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供应商的管理办法(精选12篇)
供应商的管理制度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对提供产品的供应商的管理,确保其符合公司安全管理的规定和要求。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向公司提供设备、劳动防护用品、消防、气防器械的供应商的管理。3术语
供应商:为公司供应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4职责
4.1 综管部负责对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对供应商的安全管理负主要责任,负责制定、修订本
程序;负责对所购产品进行符合安全要求的验证,并对供应商的业绩进行评价。
4.2安全部负责确定对设备的技术要求,并对其实物进行评审;负责对消防、气防器械进
行评审。
4.3 生产部、安全部负责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评审,确保其符合健康的要求。
4.4 使用部门应检查、评价供应商安全表现,并将其表现反馈至综管部。
5、管理办法
5.1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5.1.1综管部负责收集和审查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料,填写“供应商安全健康资格调查表”
内容包括:
a)供应商的资质证书;
b)供应商以往的业绩;
c)了解供应商安全计划、实施程序和管理情况(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保
证体系等);
d)产品的性能和产品供应的售后服务与质量保证体系;
e)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保证书;
f)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1.2供应商(供方)评价
5.1.2.1综管部负责组织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报总经理室批准。
5.1.2.2 综管部负责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单”,报总经理室批准。提交一份由安全部标准化
系统协调员备案。
5.2选择供应商
5.2.1综管部进行物资采购以及发生招、投标业务时,应优先选择“合格供方名单”中的供应商。
5.2.2当出现生产及检维修等紧急情况时,凡需要在合格供方名册以外进行采购时,应经部
门经理审核,最后交公司总经理审批。
5.3 签订合同
综管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应严格审查供应商在合同条款中所包括的安全内容: a)明确供应商对所提供的产品应执行的有关规范、标准;
b)明确供应商对所提供的产品应承担的责任;
c)明确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产品的处理措施;
d)对产品出现的问题应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等。
5.4 产品验收和验证
5.4.1 采购的设备、劳动防护用品、消防、气防器械由安全部、生产部负责验收,符合要求的入库。不合格的作退货处理。
5.5供应商(供方)管理
5.5.1综管部每一年根据设备、劳动防护用品、消防、气防器械的供货质量、价格、安全
管理和交货情况,组织安全部、生产部对供应商的安全、质量表现及产品售后服务进行评价,对有关的危害及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考评结果实施优胜劣汰。
5.5.2由综管部填写“供应商一年评价情况表”,经公司总经理审批。综管部据此编制新的“合格供方名册”,经批准后提交一份由安全部安全标准化协调员备案。
6相关记录
供应商安全健康资格调查表
供应商安全资格评审记录
1 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进中的问题
1.1 安全生产标准化思想认识不足
由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还没有成为国家的法律法规, 一些企业认为其不是国家强制性的要求, 因而在思想上对安全标准化管理不重视, 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也只将其当做是上级管理部门安排的任务, 思想消极, 加上安全标准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 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化工企业更加不愿意进行这项工作。
1.2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
在实际的工作中, 一些企业还存在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内涵认识存在偏差的问题, 将安全标准化与其它的安全体系和标准化规范混淆在一起, 认为其与“ISO质量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内容大同小异, 只要通过了“三标一体”等体系认证, 就能达到安全标准化要求。而实际上, 虽然安全标准化规范与别的体系中的安全管理内容有着共性, 但标准化规范是根据我国的企业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提出的详细具体的要求, 其在实践操作中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更有针对性。
另外, 由于认识的偏差, 有些企业或者将其当做一项安全工作, 只单独交给安全部门进行, 或者是疏于管理, 管理、工作的标准照抄照搬一些样板企业的管理方法, 而未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发展特色, 使工作流于形式, 管理不符合实际, 无法达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目的。
1.3 企业内部缺乏良好部署
在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中, 由于对安全标准化及规范内容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 企业在开展工作时, 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部署, 安全部门独自进行或者各部门各自独立进行, 无法达到“全员管理”的要求, 各个部门的台账、档案管理没有统一规范的格式, 管理混乱。
而工作的开展也是时紧时松, 在企业加大推进力度时, 各部门热情高涨, 企业推进力度小时, 各部门就会对安全标准化工作比较冷淡。
1.4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基础条件薄弱
一些企业由于受到规模、经济效益等的制约, 加之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不重视, 缺乏对安全标准化的建设, 安全投入不足, 安全管理人员少、规模小, 一些中小型企业中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有些甚至没有设置职能健全的安全管理部门,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条件薄弱,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2 采取措施, 推进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针对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政策的引导和宣传, 提高企业管理者对安全标准化的认识, 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力度, 企业内部也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工艺安全操作及安全意识的培训和培养, 适时地引入专家小组, 建立并进一步地完善安全标准化体系, 将安全标准化规范贯彻落实到实践中, 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2.1 加强政策引导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企业的生产安全及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因而, 提高全员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对安全标准化在思想上的认识十分必要。由于我国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在法律法规上还没有明确的要求, 致使一些企业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 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危化品企业的实际情况, 出台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工作, 同时加强监管力度, 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一些限令整改等措施, 并培育样板企业, 开展企业之间的安全管理交流, 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
2.2 加强对标准化规范的培训力度
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认识模糊的问题, 在实践中, 应当加强对全员的培训力度, 分别对企业管理层和安全管理人员及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
