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策略研究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认知心理学、应用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发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迅速发展;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转向探究外语学习过程的普遍规律以及学习者个别特征对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 这种研究很快发展为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已有50多年历史,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是目前国内外盛行的语言学习能力培养途径之一。

让学生树立信心, 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英语口语交流活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例如, 英语故事角色表演、英语日记讲述、英语园地、英语论坛、英语角等活动, 通过活动达到让学生进入到学习英语的状态中去, 从而树立敢说、能说英语的信心。还可举办一些全校性的单词速写竞赛或者口语竞赛, 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胆量, 并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2 以实用为目标,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近年来,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 以往职校所培养出的单一技能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我国职教英语教改最高的呼声之一是要实现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 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 提高英语应用和实践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职校英语教学大多沿袭了传统的以书本知识为主, 以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 没有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导致英语教学与社会和学生的需求相脱节, 学生所学知识与实用能力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英语教学要进一步落实“以实用为主, 以应用为目的”的要求, 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拓宽文化知识, 提高职业能力。学生不是为语言目的而学习语言, 而是要通过语言去学习某个特定专业课程。而我国中职的英语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在特定职业范围内运用这门语言的能力, 其教学核心是“就业导向”、“能力本位”, 强调职业或行业所要求的能力的对应性, 重在与职业能力相匹配的英语使用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把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基础英语选择与职校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适合青少年兴趣的内容作为交际话题, 突出口语特色。专业英语应在考虑其专业特色的基础上, 突出其岗位特点。课程设计上, 可以增加大量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或接触到的如产品介绍、应用文写作等方面的素材。

2.3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手段,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2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在研究学习策略的过程中, 对学习策略的界定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时至今日, 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尚无定论, 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斯特恩 (Stern) 对学习策略和技巧进行划分, 认为学习策略是最适合于语言学习者使用的总体趋势和特征, 而学习技巧是学习者或多或少有意识使用的观察学习行为的特殊形式。鲁宾 (Rubin) 指出学习策略是促进语言系统发展的战略, 这些学习策略由学习者自己创建并直接影响语言学习。Rod Ellis指出策略是由演习的或语言使用的整个过程中某个具体阶段相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组成的。由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早期的定义侧重于宏观的学习策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 研究重点转到了具体的运用过程, 由宏观走向了微观。

新的教学思想认为, 教学不是单向的传输过程, 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 它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因此, 在教学中要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精心设计出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入教学当中, 对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据国外研究表明, 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 能够记忆15%, 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 如果把视听结合起来, 能够记忆的内容可达65%。多媒体技术能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综合于一体, 所以, 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 有着诸多优势。我在英语课件制作中, 充分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 通过精美的动画、美妙的音乐、动静结合的画面, 把丰富多彩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 课文内容因此变得形象生动, 有声有色, 使学生产生了良好的兴趣, 始终能够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这样, 英语教学不再是枯燥无味、趣味索然的说教, 而是生动活泼的语言交际过程。

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也为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并能及时反馈信息。可根据教师提供的网址, 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主题内容相关的资料, 可以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目前, 电子邮件以其方便和快捷的特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信件。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进行交流, 例如, 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用邮件发送给教师, 教师在网上为学生答疑解难。网络可以减轻学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紧张感, 使得学生乐于请教问题, 其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高。此外, 网络电台和网上英语视频也可以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好途径。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之初, Wong-Fillmore (1976) 、Naiman (1978) 和Rubin (1981) 先后将语言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 但因分类比较混乱且缺乏理论支持, 所以影响不大。国外较流行且影响至今的三种归类都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1) O’malley&Chamot (1990) 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社交策略, 并认为认知策略受控于元认知策略, 一直以来成为被广泛采纳的分类方式。 (2) Oxford (1990) 将语言策略重新分为直接策略 (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和间接策略 (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 (3) Cohen (1998) 也将语言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但他列出的策略没有涉及元认知策略, 且使用时很难区分具体策略属于学习语言或运用语言, 所以相比之下使用较少。

