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集体备课(精选11篇)
教学内容:多边形的内角和,课题学习《镶嵌》
主讲人:李艳平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方法。
2、通过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通过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通过学生间交流、探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5、了解平面镶嵌的条件,会用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平面镶嵌,形成美丽的图案,积累一定的审美体验.6、经历探索多边形平面镶嵌的条件过程,并能运用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说明注意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观察常见的地板砖密铺,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平面镶嵌的条件.平面镶嵌是体现多边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的一个方面,通过探索多边形平面图形的镶嵌并且欣赏美丽图案,从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创新意识、审美意识的发展.教学重点: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及外角和公式,经历平面镶嵌条件的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用分割多边形法推导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难点是用两种正多边形进行的平面镶嵌.教学方法:本课题的教学采取实验操作、观察发现、启发引导、探索交流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法,教学思考:
1、让学生反思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并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会不断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及教材的不断改革, 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 备课组往往对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大家各抒己见, 然后统一意见, 再根据不同班级的特点进行再整合, 这就是集体备课.下面谈谈怎样进行有效的集体备课.
一、有效集体备课要注意四“点”
有效的集体备课, 能引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迅速进入角色, 通过和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交流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也能打造精品的数学课堂.
1. 要备切入点.
集体备课为主, 个人备课为辅, 主讲人备课要备切入点, 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引入教学设计问题情境,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恰当的切入点能引导学生走进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2. 要备链接点.
有承前启后的典型例、习题或知识点, 对学生有点化作用, 特别是高考链接.即使是高一、高二基础年段也应该让学生清楚高考到底考什么, 是什么难度.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3. 要备学生易错点.
学生易错的就是他没有掌握好的;集体共研时, 教师经常以教材、练习册为主线研究如何讲解, 而经常忽略了学生的易错点, 只是抱怨学生是如何错了又错的, 但是却忽略了为什么出错的原因.如果能抓住学生的易错点进行研讨, 包括如何进行易错点的教学.这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4. 要备延伸点.
对教材进行大胆、合理的再加工, 再创造, 富于教材以生命.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因材施教的整合.这样才有针对性.同时数学中的题型和规律性的方法特别多, 教师要对题型方法进行整合归纳, 也就是知识的延伸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 上好课是为了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集体备课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有效集体备课必须遵循“四性”
现在每所学校都在抓集体备课, 但是应该特别关注的是要具备以下四性.否则一切都会流于形式.
1. 可行性——备课模式必须可行且行之有效, 所备教案必须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可以实施, 只注重花架子而没有可行性的备课只能是空谈.
2. 实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确定好重点和难点后, 针对不同的学生再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 最后再确定教案和学案.
3. 适应性——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学生, 教案既要完成教学目标, 又要以学生为主体.
4. 针对性——对不同教材内容, 不同教学要求, 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模式, 要坚持“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的教学理念, 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 因材施教, 让各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均有所得, 从而使得每一个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有效集体备课要注意“四环”
有效集体备课还要关注“集体”的力量, 调动集体的智慧, 集体备课绝对不是备课组长的“一言堂”.也不是只有老教师才有发言权.青年教师可以多、提出问题, 他们的思维往往更能暴露学生的问题.他们的问题也往往能够推进集体备课的节奏, 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了, 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因此要注重以下四个环节:
1. 一周一聚, 落实备课
一是对已完成的上一段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研讨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中有否共性的典型的错误, 有否遗漏, 要否补充, 是否需要加强和复习, 有些经验包括学生的好方法值得共享和推广.
二是对已备好的即将施行的下一段教案再加工.认真学习、分析、研讨教案, 进行补充完善, 并考虑对不同层次, 不同班级的要求.
三是指定专人负责下阶段的备课任务, 共同分析下一段教学时的重点、难点、典型问题和易忽视的方面.
2. 每节一备, 专人负责
一般以课本中的一大节为任务, 由备课组长负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 每次安排一位主讲人.主备教师根据共同商讨的备课精神要点和素材, 主要做好三件事:
(1) 备好书面教案, 每位教师收到公共教案后, 根据教材内容, 所教班级实际, 再修正补充和发展, 进行个性化细化备课, 把公共教案再加工变为个性教案.在上课时既统一进度内容目的要求, 又各有特点和教学风格.
(2) 做好教学课件, 以电子版发到校园网备课组文件夹内.现在的网络信息特别发达, 应该有专人负责本组的资源库, 这样能做到资源共享.
(3) 教辅资料, 统一规范.
