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园有效进行集体备课(精选10篇)
谈幼儿园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机关幼儿园 唐茵
二期课改以来,大部分幼儿园都在努力的探索适合本园教师发展的园本教研与培训的新路子。作为教研活动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集体备课也日益受到幼儿园、教师、研究者的关注。《纲要》提出:“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开拓集体备课的新思路,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各位老师备课过程中的不足,互相取长补短,真正实现集体备课成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幼儿发展规律、研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的教研阵地。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年段集体备课有效性方法”的研究中,对有关集体备课的理论、案例进行了学习、分析、研讨和实践。今天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幼儿园的集体备课。
一、集体备课的概念:
(一)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幼儿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狭义上的备课是指教师为课堂设置预案,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是不科学的,也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确切的说备课就是教师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间接经验(查阅收集资料)来领悟把握教材,结合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知识经验)等进行梳理使之形成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过程。通俗的讲就是了解幼儿的实际、钻研教材、收集资料、准备教学具、最后形成教案的过程。(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在个人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由教师自发或幼儿园牵头组成一定的教师群体针对教师个体在备课方面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采取讨论、交流、讲座等形式来解决教学问题的研究活动。
二、集体备课的本质:
对集体备课的本质认识有两种指向:一种指向是研究,另一种指向是优势整合。前者把研究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如果活动缺乏研究性,就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强调教师个人的充分准备是前提,是集体备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重视反思。后者把教师群体合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强调如果集体备课活动不能实现个体优势充分发挥前提下的合作,就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注重的是教师个体优势和长技的开发。因此集体备课的本质是在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下的群体教学研究行为。
三、集体备课现状
(一)集体备课制度不完善
集体备课多数是由年段长或教研组长负责,园长和业务园长常因事务繁杂而不能坚持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她们主要是通过检查教师的备课笔记来了解备课情况,往往将好教案的标准定为:内容具体、形式完整、环节齐全,书写认真。而教师在集体备课中的表现以及班级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却很少过问,因此,这种评价方式直接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集体备课时纪律散漫,往往是上面组织者讲得声嘶力竭,下面听者有说有笑。当需要进行讨论时,教师们要不低头不语,要不互相推让,即使被点到发言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讲几句。另外,许多幼儿园在集体备课的时间安排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会因一些突击性的检查而取消原定的集体备课活动。
(二)集体备课时忙于形成教案,忽视问题的解决和研究。
一些幼儿园,集体备课就是将整个学期教学内容全部分解下去,每人负责一部分教案的收集、撰写工作,其余教师“资源共享”。这些教师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上网查找、下载现成的活动方案,有的只是机械的剪贴、拼凑,以便完成备课任务。这种集体备课,全然不见研究的踪影,更谈不上全体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
(三)将集体备课等同于统一教案
有的幼儿园为了规范园内集体备课的管理,要求大家做到统一目的、统一重难点、统一教学过程、统一教具和学具等,经过多人主讲、一人主笔,最终统一形成一份精品教案,打印后发放到各人手中或在园内局域网上发布。这样的统一管理看上去比较实在,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扼杀了教师的个性,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
(四)二次备课不认真 严格来说,集体备课是由主备人提供教案,经过备课组集体研讨形成共识后,要求教师在提供的教案上进行添加、修改。事实上,一些教师依赖思想严重,根本沉不下心来钻研教材、了解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只是现般照用。
(五)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集体备课中,备课的立足点往往从“我想怎么教”出发,教师考虑最多的就是目标意识,没有从“如果我是幼儿,我将怎么学?”即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考虑,幼儿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在预设活动中往往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究、合作及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教师们的头脑中。
(六)集体备课存在“一言堂”现象
幼儿园往往挑选有经验的老教师或教学骨干充当备课组长,由于组长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所以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新教师或能力不强的教师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完全听从组长的意见。一些年龄稍长的老教师则甘拜下风,自称“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势”,在活动中以倾听为主,出工不出力。这样的“研讨”氛围,直接导致了个人观点代替了集体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
四、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地集体备课,有效地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年段集体备课有效性方法”的研究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保证集备有效开展
在集体备课的管理上,我园实行四级负责制。一是园部教研室每学期对全园的集体备课提出宏观意见,把握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并负责定期结合实际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给教师理论上的支持;二是年段备课组,主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研讨,课题研讨工作;三是按上下午班划分出六个同年极同班次备课组;主要是研究《纲要》,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找资料,制定教学方案。要求教师每周通过集体备课上一节有质量的课;四是“师带徒“集体备课组,要求每学期“师徒”互听十节课。
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各备课组做到开学初集中讨论后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体现“三定二坚持”,即定时、定人、定内容和坚持行政分工管理,即园长、保教主任、教研室主任分别负责一个年段,经常参与她们的集体备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指导,并做好评价登记工作。各备课组长要做好集备的考勤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二是坚持将集体备课考评与工作考核紧密挂钩,即通过平时查阅教案、集体备课预案表、教学反思、年段教研记录本、教师听课记录本、以及下班巡课等对教师进行评价。改变过于重视教案的检查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创设浓厚的研讨氛围,提高研讨质量
为了避免组长“一言堂”现象和教师消极应付现象,除了制度上督促外。我们还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采取了主讲人轮流坐庄的方式,要求主讲人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收集一线的困惑、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阅资料、自觉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等),并将下周活动的主题内容提前分发给每位教师,由于老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有所了解,提前思考。主讲人准备充分且问题均来自于教学一线,活动研析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事”,由此减轻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在研讨中都能有话想说、敢说、愿意说,大大提高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三)完善集体备课环节,追求备课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操作上,我园实行“自备--主备人说课、讨论、形成教案(电子稿)—个人二次备课—教学实施—集体教学反思—教案修订与完善—教案电子稿存档”的流程。
