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集体备课 促进教师成长(精选12篇)
促进教师成长
教师能否上好课,关键是上课前是否做了充分的准备,即是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的备课方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更需要老师们的精诚合作,共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学校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同时,我们还可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增进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培植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学术气氛,开发学校的现有教育资源,推广学校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所有教师快步成长,让教师的智慧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一.我校的集体备课主要有“四大流程”。(1)个人初备
我校按语、数教师分低年级、高年级四个集体备课组,每次集体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罗校长、李校长经常参加集体备课,为我校备课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优化课堂教学。
备课组成员根据活动安排,在规定时间内研读教材,梳理知识体系,找准知识点,并初步设计教学思路,主备人围绕思考提纲,深入吃透教材,编制三维目标、分清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教法和学法、设计达标规程、建议作业形式和内容、提出备课中的困惑和疑问„„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科实际,学校设计出活页教案用纸,实践中,我们感到它更方便了教师的个人初备,也有利于教师交流修改。
(2)集体交流
这可是集体备课的焦点环节,集体交流时,先由主备人将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思路和有关参考依据提出来,辅备人这时可随时发表意见,求同存异、补充完善,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案。接着,主持人就备课中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反思等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讨论交流时,可以随感而发,不拘形式,经验多的、能力强的、信息广的可以多说,因为重在交流、重在沟通、重在共存。
当然,交流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过去我们备课组活动时,为记录而交流,结果常常出现一些冷清、尴尬的局面,成为了一种被动的敷衍的形式。现在,我们要求交流时,各人记各人的,记自己思考得来的、记他人的新观点,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也可以记在初备简案上,这样大家就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发言交流,至于活动记载,事后由主持人负责对集体备课情况作出综述,并填好记载表。
(3)修定教案
通过了集体讨论、相互交流,各组员对教学方案应该是“心中有数”了,在初备的基础上,大家根据主备人提供的方案,各自结合自己和班级、学生实情,补充修改完善,成为自己的特色教案,既要凸显新理念,又要体现个性特色,力求精美,我们用的活页教案在这里发挥了作用,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让教师有了彰显个人魅力的机会。
(4)以评促优
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然而,我们不能排除有些教师懒于动脑动手的现象。同时,为了对善思勤研的教师给予鼓励,我们注重抓好检查评价,实行课堂评价与课堂教学评分相结合。由教研组长、包组领导对各备课组成员备课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这样既较好的促进了集体备课的开展,又有效的落实了日清管理,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二.归档
集体备课结束时,组长汇集每位教师发言记录,每位教师上交上次集体备课记录,填写量化考核表,并整理归档。
三.建立集体备课领导机构 四.方法措施
1.每学期全校组织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经验交流会,评出最佳集体备课组和优秀个人进行奖励。
2.开展结对子竞赛活动。为了建立一个稳定互学、互助、竞赛、共进整体,每学期组织专班对四个集体备课组进行考评,采取给优胜者奖分进行激励,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竞赛组:低年级语文组―――高年级语文组
低年级数学组―――高年级数学组 3.建立集体备课奖励机制。
一.明确了备课该怎样备
首先备课先做到“裸备”, 即不看任何参考资料, 自己先在文中作圈点勾画批注。之后在自己已知的前提下, 去参考那些教参和网上资源拿来为自己所用, 充实自己的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效果, 实现知识的整合。未参加集备研讨前, 自己的备课随意, 只是把课文读上几遍, 然后就开始翻开教参“研究”它的教学程序, 重难点的分析及教学建议“复制”到教案本上、头脑里, 用红笔“批注”在书本上, 然后上课“贩卖”给学生, 就这样, 也要耗时长则一两天, 短则几个小时, 耗时费力无效。
其次, 要明确一节好课三个板块, 学习目标的制定最多3个, 同时设置“抓手”型的主问题三个。之前, 我在课堂上接连追问学生许多问题, 师问生答达一二十次, 学生学得一头雾水, 老师也累的够呛!当时身在其中并未知这就是“碎问碎答”。现在有了这些知识理念的建构, 备课时就知该从何入手了。下面我以《故乡》为例, 展示我的备课程序, 也是我成长的明证。《故乡》属于九年级下册小说单元的第一篇, 备课之前, 我首先明确小说单元的训练重点, 之后, 据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1.理清本文故事情节
2.品味语言,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进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3.学习并运用本文的对比手法, 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景物 (或家乡) 的变化, 字数200字左右
预设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文中的字词积累和目标1;同时布置预习任务, 出示主问题:全文围绕一个“变”字, 写了两个闰土, 两个杨二嫂, 两种生活, 两个故乡,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段落及句子, 在文中做圈点勾画批注, 写下自己的思考。这样, 学生进入课堂不再是零状态, 而是有了一定知识储备, 课堂效果较不预习要有效地多。
接着, 第二课时是完成目标2和目标3的学习。本节课预设三个板块:板块一、细读文本, 赏析闰土;板块二、深入探究, 理解小说主题;板块三、写作练习。在第一板块的学习中, 我准备出示问题1.少年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方法:读文中插叙内容, 找出文中肖像和语言描写的语句, 在文中做旁批。
当然无论备哪种文体的课, 都要站在一个理念高度上去备课。还拿小说单元来说, 要做到以下四点:
1.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 对于小说的训练重点要了然于胸, 不能偏离航向。
2.采用板块式主问题结构, 思路要清晰, 围绕抓手“变”字引出诸多问题。
3.要让学生充分读文, 读进去, 要在读中品, 读中悟, 读中感。
4.《故乡》只是小说体裁的一个例子, 要通过本文的学习, 教会学生学会同类文章的阅读, 真正体现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最后, 不同文体, 备课时, 教学设计板块内容侧重都不相同。如:古文可从三大板块设计:基础知识板块 (内含作者了解, 重点字词句子含义的理解, 课文的背诵和默写) , 提高板块 (对课文内容, 写法和中心的理解) , 拓展延伸板块 (以历届中考试题为主) 。议论性散文单元的备课程序, 则可按四大板块来操作,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初读并非只读一遍, 而是第一层次地读, 也可能是读文三遍到五遍, 根据个人语感而定) , 第二板块:再读课文, 理解内容, (再读是第二层次地读文, 要体现由浅入深地读) , 第三板块:细读课文, 品味赏析, 此板块是学习的重点, (细读是读文的第三层次, 品味文章的语言, 赏析文章的写法与结构, 围绕训练重点来备课, 同时还要兼顾每课的侧重点) , 第四板块:回读课文, 提高升华。 (此板块根据课文需要决定取舍) ;现代诗歌的备课, 一要读通, 做到正确, 流利;二要读懂, 如准确把握节奏, 重音, 抑扬顿挫;三要读精, 品析诗歌语言及手法;四要读深。以上几个方面重点是读精, 要由浅入深, 螺旋式上升;明确三分诗, 七分读。
二.明确了学案该如何设计
学案, 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文本。体现学生学习的思路, 由两大板块组成, 板块一是学习目标, 板块二是学习过程。每单元确定一篇课文精讲, 其余的课文设计成学案形式, 为了课堂高效。如学习现代诗歌单元时, 确定毛泽东的词两首精讲, 《再别康桥》设计成学案。我就先“裸备”, 接着观看思考名家课堂实录, 之后在自己头脑中磨课, 整合成文。如《再别康桥》我设计三个学习目标:
1.感知康桥秀丽风光, 体味作者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语言, 感悟徐志摩诗的独特风格;
3.诵读诗歌, 体会它的音乐美。
学习过程我设计成做题形式, 题型与目标内容一致。题型从三个层次去设计, 基础积累, 运用提高, 类文阅读。第一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要求读准确, 流利。这是读诗的第一层次——读通, 同时完成本文的字词积累和文学常识 (如作者的了解) ;接着, 进行第二层次地读诗——读懂, 我设计如下两个问题:诗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设计此问题是为了契合目标1。然后进行第三环节—品读诗歌, 并出示品读方法, 让学生有章可循, 如:找一种画面品一品, 找一种手法、写法品一品, 找一个表示色彩、动作的词品一品。同时出示5个梯度问题:1、读到“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柳树为何是金色的?写出你的理解。“新娘”能换成“少女”吗?说出你的理由。2、在诗人要离开康桥的时候, 为什么避开了送行的人, 周围的高楼大厦, 车水马龙而选了河畔那本不起眼的柳树呢? (诗人为何对这柳情有独钟呢?) 3、“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艳影”能换成“倒影“吗?说出你的理由。4.如果将“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中的“招摇”改为“摇动”, 你认为效果有什么不同?说出你的理解。5.“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甘心”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试谈谈你的理解。设计此环节, 意在通过反复品读诗歌语言感悟徐志摩诗的独特风格;之后是个性阅读环节, 再次品读诗歌语言, 是第三环节的延伸和补充。最后, 诵读诗歌, 体会它的音乐美。同时赏读:戴望舒—在天晴的时候, 做类文阅读。学案设计, 老师设计地有效, 学生用起来也省时高效。