在对企业管理层进行培训时, 地方政府安监部门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对其进行专题培训, 而企业内部的培训则应针对工艺技术人员的安全操作, 根据工艺的操作要点, 结合具体工作中的环境、设备、物料等多方面实际情况, 分步实施, 对工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并建立起严格的考核制度, 规范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2.3 抓好组织, 适时引入专家小组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是一个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 在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 为了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应当组织以高层管理层为领导组长的创标小组, 统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同时, 还可以适时地引入专家咨询小组, 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完善标准化体系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它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中, 为了能够实现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真正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企业还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的特色,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 总结经验教训, 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 明确具体的操作, 使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 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的性能, 从而更好地将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到实践中, 促进企业发展。
3 结语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安全, 还关系到地区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生产形势, 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 应当积极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 将安全标准化规范落实到实践中, 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进而促进企业和地区经济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新, 汝刚.危化品行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初探[J].冶金动力, 2012, (4)
[2]何伟平, 蒋建宜.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化工, 2011, (2)
[3]祁蕾.危化品企业班组长安全标准化培训内容初探[J].化工安全与环境, 2011, (39)
关键词:石化企业仓库;危化品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危险化学品作为化工生产的重要物资,应用于石化企业的储存、生产等各个环节。在生产环节,危化品所具有的毒害、腐蚀、爆炸、燃烧等性质以及可能对人体、设施、环境造成的危害受到重视,因此,由于危化品造成的事故很少发生,在仓储场所更不多见。天津港“8.12”特大化学品爆炸事故的发生,给各级政府、各大石化企业敲响了警钟:安全事故不仅会发生在从事生产作业的装置,也会出现在仓储场所,而且,物资集中存放,难以控制,会造成整个企业的生产线全面停产,事故后果更加严重。基于此,本文就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和实践,对危化品仓库安全管理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设计规范问题。企业现有的化学品库房大部分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设计施工,各类危化品存储在普通库房,达不到危化品储存的要求。大多数危化品库房没有火灾报警、排风及视频监控等安全基础设施。原因分析:库房建设时间早,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建设时没有相应的规范指导。(2)专业知识问题。企业危化品管理部门对危化品禁忌存储风险分析不到位,对危化品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不足,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危化品的特殊性质和管理要求了解不深等。原因分析:危化品的管理专业性较强,从业人员缺乏危化品专业知识,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政策,没有有效的渠道获取专业技能,致使相关技术管理工作处于封闭的自我运行状态。(3)管理水平问题。危化品存储存在没有按化学性质分区、分类、分库存放等问题,达不到《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标准要求;库房禁止、警示等安全消防标识不齐全,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内容不规范、信息不全,应急处置卡数量不全,内容空泛,不能满足应急处置的要求。企业危化品库房的应急预案内容较空,预案演练、评估流于形式,实战演练没有关键环节的推演和实际操练,效果有限;应急物资种类、数量不全、不足。原因分析:各级管理人员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甚至存在推诿现象;没有严格按“五定“原则组织专业人员研讨,没有制定有效、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没有激励机制和责任制,导致工作拖延和管理水平无法提高。
二、危化品仓库安全管理应对措施探讨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实现储存合规合法。加大投资力度,建设符合国家规范、适合本企业危险化学品存储的高标准库房,从硬件上实现存储的本质安全。同时,严格按照《建规》等建筑规范,对现有库房全面评估,通过改造、合并,规范配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和技术装备,使库房达标。(2)以人为本,从人员配置和技能培训入手,提高人员技能。提高重要岗位人员素质,提高从业人员危化品专业技能,通过有效的渠道和针对性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保证安全运行。(3)对危化品和危化品库房的概念要理解、完善。按照规范对所有库房和化学品进行火灾危险性分类、危化品划分,最后参照产品MSDS储存要求科学存放。(4)加强危化品储运环节依法合规管理,建章建制,在国家规范和标准指导下对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完善,严格考核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操作纪律和日常巡检管理。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履职能力,采取追究和激励机制并行的管理手段,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5)明确危化品的管理分工,对企业各相关部门明确管理职责,确定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6)大部分石化企业年代久远,超过保质期及装置报废不再使用的老库存存量很大,应该及时处理,不但降低库房存储压力,消除隐患,还能盘活资金,提高企业活力。(7)石化企业危化品存储现状必然存在大量安全隐患,企业应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摸清实际情况,不能立即达到完全合规的企业,要马上排查出所有隐患,在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实现安全管理。明确权责,监督过程,督查结果,实现全层级参与,尽早完成现有隐患和问题的整改,实现危化品库安全运行的达标管理。(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石化企业一直以来都没有将仓储场所列入生产运行序列进行管理,现在提高了管理力度,原来的管理方式及不适应,应该参照装置运行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符合仓储实际运行的操作规程,规程要从国家和行业规范出发,合规合法,同时符合石化企业实际情况,统一标准,操作性强,能够作为仓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从体系上保证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二0一二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危化品)
责
任
书
**镇人民政府
2012年1月
**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预防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
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目
标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镇人民政府特与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管理目标
(一)安全生产管理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安全生产
职责和任务。建立安全检查、会议记录、整改措施、完成验收的一整套安全管理档案。
2、企业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专(兼)职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从业人员超过五
十人的,应当配备不少于两名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建立包括:仓库
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
隐患的整改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
4、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
能,按规定组织参加有关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认真学习国发
2010[23]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
5、企业应自觉主动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排查
治理长效机制。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或者当地政府和安监部门
指出的隐患,必须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6、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要按照规定对重大危险源
进行登记建档、检测、评估、监控,规范设置重大危险源“二牌
一箱”(安全警示牌、安全周知牌、应急救援箱),落实监控责
