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标准职责
一、执行《企业工作标准》。
二、在厂长的领导下,领导设备工作人员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设备管理有关规定。
三、负责审核车间制订的有关各项业务工作制度、审批重要文件。
四、组织审查车间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并协调实施。
五、组织拟定车间设备更新改造,大修理中长期规划。
六、组织制订提高生产设备管理水平的规划和措施。
七、组织编写审核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程、技术标准。
八、加强对车间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调查研究设备管理问题、监督各项政策,计划的贯彻执行。
九、组织对生产设备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参加生产有关设备事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十一、参加设备检查、评优工作,提出表扬批评、奖励处分意见。
十二、车间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有关规定,并按期、按质、按量完成车间的工作计划;检查、考核车间各岗位工作,并提出奖惩意见。
一、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方式的创新。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使档案工作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 如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与业务,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都得到加强, 但是档案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档案馆 (室) 收藏与管理上的矛盾, 服务对象的局限性, 服务项目的单一性, 服务手段的滞后性等。要解决这些新问题,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 创新是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实现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在目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要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 把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 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 逐步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落后观念。
其次是要规范档案业务。要适应档案工作快速发展的特点, 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通过制度建设, 规范档案管理方法和程序。档案标准和规范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推进档案自动化建设, 必须抓好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增强档案意识, 建立高效档案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与档案工作进程保持同步发展, 由于档案工作程序日趋完善, 档案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更新的任务日渐艰巨。
二、强化信息转化意识。
怎样更加有效地利用档案, 使档案在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效率更高, 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档案是一个庞大的信息库, 各种信息是比较零散地储存在众多的单体档案中。收集和整理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档案。只有根据需要, 把相关信息系统地、规范地整理出来, 才能更好的发挥档案的信息作用。把档案内容通过加工整理变成更直接、更适应需要的信息, 是档案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职责。要改变过去档案工作无所作为的思想, 强化档案管理的效率意识, 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要提高档案使用效率。首要的就是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不断创新档案服务机制, 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其次就是要加强档案人员职责和信息标准化管理。加强档案标准化管理、运用科学规范化水平管理档案是当前档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加强档案人员职责和信息标准化管理既是对个人能力的强化也是对档案工作管理的进一步升华。要通过计算机网络为用户提供服务, 加强各项事务管理, 促使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系统标准化。
三、强化档案保管人员职业素质。
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是艰巨的, 也是光荣的, 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档案保管人员对档案的安全负有直接责任。认真履行档案工作职责, 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是管理目标的实现的先决条件。必须从强调管理人员素质入手, 加强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保管人员的职业素质。档案保管人员要时刻提高警惕, 防止档案的损坏, 确保档案的安全。为此, 一是提高政治素质。要培养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政治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 使其热爱档案事业;二是强化业务素质, 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熟悉所保管的档案内容, 熟悉档案法规;三是充实文化素质。要不断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 提高文化知识, 培养档案工作者掌握总结和分析利用工作中的经验与问题, 掌握工作规律, 提高使用效能。此外, 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能独立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如对档案保管工作做到不坏、不丢、不散、不乱。就是要做到档案保管完好无损, 不致因各种不利因素而使档案损坏。对已经破损的档案, 要及时抢修。做到档案绝对安全, 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档案遗失或被窃。做到档案的保管相对集中, 不因档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档案管理不便, 甚至造成档案损坏或丢失等严重情况。做到档案保管工作有条不紊, 档案排架整齐规范, 有章可循, 有目可查, 分门别类, 管理科学。
四、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制度一般包括阅览制度、外借制度、复制制度等。要根据实际情况, 对不同层次的利用人员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 规定不同的审批手续。要在大力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同时, 确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无损。各项档案利用规章制度的条文应严密而简明, 便于执行, 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总结, 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完善制度的同时, 还应不断加强使用的监管。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使用目的, 掌握其心理和思想动机, 加强监护。要采取安装摄像监视器, 来阅登记等制度, 防止查阅档案的利用者, 偷撕或涂改档案;对一些平时养成看书划线或翻书沾口水之类习惯的利用者, 要及时提醒。特别是要严格落实登记制度。要在利用者离去之前, 仔细检查翻阅被利用过的案卷和文件, 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并在利用登记簿上备注说明。对于损毁档案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 应及时报告有关领导, 以便及时查处, 挽回损失。
