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精选8篇)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发挥语文交际工具这一功能,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又要充分挖掘课文的人文因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熏陶。但目前我们距这一目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目前小学普遍采用的还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依据是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大体相同。但由于性格、兴趣、智力、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不可能都一个样,即使同一学生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忽视学生差异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说,我们现在提倡优质教育与教育均衡发展,但教育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发展优质教育不能只是一种模式。在讲教育均衡发展的时候,不能忘记差异。教育公平指的是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不是教育的一个模式。一个目标,一个模式,一个规格,培养不出拔尖人才。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教育。要为不同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

二.核心概念

对于差异教学的定义,我国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差异,满足学生个别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实质诌议》中指出“差异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利用和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建立在教育测查和诊断基础上、“保底不封顶”,促进学生最大发展为教学目标,多元化弹性组织管理的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方式,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存在着客观差异。如果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应“正视差异、利用差异、消除差异”,使每个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这种根据差异而进行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各行其是,任意而为,而是针对学生遇到的不同问题而教学,是学习问题的差异教学而不是学习内容的差异教学。针对问题而教学正是差异教学的真谛所在。

三.研究基础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全体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获得个性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就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李岚清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使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使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都得到发展,使他们都能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方式,才是符合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过去的教育主要重视所谓的优等生,而忽略了“成绩不良者”的某些方面的发展,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差异教学会根据学生的需要、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为他们安排灵活的基础,为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体现学生为中心或者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才是21世纪要求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四.研究视角

差异教学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为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是“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在传统平等观的影响下,我国的中小学教学长期以来追求统一目标、统一课程、统一考核,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影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造成全体学生的片面发展。教师为班内所有的学生提供形式和内容完全相同的教学,这似乎实现了平等。其实,这种平等只是一种机械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不可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的。

这里侧重解决三个问题:

1.差异教学从学生个性的差异出发,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照顾差异,为他们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2.充分估计到学生的学习潜力,平等地对待学生,允许他们异步学习,使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学习动力等都达到较高水平;3.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教育的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平等。

五.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理清学生学习差异的形成原因,确定挑战性的教学目标。

2.通过实验研究和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个案研究,设置不同需要的教学过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有差异的发展。3.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六.研究假设

质量。

1、在班集体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策略,将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和个别辅导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学科整体教学

2、实施学科差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能够促进学生个体有差异的发展。

七.研究具体内容

差异教学认为,有效照顾学生的差异,要从教学的整体上来构建教学策略体系,应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全方位地适应学生的差异性需要。

1、确立挑战性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主体预先确定的,在具体课堂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可以测度的教学效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一般是根据班上的平均水平制定全班统一的教学目标。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一般先由教师制定。教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目标,然后再揭示目标,让学生人人明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从中挑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学习目标。学生的有了明确的目标,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设置不同需要的教学过程

“教师适应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统一。”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设置不同需要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展开和发展的基本程序,教师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假如只是在一节课即将结束,学生完成作业时才来兼顾,假如仅靠最后几分钟才来开始个别辅导,那么,教育是难以奏效的。

兼顾并不占用多少课堂时间,譬如教师演示时,对学习有困难学生,可以多向他们做些演示,在集体动手操作时可以让困难学生同桌间相互帮助。要能在课堂教学中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关键在于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将各种程度的问题有机地穿插,分别提问不同程度的学生,通过这些问题使全班学生比较完整地了解课本内容,特别是让那些理解有困难的学生,借助于其它同学的回答加深理解。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作体系,在课堂中要兼顾学生的不同需要,教学方法手段要多样而灵活。不同学生往往对不同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各有差异,有的学生通过听觉学习效果好一些,有的学生通过视觉接受能力强一些,还有的学生通过触摸、动手能形成最有效的学习通道,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兼顾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实施差异教学。

4、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从传授知识技能的角度来组织。但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不仅仅是通过听讲和思考,还要通过经验和情感来获得知识,获得态度和价值的。课堂上如果缺少温暖和谐的师生关系,缺少多向沟通,如果教师不具备移情,积极关注和真诚等,就难以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

良好的课堂氛围与问题设置密切相关,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所以教师了解了学生差异后再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八.研究基本过程