任和措施。
7、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必须配备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做
到专人管理。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应根据危险特性做到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分离储存,各类危险化学品不得与禁忌物料混合储存。
8、企业应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
督教育职工正确佩戴、使用;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
9、企业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储存的特性以及潜在的事件
和突发事故,编制可操作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二)考核指标
确保全年不发生死亡或重伤的生产事故。
**镇人民政府镇长:
关键词: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外测
一、系统概述
本“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物联网系统”是专为危化品装卸及运输安全统一监控而研发的综合监控管理系统。能够为石化、石油、化工、化肥、医药、核能、储运等行业提供各类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等特点的危化品的装卸及运输安全监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提供一整套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车辆运输危化品货物的介质品种及数量监测,车辆运输危化品货物的温度、压力、液位传感实时监控报警,车辆位置、速度、行驶路线的实时监控报警,车辆运输危化品货物被盗、泄露监控报警,车辆装卸危化品过程的实时监测及自动控制管理,车辆出发单位信息、接收单位信息、承运人信息、出发时间、到达时间等运输信息管理,车辆运输危化品危险程度、紧急处理办法、事故时间、黑匣子数据记录等应急事故管理,车辆、司机等许可证电子化管理等。
本系统主要由车载传感器、无线传感终端TALOS、中国危化品运输安全物联网云计算中心、手持终端、现场装卸管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二、现状分析
我国危险品公路运输管理的立法和执法体系是从八十年代建立的,最早交通部制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稍后国家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本世纪又发布了《安全生产法》,修订了《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随后又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和标准。
我国危险品公路运输管理工作由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和运输企业的自我管理两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的进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监管力量不足,资质管理不健全
由于对危货运输企业资质审核不力,挂靠车辆等违规现象屡禁不止;加之地域限制,对外地从业资格证的管理十分混乱。据统计,危险品运输事故中,40%的事故承运方无道路危险货物准运证;43%的事故驾驶员和押运员无危险货物运输资格证。
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职能部门协调不畅
危险品公路运输存在多头管理:既有公安、交通等主管部门;还有质检、环卫等监管部门,往往事故发生时指挥调度系统无法准确获得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应急处置预案。
职能交叉的弊端是:一方面职责不清,管理重叠,标准不统一,造成企业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能力差,相互之间沟通不及时,往往造成事故发生时,相互协调出现困难。因此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为各部门提供技术数据支撑,提高各职能部门协调监管以及应急沟通能力。
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信息传输缺乏实时性,造成稽查难度增大
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现有的稽查管理模式由于没有强大的数据后台作为支撑,检查站或外出执勤时无法实时获取危化品运输车辆的相关信息,由于承运车辆普遍存在“大吨小标、大罐小标、小车大罐”等现象,同时罐体非法改装现象相当严重,从而造成稽查难度增大。
同时造成在事故发生时,施救部门无法根据危险品信心准确的制定专业的应急方案,调集专业的救援力量。
科技管理手段相对独立
随着我国危化品运输业的发展,一些新技术在运输过程中得到应用,例如GPS车载终端,GIS技术,车载视频监控技术,温湿度传感技术,APP技术在运输过程中得到应用。
但是由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平台进行数据的整合以及集成,造成各技术之间无法联合使用,信息实施无法提供共享支撑,从而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在救援监管过程中无法发挥其数据的最大价值。
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运输路线不合理
原有的管理模式,企业无法获得路况,危险源防护目标等信息,危险品运输经常行驶在市区或人口密集区,因此在事故发生时,造成危害较大,企业存在不合理运行线路规划。
同时由于现有的管理模式,司机出车后,监管部门无法实现对司机以及运输环境的全程监管,司机得不到行之有效的监管以及外部数据支撑,无法进入到整个监管环节中来,造成整个监管体系无法实现闭环,这也是危化品运输事故频发 的主要因素。
企业管理不到位,安全思想意识差,车辆自身救援设施不完备。
许多危险品运输企业规模小,普货和危货兼营等违规现象普遍;对从业者缺乏培训,缺少专业人员;运输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危险物品常识,遇紧急情况处置不当,措施不力。车辆自身所携带的安全处置设备不完善或者老旧,从而事故发生时往往错过最佳处置机会,造成更严重的破坏,并且设备私自改造也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的难点。片面追求赢利的思想严重,并没有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处置重利益、轻安全的思想,有的具备运输资格人员从事危货运输时,把危险品当作普通货物运输,对货物的性状、危害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不太了解,发生泄漏事故后无法施救,贻误救援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总之,危险品运输管理面临监管不力管理制度不完备、信息化管理手段差,没有成熟的管理模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三、系统主要功能
3.1实时传感监控功能
系统能实现对所运货物和运输车辆相关传感器信息的实时监测,使用户能够通过网络用电脑、手机随时了解到运输货物及车辆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实时状态信息,这些信息还将形成历史记录可以方便查询并形成报表。如:
① 货物实时传感信息监控:用户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上货物的详细传感信息,包括温度、槽罐压力、槽罐内液位,可以扩展的传感信息还有:湿度、货柜门开关状态、气体报警、图像、视频等;
② 车辆实时状态信息监控:用户可实时监控运输车辆的详细状态信息,包括车辆的即时位置(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速度、行驶方向、车辆倾角、加速度等信息。
3.2实时报警功能
系统具备多种报警管理功能,能够以灯光及声音进行车内本地报警,以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进行远程报警,及时通知相关联系人,安全运输,避免发生事故,同时为事故应急处理节约关键性的时间,有效降低事故危害程度。所有的报警信息同时记录在数据库中,可供查询、统计,形成报表。
① 危化品异常报警:当所运输危化品发生温度、压力、液位等异常变化或被盗、泄露等情况时,系统会立刻发出报警信息提示用户。
② 车辆行驶异常报警:当运输车辆超速、非法停车、非法移动、车辆被盗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用户。
③ 路线报警:用户可对监控车辆设置预定行驶路线,当该车辆在行驶中偏离预定路线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用户处理。
④ 区域报警:用户可通过电子地图设置区域的外部边界和报警条件(可设置多个),当有满足条件的车辆驶入或驶出此区域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
⑤ 交通事故报警:当运输车辆发生运输交通事故时,系统立刻远程报警,自动通知政府管理部门、托运单位、运输企业等相关人员。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3.3信息查询管理功能
① 车辆基本信息查询与管理: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和管理车辆的基本信息,包括车牌号码、车辆所属单位、车辆型号、载重量、出厂日期等信息;
② 货物信息查询与管理: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和管理所运输危化品的名称、类别、危险程度、紧急处理办法等基本信息;
③ 危化品企业信息查询与管理: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和管理危化品相关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行业、业务范围、管理归属、相关危化品种类、联系方式等信息;
④ 运输企业查询与管理: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和管理运输企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地址、运输资质、经营范围、车辆数量、联系方式等信息;
⑤ 人员信息查询与管理: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查询和管理危化品相关管理部门、生产企业、运输企业、驾驶员、押运员的身份信息和联系信息,并能管理各种报警提示信息与相关人员的对应关系;
