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中国应试教育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既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航线,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即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第一篇:中国应试教育论文

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

作者:明小艳

第二篇:浅谈中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创新教育

摘要:教育是什么?我们会发现,过去的教育是升学的代名词。以分数为目的,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随意更改课程计划,智育恶性膨胀,排挤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应有空间和时间,甚至对智育科目也有选择,凡是升学考试科目,“加大力度”,不考试的科目必须“让道”。近年来,教育界开始反思究竟教育是什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思想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创新教育

一、一、应试教育

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受到这种教育的孩子,一般表现为被迫、盲目的学习,为的是考出好分数,以得到父母、老师、同学的表扬与羡慕。因此,在思想上,逐步形成一种错误的学习意识,同时也会出现“死学”状态,将学习与现实生活即“实践”完全脱离等。由此可见,应试教育的学习模式与考试方法完全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是一种完全被动地学习模式,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社会的发展。

二、素质教育

邓小平提出了让“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三个面向,为了进一步落实“三个面向”,1985年5月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导,阐述了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框架,同时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教育主张和宗旨;通过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制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务院批转实施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深化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深化认识,准确把握,并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好。

在教育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好素质教育,走在最前列的是教学的第一线——课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学校的生命力在于课堂”。课堂教学的实施直接体现出素质教育是否深入到学校中来,而掌控课堂的莫过于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与岗位培训》中,明确了新型教师的角色定位、转变以及教学形式、方式等,为教师指引了一条前行之路。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丰富教育改革的理论知识,还要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特別是在每节课的教学上,依据各学科特点,课前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创造性的提出质疑,灵活运用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遵循教学的规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开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等,都要在教师完全理解素质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的教育目标。其次,教师除了理解素质教育的涵义外,还要加强课堂教学技能,在情感上表现出与学生的亲和力,只有学生喜欢的教师,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才能有效实施自己的教育教学。

当然,真正的教育是培养适应新型社会的人才,更多的要提升对人才培养的认识,不仅是从科学文化知识方面,还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都要有所体现。

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根本的区别表现在:

(一)1.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全体学生适应时代变化的素质培养;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学生的升学教育。

(二)2.素质教育重能力,强调各方面全面提高质量。应试教育重知识,以考试分数定质量高低,只注意到升学的需要和升学素质的培养。

(三)3.素质教育兼顾共性和个性,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条件。应试教育只注重人的共性且选择合适学生提高升学率,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主动性、求知欲、创造性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学生被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因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分别在于两种教育价值观相对立。

四、三、创新教育

2世纪初有人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主要是指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的教育就是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首先是“教育”,教育即教人育魂。“育魂”是教育的精髓,创新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灵魂——创新精神、创新智慧和创新能力。在原则上,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也就是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适应性的创新教育。也要求教育者要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形成和发展。

创新教育,在本质上与素质教育是达成共识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不但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对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的突破与超越上,目的是遵循创造性教育人、培养人的规律,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等。

从当下的教育形式看,由于地域及诸多方面的差异,各地区还是呈现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转型期。相信,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我国的教育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与时俱进,会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

参与文献:

1.王策三.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4(3).

2.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3、中国教育报

4、《中小学教师职业技能与岗位培训》

作者:贺艳玲

第三篇: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摘 要: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依据我国基本国情提出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应试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既偏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航线,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即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本文笔者从“坚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自身素养全面发展、坚持教学追求全面重塑”三点出发,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立足于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现代化教育追求,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基本形态,其基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整体性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是教育现代化的指引纲领。因此笔者认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我们必须坚持落实党和教育方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绝对领导,才能使素质教育更有时代价值;其次教师必须坚持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追求,审视自身的工作效能,积极地进行提升自我;最后教师要重塑教学追求,探索出更加符合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坚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坚定不移地听党指挥、跟党走是推进应试教走向素质教育的根本性举措。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和落实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加强和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障。

应试教育在特定的时期内的产物,走进了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向前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素质教育最标准的答案,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回答好这个时代性的任务。新时代的教育改革需要新时代的思维做指导,我们的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们的学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更应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积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开展相应的改革工作,把党的各项教育方针依次落实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形成党的领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新时代工作格局。

二、坚持自身素养全面发展

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师素质教育思想的转变是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坚持自身素养的全面发展,顺应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确保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例如,笔者认为党和国家提出的建设“四有好老师”就是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举措。人民教师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任,教师应积极落实好党和国家的一切教育部署,坚持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作指导,做好人民满意,国家放心地教育。面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转型,教师个人能力不仅仅要表现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更应表现在个人素质的全面重塑上,教师要做好一切准备,带领学生走进新时代。我们要在确立好自身政治站位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个人素质,让教学更有时代价值。一名好老师能够影响一代人,因此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注重个人能力的发展,要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面对教学。新时代教师教学的核心是专业道德,教书须先教做人,这是全面素质教育的第一步。

三、坚持教学追求全面重塑

教学追求的全面重塑要重塑课程观、育人观、教师观和管理观等,要坚持自身教学追求的全面重塑,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言传与身教的统一等。坚持教学追求的全面重塑要认识到现代化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与要求,无论是教学追求还是教学管理都应积极面对。学校方面必须要树立良好的教育管理意识,特别是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让现代化教学追求充盈于各项教育追求中。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動活泼地发展。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真正落实到教材课堂中,落实到文化育人中,落实到实践活动中,落实到政策制度中。三是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综上所述,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改革的实际行动,才能迎接新的更大的胜利。

参考文献:

[1]王忠槐.学校教育如何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J].学周刊,2020(29):189-190.

