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算审计(通用8篇)
[摘 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对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逐步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管好、用好高校教育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成为高校管理层应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高校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一些加强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执行;决算审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20.018
[中图分类号]G647.5;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0-00-01 高校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的内容及意义
高校对财务预算执行的审计既包括学校整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也包括各个职能处室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具体包括收入预算执行的审计和支出预算执行的审计。收入执行预算主要包括各项收入是否及时、足额到位;是否严格执行各项收费政策;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支出预算执行审计主要内容包括:支出是否有预算,是否超预算;是否有截留、挪用、挤占专项资金;是否有无虚列支、以领代报;是否有支出浪费现象等问题。高校决算审计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存在或形成是否真实、合法,决算报表是否完整、正确以及报表项目是否真实等。
高校开展财务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可以加强高校对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和约束,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能推动高校资金合理规范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可以拓展审计领域和范围加强审计力度,扩大审计影响,促进高校各项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高校开展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内审工作起步较晚,审计工作经验不足,部分高校往往存在审计重视程度不够、审计的广度及深度不够、审计方法落后以及不注重绩效评价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高校领导对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不够重视,高校审计部门并未按教育部门要求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作为经常性审计工作。大多数高校对此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即使从事了该项审计,也因时间仓促、人手紧张等原因而走马观花,草草收场。财务及其他部门因担心审计而暴露财务管理问题或缺陷,在审计过程中配合不够积极,相互推诿。
2.2 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广度、深度不够
受时间和审计力量的限制,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和决算审计往往只抽查部分部门和部分项目进行审计,并未做到对高校整体、各个部门、各个项目进行审计,造成审计广度不够。另外,高校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往往主要停留在财务收支数据的准确性上,比较注重查错纠弊式审计,而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预决算执行的效益分析不够,而导致审计的深度不够。
2.3 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方法有待改善
大多数高校审计部门未与财务部门联网,审计部门对预算执行与决算的审计仍采用原始的查阅财务纸质报表、账本、凭证等资料,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低,且不利于审计部门对经济业务的事前、事中监督。高校审计工作并未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审计方法,使审计员工作得到解放而提高工作效率。
2.4 高校审计工作偏重于事后审计,不注重整改后的审计
目前高校审计工作往往存在偏重事后审计,轻事前、事中审计的问题,这样不利于事件的防患于未然,不能对经济活动和业务开展起到事前、事中监督,这种滞后性的审计,不利于审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审计效果。很多高校在审计完成并提出整改意见后就任务该项审计工作已经结束,很少对整改结果作进一步追踪审计,容易造成相关部门对错误、问题认识不足,年年审,年年犯,达不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加强高校财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相关审计制度
高校应按审计署、教育部颁布的相关制度,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建立健全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方面的制度,将该项审计工作予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引起学校领导、审计部门、被审计部门的高等重视,维护审计人员权益,提高审计质量。
3.2 坚持点面结合,拓展审计广度和深度
首先,要改变审计人员一人多岗现象,加强审计力量,优化审计结构,为提高审计的广度,夯实基础。其次,应将审计监督贯穿于预算的全过程,对财务的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进行全方位的审计监管。最后,审计部门应将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的经济性、收益性等进行绩效评价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审计整改落实跟踪审计,全面提高审计的广度和深度。
3.3 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在传统审计方法的基础上应积极探索数字化审计方式,配合和优化财务预算审计软件,使审计软件与财务软件衔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与跟踪审计。要改变事后监督审计方式,积极探索事前预警、事中监督、事后审计相结合的监督机制。
3.4 重视抓好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
高校应将审计意见的整改落实置于审计其他环节同等重要位置。首先,要出台审计整改工作的系列规章制度,细化整改工作条例,明确相关单位、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提高整改落实的思想认识,不应将整改作为一种思想负担,有抵触心理,而应将审计整改看成是治病救人,促进提高的目标。再次,要落实审计整改的问责机制,高校应对审计整改落实不认真、不配合的部门及个人追究其相应责任,并与考核相挂钩,推动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结 语
强化高校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对全面推行预算管理,减少浪费,杜绝腐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审计质量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各高校应积极加强审计,促进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高等学校是国家财政预算的基层预算单位和国家教育预算的重要财政预算执行部门,其财政预算执行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直接关系国家教育资金的效益。开展高校财务预算绩效审计,建立适合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对提高高校财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审计评价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预算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
部分高校尚未建立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缺乏公认的绩效审计标准。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结论时,只能根据审计人员工作经验和职业判断进行审计评价。这样的审计评价结论往往缺乏公平性、客观性、合理性,导致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结论产生怀疑,可信度性较差。
1.2 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没有统一
目前高校规模较为庞杂,不仅有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还有医院和后勤服务集团,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建立了预算绩效审计标准。但各高校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难以对比、分析、判断,审计评价结论误差很大,评价结果可比性差。
1.3 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评价失真