五、在强化保管的同时, 充分挖掘使用功能。
世界城市建设的再思考
城市环境,是城市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锐介绍,国外有很多城市环境建设的成功案例,比如美国的克利夫兰把钢铁作为首要部门,把城市变成了森林城市,推动绿色资源的开发。克利夫兰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包括加强城市的重建,以及对组建的密集型规划,提倡绿色节能、建筑等等。
德国蒙斯特城是集欧洲古典建筑艺术和自然田园风光于一体的城市,该城市从细节入手,把细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支点,靠城市自然、环保、休闲、人文等多种因素,强调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建设。具体表现在,交通方面减少车辆的使用,开辟了大量的自行车专用道等。
芬兰是连续七年荣登全球竞争力榜首的北欧小国,它的城市规划,通过结构优化,创造充足的公共空间和交通设施,在交通上通过弹性的停车系统实现有效管理。
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
中国现在进入一个区域性、流域性的环境复合污染的阶段。一个是区域性的大气复合污染,以PM2.5为主要特征,第二个是流域性的水污染。管理措施在短期内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对主要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十一五”只有两种,“十二五”增加了四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讲到,构建区域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在一个区域层面上,通过行政区域的协调管理,综合利用经济发展,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环境的承载力,实现区域污染物减排,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系列的立法规划、政策管理和技术手段来落实。
首先关于立法,大幅度修改大气污染防治法,形成中国的“清洁空气法”。美国的“清洁空气法”六十多万字,二百七十多个条款,中国的不到一万字,仅是美国的七十分之一。
“中国要想做好这个事,立法上大幅度修改区域污染的防治法,明确责任。”王毅介绍说,在整个区域环境管理的体系体制上,要优先设立环境保护的大主旨。在此大主旨下,可以设置分区域的派出机构。现在环保部有所谓的部级联谊会议,监察中心,但是起不到对区域和流域的环境监管问题。地方也可以建立委员会,例如京津冀地区,需要建立区域环保机制。同时要有相应的监管机制,包括对于政府的环境绩效的考评工作。
王毅建议,要有区域性的国家投资布局和融资机制的创新,包括资源税、环境税的改革,以及脱硫脱销电价的政策,排放许可证等制度均需要明确。
标准化建设
“标准是什么?标准就是一种约束。如果没有标准的理念,标准的思维和方法,人类就没有现代文明。”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王忠敏说。
标准化的形成和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发展和进步,方便了贸易和生活。标准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
王忠敏认为,城市建设中标准化的问题应注重五个方面:
第一,城市规划的标准化。城市规划是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一座城市的现状和未来。
第二,标准化不是政绩工程,必须是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共同协商的产物。比如,莫斯科现在的下水道建于沙皇时代,现在仍好用。巴黎的街道建于七百年前,现在有好多街道依然完好无损。
第三,民生工程的标准化。城市中的环境、住宅、交通、购物、休闲、求学、医疗等要优先规划,优化规划才能使城市更适合民生的需要。合理布局第二产业,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才能实现人民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目标。
第四,围绕城市产业特点实施标准化,根据生产加工制造和高科技企业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制定标准化的发展战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第二产业的过程中,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包括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等。
第五,城市管理的标准化。城市管理包括市容建设,市政建设,城市安全和应急处理等等。
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准化在城市规划的协调,公共管理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协调,管理理念的提升,生活程序的便利等方面发挥了基础保障作用。
中国标准化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副巡视员邓瑞德称,目前,全国有26个省市区出台了标准化战略实施意见。有二十多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规划,北京市也出台了首都标准化战略。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柴文忠提出,在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方面,要以科技创新的引领,以标准化的工作为保障,以信息化作为支撑手段。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以行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来支撑我们城市管理各行业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二是科技創新。例如,生活垃圾处理的一个比重,焚烧发电、生化处理、卫生填埋的比例是4:4:3,要想确定这样的比例,首先是基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技术的保障,保证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市民百姓对环境的要求,保证历年来对北京市垃圾成分的监测。没有这些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标准化方面,从城市管理的领域,首先是分领域,全方位地来研究完善标准体系。第二,从标准的制定转变成标准的制定、实施、评估的全过程管理。第三,从侧重技术标准转变为既管结果又管过程。
1.编制主要电气设备检修间隔期和停车时间计划。
2.编制汇总下列计划:
1电气设备年、季、月度预修计划。○
2电气设备更新计划。○
3电气设备大修理材料计划。○
4电气设备更新材料计划。○
5电气设备大修理备品配件计划。○
3.编制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年、季、月度施工项目计划。
4.与检修计划员协调,平衡好有关计划,并按时传送。
5.做好各项计划的交底工作。
6.编制计划检修项目计划。
7.组织编制并审查电气技改项目年、季、月度施工计划。
8.建立健全下列有关统计台账。
1电气设备年、季、月度检修计划完成情况统计台账。○
2电气设备年、季、月度计划外检修项目统计台账。○
3电气设备更新完成情况统计台账。○
4电气设备监测及预防性试验统计台账。○
5电气设备大修理完成情况统计台账。○
6技措项目(分计划内、计划外)完成情况统计台账。○
9.参与停车大修理的准备及实施情况统计和总结工作。
10.负责公司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记录、试车记录、验收报告、事故报告等收集整理工作与及时归档。
11.检查落实年、季、月度检修计划完成情况,处理协调检修中出现的问题,参与主持主要电气设备检修后的试车、验收工作。
12.对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项目(缺图纸资料、材料、设备等),有权拒绝安排计划。
2.负责公司标准与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章(运行控制部分)的持续符合性监督检查与改。
3.负责结合公司的实际运作,在公司标准中借鉴国际民航运输协会1ATA等民航协会组织推荐的标准和建议(运行控制部分)的实施方案。
4.负责公司标准与国际民航运输协会运行安全审计IOSA标准(DSP模块)的持续符合性监督检查与改进。
5.承担公司IOSA项目组DSP协调员的工作。
6.负责公司标准与中国民航CAAC规章(运行控制部分)的持续符合性监督检查与改进。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新标委) 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今天正式成立了!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新标委成立大会。
