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集体备课(精选8篇)
七(上)第三章第一节日本
主讲人:陈晓露参与者:政史地全组
为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科教研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2010年5月20日我组召开了“地理教研组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研讨会”,现将过程记录如下。
备课发言:
陈晓露:日本是学完区域地理后的第一个国家,非常重要,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的重点是: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评价日本的自然环境对其经济的影响。难点是: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抓住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教学目标要求识记日本的位置、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日本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我把这堂课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文化特点;第二部分是自然环境对日本经济的影响。第一部分的处理打破了原有教材的内容,添加了日本气候的介绍,这样考虑是基于日本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地理,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也是对国家地理学习方法的铺垫。另外把区域评价拿出来作为一重要部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杜老师:陈老师对本课的重难点和教材的处理都很到位,在本课的导入部分,我想提一个意见,在缺乏教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迅速投入到教学中,这是一堂成功的课的开头。比如可以考虑放一曲日本民歌《樱花》,然后从日本的国花“樱花”导入教学。
吴老师:关于日本的位置及领土组成这个内容,这是死记的内容,如何让学生轻松而又深刻的记忆呢?我认为让学生自己在地图中识记的效果不大。如果没有挂图,在黑板上画一个简单的轮廓图,然后让学生上台指图回答,效果和自己看图识记是不一样的。
陈晓露:“多山的地形”我想从富士山入手,富士山作为日本的标志,是一座活火山,进一步思考日本位于哪两大板块交界处,然后引导学生推导“板块推移”→“多火山地震” →“山地隆起”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能力。
杜老师:“发达的经济”是本课的重点,日本是二战的战败国,本国的资源也是严重缺乏,为什么经济能迅速恢复,如此发达呢?这里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疑问,把学生的好奇心推到最高。然后才让学生思考日本经济发达的有利条件。
一、集体备课出智慧
1. 以教材中的模式为“蓝本”, 做样子, 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
首先, 教材中的这一幅图, 是观测者假想其站在北极上空绘制的“蓝图”, 判断依据是地球的公转、自转方向都是逆时针方向的, 即公转、自转方向是同向运动的。此时, 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右侧是远日点附近, 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 其后, 依据季节变化的先后次序, 即“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在椭圆轨道的上侧中间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 然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 最后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就这样, “寒暑易节, 万象更新”, 周而复始。
2. 寻找解图“密码”, 掌握学习技巧
技巧一:
根据直射点。如下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图中, 如果我们画出每张图的直射点位置会发现:A图的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 C图的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而在二分二至日中, 只有夏至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即北半球) , 冬至日位于南回归线 (即南半球) 上。故可确定A图为夏至日, C图为冬至日, 而D图为春分日, B图为秋分日。
技巧二:
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如下图, 如果地球的公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 并且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则 (1)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必须一致; (2) 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 其与太阳位置对称的另一侧为冬至日; (3) 夏至日地球必须位于远日点附近。
如在下图的甲图中, B处的地轴向太阳一侧倾斜, 则说明此地是夏至日, C地为秋分日, D地为冬至日, A地为春分日;在下图的乙图中, D处的地球地轴向太阳一侧倾斜, 则说明此地是夏至日, A地是秋分日, B地是冬至日, C地是春分日。
如果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则二分二至日的情况与上述结果相同。
技巧三:
根据近日点、远日点。如右图, 近日点 (1月初) 可对应冬至日附近 (12月22日) , 远日点 (7月初) 则对应夏至日附近 (6月22日) 。春分日位于冬至日至夏至日之间, 秋分日位于夏至日至冬至日之间。
技巧四:
根据极昼极夜现象。如右图, 夏至日时,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而冬至日时,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根据这一点, 我们可以确定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至)。
二、高中地理集体备课的感悟
在地理教学难点、重点的教学设计及备课过程中, 以教研组为单位, 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约定有突破的“集备”活动是大有益处的。
一是可以有效凝聚地理教师集体的智慧。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 可以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 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二是可以显著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效果。开展地理教师间智性及可操作性的“集备”, 可以在更大范围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长善救失, 取长补短, 补充地理专业知识的不足, 焕发师生生命的本真, 明显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效果。
一、提高认识,增强备课行为的自觉性