本研究分三个阶段完成,时间跨度为2010年3月——2012年12月,研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阶段(2010年3月)

1、确定学校研究课题以及各年级子课题。

2、撰写课题研究计划。

教研组长负责撰写本组课题研究计划。每个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初步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

3、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确定中心课题组成员,明确实验人员分工。撰写课题实施方案,完成课题申报,成立子课题研究小组并撰写子课题实施方案。

4、整个语文教研组参与,学习《差异教学论》的相关章节,解读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0年4月——2011年1月)

第一阶段(2010年4月—8月)

重点研究:

按照《差异教学论》中介绍的科学的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1、分年级调查目前学生能力差异。采用口试、笔试、问卷等形式调查(注意保存好原始资料)。

2、学生现有差异的成因分析。针对以上调查情况,着眼差异,进行现状分析和成因研究,形成全面而详细的分析报告。

3、每位教师根据调查结果,明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

活动安排: 1、2010年4月,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教研组内人人参与的观摩课。2、2010年5月,开展“差异教学”课堂教学专题评比与研讨:在教研组观摩课基础上,按学科组织课题研究课。3、2010年7、8月,每位教师将初步成功的课例整理成文本案例,同时根据自己研究的具体问题,收集资料,系统学习相关理论和经验。

第二阶段(2010年9月—12月)

重点研究:

1、各实验成员按照实验计划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研究自己已经确定的具体问题。

2、选择个案研究对象,建立档案,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3、各年级研究面向全班的“差异教学”测查量表。

4、课题组成员总结实验经验,积累典型的研究案例。

活动安排:

1、2010年9 月,各年级完成实验前测。2、2010年9、10月,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竞赛与观摩活动。(分教研组进行)3、2010年11月,分年级开展研究交流活动:体现“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展示,研究方法交流。4、2010年12月,开展课题研究推进活动:各子课题组展示一节体现“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研究方法和测查量表交流。(课题组集中进行)5、2010年12月底,学校举行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评比

(一)。

第三阶段(2011年1月—7月)

重点研究:

1、继续深入研究自己已经确定的具体问题。

2、深入进行个案动态研究。

3、各年级继续研究面向全班的“差异教学”测查量表。

4、课题组成员总结实验经验,提炼相应的教学策略;各年级形成“策略包”,并撰写阶段实验报告。

活动安排: 1、2011年4月,各子课题组研究成果交流。2、2011年4月,课题组推出2~3节高质量的实验汇报课。

3、2011年5月,举行各学科研究中期汇报活动。4、2012年6月,举行课题研究案例分析评比

(二)。5、2012年6 月,各学科完成实验中期教学质量测试,并进行归因分析,完成实验检测报告。

第四阶段(2011年8月—2012年6月)

重点研究:

1、课题组成员将总结的教学策略运用于教学实践,进行验证、调整。

2、各组对子课题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汇报研究成果。

活动安排: 1、2011年10月,各年级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竞赛。

2、2011年11月,课题研究案例交流活动。3、2011年12月,举行研究论文和案例评比。

4、2012年3月,课题研究论文交流活动。5、2012年4月,开展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各年级展示一节体现“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

6、2012年5月,举行研究论文和案例评比。7、2012年6 月,各学科完成实验后测,并进行分析,完成实验检测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2年7月——12月)

重点研究:

1、做好课题所有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选编论文集、教学案例集。

2、分学科编印、汇总各教研组研究成果,教师对丰富的、个性化的研究案例进行理性思考,形成研究论文。

3、各教研组完成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各子课题组完成研究报告与工作报告。

4、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安排: 1、2012年10月,举办研究成果推介会。

2、2012年12月,举行课题鉴定会。

九.最终成果形式

1. 课题研究报告

2. 《语文课堂差异教学策略案例集》

十.成果应用前景

1.教师在语文课堂运用差异策略实施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

2.逐步构建和谐的、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为全体学生提供优质的差异教育。

参考文献

1、华国栋《差异教学论》 2001.4

2、周一贯《语文教研案例论》 2004.7

3、卢敏玲主编《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 2006.10

4、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案例与评析》 2003.11

5、查有良主编《小学语文教学建模》 2003.5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篇2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新成立了许多所高职院校, 招生人数也有了显著增加。高职英语教学时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 面临着许多难题。高职学校生源的英语基础较差, 差异较大, 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在新生入学之后, 我们通过查阅学生的高考成绩, 摸底考试等方式对新生入学时的英语词汇量、阅读和听说能力进行了调查, 了解到学生的基本词汇量有的不到500个, 有的500到700个, 有的800到1200个, 不少学生对一些常用词的确切意义并不清楚, 不能辨别近义词和词组, 例如learn和study, listen和hear, cold和cool, verygood和verywel, 甚至词性更是混淆不清, 大约有l/3的学生只能进行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会话, 还有一部分学生在朗读英语课文时使用汉语拼音的发音方式来朗读英语单词, 可见他们在入学之前没做过什么训练。不仅从综合水平上表现出差异, 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差异更是参差不齐, 如“他问我一个问题”, 有些学生译成“he asked a question to me”或“he asked a question from me”事实上由于受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许多学生还从未或很少上过听力课。这种学生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我们在教学中最棘手的现实问题。

根据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若要达到高效英语能力考试B级, 入学词汇要求为1000个, A级为1600个, 可是, 不少学生入学时还远没达到此标准。因此, 怎样改进教学, 迅速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全国大部分高职英语教师的一个课题

二、我们的教学探索实践

教育部于2000你啊10月《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 以完善和规范高职高专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 突出语言应用, 实行分级教学和分类指导是它的一个主要特点。

1. 分级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以往一般都是以自然班为单位开展英语教学。不管学生以前水平如何, 一律采取统一的教材和方法, 学习统一的内容, 这样就忽视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 必然制约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很难兼顾全面。实际情况是:部分教师以水平较高的学生为基础, 全部教学以英语进行。结果多数水平不够好的学生无法听懂讲课, 总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失去提高机会和学习兴趣。而如果为了照顾基础较差学生而采取汉语讲课, 又会使较好水平的学生失去很多交际机会。这样处于两难境地, 教师往往难于取舍。其次, 教学重点很难兼顾两级学生。有的内容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老说无需再提, 而对于差的来说又得详细解说。尤其是对于说和写的训练, 如果不以学生进行合理分级为基础, 事实上根本无法有效进行。

因此, 为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从2003年起我们将学生按英语基础的不同, 分为A班和B班, 采用同样的教材《新视野英语教程》 (NEW HORIZON ENGLISH COURSE) , 在教学的进度和深度上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2. 分级的教学模式

科学合理的分级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保证。把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分为A、B两级。

A级为基本要求规定的终极要求, 较好的学生要在期间达到A级规定的教学目标。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先参照B级执行, 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 可达到A级要求, 或者最终以B级终极。这无疑为因材施教和分级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A级学生一般有较好的基础和较高的兴趣, 而且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上, 还可以适度提高要求, 引导、辅导他们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对这部分学生应创立互动性课堂,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注重提高于都能力的同时, 加强口语和篇章写作教学, 培养较高的听、说和写的能力。

B级学生在课堂上, 教师仍需做较多的讲解和示范, 并简要复习高中所学的基础知识, 适当的语音和语法教学。采用精读、泛读相结合的方式, 加大语言听和读的信息输入量。精读不易过难。教法中应设计适当的交际场景, 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注重听说能力的培养, 但难度和比例小于A级。写作应循序渐进, 从单句写起, 再逐步到段落和篇章。

(1) 教学观念的转变

首先, 无论是A级还是B级, 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如教材、教师、教学设备、学习需求等。如果学习者不主动参与教学中的各项活动, 就很难账务该语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应当是一个积极的交际过程, 出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还要重视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次, 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使用英语进行实用交际的语言环境。所以, 无论是A级还是B级, 都要在课堂上尽量提供更多、更真实的语言环境, 只是在量和深度上要根据具体情况量力而行, 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营造课外大语言环境也是非常重要。