这里, 我代表新标委秘书处, 对新标委的职责、筹建情况和前期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
新标委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批准, 新标委负责我国新闻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推广与维护中文新闻信息领域相关的各项技术标准。具体为:1、按照国家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 负责组织制定我国中文新闻信息化技术标准, 构建标准化体系框架, 提出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规划和年度计划。2、组织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 提出审查结论意见, 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3、为宣传和推广相关标准应用提供服务, 包括标准化业务咨询、标准应用培训等, 并指导标准化产品认证工作。4、承担对应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 包括对国际标准的提案, 审查我国中文新闻信息相关技术标准提案和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中文稿, 以及提出对外开展标准化技术交流活动的建议等。5、开展与标准相关的学术活动, 包括与国际相关标准组织建立并保持联系, 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国际相关学术活动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并在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6、承担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范围内产品的标准应用水平评价工作。7、承担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方面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
新标委是一个跨媒体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成员涵盖报业、网络媒体、广电媒体和通讯社等。标准制定的范围包括多媒体新闻信息生命周期中“采集、编辑、生成、发布、展示、检索、存储和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 其标准工作同国际新闻标准化组织—国际新闻电信理事会 (International Press Telecommunication Council, IPTC) 对应, 新标委已作为会员参加IPTC的标准制定工作。
新标委的筹建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筹建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3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国标委计划[2006]95号) , 新华社负责“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 筹建工作从2007年展开。筹建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委对筹建工作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开展了有关工作, 起草了筹建所需要的多项文件, 并于2007年9月5日正式向全国多家新闻单位发出了“新发文[2007]社字63号” (关于征集“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函) 。
在筹建中我们注意了新闻单位的跨地域和跨媒体分布, 注意了新闻媒体、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分布, 尽量吸收对标准化工作有热情、有技术储备的单位参加, 共征集了熟悉新闻业务, 有行业工作经验的40多名委员参加, 包含通讯社、广电、报业、科研院校和企业等单位, 并于2008年1月将成立所需材料上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下发了批准成立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由新华社作为承担单位, 秘书处设在新华社技术局。新标委由新华社副社长鲁炜担任主任委员, 有顾问委员4人, 委员35人。
前期标准制定、推广和应用情况
标准的制定情况
长期以来, 我国新闻行业没有全国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严重影响了我国新闻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共享, 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国际上大的媒体集团, 如路透社、美联社等都非常积极的参与国际新闻技术标准的制定, 利用标准技术优势, 强化在新闻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与世界一流媒体相比, 我们在新闻标准研究、标准制定和标准应用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新华社很早就开始关注新闻技术标准, 并积极提议尽快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文特色、全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华语地区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以便有效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中文多媒体新闻信息, 实现新闻信息在华语媒体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共享。2003年11月科技部批准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课题。课题由新华社牵头, 并提供了配套资金, 联合众多新闻单位、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课题组充分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 广泛调研了国内新闻技术的现状和新闻媒体的实际需求,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完成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 (以下称CNML标准) 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项国家标准的研制任务。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标准草案于2005年5月形成, 并向国内多家单位发送了征求意见稿, 力求使标准能够充分体现各媒体单位的共同需求和利益。研制工作凝聚了中国整个传媒业的心血与期待。经过国家重大标准专项管理办公室严格的程序审批, 2005年11月, 由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组织了课题验收。专家一致认为:《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项标准的研制成功, 为全国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利用与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填补了我国新闻信息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6年1月5日审批同意两项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 并批准于200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新华社领导对标准的重视和“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的研制模式得到了国家标准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委领导刘平均同志2006年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新闻发布会”上, 认为“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所创造的由新闻主管部门指导, 新华社牵头, 十余家媒体、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的模式很成功, 他号召各界标准化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所创造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技术标准研制模式。