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是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基础上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评价的。由于高校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的管理控制行为,受高校内部管理和监督,和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其独立性很差,又加上审计工作和任务重,审计人员又少,使得取得充分的、可靠的、完整的审计证据就显得十分困难。预算绩效审计证据不充分、不适当,会导致审计评价不客观、不全面,影响审计质量。
1.4 缺少必要的高校绩效审计评价法规和标准
目前高校审计仍以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和基建工程审计为主,忽视效益审计和绩效审计。对于高校的预算绩效审计,目前又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对预算绩效审计实施的程序、审计方式、审计结论、底稿编写、报告内容、成果转化等都不清楚,其质量要求和控制等方面缺乏规范和指导。实际工作中既没有明确高校开展预算绩效审计的内容,也没有制定预算定绩效审计标准。由于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文件,导致预算绩效审计难以开展。
1.5 内部控制不健全,预算绩效审计评价缺乏依据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是非营利组织,只注重完成国家计划招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但不注重经济效益和成本效益,普遍存在:“重投入,轻产出”、“重教研,轻管理”、“重采购,轻使用”等现象。目前部分高校内部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建设薄弱,内部控制不力或失控,没有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使得开展预算绩效审计积极性不高,导致了预算绩效审计评价没有一定的秩序保障。
2 高校财务预算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
2.1 高等学校预算经费管理情况审计评价
(1)预算编制的原则、方法及编制审批的程序是否符合上级主管理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本校的规定和要求,是否体现了“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单独核算”的原则。各项收入和支出是否按规定纳入预算管理。支出预算是否符合上级和本校的规定。是否坚持了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预算编制有无细化到明细科目、细化到具体部门。
(2)预算方案的编制是否真实、合法、有效,是否及时上报上级主管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批复。学校对预算是否经法定程序审批,按规定时间下达。
(3)预算编制依据和标准是否合理,人员经费标准是否准确,公用经费定额是否合理。专项经费政策依据是否充分,重要项目支出是否经过科学论证,是否有可行性预测。
2.2 高等学校预算收入情况审计评价
(1)预算收入项目是否齐全,各项收入是否真实、合法、完整,有无隐瞒、少列收入。应当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是否纳入学校预算,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是否有切实可行地保证预算收入目标实现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2)学校是否根据预算目标积极组织收入,有无隐瞒、截留、挪用或设置账外账、“小金库“等问题。
(3)有无利用应付暂存、代管项目等过渡性会计科目持账隐瞒收入或直接列收列支等问题。
2.3 高等学校预算支出情况审计评价
(1)预算支出是否严格按照预算确定的经费项目和支出用途进行开支或拨付经费,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学校有关财务规章制度的规定,是否专项专用,是否存在擅自扩大支出范围和提高开支标准的行为。是否有切实可行地保证预算目标实现的控制措施和办法。
(2)各项支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无随意改变支出的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多列、不列或少列支出。预算支出中有无虚列支出、以领代报和以购代置现象,有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和其他违纪违规问题。是否按特定项目或用途专项专用,有无挤占或虚列行为,会计核算是否合规、正确。严格按计划执行,有无超计划等问题,是否按照标准考核、监督支出,各项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资金使用效益如何。
(3)有无利用应付暂存、代管项目等过渡性会计科目持账隐瞒收入或直接列收列支等问题。
2.4 高等学校预算执行结果审计评价
(1)收入预算的完成情况,全年预算收入与预算支出是否平衡。
(2)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各项目实际支出与支出预算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项目支出的效益或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项目申报书》确立的预期效果。
(3)学校及各部门为保证预算的完成,采取的加强管理和增收节支措施。
(4)学校及各部门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有无重大违规违纪问题,还存在哪些管理薄弱环节和内部控制漏洞。
3 高校财务预算审计评价方法
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成本、效益都能准确计量的项目绩效评价。
比较法。是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实施效果、历史与当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较,综合分析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实施效果的内外因素,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最低成本法。是指对效益确定却不易计量的多个同类对象的实施成本进行比较,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适用于公共管理与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领域支出的绩效评价。
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等对财政支出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绩效目标实现程度。
4 高校财务预算绩效审计评价的主要指标
4.1 预算绩效指标
(1)预算调整率=年度预算调整数/年初预算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年初预算的准确程度及学校财务状况调整不可确定因素的程序。预算调整率越低越好,表明预算准确性高。
(2)收入预算完成率=(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本年收入预算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收入预算实际完成的程度。收入预算完成率一般越高越好,表明收入预算完成程度高。当然,收入预算完成率高可能是收入预算不合理,测算收入过于保守所造成的。
(3)支出预算完成率=(事业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本年支出预算数*100%
该指标反映了支出预算实际完成的程度。一般来说,支出预算完成率小于或等于1。支出预算完成率越高,表明高校事业计划完成程度越高。
4.2 教学绩效指标
(1)师生比=学生人数(折成本科、专科生后的年均数)/教师人数(年均数)
该指标说明高校的人力资源的利用,间接反映办学效率。师生比越高,说明学校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越好。
(2)生均培养经费支出=(教学支出+业务辅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学毕事务支出+其他支出+离退休保障支出+科研支出)/学生人数(折成本科、专科生后的年均数)。
一般来说,学校层次越高,实力越强,培养学生所需的经费就越多。在同等条件下,不考虑学生培养质量,生均培养经费越少,反映学校的办学成本越低,提高办学效益的状况越好
(3)教学活动收入年增长率=教育事业收入增加金额/上年教育事业收入*100%
该指标从动态角度,反映学校在教学活动方面、自筹奖金方面的努力程序和状况。与其他高校相比较,则可以反映学校教学活动的创收状况和财务管理水平。
(4)人员经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教学、业务辅助、行政管理、后勤、学生事务、其他、离退休保障和科研等方面中的人员经费支出+经费支出中的人员经费支出)/学校支出总额*100%
在学校的全部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比例就越低,真正用于事业发展的部分就越少。不同地区,人员经费水平存在着差异,故该指标作为可比因素加以考虑。
4.3 科研绩效指标
(1)科研总收入=科学事业费拨款+科技三项拨款+科研服务收入
该指标反映高校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以及对社会开展科技服务的水平和状况,是学校综合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
(2)科研项目完成率=按期课完成数/到期应完成课题总数*100%
该指标反映高校科研项目按期完成情况。该指标越高,说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则低。
(3)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已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科研成果总数*100%
该指标反映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也反映科研成果利用的程度以及科研成果推广情况。
4.4 资产绩效指标
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固定资产增加额/上年固定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资产增长速度。资金规模相当的学校,固定资产年增长率越高,说明学校办学条件就越优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2009.