1、自备:要求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安排表上的内容,结合幼儿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按要求认真填写备课预案表。其次,辅备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以教材为依托,全面熟悉教材,对活动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写好教案,特别是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记录,以便集备时提出讨论解决。
2、说课、讨论、定稿:要求主备人说课时要重点阐述设计理由。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程序设计。在讨论过程中既考虑到“面”上的统一研讨,又要兼顾到教师个体“点”上的需要和自主创新。例如:“面”上要求重点围绕对主备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的重难点、教学法、教学具以及指导要点问题等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定稿(电子稿)。“点”上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本周备课实际需要提出疑难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拓展思路,智慧碰撞、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
3、个人二次备课,由于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因此在集体研讨之后,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梳理研讨结果,立足本班实际和自身特长,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适当的调整,合理修改教学活动方案。如:有趣而又生动的游戏口吻、简单明了的学具操作要求、能力差异幼儿的指导等细节的修改。
4、教学反思:完整的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学前预案的研讨和修改,加上教学中的记录、调适,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因此,我们在验证集体备课成果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等多角度来观察、了解、分析、反思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借助集体备课这一平台将自己教育行为及其教学效果的分析反思与大家分享交流,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5、总结、归档:开展集体备课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累更多有效的园本课程资料,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平时集体备课工作的总结和交流、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和推广显得特别重要。通常我们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两次集体备课现场观摩汇报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分析总结了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教师分析把握教材、教学法、以及指导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性,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观摩来验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大家在一次次开放式、参与式的集体备课观摩交流活动中,教师的备课的理念、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我们还非常重视教师的集体备课案例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要求将其案例材料用电子文件的形式收集、保存到电脑作为园内共享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课例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探索和构建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一课多教”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即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风格,采取各自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观摩教学活动,观摩后进行集体反思,通过比较、分析、交流、总结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给教师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自主空间。
2、以“一课多研、一课多轮”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即同一教学内容通过备课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轮流执教或一个教师多次执教,现场观摩、观摩后集体反思、„„循环反复、抱着“将一口井挖深,把一节课磨精”的心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这样一个边讨论边修改边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改良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促使教师专业素质更快的提高。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彩点彩线跳个舞》集体备课案例
第一次集体备课
一、执教者说课:教师主要是从分析《星空》美术作品的特点,以及大班幼儿的认知和思维想象的特点来分析阐述选择和设计本活动的理由,包括: 说教材、说目标、说教具、说教学法、说教学过程。本活动的目标定位在让幼儿“尽情的玩”、“用情去赏”、“激情的创作”三个目标上。活动设计思路是:以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彩点彩线跳个舞》贯穿始终,以拟人化富于点线为生命力的情感认知为基础,在欣赏和再创作中体验成功、快乐和自信,“变过去教师传授式的教学为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摸式,并以合作者、引导者、支持者与幼儿共同探索共同学习。活动流程是:
1、导入活动:引导幼儿以玩游戏《彩点彩线跳个舞》进行合作画,初步感受点线画的特点。为第二环节的欣赏做情感和认知上的铺垫。
2、欣赏活动:通过教师设置问题、语言激趣和鼓励的形式引导幼儿从形状、颜色、内容等层层递进的欣赏大师作品夸张和有趣。如:“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这个游戏,大人也很喜欢玩呢!“ 米罗的画美吗?美在哪儿?充分激发幼儿的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的欲望,大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3、创作活动:教师以 “我和大师比一比”的游戏口吻,激发幼儿自信心和创作的热情。
4、评价活动:设计了以参观画展的形式,以“这是哪位画家的画?”鼓励的话语,激发幼儿大胆表达的欲望。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整个活动让幼儿在轻松、好玩、神秘、有趣中充分感受美术作品,获得有效的学习。
二、说课后集体讨论、师1:欣赏环节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太泛了针对性不强,问题是导向,应体现层次性和辅助性。
师2:教师对教材方面的分析不够,对大师作品好象心中没数,重难点在是什么没有分析。
师3:幼儿知识经验方面也缺少分析,在作品中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是多少?建议教师备教材时应深入查阅有关米罗点线画的知识,丰富幼儿有关知识经验。备课应体现备教材、备幼儿、被教师。
第一次预教后集体备课:
执教者反思:活动形式生动有趣,能为幼儿所接受。环节清晰,从幼儿的游戏体验入手欣赏大师点线画作品,最后再进行点线画作品创作,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想象力很丰富,讲得也很多。但我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幼儿一会儿说点一会儿说线,显得比较零散,到底欣赏的顺序应该如何把握。
师1: 如何引导幼儿认真仔细有序的欣赏是本活动的难点,因此在引导语的设计和应用上要做到心中有数、适时有层次的引导,以避免时间上的浪费。
师2:我觉得先从点入手是比较正确,包括点的颜色,因为幼儿的思维认知是非常具象的。这一点从幼儿表达上可以证明。接着进行线条以及点线组合欣赏的顺序,要克服被幼儿牵着鼻子盲目的欣赏。
师3:从幼儿作画的情况来看,具象画占多数,说明幼儿对点线画的特点还不大理解,建议教师在指导幼儿欣赏时应抓住作品点线画这个特点进行引导 师4:刚开始欣赏时,要培养幼儿带着问题专心认真的观察,问题可以这样提:米罗的画美吗?他画的是什么意思?让幼儿对作品有个初步整体的感觉,为后面有序的欣赏打基础。建议欣赏的第一环节改为安静欣赏。
师5:时间上可以将第一个环节的两张组合画改为在同一张纸上画,以减少时间。
第二次预教后集体备课
执教者反思:环节清晰,导入环节的修改很合理,既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在欣赏部分改变了盲目的欣赏,从点、色、线、形层层引导幼儿欣赏作品。但幼儿有时还是会按自己的想法来欣赏和表达,特别是根据点线组合联想时,幼儿还是以单个的点或线的形状来想象,可能幼儿对我的引导语还是不大明白。另外,幼儿创作时具象画问题比前一节课有所改进,但还是不大理想,师1:引导语“彩点彩线手拉手在跳什么舞”?幼儿可能只理解两个两个手拉手,还不能理解要一个接着一个很多点线连起来看的意思。能否这样问:这么多的彩点彩线一起手拉手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这样问会更直观些更容易理解。
师2:幼儿思维跑题是与幼儿的兴趣点和能力水平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某个兴趣点如:有个幼儿说“这个点好象眼睛”教师就应马上进一步引导,“它是谁的眼睛呢,找找看它的嘴巴、鼻子在在哪里,头、身、手、脚„„”。层层深入的引导幼儿有针对性的欣赏。
师3:在欣赏颜色时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幼儿理解大师用色的意图,如: “为什么星星一半是红的一半是黑的?”可以问:看见红色或黑色给你什么感觉?要让幼儿讨论后明白大师画一半红的一半黑的星星是代表星球的白天和黑夜的意思。
师4:幼儿作画时还存在着具象画,可能与幼儿作画前教师提的要求不够明确有关,作画要求可以这样提:“先画许多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点,然后用不同形状的线与点连起来,在点线连接时要边画边想把它变成什么?