要想走出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形式化误区,必须从初中历史教师观念抓起,让教师充分认识到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明白集体备课应是初中历史教师个体思维的相互碰撞,是教师情感与情感的沟通,是初中历史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初中历史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智慧,以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通过二次备课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这样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 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备课的实效性
1.制定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可以按“自备——研讨——整理——验收——个——总结”六个环节进行。
(1)自备。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重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而个人自备是集体交流的基础,只有事先做了大量的准备,才有交流时的侃侃而谈,这就需要个人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应明确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搜集与教材相关的背景资料,根据课改理念思考重点环节的设计方案,当然,这种方案的设计不一定是十分详细的,可以是突破难点的方法,可以是处理某环节的策略,可以是作业题的设计等。个人自备重在对教材的理解,注重对教学资源的挖掘。
(2)研讨。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重头戏”应放在集体的交流与研讨上,应该强调的是,一定要进行集体交流,在集体交流中可以设主讲人,负责陈述上课内容、目标、重点、难点及注意点等。但是这种交流中没有谁是权威,也没有谁是听众,大家是平等的参与者。在中心发言人陈述后,大家要能畅所欲言,展示出个人自备时收集的资料,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特别是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要勇于争辩、讨论。这样通过商讨,聚集集体智慧,最后形成最佳教学思路。
(3)共案。在集体交流后,要指定人进行整理,并打印成教案。整理工作可以由初中历史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记录,所设计的共案中,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可以提供出集体讨论时得出的多种解决方案,供老师选择。在共案的右面和后面要留有空白,以便老师作个性化添补和总结。
(4)验收。为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实提高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经过整理打印成的教案,应交教研组长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打印发放给每位教师。
(5)个案。整理好的初中历史课教案并不可以直接使用于课堂教学,因为这种共案毕竟是针对一般学生而言,不具有特殊性。事实上,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用统一的教案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位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和补充,甚至再创造,进一步改进教学实践,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在形成个案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创新、实用、个性。
(6)总结。总结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后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再总结,可以不断丰富对教学实践的认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等。对一节课的总结,不必要求老师面面俱到,可以就上述内容中的一点进行深刻的思考,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自觉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2.严把督查关。为了能把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抓到实处,学校相关处室一方面要安排专人在研讨时间到各组检查,研讨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批评,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教研组的考核。另一方面要结合领导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情况,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和教师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实效性。
三、减轻抄写负担,激发备课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课集体备课中,备课组成员轮流整理讨论、交流的材料,并将整理好的材料发给每一位执教者,要求执教者只作个性化的修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初中历史教师抄写的负担。当然,解放出的时间是为了让初中历史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钻研、总结和改进教学。
第一周集体备课内容:与同学们谈地理 第二周集体备课内容: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周集体备课内容:地球的运动 第四周集体备课内容:地图
第五周集体备课内容:地形图的判读 第六周集体备课内容: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集体备课内容:大洲和大洋 第八周集体备课内容:海陆的变迁
第九周集体备课内容:制定期中复习计划 第十周集体备课内容: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第十一周集体备课内容:多变的天气
(亲们:捡重点抄写就是了哈抄大点子)时间:2013年10月21日
地点:会议室
王涛
一、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从中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提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并运用朗读的方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教学重点充分感悟文章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感知课文的人文精神。教学难点通过是非曲直的辩论,在探讨中获得有益启示,学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并能有效地解决好类似问题。
二.正音:(辛先荣
怦怦 脸颊 攥 寒颤
三.分角色朗读,然后简评人物形象。(罗兰
①人物形象鲜明。写得个性各异。妈妈:严厉,固执,性格急躁 ;爸爸:平静、沉稳; 奶奶:善解人意,但无能为力;万芳妈:较严厉,较通情达理;“我”:重友谊;万芳:仗义、明理。
②人物出场顺序:先写妈妈,再写爸爸,最后写奶奶。爸爸支持妈妈,声音平静而有力,是推波助澜。奶奶反对,却当不了家。让人物先后出场,文章就波澜起伏了③人物描写: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细节
四.讨论: 郑世芳
1.发生矛盾的双方往往各有各的理由,请谈谈“我”有哪些理由,有哪些不足?