三.明确了大复习如何操作
在我的印象当中, 九年级在大复习时, 很多时候, 都是这样操作的, 一轮是语文课本, 二轮是做学校订的专题练习, 三轮是做各类模拟冲刺试卷。速度如架飞机, 只是为了赶时间, 赶进度, 赶做题, 最后, 题做完了, 也算完事了, 效果“不得而知”。那时, 没有深思, 也没有反思, 现在看来, 做了很多无用功, 导致课堂低效!
参加集备研讨之后, 才知:所谓三轮复习, 应有目的系统地复习, 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轮应针对基层考点复习, 二轮针对高层考点复习, 三轮重在查缺补漏, 综合复习。我在进行一轮复习时, 首当其冲复习议论文专题和记叙文专题, 因这两项是学生的弱项, 考试时, 得分很少, 所以我决定下大力气扭转这种局面。根据中心备课组整理出来的资源, 议论文专题复习分两大板块, 知识梳理和仿真练习。知识梳理里对议论文常见题型和方法指导整理地非常清楚, 我就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浏览并识记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当然, 这仅仅是理论, 还得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于是, 我就以仿真练习的第一篇文章《说真诚》为例, 指导复习议论文阅读。本文命题类型有:找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段3运用的论证方法, 文段4引用诗句的作用, 为文段补充事实论据。为了加强考点的全面训练, 我又为本文命题: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通过学生独立做题, 发现学生难点在中心论点和论证思路方面, 中心论点和论题混淆, 对于本文来说, 很容易把标题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我就明确告诉学生:判断论点的标准, 是一个表判断的概括力强的主谓句。用这个标准去判断, 就会准确无误。对于论证思路题型的复习方法, 我采用出示小黑板, 并用填空形式, 如:首先, 作者提出的 ( ) , 然后, 作者分别运用的 ( ) 、 ( ) 、 ( ) 、 ( ) 的论证方法, 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最后, 指出的 ( ) 。采用这种形式为学生做具体细化, 让学生掌握论证思路的格式。之后再去做同类型题就会由生疏走向熟悉直至熟能生巧, 毫无障碍。对于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难点, 我想方设法寻求突破, 重在落实, 让复习方案切实可行。
参加集备活动让我明确了方向, 明白任重道远, 但我仍坚定、持之以恒地走下去!我想, 到那时我会收获更多……
摘要:集体备课活动集众人智慧采百家之长, 可以提高教学效益, 实现资源共享, 而且集备对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 教师成长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集体备课 园本教研 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幼儿教育的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入进行,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我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师徒结对活动、课题示范课展示活动、省市级观摩交流活动等等,这些教研活动为探讨有效、实效、高效的课堂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近年来新教师的数量快速增长,幼儿教师的繁琐工作与安全压力产生的职业倦怠,使我们必须加快促使每一位教师专业化的成长、个性特长的发挥,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认为选择“集体备课”的园本教研新模式,是解决我们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的重要方式,这是我们提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现实背景。
1 确立集体备课教研模式,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为改变幼儿园青年教师良莠不齐的现状,就必须对几十年来传统的备课、教研方式进行改革,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调整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能,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对原有的备课教研方式进行改革,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园教师发展的集体备课教研方式,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在我园,集体教研模式的确立是一个逐渐跟进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说,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有效途径就是能挖掘出自身的特长,研究最能解决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才最为有效。为此,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教师的情感需求和个人特点,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使教师全员参与,共同研究,形成合力,共同成长。
在我园的课题研究中,集体备课与课堂教学研讨相融合的园本教研模式采用“选材分析讨论——自我备课——集体说课研讨——教学实践——集体反思评课”的流程,为教师搭建交流互动的平台,使她们在与同伴互助的过程中接纳新思想,在思想的碰撞中领悟到教学的真谛,在领悟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2 在同伴互助中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建立研训一体化园本教研模式
新的备课方式,改变了以往每个教师每周都要备三科教学六节课的局面,无形之中减轻了教师负担,使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自己所擅长的学科,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教学过程,用心研究教育对象的需求和发展,使教师的教学伴随着更多的思索和研究。由于教师的工作更具有了目标性,因此教师对待教学计划的制定由消极转为积极的态度,每个教案都是教师在认真查找资料、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之后所制定的。教师态度的转变,使备课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我们的日常教研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根据各年龄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活动设计,并且帮助老师解决其在教学环节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设计出具有可行性、针对性、有层次提升的创意教案。活动中老师们大胆采用同伴们的建议,教学思路更为清晰,各教学环节安排得也比自己备的课更为妥当和有针对性。活动过后的反思环节大家在教研时对教学活动进行剖析,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一一记录和进行梳理归纳,提出深入的改进意见,有时还会就改进的活动案例再上一次,直至满意。经过近年来我们对备课方式的改革,使我园的教研气氛日益浓厚,老师们的教研热情得以激发,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更好地发挥了教师个人和集体合力的作用,促进了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完善,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
3 在集体备课中使教师形成有独特个性的教学风格,为打造幼儿园品牌教师奠定基础
在课题组的带领下及教研任务驱动下,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产生了变化,她们知道要尽己所能,精心备课,这样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展示自己的优点,并通过集体评课,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在这种个体与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教研活动中,使青年教师能够在工作中以强项带动弱项,在高起点上发展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备课作用,让集体备课成为教师自助、自主、自发、自由成长的平台。每位教师在教研中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和其他教师一起分析教材重、难点,选择并确定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方法,能够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帮助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材意图,拓展教学思路,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针对性。这样的集体备课活动与教学研讨能够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4 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引领不同层次的教师共同发展