⑥ 电子证件查询与管理:对危化品运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许可证件进行电子化、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⑦ 运输线路查询与管理:用户可以查询和管理危化品运输车辆的运输线路信息,包括起止地点、收发货人、路线、出发、到达时间等。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3.4统计汇总管理功能
通过系统,用户对辖区内的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可以按照车辆、危化品的基本信息进行检索并分类汇总。例如:
①用户可汇总选定区域或指定地点内所有在线车辆运输情况列表;
② 用户可查询统计一定时间段内指定线路运输情况列表;
③ 用户可统计汇总某地域内各种危化品介质运输情况;
④ 用户可统计汇总某运输企业各种危化品介质运输情况;
⑤ 用户可统计汇总某危化品生产企业一段时间内各种危化品介质运输情况;
⑥用户可通过多种信息(或条件)的组合,检索查询符合条件的车辆列表。
3.5运输区域管理功能
通过系统,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特定地理区域进行管理,例如设定该区域禁止驶入、禁止停车、规定允许进入的时间段、特定的运输速度、特定的停放位置等。
3.6安全监管功能
通过系统,用户可以对其管理范围内的危化品运输车辆的安全相关信息实时监控和管理,并可以按要求自动统计生成相关报表。
① 对辖区内的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统计,可以按照行政区域、运输企业、生产企业、危化品介质进行分类汇总。
② 对辖区内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液位异常变化,液体泄露等各种实时报警及提示信息实时监控并统计汇总。
③ 对管辖范围内危化品运输过程中的超速、超载、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规操作实时监控并统计汇总。
④对危化品生产企业、运输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远程监督检查。
3.7应急事故管理
危化品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异常或突发事故,系统自动向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电话、短信、邮件报警,相关人员可通过系统了解关于事故车辆、托运单位、运输单位及危化品的详细数据信息以及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效信息,采取最合理、最高效的救援措施,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同时系统自动保存事故发生前后所有数据,及事故处理过程中相关信息,形成事故历史档案,供相关人员查询。
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3.8远程控制功能
用户可通过系统对运行中的危化品车辆进行远程控制。
① 遥控断油断电:用户接收到系统的车辆超速、报警信息后,可远程发出遥控断油断电命令,强制控停车辆;用户亦可在确保车辆及驾乘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发出恢复车辆油电路命令,车辆即可恢复正常行驶。
② 驾驶员身份验证:系统具有驾驶员身份验证功能,如果驾驶员身份与预设身份不一致则发出提示或报警信息,用户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即可远程将车辆锁定,禁止驾驶;同时,用户具有远程解锁功能。
四、客户效益分析
企业客户
1、通过本系统可以有效监控偷窃、调换货物事件的发生,该系统自动实时监控运输货物的数量变化,发生异常时自动报警,减小企业损失。
2、通过本系统可有效监督运输安全情况,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减小企业经济损失。本系统除了具备车辆GPS定位、车速、线路监控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可以通过车辆上安装的传感器对车辆、危化品、驾驶员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做到发生异常提前预警,发生事故及时报警,有效保障员工生命及企业和社会财产安全。
3、通过对历史运输数据分析,对企业运输能力进行有效资源整合,合理调度、规范化驾驶,降低车辆的油耗及空驶率,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业务水平,节省企业在危化品运输方面的成本。
4、企业决策者可以使用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等通过网络随时了解企业内危化品车辆运行情况及统计汇总信息,减小信息不准确导致的决策错误,及时掌握企业内重大危险源的运输状况,真正做到“一把手管理制”。
5、本系统是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的最后“一百米”企业现有的DCS等监控手段只能对固定的危险源存储装置进行监控,而运输过程中无法进行有效监控,使用本系统后企业安全监控无盲点、全面覆盖。
6、危险品管理、危险品运输、危险品仓储、实时监控、个体车主
1、有效的避免减少车辆违章,通过手机、电脑了解运输车辆地理位置、速度、运输线路等信息,对车辆超速、违规停车、违规运输、等违章行为进行实时监控。节省车主支出。
2、全程保证驾驶员、押运员安全,通过数据分析,当车辆有危险趋势发生的时候,向驾驶员、押运员进行声音报警,同时将现场数据发送给车主,车主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异常状态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驾驶员生命安全及车主财产安全。
3、“傻瓜式”管理:系统具备信息检索与管理功能,车主可以根据驾驶员、押运员、时间、订单等条件关系进行一键查询管理功能,例如月底对车辆运输次数、行驶距离、油耗进行费用核算。提高车主的管理运营能力。
相关管理部门
1、增强相关部门对危化品运输企业和道路运输安全的监管能力。通过本系统,相关主管部门可以对辖区内的所有危化品运输企业、路经的所有危化品运输车辆及货物进行实时的信息监控。
2、通过先进的危化品运输传感监控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运输安全异常情况,降低辖区内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的发生。发生突发事故时,相关人员立刻能够收到事故车辆、承运人及危化品的详细信息及之前的运行数据,通过实时监控和多种报警手段提高事故应急处理响应速度,提高各部门联动能力。
3、提高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通过本系统可以统计汇总辖区内危化品运输车辆的档案信息,当前运输数据,历史运输数据,运输企业相关信息等,为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1、总则
1.1、为了加强全公司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事故的发生,预防和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中毒、爆炸事故,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各部门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的危险化学品的管理。
1.3、本制度专项适用于各部门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
2、职责
2.1、安技环保部、保卫部负责对危化品防爆柜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环保特性进行评审工作;对储存、使用危化品废弃物处置进行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负责危险化学品保管人员的监督管理;核实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监督管理剧毒化学品、废弃易燃品的处理和销毁;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理;组织参与调查重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环境污染事故。
2.2、采购部负责督促供应商提供危险化学品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负责验证供应商资质证明,并保存复印件;负责联系危险化学品的购进和运输。
2.3、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的日常安全管理和日常巡查,并完善出入管理台账。在日常工作中选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尽量选用危险性低和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危险化学品。新产品替代时,应充分考虑其危险性和环境影响。
3、危化品管理
3.1、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防爆储存柜内,并设置相应的通风、防潮、防晒、防泄漏、防爆、防火、防雷、静电导除、防盗、报警、灭火等安全设施。
3.2、危险化学品应分类存放,每种化学品要标明MSDS。3.3、管理人员要负责制定使用操作规程,明确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要经常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3.4、应指派责任心强,并熟知危险物品性质和安全防护知识的人员管理危险物品。实行两人管理、两人使用、两人运输、两人保管和两把锁为核心的安全管理。专用储存柜实行双人收发签字、双锁管理。
3.5、库管员应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数量和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剧毒化学品的流向、储存量和用途如实记录;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用时,必须立即通过安保部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3.6、危化品防爆柜存放区域应设有温度表,定期检查记录。同时根据物品的性质,采取密封,通风和室内吸潮相结合的温度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并保持房内的温度≤30℃。对储存化学危险物品的橱柜要定期检查储存条件,在夏季(6月15日至9月15日)要注意降温,定时测温通风,严守每天上午11时以前运输、发放化学危险物品。
3.7、针对易燃液体,检查封口是否严密,有无挥发和渗漏,有无变色、变质和沉淀现象。做好记录。
3.8、危险化学品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当与所包装的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盛装危险化学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防止泄漏、爆炸、火灾、中毒、污染等事故的发生。