第三次预教后集体备课:
执教者反思:本次活动欣赏部分让幼儿充分的从形态、色彩、线条、内容等方面欣赏大师的作品,层层推进的引导效果较好,幼儿的思路逐步的被激发,表达的积极性非常高,提问的面较广。幼儿的作品点线特征明显,内容较丰富。但生生之间的互动还不够,幼儿表达的欲望没能都得到满足。教学过程中还应更加灵活的应用小组交流的形式,以满足更多幼儿想说、敢说的欲望
师1::今天幼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大部分的作品都能体现点线画的特征,但是用色方面存在着与底色对比不够明显,这可能与教师在引导欣赏时缺乏色彩应用方面的引导有关。
师2:教师的教态亲切自然,但在引导幼儿探索作品的奥秘时,教师的表情显得较平静,缺乏那种神秘好奇的表情。表现力方面还有待于加强。
对外公开观摩活动的集体反思
执教者反思:
本次美术活动,幼儿的欣赏兴趣特别浓,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与大师作品的直接对话,他们潜在的艺术潜能被调动了,当老师出示大师的作品时,孩子们流露出对大师作品的真心喜爱和好奇;当把孩子们“玩出”的作品与大师的作品比较,并发现很相像时,他们似乎领悟到:大师其实离我们很近那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我们也来做大师”的创作过程中,孩子们激情高涨,尽情发挥,大胆想象创造,最终体验到我们就是大师,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但时间把握还是不够好,点和线的欣赏时间较长,使得后面幼儿没有机会完整讲述整幅作品的内容,只是最后由我自己进行总结性讲述。集体讨论:
师1: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示范临摹的说教方式,教师应用游戏形式,先让幼儿自由合作作画、感受点线画的趣味,再欣赏大师的作品,然后再进行自我创作,步步提升,环环相扣。
师2:选材好,抽象画能很好地开启幼儿想象和思维的空间,“星空”这幅作品有很强的代表性,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兴致很高,特别是教师很好地应用了集体和小组的讨论形式,充分调动和满足每一个幼儿的表达欲望,幼儿对作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师3:过去美术作品的评价都是“谁画得像范图”“谁画得好”,其标准是划一的,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但这次活动的评价尊重幼儿的想象和对作品的理解,很好的体现了《纲要》精神。
师4:美术欣赏活动,特别是大师作品的欣赏,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常碰触 但本次活动教师在形式的安排,过程的组织都完成得较好,有较强的美术教学底蕴。
师5:活动中欣赏大师作品时,通过色彩、线条、形态等多方面的剖析是否面面俱到?如果抓住一个点进行,是不是可以节省欣赏这一环节的时间?
师6:不同意这个观点。欣赏大师的作品,如果只抓住一个点进行,不管是色彩还是形态,对作品的理解都是不充分的、不完整的,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
师7: 我同意这个教师的说法,在活动中,通过对色彩、形态、线条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幼儿欣赏,就是潜在的告诉幼儿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如果仅抓住某一点进行,那么,以后孩子们在欣赏其它作品时,就不能了解欣赏的方法了。所以老师在授课时的安排是完成正确的。
师8: 最后一个环节即幼儿的作画环节,能不能先让他们预设自己要画的主题,然后再作画,因为有的孩子是边画边想,或是画完了才能说出作品的主题?
师9:)孩子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但并不具备这种绘画能力来完成他所预想的作品效果。应该允许他们边想边画,或边画边想。
执教教师:用米罗的原话来解释,就是“我作画第一步是随意的,第二步则是小心盘算,步步为营的,然后再用色彩或线条来作画的”。所以,作画过程本身就是思维的再创造再提升,并不见得是大师预先设想好我要画星空,应该是大师艺术灵感的再现。
师10: 幼儿的作画环节选择的音乐是什么内容?是不是可以选择更跳跃的音乐?例如波洛克在作画时就喜欢听跳跃音乐。执教教师:我选择的背景音乐是班得瑞的。众所周知,波洛克的画风与米罗完全不同,波洛克是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他以其在帆布上很随意地泼溅颜料、洒出流线的技艺而著称,如《夏日时光》、《会聚》等,他的作品如果是我执教,在活动中会选择激情澎湃的交响乐,而且使用剥离的方式进行欣赏,当然,这是下一阶段的美术欣赏波洛克与李可染两位画家的作品,让幼儿感受不同大师的画风。而本次活动,我还是选择班得瑞的音乐,自然、清新、流畅,与米罗的作品相呼应。
关键词:集体备课,原则,保障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和困境
集体备课是很多学校制度化的规定和要求, 但集体备课存在形式主义、自由主义、经验主义、“照搬”主义和“一言堂”等不良现状, 使集体备课高耗低效, 有名无实。
二、集体备课要遵循的原则
1.目标定向性原则
集体备课是给教师教学提供方便, 因而要高定位。 集体备课的核心价值在于教育教学教研效果的最优化。 通过集体备课, 要营造合作、探究、创新、开放、发展的教研氛围;要营造积极进取、协同合作、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要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高, 从而打造战斗力、凝聚力、核心竞争力强的教师团队, 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可以大致定向于培养敬业型、创造型、研究型、专家型四类教师队伍。 敬业型教师爱岗敬业, 勤恳踏实, 善学善教;创造教师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传统, 富有创造力, 尝试和挑战新的教育方法和技巧;研究型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 而且有强烈的研究意识, 并在教学研究方面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专家型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敏锐的洞察力, 完善的教学监控能力, 善于高效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师的这几种特质并非严格区分,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 集体备课要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出发点。
2.问题针对性原则
集体备课最忌盲目、空泛、假大空、言之无物。 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集体备课由形式走向内涵的前提。 在教学实践当中, 教师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并针对主要问题的关键点将它们提炼为校本教研的主题, 构建一种能够通过集体备课研究解决问题的校本研究模式, 即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确立主题—学习理论—集体备课—解决问题—教学实践。 如果学校教学、科研实力不足够雄厚, 最好针对与教学紧密联系的小问题, 变“阵地战”为 “麻雀战”。 小问题方向感强, 入手快, 在小问题上容易开展大研究, 出大文章。 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 想面面俱到其实容易面面不到, 要在小问题上钻深、吃透、夯实, 当小问题研究得够多了, 就有可能串珠成链, 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指导。 比如“如何打造一堂优质课”, 这是个较大的问题, 可以化大为小, 具体研究其中的小问题, 比如说, 如何做好板书设计, 甚至可以继续化小, 比如如何处理板书设计的条理性问题、板书设计的类型、板书设计的内容等问题, 在每个小点上都可以做深做透, 做出文章。
3.创新性原则
对于确定的备课主题, 要构筑制高点, 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常规集体备课还是主题集体备课, 都要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寻求高定位和创新点。 从高处定位, 从深处做实工作, 要让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打开一扇窗, 为他们树立榜样和标杆。 教研组长平时要密切关注国家教育新政、教育热点和焦点, 从而引入和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可以从几个方面拓宽渠道: (1) 便捷的网络资源和其他电子、音像资源; (2) 校际间及各个级别的教研活动; (3) 本校的教师资源。 在集体备课中, 要集思广益, 相互商讨和切磋, 要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 寻求备课中原创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4.可行性原则
要让集体备课真正可行并实现预期目标, 还必须找准切入点, 从而让确定的计划得到积极响应和具体实施。 一般而言,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切入点: (1)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2) 教师的个性特长与特质; (3) 校、区、市、省举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教学设计评比、优质课评比等活动; (4) 国家新的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 (5) 各类各级考试的备考和考后质量分析; (6) 校本教材和教研; (7) 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研究, 等等。 以上几点都与教学质量及教师自身成长密切相关, 也是老师们的兴趣中心和工作重心, 集体备课正是要从与老师们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 要热情支持老师们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和项目申报, 并群策群力帮助他们取得成果。
5.有效性原则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为: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要尤其重视集体备课后的反思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也可以就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做一次主题集体备课, 要落实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做好活动记录与反思交流的记载与管理。 要重视信息的整合与储存, 重视集体备课的主讲内容资料、教案的收集与整理和课件的完善、归档等, 成立校本教研、教案、试题、课件等电子资源库。 成立教师个人和集体教育教学教科研档案, 这些资源是反映备课组活动的直接材料, 是个人和整个教研组成长的足迹, 是今后宝贵的教学资源。
