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沁园春雪

2022-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集体备课沁园春雪

沁园春集体备课

一、教材分析: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所写景物雄浑壮丽,所抒胸襟博大宽广。在这首词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词人,一位壮志满怀、豪情万丈的英雄。感情激昂、豪迈,是对学生进行诵读训练的绝佳教材;是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范本;更是领略伟人风采的最佳桥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朗读的韵律节奏,了解词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即品味诗歌语言,描述诗歌中的雪景画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领会词人的伟大胸襟、坚定的信念。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雪景。

2、教学难点:品味诗歌凝练贴切的语言,初步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想象联想法

3、品读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导语设计

在雪的世界里,有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幽冷;有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绚烂奇幻;有李白“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不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描绘过雪景,那在他的笔下,冰雪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毛泽东的诗篇《沁园春·雪》。

二、 朗读,读懂内容,读出情感

1、听范读,标注节奏、韵脚、重音。 北国 / 风光,千里 / 冰封,万里 / 雪飘. 望 / 长城内外,惟余 / 莽莽;大河 / 上下,顿失 / 滔滔. 山舞 / 银蛇,原驰 / 蜡象,欲 / 与天公试比高. 须 / 晴日,看 / 红妆素裹,分外 / 妖娆. 江山 / 如此多娇,引 / 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 秦皇汉武,略输 / 文采;唐宗 / 宋祖,稍逊 / 风骚. 一代 / 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 弯弓射大雕. 俱 / 往矣,数 / 风流人物,还看 / 今朝.

2、学生自渎,并说说这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上片描写被过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总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3、请学生范读,并请学生谈谈听读之后的感受?从诗歌中读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适时补充故事发生的背景)

感受:气势恢宏、豪放、气势磅礴、令人振奋、热情洋溢„„ 感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写出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人的自信和自励,伟大人物的豪迈气概和伟大抱负。

写作背景: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肩负起抗日救国的伟大使命,1936年2月在毛主席率领下,准备从陕北出发,渡河东征,奔赴抗日救国第一线。本月初,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一个距黄河不到半天路程的小山村。一次,他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黄河岸边的塬上视察地形,看到了祖国雪后的壮丽河山,欣赏到北国风光,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挥笔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十年以后,抗日战争胜利。这时,蒋介石决心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欺骗人民,他装出和平姿态,以便突然猛扑过来,把中国推进内战血海之中。伟大领袖毛主席高瞻远瞩,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为了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领导人民实现创建新中国的历史目标,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大无畏气魄,不计个人风险,身系天下安危,亲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长达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后于1945年11月14日发表于《新民报》晚刊,这首"千古绝唱"才得以与世人见面。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三、 品读,鉴赏诗歌语言

你最喜欢诗词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可从修辞、用词的准确性、词语的表现力角度来说一说。)

赏析之后进行朗读,加强赏析效果。

1、我最喜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句,这一句中可以发现诗人善于造境,简练的“冰封”“雪飘”“千里”“万里”,动静结合,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2、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诗人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山丘连绵起伏的状态,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

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诗人用词精当,对偶公正。“惟余”二字,写出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4、“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诗人写景虚实结合,富于想象,想象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

5、“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词很有分寸,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之意。“略输”“ 稍逊”,并不是一概否定。(教师可适当讲解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四、 比较阅读,升华情感 多媒体出示:《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朗读本词,理解大意,并思考:两首词在情感上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都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抒发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充满凌云壮志。

2、教师总结并升华:

通过今天两首词的学习,我们对伟人毛泽东有了更为具体而深刻的认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流传千古,他的伟大胸怀和远大抱负,更使他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他的豪情壮志自少年时期便是如此,那么我们呢?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曾大声疾呼“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周恩来更在少年时期更立下壮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名中华少年,我们应当向伟人们学习,少存凌云之志,用不懈的努力去拼搏进取,自信喊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去成就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

五、 作业设计——描绘画面,再现“江山如此多娇” 多媒体出示“江山如此多娇”国画。

请你将毛泽东笔下的北国雪景图描绘出来。 方法指导:

第一步:有哪些景物?