[2]审计署行政事业审计司.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指南[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9.
[3]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会.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预处管理与绩效评价体系建设研讨会资料,2009.
[4]何家臣.国外部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经验与启示[J].人力资源管理,2009(,12).
[5]陈可.浅谈当前我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J].广东科技,2010(,2).
[6]谢祖仁.高校实行预算绩效评价的研究[J].中国外资,2009(,9).
[7]张克友.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指标的应用分析[J].企业经济,2007(,10).
[8]陈雪珍.高校预算执行绩效评价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6).
[9]余三元.我国高校经费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3).
财政效益审计就是审计机关通过一定方式对财政支出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监督活动。其中经济性是指以最低的费用达到财政支出目的,即支出是否节约;效率性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财政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效果性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即支出是否达到了目标。财政效益审计的核心就是要从公共支出和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审计评价。
财政体制是财政审计的重要载体,联系财政体制来理解和把握财政效益审计十分必要。当前对财政效益审计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来自于财政支出方面: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与损失浪费并存,财政支出结构性差异明显,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的效率性和均衡性差,支出标准尚不完善,滚动式项目库作用尚不明显,财政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中由原先的收支并重审计转向当前的支出审计为主,以促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加强对本级政府转移支付资金和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整体性、效益性、宏观性和建设性。
从近年审计情况看,财政效益审计在实际执行中面临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评价指标等方面不确定的困难。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当前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政府财力关系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执行中往往存在预算不细化、预算管理不透明、专款下达晚、资金分配随意性大和预算不完整等问题,结果出现调剂、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向人大瞒报预算情况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真实性的问题,其实与效益性紧密相联,是财政效益审计的重要方面,但由于目前没有一项法律法规来明确转移支付中中央与地方的财力分配关系,使审计评价、处理等方面不易把握。此外,财经领域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效益审计在探索中渐进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技术性问题。因此,财政效益审计不能一步到位,应当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既不能满足于在真实合法审计中发现一些效益方面的问题,也尚不能达到象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
二、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和做法
由于审计主体与客体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应当把重点放在财政管理及耗用资源最多、效益容易衡定的支出项目上。具体地讲,就是围绕预算管理及预算支出特点开展效益审计,确保财政支出有绩有效。
(一)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应突出财政支出管理审计
当前财政领域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制度改革,旨在从财政支出体制入手,规范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财政支出体制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应围绕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不断推动各项财政改革的顺利进行与改革措施的落实。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真正从根本上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对财政支出管理审计首要的是从财政分配入手。对财政分配环节审计,着重看预算编制中财政支出安排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有力支持经济发展;财政支出结构是否符合公共财政要求,有效解决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短腿”问题;分配中是否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体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公共财政普惠百姓生活。同时,还必须对财政支出管理配套措施情况进行审计,如转移支付是否建立最低财力保障机制,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有无财政激励约束机制等;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是否包括所有预算执行单位,是否将专项资金也纳入集中支付范围。
预算执行审计中可按照“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的思路来逐步深化财政效益审计。围绕规范财政管理,建立和完善支出管理制度这一目标来开展审计,可以按照一年确定一个目标,一年解决一个问题的思路,通过连续几年的审计,实现由最初规范财政部门自身行为到促进财政转变以支出管理为重点,不断建立和完善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配套财政管理制度,使财政分配体现公平、合理、效率的目标。如对部门预算改革情况的审计,首先检查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单位是否全面,是否达到同级预算单位全部实行部门预算管理的目标;其次看部门预算的编制是否将取得的各项收入及安排的各项支出纳入编制范围,是否逐步实现综合财政预算的目标;第三检查公用经费是否实行定员定额管理,支出标准体系是否发达到科学合理透明的目标;最后检查预算执行结果,是否达到严格执行免年初部门预算的目标。
(二)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应强化预算执行单位和部门的行政成本审计
对本级预算单位及下属二三级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是预算执行审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近年审计情况看,作为预算执行主体的部门和单位,有的粗放管理,缺乏预算意识和大局观念,超预算支出,铺张浪费、滥发钱物,人员车辆严重超编;资产管理不善,损失浪费现象严重;部门预算、非税收入和政府采购等财政支出改革制度在有的部门难以落实;挤占、挪用、滞留专项资金的问题时有发生。对预算执行单位开展行政成本审计就是要抓住与行政管理有关的各项支出的监督,综合评价其经济性、效益性,并延伸到部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以达到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注重审计分析年初预算安排行政管理费支出占整个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看其是否合理;审计分析行政管理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及财政收入增长率是否协调;审计分析政府集中采购程度,是否达到节省支出的目的;审计分析各部门年初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是否按照部门预算标准完成全年项目计划安排。具体到某一部门或单位,就是看人、财、物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执行;内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是否按职责定岗定人,是否存在超编、借用、随意聘用临时工,各项支出是否有预算、有计划、有定额标准;资产管理是否安全、完整,有无闲置损失浪费问题;管理使用的财政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及时下达拨付,有无挤占挪用等。