A.“我”的理由:①羚羊木雕是“我”和朋友友谊的象征。②对朋友讲信用,不能反悔。③爸妈已将木雕送给我,我就有权处理。
处事欠成熟的表现有:
⑴物品贵重,送前应征求父母的意见。⑵事发后应积极跟父母说心里话,求得谅解,而不是撒谎,甚至赌气。如“不!”、“飞快地跑”等。
2.“我”的父母有哪些理由,有哪些不足?
B.父母的理由:①物品贵重。②羚羊木雕是父母所送,饱含着父母的感情,不能转送。③不能随便,送前要商量。
不足:①送木雕给孩子时应讲明不能赠。②事发后应冷静,耐心地与孩子交流,了解事情真相,让孩子说话。③了解真相后可让孩子自主处理或协助孩子处理事等等。
3.作者的感情倾向于哪一方?从文中哪里能看出?
作者的感情倾向:童心是美好的,尽管他们幼稚;父母不能伤害孩子那比任何贵重物品都贵重的心灵。这种倾向作者曾借奶奶之口说:“算了吧,这样不好”及结尾的“这能全怪我吗”来含蓄表达。
4.你能想出解决文中矛盾的好办法吗?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⑴办法一:“我”积极,坦诚地向父母认错。
办法二:文中的父母积极放弃要回木雕的想法,而就此事教育孩子处事要周全,大事要征求
父母的意见。
办法三:父母主动跟万芳的妈妈委婉的将这件事,劝万芳妈不责怪万芳,好好跟万芳说让她把木雕还给“我”。这样既可以保护孩子的感情,又有利于孩子成长。
(2)启示: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理解、沟通。五.我有话要说 饶茂
A.我要和_____(妈妈/爸爸/奶奶/“我”/万芳/万芳妈妈/作者......)说......B.如果我是_____(妈妈/爸爸/奶奶/“我”/万芳/万芳妈妈/作者......),我会......六.“家庭”作业: 王海燕
1.这周回家与父母一起欣赏这篇文章。
2.与父母分享这个故事后,并交流一下看法。然后,把你藏在心里很久的话写出来。题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七.小结辛先荣
《羚羊木雕》展示了两种内心世界:“我”珍惜友情,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心中珍视的是羚羊木雕,逼“我”把羚羊木雕要回来,由此而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彼此都做得周到一点,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方面,要学会思考,有主见;但另一面,做事情要跟大人商量了再做,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是不对的。推而广之,遇事多商量,就可以避免许多矛盾。
八.板书设计: 王涛
父母逼我要回木雕 冲突 我送木雕给万芳
应商量
人与人之间
重财轻义 需要互相尊重、重义轻财
物理备课组的工作总结分为三点:①团结合作;②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效率;③注意总结和及时调整。
一、合作共赢
多年以前,政治学习时,校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初中物理组虽然没有名教师,但是三个臭皮匠能够顶上甚至超过诸葛亮。”言外之意,是我们初中物理组的全体老师能够精诚合作,以集体的力量打败强大的对手,这种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我们一直保留至今。
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效率
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备课组活动时的讨论让我们每个组员都能够彼此取长补短,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在《活页作业》和《讲学稿》的试题选择上不断修改。选择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试题。并且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确定了这样一条思路,试题选择和考察。①新课练习,即平时每节课的自编练习;②复习练习,复习时使用,题目主要选自07~08年中考试题;③单元测验和月考,题目大多选自前两项,这个选择的分值比例最初高达90%,随着时间的延伸,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逐渐提高,这个比例逐渐下降:本次月考已经降至不足70%。
初三下学期的两次统测结果说明,我们的做法是对的。请保留此标记认真听,课后要复习已做过的题目,因为它会再次出现。这样一来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三、注意总结,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这学期,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安排下,备课组开始全面使用讲学稿,目前我们采用一人主编,其他老师审核的方式。经过一个多月的使用和月考检验,大家感受如下:
(一)优点
1、提前发放,可以培养大多数学生预习的习惯,以前没有动力,促进他们预习,但现在的预习作业可以迫使他们预习。
2、获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习能力,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
3、大大节约了笔记时间,提高了听课效率。以前就发现很多女生很认真,记笔记得一丝不苟,但是一心不能二用,这往往是以漏听老师所讲内容为代价。现在有了讲学稿,只须在重要的关键字处定下让他们填写,这样大大提高了课堂利用效率。
(二)不足和应对措施
初二下物理开始大量出现计算题。在前一个目的讲学稿编制中忽略了专门的“复习课”环节。这样虽然花了大力气讲解题目,甚至其中还有一些是重复的,但效果并不理想。月考中,计算题失分较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备课组即时讨论采取应对措施。期中复习阶段,编制专门的“复习课讲学稿”,力争在讲学稿中体现一题多变的思路以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争取做到以不变应多变。
以上是初中物理备课组一个多学期以来的经验小结,其中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初中物理集体备课总结
张维一中
修改前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3个要求, 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 明确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 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
如何忠实履行义务的3方面要求;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材料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 使我们懂得了在我国,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我们每一个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必须以忠实的态度去履行义务。那么,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并板书课题。
(二)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引导学生阅读课件显示材料: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 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 两袖清风, 清廉履职, 忘我工作, 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 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 扎根大亮山, 义务植树造林, 一干就是22个春秋, 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 他把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 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国家。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杨善洲义务植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为什么法律鼓励做的, 我们要积极去做?你知道我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吗?你能举些具体的事例吗? (讲究卫生、节约能源、从事各种公益活动等。)
3.结合教材明确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落水者是否施救, 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律具有补充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杨善洲材料分析,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法律鼓励的要积极去做。】
活动二: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小月家面粉加工厂过了纳税期, 税务机关没有催缴纳税, 小月家是否主动纳税”。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明确纳税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去做的。