第二步:景物以什么顺序展开?(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 第三步:让画面美起来——加修饰语(性质、大小、颜色、形态„„),运用修辞手法,融入作者感受等等

第四步:让画面动起来——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动静结合的画面。

出示由《沁园春·长沙》描绘而来的“湘江秋景图”为例进行方法指导。

第2篇: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分上下两篇。上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诗人伟大的抱负。

上篇因雪起兴,借雪景抒写情怀。起笔不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不先写“雪”字,而首推“北国风光”,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感受印象,而且造境独到优雅,可以冠结全篇。接着是对雪景的大笔铺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雪覆盖了一切,黄河也失去了滔滔流动貌,无边无际的茫茫雪景。这里“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十分准确、传神,凸现了北方雪景的深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可谓静中写动,披满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像银蛇舞动,而白雪皑皑的高原丘陵地带,像蜡白色的象群在奔兀。群山高原与低垂的冬雪云天相连成一片,因而作者信手拈来“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句。“银蛇”“蜡象”两个生动比喻,一下子赋予雪境以生命感,且有动中见静的艺术效果。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多么自然巧妙的联想,使雪境发生阴晴之间的转化,一个“红装素裹”的美人的象征,初步形成这首词的意境。

下篇首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谓承上启下,将全词连接得天衣无缝。“江山”这一双关语词,与上片中的“长城”“大河”相融合,具有画龙点睛之意,“江山如此多娇”,可以理解为这首词的基本构架。作为政治家的词人,对“北国风光”的抒怀,最终还是对江山社稷的关怀。1935年末,毛泽东领导中央红军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转机。毛泽东怀着拯救中华民族、创建新中国的政治抱负和雄才大略,必然会在这首词中曲折地反映出来,并且不同凡响。古往今来,无数英雄豪杰为江山社稷奔走操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成为六七十年代称誉“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绝句。

《沁园春·雪》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辞义畅达,一泻千里。毛泽东讲究词章格律,但又不刻意追求。全词合律入韵,似无意而为之。虽属旧体却给人以面貌一新之感。不单是从词境中表达出的新的精神世界,而首先是意象表达系统的词语,鲜活生动,凝练通俗,易诵易唱易记。

第3篇:沁园春雪

俱往矣,数风流大人雕物。,

还看今朝!

一代天骄,成稍吉逊思风汗骚,。只

识弯弓射

惜江秦山皇如汉此武多,娇略,输引文无采数;英唐雄宗竞宋折祖腰,。

须晴日,看红装比素高裹!,

分外妖娆。

山舞银蛇,

原顿驰失蜡滔象滔,。欲

与天公试望长北城国内风外光,,惟千余里莽冰莽封;,

大万河里上雪下飘,

园春雪

第4篇: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 雪

【学习目标】

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

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

1.词的知识词的知识_百度文库

2.创作背景与发表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自主学习】

1、注音。

分()外妖娆()成吉思汗()

数()风流人物今朝()

2、解释下列词语 , 加点的字另作解释。

惟余莽莽:

风流人物:

折腰:

风骚:

红装素裹:

3、课文解读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请把写静、动景的词语划出来。

(2)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3)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合作探究】

4、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百度搜索_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理解

5、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6、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7、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8、这首词语言上有什麽特点?

?an=0&si=

2【精读精练】

精读诗歌下阕

9“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百度搜索_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0、对于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11、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

12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百度搜索_沁园春·雪de zhuzhiju

【主题阅读】

品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课前打印发放)

甲我爱你,塞北的雪 (王德) 百度视频搜索_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的舞姿是那样的轻盈,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你是春雨的亲姐妹哟,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春天的使节。

我爱你,塞北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哟,滋润着返青的麦苗,迎春的花叶。

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毛泽东一生对雪情有独钟,甚至不允许扫除院子中的雪。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三位诗人对雪的喜爱?试各写出一句。(答案不唯一)

14甲诗歌颂的仅仅是雪花吗?谈谈自己的理解。由“你是春天派出的使节”,你联想起哪位诗人的绝唱?又联想到春天的哪一位使者?