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前,可将上述审计的重点和方法作为年初预算执行审计总体方案的编制内容,并细化成统一表格,把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与其承担的管理职能结合起来,逐步开展政府部门行政管理成本审计。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苗头性问题,深入分析成因,有些是制度或政策本身造成的,要特别关注,找出管理中的漏洞,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降低各种消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如针对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与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之间的工作未彻底理顺,造成预算单位资金周转速度慢,资产管理核算不规范,财政资金分散存放,不利于发挥最佳效益的问题,一方面对会计核算中心提出改进意见,规范其核算管理,另一方面促使财政部门不断深化和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从而彻底解决体制、制度层面的问题。
(三)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应抓住财政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审计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在现行体制下,掌握和分配这些资金的部门众多,既有财政机关也有各主管部门,在财政机关内部又分散于各职能机构;分配时既“切块”又“分条”即由财政机关拨给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按“条”下拨;使用单位众多,致使资金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当前财政部门在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分配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转移支付形式过多,计算方法不一,不仅使管理繁琐复杂,而且给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督和评价带来困难;专项拨款种类过多,分配随意性大,透明度差;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比重小,资金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专款下达晚,滞留欠拨挤占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一要看转移支付形式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二要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数额确定依据是否科学;三要看专项转移支付是否有明确严格的事权依据和规范的分配方法,分配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性大、透明度差,财政资金低效甚至无效运作。对各级政府安排用于本级支出的专项资金审计,主要审查是否按批准的预算安排资金,有无用于其他方面或没有完成预算;资金是否用在了寸比准的项目上,有无擅自改变项目,将生产性资金用于建房购车、弥补行政经费等非生产性项目;项目支出是否按照计划完成并能够发挥作用。
三、预算执行审计中开展财政效益审计的方式方法
一是坚持与财政收支审计相结合。效益审计离不开财政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在目前财经领域的违法违纪问题还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只有在保证真实合法的前提下,才能够谈效益,因此,还必须把效益审计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有机结合起来。
二是制订详细审计方案,做好财政效益审计的充分准备。财政效益审计综合性很强,尚无成熟的理论操作指南,需要在充分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制定出周密细致的审计方案,要跳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模式,根据审计目的,着重对某个项目和某一具体事项效益进行评价。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既能够按时获取证据,又不会增大审计成本。
三是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审计调查,具有范围广、覆盖面大、针对性强、工作方式灵活等特点,更能被被调查单位接受,更易引起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的重视。因此,开展财政效益审计时,结合审计调查手段,能更好地分析问题产生的体制机制上的原因,有效地发挥审计监督服务职能。
甲方:四川上承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乙方:山东华铭工程有限公司
兹有四川绵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委托甲方,为乙方建设工程进行工程造价审计工作。
一、1项目名称:年产8000套台电(扶)梯生产基地二期
2项目地点:绵阳市游仙区石马镇百胜村4、6社
3项目规模:钢结构生产车间二期12676.44㎡,科研及接待大楼5755.47㎡。
4送审造价:22840617元。
二、服务范围:
1、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
三、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开展各项审计工作,提供咨询意见和最终审定意见;
2、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咨询和审核服务工作,保证咨询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
3、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商业机密,严加保密。除非经建设方同意,甲方不得将其知悉的商业秘密和资料对外泄露。
4、因非甲方的责任造成进度的推迟或延误而超过约定的日期,双方应进一步约定相应延长合同有效期。
5、甲方在责任期内,应当履行咨询服务工作,因甲方的单方过失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向乙方进行赔偿。累计赔偿总额不应超过酬
金总额(除去税金)。
6、未经对方的书面同意,各方均不得转让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
7、甲方及甲方人员不应接受咨询合同约定以外的与工程造价咨询项目有关的任何报酬。
8、甲方不得参与可能与合同规定与甲方利益相冲突的任何活动。
四、甲方的责任与义务
1、乙方应对甲方所进行的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合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帮助;
2、乙方应负责与咨询业务有关的第三方的协调,为甲方工作提供外部条件;
3、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免费向乙方提供与本项目咨询业务有关的资料;
4、乙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就甲方书面提交并要求做出答复的事宜做出书面答复。甲方要求第三方提供有关资料时,乙方应负责转达及资料转送;
5、乙方应当在约定的业务范围内授予甲方以下权利:(1)甲方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如遇乙方提供的资料不明确时可向乙方提出书面报告;
(2)甲方在审计过程中,有权对第三方提出与本咨询业务有关的问题进行核对或查问;
(3)甲方在咨询服务过程中,到工程现场勘察时,要有乙方人员陪同;
(4)甲方有权询问工作进展情况及相关的内容;(5)甲方有权阐述对具体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6、乙方应及时提供设计施工图纸及电子图;
7、按本约定书的规定,乙方方应按合同规定付费;
8、乙方应当履行本合同约定的事项,如有违反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赔偿给乙方造成的损失。
五、服务收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工程咨询企业管理办法》等文件和其他服务收费规定,双方协商确定如下:
1、经双方协商,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收费总额为陆万元整¥60000.00元。
2、支付时间:
(1)本协议签订当日,款项一次性付清。
六、违约责任
合同任何一方违约,应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七、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八、合同生效
本合同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二份,自签定之日起生效。甲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章):