[2]任玉岭.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认真搞好素质教育[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2):48-50.

作者:罗香标

第四篇:文学教育与文学应试之矛盾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语文固然有语言文学的含义,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也占到了约四分之一,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南师附中高中正在使用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占有一半以上的篇幅,但就中学语文教育的实际情况看,文学教育一直处于低幼水准,高中学生对文学的隔膜与浅近功利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性缺乏症常常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实在不能让人乐观。

如果从整个当代教育体系中艺术教育的匮乏这个大背景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文教育正在做的与其本身应该负载的功能不相对称的原因,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文学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的缺乏的必然性。一句话,学习是为了高考,高考不考文学,学它何用?每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中不是必有“不得写成诗歌”这一条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从能力上来说,一个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叙事诗与能够写出一篇记叙文孰优孰劣真的那么明显?再说,一个习惯于用哲理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人却不得不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写一篇议论文(当然不必枯燥无味,但这样更为保险,江苏语文阅卷点主任何永康教授每到一地讲座,不是必谈“保险文”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是什么?

然而,我们纵使撇开文学教育的修身育人功能不谈,仅从高考这一浅近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也到了一个我们必须重视的时刻了。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高考模式已经顺时应势作了一定的调整,语文试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今年已有教育行内行外的多家报刊发布消息说2000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比重将占一半,且要增加对考生作文文学性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进行文学教育?如何进行应试文学教育?考,当然就得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而因为文学教育本身的个性化、非标准化特征,必然给应试背景下的文学教育带来极大的难题。要考,又没有标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调和的悖论。

二、 文学教育的特点

文学是艺术范畴,艺术的价值在于个性,甚至在于它的多义性与不确定性,比如同样的一首诗,让五十个学生各自获得与众不同的理解就是文学的、艺术的,如果非得五十个学生对同一首诗达成绝对一致的认识那就只能是糟蹋艺术,糟蹋文学!正因为此,文学不便于教,不便于考,甚至也不便于学。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学习一首诗,一篇小说,更多的是让学生知道有这样的一部作品,就它的常识性问题进行一些介绍与阐释,以利于学生去理解、领悟其中的艺术性,而恰恰是这部作品的艺术性是我们万万不能直接教给学生的。

这样就给教师教学带来了难题:你如何启发学生去感受一部作品的兴趣?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领悟作品的个中滋味?如何把你自己对一部作品的情感稳定藏起来而不致误导你的学生在领悟这部作品的艺术性之前就已经从你语言中,甚至从你的脸色上判断这部作品的优劣?更重要的,你如何从更高的角度,从文学史乃至艺术史的高度上去评价学生所作的艺术判断的高低与优劣。事实上,我们的教师所多的是常识,是对作品字面上的理解,所少是恰恰是对这部作品艺术性的高妙把握。

简单点儿说,我们通常认为疏通字句,再多读了几遍,乃至耳熟能详,就算完成了文学教育,其实这些都只是文学教育的准备与铺垫。调动各种艺术手法,展开联想,使学生尽可能地进入作品有声有色的艺术境界之中,于动情处歌泣流连,于沉思中绞尽脑汁,才是入门。入于作品之中,出于作品之外,有所收获,看人生通透明朗,处世事游刃有余,可算过院。读得万卷书,行得万里路。言由其衷,行不逾矩,见高山而知仰止,望大洋乃悟兴叹,方谓登堂入室。至于汪洋恣肆,至于卓尔不群,至于苦心孤诣,孔孟之后,非敢奢望于今日之教育。

三、 文学怎么考

但有一点人们似乎很有信心,那就是文学引入高考之后可以考察学生的文学水平,并由此衡量其“素质”,其实恰恰是这一点让人迷惑。

如果我们认定了高考的分数与一个学生的实际文学水准并无什么必然的联系,那问题就会简单的多,考就是了,反正是一张试卷,考什么其实都一样,都是考学生背书做题猜答案的功夫。但遗憾的是主张将文学引入高考并认为这样就是素质教育者不在少数,其实这样只能造成阅卷的更深层次的不公平。

本文不想为所谓的素质教育再添什么乱,所以放弃“素质”,不谈,只想就文学以正面免冠照的形象进入高考后的状况作点儿猜想。

文学鉴赏题是近几年来每年高考必考的题目,通常是对一首诗歌“分析正确的一项”,古诗新诗都有,占3分或6分。但这仍然是我们所说的常识性考试,不是真正的文学性的考试,是文学常识的另一种考法。现代文阅读理解题中同样对某一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这句话通常是一句具有文学色彩的话,即要求学生透过字面的意义,透过修辞手法看出它本来的意思,这样的考题如何我们不作评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个题目也不是文学的考题,它考的是语言。作文似乎是最应该接近于文学的考题,然而所提供的材料,或者所提供的题目都是毫无文学性可言的,比如“假如记忆力可以移植”,比如“尝试”,比如“战胜脆弱”,这样的材料,这样的题目本身给考生提供的信息与文学就完全是两码事,再加上所要说的话就是那么一些,还谈什么文学性?