单元试卷, 轮流做庄——考虑数学课本身的特点, 每一单元出一份单元练习卷, 备课组往往采取组内教师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做庄, 一人命题, 多人校对, 由备课组长严格把关.
学生练习, 教师先做———备课组内教师还将课外教辅资料轮流由每一位教师提前做一遍, 精选好题, 纠正错误, 以利于学生自主有效地学习.
自己动手, 编印资料———根据教学实际, 备课组还编印适量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 作为学生主要的自主学习资料.
(3) 疑难问题, 集体决定.
如新教材立体几何B版教材采用向量方法研究立体几何, 其中在讲到用法向量来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时, 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平面角的关系难以处理, 备课组老师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大家讨论后初步有了三种处理办法:一是直观判断所成的角是锐角还是钝角?二是考虑将一半平面旋转到与另一半平面重合时, 法向量的方向是否一致?三是考虑法向量的方向是否同时指向内部或外部?但是这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是不是三种方法上课都讲授, 经过讨论, 最后决定暂时先教第三种办法为好, 于是集体的智慧就一起共享.
(4) 相互听课, 共同提高.
(1) 组内听课公开.
备课组内教师有一个约定:无论什么时间, 相互之间听课开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 也有利于新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2) 相同教案观摩.
备课组内经常开展同一个教案但不同的教法观摩活动, 有时教师同一天听几节课, 虽然有时有点累, 但是收益很大.
(3) 课后反思提高.
备课组教师随时对听课进行课后分析、整理心得, 有许多教师还将心得撰写成文章.
四、集体备课的再认识
集体备课对教学目标的统一, 教学进度的统一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是大为有益的, 有效地发挥了集体作用和团队力量, 调动了组内教师的积极性, 形成了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 有利于学科建设和教研组建设, 有力地促进了其它教研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师资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效果明显.但集体备课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集体备课是集体的积累, 每个教案都可以说是较精品的教案, 但精品教案不等于精品课, 不同教师, 不同教法, 不同班级所产生的效果仍有很大差异.教学效果还在于教学时的发挥.因而教师应关注个人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工作, 集体教案必须经过个人的再加工和深加工, 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过分依赖集体备课, 照搬照抄, 必须刻苦勤奋钻研教材教法, 把集体的智慧有效转化为个人的积累, 扎实提高自己的业务功底和专业素养.
一、集体备课的必要性
1.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表率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以及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目前一些学校,数学教师之间很少合作。除统一进度,平时个别问题讨论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单干,甚至出现不正当的竞争。教师不能做到互相合作,又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教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许多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天工作的时间远远超过八小时,无论传统教材还是新教材都需要数学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资料、搜寻信息、进行课堂设计、解题、编题、批改作业、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数学教师本身还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确实太累了。这样既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必然会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3.教师个人获取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随着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成分增大,学生的自我空间增大,自主意识增强,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数学课本并非唯一的数学课程资源,有效的数学学习需要丰富的数学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资料,开发数学资源,以适应和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一个人获取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仍难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4.数学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够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两位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心筛选的资料或典型例题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出现“高耗低效”的困境;教学中的一些精彩的设计只有自己的学生可以享受,平行班里的学生却无法享受,总让人感到意犹未尽。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操作
1.个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基础是每个个体的自我准备、反思。集体备课前每个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写出备课提纲,一定要突出重点,实破难点,找准教学兴奋点和关键,尽力提出有独特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2.集体讨论
每次集体备课要预先确定一个备课主持人。备课主持人以“说课”的形式陈述其备课方案,其他的教师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要善于争辩,在争辩中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3.修正教案
教学永远是个性的行为,集体备课不是在集体中被决定,而是在集体中形成自己的个性,用别人的智慧轰击自己的思想,裂变而产生思想增值。每位教师还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来一次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使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才会有自己的风格。教师要教好书,应该“多走一分,深入三分”。孟子曰:“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4.课后交流
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的主要内容。备课组教师上课后要进行交流,了解经过备课组研究过的教案在各班实施的情况,以便及时总结和不断改进,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以下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有些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集体备课时一定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应有明确的分工。