我园在集体备课时重点讨论下周教学活动的内容、环节及策略等,每个人都先做到心中有数,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新手教师,都能够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备课活动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都由主备课人先进行发言,然后由大家针对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讨论,并及时把备课时研讨的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形成电子教案。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新手教师的角色地位往往是倾听者、学习者、吸收者、思考者,她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将有经验的老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提到的重难点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整合,把她们的经验拿来所用,避免走了许多盲目摸索的弯路,使她们在教学中很快能够步入正轨。而对于一些有了几年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说,她们在集体备课中收获的可能更为丰富,一方面她们可以将几年来积累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在集体备课过程中与大家交流分享,从而巩固和修正自己教学中的反思,另一方面由于她们趋于成熟,又年轻富于激情,更容易在说课过程中激发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使集体备课活动更有生命力。而对于在集体备课活动中的骨干教师,她们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起到一个传、帮、带的效果,她们能够运用丰富的教育经验和准确把握孩子的能力及时地判断出活动设计得是否合理、有效,从而把握整个教研过程的方向,在集体备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关键作用。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在新课改形式下,集体备课是教师快速适应新教材,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授课艺术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个人分工备课的基础上,必须强化集体备课,强化校本教研,发挥集体智慧。
一、组织形式
以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学校进行检查督促。
二、集体备课原则
坚持“四定”、“五备”、“四统一”。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大纲、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手段;统一教学目标要求、统一教学重点、统一双基训练、统一教学进度。
三、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每学期开课前,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二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导处。
2.要求每节内容都要集体备课,各章节的研讨都要确定主备人,主备人要在备课组长的指导下按集体备课计划安排的课题写出教案。3.各备课组在每单元或每章(每课)授课前,要组织本备课组教师认真学习大纲,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分析学情,探讨教法。4.重点、难点课题要建立说课制度,说课要落实到人。5.各备课组要实行周前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6.课后同备课组教师要及时交流教学心得,及时写出教学反思。7.备课组长要要对各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进行考评。
8.各备课组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活动后学校教导处存档。横道中学教师集体备课考评细则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5分)(不备课扣5分,备课不认真扣1—3分)
2.在做好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积极按时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发挥积极作用。(5分)(缺席一次扣5分,迟到早退各扣1分。)
3.教案书写工整,目的明确,重点、难点处理得当。(3分)(书写不工整、重点、难点处理不得当各扣1分。)
4.教学流程设计合理。(2分)(不合理扣1分。)5.
5.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思想,尤其是要体现出对差生的照顾。(3分)(没体现分层教学扣1分,不照顾差生扣1分)
6.每节课后要有课后记,其中,期末要有教学反思。(5分)(缺一次扣2分,反思不认真一次扣1分)
7.板书设计(2分)
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中的不足,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更深刻的领会教材及新课标的基本要求,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特建立集体备课制度。
1、集体备课要定时、定主讲人。数学、英语、语文每周至少一次,其他学科两周至少一次。
2、低、中、高年级同学科为集体备课组,其他学科可以打破年级阶限,由备课组长组织,任何教师不得缺席。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要主动参与活动。
3、集体备课内容要求:要做到“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学法、备练习。“五统一”: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练习与作业。与此同时,发挥各个的特长与优势,形成各自的教学风格与特色,体现个人加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4、所有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教材,阅读其他参考资料,明确本章节与其他章节、其他学科的关系及所处的地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实际,为集体备课,深入切磋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5、集体备课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的内容,叙述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整体构思、理论框架、重点和难点、逻辑结构、内涵外延、教学方法、讲课艺术等,提出疑难问题,讲明注意事项。然后同参加备课的教师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补充完善,达成共识。
6、考试命题也是集体备课地一项重要内容,对考试的题型、题量、知识点、检测形式等需要教研组集体教师各抒己见,优中选优确定最佳考试命题。
7、考试结束后的试卷分析,仍需要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反思,根据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查找教学中地不足,共同想措施补救。
8、集体备课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效果,每月底将备课记录和备课方案交教导处汇总存档。
1.基本要求
(1)每学期开课前,各备课组长组织全科性集体备课。主要讨论本学期的教学方向,重点研讨内容,教学时间的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再根据教材编排的体系,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确定集体备课的内容、时间、主备人等。一式二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教科处。
(2)数学学科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分单元或分章节提前一个星期进行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备课组长主持,讨论、记录。学校包组领导负责并做好考勤。学校派专人检查、督促,检查结果作为先进教研组评比及教师个人考核的重要内容。
(3)集体备课重在过程,老师在深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踊跃发言(每人必须发言),查阅资料,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补充教学内容。备课组要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4)集体备课每周组织一次,每次2课时。所有课任教师必须参加集体备课,按照集体备课的操作过程进行,如有违规操作者按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2.操作过程
(1)主备竞标,张显个性
本学科教研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内容的爱好、熟知等优势情况自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兴趣、特长等教育积淀充分发挥的题目或课题,进行主备竞标。主备中标者要率先完成对中标的相关章节、单元或课时的教(学)案和学生达标训练习题的设计,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进行说课,担当主要发言人。
(2)个人自备,先提设想
集体备课的过程重在集体的交流和研讨,这就需要个人做好充分准备,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要求每位老师对集体备课要研究的内容在事先认真研读教材,分析其
“三维”目标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充分考虑教材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准备自己创造性的教学设想,以补充主备人的发言。
(3)集体交流,备课成型
在主备人对中标课题内容和学生训练习题设计首先发言的基础上,同备课组其他教师再谈自己的备课设想。备课组讨论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备课组成员要重视每一个教学步骤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努力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美的教案。
(4)专人整理,规范打印
主备老师在综合大家的意见之后,备出详案,然后打印。在打印设计时,教案纸在右边留有“个性化修改”的空白(供教师在教学中的再调控),在教案最后设有“教学反思”的空白。为了开发利用学校的一切课程资源,建议利用网络和现代媒体做电子教案和课件,让同科教师共享教育资源。
(5)着眼实际,个性修改
各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必须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本班的学情实际,精心调整修改或有所发挥创造,力求体现一种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
