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精选13篇)

《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 篇1

《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

《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正文:《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学习机会的策略这一章重点讲了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机会的策略概述;2、学习机会的策略基本操作程序及具体策略;3、学习机会的策略案例及评析。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知识的掌握是学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学习策略对学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通过对学习过程的促进,从而奠定了学生素质形成的基本通路。学习策略的主要功能就在于它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从知识的学习来讲,无论是学习的量还是质,都有赖于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运用。因此作为教师更应通过对学习方法的积极运用,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性格特征,从而导致行动上主动和坚定,带来学习成效的大幅度提高。同时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调动他们的积极,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授课和学习活动,而不是用作无益于教学的活动,要加强课堂管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设计者要使学生主动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实践感受,学以致用。总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提高学习效能。

《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 篇2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思维

创设合理、生动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趣味先行。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学生自觉思考和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和亢奋的状态,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问题的欲望,让他们在思维的海洋里畅游、成长,体现教学的高效性。

2.生活奠基。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中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情境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懂得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3.目标引领。任何情境的创设都应该是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服务的。三维目标不明确,那么创设的情境就是失效的,思维品质的培养也是偏离的。

本节课笔者以“杀鱼弟”的故事为线索。一开始笔者说:“同学们,最近有一则社会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网友们还亲切地称主人公为‘杀鱼弟’,你们愿意了解吗?”这马上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叫他‘杀鱼弟’呢?”接着笔者播放了相关视频。看着视频中这位2001年出生的小男孩犀利的眼神,娴熟地卖鱼、 杀鱼,学生被深深震撼了。观看视频后,笔者结合三维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如下情境。

苏州某论坛针对“杀鱼弟”的故事展开了讨论,下面是其中四位网友的观点。

简单生活:孩子还这么小,无知的父母,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呢?蓝色泪珠:既然父母不让读书,那他也只能认命了。上鱼儿:我们都是同龄人,我也想向他学习, 弃学回家,帮爸爸妈妈多赚钱!夕阳红:以前家里穷,读不起书,现在我66岁高龄了,还在和娃娃们一起读书, 他这么小的娃怎么能不读书呢?

生活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迅速进入情境,利用已有生活体验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学生的思维被迅速唤醒。

二、设计有效问题———驱动思维

情境的创设是为了引出问题。问题设计是情境教学的核心。思维由问题产生,不同层次的思维需要不同类型的问题引领。科学有效的问题设计可以启迪学生心智,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完善知识结构,同时又可以驱动学生思维,使他们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 分析、解决问题。那么,应该如何设计有效的问题呢?

1.紧扣教学目标,让问题设计指向明确。课堂中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因此,问题必须紧扣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相符合。问题要从材料中引出,问题结论要与教材相联系,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果问题设计过于随意,偏离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整体把握,让问题设计层次分明。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巧妙布局,先提出一些有思维缓冲的问题,然后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思维水平发展。问题既要兼顾知识又要兼顾理解和应用。如果课堂仅呈现单一、无层次的问题,往往会导致教学的模式化和课堂的枯燥化,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思维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3.着眼学生实际,让问题设计灵活开放。 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了探索,才会有创新和发展。 在课堂上,可以根据教学规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灵活开放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和归纳问题,从而不断巩固和深化知识,使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和情感体验,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在本节课中,针对论坛上四位网友的观点,笔者设计了四个问题。1.你如何看待 “杀鱼弟”父母的行为? (设计意图:问题设计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探究能力。)2.他只能认命吗?请你支招,帮帮“杀鱼弟”,让他重返校园。(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3.上鱼儿可以弃学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就是让学生明确受教育既是一种权利,又是一种义务。问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也纠正了学生的思维误区。)4.为何高龄老人还要坚持学习呢?(设计意图:在原有知识基础上了解“终身学习”的概念,培养思维的延伸性。)

这四个问题从情境中引出,涵盖了本课全部的教学内容。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领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悟与思考,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实现由知识、能力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渡。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得以驱动,同时三维目标也得以落实,因此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探究问题———提升思维

合作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一直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这种学习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质疑能力和独创性思维,凸显思维的张力,提升思维的品质。这种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一定要科学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学会倾听,内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使生生互动有益又高效。

2.辩论。由于受已有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的限制, 学生对某些新知识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容易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知识的混淆处、学习的重难点处“互辩”, 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有效的辩论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课的教学中,针对设计的四个问题,笔者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倾听甚至质疑,在与同伴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后,形成自己的看法,得出最后的结论。在交流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独到见解。

正当学生在互相交流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 一位平时比较调皮捣蛋的学生突然提出:“要不要读书是我自己的事情,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呢?上鱼儿当然可以弃学。”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话题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几个学生也跃跃欲试,似乎有话要说。笔者顺势引导学生组织了一场辩论会,让大家畅所欲言。 “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最强大的武器就是头脑中的知识。”“我们都这么大了,有权决定自己的事情。我们拥有选择的权利。”“我们再大也只是初中生,国家法律规定公民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反双方的争论十分激烈,学生旁征博引,努力证明自己的观点。最后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引导升华:受教育的机会来之不易,为了自身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维护自己权利的同时,更应该履行好受教育的义务。学生纷纷表示赞同。在这个思辨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相互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结合原有的知识,通过思考、类比、归纳,完成了对思维的迁移、延伸等,为提升思维的品质奠定了基础。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效问题和合作探究问题等途径,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我们共同奏响这动人的教学之曲吧!