标准推广实施的情况
两项新闻标准实施以来,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同志始终关心并亲自指导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鲁炜同志要求“谁用谁受益, 谁用谁得益”的精神始终贯穿标准推广工作的全过程, 他要求标准一要代表各类华文媒体的利益, 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家认可的标准, 一个对大家都有益而不是单对哪一方、哪一家有益的标准。二要“务求实效”, 通过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效益显示其旺盛生命力。要让全世界的华人, 甚至让所有懂中文的人使用它, 力求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标准的使用者都能真正从中受益, 并以此作为维持标准生命力的基石。
在新华社的大力推动和各方面的协助下, 该项标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海内外均有媒体采用该标准, 标准优势效果明显。新华社开发的CNML API在标准应用推广中得到广泛使用, 对标准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共有包括方正电子, 中科软, 中软, 中科大洋等十多家公司在开发中采用, 充分证明了标准的可用性。
中国评论新闻社、新华社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率先使用了CNML标准。新华社在内部包括新闻采集、编辑、存储、发布、供稿等环节, 在横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不同媒体形式的20多个系统应用了CNML标准, 并在奥运会前, 正式以CNML标准格式向国内近600家, 海外近70家卫星全球网用户发稿。此外,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也对500多家用户以CNML格式供稿。标准经受住了奥运会、国庆60周年报道大数据量发稿的检验。新华网、参考消息报社、中国证券报都己经支持CNML格式的数据交换, 新华社用户还可以通过北京、香港、巴黎和纽约互联网供稿站点接收CNML标准格式的稿件。新华网还采用了基于分类标准的自动分类技术。新闻分类标准继2007年由广西日报率先使用以来, 全国还有包括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社采用。
方正、华光、新华紫光等公司均实现在其报社采编系统中支持CNML接口, 使用了新华社开发的标准应用程序接口CNML API。方正、华光、中科软、高术传媒等公司已经在其产品中支持CNML标准。阿帕比公司与国内报社合作的报刊资源数据库平台, 也遵循了CNML和分类标准, 报社用户已达到500多家, 使用CNML扩展标准--数字报刊标准 (CNML-Naf标准) 以及国家分类法标引加工的数字资料达到2100万条, 近500万版, 30万期;方正电子在其新一代文韬采编系统中内嵌了新华社提供的CNML API, 已全面支持CNML标准。
中文新闻技术标准的海外应用也有进展, 香港文汇报已在新的系统改造中采用了CNML标准和新闻分类标准。中国评论新闻通讯社香港站点已经采用CNML标准, 台湾站点正在进行实施。
新闻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使得它对其他相关行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些企业在承担其它非媒体用户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时, 也积极地推荐该标准, 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新闻分类标准已在政府、金融、卫生和矿业等其他一些行业中得到了符合行业特性的借鉴采用。
标准修订工作
为了使标准能更好地为新闻媒体服务, 新华社在2009年6月又牵头组织了两项标准的修订, 并上报国标委。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解决标准中已经发现的不足, 探索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并反映新的标准应用需求, 着力解决两项标准的协同问题, 重视标准结构的稳定性, 以保证标准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为了推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在新闻媒体领域技术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普及标准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标准使用方法, 理解标准应用的意义, 更好地为新闻媒体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服务, 我们组织编写出版了标准培训和宣贯材料。与中国新闻技联在2006年和2010年联合举办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宣贯与技术培训班, 帮助大家提高标准化技能和标准实施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标准的技术优势
基于统一的、面向多媒体的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是媒体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新媒体发展实现对新闻信息有序、高效、快速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 扩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有效手段,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标准应用的实践证明, 通过实施标准, 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提高, 可消除大量跨部门、跨系统和跨平台的信息交换的障碍, 大大促进传媒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丰富的标准元数据不仅能提升资源的价值, 还便于更加准确地挖掘新闻资源, 实现资源的增值利用, 为新闻内容的监管提供有效支持, 便于实现新闻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实施标准, 业务变化更加灵活、便捷, 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标准支持多媒体的特性, 可实现多种业务, 如, 图表、漫画、音频、视频, 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电视等的统一格式;有利于实现功能完整、互动性强、性能完好的集采、编、存、发、供和反馈一体化业务系统;可实现多媒体、全媒体发稿, 做到一次生成, 任意发布, 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我国新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标准, 还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多媒体新闻产业链的形成和新闻服务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重复开发和投资浪费, 形成优良的产业环境, 不断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更好地参与国际新闻竞争。
虽然标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使用范围和使用深度看,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将在所有委员单位的支持下积极发挥这一服务平台的优势, 做好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做好新闻标准的制定订、推广、应用、维护、修订和完善工作, 将标准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希望所有媒体和传媒企业以提案、制定、在产品中采标等各种形式, 积极参与和支持新闻标准化工作, 使我国的新闻事业逐步走向一条产业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各级材料管理职责材料成本控制管理
1 公司材料部门的管理职责及成本控制
公司材料部门是整个材料管理的核心,是材料成本控制的关键,其职责对公司整个成本控制起关键作用,所以说如何定位这一级职责是整个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当前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比重一般在75%左右,做为项目材料管理的直接管理部门,其对项目材料管理要从宏观方面进行管理,其成本管理职责主要有:
1.1 主持制定材料管理各项制度和办法,并对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特别是直接管理部门对项目部的材料管理落实情况要制订检查和考核计划,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督察,只有制度健全且切实可行,使项目和班组有章可循,才能实现材料程序化管理;