(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高职英语教学要探索和尝试多种方法, 通过讲练结合, 课堂讨论, 情景教学等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又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正确处理听、说、读、写的关系, 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有机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我们以没个单元的课文和一些配套练习为依据, 进行课文讲解, 练习讲解, 同时安排阅读教学, 语言教学。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条件, 还在多媒体语言教室适当安排了听力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地, 循序渐进地使用英语讲解,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水平, 也促进了教学的各个环节。这样, A级学生既得到了提高也得到了扩展:B级学生也对英语的兴趣越来越大, 并在其基础上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的研究 篇3

1问题的提出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集体教学形式以及学生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使得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同时还面临班级人数多,教学多针对中等生的授课,结果限制了部分优生与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分层教学是在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于课堂管理;能提高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在各自“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达到培优与补差互补并举的效果。还能促使教师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2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

2.1正确把握学生分层原则,合理分配各层次学生,并实施动态分层的原则。 教师可按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A、B、C三种不同类型,并做到编位搭配合理,优中差生三组以及性格不同的学生的合理编位,男女生性别比例及性格合理搭配,学习互助,不歧视学困生。分层次教学是成绩差异的分层,而不是人格的分层。学生层次的划分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因能划类,依类分层。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班级教学为主,按层次教学为辅,层次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与否。为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学生分层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差异和学习可能性水平,以学业成绩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为主,但不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分层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它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在学生分层中需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其变化逐层递进,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2.2把握教学各个环节,具体实行分层次教学

2.2.1合理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 以新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制定教学各个环节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

2.2.2明确各层次的预习目标。 初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学习目的性及自觉性较初中生明显增强,只要教师能钻研教材,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明确各层次的预习目标,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以帮助学生获得预期的预习效果。

2.2.3实施课堂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 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完成教学目标。

2.2.4明确课堂提问对象和目的的指向性,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与导向性。 分层问答策略主要强调问题回答对象和目的指向的指向性,合理安排提问设计,以推动各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特别调动中等生与学困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提问时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导向性,以便因材施教。即A层次学生回答知识综合性高、应用性强、难度大、灵活性大的问题;B层次学生回答一般性稍有灵活性,直观性强的问题;C层次学生回答一般性比较简单、直接出自课本的基础性同题。以便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思维,提高各层次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发挥提问在分层教学中的作用。

2.2.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合理布置分层作业。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并由学生选择适应自己的作业题组,正确把握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减少抄袭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2.2.6注重课堂练习反馈,学习过程考核层次化。 教师要注重课堂练习的反馈,把握学生数学学习过程考核的层次化。每一章节结束,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 、B 、C 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要求,供各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可用附加题形式)。基础差的学生感到有奔头,基础好的学生不敢有丝毫放松。

例如,方程的导入课堂练习:

第一层:

1.判断

(1)7.5х-15=0不是方程。()

(2)解方程4х+35=115的第一步是4х=115-32。( )

(3)3х-7=0 х=0是方程的解( )

2.续解方程

5х-16=6424.8-4х=9.65.6+8х=12.8

解:5х=64+16 解:解:

第二层:选择:

1.方程4х-32=8的解是( )

A. х=6B. х=10C. х=24

2.х=7是方程的()解

A.49-х=30B.7.5х+3=55.5C 9х-7=7

第三层:

解方程并验算:

1.14÷2х=2.8

2.7.6х-3.7х=19.5

分层练习要当堂反馈,教师应及时纠正练习中所出现的错误,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不断培养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2.2.7“磨尖补差”,加强课外辅导

教师要做好“磨尖补差”工作,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竞赛讲座,进一步使A层学生掌握基础,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提高数学学习与应用能力,能充分发展,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

2.2.8评估测试分层,正确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教师理应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合理评估测试分层,以反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每次测试只用一份试卷,分必答题和选做题。必答题为全体学生必做,选做题的每一题对应同一知识点,按不同能力要求分A、B、c三个小题,分别供三组学生选做,另外附加题(1或2道)供A组学生选做。

2.3把握男女生数学学习的性别差异,因性施教: 初中男女生发育有各自性别规律,数学学习受非智力因素影响极大,男女性别差异表现出不同特点。在兴趣、动机、意志等方面, 男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倾向;而在态度、合作性等方面, 女生又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性别差异,因性施教。对女生特别要注意数学学习方法与思维的培养如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课堂独立思考问题,对男生要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做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应考五个环节的督查工作,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为学生学习高认知水平的数学知识准备必要条件。

3结束语

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协调发展,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中心,根据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关爱学生,抓好两头,带动中间,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共同进步,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怀.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差异教学策略[EB/OL]. http://www.studa.net/xueke/120511/0838364.htm.

