过资助体系为研究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费,与研究生的学业成绩挂钩,激发了研究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全面收费,提高奖学金的数额和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这是一項很好的改革措施,也是国外通行的做法。但由于我国现行研究生资助体系存在资助目标功能单一、奖助学金资助面过窄等问题,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生源数量和质量,必须促进和加强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的改革不让收费成为改革的障碍。其次,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权、利,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学者大多比较赞成采取此项措施,认为利大于弊,有助于提高导师的责任心和竞争意识,保障学生基本生活费用,免除了学习的后顾之忧。[2]同时,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也需要把握好度,否则会造成学术上的急功近利,影响导师指导学生的积极性。
近几年体育学研究生在招生规模和导师队伍建设上都有较快的发展,也出现了生源质量不高、课题经费不足、缺少培养平台及导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整体情况相对较好,招生规模较小且生源充足,导师队伍承担课题数量和经费较多,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层面推进培养机制改革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学博士生从 1987 年开始招生,多年来,发展速度较慢,规模偏小,积累的经验不多。还存在课程内容单薄、授课形式单一、可供博士生选择的课程数量较少等问题。[3]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研究生教育事业相比较为滞后,当前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中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方式
当前博士生招考制度导致过分重视笔试成绩,忽视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体育学科是典型的应用性学科,博士生的研究内容和就业方向主要在应用领域,现行招考制度使创新能力强和专业技能突出的人才,可能因为英语等考试被淘汰,这种考试方法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在严格量化的招生制度面前,导师失去招生自主选择权,选不到导师满意的培养对象,很难让导师对培养质量真正负责,影响了博士生培养体系中主体的积极性发挥。另外,在职兼读比例居高不下,博士学位所要求的高学术水准必须经过长期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在职人员缺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及研究。
(二)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科研条件和科研氛围,科研条件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科研氛围则对博士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良好的科研环境对培养高水平博士起到直接作用。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科研环境主要表现“人和财”的不足。人的不足主要是表现在导师队伍梯队建设跟不上,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缺少与国内外知名专家和相近学科专家间的学术合作与交流。财的不足主要是经费投入较少、科研经费不足,博士生生活补贴较少不能全身心投入科研,经费限制了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积极性等。体育学科只有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由于缺少国家级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的支撑,课题数量和资助力度难以突破,近三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体育学所占比例从2009年的3.43%下降到2011年的3%。人和财的不足使得体育学博士生培养的科研环境相对较差,培养高质量博士生较困难,标志性成果稀少。
(三)导师队伍
在影响博士生培养质量的诸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最直接的关键因素。导师对博士生的学术水平提高和知识结构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和类型的快速增加,博士生导师不仅要指导博士生,还要指导硕士生,以及专业学位、同等学力和访问学者,加上博士生导师的社会活动和学术交流活动较多,以致指导博士生的时间和专注程度锐减。我国各高校对导师的聘用基本是终身制,一旦被学校聘为博导,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无论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如何,无论是否具有科研课题或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将永远具有指导博士生的资格。这种体制导致部分博士生导师缺乏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积极性,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思进取,知识体系陈旧,科研项目和经费稀少,所指导的博士生无课题研究可参与,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博士生质量。
三、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措施
体育学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体育学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使得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下滑。博士生就业主要渠道是高校和体育科研机构的师资和科研人员,由于科研能力不足,更多博士生主要任务是基础课教学,跨学科攻读体育学的博士生回归原学科从事基础课教学的也屡见不鲜,没有显现出高层次人才具有的价值,所以就业单位对博士生的期望值下降。培养机制改革主要从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招生制度为切入点,与培养中存在问题的环节较一致,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为体育学博士生培养质量提高提供内在的发展动力。
(一)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
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主要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负责”,即导师是博士生培养的责任人,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质量负责,通过指导博士生从事创新科研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资助”,即导师根据博士生科研与学习的情况,用科研经费(或者导师基金)资助部分学费和生活费,让博士生没有生活费用的后顾之忧,安心于科研和学习。科研是这个制度的支撑点,导师的科研项目决定了培养博士生资格和招生数量,博士生的科研积极性与能力决定了入学资格和受资助程度。制度要赋予导师在招生、培养、资助等多个环节中有决定权、淘汰权和自主权。同时要健全博士生权益表达机制和申诉机制来约束和制衡导师对博士生培养的绝对掌控权,保护博士生的合法权益。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强化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和科研指导,激发研究生的竞争意识和学习热情,理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关系,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奠定基础,是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部分。
(二)建立完善的奖助体系
博士生奖助体系的目标应是让优秀的人才不会因经济贫困问题而影响学业,能帮助博士生顺利完成学业,充分激励博士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创新潜力,有利于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所以,博士生奖助體系应该具有三个特点:首先是“高水准”。博士生不仅是学生,还是科研人员,在读期间需要大量参与课题研究,所以博士生的资助应该分劳动报酬、学业激励、生活津贴三种,学校给予一定的生活津贴,导师负责劳动报酬、学业激励性质的资助,才有利于博士生的科研创新。把博士生当作科研人员来激励,能充分发挥资助资源的效益,也符合博士生培养规律。这些资助不仅能满足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开支,而且应达到拥有良好的科研与学术交流的环境。从而吸引优秀的生源能够进入这个领域从事科研。其次是“多渠道”。对博士生资助体系需要打破依赖国家的奖助体系,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和导师等多渠道资助体系。学校要与社会加强联系,借助企业社团的力量,建立专门基金会;导师要利用自身科研实力与相关企业部门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加强科研项目申请和新技术转化,获得更多科研经费支持。培养单位真正建立起“奖学金、导师科研津贴、三助岗位工资、固定生活补助”的多元化博士生资助体系,才能为高水准资助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再次“区别对待”。体育学博士生有全日制脱产和非脱产在职两种,前者没有工作和经济来源,全部工作就是读书学习做科研,生活等费用主要来自奖助体系;后者有固定工作和经济来源,本职工作为主,有较为充裕的经济来源。奖助体系应区别对待这两类学生,免除前者学费并给予资助,提高后者学费标准不提供奖助学金。将在职博士学费注入奖助资金,有利于减轻学校和导师的压力,对提高全日制脱产博士生奖助标准有一定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事物的发展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批判性反思是超越的前提,有批判性自主反思的精神,才会理性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培养机制改革,以问题为改革的逻辑起点,通过对博士生培养过程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提出相对有效的方案,完善了博士生培养体系。改革的措施能否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目标,需要有效的评价体系来保障。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导师的评价,培养机制改革中导师对博士生培养具有绝对掌控权,那么对导师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对导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评价,严格遴选聘任制度,建立科学评估标准,对导师的道德水准、治学态度、知识水平、科研方向、研究能力、学术成果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将评聘分离,打破导师终身制,通过考核决定导师上岗与招生指标。还有对博士生的评价,博士生在校的学习、科研和其它各方面表现决定了获得奖助学金的标准,这就需要通过评价来完成。另外,评价还要根据学科专业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对奖助学金的评定采取分类分层的操作方式,建立动态激励机制,真正体现了公平、合理。从而促进博士生刻苦学习和潜心科研的积极性,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雄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效率与公平[J].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2]王强.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积极性努力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3]田雨普. 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体育学刊,2008,(6).