6.合作性原则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与优势, 也有自己的短板和不足。 集体备课绝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多数人“出工不出力”, 而是大家在集体讨论中各抒己见, 取长补短, 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 形成教育合力。 此外, 集体备课中新老教师互相学习, 老教师起传、帮、带作用, 特别有利于青年教师成长。而年轻老师精力旺盛, 学习力强, 在常规备课、出试卷、归纳整理资料等方面多出力, 既可以让自己得到锻炼, 又可以减轻老教师工作负担。
三、集体备课的保障与管理
1.落实集体备课规范制度。 (1) 备课任务分配管理制度, 每学期之初, 要科学合理分配备课任务, 给教师留下足够的时间充分准备; (2) 坚持“四定”制度, 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 (3) 严格出勤管理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集体备课的管理中采用多种策略, 加强过程动态管理, 提倡活动透明化。
2.坚持中心发言人制度。 中心发言人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 要尽量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担任中心发言人;要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中心发言人, 促进他们广泛收集材料, 大胆钻研业务, 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四、结语
关键词:集体备课;现状;集体智慧
一、中职英语集体备课存在的不良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不良现状
(1)部分教师对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困境信心不足,集体备课前准备不够,有的干脆充当看客或听众,等组内的“权威”分析。
(2)把集体备课当作轮流备课,最后形成教案集,应付学校检查。
(3)忽视中职学生的专业与个体的差异,照本宣科,把集体备课后的大众化教案当个性化教案。
(4)课后反思不够及时,不到位,缺乏对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实实在在的教学感悟。
(二)原因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困境影响教师集体备课的热情;个别教师合作意识不强,存在怕别人赶超的心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未能调动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备课组内长期缺乏高层次的引领,风格渐渐趋于相同,容易停留在同一水平上,形成“备课疲劳”。教师有时受自身素养的制约,在教育理念、知识积累、责任心等方面的差异,也容易形成对集体备课的影响。
但是,集体备课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有效手段,要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必须抓好集体备课这一环节。
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应以中职学生的学情为依据,以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内容。“五备”,即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遵循“个人初备—中心发言人说课—集体讨论—修改优化—分头执教—教后反思”的模式。
(一)大众化教案的形成
按照备课组在学期初的计划安排,每单元由中心发言的教师先对所主备的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前的准备。要做到深挖教材,搜集相关素材,设计好教学思路等,完成个人初备环节。然后在集体备课时以中心发言的教师说课的形式进行集体讨论,同组教师把对材料的处理、目标的设计、教法的选用、学法的指导、过程的设计等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同一年级不同专业班级都可以使用的大众化教案。还必须把握每课的重难点以及与上下单元或前后课的联系;备课时还要分析本年级各不同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教材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教具等,结合所掌握学生的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也包括每个环节的学生活动。同时也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做到紧扣教材,又体现层次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练习机会。
(二)以学情为依据,开展“二次”备课,形成个性化教案
在中职学校,同一年级虽然使用同一套教材,但可能有多个专业。在大众化教案形成后,教师应根据所任课专业与班级的情况进行修改优化,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案既充满智慧,又体现个性。
(1)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所在的班级的学情进行调整。各专业学生的英语程度不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在中职学校,英语作为文化科,学生在学习的态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因此,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专业班级的教师应充分研究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先前经验,检查分层设计的情况是否合理,看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创设的情境是否符合本班学生实际,设计的活动和学习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2)依据教学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中职教师应多关注国家或区域产业政策的相关新闻,了解市场对专业的新要求,将相关素材融入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生生的知识双边甚至多边生成过程,学生自身的习得、经验、情绪以及个性变化使得课堂教学具有不确定性,教学过程中常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目标,对探究问题的方式、时间作出相应的改变,以提高课堂效率。
(三)反馈信息,交流反思
集体备课强调集体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集体备课上进行信息反馈和反思交流,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的得失,讨论普遍性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其一,个人教学反思。教师在每次上完课后回过头来反思,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成功之处在哪?不足之处在哪?所用的教学策略与设置的情境是否得當?有哪些偶发事件及处理心得?等等。教师通过自我对话的方式,以教学日记为载体记录下来。其二,听课观摩反思。组内成员在集体备课后进行的听课观摩反思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听课过程中学习别人课堂处理能力,分析成功之处与不足方面,形成个人的感悟从而为今后的实践服务。
三、集体备课的效果
(一)集体备课服务了中职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生的心理发展已达一定的水平,在备课时,针对中职学生专业的需要,结合教材的内容,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的例子进行艺术性的加工,创设中职学生未来的职场交际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教师的个性化教案,从学生存在的真实问题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追问,让学生发现认识中的矛盾;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采用分层与合作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实现认识与态度上的跨越,让不同的学生有更多的体验与尝试。
(二)集体备课促进了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
集体备课时,教师之间进行和谐的合作、对话、争论与碰撞;反思时讲述点点滴滴的成功案例;讨论时分享同组成员的成果,体验着每次教学的成败得失;失意时得到更多成员之间热情的帮助与关心。从而形成一种动力,促使教师之间更自觉地学习,更好地专业成长。
实践证明,中职英语集体备课大大有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与时俱进,努力学好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更好地为职业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旭远,张捷.校本培训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
[2]徐武汉.集体备课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4,(5).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首先,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及大纲的基本要求,提高业务认识;其次,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再次,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及时学习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但是,集体备课也不能流于形式,变成“过场主义”,教研组中没有讨论交流的热烈场面,敷衍了事,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思路互相抄袭。我认为集体备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交流性。集体备课的过程要求教师人人都主动参与和发言,不能成为一两个人的事情,在集体讨论交流中相互沟通感情,共同提高,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2.同级性。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限于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
3.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同时,各班学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课时教案应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提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去设计。否则,将出现“千人一面”的被动局面,效果会适得其反。