(6)实践教案,课后反思
任课教师要根据经过集体研讨和自我完善后的教案进行教学。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老师要一课一反思,记下课堂发生的事件及自己最深的感受体会,每次集体备课时可首先讨论、交流教后感想。
3.集体备课的激励措施
(1)教师必须按要求参加本教研组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不得缺席。
(2)校级名师、县级及以上优质课、教学能手等业务称号的评选必须从本学科承担主备教师任务最多的教师中推选。
(3)主备教师与其他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情况纳入学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为鼓励教师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主备教师与非主备教师的得分分配比例为4:1。
(二)集体备课个性发挥的几种基本组织形式
为在集体备课中尤为注重挖掘校园内人力资源的优势,张显教师个性,弥补其他教师专业不足,可采用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八仙过海式”备课
为充分发挥本备课组教师对教材知识、讲授方法的个体优势,首先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知识筹备等情况自主选择更有利于自己水平发挥的课题或章节,实行竞标,中标后进行详实备课,然后在集体活动中再由其他成员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更大可能地发挥在集体备课中主备教师个体的优势,将个体优势转化为集体资源,便于教研组集体共享。
2.“一夫当关式”备课
像英语等学科教师队伍变化幅度较大,骨干教师外流,新教师补充不足,半专业水平教师增多,影响了其知识点教学和教学方法选择和把握。在集体备课中,非专业水平教师的备课过程,实际成了由专业教师把关的过程。在由专业教师把关指导后,各教师再分头施教。这样,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知识、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长处,弥补非专业教师的不足,实现互通有无。
3.“借船渡海式”备课
由于学校规模的原因,像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等年级备课组实际以“单人岗”形式存在,在集体备课中“孤军奋战”,集体备课名存实亡。这部分教师也因没有合作伙伴,缺少专业成长的帮助感到无奈。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广开思路,帮助这部分教师选择在该方面有一定专业水平的教师“加盟”,通过“借船渡海”“借鸡生蛋”的方式,使该部分教师找到集体备课的伙伴。
三、集体备课质量与教师个性发挥的评价办法
教师集体备课与教师个性发挥评价,以学期为单位计算,要从集体备课过程中的表现与贡献,教师由集体备课专业素质提升水平和集体备课引发教学的效果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既看结果,又兼顾过程。即:教师个人集体备课成绩=集体备课过程评价+集体备课成果评价+教学成绩评价.(一)“集体备课过程评价”办法
1.学校成立由校长牵头的“学校集体备课督导评估小组”,负责对日常集体备课的行为进行监督,学期结束对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认定各备课组日常备课过程和纸面备课(教案、学案)质量的“学校评估权重”(权重为1.0--0.5)。
2.学校为每个备课组设立集体备课奖
100分(主备人占80分,非主备人占20分)。学期结束,学科包组领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成员参与,对本备课组成员的主备情况和非主备的具体表现情况综合权衡,确定本备课组成员的“备课组自评权重”(权重为1.0--0.5);学科备课包组领导负责对学科集体备课组的考勤和集体备课的全过程监控,确定本备课组成员“罚分”。
教师个人集体备课过程得分=(主备得分+非主备得分)×备课组自评权重×学校评估权重-罚分说明:主备得分=80分÷备课组成员主备总次数×个人主备次数非主备得分=20分÷备课组成员非主备总次数×个人非主备次数罚分:主备人无故缺勤导致活动不能正常进行,一次扣4分,非主备人无故缺席一次扣1分。
(二)“集体备课成果评价”办法
学校鼓励学科备课组教师专业成长,提高集体智慧和合作效率,促进备课组成员的相互支持、合作与交流和备课组教研成果的获取和转化,学校设立“集体备课成果奖分”。
学校对教师个人的奖励办法为:教案、论文(镇级0.5分、县级1分、市级2分、省级3分,国家级5分),发表加倍记分;公开课、说课、优质课(镇级1分、县级2分、市级3分、省级5分,国家级10分)、教学能手(镇级1.5分、县级3分、市级5分、省级15分)。同备课组其他人员按1/4记分。
(三)“教学成绩评价“办法
学校将用于教学奖的奖金分为“备课组教学奖”与“个人教学奖”两部分发放。教师个人教学成绩也相应地由“备课组奖”和“个人教学成绩奖”两部分组成。
1.备课组奖:
操作办法:本备课组教师的平均分,除以与自己相比较的其它学校同学科的平均分,得出备课组在几所学校同备课组中的比值,即为“联合比较学校同学科之间的比值”。用本备课组的平均分除以本学校其他学科备课组的平均分得出本备课组在“本学校备课组中的比值”。(说明:所有学科都按最低的学科分值折算,如,本次考试中最低学科政治的分值为100分,数学为150分,在计算中将数学按100分计算,将实际得分缩小
1.5倍计算)备课组的比值﹦(联合相比学校同学科之间的比值﹢本学校备课组中的比值)÷2备课组的奖金﹦学校备课组奖金总额÷全校所有备课组的比值之和×备课组的比值个人备课组奖金﹦备课组的奖金÷本备课组个人比值之和×个人在备课组的比值。
2.个人教学奖
操作办法:用教师学科教学的平均分(班学生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除以所在备课组所有教师的平均分,得出教师“个人在备课组的比值”。将全校教师“个人在备课组的比值”相加,则得出全校教师的“总比值数”,用学校用于“教师个人教学成绩奖金”总数除以全校教师“总比值数”,则得出每个比值附分的奖励数额,然后乘以个人在备课组的比值,即为教师个人的奖励数额。即:
教师个人教学奖励数额﹦全校教学奖金总数÷全校教师个人比值之和×个人在备课组的比值学期结束,学校根据上述评分办法对每位教师集体备课的情况进行评价,计算其绩效得分,纳入对教师个人工作的综合评估。计算教学成绩奖额,单独列支。同时,上述分值作为学校优秀备课组和上级优秀教研组推荐的依据。
四、集体备课及教师个性发挥策略与评价的实验效果
1.主备人竟标,符合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质优酬高的分配原则,改变了传统集体备课中同教研组成员互推诿的现状,使“要我备(讲)”变成“我要备(讲)”,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根据自身特长、优势进行主备竞标,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了教师的资源,促进了教师个性的发挥。通过主备、说课等过程,使同教研组人员受到启发,在集体备课中实现教学相长。
2.集体备课基础上的分头完善,在主备人说课的基础上,同备课组集思广义,使主备教案、设计更加完善,其他教师再根据班级、学生、自身等因素进行完善,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合理、完美。在这个过程中,使集体备课组所有成员的个性得到发挥和体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学设计的完美、无缺,克服了传统集体备课流于形式等弊端,为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3.通过集体备课组自评、包组学校领导和学校三个方面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对备课组中的个人、集体以及在全校的备课情况等过程综合监控、权衡,保证了活动过程的实效性和评价的公正性。
4.通过集体备课过程评价、备课成果评价和教学成绩奖励(备课组教学成绩、个人教学成绩奖)三方面的结果评价,改变了传统评价中同备课组成员自守堡垒,各自为战,互相“残杀”的弊端,为教师在日常集体备课中说真法,吐真经,建立了促进教研组成员
一.体现了教材读解的多元视角
教师读解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读解本来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造。不同的教师读解同一篇教材, 是无法排除他们的个性化差异的。对读物的潜在意义,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建构, 只要不是歪曲和误解了作品原意, 出现一种多元视角是很正常的, 也是应当容诉的。这种教师读解教材的多元视角, 为同课异构创生了重要的基础。
我们教研组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 就以其独特的文本解读视角为基础, 呈现了一个“异构”的课堂而受到普遍的关注。如在引导孩子悟读课文中梳理其“不幸”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在生命最后时刻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入手, 解读幸福。因为她有了“温暖”, 有了“美餐”, 有了“快乐”, 也有了奶奶的“疼爱”。是什么让小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 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 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 才是这个小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当然, 对于这样的解读, 也许从一个侧面走近了安徒生的价值体验和审美情怀, 也正是这种异构的多维视角, 引发了大家的比较研究和深度思索, 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教材解读视野和思维探索空间。有的老师认为, 窦老师的这一课, 颠覆了传统的本文教学模式的定格:从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揭示剥削社会的冷酷无情。而现在, 可以让学生“分明感到一种光亮在闪耀, 挂在心头的是一抹含泪的微笑”, 使小女孩的幻境成了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给了她最后的呵护和希望, 让童话成为一种真正美的精神资源和安抚岁月的诗。
二.提供了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空间
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命脉, “有效性”的关键词是“效”, 具体地说就是指各种力量、做法和作用因素所产生的结果。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师表演才艺的高下、教学流程的顺挫, 都应当从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来评价。集体备课无疑可以为探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客观的比较空间。如在一次集体备课的教学观摩活动中, 两位老师同时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 (人教版第九册) 。第一位老师在第一教时开讲伊始, 先板书“地震”一词, 问学生看到这个词想到什么。学生答:“四川汶川大地震。”于是, 教师便展示了有关汶川大地震的许多图像, 足足看了五分钟, 才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接着, 教师又出示了十来个词语, 让学生朗读一遍, 便立马开始了对课文的逐段讲问分析。教师有声有色的讲问, 让学生简单作答来应和。课堂确实有环环紧扣之顺, 行云流水之美, 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识矛盾根本没有呈现, 教学以“给予”为主而淡出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课堂显然缺失了实效。