2.结合教材图片及文字, 分组抢答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还有哪些? (依法服兵役、遵守交通规则、保护野生动物等。)
【活动目的:根据是否纳税的讨论资料,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归纳出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活动三:
1.学生分组讨论国内某些以爱国名义打砸抢日系车和日本工厂的行为受法律制裁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通过讨论明确法律禁止的公民要坚决不做, 列举生活中法律禁止做的事情。结合教材认识到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活动目的:让学生懂得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为, 要坚决不做, 否则, 将会触犯法律, 受到法律制裁,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巩固新知:
完成课件展示的练习题,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 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小结:我们要自觉地忠实地履行义务, 就是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 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五) 作业:
复习本课内容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六)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通过杨善洲事迹、是否纳税和打砸日系车受惩这3个材料的讨论分析, 认识了公民应如何正确履行义务。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 提高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 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忠实履行公民的义务。
集体备课研讨
袁桂利:集体备课是我县初中思想品德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优化教学设计, 提高教学质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组织了中心教研组部分骨干成员就嫩江县白云学校孙明涛老师一节教学设计《忠实履行义务》进行了集体研讨, 通过研讨, 对这节教学设计进行了不断修正、完善, 使之更富操作性、更具实效。下面是这次研讨纪实:
孙景东:孙明涛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 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鲜明特色, 许多设计贴近学生实际, 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比如课堂导入是否能更新颖些。一堂课能否成功, 课堂导入十分重要, 这节课的导入感觉很常规, 没有新意,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导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一些每年征兵的新闻报道, 并让学生回答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权利还是公民的义务?并依此引出课题《忠实履行义务》。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直接知道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可谓一举两得。
孙雪垠:我赞同孙景东老师的意见, 导入方式的确有点过于陈旧, 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导入的事例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 所以, 我认为还是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作为例子导入更好。
袁桂利:两位老师在导入这个环节提出的修改建议很有见地。的确, 导入是课堂教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注重实效性的同时, 一定还要有趣味性, 做到趣味与实效相结合, 这样的导入才算得上最优化。
孙雪垠:本节教学设计, 从整体上看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 但从环节和理念上看, 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常规教学中只有细致的“备课”, 才能教出让学生满意的好课。从基本环节上看这节设计缺了几处关键环节:一是教材分析, 二是学情分析, 三是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更有利于教师掌握教材, 只有掌握教材内容, 才能运筹帷幄, 进而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学情分析能让教师在备课前, 更具体地了解不同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 既为达到优良教学效果打下基础, 又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基;好的板书设计是教学效果达成的有效手段。如果一节好课没板书是缺陷, 没好的板书设计是缺失。它是一节课知识脉络梳理的有效手段, 又是学生复习旧知的依据。所以, 我认为在此设计的基础上增加这3个环节,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和操作性。
孙明涛:这的确是我在设计上的一个疏漏, 正如孙雪垠老师所说, 教材分析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 学情分析是教好一节课的前题, 板书是梳理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 这是今后我们在设计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孙雪垠:思想品德课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的一个学习过程。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操作上。所以教师在授课时, 要多角度、多层面、多手段地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智慧, 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紧跟教师思想, 在心情愉悦、情感交融的同时提升自已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以单一的、传统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孙景东:这节教学设计的确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有两处环节我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供商榷。
其一在讲“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这一问题时, 我觉得不应该直接让学生举例子。由于学生的知识所限, 学生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 哪些是法律鼓励做的, 哪些是法律要求做的, 哪些是法律禁止做的, 教师应该直接举几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 让学生去分析, 然后再要求学生举具体的事例,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
其二在讲授“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时, 我感觉教师在重点强调二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的同时, 更主要的是强调社会主义道德的补充作用, 并针对遇到落水者是否施救这个案例,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把思想教育融入进去, 教育学生法律鼓励做的要积极去做,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袁桂利:引导学生认识履行义务时, 也可借用名言警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如“君子有所为, 有所不为”,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并就“勿以善小而不为”, 引导学生去讨论, 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法律鼓励的, 我们要积极去做”这一观点, 这样效果会更好。
