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管理质控标准

2022-09-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病房管理质控标准

建立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管理质控督查标准的实践

摘 要 门诊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面向社会的窗口,群众对于门诊医疗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上海市长宁区的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尚不规范,原有的制度已不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改革发展的需要,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实施工具急需统一和完善。为此,长宁区医学会根据上海市门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的相关标准制定了《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管理、门诊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稿),并且在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进行了试运行,力求探索和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实践模版。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门诊管理 质控督查标准

Practice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supervision standard of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YE Shanlong, JIANG Xueyu, JIN Li, GU Yonggang, WU Yufen

(1.Changning Medical Association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51, China; 2.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336, China)

ABSTRACT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is a window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to the society, and the people’s requirement for the quality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the outpatient medical service in Changn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was not standardized, the original system did not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continuous reform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and it was urgent to unify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tool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related standards of the outpatient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centre of Shanghai, Changning District Medical Association formulated “the standards of the outpatient service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outpatient medical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of Changning District” (trial draft), and the test running was carried out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s of 10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to strive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practice model of the outpatient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KEY WORD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utpatient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supervision standard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基本医疗的需求不断增长[1]。社区卫生服务是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基础环节,是以社区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综合、经济、方便、可及的基础卫生服务[2]。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各级各类医疗服务机构的基础和灵魂[3]。现阶段,医疗质量及医疗质量管理的内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在门诊服务质量、门诊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尚未建立规范的质量控制标准,缺少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和评分标准。

1 目前门诊医疗服务情况

长宁区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l0家,由于中央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各级政府的大量投入,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本区作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的示范区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全科医疗、家庭医生制度等领域有较好的制度和经验。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仍属一个新兴领域,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尚不规范,原有的制度已不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改革发展的需要,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实施工具急需统一和完善。急需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质量和门诊医疗质量整体管理的相关质量标准。主要问题归纳为以下2点。

1.1 无统一服务标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现有的规章制度不统一、制度的内容比较单一,未和上海市门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的有关标准相一致,门诊质量管理制度应涵盖:①门诊服务管理制度(门诊流程管理、患者合法权益保护、患者安全管理、就诊环境管理);②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门诊医疗文书质量、门诊诊断治疗质量管理)。

1.2 无实施细则

督查标准不明确,无规范的评分评价实施细则。①未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考核评价时无统一标准可执行、操作。②目前我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尚未完全覆盖门诊服务管理领域,卫生协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区医学会质量控制组都有相应的检查标准,但未进行有效的整合。

2 研究目标

建立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规范、统一的服务质量、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质量督查标准和评分体系,完善质控督查的实施细则。探索整合有关资源,提高督查效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提出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整改意见。

3 研究对象

3.1 覆盖范围

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质控管理部门、门诊办公室、护理部及有关临床、医技科室。

3.2 具体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

3.3 研究人员组成

科研协作组主要由长宁区医学会质量控制管理部门、社区临床医疗质量控制组、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计委”)医管科有关专家组成。

4 研究方法

4.1 基本流程

4.1.1 人员组织

长宁区医学会是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5A单位,具有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资质,现有质控组26个,拥有各专业质控专家111名,具有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质量、医疗质量并开展质控督查的优势和能力。本研究由长宁区医学会负责立项组织实施,联合区卫计委医管科、同仁医院质控专家共同协作进行。

4.1.2 前期准备

学习领会卫生部、市卫计委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4]。主要内容为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2010年9月颁布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有关规定以及上海市卫计委医政处颁发的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标准。质控专家对长宁区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充分的事前调研,质控督查专家对前期调研严格实行随机安排,力求避免人为因素对调研结果的影响。

4.1.3 拟定标准

参照上海市相关质控中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医疗质量的现有标准,拟定门诊服务质量控制标准(门诊流程管理、患者合法权益保护、患者安全管理、就诊环境管理)和门诊医疗质量控制标准(门诊医疗文书质量、门诊诊断治疗质量管理)[5]。在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各专业领域环节质量要素的提炼,分值安排比例具体、客观。