1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绝唱,你能说说好在哪里吗?由“梨花开”你又联想到哪位文人墨客的名句?

百度搜索_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妙处

16、乙诗的内容兼及咏雪和送别两个方面。描写雪景,既有大笔挥洒,又有细致描画,鲜明地再现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又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大笔挥洒的诗句如:“瀚海阑千百丈冰”等,细致描画的诗句如:“狐裘不暖锦衾薄”等。写送别,以结尾两句最妙,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如果你是诗人,看着雪地上的马蹄印,会想些什么呢?

【拓展提升】

17、找几句古诗词中表达作者的抱负的诗句。关于理想抱负的诗词_百度文库

18、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带 雪 字的四字成语_百度文库

19、找几句写雪的古诗。写雪的诗句_百度文库

【教(学)后记】

答案

1、

2、

3、(略)

4、“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

5、“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6、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7、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 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8、这首词语言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9、承上启下。 “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现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内容,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倾倒。

10、“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11、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1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评论历史人物落到赞扬当代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使全词的思想境界达到了高峰,点明了主题。

13、毛: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王:你的心地是那样的纯洁。

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4、歌颂的不仅仅是雪,还应该包括具有雪的精神品质的人们。毛泽东的“飞雪迎春到”。梅花。

15、严酷的风雪是一种逆境意象,但这里诗人把它当作一种美好感情的寄托,感情的豪迈变酷寒为美,没有逆境的感觉。从修辞的角度来看,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一片银白世界,在诗人眼里,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朱自清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6、答案不唯一,能答出下列几种情况之一即可:a.为“别时容易见时难”而感叹;b.为“长路关山何时尽”而愁虑;c.因朋友归京而羡慕;d.为自己归期未卜而惆怅。

17、(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18、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 、白雪皑皑 、雪中送炭、雪泥鸿爪。

19、(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同上)(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同上)(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同上)(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5篇::沁园春雪教案

二十三、《沁园春 雪》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方法,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2、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

3、体会本词中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4、熟练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练习朗读,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和作者抒发的革命豪情。

2、难点 :理解本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手法,反复揣摩品味本词凝炼的语言,想象本词的美妙意境,以及作者博大的胸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回顾写雪名句: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韩愈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等等,不胜枚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咏雪名篇:《沁园春雪》。(板书课题)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指名念,学生明确。

三、简介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恢弘的词作,让我们先通过朗读来领略一下它的魅力!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影片,听配乐诗朗诵,要求听准每一个字音,并领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可以小声跟读。

多媒体出示《沁园春雪》的影像资料,学生欣赏范读。欣赏完引导学生思考:

1、 初听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谁能来谈一谈? 明确:豪迈、气势磅礴、激昂有力等。

2、 教师引导:想象一下,诗人站在海拔千米的塬上,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色展现在眼前,心中会涌起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自豪、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3、 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这种激情呢?结合刚才的范读,你认为朗读这首词都要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语速不能过快,注意抑扬顿挫,语调激昂处应充分表现出,关键性的字句应重读,停顿应适当等等。

4、 学生根据这些要求,开始练习朗读。

五、细读课文,研读赏析:

(一)、学习上阙:

1、集体朗读上阙。

2、多媒体出示题目,学生思考:

①、词的上阕写了什么内容?那几句话是总写?

②、“望”字在词中的有什么作用?望到了什么?