第二位老师的做法却截然不同。她也是从先板书“地震”, 让学生想到汶川大地震切入, 但没有用五分钟看课件, 而是从学生对汶川大地震的回忆和叙述中要学生梳理出“他是从哪几方面为我们叙述了汶川大地震的”。在大家归结出“时间”、“地点”、“灾情”、“感人故事”四个方面时, 教师让学生一一板书, 并要求大家自由初读课文, 除读准生字字音, 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外, 更要大家画出课文表达“时间”、“地点”、“灾情”和“感人故事”这几方面的句段, 准备课堂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时穿插一些生字新词的教学, 然后用十五分钟时间, 让学生按课题中的三个词“地震”、“父”、“子” (基本上便是构成全文的三大部分) 作了读通课文的自习、交流和检查, 对一些学困生读不通的地方, 又作了细致的现场指导……两例相较, 这第二位老师的课堂, 明显地把单向“给予”转化为了让学生自主“习得”, 在全面参与中把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体验学习发展的过程, 其实效性高自不待言。
摘要: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集体备课体现了教材读解的多元视角, 提供了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空间, 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有力举措。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备课组尝试利用科海网络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建立一种新型的集体备课模式,按照“研究——实践——反思”的思路,应用这种备课模式备了18个教学案,将个人探索与团队协作紧密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科海网络平台,我们尝试以课前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后以反思评价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新型集体备课模式的流程
1.确定课题和中心发言人,形成粗案。
备课组长提前确定课题和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提前研究教学内容,钻研教材,明确知识结构,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根据现代教学观念设计出教学思路。最后,就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形成教案、学案、课件、同步练习、章节测试题,并上传链接在科海网络上供本备课组成员共享。本备课组成员在共享平台上下载粗案认真研究,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在每周的集体备课会议上提出,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研讨,形成细案。
在集体备课会议上,首先由中心发言人以说课的形式给全组教师讲解教学设计流程和每一步的设计意图。其次,本备课组教师根据中心发言人的讲解意图进行讨论交流,讨论怎样教学对学生的发展更有利、教材用什么样的方式处理更能吸引学生、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用什么方式展示更有效等。最后,由中心发言人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修改,形成细案。
3.个性化研究,形成个案。
由于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各班学生学情不同,本备课组的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所形成的统一资源做深入的推敲斟酌。个性设计的方式可以是旁注,知识点的解释,教学方法的更换,也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最后形成适合学情、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个案。
4.进行教学实践,加强反思,确定终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三次备课所形成的备课成果应应用于自己的课堂。课后,教师还要就实施过程中所获得的启示、瞬间的灵感及困惑等,和本备课组教师进行交流,并记录在教学案上,对使用过的教案进行再次修正、补充,提供更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高质量的教学案,以利于传承和积累。这些困惑心得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新的动力,真正做到“以研促教”。
二、新型集体备课模式的优势
1.使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成熟和深化,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科海网络平台集体备课,打破了过去那种各自为战,无法发挥全体教师优势的局面,使各个教师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有效地提高了备课的质量,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使年轻教师能够很快地站稳讲台,较准确地把握教材和借鉴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也能够从年轻教师那儿吸收新鲜的思想和方法,对于自己的一些陈旧的思想、方法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取代。而且通过大家的集体讨论、反思,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断成熟和深化,明显提高教学效率。
2.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利用科海网络平台集体备课,一些大家平时感兴趣的课题经过讨论往往会得到理性的升华,获得的理论又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这是在实践中创造教育科学的道路,真正达到以研促教的目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模式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3.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利用科海网络平台进行集体备课,能够很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互通有无;针对相同内容进行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实施,既能体现共性,又能展现个性;课后,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认真反思,写出教学反思。通过循环往复的自我反思、总结、实践,形成螺旋式的提高深化过程,教师充分体验成就感、增强研究的自信心。自我反思不仅促进了教学研究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证,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培养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制定埭头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一、集体备课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至少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二、集体备课的基本过程: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教研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教研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汇集、归类、筛选,确定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简案,讲解设计意图,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备课组(或教研组)安排时间交流教学反思,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每次活动。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按照固定的进间、地点进行活动,教研组长做好考勤记录。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2、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各教研组要充分发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不断拓宽教研组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
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3、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鼓励教师个性化备课,提倡在教案中(展)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4、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要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集体备课的检评:
1、把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放在备课检评的首位,把“书写教案”与“备课”区别开来。检查教师的备课,重在检查教师在课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准备、方法准备、教具准备、学情准备等,不能仅以教案书写的工整程度、字数的多少、项目的齐全与否等作为评价的标准。
2、加强对备课的过程管理。学校教导处分月组织各教研组长对老师们的备课笔记(包括集体备课材料)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各条建议,帮助教师修改完善,不断提高备课水平。