1.2 组织对项目大宗材料进行招标。招标采购是降低材料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在招标中要坚持“六比一算”原则,即:比质量、比价格、比运距、比信誉、比交货期、比付款方式、算成本,同时要坚持阳光采购原则,招标时要邀请上级纪检部门及业主参加;
1.3 组织公司预算核算人员对项目材料使用计划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核。做为计划审核部门要把好这一关,因为材料使用计划是整个材料管理的目标所在,是材料管理的成败所在,只有计划合理,公司材料管理部门才能从宏观方面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定期要对项目材料使用计划的执行和控制情况进行监督;
1.4 对项目根据计划所报的材料采购计划进行审核。根据公司库存合理调配库存材料,坚持先调配再采购的原则,在审核采购计划时要对采购单价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对整个项目材料的采购过程行为进行动态监控,采购供方坚持在合格供方名单内选用的原则;
1.5 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的材料供方进行评审,防止信誉不好的不合格供方进入公司合格供方管理库,合格供方管理坚持以项目评审为主,公司考察备案的原则;
1.6 对项目材料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审查。主要审查单价、质量保证条款、供货时间、付款方式、违约处理等各个方面,若对项目所报的合同有异议可以要求项目部重签或更正。
2 项目经理部材料成本控制管理职责
项目经理部是项目材料管理的责任主体,项目经理是材料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只要项目经理部认真履行好材料管理职责,才能使整个材料成本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其主要职责及成本管理有:
2.1 设置材料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配备具有较好职业素质的材料三大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材料采购员、材料保管员、材料统计员和管段技术员(班组)是项目材料管理的关键岗位,依据职责对材料的计划、采购、验收、出入库和使用负责,各责任人在其任职时限内对其材料管理负责;
2.2 认真落实上级管理部门在材料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等相关要求,并根据规定规范项目的材料管理行为,制订材料成本控制措施,督促项目各级部门落实材料管理目标;
2.3 负责安排、部署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编制项目材料使用计划、材料采购计划,材料使用计划编制的依据是设计文件及技术规范,材料使用计划是项目材料采购和供应的依据,主要分班组编制的分部分项材料计划及总工编制的材料总体使用计划,材料计划是实现材料管理动态控制的依据,是材料控制考核评价的依据,编制材料使用计划要求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做到计划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准确及时。采购计划编制的依据是项目施工组织设计,项目部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按月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即编制好的采购计划要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公司一级材料部门审批,审批通过方可采购;
2.4 项目部要定期主持召开项目部的材料使用控制分析会议,对造成材料实际用量与材料使用计划有差异的内外原因和改进措施进行审阅,及时寻求纠偏措施,为降低材料成本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
2.5 负责对合格供应商的调查工作,为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库提供合格的供方资料,材料供方管理也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工作,只有合格的供方才能提供合格的产品,供方管理要实行动态管理,项目部要及时添加新的合格供方,同时对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的供方及时剔除出合格供方名单。
2.6 对项目班组材料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包括材料采购、供应管理、材料验收及检验管理、材料库存及发放管理、材料的调拨及现场管理、档案管理,只有对班组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项目材料成本管理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3 班组材料成本控制职责
班组是材料成本控制的现场材料管理直接责任部门,对所有作业班组、劳务队材料的领用、存放、使用、消耗以及余料退库各个环节全面负责。其成本控制管理职责主要有:
3.1 根据项目部下达的材料使用计划以及工程进度情况严格控制现场材料消耗,为此要制定本班组的材料节约目标,对所有工程实体各个部位材料用量进行细化,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材料使用计划,以此计划为依据做好本班组的材料成本控制。
3.2 根据不同施工阶段材料供应品种和数量的变化调整存料场地,减少搬运,同时要根据施工需要和现场情况有计划地申请项目部材料部门组织材料进场。
3.3 认真执行材料收、发、领、退、回收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盘点,做好材料核算工作,同时将材料实际消耗量与材料使用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出现偏差的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4 按项目部规定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制定班组现场材料管理细则,对现场材料的数量、质量、存放、使用、节约、损坏、浪费、回收等各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班组现场材料管理责任制。施工班组对材料的领用、现场存放、使用以及余料退库各环节进行全面控制。根据项目部的班组编制要把材料管理责任到人,并按项目部的材料管理考核细则落实本班组的材料管理情况,努力降低材料消耗。
3.5 严格执行材料使用中的动态管理,加强自检,以分部、分项工程材料计划为基础,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即核算材料节超情况,及时办理各种材料核销手续,正确核算材料实际耗料状况,同时要对核算结果认真比较分析,分析主要包括材料节超原因分析、后续工程材料使用注意事项、控制超耗及节约措施,班组核算完毕后向项目部上报分部分项材料成本控制成果。
当然材料成本控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各部门依据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职工作,材料成本控制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1直属上级
经理
2管辖范围(部门)
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3职责和权限
3.1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劳动人事政策,负责制定和完善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2负责公司员工的招聘、人才储备及管理工作;
3.3负责公司员工的劳动合同、员工档案、人力资源信息、员工工牌、员工健康等管理工作;
3.4负责公司员工的转正、调配、调动、定级、晋升、离职、解聘等日常管理工作;
3.5负责公司人力需求调研和规划工作,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
3.6负责公司员工入职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等各类培训管理工作;
3.7负责公司员工劳动纪律、考勤、部门例会、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工作;
3.8协助集团人力资源部为公司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工伤认定工作;
3.9协助集团完成干部考核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和聘任及技术工人等级评定工作;3.10负责公司职工工资报表的造册及核对和上报工作;
3.11负责公司员工劳动保护的监督管理及协助集团伤残鉴定、理赔工作;
3.12负责公司劳动争议调节的日常工作;