2.反思意識
通过对教学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即对自己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的一种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肯定、否定。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批判性反思和分析。
3.教研意识
目前,我们的集体备课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备课的过程中没有丝毫教学科研的影子,我们的集体备课还仅仅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上,对学生的分析也是少之又少,这样的集体备课必然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针对这些情况,每次备课还必须有第二主题,即科研主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我们学科的热门问题,也可以是我们自己所立的学科课题,还可以是我们平时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对自己有一定触发的问题和一些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教师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才能真正促进我们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一、活动时间:2015.3.19。星期四
二、活动地点:集体备课室。
三、活动内容: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描绘自强人生》集体备课。
四、主备人:刘媛媛。
五、参加人员:金延江、李京聪、吴胜涛、聂树霄。
六、活动过程:
吴胜涛 : 政治组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刘媛媛本次集体备课的整体预设介绍给大家,我们集思广益,加以补充完善。
刘媛媛:下面我从本课设计理念、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的确立依据以及采取的教法和学法等方面加以详细说明.(一)设计理念: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只有自强者才能生存和发展。而现在的青少年往往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在教学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要求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和体验中掌握一些自强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思想品德》六年级下中的第八课第二目从
“理想,自强的航标”“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等三目,分别介绍自强的三个主要方法。依据课标“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培养自尊、自立、自强精神,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和学生自身特点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并知道如何做一个自强的人。掌握一些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尝试做自强少年。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并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难点:联系学生实际来探讨培养自强品质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设计
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巩固练习四步教学来完成,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案例分析等多种方法来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消化本节知识。
首先学生阅读教材17-21页的内容找出本课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然后合作探究:
1你有自己的弱点吗?说一说战胜他的经验和方法。2求医问药--帮小红出主意她究竟该听谁的意见? 3自强宣言书
(五)巩固练习:
通过选择、探究与实践既达到复习巩固目的。也使知识更系统化,条理更清晰。李京聪::我觉得本课预设科学合理, 学习目标明确,点拨到位.问题设置富有启发性、层次性.并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达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促成高效学习.大家谈到板书设计需要加以完善。
吴胜涛:本课设计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板书设计这里我也有同感,需加以改进.聂树霄:本课设计的探究活动设置,利于学生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我觉得板书需加以改进.。
:刘媛媛:本课设计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训练,问题设置利于学生积级思考,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板书内容应详细一些.。
李京聪: 本课整体设计详细具体,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到位,方法采用恰当.我觉得板书设计需要补充完善。
刘媛媛:我认为板书设计应遵循一目了然原则,清晰体现本课知识结构
李京聪: 我觉得采用结构图标式更具有条理性.。
刘媛媛:结合大家的修改意见,本课板书内容需要补充完善,采用结构图标式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把分散,孤立的知识提炼、梳理,构建知识结构,揭示联系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合作精神,有关专家还总结出了教师相互合作的七大益处(心理支持、产生新想法、示范合作、汲取力量、减少工作负担、增强动机、支持变革),集体备课让教师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今年我们开展了全校性的集体备课活动,在这次数学集体备课中,我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现将这个学期的数学集体备课做一个阶段总结。
这个学期开学后第五周我们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在第一次的活动中,我们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集体备课的目的,集体备课的计划,展开了讨论,比如教案的流程,教案的格式,集体备课的时间,每个人承担的任务,如何合理使用集体备课的教材。总体有如下几点。
一、制定制度,进行操作
1.固定时间、地点、人员:以年级组为单位,固定每两周一次,星期三下午第三节课在会议室室进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考勤记录。
2、安排人员整理,确定了每位老师备课的内容,以及上交时间。负责人进行初审。
3.固定每次备课内容:为了减少盲目性,开学初,各备课组长就组织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体系,制定好本年级集体备课计划。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集体备课时,我们主要讨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
4.结合本班实际修改:各教师领到资料后,必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5.及时反馈改进:人总是在不断的反思中进步的。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讨论交流上周教后感,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解难释疑。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备课为课堂服务