4.1.4 质控标准内容

①门诊服务质量标准:门诊部管理(依法执业、管理职责及执行机制、人员编制与岗位职责);门诊流程管理(门诊布局和就诊程序、出诊信息管理、就诊高峰管理、一站式服务);患者安全管理(查对制度和身份识别、防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应急管理);预约诊疗服务(预约制度及流程、预约诊疗方式和内容);就诊环境管理(就诊环境、服务标识、无烟门诊);门诊投诉管理(投诉制度与流程、投诉分析与整改);便民服务;健康教育;医保服务和价格管理(医疗保险服务管理、价格公示和收费管理);患者合法权益(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患者的隐私、维护和尊重患者合法权益的培训)。②门诊医疗质量控制标准:门诊医师出诊管理(门诊科室设置与医师配置、门诊各级医生出诊制度);门诊医疗文书质量管理(门诊病历质量管理、门诊处方质量管理);门诊诊断质量管理;门诊治疗质量(门诊注射管理、门诊换药管理)。

4.1.5 实施自查、互查和试查

2014年10月—2015年3月,对长宁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进行4次督查,根据课题组制定的质控标准第一次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质控部组织自查,将存在问题及对标准的修改意见上报,专家组第一次修改标准。第二次组织各社区互查,根据反馈情况再次进行修改。第三次由专家组试查,进一步调整标准内容和评分细则。第四次由新组建的门诊管理质控组进行全面督查,结合质控督查充分征求基层医院管理人员、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意见、建议。通过4次不同人员、不同层次的检查,进一步修订完善《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管理、门诊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稿)。

4.1.6 结果分析

2015年1—3月,将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质控检查结果输入电脑并进行统计汇总,按照检查结果中的扣分点进行列表,将问题逐一列出并针对问题约谈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质控负责人,进行进一步的反馈与交流。质控专家小组对基层医院的质控负责人有针对性的提出整改意见,并听取建议和反馈,进一步调整质控标准的内容及细节。

4.1.7 认可标准

长宁区医学会向上海市门诊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提交了《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管理、门诊医疗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试行稿),并于2015年5月12日得到了认可反馈。目前,该质控督查标准已上报区卫计委审批,从2015年下半年起成为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质控督查的规范标准。

5 特色及创新点

研究实施前,长宁区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医疗质量督查是沿用综合医院门诊的医疗质量督查标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质量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很多督查的项目和督查要求与社区实际工作有较大差距,造成了督查结果的偏差,对提出整改意见、改进门诊医疗质量没有促进作用。在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保持健康、有序运行与发展的过程中与政府、上级卫生机构、社区、保险机构等其他相关部门相互协调、相互耦合、相互补充的动态过程中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内在规律与潜在作用[6]。本次研究在对长宁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深入、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长宁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质量管理标准体系[7]。改变原来的模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门诊医疗护理质量,具有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借鉴的价值。

本次研究通过整合医学会、卫生协会、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等资源,今后可减少对基层医疗机构质量检查的频次,进一步提高检查质量和效率,为形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规范的规章制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规范、统一的门诊服务质量、医疗质量质控标准能有效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行为,减少相关部门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公众的满意度,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8]。

参考文献

[1] 王珩, 李念念. 中外医疗质量管理的差异化研究[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 31(9): 46-47.

[2] 张勘. 社区卫生服务科研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丛书)[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序言.

[3] 杜兰英.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4] 刘淳熙. 基于新医改的社区医疗建筑策划与设计研究[D].广州: 广州大学, 2012.

[5] 张立云, 张红英. 医院门诊医疗质量管理[J]. 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12): 1881-1882.

[6] 李丽清, 卢祖洵, 甘勇.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28): 3292-3295.