3、对教师备课的检查还要与平常的听课相结合,以不断了解和检查教师备课的质量与效果,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备好课和上好课。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至少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
些预设;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
4、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规划;
5、在课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
6、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拿来主义”;
7、教案书写字迹工整。
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一、织织形式:
1、以年级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单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开始活动。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
2、全校以学科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要求每学期活动七次以上。
3、全校共分为4个备课组:低年组、高年组、科任一组、科任二组
二、要求:
1、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持人四落实。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持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持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主持人应在一周前把所备初稿交到任课教师手中。)这一过程应该真正成为师师互动的课程,主持人介绍了设计思路以后,其他教师可以畅所欲言,肯定设计的精彩之处,同时,对有待完善之处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也可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让大家共同品评。最后形成的教案要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在备课纸四分之一部分,对教案进行个性化的修改。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后感(或教学反思)。教后感的数量每学期每学科不得少于7次,教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录交流,学校每学期至少要组织一次教学反思录交流与展评,从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6、教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意事项:
1、领导要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年级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2、备课组长要作好记录,期末结束时交教导处存档。
3、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大力实施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一各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根据县教研室2010年下学期集体备课计划安排特制定我镇的集体备课计划如下 1.集体备课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有记录间周开展一次备课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周六上午830—1200。2.备课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3.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 4.集体备课时共同研究 教材编排意图 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 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 作业或练习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可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5.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
集体备课 有效教学
备课是上好一节活动课的基础,作为教师,备课、上课犹如家常便饭,可这家常便饭是否做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就得看主厨人心中是否有一套丰盛的菜谱。每节课能否获得好的教学效益,关键取决于教案质量的高低与否。而实施教师集体备课,就是丰富教案内涵、提高教案质量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有助于教师在整体上把握教材的价值点和目标定位,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好教案。
集体备课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预先熟悉教材,制定下周活动内容。
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以教材为依托,把中心活动作为轴心,教师提前制定出本班下周的活动内容,对活动内容及所添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个活动计划草稿。这一草稿要在周五前完成,以便在下周集体备课中使用。
(二)以年级为小组,酝酿讨论定盘子。
根据教师活动课内容的不同,分为小班组、中班组、大班组,讨论由组长组织,大家对各班制定的活动计划草案和教师的授课的方案进行集体酝酿讨论,最终统一意见,拿出最佳方案。
(三)由一人执笔,最佳教案打印出笼
最佳方案定下后,由一名教师把整理后的最佳教案上微机打印,然后分发给大家,完成教案的统一备课任务。因而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立足本班实际,进行个案的修改
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以年级部为单位制定出的方案,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达到教案与教师教、幼儿学的完美结合。
通过一学期的摸索,幼儿园采用以上备课方式有以下特点:
1、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接触和交流。
2、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团队精神,真正实现了强帮弱、老带新、快携慢。
3、集体备课还促进了幼儿园的教研工作的开展。
四、有效进行集体备课
如何进行有效地集体备课,有效地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年段集体备课有效性方法”的研究中,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
(一)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保证集备有效开展
在集体备课的管理上,我园实行四级负责制。一是园部教研室每学期对全园的集体备课提出宏观意见,把握总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并负责定期结合实际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给教师理论上的支持;二是年段备课组,主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研讨,课题研讨工作;三是按上下午班划分出六个同年极同班次备课组;主要是研究《纲要》,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找资料,制定教学方案。要求教师每周通过集体备课上一节有质量的课;四是“师带徒“集体备课组,要求每学期“师徒”互听十节课。
在实施集体备课过程中,各备课组做到开学初集中讨论后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体现“三定二坚持”,即定时、定人、定内容和坚持行政分工管理,即园长、保教主任、教研室主任分别负责一个年段,经常参与她们的集体备课,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指导,并做好评价登记工作。各备课组长要做好集备的考勤工作,努力营造浓厚的研讨氛围。二是坚持将集体备课考评与工作考核紧密挂钩,即通过平时查阅教案、集体备课预案表、教学反思、年段教研记录本、教师听课记录本、以及下班巡课等对教师进行评价。改变过于重视教案的检查为鼓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到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
(二)创设浓厚的研讨氛围,提高研讨质量
为了避免组长“一言堂”现象和教师消极应付现象,除了制度上督促外。我们还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采取了主讲人轮流坐庄的方式,要求主讲人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如收集一线的困惑、研究幼儿、研究教材、查阅资料、自觉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等),并将下周活动的主题内容提前分发给每位教师,由于老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有所了解,提前思考。主讲人准备充分且问题均来自于教学一线,活动研析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幼儿的“学”,从关注“人”转向关注“事”,由此减轻了教师的心理负担,使教师在研讨中都能有话想说、敢说、愿意说,大大提高教师参与研讨的积极性。
(三)完善集体备课环节,追求备课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操作上,我园实行“自备--主备人说课、讨论、形成教案(电子稿)—个人二次备课—教学实施—集体教学反思—教案修订与完善—教案电子稿存档”的流程。
1、自备:要求主备教师根据集体备课安排表上的内容,结合幼儿实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按要求认真填写备课预案表。其次,辅备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特点,以教材为依托,全面熟悉教材,对活动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写好教案,特别是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记录,以便集备时提出讨论解决。