教师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一种群众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如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集体备课,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教研室集体研究、讨论该教师讲课内容,帮助该教师提高备课质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集体备课是常规的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来集中教师课堂教学智慧,提升教师群体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从根本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避免了教师闭门造车,个人独闯而见效不大的现象发生,整合了有限的教育资源。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方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1、组织管理:
集体备课由教务处(或教科研室)实施管理。一般由教研组长具体主持集体备课活动;
2、活动过程:
集体备课事先要确定主备人,主备人须超前一周按课时准备好说课提纲,提纲必需含有教学目标、教与学过程设计以及课课程内容。同时,备课组的其他成员也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弱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并且做到摸清学生的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材的难点、重点、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认知情感目标),集体备课时,结合主备人说课内容,备课组成员研讨教与学的最优化方法,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切合教学实际的个性化教案。集体备课事先拟定好各人主备内容,主备人应准确把握所备内容的知识结构,选择合理的认知方式,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教案设计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在集体备课中,老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但教案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集体备课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统一性原则: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2、超前性原则: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准备任务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大纲和教材。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要超前一周。
3、完整性原则: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完整性。一般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比较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
三、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教师要有整体意识,第一次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计划,甚至有可能的话,3、超前意识: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4、反思意识;教师应重视通过教学行为研究来提高自身水平。通过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和分析来提高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常常包含:计划—教学行为—观察—反思,这是个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众多在教学取得成功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写教学后记。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的行之有效的一种办法。教师通过对集体备课后的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进行评判性反思、分析、研究、总结而得出的材料为教师日后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原始资料,为后继续教学积累经验奠定了基础。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1、先划出范围内容,然后每人要初备,然后讨论交流,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2、交流探讨。探讨教材中哪些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讲到什么位置。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
3、研讨出统一的授课目标、知识点、、解题方法、深度、难度„„
4、可在书上注一注,划一划,也可以写,由主备人围绕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依据,其他人补充、完善。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不,可以相互争执。
首先,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每次活动时,由各年级学科的备课组长确定好下周的活动安排表,主要包括备课内容、主备人、辅备人、主持人等
概括说来,集体备课流程共分四步。
(一)初备。
(二)集体交流。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个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以补充、完善。第二个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信息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吸取。为了保证交流不流于形式,保证交流的深入,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中途打断,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
(三)形成教案。
(四)个性设计与反思。我们总结了以往集体备课,往往有两大薄弱环节。一是教师个体共同参与热情不够,交流不够深入;二是形成教案后,会照本宣科,忽视了自身的教学特点,忽视了本班学生的实际,也忽视了个性化的设计,甚至于也懒得对集体的设计反思和自我实践的反思。因此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可以说是关系到集体备课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好的个性设计或深入的反思比单独备一课的教案更能提高人的业务能力。学校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教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深入的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
一、备教学理念
二、备教学重、难点
三、备学习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
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
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
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
集体备课时,我们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将到什么位置。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教师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千万不能让学生指责教师在课堂上“不作为”。
四、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应“学得”与“习得”并存。我们应探讨两个问题:
1、作业的量。不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也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相对固定,也应有所变化。
集体备课强调的是集体智慧与个人创意的结合,建立有效的集体备课的运行机制,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探索的内容。集体备课是中小学校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同学科同年级教师间进行合作探究、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中的合作,必须是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要相结合,提倡合作,合作就是大家互相配合,相互交流。拿集体备课来说,大家互相讨论,利用众人的智慧,是取长补短,是互相帮助,是同时进步。
那么,高效课堂下如何进行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一、实现集体备课活动高效运行的基本要求。
(一)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合作意识 ; 2.整体意识 ;3.超前意识 ; 4.反思意识。
(二)集体备课必须正确处理好 “三个关系” : 1.正确处理好个人钻研与集体讨论的关系。2.正确处理好备课与试讲的关系。
3.正确处理好骨干领路与培养新教师的关系。
(三)集体备课要避免流于形式:
1.虽然定时定点,人也到位了,但各干各的事或东扯西拉聊一通,白白浪费时间。
2.虽然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但无实质性内容。如只是知识点的罗列,提纲挈领,过于粗略,纯粹应付学校检查。
3.虽然有一定的形式,但不够深入,质量不高。如:一位教师主备、主讲,其他老师不愿意参与,个别老师留一手;一位教师备好后,不进行讨论和研究,其他教师用,坐享其成。
4.尽管研讨比较充分,形成了一体化教案,但到了自己课上仍然用自己的一套。
如何处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 集体备课不能替代个人备课,但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习某备课人提供的教案(原案),自已再设计出符合个人特色的新教案来,以施教学,则教学效果会更好。因为只有把个性化的备课和集体备课融合起来,求大同取小异,从而上出既有特色、又有水平的好课来。东西相互交换就会变成双份的东西,因为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