3.9、化学品的成分应经对照说明确认,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必须分隔清楚。
3.10、化学危险物品严禁任何部门以个人名义购买、储存、调拨、使用,凡违规者视情节予以处罚。严禁私自接收外单位转让和赠送的爆炸品、剧毒(易制毒)化学品,也不得向外单位转让和赠送爆炸品、剧毒(易制毒)化学品。
3.11、易燃物品的加热禁止使用明火,必须采用时,应采取严密隔绝措施。
3.12、应根据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和毒害程度,采取必要的排气、通风、泄压、防爆、阻止回火、导除静电、紧急放料和自动报警等措施。
3.13、危化品防爆柜室内不准设办公室、休息室、住人。
4、出入库管理
4.1、入库物品必须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和MSDS,进口商品必须附有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其它说明。4.2、物品性状、理化常数应符合产品标准,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检验。
4.3、库管员对物品外观、内外标志。容器包装及衬垫进行感观后作出验收记录。验收应在室外安全地点进行。
4.4、验收内容包括:数量、包装、危险标志、产品安全说明书等。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当物品性质未弄清时不得入库。
4.5、出库时按生产日期和批号顺序先进先出。
4.6、进入危险化学品储存区域人员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4.7、仓库管理人员应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告知提醒装卸人员。
4.8、在出入库过程中,库管员应严格监督执行相关规定,严禁摔、撞、击、拖、拉和倾倒物品。
4.9、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必须进行核查登记,经办人签字。保证帐物一致,工作留痕。
5、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5.1、运输、装卸危险化学品,应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2、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封口严密,能够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保证危险化学品在运输中不因温度、湿度或者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洒)漏。
5.3、公司内转运应保证两人以上操作。
6、生产和使用 6.1、危化品防爆柜主要负责人必须保证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
6.2、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和作业指导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事故应急措施。
6.3、使用危险化学物品的单位,应提交危险化学物品使用申请报告,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后,根据实际需要最小量采购,减少库存量。使用危险化学品现场,必须随用随领,所领取的数量不得超过当班用量,剩余的要及时退回储存柜。
6.4、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作业。
6.5、危险品作业场所应配置保护装置和报警系统,并定期定人进行维护检查,以确保其完好。
6.6、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和粉尘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凡能相互引起化学反应发生新危害的废物,不要混在一起排放。
6.7、以密闭、隔离、通风操作代替敞开式操作。6.8、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6.9、严禁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吸烟。
6.10、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生产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6.11、凡发现化学危险物品丢失被盗,要及时向公司安保部报案,并保护好现场,否则后果自负。
7、报废处理
7.1、剧毒物品用后的包装箱、纸袋、瓶、桶等必须严加管理,要统一回收,专人负责管理。
7.2、铁制包装容器不经彻底洗刷干净,不得改作它用。
7.3、凡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带有危险物品,必须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
1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随着对职业安全需要的日益提高, 以及安全哲学和安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在认识上, 现在各个层次都对安全管理工作比较重视, 各级安全人员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 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组织和管理体制, 各种安全法规、安全技术规程、标准、规范日趋完善, 安全管理正在走向法制化、科学化道路。
(3) 由于事故预测、预防技术的应用, 使得安全管理由被动向积极的管理模式转变, 由“事故追查”转变为“安全预测”以防患于未然。
但是,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安全管理工作时紧时松, 存在应付现象;在新的形势下, 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 存在“蛮干”现象;一些安全预防、预测技术还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一些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规程尚需修订完善[1]。
2 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形成原因
(1) 安全管理工作的时紧时松、应付、蛮干等现象主要是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 有时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思想上还存在应付和侥幸心理, 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的责任, 没有形成一种良性的安全文化氛围。
(2) 虽然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还停留在一般性安全管理的层面上。如危化品的防毒、防静电、防火、防泄漏、设备的防护等通用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上, 危化品企业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危化品生产和储存工艺的本质安全上, 而安全管理人员对工艺专业知识的不熟悉导致了部分安全预防、预测技术还仅停留在理论上发挥实际作用。此外一些安全管理规定、标准、规程还不完善。
3 对策和措施
1959年海因里希对事故灾难发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建立了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理论, 亦称海因里希连锁反应理论。该理论阐述了预防事故发生的两个实用而又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即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为危化品生产企业, 要时刻警记自身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地位的责任, 做细抓实安全生产的基层和基础管理工作, 营造一种和谐的安全文化, 提高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重视开发和推广安全生产技术, 做到标本兼治, 有效地消除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以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不断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向前推进和深入, 使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通用化、标准化, 实现企业经济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1 营造和谐的安全文化
3.1.1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它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 (活动) 中发生的概率为P (P>0) , 则在N次实验 (活动) 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n = 1- ( 1 - P ) n