修改后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忠实履行义务》一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 这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 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几单元都是以本单元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 因而本单元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能够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要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国家, 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 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通过本课, 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 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二、学情分析:
这一框题的教学任务是公民的义务。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 认识到履行义务的3个层次, 可能较为模糊, 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也了解甚少, 缺乏责任感, 因此本节课, 旨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 自觉履行义务, 做个遵守法律、道德高尚的中学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3个要求, 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 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 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 明确正确行使权利, 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 做负责任的公民。
四、教学重难点:
如何忠实履行义务的3方面要求, 对待要求的态度如何;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 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五、教学方法和用具: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本节课利用自学法、分层分组法、情感激励法, 情景创设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播放视频)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 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 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 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 危急之下, 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 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造成双腿截肢, 骨盆粉碎性骨折, 另有4名学生受伤。
教师导言:这段视频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张丽莉老师在最危难的关头, 用最美的身躯, 挽救了学生的生命, 这是什么?这是大爱。这份爱来自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 使我们懂得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我们每一个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必须以忠实的态度去履行义务。那么, 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 并板书课题。
(二) 自学指导:
用5分钟时间静心通读教材本节内容, 包括“相关链接”。再用5分钟时间细读课本正文部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并做相应的圈点、勾画。
(三)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层分组, 设立学习组长, 负责总结归纳, 可以轮换。学生分组汇报问题讨论结果, 其他组完成不同意见的补充。教师引导。
案例一:
1. 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 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 (其余略, 同修改前教案设计活动一。)
教师运用“君子有所为, 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并就“勿以善小而不为”进行小结和德育渗透。
【活动目的:运用杨善洲材料分析,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法律鼓励的要积极去做。】
(案例二、案例三同修改前教案设计活动二、三。)
(四) 巩固新知:
(时间关系自选择, 可留为课后验收) 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 课堂小结:
1.教师请学生分组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注意多引导后进生回答) ;2.教师补充小结:我们要自觉地忠实地履行义务, 就是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 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 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 我们坚决不做”, 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 忠实履行义务, 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六) 布置家庭作业:
复习本课内容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七) 教学反思:
教学中, 学生通过杨善洲事迹、是否纳税和打砸日系车受惩的这3个材料的讨论分析, 认识了公民应如何正确履行义务。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 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
板书设计:
关于教学设计的修改说明
袁桂利:思想品德课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学生明确人生的理想和目标, 使行为不能悖于人性、不能悖于伦理道德, 不能凌驾于国家、法律和民族之上。因此,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在确立学生思想目标基础上, 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教学生学会做人, 其次是做事。
在教学方法设计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给学生一定空间, 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应以学生思维发展为主线, 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寻求个性和情感的发展。
教师在方法运用上应尽量多样化、兴趣化, 并具启发性和诱导性;处理教材上, 应立足教材, 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 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做到教学的最优化。基于上述理念, 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了集体研讨和修正。
总之, 一节好的教学设计就是一节好的课, 通过调研发现有很大一部分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在编写教学设计上比较迷惘, 不能从根本上根据教材内容、学情及自已的实际情况来编写教学设计, 多数教师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或学校的检查, 编写的设计不规范, 更无实效性可言。
针对这一现象, 我县初中思品教研组经常开展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研究教学设计的编写, 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从孙明涛老师这节教学设计来看, 存在的不足的确是一个共性问题, 以此为例, 通过几位骨干教师的讨论、修正, 指出了不足, 提出了修改意见, 并作了进一步完善。诚然, 这节教学设计可以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来不断检验和改进。