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集体备课只是形式,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把“教科研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工作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我们不仅停在纸上,我们在集体备课中还进行了自已的得意片段教学,在集体备课中展现自已的特色,15周时一年级的陈艳华和王晓丽老师上了一节<认识厘米>的校内优质课,上完课后,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充分肯定了这两节课的优点,同时提出了意见。从这两节课来看,集体备课是有质量的,集合了大家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个人的特色。我们每次的活动都有影像资料,同时也有文字记录。
三、在集体备课中老师成长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自已先独立编写教案,然后给大家一起审核,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积极讨论,在争议中成长了,有了收获,然后带到课堂去,自已再进行加工,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提供了锻炼的平台。而且也带动了很多中年老师学习电脑的积极性。他们都主动去学习电脑,也有一些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中老年老师,也表示要去培训电脑。这就是活动中老师们成长了。
四、及时总结反思,得到提升
一、集体备课制度的指导思想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备课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制度。
1、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以澄清教师的种种困惑为目的。
2、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因此,集体备课的程序是:“个人—集体—再个人”。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二、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
1、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34、寻找现行教材与现数教材的最佳结合点。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四、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钻研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5、集体备课流程图:
熟悉教材 提出问题———→中心发言 把握重点——→共同研讨 解决问题———→形成预案 分发教师——→结合实际 二次备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 理论提升。
五、集体备课人员安排
低年段
组长:曾明书
成员:沈军王光莲王波
中年段:
组长:官平勇
成员:蔡大军黄世美王远强
高年段:
组长: 刘长福
一、问题提出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的基本形式, 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的一种具体体现,是教师知识合作分享的一种常见方式。调查表明,教师集体备课的现实境况也不是教育理论者所倡导的那样理想。正如研究者于泽元所言:“在研究中, 我们发现中国的学校基本上处于两个极端。一些学校中个人主义非常严重, 教师之间的矛盾重重,难以看到合作的景象;一些学校则非常强调合作,但是却在不断地抹杀教师的个性,结果教师倒是合作了,团队也好像和谐起来了,不少优秀的教师却因此走向了平庸化。”
二、改进高中数学集体备课模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集体备课模式,充分发挥数学集体备课功能呢?为了真正减轻高中数学教师的工作负担,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们提出“个体预案———集体定案———课堂实践———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环节:个体预案,确立讨论主题
组内各位教师学习新课标,对教学内容提前自备,然后在集体备课中交流自己在备课时发现的薄弱点或困惑点, 共同筛选出教学中存在的具有“共性”或“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落实集体备课的内容。在提前自备以及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个教师要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把遇到的困惑、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录在案,这是形成自己教学方案的重要参考。
第二环节:集体研讨,形成初步方案
本组每位教师根据提炼出的主题, 提出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然后根据策略,设计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并互相交流各自方案中的精彩之处。即初步完成“确定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资源共享”等方案预设。这一环节展示了备课组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组内全体成员围绕主题,本着学习研讨的态度进行合作交流。
第三环节:课堂实践,共同跟踪会诊
将集体备课所形成的预设方案, 通过个体建构反思结合学生实际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即二次备课,并付诸课堂行动。进行公开教学的教师,认真展示集体智慧的结晶,组织组内成员联系公开课的课堂实践, 对课堂观摩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新的解决办法,再次调整教学设计,然后将调整后的教学设计,带入新一轮的研讨中去;对课堂观摩中的成功之处进行归纳总结提升,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四环节:反思提炼,聚焦新的问题
组内每位教师联系自己的课堂实践,对自己的教学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并形成文字。教学反思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跳出自身的圈子,来批判性地解读自己,课后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三、应用反思
这一模式的实施,对提升教师的备课热情、工作态度、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自身的教学水平等等,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实践及与其他数学教师交流,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1) 用在刀刃上。高中数学课 ,在课程表上密度是很高的 ,如果每节课都用这种模式集体备课,显然是忙不过来的。所以,建议对于概念课,特别是高一、高二年级概念的第一节课,用这种集体备课模式细细打磨;对于高三年级,每周选择1~2节重要的内容精雕细琢,这样可以将这种模式真正落在实处。
( 2) 重视课后反思。备课组的每位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对集体备课中的每一节课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不限字数,但不能是空洞的客套话,而应该是实实在在地反思自己整个教学过程的得与失,即总结成功点、反思失误点、捕捉闪光点、分析后续点。
( 3) 在“管”上着力。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的具体体现 ,如果单单只是靠教师的内在需求和教师的自发行为来进行,在实践中显然是不够的。集体备课要想规范、实效地开展,还必须有一定的外控压力以及适度的任务驱动, 外控的压力重在协调和引导,而不是强制和胁迫。