乙方(签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章):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本次会议报告20xx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20xx年,市审计局在市委、市人大的正确领导和监督支持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山东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紧扣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题主线,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大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力度,定位于服务,立足于监督,着力于规范,圆满地完成了20xx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任务。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审计业务和机关效能建设,不断提高审计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人大监督预算执行和审批财政预决算提供客观依据。一是加强审计法制建设。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分别印发了《临沂市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和《临沂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等6项措施办法,实现了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推行行业系统审计。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方案、统一数据分析、统一报表口径、统一定性处理、统一报告模式”的“六统一”原则,全市审计机关上下联动,开展地税和国土管理等部门的行业系统审计,提升了审计的整体效能。三是强化责任考核。制定了预算执行、经济责任、政府投资等6个专项考核办法,明确责任目标,争创审计“精品”,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
今年,共审计了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环保局等17个一级预算执行部门,延伸审计了24个单位;对全市地税部门税收征管、土地资源专项资金等4个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或调查,涉及部门单位476个。从审计情况看,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四三二一”总体思路,围绕县域经济“三年倍增、五年跨越”和“过四五、双翻番”的奋进目标,积极作为,攻坚克难,圆满地完成了预算任务。
——收入增幅和质量实现新的突破。在经济形势复杂、减收因素较多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强力突破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各县区招大培强、加速发力,各级财税部门强化征管、服务发展,财政收入实现高质量、快速度的增长。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4%,增幅居全省第4位,前移9个位次;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9.4%,居全省第3位,比上年提高4个位次,收入增幅及税收比重在全省排名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服务发展和保障民生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县域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科学调配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增强保障能力,促进了经济和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市财政投入25.3亿元,建立了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投入4.8亿元重点支持640个企业技改项目,创新融资模式为企业“输血”187.8亿元,优化环境为企业减负29.4亿元,推动企业“转调创”。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占财政总支出的64.3%,高于全省8.2个百分点,确保了各项民生政策的落实和“十项民生大事、二十件民生实事”的顺利实施。全市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17.9%、37.6%、18.1%,其中市级三项支出分别增长41.2%、29.4%、24.4%,均达到法定增长要求。
——财税管理和监督水平不断提高。财税及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管理方法,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水平。地税部门加强社会综合治税,实施以电控税、先税后审、股权变更税收前置等措施,促进了税收的持续增长。财政部门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采取“集中支付+财务核算集中监管”模式,将266个市直预算单位全部纳入核算系统,有效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对19个重点民生支出项目实施绩效评价,促进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推进县区分片设立乡镇财政监督办事处,被财政部评为“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监督重大事件”;全年政府采购72亿元,节约资金10.7亿元;财政投资评审85.6亿元,审减和查出不合理资金10.6亿元。
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省十一届二次党代会、市四届二次党代会、自治县七届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减贫摘帽”总目标,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促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态势。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完成了县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任务。县级财政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9,117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1%,一般预算支出187,7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3%;年末滚存结余3,691万元。实现基金预算收入总额22,166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7%,基金预算支出22,33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88%,年末滚存结余976万元。新增债务23,773万元,偿还债务本金6,470万元,年末地方政府性直接债务余额45,963万元。良好的财政收支,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财力保障,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
—积极应对各项挑战,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因上年一次性收入增长和20**年财税体制改革政策性减收等因素,财政收入增长压力增大,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积极面对挑战,以“三大战略”为抓手,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实施和城镇化、服务业快速发展,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促进民生持续改善,社会保障更加有力。一是加大民生领域财政投入力度,县级投入农林水、教育、社保、医疗卫生和计生等民生领域的支出117,536万元,比上年增加17,170万元,增长17%。县财政用于农林水、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5%、6%、24%、27%,其中用于教育支出44,764万元,不包括债务资金,如务星高级中学贷款11,600万元,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完善了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了我县办学能力,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和创新素质。二是加大民生资金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民生资金落到实处。20**年县审计局除对县卫生局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对医疗卫生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外,还对保障房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以及农业方面等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
—贯彻落实中央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在财政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中,突出检查被审计单位对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二项”规定和县委“四十二条”规定的执行情况,经检查发现,被审计单位加强了接待费、交通费和外出学习培训等支出管理,“三公经费”支出稳步下降。
第一部分 审计情况