当然, 教无定法, 每位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机智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就是让课堂教学更完美、更实效, 让每位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 思想真正得到提升、素质真正得到改善。这是我们每位从教者的共同心声。
关键词:备课;策略;编写意图;教学方法
开展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研究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实效性的发挥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尝试性的研究。
一、备课中要备好教材
在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开展中,备好教材对推动初中英语备课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开展好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基础。做好备教材的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要熟悉新课程的标准。新课程标准是指导英语教学活动开展的纲领,只有吃透教学标准,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才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够掌握教学实施的标准,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开展教学活动,这是开展好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保障;其二,要掌握好教材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总是认为在备课中教材的内容不需要过多研究,只要研究好教学的方法就可以了,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只有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才能够真正地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才能够明确本课教学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把握英语教学的知识结构,深入体察教材的深度与广度,这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其三,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只有在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充分地做好备教材的工作,才能够更好地挖掘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应该看到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并不是一撮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实现。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够理清本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才能够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的实施方案。
二、备课中要备好教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本身就是充满灵活性与变通性的,教师在备课中不能忽视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那种必要的英语知识讲述,而要与时俱进,充分实现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根据英语学科自身所具备的特点,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以及不同学生之间英语学习能力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围绕着本课的教学关键来备好本课所需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创新要以学生的英语素质发展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依据。教学方法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合作、自主探究作为教学方法创新的落脚点,要采用以生为本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要变革落后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初中生英语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其中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游戏教学方法的运用、启发教学方法的运用、激情引趣教学方法的运用、体悟教学方法的运用、探索教学方法的运用等等。
三、在备课中要备好学生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更强调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在传统的备课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对教学方法、理解教材等方面比较重视,但对于了解学生的备课活动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在备课活动的开展中,很少关注学生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教师备课的活动实施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在具体的备课方案落实时,难以达到预期的备课效果,这种对学生一无所知的备课活动实施是一种低效率的备课,这样的备课活动开展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改变这样的备课现状,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在备课活动的开展中关注学生,充分地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状况,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不同的个性特征也要有一个准确把握。在初中英语备课活动的实施中,教师要备好学生的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要了解好班级整体英语学习的情况,对于英语教学全局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在备课中对班级的整体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规划,才能够胸有成竹地开展好备课工作;其二,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具体情况要有一个准确把握,尤其是对一些英语学习成绩比较差、英语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深入地进行研究,这对英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三,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以往的备课活动开展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个性特征关注比较少,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对的,初中生的心理与个性因素,对于英语学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英语备课中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以此促进备课实效性的发挥。
开展初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有效开展研究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针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此,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初中地理集体备课】推荐阅读:
初中地理备课总结11-25
初中美术集体备课计划06-25
初中生物集体备课总结09-16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资料09-11
初中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09-10
初中地理亚洲教案06-11
初中地理教材分析07-15
初中地理复习计划09-20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11-10
初中地理气候提纲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