[7] 杨敏琪, 叶善龙. 医疗质量评估系统的信息化建设[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 29(12): 137-138.

[8] 秦文斌. 加强区域性医疗质量保证体系的思考[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4(2): 13-16.

作者:叶善龙 蒋学余 金立 顾永刚 吴玉芬

第2篇: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在手术室向病房转送交接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对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管理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探究其实践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转运方案,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交接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后患者满意度、交接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向病房转送交接过程中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交接时间和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探索。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手术室向病房转送交接;应用

手术患者从手术室向病房转送交接过程中,涉及的患者较多,内容较为复杂,任何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1]。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是指将交接工作,标准化流程,以统一化的形式体现出来,用来指导日常工作。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是从工业工程工作形式来进行优化得到,具有量化和细化的优势[2]。本项目建立为手术室向病房转送交接过程建立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对比分析标准化模式建立前后患者的交接时间、不良事件发生和護理满意度,具体情况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 24例,女 26 例,年龄 20 ~ 74 岁,平均年龄为(48.5±4.3)岁,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中男 25例,女 25 例,平均21 ~ 76 岁,平均年龄为(49.2±3.5)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转运方案, 主要采用口头形式进行交接;

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①检查,护士根据《交接单》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签字确认。②交接转入,经麻醉医师确认状态良好后转入病房。③ 转入ICU的患者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运送员共同运送;④ 转入麻醉复苏室和普通病房的患者由麻醉医生和运送员运送检查。

⑤ 麻醉复苏室观察的患者指标合格后,由麻醉医生根据《手术患者接送交接单》逐项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签字确认,随后由麻醉医生和运送员送回病房。⑥

医生或运送员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病房护士根据患者的真实情况用《交接单》对其进行评估并签字确认,收回患者专用物品袋。

1.3评价标准

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交接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 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Fish精准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护理护理满意程度,交接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交接时间为(17.8±9.2)min,对照组患者交接时间为(29.9±11.4)min,观察组患者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为满意的共有46例患者,满意度为46/50(92.0%),对照组为37/50(74.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共有4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位4/50(8.0%),弄错病房有1例,管道脱出有1例,护送不当事件有1例,资料遗失有1例。对照组共有10例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位10/50(20.0%),弄错病房有1例,管道脱出有2例,护送不当有2例,资料遗失有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统计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接错患者、 错放手术间、 弄错手术部位,术前准备不完善,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搬运手术患者不当导致各种管道脱出,手术患者在等待手术时发生病情变化,交接时间过长,遗失资料和语言不当等[3]。病患在交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危险。如何更好的规避这些风险呢?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为患者交接过程中建立标准作业流程可有效规避风险,沈红燕[4]对比分析采用口头形式进行手术室与病房转送交接的患者和采用标准作业流程完成交接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采用标准作业流程完成交接可以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交接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黄永兰[5]分析实施准化护理交接管理秩序模式患者满意度和交接时间,与沈红燕结果一致,采用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后患者交接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本文选取100例患者,分析采用不同的交接形式后,两组患者的交接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接受标准化的交接工作流程后,交接时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因此,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应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双燕,王惠琴,唐碧云,等. 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J]. 中华护理杂志,2012,47(5):422-424.

[2] 常宝 , 胥静 , 范馨月 , 赵体玉 , 夏述燕 .转运交接单在手术室标准化中的应用体会 [J].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14 (8) :636-637.

[3] 秦勤. 手术患者交接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护理对策[J]. 吉林医学,2012,33(13):2879.

[4] 沈红燕. 标准作业程序在手术室与病房转送交接中的应用[J]. 医院管理论坛,2015(7):31-33.

[5] 黄永兰. 标准化护理转运模式在手术室向病房转送交接中的应用[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9(6):583-584.