摘要: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在教学中,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之一。以思想品德课八年级《珍惜学习机会》为例,从创设问题情境——唤醒思维;设计有效问题——驱动思维;合作探究问题——提升思维三个方面,对如何激活思维的策略进行探索。

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篇3

一个民族音乐学者对学科前景的思虑

像往常一样,大多数论文宣讲都是报告自己近年的学术研究成果。然而,在第二天的大会研讨中,美国加大洛杉矶分校提姆西·赖斯(Timothy Rice)教授却以《乱世中的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 in Times of Trouble)为题发表讲演,对民族音乐学的走向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虑。他在回顾了从越战时期到目前的全球一体化和经济衰退始终处于乱世的45年研究生涯之后感慨地说,大概只有15年的研究相对而言是有成效的。他于是提出了“乱世中的民族音乐学是否要改变研究方法”、“我们对音乐本质的理解是否能够对那些问题重重的地方有所帮助”和“乱世中的民族音乐学如何影响我们对音乐本质的理解”三个关键问题。他的结论是:

第一,在社会和经济总体上不平等的条件下研究音乐会导致民族音乐学家们重新思考他们的研究方法,从而把知识结构从纵向转至横向,而横向知识要在各社区及社区音乐家们都处于平等的伙伴关系前提下创造;第二,民族音乐学家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和对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能动作用的理解可以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帮助社会教育项目和政策的创新;第三,行动的>中动在实践上有赖于社会语境,而民族音乐学家们在自己国家工作所产生的冲动应该比在国外更强烈i第四,人们可能利用音乐做好事,也可能利用音乐做坏事;第五,在有麻烦的地区从事音乐研究已经引起了对某些民族音乐学家们所声称的音乐自身可以改变和建设新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理解的怀疑;第六,在乱世和有麻烦的地区从事音乐研究可能促使民族音乐学家们朝向那些音乐仍在实践着、音乐的本质仍是可以认知的声音领域作进一步的研究,或者说,这种进步可能引导我们走向另一种民族音乐学;第七,在乱世和有麻烦的地区从事的音乐研究可能对缩小我们的领域中现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裂痕有所帮助:第八,在乱世和有麻烦的地区从事的音乐研究可能引导我们走向有关音乐本质的新理论,而新理论的“锻造”,正如安东尼·西格尔所说,只能出自于“行动的坩炉”。

众所周知,赖斯教授从年轻的时候起就敢于向权威挑战,并且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西方民族音乐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用含蓄的话语所提出的尖锐问题和有前瞻性的看法代表了严肃的西方民族音乐学家们对民族音乐学研究目前所处的困境和今后走向的思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可能不会像赖斯教授这样“候鸟”般地发声。他这种始终保持着学者的批判精神和社会良知的品质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在小组发言中,笔者听到国内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扬的关注。质疑之声集中在两点:第一,近期在舞台上表演的“原生态”音乐是否真正原生态,或者在质量上是否能代表某个原生态艺术;第二,国家认证的“非遗”品种和传人是否被地方把持变为旅游资源,而真正创造和继承这种遗产的普通人群却与他们的传统音乐生活剥离,得不到关注。据笔者看,我国近十年来所进行的“非遗”申报和保护工作成果还是相当可观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地方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从几乎自生自灭到“非遗”遍地开花是一个成绩巨大的起步,有了这个起步才可能优化提高。质疑的第一点是个“如何做好”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当然要从学术角度争论,但更重要的是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行动。例如,对“原汁原味”的保存应当通过立项的方式组成由民族音乐学家为核心的专业化摄制组在源头采录样品,制成具有公共产权的音像产品,形成定格,藏之于民。而原生态音乐在民间的保存,则应当允许和鼓励一定程度的加工,成为舞台表演艺术,参与旅游文化的竞争和国际巡回演出。否则,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存活。当然,“加工”的方法可能良莠混杂。这次大会的第二场音乐会,是来自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昆明艺术职业学院表演的云南多民族原生态歌舞专场《彩云之南》。看得出来,这场演出的策划者和编导是从舞台表演的需要出发精心筛选节目的。每一个节目代表一个民族或地方的歌、舞、乐精华,总体安排上又有体裁形式的相互配合,情绪上起伏跌宕,从始至终扣人心弦。歌、舞的伴奏只用几件民间乐器,毫无添加;舞蹈和多声部合唱有一定编排,但动作和唱法绝对原生态;服饰也有为舞台整体形象需要的加工搭配,但绝无矫揉造作。在舞台上,我们看到老翁老妇,也有娃娃;有“非遗”传人,也有正在学歌习舞的学生。从包括几百名国内外民族音乐学家在内的观众反应上看,这场演出在四场音乐会中最震撼人心。这样的精彩演出相信在其他地区也有。这证明如果把原生态音乐打造成感人肺腑的经典性舞台艺术精品也是一条通途。至于质疑的第二点,也正是赖斯教授所说的音乐可能用来做好事,也可能用来做坏事。这是在历史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他意识到要改变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把纵向的理论研究和横向的应用研究结合起来,并且要积极行动,以期对时代的进步产生正面的影响。

迎头赶上的中国学者们

作为国际会议的东道国,上海音乐学院为会议的组织和服务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而直接受惠的是国内学者。这使得各大音乐院校、地级的音乐院系甚至自由学者和研究生们都有机会参会宣讲论文。这是国际传统音乐学会继2004年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第37届世界大会之后的第二次,可谓机会难得。总的来说,我感到中国的民族音乐学者们正在意气风发地迎头赶上,宣讲论文与国外同层次论文比较毫不逊色。