3.13负责班组建设方案审定、知识培训和督促检查工作;
3.14负责公司员工的电话费审核、路费报销审核、保健津贴审核、夜班津贴审核、出差单审核、考核奖励单审核及员工请销假管理;
3.15负责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目标与绩效管理工作;
3.16负责公司员工探亲房、夫妻房、职工免费工作餐申请的审核;
3.17负责公司各岗位定编定员、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的审核;
3.18负责经理信箱中相关信件所反映问题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3.19负责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中5.5.1、6.2和8.2.3条款的运行和控制;
3.2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企管组职责和权限
1直属上级
主管副经理、人力资源科科长
2管辖范围(科室)
负责公司的企业管理工作
3职责和权限
3.1在主管副经理和人力资源科科长的领导下,负责本公司的企业管理工作,对公司所有单位行使宏观管理;
3.2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委员会和企管办的工作部署,并定期报告企管
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3.3在主管副经理和人力资源科科长的领导下,负责提出公司企业管理组织机
构设立和调整的建议方案,组织召开企业管理工作会议,研讨公司经营现状,贯
彻落实集团公司的经营思路、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强化和推进企业管理的制度
化、程序化、规范化、流程化、模板化、精细化;
3.4组织各单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根据贯彻落实情况及时补充、修订
和完善;
3.5指导和审核各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办法)、工作职责、岗位工作标准及工
作流程;
3.6组织有关单位定期、不定期检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情况,对违反公司管理制度的人和事进行考核和纠正;
3.7负责对各单位目标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组织各单位制定质量目标和技术经
济目标及绩效考核标准,并对完成情况实施监督和考核;
3.8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对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工
作负责;
3.9抓好员工企业管理知识、质量管理体系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考评工作;
3.10对公司各单位的企业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咨询,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
检查监督,及时掌握企业管理动态;
3.11负责对企业管理、工作创新等方面提出重大合理化意见建议,对严重违反
公司管理制度的现象分别提出奖励和处罚意见;
3.12负责组织实施项目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协助财务科落实全面预算管
理工作;
3.13配合集团公司贯彻落实新引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以及管理
手段;
3.14负责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标准中4.1、4.2.1、4.2.2、4.2.3、4.2.4、5.2、5.3、5.4.1、5.4.2、5.6、6.1、8.1、8.2.2、8.2.3、8.2.2、8.2.3、8.4、8.5.1、8.5.2、8.5.3条款的运行和控制;
3.15完成集团企管办、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工作。
企管组组长岗位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
1直属上级
主管领导
2管辖范围(部门)
负责公司的企业管理工作
3职责和权限
3.1负责企管组的各项工作;
3.2负责制定公司企业管理工作计划和月企业管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3负责组织公司企业管理工作调研、企业管理会议和企业管理总结工作;
3.4负责制定、评审、修改公司管理体系文件,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和贯彻
落实实施监督检查,并对管理体系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实施考核;
3.5负责建立健全公司目标管理体系及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3.6负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培训工作,对企业升级评优或达标活动的各项基础
工作进行筹备、自评、申报,做好体系稳定持续运行管理工作;
3.7对各职能科室的各项专业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并
实施考核;
3.8负责对各单位目标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各单位对质量目标和技术
经济目标及绩效考核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完成情况实施监督和考核;
3.9负责对公司各单位的企业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检查和监督,及时掌握
企业管理动态;
3.10负责对企业管理、工作创新等方面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对严重违反公司
管理制度的现象提出奖励和处罚意见;
3.11对员工满意度的调研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3.12配合集团公司对引进的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手
段,进行推广和贯彻落实;
3.13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任职要求
4.1学历
企业管理专业大学本科或同等学历以上
4.2 培训
4.2.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训;
4.2.2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培训;
4.2.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培训;
4.2.4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4.2.5本公司生产原理基本知识培训等。
4.3 技能
4.3.1熟悉并遵守企业法、安全生产法等适用于本公司的政策、法律、法规;
4.3.2应具备先进的企业管理工作技能,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4.3.3具有较强的领导、组织、处事、分析、沟通协调、管理能力,敏锐的经
营管理思路、较强的经营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等;
4.3.4持有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
4.3.5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作风严谨稳健,具备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开拓意识。
4.4经验
企业管理工作经验二年以上
企管专员岗位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
1直属上级
企管组组长
2管辖范围(部门)
检查、指导和监督公司各单位企业管理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情
况
3职责和权限
3.1在主管领导和组长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企业管理工作;
3.2加强与公司各单位的工作联系与沟通,检查和发现各单位企业管理工作中
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3协助企管组组长制定企业管理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工作计划实施及进
展情况;
3.4经常深入各科室和生产一线,对科室、车间和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
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提出改进意见;
3.5按照质量目标和技术经济目标及绩效考核标准、管理办法,逐条对各单位