作者:李抢

第3篇:六病室病房护理质量 质控小组质控人员安排

1、护理安全组(含院内感染) 组长:吴洁

组员:徐伟、赵亚松

2、护理文书组

组长:李园园

组员:姚海霞、吴洁

3、基础护理组

组长:李园园

组员:吴洁、徐伟

4、健康教育组

组长:吴洁

组员:姚海霞、徐伟、赵亚松

5、科室管理组

组长:姚海霞

组员:李园园、吴洁

第4篇:病房管理评分标准

妇科病房管理质控小组检查评分标准

1、科室护理人员掌握病区管理制度、陪探视制度,回答不全扣1分/项,不掌握扣2分/项。

2、护理人员仪表着装符合要求,指甲短,不符合要求扣0.5分/项.

3、病区环境药保持清洁、规范、整齐、安静、空气清新,床单元保持清洁,及时更换床单并监督各班实施情况,不符合要求扣0.5分/项.

4、病房内摆放规范、饮水机性能良好、清洁、卫生不符合要求扣0.5分/项.

5、病房内禁止吸烟、用火等,不符合要求扣0.5分/项.

6、病区各种物品定点放置,标识清晰,性能良好,不符合要求扣0.5分/项.。

7、有专科健康教育资料,严格执行病区管理制度、陪探视制度,不符合要求扣0.5分/项.

8、总分为100分,实得分≥ 分,质控小组每月不定期按评分标准大检查一次,每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整改措施,上报护士长。 2013年1月修订

第5篇:病房管理评分标准

病房管理的质量标准

(1)病房内外要求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具体要求:①走廊光亮,污物间及厕所清洁、整齐、无臭味,治疗室、新生儿沐浴室、处置室工作有秩序,物品存放整齐,病室内空气新鲜,设备规范化,布局合理化,床单清洁整齐。②毒麻药、贵重药有专人管理,药柜加锁,定期检查。

(2)预防医院内感染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结(3)观察病情仔细、及时,做到五掌握(诊断、病情、治疗、检查

果及护理),并掌握陪住人数。

(4)病人口腔、头发清洁,皮肤清洁无压伤,指(趾)甲清洁。

(5)各种引流瓶及管道清洁通畅,达到要求。

(6)晨晚间护理认真执行。

(7)及时为危重病人制定护理计划,提出专科护理要求,并严格执行,无并症

(8)抢救及时,配合技术熟练,药品、器材准备齐全,执行医嘱准确、及时。

(9)各项无菌操作如注射、导尿等符合无菌要求。

(10)浸泡器械的消毒液的浓度、更换时间及液量达到标准。

(11)扫床按“一人一巾”湿扫,扫床巾浸泡消毒。

(12)治疗室、新生儿沐浴室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用三氧机消毒空气, 并作细菌培养。每次细菌培养应有日期与结果的登记。

(13)有菌及被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病人用过的器械、注射器、敷料等,应按要求处理。对传染病人要求严格执行隔离制度。

(14)使用一次性密闭输液器及头皮静脉穿刺针头,并用一次性的注射器。如用玻璃注射器,一律经消毒液浸泡后,送供应室交换。

(15)所有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确保无过期物品。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

(16)了解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浓度、应用范围及配制方法。

(17)污染敷料及一次性医疗用品严禁丢入垃圾箱,应集中处理,以免造成公害。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应符合医疗废弃物分类及处理规范。

(18).各种护理文件的书写应达标

(19)穿清洁、整齐的工作服、工作鞋,戴帽,举止大方。

(20)对病人态度和蔼,热情主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21)关心爱护集体,待人诚恳,团结互助。

(22)语言温和,礼貌待人,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

(23)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第6篇:病房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附件1 病区规范化管理的标准

使病区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 康复环境,使病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现制定各区域规范化管理标准如下:

一、病房管理

1、病房要求整齐、清洁、安静,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工作人员 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2、病室内无折叠床,陪护椅及时折叠,不晾衣物,不乱贴报纸及胶布,床头桌上只摆放 暖水瓶、水杯,床下物品整齐。