年轻学者们大多就自己的课题描述一个民间曲种或一种音乐现象的个案。其中,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祁慧民的《五音戏音乐发展轨迹研究》给我的印象深刻。她描述了一个地方曲艺小班子如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传统剧目走向衰亡的大趋势中崛起,终于脱胎换骨,发展成有声有色的大戏的成长过程。通过她的描述,我们了解到山东五音戏的崛起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最初的五人(山东话“人、音”同声)执着地在自己承传的传统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发展壮大,特别是在唱腔和剧目上丰富出新,同时广纳人才,表现出十足的自信、自立精神。从演示的音像看,他们的形式是传统的,观念是现代的,未必成熟,但不保守,具有潜力。这是五音戏能够崛起的内因。其二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使剧团能够借助国内一流专家的协助提高舞台表演艺术质量和扩大演出面。这是外因。这个课题抓住了现时社会的脉搏,叙事简明清晰,在文化承传和戏曲发展两个方面都具有典型性,表现出作者的学术眼光。尽管在限时的宣讲中我们不可能看到五音戏发展轨迹的全部细节,也没有听到作者对这个发展过程更深入的理论性探讨,但如果继续追踪下去,加深机体解剖式的综合研究,可能是一部有助于民族音乐发展的力作。endprint

中年学者的论文表现出了研究的深度。如香港中文大学Tse Chun Yan教授的论文《古代中国音乐的半音五声音阶:历史音乐起源的实证研究》提出了“半音五声音阶”的概念来解释用“三阶”理论很难厘清的半音变化现象,是企图超越历史上的正统观念而以当代的实证研究重新解释传统音乐理论的可喜进步。美国Kenyon College(肯杨学院)的韩梅博士的论文《“声”和“音”:传统中国筝的美学体现》提出筝演奏的右手拨弦产生“声”而左手按压产生“音”的看法,是对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声、音语义分离论”的一种延伸,也不啻是一种佐证。但“声、音语义分离”目前只是一种说法,是否可成定论,还需要从汉语语义、音乐史学和文献学等方面继续论证。华中师范大学臧艺兵教授结合师范专业的论文《钢琴教育和暴力:中国钢琴教育中儿童受暴力现象研究》触及的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横向论题,应当引起重视。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的论文《由敦煌琵琶谱的解释引发的对古代音乐复原的思考》回顾了古谱破译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难以超越的困惑并提出一些建议。在大会第三场音乐会《东亚之夜》的后半场,首演了上海音乐学院叶国栋教授的新作《唐朝传来的音乐》。这部为亚洲乐器群(古琴、玄琴、牙筝、三味线、三弦诗琴、杖鼓、3筚篥、2笛子)、女声合唱、管风琴和4管交响乐队而作的音响宏大、构思精细的交响曲引用了毕铿译谱的唐乐《酒胡子》作为主题和交响发展的素材。据作曲家考证,这个译谱是“具有唐朝音乐特征而遗传至今的”(引自节目单)。我们从交响曲中部由远而近的主题陈述中也确实听到了比早期译谱更加顺畅的古朴曲调。这说明,尽管国内的古谱学研究步履艰难,从世界范围看,古谱破译还是有进展的,并且得到了应用。毕铿的译谱为什么相对较好,值得我们深思。

在大型学术会议上由资深教授带领研究生或青年教师参会是~种传统。来自不同国家的这种团队一般把论文集中在教授主持的课题之下,从不同角度强调同一个主题。如韩国汉阳大学权五圣教授的团队把论题集中在朝鲜音乐传统中的“神明”观念;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教授的团队在《旋律结构、族源与移民》的题目下论证了用“腔音列”形态分析作为移民迁徙和族源认证依据的可能;台湾国立大学的团队则把焦点集中在内地不太熟悉的作曲家周兰萍的工作与生活轨迹上。东亚国家由于文化语境差别在国际交流中有巨大的语言藩篱,适当地组成团队参会不失为一个过渡性的好方法。

观念和方法的更新

通过这次大会,笔者认识到更新观念和方法,使我们的阐释在国际论坛上表达得更有说服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是我们应当重视的改进方面。人们常常误以为生吞活剥时髦的词语或跟着国外某个时髦潮流跑就是观念和方法的更新,其实不然。没有学术定力和敢于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更新”的追求可能显得很幼稚。比如,同是以“样板戏”为研究对象,香港浸信大学John Winzenburg的论文《“样板戏”音乐戏剧实验:以(长城)为例》和美国肯塔基大学Yawen Ludden的论文《将理论纳入实践:于会泳及其现代京剧(杜鹃山)》从舞台表演和音乐本体研究出发,探讨其继承、革新和融合的经验。但也有脱离具体分析,仅以西方历史学家的观念为“准绳”做泛政治化的评论。两相比较,哪个更具建设性,更有利于音乐文化的积累,是很清楚的。