[2]田中.初中学生性别与数学学习关系的问卷调查分析[J].数学通报,2000(06)

[3]冯跃峰.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层次设计[J].中学数学,2002(02).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篇4

语文科:王洁华(东风东)

李卓华(东风东)

叶慕兰(育才)

徐虹(小北)

董远(东川)

吕穗明(署前)

罗丽梅(大沙头)林华娜(八一希望)

数学科:李柏华(东风东)卜晓薇(东风东)

罗聪玲(育才)

陈晓云(小北)郑碧彤(东实)

胡文娟(署前)

潘钰红(盘福)黄卫群(回民)

郭静仪(北京南)

英语科:陈新燕(东风东)

董振颐(东实)

田原子(东风东)余丽娜(署前)莫慧仪(育才)

李斌(农林)

差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篇5

随着教学理论的深入发展,教学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教学研究所关注的主题。最近我读了华国栋《差异教学策略》一书,这本书致力于对教学策略理论的进一步探索,并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作为。其中导言部分对教学策略及实用教学策略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十六章(第一章差异教学概述,介绍了差异教学的本质、内涵、主要观点,它与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的区别联系。第二章至第十六章,逐章对十五个策略)进行阐述。读了之后让我深受启发,一定将这些使用的教学策略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这本书触动了我对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工作的几点感悟。

《差异教学策略》告诉我们,为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各学科的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时间多少,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好探究,如果教学方法不允许这样做,他们就会感到乏味无趣。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去体验地理知识,感受并探索地理世界里的奥秘。我还布置了学生的小对子互相帮助,寻找记忆的方法。最后在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带领下,全体学生都动了起来。学习地理还能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还能让学生真正地领略地理教学中的魅力;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地理之美,在思考中感受地理之美,在创造中感悟地理之美,自然地对地理产生兴趣。《差异教学策略》耐人寻味不仅让你忍不住一次次再翻开,让你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帮你梳理了由困惑带来的纷繁的思绪。《差异教学策略》不仅对你阐明了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观点,更教会了你怎样去测查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和怎样开发学生的潜能。特别是那些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每每读来,迷茫与思索之后总有新的收获。

新课程背景下个体差异教学策略 篇6

新课程背景下基于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

牟永辉 电话*** 重庆市綦江区扶欢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发展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性,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数学教育中把学生差异作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实施差异教学可以有效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本文在分析学生的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生差异的数学教学策略。

关键词:个体差异 教师角色 分层教学

一、认识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在身体素质、智力水平、性别、性格、成长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学生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不管学生差异有多大,教师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他们每个人都是唯一的存在,有了这样的观念,就能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提供条件。一个真正出色的教师,能带出各种类型的学生,并能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发展。

(一)、智力差异。

智力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概念,我们难以用少数学科的成绩来衡量。但是,在与自然科学有关的课程中,就平均水平而论,女孩不如男孩的确是事实。可以说,两性间即便不存在智力水平上的绝对差异,也确实存在着智力类型上的相对差异。

(二)、学习基础差异.主体的基础性差异主要包括身体状况和知识基础两个方面。其中主体的身体素质是主体一切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主体学习活动的物质基础。

主体的知识基础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过滤”和“筛选”,进而影响到个体后续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一般来说,个体知识越丰富,意味着个体拥有越强的同化外界影响、重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个体知识基础的差异还体现在个体知识的质上,即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个体知识结构的差异首先表现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在个体知识体系中所占比例的不同。许多所谓的“差等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出现比其他人更大的困难,很多情况下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少掌握了多少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是因为他们在策略性知识上存在重大缺失或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运用策略性知识不当。

(三)、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需要借助一定的图像、动作思维过程才能流畅;而有的学生则偏重于抽象思维,其逻辑推理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特别强;也有的学生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

(四)、认知风格差异。

有的倾向于独立学习,有的喜欢合作学习;有的学生依赖视觉途径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些需要触觉或动觉信息才能学好。了解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就能有的放矢。