根据《审计法》及其《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县审计局对20**年度县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自去年6月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工作以来,共完成审计项目32个,其中:上级业务部门委派1个;县政府计划安排和交办项目31个,查出违规金额7,077.92万元,促进增收节支金额3,191.6万元,其中:已上交财政2,838.6万元、减少财政拨款353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849.28万元,应调账处理2,925.17万元,其他处理111.87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11,864.95万元。审计向检察机关移送经济案件处理1件,移送主管部门处理1件,提出审计整改建议并被采纳79条。政府投资项目委托审计170个,送审金额29,271万元,审减金额1,526万元,审减率5.23%。
一、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20**年,县财政局围绕县人大批复的预算,大力组织征收,但因受到省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税收分享比例调整,本级收入在上年基础上减少了187万元;在预算支出方面,合理安排,较好完成了预算支出,保持农业、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重点支出逐年增长。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收入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应缴未缴预算收入2,597.85万元,且有坐支现现象。涉及单位有县财政局、县国投公司。
(二)财政存量资金清理盘活程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一是拆借财政资金金额大,部分挂账时间长,清理清收和核销不及时。截止20**年末,县财政预拨和拆借累计16,486.65万元;二是专项资金沉淀、闲置金额较大,部分资金挂账时间长。截止20**年末,其中:总预算上级专项资金未拨余额20,934.72万元(20**年当年15,068.75万元、20**年以前年度上级专项资金余额5,865.97万元);基财局涉农专账专项资金未拨余额2,021.28万元;国库股国家储备粮油及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专户留存20**年以前年度专项资金176.87万元;国库集中收付中心各预算单位留存各类专项资金共计58,169.35万元(农行3199账户20,773.52万元,信用社10439账户37,395.83万元)。
(三)税收征收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重点税源需进一步加大监控力度。经抽查,重点税源主要存在:征管档案资料存在收集资料不完整情况,如未收集工程进度、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等资料;管理台账记录开工时间与纳税对象申报缴税时间间隔较长。
(四)其他违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是县国投公司坐支现金、白条抵库。20**年县国投公司坐支现金13.4万元,白条冲抵现金库存1.75万元。
二是支出依据不充分。20**年县国投公司列支办公费1.4万元只有发票一张,无相关附件。
二、县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根据县政府安排,20**年下半年对文鸣同志任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期间(-20**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3-5月份对县国土资源局的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部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预算执行总体较好,相关单位提供的财务资料基本能够真实地反映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在财政财务收支活动中,基本能遵守有关财经法规。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预算收入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应缴未缴国库和财政专户167.37万元,且存在坐收坐支现象。涉及单位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和县国土资源局。
二是违规开设账户,且账户拆销后未对有关收入进行清缴。县国土资源局20**年5月因拆销违规开设“建设用地预存款专户”,将账户余额196.82万元全部转局机关经费账户,未对专户有关收入进行清缴,其中应缴土地开垦费等非税收入和利息收入余额20.99万元,其余为土地征收预存款与矿山环境治理和工程保证金余额,未进行清缴。
三是非税收入核算管理不规范。其中:单位非税收入窗口统计台账与财政专户实际收到的.资金相差32.65万元;罚没收入入库金额与单位台账不符8.02万元;收费窗口统计台账与相关股室台账不符。
(二)预算约束不力,超预算支出金额较大。主要表现为县国土资源局20**年度的公用经费超预算支出184.89万元,超预算支出率108%。
(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2010-20**年期间,挤占挪用旅游公厕、仡佬族三幺习俗专项补助专项资金、无线覆盖运行维护等专项经费26.08万元。
二是滞留、闲置和沉淀专项资金。其中: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滞留、闲置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13.29万元;县国土资源局截止20**年末,沉淀留存土地整治开发、土地复垦费等专项资金2,202.28万元。
三是违规提取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至20**年期间,从农村电影放映场次补贴中违规提取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费用20.73万元。
(四)会计核算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决算编制不真实。县国土资源局财务20**年底决算时,虚列土地开发项目和测绘评估支出共35.62万元,将工资福利支出、招待费和交通费等公用经费共119.02万元调入到劳务费和其他类别中列支。
二是收支未纳入会计核算,且存在公款私存现象。其中:县国土资源局20**年度代征税款402.47万元收缴未纳入单位财务核算,且有公款私存行为;县文体广电旅游局20和2011年分两次从县发改局报账龙神塘至楠木公路项目款和表演场环形看台工程款共10.87万元收支未入单位账务核算。
三是结余资金未进行分类核算和管理使用。县国土资源局将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笼统列在事业结余中混淆管理使用。
四是收入挂往来核算。20**年度县国土资源局将财政预算拨款2,132.46万元列往来款核算。
五是支出依据不充分20.41万元。涉及单位有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六是多列和重复支出。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存在无原始凭证多列支出和重复支出0.17万元。
(六)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不规范。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实施基本建设项目大小工程结算37个,金额463.56万元未按基本建设项目会计制度规定单独设置账务核算,以及反映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二是工程款与相关税款不同步。县文体广电局对营业税有关规定和务府办发〔2010〕156号文件精神执行不够,仍以领条支预付工程款302万元。
三是应执行未执行招投标程序。县文体广电局和县国土资源局对超过50万元的服务项目都未执行招投标程序,县文体广电局和县国土资源局涉及金额分别为70万元和172.55万元。
(七)国有资产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国有资产出租、处置收入未执行收支两条线。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都存在。
二是应列未列固定资产核算,以及登记相关卡片。县国土资源局和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涉及金额分别有4.04万元和6.07万元。
三是土地、矿山等国有不动资产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县国土资源局对土地管理存在无土地储备库台账、用地和征收台账。
(八)财务管理制度执行不够得力和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部分款项挂账时间长且余额较大。截止20**年末, 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往来款项总额达1,006.04万元,其中20以前个人借欠款余额51.55万元、预付工程款21万元等。
二是现金管理不够规范,出纳未登记现金日记账。2010年以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及其直属部门出纳均未登记现金日记账,收取现金后送存银行(收款与缴存银行时间最长达5个月),直接记银行存款,未登记现金日记账反映现金收支情况。
三是差旅费报销制度不够规范。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及其直属部门差旅费报销存在部分职工重复填报差旅费,旅店业发票作餐费报销,出差时间、地点与有关资料不相符,发票不真实和无发票等填报住宿费,出差日期与相关资料的记录不符等不规范现象;县国土资源局报销差旅费存在有的用生活费(餐馆)发票报销住宿费,有的用娱乐场所发票报销住宿费等不规范行为。
四是未执行“一支笔”签字制度。县国土资源局执法大队经费统一在局机关财务核算,但执法大队在报销费用时,由执法大队长签字,分管财务副局长未签字。
五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精神执行和“三公经费”控制不够。县国土资源局20**年度单位自主发放奖励8.65万元;县文体广电旅游局2010-20**年期间,在事业支出和往来帐中列支公务接待费216.93万元,其中公用支出中177.27万元,占公用支出的28%。