在研究方法上,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用最现代化、最有效的手段使我们的学术成果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应作为我们的目标。在这方面,丹东市文化局刘桂腾研究员的文献片《诺敏河的降神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萨满祭祀仪式音乐》率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这部30分钟的HDV高清晰文献片的全部素材由包括主持者在内的两名摄像者于2009年8月在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西博荣村拍摄。镜头角度的选择、画面的转换、景深的调配、音响的清晰度等都令人满意。后期制作也相当专业化。这部影片记录达斡尔族萨满降神仪式,包括主祭大萨满、升级萨满和培训萨满三个人物的神灵附体过程,从清晨曰出之前到日落之后,时间相当长。那么,如何在现场抓拍足够的素材和如何通过剪接使所有的细节在有限的时间之内展示,就是关键。另外,对一个宗教仪式的记录必然牵涉到人物、器物、事件和乐舞等方面,如何分配镜头也需要精心构思。据笔者的粗略印象,此片对乐器、祭器、服饰的介绍多用短镜头和短镜头推拉组合。片中的人物是分主次的,以大萨满和陪祭萨满的长镜头为主,但在大萨满冗长的一句体歌宣唱中用音像分离的办法穿插信众顶礼膜拜或其他事件的场景。对祭祀过程的记录按顺序从日出之前树“托若”(魂灵通天神树)开始,经过祭敖包、备祭、祭天、神灵附体、信众酬神祈福、祭牲,到傍晚祭黑羊结束,交代得十分清楚。刘桂腾在影片放映前有一句令笔者震惊的话,说他把这部文献片看成是一个民族音乐学家对研究对象的不同于文字版本的“转述”。这就是说,音乐民族志的学术文献片是一种用音像手段表述的学术研究成果。在目前高清晰录像机比较普及的情况下,以经过录像技术训练的民族音乐学家团队协作录制准专业的田野调查现场实况,会大大提高我们在国际会议上的表达效果,也有益于对民族音乐志资料的保存积累。据笔者看,这部影片还可以在保留所有镜头的前提下再剪接得更干净、精细一些,效果可能更好。画面下方的文字提示很简洁,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由于没有配音解说,信息量显得不够。对不了解萨满文化的观众来说,如果把仪式的主要项目包括萨满宣唱的歌词大意都用简约的中英文字幕显示效果可能会更好。片头画面深邃,字体庄重,有文献片的严肃感。但标题出现两次,似无必要。如果第一次出现长度加5-10秒,删除第二次,可以给观众更充裕的时间阅读引言。田野文献片的好处是只要现场素材抓拍得好,后期制作可以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在我所见的此类影片中,曼特尔·胡德1964年在加纳用8毫米单机采录和制作的黑白电影《会说话的阿通庞神鼓》在摄影、编辑和解说等各方面都是典范之作。中国民族音乐学者能够奋起直追,令笔者刮目相看。希望刘桂腾先生对此片再做锤炼并将经验与大家分享。

意外的收获

早就想找朝鲜同行了解一下“摇声”的究竟。这次遇到权五圣等韩国音乐泰斗,便抓住机会请教。我问了他们两个问题:第一,“摇声”在朝鲜语中是什么术语?答:“器乐术语,特别是伽1耳5琴。”第二,“摇声”在伽佴5琴弹奏中是一个概括所有变形音的术语吗?答:“不是。”这时,权教授掏出笔,在笔记本上写出如下汉字:“弄弦(音)法摇声转声推声退声。”于是,结论很清楚:“摇声”是伽椰琴左手“弄弦得音”的四法之一,类似古琴“吟猱绰注”中的“吟”;把它作为中国传统乐理中所有变形音的总概念是一个不负责任的误导。笔者早在1999年就对这种虚张声势的行为提出了质疑,但“摇声”在其后貌似权威的出版物中仍不断出现,说明我们的学术研究中有不敬畏学术真理性的不良作风。“摇声”虽然从来没有被大多数学者接受,但十几年间通过不断复制的教科书曾盛行一时,对年轻学子的误导恐怕还要一段时间才能辨清。所以,尽管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是正常现象,尊重科学、分清真伪仍是我们需要恪守的首要原则。

周勤如 博士,《音乐中国》主编

读《机会》有感 篇4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中遇到坎坷时,惯性的思维模式是:感慨自己没有机会,而在他人取得成绩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运气真好。

责任中隐藏着机会,机会中隐藏着责任,我在抱怨自己没有机会的时候,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承担了多少责任。当一项任务交代给我的时候,我看到的只是前方的重重困难,却没有发现这背后其实就是机会。机会无处不在,缺的是把握机会的能力,而把握机会的能力只有在承担更多责任中才会不断的提高。

学习新结核病控制策略有感 篇5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曾经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随着雷米封、链霉素等抗痨药物的问世,才使得结核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耐多药结核杆菌的产生、流动人口中的结核病防治及TB/HIV双感病人等使我们的结防工作又面临着新的困难,我们的结防工作又变得任重而道远。

过去,我们一直执行的是DOTS策略:就是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DOTS策略的工作重点是肺结核病人的治疗,DOTS策略的实施近20年,每年均发现并治愈不少的肺结核病人,但是结核病人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总感觉肺结核病人越治越多,多年的努力看不到明显的效果。

“倡导、传播和社会动员(ACSM)”是世界卫生组织新推荐的结核病控制策略,目的是通过加强传播手段获得更有利的政治支持,提高结核病知识知晓水平,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从而提高结核病控制水平。目前,该策略在我国部分省市已启动试点工作。

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篇6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合理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时间,勤学苦练;虚心向同学和教师请教;能够严守学院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做到尊敬教师和同学。经过二年的电大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年的电大学习生涯和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不断挑战自我、充实自己的一段光辉历程。