这样的回顾对于我们是有益的,因为2000年的高考题再有革命性的变化也只是原有题型变化,最多出现一两个新题型,增加一两个新要求,如此而已,因为首先要保持的是高考题型的连续性。毕竟,那是高考,是十三亿人的高考。

到底,文学怎么考,换句话说,怎么考文学?有如下几种可能: 一、 体裁上不作限制,可以并且鼓励写成小说、散文、戏剧和诗歌; 二、 改变供材料作文的形式,提供某种实物或图形,自由写作; 三、 考文学鉴赏; 四、 必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与多种修辞手法。

诸如此类,但问题首先不在于考生有没有经过这些训练、能不能写得出来,同样的,让那些“文学”去考“不得写成诗歌”的考题是赶鸭子上架,让“不得写成诗歌”前提下教育出来的考生去考什么“文学”也是赶鸭子上架,或许,更难。而更重要的在于试卷怎么改,因为上文所说的文学的非标准化特征必然带来评分的困难,对于阅卷老师来说,文学是难以把握的,更何况我们有的阅卷老师自己并无文学修养可言呢?考生意气风发写了一篇“文学作品”,恐怕命运只会比老老实实写一篇“记某某某二三事”更不可捉摸。

作者:才本加

第五篇: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论述

素质教育已提出几十年,但在具体实践中,其切实可行的方法仍困惑着许多教育者,无论是城市教育还是乡村教育,人们都在不断地对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行探索,从目前的形势看,乡村的素质教育又落后于城市的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教育始终没有彻底摆脱封建教育科举制的影响,人们总是片面地认为考上大学的人是人才,致使一些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教师为应试而教,学生为应试而学。其具体表现为:(1)国家教育计划规定的课程开设不全,片面抓智育,虚设音、体、美课程。(2)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考试频繁。学生加班加点“开夜车”,做不完的作业,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上级部门抽考等,压得学生一天到晚疲于做题,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致使学生的学习只有招架之力。(3)评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标准不科学,多数以考试成绩定优劣,严重忽视了对学生在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内容的全面评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它是一种全面和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主张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重视智育,忽视其他“四育”;不是只重“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它是一种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开发学生智慧潜能的教育,它主张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而不是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一味搞“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能从根本上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更好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我国的基础教育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一、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旧的教育观念是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把单纯的培养少数尖子生的做法转变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上来;把单纯抓智教转变到注重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把片面地为“升学”服务,转变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外修“形象”,苦练“内功”。

二、在课堂中渗透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否定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教师应摆正位置,在课堂上当好“导演”,控制教学过程,恰当运用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如,在预习课中我先主张学生自学,再小组交流讨论,或向其他各组学生请教,有些学生径直跑上讲台问我。在复习课中,我在小黑板上写出单字,点名让学生上来组词,然后有不同词语的都可以上来写。这样,惧怕发言的学生也乐呵呵地涌上讲台,黑板上写得满满的,两块小黑板也有他们的杰作,即使写错了,他们还会看着歪歪斜斜的“力作”开怀大笑。

三、重视活动课堂,促进素质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课堂计划已将活动课纳入其内,但在实际的小学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农村小学,对活动课重视不够,有的甚至仍执行传统课堂计划,实行应试教育模式,要促进素质教育,必须把活动课堂纳入正轨。

1.要做到“必修”与“选修”,“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必修课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为训练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爱好特长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与素质共同发展。

2.“普及”

以班级为单位,开设手工制作、文体、科普等类型活动,让人人参与“提高”,把全校有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参加校级活动,班级抓普及,校级抓提高。

3.把活动课从学校延伸到社会

学校可创造条件,积极建立校外活动基地,把校园内外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总的来说,只要重视活动课堂,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对平衡,就一定能让学生充分、和谐、全面地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和环境,促进全面发展

目前,大部分農村小学没有开辟第二课堂,学生知识面窄,学得死板,许多正当的爱好和特长被扼杀,使不少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后劲不足”。通过“普九”,各学校的办学条件都有了很大改善,均配备了一定的图书、仪器、电教设备和体、音、美器材,各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积极开辟第二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或从事某一学科的兴趣活动,纵向加深,横向发展。

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向学生开设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和体育活动场地,并广开渠道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努力使学生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前提下,初步培养某些有益的爱好和特长,奠定将来向某一方面发展的良好基础。此外,乡村教师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环境,到野外去采集标本或进行其他动植物生活情况的观察。

总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使命,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各学校要转变旧的思想观念,积极探索,大胆改革,逐步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把“五育”有机地统一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大批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参考文献:

李志忠.“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必要性[J].山西教育,1996(12).

作者:张瑞姣

上一篇:智能化工程技术论文下一篇:中学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