由此可见, 无论概率P多么小, 当n越来越大时, Pn越来越接近1, 这一结论被著名的学者墨菲应用到安全管理上, 这就是墨菲定律。它说明:假设任何一件事情, 如果客观上存在一种错误的做法, 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 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 当重复做这一件事情时, 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这样就要求企业职工在日常生产中不能对一些小事抱以侥幸和大意的思想, 而消除侥幸和大意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就是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当前安全管理警示职能也得到了安全管理人员和重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时还停留在“宁听骂声, 不听哭声”的高压政策下, 这样让职工产生安全管理就是一种压束和处罚手段的抵触情绪, 反而起到物及必反的效果。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警示职能的作用, 我们还要应用奖罚分明和寓教于乐的各种安全活动, 如遵章守纪年、安全生产月、安全百日竞赛、一封安全家书等有机结合起来, 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安全文化, 让员工真正做到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 我能安全”的思想转变, 促进对“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关注和重视, 让“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理念得到普及, 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好转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3.1.2 加强安全传播, 培养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 安全传播通过发挥其信息传播、舆论监督、教育引导、解释沟通的功能与作用参与到安全生产工作的进程中去, 推广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追踪重特大事故案例, 实施舆论监督, 推动全员安全教育, 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并培养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在分析事故时要以丰富的安全专业知识来立论, 并运用安全逻辑学进行论证, 所以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对安全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36 V电压是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不会电死人, 然而1980年5月16日绍兴漓渚铁矿发生了一起36 V触电死人的事故案例。当时有个采矿工在井下作业, 他左手接着36 V装有电灯的照明线去照明。照明线的零线和火线拧在一起、且多处破损。当他用手去抓电线时, 触到一根线的裸露处, 这样, 电流在他身上形成回路触电导致死亡。分析事故时, 电力部门有关安全人员说, 安全电压是相对的, 36 V电压对一般正常的工作环境来说是安全的, 而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 如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地区, 安全电压就为12 V。因为, 正常人的人体电阻在工作环境潮湿、皮肤出汗时, 会降低到500~1 000 Ω。这时如果接触36 V电压, 触电者的身体可能有36 mA以上的电流通过, 时间长了必然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一般规定, 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地区工作时, 行灯电压为12 V。
通过上述严密的说理分析, 将事故原因分析得很透彻, 同时批驳了36 V电压是安全的错误观点。因此, 要加强安全传播, 指出职工不严谨的逻辑错误观点, 让他们交流宣传安全思想、安全法制、安全体会、安全技术及安全方法, 提高他们的安全逻辑思维, 达到认识事故, 了解安全, 实现安全的目的。
3.2 实施安全标准化, 促进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采用系统化的理念实现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实施安全标准化体系,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前企业的安全检查和安全对策只停留在一些通用安全技术和设备管理上, 而一个危化品装置的整体安全性能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 还表现在自身工艺特点、物料选择、特殊关键设备上。所以要建立一个立体的安全标准体系, 对工厂或一个装置进行全方位的安全评估。安全标准体系的建立可以参见图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安全技术的发展, 安全信息化已变得可能, 且安全信息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高效化和指导性显得非常重要, 如对重大安全事故的模拟部分, 输入事故的具体信息便可以很直观快速地模拟出事故的伤害模型, 以指导事故的预防和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另外, 在化学品安全技术标准中针对某一化学品性质及工艺的典型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也非常重要, 它能针对某一化学品某一特定的生产工艺, 从工艺本质安全的角度提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这也是安全管理中由于对工艺过程的不熟悉而被忽视, 如氯化苯的氯化尾气爆鸣事故[2,3]是氯化苯的常见事故, 氯化苯氯化反应和副产吸收系统的流程见图2。由图2可见, 首先参与反应的氯气中含一定量的H2、O2 及CO2 和N2等惰性组分。在苯与氯气反应的过程中, 因苯过量, 氯气可视为全部反应, 生成等体积的HC1气体, 与不参加反应的H2、O2 及CO2 和N2 等气体与苯蒸气构成氯化尾气经两段冷凝吸收和喷淋吸收其中的苯, 绝热吸收塔吸收其中绝大多数的HC1气体, 其余气体经净化塔用碱吸收后排放。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 尾气的组成在氯化苯尾气系统中是不断变化的, 但大致可分成三段。一段是从氯化塔顶部开始, 到喷淋吸收塔进口。这部分尾气中有大量的苯蒸气和HC1气体, H2、O2 、Cl2 等的含量较低, 不易形成H2-O2、H2-Cl2爆炸极限;二段是从喷淋吸收塔出口到绝热吸收塔进口, 其中, 苯蒸气因吸收含量很少, H2、O2 、C12 等的体积分数有所提高, 但因大量的HCl存在而不易形成爆炸浓度。如果在喷淋吸收塔清洗过程中, 未能清除清洗的水分, 则会吸收大量的HCl, 从而提高H2、O2 、C12 等的体积分数而形成爆炸极限;三段是绝热吸收塔出口以后的气体, 这段尾气中因HC1气体被大量吸收后, H2、O2 等气体含量很高, 苯含量也提高很多, 最容易产生爆鸣。因此, 通过对工艺过程的分析, 很容易找出尾气爆鸣事故产生的原因。其防范措施是:严格控制氯气中H2、O2含量, 防止氯化长时间低温开车而使氯气反应不完全进入尾气系统, 消除清洗喷淋吸收塔过程中的水份, 在水汽分离器中补加大量空气消除爆炸极限的形成, 适当加大尾气系统的管径以消除因流速过快而产生的静电。
3.3 推进安全科技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和转化
在现实生产中, 不能让安全生产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负担, 要体现安全效益, 如设备安全技术的开发可以保障设备“安稳长满优”的运行、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工艺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这些都能体现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可以用危险指数法将某个易发生火灾、爆炸场所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量化, 找出能引起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装置, 从而有针对性的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途径;可以用HRA分析技术来识别和改进PSFS, 从而减少人为的失误机会[4]。再如当一事故会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时, 可以用FTA分析法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 并提出防灾要点:
例:通过分析可找出一事故树T的3个最小割集为:
{X1}、{X2、X3}、{X4、X5、X6、X7、X8}, 假设上述各事件的概率都等于0.01, 即q1=q2=q3=q4=q5=q6=q7=q8=q9=0.01。由最小割集可以求出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的关系:I¢ (1) > I¢ (2) =I¢ (3) >I¢ (4) =…=I¢ (8)
一般来讲, 小事件的割集容易发生, 故5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更小, 所以对于此事故, 可以重点对前两个割集进行重点防范, 而割集{X1}只有一个基本事件, 很容易触发事故的发生, 这时就可以考虑为割集{X1}增加一个基本事件X9, 使新的割集为{X1、X9}。这样, 在未增加X9以前顶上事件发生的概率约为0.0101, 而增加X9后概率近似为0.0002, 使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了50倍, 当然以上是概率都相等时, 如果X1的概率非常小, 也可以不必考虑{X1}。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 各种安全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帮技术人员找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还可以从经济的角度去找出防灾要点并控制事故的发生, 从而可以达到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4 结 语
危化品企业应当全面承担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全面预防危化品生产安全事故。坚定不移地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通过加强安全传播, 加大安全法制的宣传力度, 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提高职工的安全逻辑思维能力, 构建和谐的安全文化, 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稳步好转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战略, 完善工艺过程的安全防范措施, 不断把安全生产管理向前推进和深入, 使安全管理工作系统化、通用化、标准化, 实现危化品企业经济建设与安全生产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国军, 徐树鸿.湖北雪飞“家厂互动”放大安全文化效应[J].化工安全与环境, 2007, (27) :10-10.
[2]傅先元.氯化苯氯化尾气爆呜事故的分析和预防[J].中国氯碱2005 (6) :31-33.
[3]孙哲, 李学民.氯化苯生产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中国氯碱2002 (10) :36-37.