二、关注差异,转变角色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虽有利于系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但由于在追求升学率的价值目标驱使下走向了应试的极端,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宰的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容易忽视学生个体之间接受能力的程度差别,将全班视为一个整体,按照一般水平进行高强度的填鸭式灌输,从而使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速度的面前成为不公平的牺牲品。整齐划一的标准根本不允许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仔细地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况,所以大多数的教师会采取补课的方式进行补救,但这种亡羊补牢的方法却是治标不治本的,因为学生自身的资质起点是不可控的。

在素质教育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结构,其思想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成为主体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体现在引导和辅助学生选择切合本身条件的道路或方向去发展综合能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倡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而协作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获得知识,且在不同的分工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能力。很明显,如果不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加以考虑和肯定的话,“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根本就没有设想的基础。学生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能力的高低必定存在差异,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本身和外界的其它因素的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程度和方向更是不尽相同。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做出适合学生本身情况的引导,让学生有意识地锻炼和发挥自己的长处。教师提供的应该是一个可以发展学生天赋萌芽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将学生都塑造得符合标准的模子;教师主导的应该是条条可以通罗马的大路,而不是一条千军万马厮杀的独木桥。教育是面向学生的,即教育输出的劳动最终指向目标都是学生,要让每一个的学生在教育中有所获益,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和真正涵义。

三、分层教学优势。

(一)、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提高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分层,源于学生的差异,效果,来自于分层。分层教学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心理品质得以逐渐优化,而这又进一步促进学生更为积极地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发现规律。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增强,信息素养得以提高。

(二)、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首先,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

(三)、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

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各层学生的学习,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学生所提的问题各不相同,都对教师提出了崭新的课题,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去思考、学习和探索。分层教学在提高全体学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自觉跨越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主动实施整合教学。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适应差异,合理实施分层教学

(一)、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差异,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由于学生所处的环境、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的不同,必然存在知识经验与认知结构的差异,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过程中学有所获,实现最优发展?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益?这就必须要根据学生知识背景所存在的客观差异,探寻适合不同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顺利的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迁移。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依据学生知识经验的差异,提供以下探究学习材料: ①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硬纸片若干(底和高都是整厘米数的)。②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做好记录。④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你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吗? 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同,有的学生需要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方格法);有的学生将平行四边形割补成了一个长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割补的方法则多种多样„„但无论用什么方法,每个学生都能依据自己的知识经验独立地完成探究的基本任务,为进一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储备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二)、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引导个性化学习

学生由于知识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数学”,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展示自己的学习个性,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原有认知经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与此同时,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还能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生成性的课程资源,通过学习过程的交流与互动,起到取长补短、思维碰撞、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正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差异,组织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偏重于形象思维,需要借助一定的图像、动作思维过程才能流畅;而有的学生则偏重于抽象思维,其逻辑推理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特别强;也有的学生处于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所谓方式的差异必然导致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差异。组织合作探究学习,可以让不同思维特点的人,在同一个组内进行共同探究,通过不同思维的碰撞,起到相互学习、共同推进、促进发展的目的。

如【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一课,开课之前出一个探究问题:小张工作一天休息一天,9月1日是他这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小王工作两天休息一天,9月1日也是他这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猜一猜,9月的哪几天会是这两人的共同休息日,可以安排聚会?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需要借助日历表,用画符号的方法逐一找出他们两个人的共同休息日;有的学生是直接写出两个人的休息日,并在他们的休息日中找出两人的共同的休息日;还有的学生则是在找出他们的第1个共同的休息日后,得出6天一个循环的规律,从而直接推导出两人共同的休息日„„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内交流与组际交流活动,使不同的思维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碰撞,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得到启发,从而实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四)、承认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差异学习目标

学生学习的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概括迅速全面,逻辑推理具有系统性、顺序性,理解和掌握知识快;而有的学生则感知迟钝、观察能力差,思维水平低、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理解掌握知识慢、错误多。如果我们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丧失数学学习信心;部分学生因“不够吃”而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制定差异学习目标,就是教师在承认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依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要求,即在制定学生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增添学习的基础目标和发展目标