二、集体备课的流程。
教师的个人备课与集体说课进行整合,确定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为:确定课题——个人钻研——集体商讨——确定主备人(形成粗案)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教学实践——课后交流反思——二次修订——资料保存。
第一步:确定课题,个人钻研。
基本要求 :脑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具体要求:由备课组长提前确定备课内容和集体备课的时间,然后每个教师进行认真钻研,充分准备;一定要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备课应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现代技术与学科整合、备教具、备教学过程、备学法指导、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德育渗透等。
(1)要抓住“八点”: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教师都要逐步提高具备轻而易举地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求明确知识关联,一方面要求教师了解本学科内知识的关联,另一方面要求了解与之相关知识的关联,这对于提高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轻而易举地掌握教材,甚至胜过教材,这是对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2)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求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要针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从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过程完成后,再回头审视自己的教学得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每个备课组成员必须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备时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自己有独到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初备时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第二步:确定主备人,形成粗案。
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主发言人首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做法,然后进行商榷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最后比较、切磋和完善,确定最佳方案(即所谓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带着自由、经验和问题而来,带着感悟和启发而归)。
(1)整体备课,纵横联系,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也可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2)要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作业。这“四个统一”不是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3)要执行主发言人制度:集体备课要确定主发言人。对主发言人的选择,不能老是老教师、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要做好“传帮带”工作。
①老教师要带好青年教师,但不能越俎代庖,尤其是想办法让青年教师担任主发言人,使得他们能广泛收集材料,大胆钻研业务,这样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在集体备课时,有时也可邀请备课组外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给组内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以扩大交流的空间。
②作为主发言人,必须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和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学生训练的方法和练习题,提出一个教学的预案。在这个准备中,无论新老教师都是一个钻研和提高的过程,再通过备课组的讨论,相互启发,提出问题,共同研究,形成一个基本一致的教学意见。
③只有教师在备课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个性化的加工,集体备课才能真正凝结集体的智慧,再经过实践和对教学的反思,从而完善教与学的过程。
第三步:集体研讨,形成细案,“让每一堂课都优质高效”。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学案导学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力争实现“让每一堂课都优质高效”的理念。
依据主备人写出的导学案,由主备人给大家讲解教学流程和每一步的设计意图,主要说明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怎样学,学什么,独学、对学时教师应关注什么,辅导什么,展示什么内容,几个组展示,教师应点拨什么,提升归纳哪些问题。其次大家根据主备人的讲解意图进行讨论交流,讨论怎样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教材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更能吸引学生、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用什么方式展示更有效。
第四步:个性化设计,形成个案。
由于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各班学生学情不同,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辅备人拿到导学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集体备出的导学案做深入地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旁注、可以是知识点的解释、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也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形成适合学情、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案。修正教案。每个教师根据集体达成的共识,具体设计教学方案,并在导学案添加个性化备课内容。
第五步:教学实践,课后反思。
课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问题进行反思,和年级组教师进行交流,并记录在导学案上。这些困惑心得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可以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新的动力,它是前进的阶梯,同时也是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记载。
第六步:二次修订,资料保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后,教师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对导学案进行重新调整修订,提供更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导学案。
有效的集体备课过程,应该有备课前的构思准备,备课中的深入研讨和备课后的充实完善三个环节组成。备课前的准备是为了有的放矢,备课中的研讨交流是为了达成共识,而备课后的充实完善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是集体备课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分享集体教育智慧吸纳营养,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再创造,再提升的过程。只有备课深入透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使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才能出现“学生乐学”的良好局面。
上学期我们年级组教师在园领导的带领下,以《纲要》为指导,以提高保教质量为宗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热情。在工作中乐于奉献,对保教工作与专业学习都要求自己不断求精。工作也得到了园领导及家长的肯定。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去做。如:如何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园本课程;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能力,如何更科学地组织好中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及业务理论水平、工作质量等。
二、工作要点:
1、改变观念,在活动中真正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注重早期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化教育。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注重奠基性的课改理念。
2、将理念融入日常保教工作中,开展适合中班幼儿的主题探究活动。
3、以科研促教研、教研推保教,帮助中班幼儿逐渐提高生活自理、服务能力,对新的社会环境的交往能力,以及最初学习生活的参与能力。
4、探索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开课、评课、反思活动,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5、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促使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目标和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
认真学习纲要及规程,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开发潜力,及时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坚持正面教育,形成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思想上有活力,善于学习,勇于钻研,追求先进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使幼儿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在工作上要有创新,要勤于思考,勇于反思,形成创新意识,要善于学习他人长处,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工作特色。边学边做。在实践中反思、改进,不断提高教师的保教工作质量。
