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制度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优化与国际经验借鉴研究

摘要: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资金作为社会的公共财力,在助力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但是,由于政府及其所属的公共部门客观上存在着提供公共产品的垄断性,缺乏竞争机制,从而就使财政资金的支出难以摆脱低效率状态。如何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充分性又克服其供给的低效率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低成本的公共福利效应目标,是经济学界、特别是财政学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欧美国家通过充分的制度供给,将私人部门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公共部门预算管理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升财政运行效率,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对现代财政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政府自21世纪初引入绩效管理后,不断地将国际经验本土化,探索适合国情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目前正处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阶段。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已有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以优化未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对于进一步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制度约束对现代财政规范运行的保障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论文以中国当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主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比较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已实施制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已有政策的执行尚未全部达到预期效果。在评述了美国和英国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历史演进后,其有益经验为中国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当前宜采用人大立法、政府执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政府主导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但要继续深入微观层面,切实优化未来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机制,完善绩效管理各实施环节和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和结论有:一是,以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分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即优化制度供给可以提升公共经济绩效。具体表现为:为公共部门行为树立公共价值、反映公共经济行为的绩效结果、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和对公共部门资金运用进行再约束。二是,采用量化分析方法,对已实施制度的效果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以结果为依据,总结存在的问题。制度贯穿了政策的全部过程,在肯定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断点回归方法,对已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部发布416号文(2011)后,对地方财政预算申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财政透明度和民生支出水平的提升尚未有显著影响。之后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进一步分析地方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度供给及其执行情况,依据分析结果,找出了影响政策实施的关键问题。三是,在梳理了国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联邦政府和英国中央政府的绩效预算制度体系的历史演进进行总结,尤其是英国政府的预算管理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并从微观层面上探讨了在顶层制度约束、绩效指标协商、绩效信息使用和绩效问责应用等方面对中国的启示。四是,从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和方法等实施机制上,优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首先应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理顺评审部门职能分工,减少交叉。其次,优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各环节衔接和方法设计。最后,提出加大绩效分析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智能绩效信息分析技术平台和开发绩效信息资源对接系统的保障措施。论文以优化中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为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创新性研究:一是,基于公共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系统研究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将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予以制度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提升公共经济绩效。二是,对已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及其实施进行定量评价,提出并分析问题。采用断点回归分析法,对省级政府层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未达到政策全部预期,即对地方政府年度预算申请有明显的约束作用,但对财政透明度和民生支出的提升无显著影响。据此,又进一步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分析法,对地方政府所出台法规政策的文本属性和内容、执行情况以及影响执行因素等进行量化分析,以分析结果为依据,总结当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构建物元综合绩效评价模型,改进公共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将物元分析法与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相结合,运用平衡记分卡选取维度,确定每个维度下的关键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测算各层维度、指标的权重,每个步骤结合物元分析法计算出关联度,对应等级标准,量化得出综合绩效水平等级,结果明确,可操作性强。

关键词:公共财政;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定量评价;制度优化

学科专业:世界经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绩效预算和预算绩效

2.1.2 预算绩效管理

2.1.3 全面预算绩效管理

2.2 优化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经济学的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

2.3 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化的经济价值

2.3.1 为公共部门行为确立公共价值导向

2.3.2 反映公共经济行为的绩效结果

2.3.3 降低公共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

2.3.4 对公共部门预算资金运用进行再约束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演进与架构

3.1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演进

3.1.1 初步探索阶段(2001 年至2010 年)

3.1.2 重点推进阶段(2011 年至2016 年)

3.1.3 全面实施阶段(2017 年至今)

3.2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架构

3.2.1 中央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3.2.2 地方层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3.3 中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制度演进的特征

3.3.1 绩效理念和方法逐步树立

3.3.2 地方制度建设探索领先于中央

3.3.3 信息保障制度配套改革跟进

3.3.4 管理规范坚持循序渐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政府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效果评价—基于省级层面数据

4.1 研究假设

4.1.1 预算绩效与预算申请

4.1.2 预算绩效与财政透明

4.1.3 预算绩效与民生支出

4.2 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4 断点回归模型建立

4.3 实证结果分析

4.3.1 OLS回归结果分析

4.3.2 断点回归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非参数估计的回归结果

4.4.2 不同带宽下的回归结果

4.4.3 协变量的连续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政府执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评价—基于地方政府视角

5.1 地方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的文本分析

5.1.1 研究设计

5.1.2 政策发文数量和属性分析

5.1.3 政策发文内容分析

5.2 地方政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的问卷分析

5.2.1 研究基础

5.2.2 调查对象和问卷设计

5.2.3 问卷结果统计分析

5.3 地方政府现行预算绩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5.3.1 现有预算绩效管理政策约束力明显薄弱

5.3.2 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绩效分析质量

5.3.3 绩效管理方法难以适应基层实际需要

5.3.4 政府会计、政府审计与预算绩效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英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述评及启示

6.1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6.1.1 联邦政府预算制度特点

6.1.2 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6.1.3 美国联邦政府绩效预算管理模式

6.2 英国中央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

6.2.1 中央政府预算制度特点

6.2.2 中央政府绩效预算管理制度的历史演进

6.2.3 中央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6.3 对中国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的启示

6.3.1 出台顶层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6.3.2 协商绩效指标,赋予灵活性

6.3.3 公开绩效信息,提高透明度

6.3.4 严格绩效问责,确保政策落实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政府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措施

7.1 全面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

7.1.1 制度顶层设计

7.1.2 职能整合设计

7.1.3 第三方主体定位

7.2 全面推进绩效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

7.2.1 提升第三方绩效评估质量

7.2.2 扩展绩效评价对象范围

7.2.3 量化预算绩效目标和指标

7.2.4 监测预算绩效信息输出过程

7.2.5 改进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方法

7.2.6 落实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倒逼机制

7.3 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的技术保障

7.3.1 加大绩效分析专业人才的培养

7.3.2 建立智能绩效信息分析技术平台

7.3.3 开发绩效信息资源对接系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清代的经济法律论文提纲下一篇:历史建筑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