三、珍惜机会,受益匪浅

诚然,在校学习其间,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留下探索的苦恼与挫折。在这里,老师的博学,讲课的场景,使我终身难忘;同学之间的真诚,那份纯洁,真挚仿佛让我一下子回到了从前的学生时代。

经过二年的学习,使我在短期内更新了理论知识,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掌握了多门理论基础知识,学会了基本操作技能等等。

社区机会网络路由性能提升策略 篇7

机会网络具有高延迟、低数据率、缺少端到端路径、能量和缓存受限等特点, 这使得路由设计成为机会网络中的关键问题。机会网络中路由研究的主要成果按网络中存在的副本数可分为两类:单副本路由和多副本路由。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单副本路由为第一次接触路由 (First Contact routing) ;具有代表性的多副本路由为传染路由[4] (Epidemic routing) 。然而由于链路间断、节点缓存和能量受限等原因, 多副本路由虽然可以提高网络的投递率, 但是它同时会增加网络的时延、开销、跳数等, 而单副本路由虽然可以减小网络的时延、开销, 但是其投递率较低, 由此可知副本数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

由于地理环境或社会关系的影响, 人们活动的规律往往具有区域性特点, 而由人随身携带的具有无线短距离通信能力的智能设备组成了基于社会性的社区机会网络[5]。在这种网络结构中, 由于人们活动规律的稳定性, 网络中的节点往往呈现出聚集的现象, 也就是说形成了不同的社区。社区中的大部分节点通常只在本社区内活动, 而只有少数的节点穿梭于不同的社区中, 因此这部分相对活跃的节点更适合进行消息的传输, 把这些节点定义为中心节点。在社区机会网络的研究中, Hui等人通过设置社区节点的等级来选择中心节点, 并且由中心节点进行数据的传输[6]。Daly等人采用相似性方法来检测社区中的节点, 他根据两个节点间最短路径的中心性来确定社区中的中心节点[7]。Cputa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连接度算法 (Highest Connectivity Cluster Algorithm, HCCA) , 该算法通过周期性选取连接度大的节点作为中心节点的方式来划分社区[8]。在上述所有社区中心节点的选取过程中并没有把节点的缓存、带宽、能量、通信范围等属性考虑进去, 而在机会网络中, 节点的属性能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鉴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节点属性与节点中心性的路由算法WRACS来改善网络的性能。在介绍该算法之前, 首先了解下社区机会网络的特点。

1 社区机会网络的特点

根据个体的运动规律可以把人活动的区域划分为许多个社区, 这些社区中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设备所组成的社区机会网络往往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也就是说网络中的节点有唯一归属的社区。在社区机会网络中, 根据节点运动过程所处社区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种状态, 即本地状态和漫游状态。当节点处于漫游状态时, 那么它会以较大的概率回到原来的社区中, 而处于本社区的节点往往会以较小的概率离开本社区, 也就是说留在本社区的概率很大。社区中的大多数节点只在本社区内运动, 往往与本社区中的成员保持相对密切的联系, 而与其他社区中的节点联系较少, 处于同一社区中的节点由于分工和职能的不同, 其移动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有些节点由于移动相对活跃, 接触别的社区的机会也较大, 因此这部分节点也就更适合进行消息的传递, 把这部分节点看成中心性更高的节点。例如出租车司机或警察与普通群众相比往往会接触更多的人, 因此他们也就具有较强传递信息的能力, 也就是说中心性级别更高。

基于上述节点中心性的分析, 可以把现实中的网络场景抽象为许多不同的社区 (见图1) 。假设社区1中的人要与社区4中的人进行通信, 由于社区中的节点往往与本社区的节点接触得较为频繁而与其他社区的节点接触较少, 因此要达到通信的目的, 它需要通过中心性较高的其他节点进行中继转发, 如图1中节点C是可以联系其他社区的具有较强中心性的节点, 这样不同的社区之间就可以实现通信。

2 算法的选用及优化

2.1 喷射等待路由

Spray and Wait[9,10,11]路由分为两个阶段:喷射 (Spray) 和等待 (Wait) 阶段。在喷射阶段, 消息在源节点中共生成N个相同的副本, 这些副本将由源节点或中继节点传送到目的地;在等待阶段, 如果目的地在喷射阶段没有被发现, 消息将通过直接传输的方式到达目的节点。

Spray and Wait路由算法有两种模式, 分别为源喷射等待路由模式和二分喷射等待路由模式。在源喷射等待路由模式下, 源节点将N个消息副本转发给其最初遇到的N个不同节点, 此扩散方法完全由源节点完成, 扩散速度较慢, 并且源喷射等待路由最多只有两跳, 可靠性也不高。而在二分喷射等待路由模式中, 源节点在开始阶段产生N个副本, 在遇到没有副本的中继节点时将传递一半的副本给当前的节点, 随后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继续以二分的方式传播, 在节点只有一个消息副本时进入Wait阶段, 在遇到目的节点时直接传输给目的地。