2、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围绕课程改革,通过自学、理论、写心得、听取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使自己在各种学术研讨中消化吸收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进一步确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协调幼儿主动学习和常规意识为前提,开展主题式的课程活动。在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相互学习保教经验,提高教师的保教技能及评析能力。认真开展区域活动和自主性游戏,做到材料充足,及时,满足幼儿动手动脑、探索发现的欲望。积极开展丰富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保证幼儿一日活动量,促进幼儿身体各机能协调发展。做好活动反思及幼儿的观察记录、案例分析等,及时地讨论、小结工作中的得失,进一步改进保教形式和方法。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水平认真学习制作课件和个人网页,中青年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育科研、教育创新、班级管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
3、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
加强教育理论及方法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做到勤思考、多探讨、求创新。认真开展主题活动,不断充实自己,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完成主题活动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有积累。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注意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根据主题创设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做到主题与环境相配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探讨如何有效地选择、利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组每周开展集中教研活动,,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点滴心得,并进行交流和探讨。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对教案进行的再设计、再补充、再创造,从而使教案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和更加完美。集体备课可以实现教师之间传帮带教的功能,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提高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同时,集体备课也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惰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吸收智慧、激发思维、共享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下面笔者结合初三英语备课组的情况,介绍一下如何使英语备课更具实效性。
一、备课的具体时间
我们备课一般在每周三和周五分两次进行集体备课,周三备课的内容是下周一到周三的内容,周五备课的内容是下周四、周五的内容。每逢假期,无论长假还是短假,我们会在放假前两天或三天进行假期的规划和安排。
二、备课的准备阶段
在每次的周三和周五之前,我们要按照提前分配到给人的任务进行准备,除了必须的写在备课本上的备课内容外,每个人还要提前搜寻与负责的课堂内容有关的练习或重点难点解释,甚至是课堂的详细设定内容。要求每个老师要根据提前商定的课型,如新授课、展示课、复习课、练习课、反馈课还有专项课,由主讲人设定所需课型的内容。比如:主讲人需要提前准备好课堂学案,以便集体备课前发给其他老师。
三、集体备课的主要流程
1、备课组长要监督本组老师按点到达集体备课地点,负责检查本组老师的初备教案是否高质量地完成,并及时对每个老师的初备情况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
2、备课组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说出上次备课后在实施授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如,授课内容40分钟内是否能讲授完毕,设置的练习环节是否能和备课的预设完成时间或出错内容相吻合,学生讨论展示、教师点拨重点难点的环节是否更切合学生实际等等。这样有效地防止了我们在本阶段集体备课中走很多弯路,有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得到了及时的解决。
3、教材研讨。本环节是我们集体备课的重中之重,也是我们上课的核心部分。这一部分我们备课组分了三个小段,布置一名主讲人负责讲授,其他老师随时补充记录。
(1)集体备课首先要备教材。教材是集体备课最基本的资料。因此,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课本,对其中的目标任务、进度分配、重点难点都要全面把握。就英语而言,要知道单词的总量、重点词语词组、短语、常用搭配、词义辨析、句型等都要了解透彻。对于语法方面,要了解教材的语法重点,一本书的语法要求,掌握语法所应达到的训练要求等等。对于阅读方面,要注意阅读资料的选择、精读与泛读的关系,注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进行限时阅读的训练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只要把课本备熟备透,才能从根本上寻找到一条指导学生学习的良好方法,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训练学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熟练掌握知识。
(2)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实施教学目标的主体。只有了解学生的实际,分析他们的特点,寻找他们乐于接受的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心中有数,在集体备课中才能寻找到好的方法。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方法都是徒劳。
(3)备方法。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还要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
由于英语的特殊性,许多学生都有一种本能的畏惧心理。如果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逃避的心理。因此,共同寻求、探讨英语学习的方法非常重要。正确的方法是建立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的,但也要遵循一般的方法,不能一天一个方法,学生难以适应,应该具体地制定学生的记忆方法、阅读方法、改错训练方法、答题方法。把这些方法具体化,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如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4)备心得。集体备课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师素质。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心得的交流,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在下一节课的备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扬长避短。如果不进行上一节课的心得交流,就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备心得很有必要。
此环节中组长指定的某位教师围绕本节核心内容,指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核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展开研讨,制定明确的教学策略,设计、调整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指导方略,重点在知识点、难点、疑惑点的突破方式上,依据学情确定教学设计,达成教学设计的最优化,避免教学出现错误与偏差。最后由备课组长裁定拍板最有效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其他老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班级情况,批判性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用集体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艺,进行更深入有效的整理或二次备课。
4、下次备课任务布置。教材研讨阶段结束后,由组长布置下次集体备课的任务,布置内容具体到要准备的课型、上课流程的大致分配、练习的题型要求和所需的具体教学材料。
3月25日,恒大翡翠华庭业主踏青郊游团出发啰!业主朋友们一早就提着早早准备好的菜品原料到达集合点期待着即将开始的踏青之旅。经过十余分钟车程,我们到达了此次旅程的第一站“十字坡客栈”。一下车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分工合作摘菜、洗菜,忙得不亦乐乎。午饭前的空闲时间,自由活动照样精彩纷呈哦!
开饭了,不知道是大厨的手艺太好,还是在阳光明媚的田野外心情好显得胃口好。大家都吃的非常开心填饱肚子大家小小休息了片刻,就出发驶往我们的第二站”中华梨村“。虽然梨花已经开始谢了,大家的游玩兴致却丝毫不减。
欢乐时光总是很短暂,好想定格在这一瞬间……期待下次活动再与您相约!
活动内容:马蹄声声 学 科:音乐 执 教 人:钟德珍
时 间:2012年10月23日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拍打节奏。
2、能看图谱演奏乐曲,并进行简单的合奏。活动准备:课件。活动过程:
一、启发式谈话,导入活动。
1、演唱歌曲《在农场里》引入。
2、引出课件:马。“农场里的动物可真多,今天还有一位动物也来农场里做客了,我们听是谁”?
3、练习用手拍打马蹄的声音。
二、用身体部位练习节奏。
1、幼儿模仿马蹄声。老师刚才的声音像不像马蹄声音啊?那你们也拍拍腿,让我们一起听听你们的马蹄声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拍。
2、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马蹄声的种类:∣×× ××∣,∣ × ×∣。并集体练习。
3、启发幼儿运用各种身体感官来模仿马蹄声。
4、游戏:小马儿歌。附儿歌,小马摇着尾巴,哒哒哒哒去玩耍,东边跑跑,西边跑跑,哒哒哒哒,真快乐。
三、小马去运粮。
1、情景引入,刚才我们去农场玩了,发现农民伯伯种了很多粮食,太忙碌了,那我们去帮他把粮食给运回去,好不好啊?