(五)、依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实施个性化评价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单纯地以考试成绩为指标,要多方面考察学生。既要考察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又要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除了肯定其学习的成绩外,应更多地指出他学习上的不足与努力方向,使其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应更多地发现其学习上的闪光点,使他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

评价不仅是对学习者学习结果的评判,更是对学习者学习方向的指引。因此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课程资源,对学生实施差异性评价,因人、因时、因境,作出针对性的评价。通过差异评价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理解,促进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推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最优发展。

参考文献: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篇7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实行统一化教学,忽视每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没有关注到每位学生的潜质,阻碍了不同学生的发展。所谓差异教学,指的是教师应当适应学生在智力发展方面的不同倾向、兴趣爱好、学习风格等各方面的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此调整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的方法等,从而满足每位学生的差异和学科发展的不同追求,促进学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发挥每位学生的不同潜质。体育教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对体育教学实施差异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受益,从而提升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2、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原因

2.1、是优质体育课堂的要求

我国的体育教学长期以来都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考核及评价制度等,缺乏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发展潜质的考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存在着对体育才能优异的学生更加关注,积极评价和培养,而忽视体育成绩普通,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造成优者更优,弱者更弱,长期以往,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加不愿主动接触。

关注个体差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责任。优质的体育课堂要求面向每一位学生,从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教学目标,改变教学方式等全方位的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使体育教学的育人、强身健体、娱乐等功能得到全面发挥,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体育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提升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每位学生都能将自身的潜质发挥和发展出来,分享进步和成就,真正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才是真正的优质体育课堂。

2.2、是学生结构多样化的要求

差异是客观存在于我们每个客体中的必然现象,是人与生俱来的,加之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个性和潜质都不同,在体育教学中用统一的方式对待每位差异化的学生,会造成有些学生获得荣誉和成就感的同时, 就会有另一些学生受到打击和挫折。体育老师应当关注到学生在运动能力方面的不同潜质和体质的差异,寻求适应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潜能,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身体素质条件、兴趣特长、运动能力等多方面。体育老师应当对自己的学生有全面的了解,针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例如有些学生的爆发力很强,擅长短跑,但体能不行不适合长跑;有些学生的弹跳力好,喜欢跳高跳远;男生偏爱球类运动而女生大多对运动体操感兴趣等等;体育教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教师应当起到指导作用,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3、初中体育教学中差异教学的目标

对于初中生来说,差异教学目标的制定,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体育老师依照学生的差异为每位学生设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此保证每位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

3.1、尊重学生的差异

体育教师应当尊重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当有学生在某一方面的运动表现较差时,不要严厉批评,明白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都各不相同,例如有些学生在做体操时存在肢体不协调、同手同脚的现象,不应当面批评引起其他学生的嘲笑,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因此教师应当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出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2、研究学生的差异

在正确看待学生差异的同时,应当对学生的差异进行研究,了解和分析造成学生差异的原因, 只有对学生的差异进行研究,明白每位学生的短板和特长,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找到解决的办法。教师在清楚学生之间的差异的同时,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体育潜能, 使得每位学生都能朝着合适自己的特点的方向发展。

3.3、缩小学生的差异

同时体育教师应当明白虽然差异不可避免, 但能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缩小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分清差异的性质,是先天的身体因素造成的,还是技能方面的差异,可以通过专项训练得以提高。意识到这一点便可以通过集体的教学缩小学生之间的技能差异,从而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和全面发展。

3.4、发展差异

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例如擅长体操的同学领操,鼓励并带领擅长跑步、擅长跳高跳远的学生多参加运动会,为班级赢得荣誉;将擅长和喜爱篮球、足球的学生组成球队,进行针对训练,代表班级及学校参加比赛等,使得学生能够发挥在体育方面的特长, 在获得成就感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自信,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

4、实施初中体育差异教学的具体策略分析

4.1、科学测查

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测查是进行差异教学的关键前提。教师可采取体能测试的方式记录学生体育项目的具体强弱项,分析学生的体能差异;同时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心理测试的方式测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差异,并作具体的分析和统计,了解学生的运动技能差异、个性特征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差异等,从而为学生制定区别化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由于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与成长,因此每学期都应该对学生进行一次科学测查,观察学生的成长变化,并及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作出调整。