③、望到的景色中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这里有两个比喻句很精彩,你能找出来吗?它们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总写。 ②统领下文,(一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③长城、黄河是静景,山脉、高原是动景。

“山舞银蛇,原驰腊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精彩,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让山、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精神奋发的感觉。

3、上阕末尾三句诗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学生回答,明确:是虚景。从“须”能看出,“须”是等到的意思。这里是在写作者想象雪后天晴,红日照耀下的美景。

4、上阙写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回答明确: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5、齐读上阕,体会诗人对祖国山河无比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二)、学习下阙:

1、自由朗读下阙。

2、教师提问: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描绘雪景过渡到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英雄人物的歌颂。

3、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由哪个字领起?包含什么感情? 学生讨论发言,明确: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由“惜”字领起。有“可惜,惋惜”的感情。

首先,肯定了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

其次,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另外,“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信念。

4、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真正的英雄人物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人民群众。这里主要是作者自况,抒发了自己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和抱负。

5、讨论最后这三句在全词中的作用。

明确:表明真正的英雄人物应该是当今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和无数的人民群众。揭示中心思想。

6、朗读下阕,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

(三)分析完思想主旨,我们再一起领略一下词的艺术特色。

1、这首词运用的表达方式有什么?找出例句。

学生回答明确: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上阕主要是描写(写景),也渗透了抒情。下阕主要是议论抒情。

2、这首词还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找出例句。

明确:(1)动静相衬,虚实相生。(2)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

六、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1、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和古时句。

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 、白雪皑皑 、雪中送炭、雪泥鸿爪、映雪读书

七、小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同学们,我们就是祖国未来的“风流人物”,让我们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能力,为伟大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八、作业设置:背诵、默写这首词。 附:板书设计:

总写之景

意境壮阔

热爱祖国

上阕写景:

具体实景

动静结合

想象之景

艳丽多姿

江山多娇

过渡:

承上启下

英雄人物

下阕论史 :

评古:

短于文治

论今:

风流人物

真正的英雄人物

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教学反思:

第6篇:沁园春雪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能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注意重音及停顿,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学习词的相关知识,了解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能够在写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领会本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领悟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4、体会写景、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感受词精练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朗诵、合作研讨

1、学生结合文中的注释,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内容。

2、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根据词的内容,发挥想象,以小组为单位,描绘出诗人笔下的北国风雪图。

3、设计问题,结合学生绘出的图画进行串讲,引导学生体会本阕词主题的壮美意境和诗人的豪迈情怀。 【教学重难点】

1 、领会作者伟大的胸襟,坚定的信心; 2 、懂得诗用形象思维的特点,能联系词中的文化背景说出自己对诗人情感体验。

3、指导学生通过写景、议论去正确而充分地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体会生动、形象、凝练的诗歌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

通过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莽莽原野般宽阔的胸怀,巍巍高原般宏大的气魄,坚定的信心,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教学设计思路:

了解词的知识,提供文字,声像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听录音,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诵课文,师生研读词的上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歌咏过那洁白如银的雪景。像唐朝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雪,纷纷吹落轩辕台”。还有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等,决不胜举。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水调歌头 读毛主席诗词》所述: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

眼底六洲风雨,笔下有雷声。

细检诗坛李杜,词苑苏辛佳什,未有此奇雄。

诗歌是很高雅的文学样式,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的美称。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是从读诗入手”。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泱泱诗国的甘露,滋润哺育了这位诗风雄奇的伟大诗人。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篇章”中的一篇--《沁园春 雪》。

二、课前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莽莽(

) 折腰(

)

稍逊(

) 成吉思汗(

)

今朝(

)

分外妖娆( ) 稍逊风骚 ( )

2、朗读的感情观体念。

三、读诗歌,了解背景:

1、学习诗词重在“诵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初读这首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气势磅礴 令人振奋 豪迈的感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师:你认为你们刚才读出感情了吗?