( 4) 在“研”上用功。活动中,备课组长布置给组内教师相应的任务,组织教师围绕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态度是否认真积极主动,对合作讨论的结果与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数学教师必须研究教材教法学情, 才能清晰地表达面临的教育教学困境,然后通过与同伴教师平等对话与讨论,有效地解决自身的教学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同伴互助与专业引领,即教师之间的切磋交流与专业人员对教师的理论指导。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学习同伴互助的基本形式, 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切实有效的集体备课促进教师走向专业自强,让每位数学教师在专业自强中体验自身的职业幸福感。
摘要: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师集体备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对传统的数学集体备课模式进行改良,力争使集体备课成为促进教师专业自强的教研平台。
一、创新组织形式
主要做法是改变传统的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组织形式,转而根据研讨内容需要选择人员组成备课组。如围绕“幼儿线描画的教学常规”这一课题,组织美术领域的教师组成备课团队;围绕“幼儿入园不哭闹的技巧和策略”课题,组织小班教师组成备课团队。我们还专门组织全园教师参加环境创设的集体备课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创新环境,使全园的班级环境创设更具童趣和特点,达到地面、桌面、墙面三维一体的多元和谐和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效果。
二、探索备课模式
(一)“异中求同”模式
“异中求同,集体备课”,是先选取一个具体的活动内容,全体(或一个教研组)教师每人都根据选定的内容备一节课,然后再集体研讨,将众多设计集结为一节课,并选取一个教师来执教,展示设计成果,共同观摩后再次备课、试教,经过多次“磨课”,最后形成一个可行的定案。下面是我园数学教研组开展的“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集体备课活动实例。
1.个人备课,认真钻研、思考,自助积累
在这个环节中,每位教师凭着个人对教材的理解、对幼儿特点的把握自主进行备课,设计了不同的活动目标、教学教程,并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成目标。如大班数学活动“学习二维坐标”,教师生成了不同的活动主题及初步目标。
“小小探险队”活动目标:
(1)通过模拟探险活动,让幼儿学习看坐标找物体。
(2)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丽的马路”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为马路种花、种树的活动中,初步学会用二维的方式找坐标。
(2)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及操作能力。
…………
从以上活动确立的目标中,我们可以发现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行为主体不一致。在同一活动中,有的目标以教师为行为主体,有的目标以幼儿为行为主体。行为主体不一致,使得目标指导活动评价时对象不明,缺乏针对性。
其次,目标不够具体明确。在教学活动“美丽的马路”中,目标1缺乏导向作用,目标2“培养分析、综合能力”,不明白教师准备在哪一个环节培养这两种能力,活动中也并不需要幼儿分析什么问题。
再次,目标的语言陈述不精确,缺少可观察和可测量性。从这些目标中,我们无法了解教师具体想让幼儿在学习中达到什么认知程度,所以活动结束后也无法知道是否真正完成了目标。在制定活动目标的时候,必须了解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以此为基点展开教学,才能更好地落实目标。
2.集体备课,互相探讨,互助交流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们交流了彼此的想法和意见,针对性地找出了自己在备课时的优点与不足。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对不同教学设计进行分析与修改,剔除不符合教学理念和幼儿学情的环节,从而形成了我们第一次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找宝藏》。
本次教学活动目标暂定为:
(1)尝试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寻找物体,初步认识坐标。
(2)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操作游戏的乐趣。
(3)增强幼儿的空间方位感和小组合作、竞争意识。
教学方法:
(1)为幼儿创设充满趣味的情境,激活幼儿思维。
(2)找到幼儿兴趣点,运用尝试法、操作法、交流讨论法、对比法、游戏法等,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3)准备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借助问题教学法、探究发现法等主动建构知识。
3.反复磨课,进入实战阶段
在集体备课后,教研组推荐一名教师进行试教,大家观摩集体备课的效果,以便进一步完善设计。
第一次试讲后,教师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为幼儿准备的数字宝图解读起来过于复杂,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设计不合理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们又进行了第二次集体备课,再一次回顾教材与教学目标,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调整幼儿操作学具,提高教师指导语言的准确性等。
(二)“同中求异”模式
“同中求异”的集体备课方式,就是在同一主题背景下,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不同的生活实际,采取不同的设计构想,进行发散式备课。各自备好后,大家再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1.个人分析主题,多角度挖掘教学资源
我园在开展五月份主题“马路上”活动时,就运用了发散式备课形式。教师们通过对主题的认真分析,都能够多角度地挖掘资源、分析教材、设计活动。(请参看图表1)
2.集体研讨,互助教研
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集体备课、研讨,老师们分别展示了自己的活动设计。
教师一:小班孩子对色彩非常敏感,马路上各种灯色彩丰富、变化多端,根据这些特点,我设计了“马路上的灯”这个活动主题,美术活动“漂亮的霓虹灯”、科学活动“灯”、手工活动“制作路灯”等。
教师二:马路上的灯使夜晚的马路变得更加美丽,但许多孩子对夜晚的马路了解却不多。我班准备从“夜晚的马路”入手,运用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向孩子们展示马路的四通八达,进而扩展到马路的种类、功能,让孩子全面认识马路。
…………
不同的设计思路为参与的其他教师打开了思路,老师们各抒己见、提出合理化建议。如小班“交通警察”活动,引入了家长资源,让当交警的家长到班上,请全体幼儿自由提问,了解交警的职业特点。就这个活动方式,有老师提出疑问:小班孩子能进行自主提问吗?这个方法适合小班孩子吗?问题提出后,其他老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积极提出修改意见。
在热烈的讨论中,教研组长又适时抛出一个问题:这个主题如果放到中班、大班,你们会怎么开展呢?通过讨论老师们发现,同样的活动可以通过活动目标、活动形式的调整,延伸到不同年龄班。
3.取长补短,个人备课
在集体备课之后,老师们重新进行了又一次的个人备课,每个人都本着“保留经典、舍弃重复、创新生成”的备课目标,对自己选定的主题进行修订、补充,形成更加完善的主题活动。(请参看图表2)
“同中求异”模式在教师团队中掀起一种“头脑风暴”,它是不同教师思想碰撞产生火花的温床,是实现教学方式灵活性、有效性、丰富性的良好途径。
三、拓展集体备课功能
除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功能之外,我园还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拓展出集体备课更多的功能。
1.园本课程开发功能