4.2、确定差异性教学目标

体育课程的相关标准要求教师在必须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也是教学差异化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对运动机能较好的学生,应当提高他们的运动标准,使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发展;对于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加强对他们的体能锻炼;同时对于身体不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简单的游戏活动等,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表现,为他们设定差异性的教学目标,制定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达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挑战性目标,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从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动力,培养学生的潜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4.3、根据学生的差异活用教学方法

体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一定必须要局限在操场上进行,同样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近期的体育赛事等, 不仅能够释放学生学习的压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户外运动和游戏,例如游泳、滑雪等。同时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在投铅球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投掷项目运动对学生的用力程度、角度、速度等有综合性要求,同时学生的运动能力也各不相同,经过统一教学和示范后, 还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进行差异性示范,有些学生是力度不够,有些学生是掌握不了用力的速度等等,这时就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指导,而是因人而异。因此,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活用教学方法,迎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发展、尊重差异的体育教学环境。

4.4、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

实施差异性体育教学不仅要先分清楚学生的差异及时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就必须配合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和评价体系,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禁锢学生, 仅仅从成绩的好坏去评价学生的优异。将学生进行分层考核,例如篮球队、铅球队、长跑、短跑、跳绳、呼啦圈、体操等按照不同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提升学生在体育方面的信心。同时可以将评价体系分为日常表现、生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方面,最后的考核成绩是所有指标的综合。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而言,只要平时上课态度端正积极,就不要给予学生批评,而应该进行鼓励和帮助,避免学生的自尊心受挫而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多元化考核方法的实施就是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激发学生的动力,同时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下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去弥补,而不是自卑和受挫。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多方位、全面地提升每位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5、结语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且实现教育公平。差异教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是每一位教师应当追求的教学方式。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依照每位学生的特点全面实施差异化教学,最大可能地保证每个个体都能在体育课堂中得到进步和发展,帮助青少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运动天赋,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并在培养学生不同的体育潜能中树立学生的信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差异性教学势在必行,其重要性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陈志丹.体育差异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0,05.

[2]李萍.差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4,03.

[3]周忠意.差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略初探[J].黑河教育,2015,04.

[4]谭立宇.初中体育分层分类教学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7.

差异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差异教学;高中数学;优化策略

差异教学是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以不同的教学目标来约束学生,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差异教学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优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和教学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差异教学的内涵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地认识每一位学生,并从中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生的优缺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师应在承认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差异教学是指在以班集体为教学单位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差异性为教学基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在个性化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进入高中之前,每位学生都拥有多年的学习经验。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且数学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具有突出的特点,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数学的学习就显得很困难,且随着问题的日积月累,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态。

二、高中数学实施差异教学的意义

首先,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经历、身体素质、综合能力都存在着差异性,这就导致在数学知识的理解方面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应充分肯定这种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其次,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个体的差异性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社会需要的是不同类型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差异教学法可以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差异教学在注重学生基础以及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在与教师教学的相互作用下,重视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高中数学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

1.教学目标差异化

每一位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制订恰当的教学目标,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使教学目标具有差异性,不仅会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激励,还会使学生之间存在良性的竞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帮助教师把握上课的教学方向,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2.课前预习差异化

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为了更快地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在课下需要对有关数学知识进行预习。课前的预习不仅会使学生在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课,还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在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可以增强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可以根据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比如,对于学习好的学生,就可以要求该类学生在预习完相关知识后,还要对有问题的部分进行自行查阅资料解决;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就可以要求他们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把不懂得部分标注出来,在课上进行认真听讲。

3.教学过程差异化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沉闷的记笔记,在课堂上调动师生之间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在听讲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调动双方互动的差异性教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从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或是教师指导的过程得到不同层次的答案。

4.课后作业差异化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给予不同的学生。例如,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就可以给他们布置较复杂、有难度的题目;对于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基础型的题目。这样在满足优等生要求的基础上,也不会使基础较差的学生感受到压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通過差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会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学习的需求,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起到了优化的作用,不仅使高中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还提高了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中国古代枕头下一篇:观察小动物小学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