生:不好,读起来缺乏力度,没有读出感情。

师:把握这首词的感情,还要从写作背景谈起。本词写于1936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师:来齐读一次,进一步体会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朗读品味

朗读,除了把握诗歌的感情外,还需要借助一定的朗读技巧。你知道诗歌朗读一般要注意什么吗?(停顿、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等)

师:请看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应在哪里停顿?(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生试读

师:那么重音呢?应放在哪几个字上?为什么?(“千”“万”作重音处理,才能让听众感受到雪景的广阔,作者的视野与意境的开阔。“封”有冰冻、封闭之意。“飘”则突出雪轻盈的特点。)

师:。我们就按照理解把这三句读一读好吗? 师范读、指名读、生齐读。 生:标出全诗的节奏和重音

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千里冰封──,(拉长)

万 里 雪 飘。↗(高昂)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慢)

山 舞银蛇,

原 弛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 妖 娆,(慢)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低沉)

略输文采;(慢)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慢)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

俱 往矣──,(慢,拉长)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高昂,坚定)

数 风流 人物──。

还 看 今 朝!(一字一顿)

五、赏析诗歌内容:

1、上下两阙各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

上阙:一层:总写北国雪景 二层:具体描绘北国雄伟景观 三层:想象雪后艳丽景象

下阙:一层:过渡 二层:评述历代英雄豪杰 三层:抒发诗人抱负

2、提问: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部分是描写雪景的?

明确:词的上阕。“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3、分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3句和诗题有什么联系?“千里”“万里”反映了什么?

明确:这3句开篇点题,突出了“冰封”“雪飘”。“千里”“万里”是互文,是说“千里万里冰封雪飘”。它描写了祖国幅员的广大,也反映了诗人视野的辽阔。这3句总写祖国北方的雪景:一望无垠的大地,坚冰封冻,茫茫无际的长空,大雪飘飞。

4、讨论: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望”字。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5、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6、提问:“惟余莽莽”的“惟”,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这个“惟”字,准确地表达出广阔的天地间只有白雪,除此以外,其他一切都不见了。

7、提问:“顿失滔滔”的“顿”,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顿”字,突出了天寒地冻,表达出结冰速度的快。

8、讨论:“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1)视觉因素。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2)精神因素。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3)时代因素。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9、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

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10、提问: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第二课时

新课讲授

(一)、分角色朗读: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男、女领)北国风光, (男、女领) 江山如此多娇,

千里冰封,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万里雪飘。 (男领) 惜秦皇汉武

(女领) 望长城内外, (男齐) 略输文采

(女齐) 惟余茫茫 唐宗宋祖

大河上下, 稍逊风骚

顿失滔滔 一代天骄

山舞银蛇 成吉思汗

原驰蜡象 只识弯弓射大雕

欲与天公试比高。 (齐) 俱往矣

(齐) 须晴日 数风流人物

看红装素裹 还看今朝

分外妖娆。

(二)、赏析诗歌内容:(下阕)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如此壮丽的祖国河山,谁才能使中华民族进入“分外妖娆”的理想境界呢?“引”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它把“江山”和“英雄”联系了起来,突出了“英雄”们对大好河山的崇敬感情。说明了“英雄竞折腰”的原因是江山“多娇”。 写景和议论,是通过一个“引”字自然地过渡的。“江山”一句是承上“如此”,是指上阕中风光的壮丽。“无数英雄”是启下,概括了下阕所议论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

3、“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 “惜”是什么意思?它贯穿到哪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惜”是“可惜”,有美中不足的意思。它贯穿到“射大雕”,领起对下面历史人物的议论,概括了历代统治阶级代表人物的不足之处。 总结: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

第一,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 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说明历史人物是有很大局限性,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是今天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只有他们,才是祖国河山的真正主人,才是真正的历史创造者。

(三)小结:

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使他成为了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正因为诗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不同凡响,足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

(四)扩展:

1、判断下列语句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夸张、E借代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C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AB )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BE )

2、找几个含“雪”字的成语。 冰天雪地、风雪载途、程门立雪 、白雪皑皑 、雪中送炭、雪泥鸿爪、映雪读书

3、把下列句的朗读节奏判断正确的一项( C ) A.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B.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D.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统领到哪一句?

上阙中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哪句?

5、“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

6、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设计:

总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实写: 望: 长城内外,惟馀莽莽;

上阙 具写: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描写(写景)

欲与天公试比高。

虚写: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过渡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抒情

下阙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议论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上一篇:优秀员工奖励方案下一篇:融资担保业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