会议指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要认真总结我省农村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着力解决影响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速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会议着重研究了七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服务体系,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有效机制。二是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着力创新统分结合经营机制,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三是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公益性农业服务机构,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创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培育集约型农业服务主体,大力推广农产品现代营销模式。四是创新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机制。健全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机制,构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探索财政性资金投入的股份化管理。五是建立健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六是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创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与农村新型社会相协调的新型城乡体系建设,创新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管理机制。七是加强对农村改革的组织领导。
工作情况的汇报
根据省关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安排,我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建立新机制的工作,截止目前,全市新机制改革组织保障有力、资金按进度拨付到位,学校正常运转,新机制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得到落实,现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普及和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高瞻远瞩所作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决策,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深远的大事。
我市市委、市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成立了以市长田喜荣同志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高厚任副组长,教育、财政、发改、审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的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由教育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制定出台了《朔州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贯彻落实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山西省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 1
学生学杂费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就新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四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确保新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2010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落实情况
2010年,我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市、县配套专项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和落实,各部门履行职责,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学校,加强了对学校经费使用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未出现挪用、挤占、截留情况,保证了学校资金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一)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
我市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小学(含特教)每生每年400元,初中(含特教)每生每年600元。取暖费补助标准:生均60元。根据朔财文[2010]22号和朔财文[2010]100号及《关于追加2010年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通知》(朔财文【2010】202号)文件精神,2010年,全市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含取暖费)11832.6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7335.33万元;省级资金2325.803万元;市级资金868.638万元;县级资金1302.88万元。安排2010年税费改造转移支付资金1804.52万元。2010年共安排公用经费13637.17万元。
(二)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
寄宿生家庭困难学生补助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年750元,初中每生每年1000元,所需资金按中央地方5:5负担,地方负担
部分省市县按5:2:3分担,中央负担比例为寄宿生的23%。考虑到当前农村家庭消费水平较低,贫困家庭分布不均匀。为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或影响身体健康,我市市政府决定将寄宿生生活补助扩大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寄宿制学校寄宿生,且不再以贫困家庭生活补助名义发放。扩大补助范围后,资金缺口由市县按非贫困县3:7,贫困县7:3比例分担。
2010年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5028.48万元,其中:中央1108.29万元,省级554.19万元,市级1168万元,县级2198万元。
(三)城市免杂费补助资金
我市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全部免除学杂费,根据晋政办发[2008]81号文件精神,执行标准为:小学250元.生/年,初中310元.生/年,特教310元.生/年;资金分担比例中央与地方为5:5;省、市、县为5:2:3。2010年共安排免杂费资金2235.05万元,其中,中央1117.52万元,省级558.77万元,市级318.22万元,区级240.54万元。
(四)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营养餐”工程资金
从2008年,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实施“营养餐工程”,免费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生每天免费提供一杯牛奶(不少于250克)或一颗鸡蛋,预算资金每生每日1元,全年按250天计算。所需资金由市、县两级政府按照3:7的比例分担。2010年共安排营养餐工程资金1666万元,其中市级资
金536万元,县级资金1130万元。
三、2011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落实情况
2011年春季义务教育经费仍然按照2010年标准执行,我市各级教育、财政部门已全部纳入预算。中央文件下达后,各级财政部门将按比例足额配套并及时拨付。
四、资金拨付使用情况
在资金的拨付上,按照“校财局管”的基本要求,各类改革资金均按进度拨付到设在财政部门的特设专户,财政部门将专户资金拨付县级教育部门,县级教育部门按照按照年初制定的各类资金详尽的分配方案,拨付各学校。在资金分配中,关注各县区薄弱学校。
【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推荐阅读:
农村小学管理改革方案09-12
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问题研究10-03
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论文09-21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9-1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10-18
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机制探索11-12
九湾小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计划05-24
农村中小学论文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论文09-10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意见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