Spray and Wait路由算法通过限制消息的副本数来改善传染路由协议的过分冗余, 其网络的负载远远小于传染路由, 其优点是信息的投递率较高、时延较小, 无论网络的复杂度如何都能够保持稳定的网络性能。但是由于节点运动的区域局限性, 大部分节点往往只在某一个社区内活动, 这时大部分的副本只能扩散到源节点附近, 当源节点与目的节点处在不同的社区时消息的投递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社区机会网络的路由算法WRACS, 该算法结合节点的缓存、带宽、能量、通信范围等属性与节点的中心性特性来进行副本的分配。在消息的传输过程中, 若携带有消息副本的源节点或中继节点在扩散过程中遇到一个没有携带此消息且中心性比自己高的节点, 则按照WRACS算法将此消息的大部分副本扩散给该节点, 从而扩大扩散的范围。由于中心性较高的中继节点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活跃, 遇到目的节点的概率更大, 时延较小, 因此该路由方案能提高消息的交付比率并减小延时,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喷射等待算法的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改进的喷射等待算法。

2.2 WRACS算法

在Freeman[12]分析节点中心性的多种方法中, 本文采用式 (1) 来表示节点的中心性, 其中n为社区中总的节点数目, 若在时间t内节点i与节点j接触, 那么at (i, j) =1, 反之at (i, j) =0。与节点i相邻的节点总数小于等于n-1, 因此Ci≤1。

在定义了节点的中心性之后, 就可以利用中心性级别较高的节点进行消息的中继, 但是节点中心性的高低并不能直接决定中继效果的好坏, 往往中心节点本身的属性 (带宽、缓存、能量等) 值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假设一个中心性较高的节点, 它的缓存、能量受限, 那么它也并不是中继节点的最好选择。因此如何在多个备选的中心节点中进行选择, 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引入了多属性决策[13] (MADM) 思想来进行中心节点的选择。通过该理论思想, 能够以一种优化的方法来分配权值以区分感兴趣的属性, 其可简单的表述如下:

1) X= (X1, X2, X3, X4, …, XK) , 表示K个所感兴趣的属性。

2) ε= (ε1, ε2, ε3, ε4, …, εK) , 表示K个属性对应的权值, 其中。

WRACS算法分为扩散和等待两个阶段。在上面的网络模型中, 社区1中的节点S要与社区4中的节点D进行消息M的传递。假设在此时携带消息M的节点A与节点B相遇, 副本数为N, 则有:

1) 若N=1, 则节点A进入等待阶段。节点A缓存消息M直到和目的节点D相遇, 将M交付给D。

2) 若1

通过副本的分配, 节点A将消息M扩散给没有携带此消息的下一跳节点B, 或在扩散过程中直接将消息M交付给目的节点D。

在机会网络中, 节点的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它们的缓存、能量、带宽等属性值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 因此该算法在比较节点中心性高低的同时, 也充分考虑到了节点属性对网络性能的影响。WRACS算法原理如图2所示。

WRACS算法的伪代码描述如下:

3 仿真及结果分析

3.1 参数设置

为了模拟所提出的路由算法WRACS在真实网络环境下的性能, 本文采用ONE[14] (Opportunistic Network Environment) 仿真工具对其进行仿真, 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定义如表1所示。

仿真中主要对以下3种性能参数进行评估:

1) 投递率, 即投递成功的消息与总的消息之间的比值。

2) 平均时延, 即投递成功的消息从源端到目的端的时间之和与总的投递成功消息个数之比。

3) 平均缓存时间, 即所有消息在网络中占用缓存的时间与消息个数的比值。

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从图3中可以看出, WRACS的投递率一直比其他两种要高, 这是因为在消息副本的扩散过程中, WRACS采用的是多属性分配副本的方式, 这在缓存、能量、带宽非常有限的机会网络中是一个能直接影响到网络投递率的关键因素。当副本数为2时, 3种路由方式的投递率相差不大, 这是因为当副本数较小时, 网络的负载也较小, 同时副本再分配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中心性节点副本的再分配往往很小, 因此投递率相差不是很大;而在副本数为6时, 因为中心性节点副本的多属性分配方式, WRACS路由算法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路由算法, 这主要是由于中心性节点分配副本方式的不同, WRACS路由算法在带宽、缓存、能量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进行了副本再分配的原因。

从图4中可以看出, 3种路由算法随着消息副本数的不断增大, 平均时延不断减小。这是因为在机会网络中, 消息副本数越多, 消息能到达目的节点的概率也就越大, 在一定时间内, 成功到达目的地的副本数增加, 因此平均时延也就越低。在WRACS算法中随着副本数的增加, 平均时延减小的趋势越来越小, 直到趋于一个平稳值, 这是因为网络的中心性节点的数目是非常有限的, 当副本数不断增加时, 由于中心性节点携带副本使消息到达目的节点的时间越来越短;当副本数增加到一定的数量时, 中心性节点几乎都进行了副本的再次分配, 因此继续增加副本的数量对网络的平均延时没有太大的影响。在WRACS路由算法中同理, 由于充分考虑了影响机会网络传输效率的多种属性, 进行了副本的再分配, 因此传输效率较高, 平均时延比其他两种路由算法相对较低。

从图5中可以看出, 相对于其他两种路由算法, WRACS路由算法的平均缓存时间最低, 也就是说对缓存资源的占用最小, 这是因为WRACS路由协议副本再分配上与其他两种路由算法不一样;随着副本数的不断增大, 3种路由协议的平均缓存时间都不断减小, 这是因为副本数目越多, 中心性节点得到副本的机会越大, 消息也就越容易到达目的节点, 因此平均缓存时间越来越小。