3、病床保持清洁,床单无渣屑,定时更换,无污渍。

4、病室内不准使用医疗仪器以外的电器,如电饭煲、热得快等,以免发生意外。

5、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认真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按时巡视病房,发 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予以处理。

二、护士站、护士值班室的管理

1、除办公护士外其他人员不准在护士站聊天、吃东西,不看与工作无关的书籍。

2、护士站保持清洁(地面、办公桌、电话、病历车、水池等) 、纸篓当班处理。

3、 室内物品摆放有序,不放规定以外的物品 (包括私人物品及食品) 。

4、做好病历车的管理,各种申请单、报告单及时入病历。

5、护士值班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全体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纸屑,禁止吸烟。被褥叠放整齐,桌面整洁,各种物品放置整齐,无异味、无杂物。

三、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治疗室、换药室,要戴口罩,操作前洗手。非工作人员不准入内,无事不在室内滞留、闲谈。

2、非医疗用品不得在室内存放,各种医疗用品按规定放置。

3、各种治疗车,车轮无噪声、灵活,车内、外清洁无杂物;各处无尘土、杂物及碎安瓿、空纸盒。地面、桌面、物面,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两次。

4、各种药(包括:外用、内用药、毒麻局限药、抢救药)管理符合要求,无过期、标签醒目。

5、做好各种急救物品的管理,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处于备用状态。

6、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每日放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7、处置室内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各种物品放置整齐,保持地面干燥、清洁。

四、公共区域管理

1、走廊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有防滑警示牌,无杂物摆放,空间便于人员活动,适合治疗和抢救需要。

2、开水炉及公用洗手池地面干燥,无污迹,开水炉有使用说明卡,有防滑防烫伤标识及措施。

3、卫生间无尿碱、粪迹,无异味,无死角,地面干燥;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应急灯功能完好。

第7篇:最新版病房管理评分标准

病房管理评分标准

科室:

应得分

检查方法

扣分原因

实得分

1、各类物品专人分管,定期清点有记录,办公室抽屉整齐清洁,无私人用物。

5分

查现场、查记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2、保持病室安静,护理人员做到“四轻”。

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贵重仪器有专人管理,有管理使用说明。

5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4、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库房内各种物品放置合理清洁整齐有标记。冰箱内无私人物品,“八大盘”准备符合要求。

10分

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

5、休息室整洁、桌面、地面无杂物,被子折放整齐,室内无晾洗衣物。

10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6、病区地面清洁,安静无噪音,无烟,无杂物,无痰迹,无臭味,无死角,窗明干净,窗台不放物品。氧气筒按规定位置,分别有“空”“满”标志。

10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7、每周用紫外线灯管消毒病房一次,有登记

5分

未消毒不得分,未登记扣1-2分。

8、病床保持一条线,桌、椅整齐,清洁,床下无杂物,脸盆放架上。窗帘保持清洁,悬挂整齐。床头柜保持整洁(抽查三个床头桌)

10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9、患者被服每周换洗一次(随脏随换)。

10分

检查和询问3明病人,被服脏或未及时更换扣2分。

10、病室输液架清洁,没有粘贴胶布,嘹望窗无张贴纸张等物,病室做到一人一床头卡,按要求填写齐全。

10分

一项(一人)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患者出院后,床单位彻底消毒处理后备用。死亡病人有终末消毒措施,提问一名护士(或护工)处理程序。

5分

查现场,不符合要求扣1分,回答不出扣0.5-1分。

12、对病人说话亲切和蔼,不顶不冷不训斥,及时巡视病房,征求三名病人意见。

10分

一名病人有意见者扣2分。

13、病人呼叫系统保持正常使用(试打二次),随叫随到。

5分

不能正常使用不得分,不能随到者扣1分。

备注

检查者:

上一篇:信用交通宣传月下一篇:司法局法制科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