日本除了《消防法》对危化品的储藏、运送、保管、处理有详细规定外,还出台了《危险品的搬运及运输基本准则》。车辆运输要遵守《道路运送法》及《货物汽车运送事业法》,这两项法规规定,承接危化品物流时,应按照技术标准将危化品放入法定的搬运容器。运行管理员在驾驶员驾乘之前,再次核对搬运容器外部记录的危化品名称、数量、注意事项。
德国形成了《德国关于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有关规定》,明确了道路危险货物包装、仓储、装卸、搬运、运单填写、运输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以及道路危化品物流过程中发货人、包装人、装卸人、承运人、驾驶员、安全咨询员、单证填写员、企业管理人员等人员的具体职能和责任。危化品物流事故救援部门通常设有危险货物事故模拟实验室。德国还建立了安全咨询员制度,形成了一套人员培训机制。设有专门负责危险货物包装材料研究与质量检测的部门。
知识学习讨论会
8月17日,山东科宇水处理有限公司安环科召开了《危化品企业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作业本》知识学习讨论会,科宇全体员工参加了讨论会。
会前,安环科深入学习作业本管理制度,各部门全面预习作业本,为这次讨论会做了充分准备。会议重点围绕科宇全员如何认真、有效完成安全培训教育作业本进行讨论,同时对写作业出现的问题进行查摆。
一、“三同时”手续
1、建设项目设立前,建设单位应当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就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的适用书面征求建设项目所在地安监部门的意见,并提供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技术和周边环境概况等材料。建设项目所在地安监部门接到建设单位的征求意见和有关材料后,应对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的适用情况进行核实确认,报经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部门同意后,向建设单位出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确认书》
2、设立安全审查需提供文件、材料(1)、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申请书
(2)、建设(规划)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文件(3)、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4)、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5)、工商部门企业名称预核准(6)、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确认书
3、安全设施审查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2)、设计单位设计资质证明文件(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4、试生产基本条件:
(1)、按规定进行了安全审查和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2)、建设项目由有资质单位完成施工安装,并按国家规定进行了检测;
(3)、消防设施全部按设计要求完成施工并配备到位(4)、所有压力容器、特种设备按规定检测(5)、特种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
4、安全设施竣工验收: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3)、施工单位施工资质证明(4)、建设项目施工情况报告(5)、安全生产投入情况报告(6)、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7)、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确认书
二、企业需完成如下工作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9、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10、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11、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2、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1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需以下材料:
1、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
2、安全生产责任制;
3、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清单;
4、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
5、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合格的证明;
6、工伤保险费用缴纳证明;
7、安全评价报告;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9、工商营业执照副本;
一、仓库操作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仓库的作业包含有对运输工具装卸货物、出入库搬运、堆垛上架、拆垛取货等操作过程。仓库作业构成仓库生产的重要环节。且随着仓库功能的扩展, 仓库作业的项目会更多、作业量更大。仓库货物作业的安全特性如下。1) 作业对象的多样性除了少数专业仓库从事单一的货物作业外, 绝大多数仓库仓储的货物都种类众多、规格繁多, 仓库需面对多种多样的货物作业。为了降低物流成本, 货物的包装都在向着大型化、成组化、托盘化、集装化方向发展。但由于我国的包装标准化普及程度较低, 各种货物的包装尺度、单量差别很大。2) 作业场地的多变性仓库作业除了部分配送中心、危化品仓库在确定的收发货区进行装卸外, 大多数仓库都是直接在库房门口或仓内、货场货位进行装卸作业, 而搬运作业则延伸至整个仓库的每一个位置, 因而仓库作业的环境极不确定。3) 机械作业与人力作业并重我国现代仓库的发展主要是普及机械化作业, 实现机械化。但仓库作业的多样和多变使得人力作业不可缺少, 而仓库的机械作业主要是采用通用机械设备, 需要一定的人力协助。我国的国情也确定了人力作业仍会是仓库作业的重要方式。通用机械作业的稳定性较差, 而人力作业容易直接造成人身伤害。
二、危化品生产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危化品运输从业人员多, 专业技术水平和运输设备条件参差不齐, 导致危化品物流效率低下并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物流效率低
1) 重复运输本来可以直接将货物运到目的地, 但是在未到达目的地, 或在目的地之外的其他场所将货卸下, 再重复装运送达目的地。重复运输的另一种表现是, 同品种货物在同一地点一面运进, 一面又向外运出。2) 运力选择不当由于危化品运输配装存在诸多限制, 使运输过程中难以选择合适承载能力的运输工具。造成严重超载产生安全隐患, 或者实载率低, 浪费运力。3) 运输半径过大我国危化品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西部及东北地区偏少, 而且需求分散, 导致危化品运输半径过大。又由于铁路运输运力严重不足, 加大了道路危化品的运输量, 其运输半径往往超过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 (一般在200km以内) 。
2. 多头管理, 效能不足
由于职能交叉造成部门之间的争利诿过也时有发生。201年10月20日, 京沪高速江苏段装载4吨三氯化磷的槽罐车发生交通事故, 没有及时施救, 主要原因就是多头管理, 职能交叉[2]。
3. 危化品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现代化水平低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企业“自有专用车辆5辆以上”。2005年7月, 我国危化品物流企业平均拥有车辆仅17.19辆, 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中自产自运的占相当大的比重, 这种经营模式是造成我国危化品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低、发展慢的原因之一。此外, 无证经营危化品物流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4. 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虽然《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要求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 取得相应从业资格证。然而, 对近年发生的事故调查, 发现驾驶员及押运员对事故处理的知识了解甚少, 甚至当场逃匿的现象时有发生。危险货物运输中无证上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三、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
1. 建立统一、规范的危化品物流行业标准
建立统一、规范的危化品物流行业标准是危化品物流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02年国务院《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颁布以来, 各相关部门纷纷制定、修订了有关规定和标准, 如交通部《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 国防科工委、公安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核反应堆乏燃料道路运输管理暂行规定》 (科工法[20031520号) 等。
2. 合理规划、设计危化品物流网络
危化品物流网络的规划关系到地区环境和社会安全, 并且对物流成本和企业社会经济效益都有深远的影响。政府在规划危化品物流网络时应将需要使用危化品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 从宏观角度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化品运输网络, 并建立快速应急机制, 以便在事故发生时快速处理, 使损失降至最低, 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危化品物流企业在政府规划设计的危化品物流网络内, 通过加强对危化品物流操作的管理, 选择优化的危化品运输路径和操作方式,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使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建立危化品物流管理体系, 使危化品物流既能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 又能兼顾社会效益[3]。
3. 用信息化推动物流现代化
目前, 我国危化品物流各环节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沟通不畅, 造成库存大, 运力浪费。为此, 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让“信息流”主导“物品流”, 通过信息化来实现“物流”的准确配置, 让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的目的性和经济性, 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降到最低。
4. 建立全国性的危化品物流管理信息平台
利用无线射频技术 (RFID) 、卫星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现代物流技术, 为危化品物流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上的保障。目前, 这些监控网都是独立运行, 只能监控本地区、本企业内部的危化品运输车辆。从以往发生的事故分析中可以看出, 就一个地区网而言, 对于外地驶入的车辆, 无论是否安装了GPS都缺乏监控, 一旦这些车辆在本地区发生事故, 就很难在第一时间调动本地区内的应急部门进行处理[4]。
四、结论
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危化品物流管理提供了基础。利用第三方物流理论整合危化品物流企业, 由专业化物流公司来负责危化品物流操作管理, 一方面可以改变目前危化品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格局, 提高危化品物流的集成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为政府监管危化品物流、保障危化品物流的安全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凌金清.基于降低铁路运输成本的铁路物流优化管理[J].知识经济, 2012 (02)
[2]本刊编辑部.物流信息化赢在路上[J].中国建设信息, 2012 (14)
[3]王莉春.智慧物流云, 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J].中国建设信息, 2012 (14)
摘 要:近几年,在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伤亡事故中危化品爆炸事故占较大的比例。“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发生需要对危险品安全管理作进一步探讨。通过对危化品爆炸事故危害和可能原因分析后明确了危化品安全管理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危化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备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加强、安全管理支撑体系的健全,科学构建化工仓储园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在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建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通过“8.12”爆炸事故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启示研究也将是安全管理和安全科学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爆炸事故;危化品;事故分析;安全管理;安全科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09.058
引言
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其自身的危险性对危化品仓储环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1]。