2、说课、讨论、定稿:要求主备人说课时要重点阐述设计理由。包括教材分析、目标确定、学情分析、教学方法选择、教学程序设计。在讨论过程中既考虑到“面”上的统一研讨,又要兼顾到教师个体“点”上的需要和自主创新。例如:“面”上要求重点围绕对主备教师设计的活动方案的重难点、教学法、教学具以及指导要点问题等进行讨论、修改、最后定稿(电子稿)。“点”上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本周备课实际需要提出疑难问题,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到拓展思路,智慧碰撞、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
3、个人二次备课,由于孩子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使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点,虽然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但具体操作与方案还是存在差别。因此在集体研讨之后,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梳理研讨结果,立足本班实际和自身特长,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适当的调整,合理修改教学活动方案。如:有趣而又生动的游戏口吻、简单明了的学具操作要求、能力差异幼儿的指导等细节的修改。
4、教学反思:完整的集体备课应该是教学前预案的研讨和修改,加上教学中的记录、调适,以及教学后的反思。因此,我们在验证集体备课成果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从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等多角度来观察、了解、分析、反思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借助集体备课这一平台将自己教育行为及其教学效果的分析反思与大家分享交流,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5、总结、归档:开展集体备课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积累更多有效的园本课程资料,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因此,平时集体备课工作的总结和交流、教学案例的收集、整理和推广显得特别重要。通常我们每学期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两次集体备课现场观摩汇报交流活动,引导教师分析总结了集体备课过程中的教师分析把握教材、教学法、以及指导支持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性,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的观摩来验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大家在一次次开放式、参与式的集体备课观摩交流活动中,教师的备课的理念、能力得到了提升,大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质量。我们还非常重视教师的集体备课案例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要求将其案例材料用电子文件的形式收集、保存到电脑作为园内共享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课例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为探索和构建园本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不同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以“一课多教”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即同一教材不同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和风格,采取各自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观摩教学活动,观摩后进行集体反思,通过比较、分析、交流、总结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案,从而帮助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给教师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自主空间。
2、以“一课多研、一课多轮”的形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即同一教学内容通过备课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轮流执教或一个教师多次执教,现场观摩、观摩后集体反思、„„循环反复、抱着“将一口井挖深,把一节课磨精”的心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这样一个边讨论边修改边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改良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促使教师专业素质更快的提高。
集体备课的有效性研究
随着新《纲要》的贯彻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同时,在使用新教材的日子里,我们也在反复推敲和斟酌,使《丛书》的内容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显现出其优势,也对一些不实用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符合我们幼儿的需求。为此我们总是利用每周一次的固定时间,进行充分的集体备课,以此来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集体备课而言,与以往个人的备课相比,其相对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能够更好地利用有效的时间,将精力投入到幼儿身上,避免了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教学中的失误。我们通常会集体讨论确定某个活动内容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应该抓住的教学重点和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以及主要对幼儿进行哪些方面的训练等,共享大家各自收集的辅助材料或某位教师制作的课件等资源,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觉得收获不少。
一、集体备课,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针对新《纲要》,对目标有个有效的定位,是我们集体备课的一个重点。因为目标的定位首先要对该活动所要幼儿掌握的知识、培养的技能做一个比较系统的规划,同时要以幼儿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幼儿年龄特点为起点,选择适合他们,并能在预计的范围内能够达到的要求。其次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的需求,能够体现幼儿学习的进度。当活动目标过高时,幼儿会难以接受,自然也无法顺利达到,甚至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而过低的目标,幼儿则感觉太简单,认为不必再花费很多的精力去学习,自然也会失去兴趣。最后目标的选定要有整合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多重价值,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能力等。一个良好的目标定位是这个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集体备课,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
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集体备课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整个主题的分解和每个班级的特色活动,在环境的创设上,重视从课程整合性考虑,力求各方面相互协调统一,形成整体合力;注重环境随幼儿发展及教育目标的变化而调整,使环境能始终起到引导幼儿发展的作用。例如在主题环境“我们都是好朋友”的设计中,我们中班的三个班根据各自的特色,都有不同的构思,虽然教学的内容基本是一致的,但是侧重点各不相同。中(1)班以“我和我的好朋友”为设计总框架,结合语言故事“朋友船”的内容为延伸,请家长与幼儿合作,共同折出各种各样的船,在船上放置了幼儿利用废旧的蛋糕盆子、毛线、皱纸等材料做成的代表朋友的笑脸等等自己动手设计出的作品,再在“快乐公寓”中粘贴幼儿照片,以“我和朋友一起玩”的绘画作品、“送给朋友的礼物”给幼儿展示贺卡,以“我的名片”来介绍自己的家庭电话等。中(2)班根据本班的特色活动,进行了以折纸“好娃娃朋友树”为中心的设计,以家庭调查表“你是我的好朋友”把孩子在园在家的好朋友用照片的方式展示,以制作的贺卡、小礼物为“礼物送给好朋友”体现孩子间的友谊,以蛋糕盆制作的“好朋友手拉手”为内容,感受着老师与阿姨和幼儿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以教师拍摄的幼儿在园内和幼儿共同游戏、互相帮助的照片为内容的“团结友爱亲又亲”为五大版块,合理布局,精心设计。中(3)班以“我和朋友在一起”来展示幼儿共同生活和学习的场景,以“我对朋友说的悄悄话”为调查表,填写自己的悄悄话,以“我的小名片”来设计让朋友记住自己的好办法,以“送给朋友的礼物”等进行整体合理的规划。
三、集体备课,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
“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依据儿童心理特征与认知特点,考虑学科性质和教学情境”是我们进行集体备课的原则,在这样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很在意设计和优化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我们明确教学活动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是多个环节相互贯通,环环紧扣。每个环节都是起着“总结前个环节的内容,为后个环节作简单的铺垫”的作用。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也应明确教师是支持者、合作者。通过有效的环节来引领幼儿逐渐进入课题,并保持积极的参与意识。我们深深地知道: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要有良好的开端,能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想学。二是对活动内容、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心中有数,做到教师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是为目标服务的,即有的放矢。三是采用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听清楚、听明白,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益。四是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及时地对事物能正确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在瞬息万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要迅速、敏捷而准确地做出分析、判断,果断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最后,成功的教学结束语,不仅可以系统概括本活动的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拓宽、延伸教学的内容,激发幼儿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集体备课,模拟有效的师幼互动