4 小结

机会网络是一种缓存、带宽、能量严格受限的网络, 其属性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网络的性能, 本文把网络场景划分为不同的社区, 通过节点的中心性与多属性共同作用来决定副本的再次分配以达到优化网络的性能。最后通过ONE仿真软件对3种不同的路由算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算法较其他两种算法能够提高信息的投递率, 减少传输时延及平均缓存时间。在未来的工作中, 将深入分析中心性节点的活动规律, 并把合作机制引入到中心性节点中进行分析验证。

摘要:在社区机会网络中由于网络资源的限制, 节点的缓存、能量、带宽等属性会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现有的社区机会网络路由算法往往只根据节点的中心性级别来进行副本的分配, 而并没有充分考虑上述属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一种结合节点属性与中心性的路由算法WRACS。该路由算法既考虑了影响节点传输能力的各种属性, 又结合了节点的活跃程度。最后通过ONE仿真分析可知, 该算法在信息投递率、平均延时和平均缓存时间等性能指标上都体现出良好的性能。

给孩子创造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 篇8

然而当前,很多人在拼命把孩子往西方送,孩子对自己文化的认同相对较低,这使得孩子跟家庭伦理脱节,跟这个国家很多的传统脱节。作为一名中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化越多、热爱自己的土地越深,就越能受到别人的尊重。

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进程中,每个家庭都可以让孩子接受书香门第的教育。让孩子在玩的时候,就闻到墨香,听到家里人有在唱曲,有人在弹琴,有人在吟诗……每个家庭都可以创造出一个氛围让孩子耳濡目染。比如母亲让孩子去看茶泡出来的颜色,闻闻茶香的味道,品尝喝下去的感觉。母亲再取出茶叶,告诉孩子茶叶产自哪里,该如何种植,怎样去采摘,用什么方式烘焙,每次泡茶应取用多少。这就是教育、熏陶。

另外,家长教孩子学习古典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学一样东西,比如古琴、书法或者茶道。学茶道会早晚通到书法;学花艺早晚会碰到茶。中国文化就是这样融会贯通的。无论是从花艺、书法还是古琴入手,只要选对一个师父,选对一个空间,好好地学一门,整个中国文化的脉络,不出数年都会很精通。学好一门其他的都可以自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

至于国学,从四书五经中挑一部喜欢的读就行。四书五经选《论语》几篇,每天读一篇,或者抄写一遍,也可以在学古琴或学茶道之前去抄一遍。

日常生活也可以演变成一个经典文学。孔子周游列国,他是田野调查家、行动学习家。他提倡户外教学,重视行万里路,他带着学生在游山玩水中学习。他一边行动,一边学习,一边解决困难,所讲出来的每一字、每一句,成为现在的经典。学习这些经典的孩子,需要理解作者当时的经历,就会更容易进入真正的内在世界,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孩子要感受的是父母的爱、家族的传统、这个国家的伦理、国家文化的美好。世界公民教育,是一个可以通过现在的网络达到的,初三以后,孩子可以面对这个世界,因为他已有坚固的内在世界,已将自己的根扎在了中国文化之中。因此,孩子不能缺少文化传统,否则就会失去厚度和底蕴,所谓的反省、批判和继承也必然迷失。

珍惜学习机会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珍惜自己受教育机会,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自觉学习的态度。

(二)知识、能力目标

懂得采用各种合法方式维护受教育权,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身受教育权的能力,增强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三)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了解维护受教育权的方法,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如何维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二)教学难点: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准备

(一)课件制作:搜集图片、制作漫画《学校·寺庙》、链接相关素材

(二)学生准备活动:讲故事、预习本课内容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第一幕:北京大学保安甘相伟蹭课自学考上北大还出了一本书《站着上北大》。第二幕:悬崖小学:四川省凉山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小学。学校建在海拔2800多米的山顶平地上。这座有两栋房子和一小块水泥操场的学校,是周围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学校有80个彝族学生,其中17人住在悬崖下,要爬天梯上学。

第三幕:古代学校只允许富家子弟上学,平民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同学们看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归纳:说的很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简单的八个字但是要做到做好也并不容易。我们与他们相比,上学不用去蹭课,不用爬天梯,每个人都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要幸福很多。这告诉我们学习机会是来之不易的。今天我们能够坐在这么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享受这么好的教学环境。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的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过渡:请同学们阅读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那我们现在就先来一起学习我们的权利。

(二)维护受教育的权利

分析虚线框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分别提问(向新闻媒体求助、教育行政部门、亲人)同学们都很聪明,知道寻找方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归纳:从刚才的法律条文我们了解到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基本权利,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者受到侵犯时,我们就可以采用诉讼或者非诉讼的方式予以维护。

过渡: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现在我们接着来学习去履行我们受教育的义务

(三)履行受教育义务 屏幕显示:

材料一:我国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学杂费、书本费,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材料二:2007年我国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提问:大家有没有在学校寄宿的学生,父母跟读的同学。

父母辛勤劳动供子女读书都不容易,我们应加倍努力学习,报答父母之恩 归纳:

看到大屏幕的这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齐读。

提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是谁说的?(周恩来总理)

教师: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当时他的校长称赞说“有志者当效周生”也就是说我们都应该像周恩来总理学习这种精神。

归纳: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崛起了,而且正在发展壮大。现在不需要大家像我们的革命先烈前辈他们那样去流血牺牲的付出了,我们生活在他们读书学习所创造出来的安逸环境中又应该怎么去学习,去履行我们受教育的义务呢?书上已经给了我们答案,一起来读一下。(64页)过渡:我们在学习中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现在我们前后两排小组讨论一下,如果你遇到了下列问题,你打算怎么办?