集体备课不仅提高了我园教师对教材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执教能力,也提高了大家组织教材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式的能力,学会“借脑”、“借势”、“借力”,经过理解、整合,转化为适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效能。
2.教师研修功能
我园将园本研修中的“个人自主反思、同伴交流互助、专业示范引领”三要素贯穿于集体备课的全过程,通过集体备课使教师逐渐养成了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职业生活习惯。在树立正确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3.团队建设功能
我园力求做到在教研活动中为教师创造“说”的机会、尊重教师“说”的权利、培植教师“说”的勇气、锻炼教师“说”的智慧。通过集体备课、研讨,使我园教师的群体力量进一步加强,在集体方向性、团结性、自我组织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方面有较为显著的进步。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
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是新教材,在开学初,我们认真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以及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并及时召开备课组人员会议,部署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并进行一年级数学的电子备课分工活动。我们相互帮助,相互讨论,尽力将我们的教学任务完成好。在本学期初,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县教研中心唐主任的关于《只有研读教材,才能实现课堂优化》的讲座,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指导。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一)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
我组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经常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案,把课题研究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我们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在教学时,老师们在上课时能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松。
(三)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除了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和家里学习作业能力的培养。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本组共有四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平时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严格执行互听互评课制度,在上课、听课、评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不断反思中提高。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组织了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3-4-5优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2018—2019年学第一学期)
教师:XX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本组将认真学习并落实上级各项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精神,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兴趣为重点,以实现有效数学教学为目标,着力研究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继续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
二、备课重点:
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三、备课内容:
一至六年级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
四、备课目标:
根据教育局文件的精神,学校集体备课组是学校教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之一。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备课组建设是当前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加强备课组建设,进一步搞好集体备课工作,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幅度提高我们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训师资,加大对“自主、综合、拓展、创新”实验的应用和开展。加强集体备课,改革备课形式,搞好知识的整合及学科之间的连接,已成为必然。
研究集体备课,首先是研究集体备课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以交流、交换新教学
/ 5
信息和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为主,教师之间互相拓展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来源,以弥补个人信息量的不足,将他人提供的信息为我备课所用。其次,是研究在小学学区范围内如何搞好集体备课,探索搞好集体备课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制度,让其稳妥有效的开展下去;同时结合本学区实际制定与之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措施。力争把学科的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提升到一定的水平高度,力争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备课的时间、地点:
时间:9月一、二年级;10月三、四年级;11月五、六年级。地点:数学组办公室。
六、备课的任务要求和步骤:
(一)备课组的工作任务
1、学期初研究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确定教学进度、进行集体备课分工和提出基本要求。
2、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3、研究教材,组织集体备课,制订本学科教学案。
4、确定符合本年级、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改革教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制订优生优培、学习困难生提高和分层次教学的计划和措施。
6、备课组以随机研究和集中研究相结合,间周活动一次。
(二)备课组的工作要求
1、本学期的集体备课,要求按照教育局文件,做到人人明白,人人掌握,人人按规定办,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集体备课的有关规定。
2、集体备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四定六统一”,即集体备课与个人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的作用,发挥集体智慧;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2 / 5
定主备人;统一教学案,统一要求,统一进度,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测试。
3、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备”、“四精”。“四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四精”即精心设计教案、精心创设情景、精心选择例题和习题、精心选择教法。