我们在明确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支持者地位后,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意志品质的发展过程、注意力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而转移的特点,以及好奇好问好学的个性,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教师“提问”的重要性,要做到有效提问。同样一层意思,问法不一样,幼儿的反应也不一样。向幼儿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能直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直接影响幼儿的思维操作方式,我们应该改变以往封闭式、暗示式的提问,而更多地采用几种扩散幼儿思维的开放性的“巧提问”,在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后,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为幼儿积极地探索提供适当的思考环境。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形成积极默契的互动。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工作意见以及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进一步深化我校语文课堂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一步推进校本教研,以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造型人才,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实施步骤:
本学期我们继续推进“单元分课时集体备课法”,具体做到“三实”。时间落实,形式朴实,成果切实。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开展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备课做到“四突出”;突出对教材的理解,务必正确、全面、深刻;突出对方法的选择,既要选择教法,又要选择学法;突出对练习的设计,练在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力求有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突出对差生的考虑,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学设计追求“同中求异”。注重课后修改和记教学随笔及教后反思。
1、集体备课的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细备。备课组要实行先周集体备课。每单元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
2、中心发言人在集体备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集体备课时详细介绍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教材重点难点,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方法,每课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的设想等。
3、组内每位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活动结束后,各自再备课。
4、集体备课时,除中心发言人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各位教师在这一教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实施、总结和反思,最终形成对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优秀的教学设计。其它教师在原有备课上进行修改,特别要注意记录好课后反思。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成员:
洪桂霞 宗加勤 罗小平袁正林 俞慧
语文教研组本学期的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团结协作,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形式多样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通过集体备课,每个年级每一位老师精心设计教案,到开教研组会的时候,大家来一起讨论,现总结如下:
一、节约时间、提高了效率
集体备课避免了个人苦思冥想、孤军奋战,能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能明显提高教学效率。集体备课之前,我们是一位老师要备整册书的课文,负担比较重,也很难做到每课设计都很精当。备课老师能仔细阅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明确教学目标,研究好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法与学法。我们使用优质的教案,自然也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促进老师之间的交流
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就会有智慧的交流。通过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活动,增进了我校语文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让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和没有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因为同一课的教学研讨而走到了一起。特别是对于通过集体讨论后的课,上起来得心应手。
三、不会让老师坐享其成、滋生惰性
集体备课不是照搬现成教案。经过集体讨论的教案可以学习,但是不能生吞活剥。每一位老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是不一样的,对于教材的处理就不一样。集体备课要求同存异。不同班级的学生在学习基础、非智力因素、自学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集体备课的教案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联系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修改成符合本班教学实际的教案,用集体的智慧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认为开展有效集体备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抓好集体研读教材。集体研读教材是进行语文集体备课的基础。走进许多的语文课堂,教师的教学之所以目标定位不准,重点把握不住,教师不能很好地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自由出入,其实都与教师备课时没有研读透教材有关。只有把教材研读透彻,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获得丰厚的回报。”只有教师真正研读透教材,教师才能找到处理教材的入口,才能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所以,语文集体备课应该从抓教师集体研读教材开始。
其次,集体研讨教案是提高集体备课质量的关键。集体研读教材,形成初步的教案只是为集体备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不意味着集体备课已经结束。而对形成的教案的进一步研讨,才是集体备课提高质量的关键环节。集体研讨教案也不能就教案研讨教案,而是,首先要明确主备教师在一个班级进行试上,备课组其他教师集中听课,听课之后,根据课堂实施情况,目标达成情况,学生课堂学习状况,再对教案展开研讨,做到有的放矢,使讨论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教学目标定位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流程如何安排更加合理,教学难点突破有没有更好更新的办法,教学课件需要进行怎样的修改完善等等。通过集体听课之后对教案的深入研讨,使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都能做到不仅心中有教案,而且心中有课堂。
再次,要抓好个人的二次复备。个人的二次复备是提升集体备课质量的保证。因为即使同一所学校,各个班级也有各个班级不同的学情,各个教师有各个教师不同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所以,即使再完美的教学案也不能完全照搬,还必须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际进行个人的二次复备。在二次复备过程中,一要重视对班级学情的分析,真正做到备课不仅备教材教法和学法,更要备学生;二要重视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研究和准备,让课堂在预设中顺利前行,在生成中绽放精彩,使课堂成为预设与生成的完美结合;三要重视对学生课堂质疑的研究和准备,努力使课堂探究不浮光掠影,能够抓住实质,不断引向深入,从而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文本之后的东西,使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四要重视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的不同的作业和练习设计,保证不同的学生都能在作业练习中有收获,有成就感。五要记下教师个人的备课感受和听课研讨的心得体会,形成教师自我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