近几年,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伤亡事故中危化品事故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爆炸物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2015年8月12日23时34分6秒第一次爆炸发生,近震震级ML约2.3级,爆炸威力等同于3吨TNT;在30秒钟第二次爆炸发生,近震震级ML约2.9级,爆炸威力等同于21吨TNT。
事故的发生使之需要对危险品安全管理作进一步探讨。在“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以下简称“8.12”事故)官方报告尚未发布之际,对危化品爆炸事故危害分析和事故可能原因分析就是防止重复发生相同原因的事故,最终得到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措施。危化品爆炸事故分析
2.1 事故危害分析
天津作为渤海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发祥地。今天天津的化工行业已形成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产业链,并形成以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工等央企以及渤海化工等市属企业为主,以大量小型化工企业为辅的企业群,成为当前天津工业生产的六大支柱之一 [2]。但“8.12”事故对危化品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通过查阅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官网所记载2400余起事故(近5年内)后发现了如下危害:
2.1.1 伤亡人数
截至2015年9月11日下午3点,“8.12”事故共发现遇难者总人数升至165人,仍有8人失联。其中公安消防人员24人,天津港消防人员75人,民警11人,其他人员55人。而在查阅近五年内爆炸事故资料中发现,占调查数据的8.7%是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大损失的事故,高达209起;占调查数据的17.7%是造成5人以上死亡即有37起;而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事故中人员死亡率明显低于我国,1人以上死亡事故仅有8起,说明有效的减少伤亡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2.1.2 责任认定
在此次事故已公布出的信息看,对这次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依次是事故所在地政府主管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国土规划等部门,这些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存在失职渎职问题,对事故发生负有重要责任。而在查阅近五年内爆炸事故资料中发现212起致人死亡的事故中,211起均由管理或维护不当造成,可通过加强监管等方式予以改进。由于人力之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仅1起事故。
2.1.3 事故时间
从近五年的事故中分析,1月份发生23起,2月份发生15起,3月份发生15起,四月份发生19起,5月份发生14起,6月份发生19起,7月份发生33起,8月份发生18起,9月份发生11起,10月份发生14起,11月份发生21起,12月份发生10起。其中,占总比例的33%时6、7、8三月,可见,爆炸事故多发期多为夏季(图1)。
五年中,爆炸事故发生地方面(图2),位居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山东省13.21%,江苏省7.08%,辽宁省5.19%。从数据分析事故高发区域为沿海省份。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可以看出“8.12”事故在一定的偶然性背后又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
2.2 事故原因分析
危化品管理过程中导致事故频繁多发的主要原因正是以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2.1 危化品仓储问题
2011年年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是天津海事局指定的危险货物监装场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许可单位。其仓储业务中主要的商品分类,基本上都属于危险及有毒气体。根据天津市海事局于2014年1月披露的“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质量专项检查活动”检查结果通报,2013年11月共纠正23起违章装箱行为,12月共8起纠正违章,计104标箱。其中,5箱违章箱是瑞海公司货物,占其装箱总量的1.2‰,此次爆炸事故直接原因除了可能的明火泄露或违规操作等,还可能有深层原因,比如环境安全评估、仓储园区规划、安全检查、违规存放等。
2.2.2 危化品管理制度和体制缺失
“8.12”事故检察机关介入事故调查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等部门在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化品安全管理上存在体制缺失和管理制度缺失,未有效的落实和执行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加之走走过场的企业安全监管人员,责任监督与执行力度的缺失。危化品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国家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危化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建立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力度依法严管,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急需推行。同时企业应具备先进的安全意识和明确的主体责任,以做到安全生产为基础,促进企业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4]。为有效预防危化品的安全事故率,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3.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
我国危化品从业人员多,素质参差不齐;企业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意识淡薄。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理念,积极开展并贯彻落实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不定时地检查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同时结合同行业已发生事故的经验教训,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需要提高,人员安全管理需要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应针对层次、类型不同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新的政策法规、技术知识也应在职能监督管理部门的人员培训中进行,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前沿性的知识,并作为监察管理的重要内容。
3.2 完善危化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安全管理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需要尽快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的配套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基础标准及时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更新机制。做好有关国际职业安全卫生公约和危险化学品相关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的修订工作[5]。建立健全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控制危险源,以此防范危险事故的发生。
3.3 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健全安全管理支撑体系
专业性强、种类繁多,工艺复杂是危化品的主要特点。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是危化品安全管理的本质需要。加强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制订安全生产科技发展规划,安全技术研究人员的培养,现有的安全技术研究队伍的整合才能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和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构建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技术基础薄弱,尤其缺乏危险化学品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能力。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滞后,至今尚未建立起全国危险化学品及企业数据库,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缺乏[6]。目前,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需要尽快执行。各地在建立本地区危化品安全管理数据库和动态统计分析系统可以设置登记危化品、发放安全生产许可证、监管重大危险源等项目。可以保证危化品安全管理信息网络成为沟通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成为政府高效监管的有利手段和工具;成为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的良师益友。
3.4 科学构建危化品仓储园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一个化工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大多需要8~10年,一些大而重要的则需要几十年。从现代安全管理的观点,系统分析和研究,科学构建园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关键要素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7]。注意强化危化品仓储园区总体规划和布局的论证,在危化品仓储园区开发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分析可能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严格执行仓储园区的准入制度,认真落到实处。
3.5 建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
工业化国家的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无应急机制的6%。化工园区较其他区域有更大的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风险,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显得特别重要[8]。注重政府主体责任落实、预案体系完善、风险分析开展、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培训和演练加强、科技术水平和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提高是应急救援功德需要抓紧落实的方面。应当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应急救援指挥基本原则; 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人在国家层面上应大幅度地增加;各级政府要将应急救援设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全社会总动员是应急救援的主要基础。各部门应协调一致,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减少内耗[9]。
3.6 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
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显著特点是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环节多,因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是各部门的协调、合作。环保、经贸、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管理[10]。结语
危化品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致使内部频繁引发安全事故。面对当今严峻的安全形势,危化品安全管理应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下危化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完备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的完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的加强、健全安全管理支撑体系,科学构建危化品仓储园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在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下建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此次“8.12”爆炸事故事故尚未给出官方报告,但血淋淋的事实也将促使危化品安全管理各个方面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和标准的提高,正如钟群鹏院士所指出的那样,“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史即是与广义的失效作斗争的历史,变失效(失败)为安全(成功)的历史"[11],这也将是安全管理和安全科学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供应商的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09-25
危化品安全管理承诺书10-23
危化品管理使用安全教育和培训材料06-06
危化品安全措施落实07-23
危化品安全生产试题10-04
易制爆危化品管理制度09-17
危化品泄露的应急处理10-10
危化品泄露的应急演练10-11
危化品装卸操作规程10-17
学校危化品自查报告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