(三)集体备课的步骤
第一步,分工。将课时备课由备课组长分给每个备课教师,提出总体要求和重点内容,主备人开始备课,并复印教案或者制作成电子教案,做到人手一份。
第二步,讨论。由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案设计思路,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认真研究,讨论重点放在教学的重要环节上,并达成共识。或组织说课,说课后形成统一的教学案。
第三步,修改。将讨论后的意见及自己的不同见解用不同颜色的笔修改在教案上,形成个性化教案,但不能直接将现成教案作为个人教案。
第四步,上课。根据共同研究的教案,教师分别组织课堂教学。也可以先由主备人上研究课,讨论修改后,其他教师实施教案。
第五步,改进。经过上课,将成功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写在教案教后感处,作为以后改进的依据。
七、备课措施:
(一)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
1、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为载体,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努力建设“以科研促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科研促改革,以改革求发展”的教科研整体格局和氛围。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强化工作目标与责任意识。
/ 5
3、组织教师结合各自学段的课程标准,认真解读所任教年级的教材,进一步熟悉各册教材的教学内容编排,掌握整册书本的教学总目标,弄清各个单元的重点与难点,努力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程度和驾驭能力。
(二)规范集体备课,形成研讨风气。
1、规范集体备课的流程,如下:
(1)确立研究对象及主题:以概念教学、计算教学、几何图形教学为研究对象,群策群力探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个人预备“草案”:每次活动前两周,备课组长将教学内容分配给任教教师,教师在两周内完成“草案”。要求:主备人备写课题、课时、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精选备写当堂训练题。
(3)备课组修改“成案”:备课组所有成员利用备课组活动时间集体讨论“草案”,对教学流程进行进一步的修改,逐步定出“成案”。
(4)个人完成“个案”:在“成案”的基础上,任教教师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写出“个案”着重进行学情分析,特别是在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上下功夫。
(5)上课实践:在备好“个案”的前提下,任教教师应充分准备,认真将教学设计付诸实践,并能处理好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备课组的其余成员认真听课,做好详细的听课记录,仔细斟酌每一环节的具体情况,思考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6)研讨反思:备课组所有成员共同探讨本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认真总结本课的所得与所失,形成有效反思,并对教学设计做针对修改。
2、大力创设研讨氛围:
(1)提倡关注日常教学,重视课后聊天式的学习研讨,重点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及时反思日常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
/ 5
(2)在备课组活动中形成“畅所欲言,求真求实”的研讨风气,不说套话空话,实事求是,切实体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堂教学研究围绕“浅析大班额背景下班级民主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开展研究,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实实在在地听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地评好每一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专心听讲、认真阅读、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同时注意课堂常规的组织驾驭;作业中应重视培养学生仔细审题、分析做题、自主检查的良好习惯,并形成“按时完成作业,主动上交作业”的意识与习惯。
(四)突出作业设计与质量监控,真正“减负增效”。
1、每一位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都能紧扣教学重点与难点,注意做到“目标突出但又形式多样”,根据教育规定控制好每一次作业的量,同时努力追求每一次作业的实效,真正减负增效。
2、根据“分层教学、分层递进”的教学思路,可适当采取差异化的作业,争取做到“保证绝大多数,兼顾两头差异”。
1研究教材,人人初备
(1)理解“三点”——知能点、重难点、注意点。地理教材由众多知识和能力点组成,每章节教学内容都有其较为独立的若干知能点,需要教师准确全面地予以理解和把握;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各章节中起关键作用的知能点,具有生长性;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能水平下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能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注意点是指各知能点、重难点中易混淆的或关键的问题。找出教材中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点,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加以落实。
教师个人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毕业班还要研究高考考试说明以及其它相关资料;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在高中必修三第二章“荒漠化的防治”这一节中,荒漠化的人为因素及荒漠化的防治措施是教学重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分析是教学难点,万里长城和农牧过渡地带是注意点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则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教育点。
(2)把握“三个认知层次”——了解、理解、运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三个认知层次”,了解是指对知识的认识和识别。如必修三的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西北地区和其它自然区划的界线、荒漠化的对策和措施等知识均属此类。理解(或初步学会)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领会、解释和说明。如必修三的人口增长与荒漠化的联系图、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形成、草原地区掘井带来的负面作用等知识。运用(或学会)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初步运用、分析和重新组合以及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迁移。如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灌溉与次生盐渍化、种植业侵入牧区带来的影响等。这三个认知层次是基于认知水平和该知识点在本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考虑提出的三级教学要求,使整体教育合理化和教育要求具体化。在每节课时教案中,不仅要一一列出各知识点,而且要分别用A、B、C注明教学认知要求,以便把握教学、练习的尺度。特别是复习阶段,拟出双向细目表,以使学生全面正确掌握。
每位教师应该超前一周备课,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在教学环节上要有创新,要写出教学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体研讨,攻克难点。