开展目标管理具体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将目标管理的开展情况及时汇
报主管领导;
3.6督促各单位认真编制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工作流程等,并不断进行
修订和完善,跟踪检查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职责的贯彻落实情况;
3.7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管理、内部审核及监督审核工作;
3.8落实公司管理人员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教育、培训等工作;
3.9服从管理,认真、及时、准确地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4任职要求
4.1学历
企业管理专业大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4.2培训
4.2.1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培训;
4.2.2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培训;
4.2.3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培训;
4.2.4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4.2.5本公司生产原理基本知识培训等。
4.3技能
4.3.1熟悉并遵守企业法、安全生产法等适用于本公司的政策、法律、法规;
4.3.2应具备先进的企业管理工作技能,包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4.3.3具有较强的组织、分析、沟通协调能力,以及敏锐的经营管理思路、较
强的执行能力等;
4.3.4熟悉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文字处理能
力,作风严谨稳健;
4.3.5持有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证书。
4.4经验
具备企业管理工作经验一年以上(专业对口的应届毕业生不限)
人事专员岗位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
1直属上级
人力资源科科长
2管辖范围(部门)
负责协助上级完成薪酬、福利、人员内部职称评审聘任的各项日常工作
3职责和权限
3.1负责建立、健全公司员工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对人事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并及时整理、更新、归档;
3.3负责公司月度人力现状报表的制作、统计、整理,并上报集团人力资源部;
3.4负责公司月度工资明细清单的造册;
3.5负责公司员工的转正、定级、调配、调动、离职等日常管理工作;
3.6负责员工考勤报表的核对和管理;
3.7负责干部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
3.8协助完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技术工人晋级考评工作;
3.9协助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员工体检工作;
3.10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任职要求
4.1学历
行政管理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4.2培训
4.2.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学习;
4.2.2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4.2.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
4.2.4劳动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
4.2.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培训。
4.3技能
4.3.1熟悉并遵守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4.3.2熟悉与薪酬相关的法律法规;
4.3.3熟悉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具备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
4.3.4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文字表达能力;
4.3.5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熟悉人事工作流程;
4.3.6工作细心踏实,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4.3.7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初级资格证书。
4.4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经验一年以上
劳动保障专员岗位职责权限和任职要求
1直属上级
人力资源科科长
2管辖范围(科室)
负责公司员工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办理工作
3职责和权限
3.1协助集团公司为公司员工办理社会保险;
3.2协助集团公司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及管理员工社保档案;
3.3负责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的签订,并整理、归档;
3.4负责公司各类劳动人事报表的编制、上报工作;
3.5负责公司劳动年检工作的落实;
3.6负责监督管理公司员工劳动保护,并协助完成伤残鉴定、理赔工作;
3.7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4任职要求
4.1学历
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管理专业大专或同等学历以上
4.2培训
4.2.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学习;
4.2.2安全生产知识;
4.2.3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
4.2.4熟悉并遵守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
4.2.5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学习。
4.3技能
4.3.1熟悉并遵守与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人力资源政策法规;
4.3.2熟悉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及文字处理能力;
4.3.3具有一定的外部沟通、协调、文字表达能力;
4.3.4熟悉国家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4.3.5工作细心踏实,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感;
4.3.6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初级资格证书。
4.4经验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7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一册 光盘数:0 定价:298元
优惠价:180元
详细介绍: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详细目录
第一章社区(街道)管理概述 第一节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社区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社区(街道)管理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街道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 第二节业主委员会 „„
第三章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 第一节街道办事处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第三节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 第四章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 第一节物业管理公司 第二节业主委员会
第三节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及其他 第五章社区的审理模式 第一节社区管理模式分类