2、出示路途及路标课件。
3、练习图谱(路标)节奏。
4、去运粮。让幼儿看图谱打节奏。
四、分角色进行演奏。
1、出示脚印图谱,引导幼儿认知。
2、看图谱练习节奏。
3、幼儿尝试合奏。
五、结束。
众所周知,新课程对小学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教材、百家争鸣的新观点、精彩纷呈的名师课堂,我们的老师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似乎荆棘丛丛.于是乎独辟蹊径者勇立潮头:有的借助一些精心研究的课尽展风采,有的潜心研究名师成长历程择其适者而效仿,有的将自己的教育博客办得风声水起……这些都是一些非常好的成长途径.教师的成长除了这些途径外,更应该在课堂.学习新理念、贯彻新理念、研透新教材、演绎新教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集体备课,便是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采用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个体研读——提升解析教材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体分解,主备先行.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明确任务、个体研读.具体操作方式是:一开始,以备课组为单位(全校共14个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集体研究并制定一个学期的集体备课计划.根据老师的特点,将备课内容整体分解为若干板块,确定好主备教师、辅备教师、教案完成时间、集中讨论时间以及典型课例,并将此计划交学校委派的蹲组校务会成员审阅.接着,每位主备教师按计划自行备课.这一环节,主备教师必须做到
“六备”:一备教材,包括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重组处理,明确教什么等;二备课标,包括根据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及分课教学目标、重难点等;三备学生,包括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具体实情;四备教法,即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确定怎么教;五备教学过程,包括合理安排教学流程,对师生活动进行预设;六备练习,特别注重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层次性、有效性、拓展性等.在个体研读形成教案后,蹲组校务会成员和组内辅备教师均会提前阅读教案,蹲组校务会成员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制度对教案给出相应的等级评价.制度明确了主备教师的职责,等级评价让备课教师不敢马虎了事.组内辅备教师也会在熟悉主备教案的同时,思考资源的补充、设计的优化、蕴酿集体讨论的问题.通过个体研读,教师带着任务思考问题,因为任务的分解,老师们便可集中思考某一个问题.对各种已有的素材进行反复比较,择其优者而选之,对人们没有涉及过的处理方式进行大胆尝试,择其适者而取之.这样,思考的深度得以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中解读教材的能力自然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读中水涨船高.二、集慧思考——培养专业研究的心态
集体备课的第二个环节是:典型引路,互动交流.这一环节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主要目的是集体研讨、优化设计.学校教务室在期初课务安排时,便给每个备课组定好一个时间段作为各组集体备 2
课的时间,有的学科是半天,有的学科是两节课.在这一段时间内,各备课组的老师都没有课,大家就集中在一起,在蹲点校务会成员、备课组长的指导与组织下,进行面对面的集中交流.具体流程是:首先,由中心发言人对主备单元教材内容进行分析,重点谈所备单元的整体设计、课时安排的意图;其次,辅备老师结合提前阅读个案时的思考谈自己的主要修改意见,必要时进行讨论,直至基本达成共识;第三,主备教师选择其中一节有代表性的课进行深入研讨,要围绕“六备”进行阐述,简明扼要说清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说清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清针对学情选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安排,讲明练习设计的意图,教材整合的思路;最后,全体老师进行集中交流,包括:逐条推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学各环节设计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反复斟酌问题处理、情境创设、练习设计,直至形成一节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在集慧式思考形成某一典型课的个案后,主备老师又会博采众长,对全单元教案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整,然后将二备教案交给每一位执教老师.当然,在教案上还会留有一定的增、删、改、补的空间.这主要是为了方便执教老师根据动态的学情及时对教学设计进行合理的修改和调整,从而真正做到功在课前,思在课前.校务会蹲组成员除了与组员平等地参与讨论、适时地进行点拔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参与者的表现,绝不让每一次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这种交流不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平台,有利于培养教师务实求真 3 的专业研究心态,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交流,为落实有效课堂提供了必要的准备.三、课例展现――磨砺演绎课堂的能力
集体备课的第三个环节是:聚集课堂,深入研讨.这一环节把重点放在了有一定研究方向的课例研究上,是第二个环节的一项落实与延伸.在前一环节里,经过集体讨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典型课例教案.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比较完善”是还只是理论上的或经验型的,必然要经过真实的演绎方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因此,主备老师将按照初步达成一致的教案在组内进行第一轮试上.在这一轮里,听课的老师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课堂观察,重点针对课堂现象对教学效果进行剖析,针对教师研究的主攻方向进行对比分析,执教的老师则重点关注自已的主攻问题的解决情况(此典型课是在期初拟定计划时已经确定好的,研究教师已经确定了一学期的研究方向、主攻问题和解决措施).因为老师们期初确定了主攻问题,抱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探索课堂教学,所以老师往往并不一味选择一些所谓“好上的”课进行研究,一些“难啃的骨头”,如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都成为了老师们研究的领域.一轮试上后,组内的老师则马上聚在一起交流课中的得失,提炼出主要问题进行集中攻克,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执教老师则综合组内老师的点评和自己的感悟,对教学设计进行再度调整.接着,按调整后的设计在校内进行公开展示.学校教科室、教务室均参与这一轮 4 的听课,按照学校制定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分别从教师的教学状态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两个维度对研究课进行客观评价,此评价结果纳入学期末教师研究水平评价及教研组综合评价.经过集体备课后的课例研究,舍去了传统赛课中的功利色彩,一切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解决教学中长期困扰老师们的问题,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难题,同时又提炼一些新的研究问题.这样一种形式既为学科教学的长远发展提供素材,更将教师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落到了重中之重——课堂教学.同时,这种有序的、有组织的、有主攻方向的课堂教学研究变成了校内教师的一种工作常态,教师真正做到了教中研、研中教,这是非常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四、多元反思――拓展个性发展的空间
如果是把集体备课定成形成教案,那显然是对集体备课的片面理解.如果把集体备课看成一节普通的课例研究,课上完就了事,那也绝对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初衷.集体备课在我校进行三年实践而愈做愈精彩,得益于它开放、互动、共享、平等、共进的活力,也得益于它异中求中、同中求异的交流方式.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集体备课时间里我们都是在讨论形成教案.一般而言,在一学期规定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时间里,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用于集体备课后的反思交流,我们把之称为集体备课的第四环节:多元反思,共享提高.具体做法是:一个主备单元的课上完后,老师们在共性教案上进行了个性化的修改,有的甚至会做较大幅度的修改.因此,这时备课组便会集 5
【谈幼儿园有效进行集体备课】推荐阅读:
浅谈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有效途径11-14
《巡逻兵进行曲》幼儿园大班教案10-19
对幼儿进行户外教学的反思07-13
如何进行幼儿普通话教学10-10
幼儿园音乐有效教学07-17
幼儿园集体学习心得体会10-11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价的有效性09-07
论幼儿园主题背景下有效教育活动10-13
如何提升幼儿园数学活动的有效性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