2研讨教法,集思广益
(1)探讨“三法”——教法、学法、考(练)法。教法、学法、考(练)法是教师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和考(练)的恰当时间及方式。教法服务于学法,考(练)是检验教法和学法的实际效果。备课既要对课程标准“心中有数”,还要“胸中有书”,更要“目中有人(学生)”;既要备教师怎么教,更要备学生怎么学,还要备怎么考与练。备教法,就是遵循课程标准,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方法、板书、作业等,把教材中学生看不到摸不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即备出深度),如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递进关系;把梯度大的知识点、重难点分散化,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即备出梯度);把各知识点的精要方面,关键字句归纳提取分析(即备出精度)。备学法,就是将学生的心智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要求相结合,施之以有效的教法:从课前预习、课堂阅读、听课笔记、知识记忆、分析运用,到课后训练、笔记整理、知识梳理拓展等方面都精心设计,以便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备考(练)法,就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重难点和注意点,并研究分析高考的考试说明和不同地区的考题,从中找出考练重点,精心创设课堂提问,设疑讨论、目标练习、课后作业、单元检测、模拟训练、各类题型解析等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强化学生记忆,实现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能力。
(2)研究“三结合”——知能结合、知技结合、知行結合。知能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理解、记忆、运用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现象,工业、农业、城市形成与分布等现象,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知技结合,就是把认识与地理活动、动手技能相结合,如进行热力环流、简易傅科摆设计实验等。知行结合,就是把认知与知情转化,、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如由环保理念上升为环保行动等。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进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环境观的教育。知能结合属知识智能领域,知技结合属于操作技能领域,知行结合属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只有三个领域有机结合,才能完成新课标规定的教学目标,落实素质教育。
3管理创新,撰写教案
(1)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和评价,“各家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就会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学校把教育教学任务要求具体落实到备课组,备课组“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肩上有指标”。充分利用好每位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想方设法使教师群策群力,在互补共生中成长。每位教师教学各有所长,个人研究成果各有所专,集体备课可以将集体智慧与个人特长有机结合,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取长补短,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
(2)科学制定集体备课程序。集体备课应该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讨论教学问题、提出教学主张、设计教学策略时,要多质疑:是否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有利于问题的生成和解决?是否有利于自主学习?是否有利于合作研讨?是否有利于活动的展开?是否有利于创新精神形成?是否有利于自我体验?要用教研的眼光去审视备课资料,使之适合当前教学,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
集体备课时要确定一个主备课的发言人,主备人在集体备课的前三天把已经备好的教案,发到每个人的电子信箱,让其他教师思考并提出不足、拿出修改文稿,集体备课时人人发言,大家讨论、形成共识,捕捉讨论中有价值的创新思维火花。备课组应经常邀请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备课组长参与集体备课,请其提出上一学年度在教学本课题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供大家借鉴。最后综合集体智慧,完善创新方案,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集体备课方案形成以后,组织教师认真反思,紧扣自备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捕捉感悟点,将教学感受记录下来,开展自己的二次备课,形成自己上课的正式教案。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备课与研究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该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即第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和总结阶段。课后交流是备课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备课组教师授课后要写好教后分析并及时进行交流,谈谈自己的教学得与失,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新课程理念下集体备课应树立的意识
(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根据个人的长处,备课组进行明确分工,优势互补、教学相长。
(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时教师要纵览全局,制订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集体备课活动有可能会因意外的事情受到影响而暂停,备课组长一定另找时间及时补上,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订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一、两周的课。高中地理教材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专题,提前备好全章的教案,对整体内容有总体的把握,安排好教学计划,确定每一单元的主备人和集体备课的时间。
(4)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研究、总结自己的教学得与失即教后分析。众多在教学上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后分析,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补短,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初一数学集体备课】推荐阅读:
集体备课教案数学11-14
高一数学集体备课总结07-26
数学集体备课研讨记录10-26
数学集体备课会议记录10-31
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06-21
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集体备课06-30
初一数学数轴教案06-01
数学的初一作文07-27
初一下册数学证明题05-24
初一新生如何学好数学!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