(九)其他需要反映的问题。
农村电影放映场次可信度不高。县文体广电旅游局财务资料反映,2010年、2011年、20**年,每年按全县109个行政村,每村每月放映1场共1308场报账支付放映队补贴,三年分别支付补贴16.85万元、16.57万元和16.55万元。经延伸调查反映有的村未放映过,有的村连续放映多场。
对上述问题,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根据审计报告、决定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基本整改落实,县国土资源局对部分问题在审计期间主动作出整改落实,对部分问题根据审计报告、决定正在研究落实整改措施。
三、乡镇财政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以及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
为了解乡镇经济运行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20**年根据县政府安排,组织对大坪镇、丰乐镇财政决算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其中对任克洪同志任大坪镇政府镇长期间(2010-20**年)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大坪镇和丰乐镇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下达的财政收入任务,能保证重点工作稳步开展,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
(一)预算收入和其他专项基金收入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滞留未及时解缴入库。其中:大坪和丰乐镇滞留预算收入分别有23.97万元和15.18万元未解缴入库。
二是财政资金垫缴或弥补费用完成社抚费、新农合和烤烟下达任务。大坪镇财政资金累计垫缴社抚费13.38万元、垫缴新农合款9.71万元、20**年弥补外烟收售费用11.9万元;丰乐镇用财政资金累计垫缴社抚费12.1万元,垫缴新农合款3.83万元、20**年弥补外烟收售费用25.98万元。
(二)专项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主要表现为:
一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大坪和丰乐镇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分别有59.22万元和54.7万元。
二是部分扶贫资金未执行专户管理和封闭运行,且长期滞留未使用。丰乐镇20**年以前历年扶贫资金20.73万元滞留镇总预算账上未使用。
三是报账资料不真实,擅自改变扶贫实施用途。大坪镇以不真实的资料报账胜利村经果林项目资金20万元,实际将资金用于胜利村坪头组公路建设。
四是涉农补贴资金长期滞留信用社。丰乐镇涉农补贴资金因户主和账号错误以及部分农户外出等原因, -母猪补贴资金、物价补贴和退耕还林补贴共1.97万元长期滞留该镇信用社未兑现农户。
关键词:预算执行审计,审计风险,防范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壮大, 国家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给国家预算执行审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民众对国家预算支出的关注也为预算审计的结果公开透明化提供了理由。针对当前中国政府的财政行为和审计行为的现状, 加大对财政预算审计风险的控制是避免不科学审计严重后果的必然。国家审计部门的不合理预算审计将影响决策层的基本财政方针, 影响到全国的经济发展稳定, 甚至影响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地位。
一、加强预算执行审计风险的必要性
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 财政性的大幅投资频率也在逐年增加。国家4万亿刺激经济的大手笔就是对这种判断的最好诠释。但是公众对财政投资的方向质疑也随之发生。大笔投资投往哪里?投资的过程由谁监督执行?如何防范投资风险?如何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这些问题都是公众给审计部门提出来的。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增加的今天, 控制预算执行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我国审计的历史原因和当前体制的客观原因, 导致国家审计的专业不足、独立性不强、审计深度难以达到、审计范围受到局限。国家审计专业人员的数量不足, 审计工作量巨大、时间紧, 审计队伍整体综合能力低等问题都制约了当前中国的审计风险控制能力。在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的今天, 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确保经济平稳发展, 加强国家审计队伍的建设, 提升升级风险控制能力;建立健全审计风险控制机制, 对维护政府权威和公信力至关重要。
二、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一) 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主体为先。所有的经济活动的发起点都是人, 所以所有预算执行审计的主体——人, 必须得到相关行业标准的严格把关, 将素质最高、综合思维能力最强、业务水平最好、道德水平最高的审计人才资源纳入国家预算执行审计人才团体中。用最强的责任风险意识、最全面的业务知识和最权威的预算审计执行力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控制。所以说, 任何一笔国家的财政支出经过最严格的把关后才能投入国家的经济大环境中。
(二) 坚持预算审计制度。制度是保障, 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有效载体。预算工作人员在执行预算审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审计相关的各种知识, 但是, 由于人脑的思维有限性和非全面性, 执行的预算审核难免出现偏颇。只有严格按照制度的规范有条不紊地执行, 杜绝主观负面因素的影响, 才能实现预算执行审计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三) 坚持预算执行审计复核为辅。任何一个预算执行审计方案的公布和实施都必须经过复核, 要多方采纳意见, 合理把握尺度, 以期将最优化的方案向社会和公众公布, 在公布预算执行审计方案后, 还必须保持采纳意见和修改的预备方案, 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 在优化中实施, 在实施中再优化。
三、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
(一) 要不断提高审计人才队伍的素质。这既是当前国家审计的基本要求,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审计工作人员仍然是定岗制。事实上, 长期定岗不仅会造成人才职业疲劳, 滋生惰性, 还会滋生腐败。任何一笔预算资金的执行审计都要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完成, 且容易受到审计人员个人因素的影响, 可能引发审计单位内部腐败。最常见的就是审计人员和预算资金可能受益方相互沟通, 影响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必须加强对审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养的培养, 用高道德水准约束, 用高薪约束, 保证审计人员心无旁骛。
(二) 要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经济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预算体制改革, 三者虽然范围由大到小, 但是影响却是环环相扣。必须增强预算审计结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通过这样的措施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一笔预算资金如何使用, 用到哪里, 用多久, 这些问题都是预算审计结果中必须详细体现的。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投机倒把, 减少政府内部腐朽势力的干预。
(三) 要健全预算执行审计的质量控制机制和体系。预算审计的执行不同于其他经济行为, 它直接涉及到审计对象所面临的风险程度。必须从严查审计源头、控制审计过程、严格考核审计结果来保证审计的整体质量, 对预算执行审计的对象要建立数据库, 建立研究机构, 掌握风险规律。要讲审计对象数据库、审计人才系统、审计经典案例、审计考核等因素构建完成的审计体系, 保障预算执行的风险最小化。
(四) 要创新预算执行审计方法, 提高审计的效率以控制风险。不仅要运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最系统的审计研究成果, 也要通过对国家经济的整体把握总结出预算执行审计的实际效率。要讲风险控制最小化作为预算审计创新的起点, 追本溯源, 发现新方法、积累新经验, 综合运用各个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成果, 为预算执行审计风险控制提供有利条件。
(五) 要抓住重点做审计。针对当前中国最主要的社会问题—财富分配, 预算执行审计必须学会把握重点。其中最需要抓好的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对财政转移支付必须要加强预算执行审计。因为在财富的分配过程中, 转移支付是受人为因素影响最明显的一环, 是最难以确定的一环, 是机动性最强的一环, 是使用效率最低的一环。抓好转移支付的审计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
最后国家还要加大预算执行审计的经费投入, 加强对审计部门的重视程度, 加深与其他先进国家审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最重要的是赋予审计部门更大的独立审计力, 保障审计部门敢于审计、善于审计、乐于审计。
参考文献