第二节中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 „„
第六章社区(街道)服务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社区服务的含义与内容 „„
第七章社区(街道)卫生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 第八节社区文化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社区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
第九章社区(街道)环挠
第一节社区环境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社区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第三节社区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第十章社区(街道)治安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治安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社区治安的基本任务与组织机构 第三节社区治安舶综合治理
第十一章社区(街道)教育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社区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
第十二章社区(街道)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一节 社区管理主体的职责和作用 笋二节 社区管理中的社区自治
第十三章社区(街道)管理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社区管理绩效的概述 第二节社区管理绩效的评估 „„ 第十四章国外社区(街道)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国外社区管理的主体 第二节国外社区的发展与管理
第十五章国外社区(街道)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外社区管理微观层面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国外社区管理宏观层面的发展趋势 第十六章社区(街道〕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节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十七章当代中国社区(街道)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模式比较 第一节行政侧重型模式: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例 第二节自治型模式:以沈阳市春河社区为例 第三节混合型的江汉模式
第四节一会(分)两站之“盐田模式”
第十八章中国特色社区(街道}审理体制的构建 第一节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理论建构:行政与自治的均衡
第三节体制建构:行政与自治双中心互动体制 第十九章社区(街道)自治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自治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社区自治组织及其自治
第二十章非营利组织与社区(街道)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发展 „„
第二十一章社区参与与社区(街道)管理 第一节社区参与及其意义 第二节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二十二章社区(街道)岗位廉政制度 街道党工委书记岗位 街道办事处主任岗位 „„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城乡社区(街道)居民委员会管理工作执行规范与岗位职责制度及领导能力培训标准手册 详细目录
第一章社区(街道)管理概述 第一节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第二节社区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社区(街道)管理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街道委员会与居民委员会 第二节业主委员会 „„
第三章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 第一节街道办事处 第二节居民委员会
第三节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 第四章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 第一节物业管理公司 第二节业主委员会
第三节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及其他 第五章社区的审理模式 第一节社区管理模式分类
第二节中外社区管理模式比较 „„
第六章社区(街道)服务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社区服务的含义与内容 „„
第七章社区(街道)卫生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 第八节社区文化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社区文化的类型与功能 „„
第九章社区(街道)环挠
第一节社区环境的含义与内容 第二节社区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 第三节社区环境的保护与建设
第十章社区(街道)治安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治安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节社区治安的基本任务与组织机构 第三节社区治安舶综合治理
第十一章社区(街道)教育工作执行规范 第一节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社区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
第十二章社区(街道)管理主体的多元化 第一节 社区管理主体的职责和作用 笋二节 社区管理中的社区自治
第十三章社区(街道)管理绩效的评估 第一节社区管理绩效的概述 第二节社区管理绩效的评估 „„
第十四章国外社区(街道)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第一节国外社区管理的主体 第二节国外社区的发展与管理
第十五章国外社区(街道)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外社区管理微观层面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国外社区管理宏观层面的发展趋势 第十六章社区(街道〕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第二节农村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第十七章当代中国社区(街道)管理的创新实践与模式比较 第一节行政侧重型模式: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例 第二节自治型模式:以沈阳市春河社区为例 第三节混合型的江汉模式
第四节一会(分)两站之“盐田模式”
第十八章中国特色社区(街道}审理体制的构建 第一节当前中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理论建构:行政与自治的均衡
第三节体制建构:行政与自治双中心互动体制 第十九章社区(街道)自治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自治的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第二节社区自治组织及其自治
第二十章非营利组织与社区(街道)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第二节非营利组织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非营利组织与社区发展 „„
第二十一章社区参与与社区(街道)管理 第一节社区参与及其意义 第二节社区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二十二章社区(街道)岗位廉政制度 街道党工委书记岗位 街道办事处主任岗位 „„
【设备管理标准职责】推荐阅读:
设备管理管理标准07-28
物业设备管理标准标准篇12-07
设备台账管理标准11-02
检验仪器设备管理标准(试行)10-04
设备管理制度职责11-04
发电厂设备技术台账管理标准05-24
风电设备管理岗位职责10-27
设备管理科工作职责06-01
设备安全管理岗位职责10-19
机械设备管理员岗位职责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