我国对外语学习策略分类研究很少, 文秋芳 (1996) 在《英语学习策略论》提出了国内最早且较系统的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框架, 即学习策略包括观念和方法两个子系统, 方法要素系统指“观念+策略”, 而“观念”其实指元认知。国内大多数研究者一直采用西方的语言学习策略分类框架, 尤其是O’Malley&Chamot、Oxford的分类框架。

3 外语学习策略研究的特点

目前国内外有关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1) 尽管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在不断向纵深发展, 但国内外有关外语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归类的观点仍不一致。西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绝大部分是在英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的环境下进行的, 加上国内外大部分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英语专业学生, 因此英语学习策略的有效性需要在更广泛的英语学习者 (非英语专业) 中间得到实践证明和进一步推广。

(2) 20世纪90年代后, 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呈现多角度、多层面的新趋势, 重点转向如何进行语言学习策略的培训, 并与自主学习的研究结合起来;但这类研究很不均衡, 对认知策略的研究远远多于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而且对元认知策略培训及其培训过程与效果的研究还相当薄弱;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调控作用也得到广泛关注, 但如何实施对学生情感策略意识培养的研究零散, 也不够深入。

(3) 尽管国内关于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日趋丰富, 但对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方式、过程及其成效的研究还相当薄弱, 而且大多集中于与具体学习内容、任务紧密结合的认知策略。国内的外语学习策略研究更不均衡:认知策略中的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词汇学习策略较完善;写作策略、语音语调和语法学习策略的研究较薄弱且不完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外语学习策略大多为单项研究;极少探索如何有效地将综合性策略培训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4 学习策略研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国内外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外语学习策略5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不同程度地证明外语学习策略训练有利于教师改进英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英语学习成效;这无疑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许多启示。

(1) 系统地掌握外语学习策略理论, 强化自身的策略意识。策略培训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既是学习策略的使用者, 又是推广者和传授者。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首先深入研究外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及使用过程、实施方法、设计与评估方案, 影响外语学习策略的各种因素等内容;强化自身的策略意识, 并将这种意识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2) 深入研究学习者因素, 探索学习者学习、使用策略的心理过程。大学英语教师要深入研究学习者因素和语言环境因素:年龄、性别、学习动机、语言能力、认知风格, 教材、教学目标等, 并针对影响策略运用的各因素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因材施教。

(3) 更新教学观念, 确立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核心地位。引入元认知策略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核心部分。学生获得并提高元认知策略意识后, 才能深刻理解英语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在英语学习中能时时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估、自我调整, 从而构建合理的个性化的智力结构框架, 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4) 进行综合性策略培训, 构建“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与情感策略培养交叉进行, 即“基于学习策略培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综合表述为:从“管理策略入手”, 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策略意识;以“我要学”为基础, 提高学习者的情感调控能力, 发掘深层次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

5 结束语

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受各种因素支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 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autonomous learning) 和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 学生处于中心地位, 教师应该何以自处呢?“在课内课外, 他们应该是观察者、记录者、被咨询者, 还是作为监控者、协调者、领导者呢?”笔者认为, 教师应扮演上述种种角色, 还有更为重要的角色, 即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designer of learning process)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与学生沟通, 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策略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务实的策略训练, 找出促进学习者策略运用的最佳途径, 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通过分析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学习策略教学法的研究, 并结合我国大英教学现状, 提出了大英教学中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使其成为自主学习者。

关键词:学习策略,大学英语教学,学习策略培训

参考文献

[1] 文秋芳, 王立非, 2003, 《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 陕西大学出版社。

[2] 文秋芳, 王立非, 2003, 《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M], 陕西大学出版社。

[3] 文秋芳, 2003, 《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层次分析法在制造业电子商务网站评价中的应用下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