[1]谢松文.浅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内容和重点[J].企业家天地, 2010 (09)
【关键词】颁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关键点
预算执行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财政预算的最终效果,所以为了确保财政预算能够获取预期的效果,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审计。为了有效的控制预算执行的审计质量,需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审计,对于审计管理工作与审计业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预定的目标执行。在对预算执行进行审计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计划、实施、检查、分析以及反馈等一系列的工作进行审计,最大程度的降低预算执行风险,从而提高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水平。
一、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关键点
第一,审前准备,需要根据预算执行审计自身的特点来制定一套完善的预算执行审计方案,并选择与审计方案相匹配的方法和步骤,对审计调查表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审计实施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二,审计实施,审计实施是指评价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财务收支项目实质性审查,进而取得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和作出审计评价等。一方面是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有价证券和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延伸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另一方面对收入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审核收费项目、范围、标准的合规性,收入范围是否存在随意扩大、虚列开支及挤占挪用等现象。
第三,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要保证要素完整、内容齐全、层次分明,审计的内容包括审计决定书、意见书、移送处理书等内容。审计报告的撰写要与审计方案相对照,以审计底稿为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和依据,审计问题定性要准确。
二、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要明确预算执行审计的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确立审计的重点。评价预算执行审计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检查经费的使用收益和支出。并对预算支出情况进行控制,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找出具体的原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
其次,强化审计前准备、审计前调查、审计风险评估等重要性环节,只有做好事前的准备和分析,才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调查审计中所涉及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所属单位预算编制、批复和调整情况、预算收入和支出情况等。
再次,对审计人员进行监督,主要是针对于审计组内人员及组外人员进行监督,监督对象主要以审计组织或授权人、审计部门质量检查人和负责人为主。
2.提高预算执行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是确保预算执行审计质量的关键要素,因为所有工作流程都是由审计人员来执行完成的,所以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的最终效果。为了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需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具备一定的资质与能力才可予以录用。对在职审计人员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岗位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全方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审计人员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一定的电算化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提高审计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需要定期进行考核,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所做出的工作业绩等进行审核。此外,还可以配合激励机制,以激发审计人员自身的潜能,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价值,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
3.创新预算执行审计技术与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中,为了提高预算执行审计质量,也要适时的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提高审计效率。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已经广泛的实施,所以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会计电算化为依托,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信息化体系。创建网络信息平台,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共享至网络平台,审计单位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就可以进行远程监控,从而加强对预算执行审计的控制力度。预算执行审计向信息化方向过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一项创新,可以有效的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可切实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4.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为了确保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健全预算管理体制,组建完善的内部组织机构,健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且得到贯彻落实。在预算执行审计组织机构中,要合理设置各岗位工作人员,并且确保各个机构之间能够密切配合。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能够贯彻落实,并且加强监督管理,其实保证预算执行能够按照预期的计划运行,对于预算执行进行全程监控,为审计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
三、结束语
预算执行是整个财政预算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其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个财政预算的运行效果,这是财政预算在实际项目中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所以要加强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控制,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了提高预算执行审计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预算执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创新预算执行审计技术与方法,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全程监控,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的条件,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曹擎华.关于深入开展预算执行审计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9期.
[2]陈波.关于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措施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年09期.
【财务预算审计】推荐阅读:
财务预算答案09-26
公司财务预算控制07-01
浅析现代财务预算体系06-15
财务预算年终个人总结09-19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办法07-13
中小企业财务预算论文10-15
试论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07-26
中央直属机关预算审计09-24
兰州大学预算执行与决算审计实施办法06-07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