问题:做作业时候遇到疑难问题?、上自己不太喜欢的课,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教师:同学们都很认真,现在请先第一小组的小组代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回答:略 教师: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可以跟同学老师请教。积极的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过渡:请看到相关链接。用一句话来概括(活到老,学到老)

归纳:未来的文盲不是不会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们正处于人生旅途的花季,风华正茂,更应该抓紧时间,珍惜学习的机会。在这个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的学习型社会,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教育义务。使自己的生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作为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维护自身的受教育权利,珍惜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也为了中华民族 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五)作业

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写下来下节课一起分享

六、板书设计

珍惜学习机会说课稿 篇10

灵璧中学黄学飞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珍惜学习机会》位于人教版教材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2节。第三单元“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是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的拓展和延伸,与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一道构成本册教材的主体部分,为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作了铺垫。本节处于第六课的第2节,主要依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内容标准部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内容而设计。本节由“维护受教育权”和“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两个部分组成。与第一节“知识助我成长”之间存在因果必然的联系。在懂得了教育涵义和作用,受教育权的涵义,义务教育的涵义和特征之后,通过本节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维护受教育权的方式,如何履行义务教育的义务以及如何珍惜学习机会,也可以说是对第一节内容的深化。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

二、我与他人关系”中:“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目标和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知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要采取各种合法方式予以维护; 明确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制定依据: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侵犯初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如有的家长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的学校随意开除学生。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探究,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通过阅读感悟,创设情境,自我反省等方法,增强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自觉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履行自己的受教育义务的意识和决心;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认同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制定依据:根据现在在初中生中存在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现象,如初中生辍学现象。

教学重点: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教学难点: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但他们对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很模糊,其次,由于各种原因侵害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行为时有发生,而很多未成年人缺乏权利意识,也不懂得如何维权。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维护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说教法

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据此,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探究;阅读材料,感悟道理;创设情境,自我反省等方法

四、说学法

叶圣陶老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所以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同时在对案例分析、阅读感悟、课堂总结的过程中训练归纳概括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招聘广告 导入新课

我设计四个招聘广告,我先让学生谈谈上述材料对自身的启示,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然后我来引导:在当代,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也不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应该珍惜自己学习机会。

(二)案例分析 小组探究

1、学生分析“小梅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案例,引导学生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并指出学生可以选择非讼诉或讼诉方式予以维护。

2、一个学校的学生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除了自己受教育权被侵犯的情况之外,还有以学生整体为单位受到校外社会力量影响,引发学生的思考的探索,以期引起学生对该种情况的关注,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材料 感悟道理 材料见P63(下)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应该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机会;明确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

(四)创设情境 自我反省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行为中不利于学习的行为,使其得到纠正,并指导学生如何做到珍惜学习的机会。

(五)课堂总结 收获盘点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六)巩固提升 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进一步练习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知识运用能力。

六、设计理念

创设活动机会 促进自主学习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活动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躬行此事”、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如果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读多写,那很可能会事倍功半。而在读写过程中加进了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活动方式。

一、演一演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课文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在充满情趣的表演中,学生通过自导自演,从中感受到了语文教材的魅力。

如教学《狐假虎威》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投入到课文中去,体会狐狸的狡猾和神气活现。在“狐狸带老虎到百兽面前走这一段”中,教师并没有采用朗读感悟让孩子理解狐假虎威的“精彩”过程,而是通过角色表演来让学生感受故事情景,感受语文课堂的趣味。在角色表演中,教师主要抓住“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撒腿就跑”这几个词让学生表演,并在表演中交流感受,让学生体会老虎和狐狸此时的心理,把狐狸和老虎的神态表演得活灵活现,再适时地请教一下兔子、小鹿等小动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这样既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孩子的自主实践和体验能力,更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样表演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造的过程。它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激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二、议一议

小学生缺乏持久集中精神的能力。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科学设计40分钟,合理调剂听说读写,以消除学生疲劳厌倦之心理。在阅读教学中穿插讨论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竭力思索,畅所欲言,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快乐的波斯猫》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波斯猫到底快乐吗”展开讨论,学生从讨论中知道波斯猫与燕子、青蛙不一样,它不快乐。在讨论中,学生还能了解到燕子、青蛙为什么快乐是因为劳动创造的,而波斯猫不快乐就是没有劳动。

可见,学生凭借讨论,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还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三、辩一辩

争辩,是教学的一种新机制。它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尽情发挥,在争辩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地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教师在课堂上着意营造适宜的时机,使学生的思维进行交流与碰撞,便会在特定的情境中,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潜心探索,从而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控,使思维更加明晰完善,思维结果更成熟。

四、唱一唱

在教学《鲜花和星星》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让学生一起唱那熟悉而又动听的歌曲——《闪烁的小星星》。学生随着歌声想象,让他们的思绪随着歌声荡漾起来。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学生学习的潜能怎么会不被激发?

用音乐、歌曲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访一访

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比如实习时上的《水上飞机》学习完后,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学生扮演的“水上救护机”、“水上战斗机”、“水上运输机”、“水上灭火机” ……进行采访。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水上飞机的特点,说话才机灵、流畅。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

六、研一研

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在教学《奇异的植物世界》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学得更积极,更主动,首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研究五种植物的奇异特点。然后让学生课后自己上网搜集一些奇异的相关知识,并写成表格。这样学生在自己的研究平台上,尽情发挥,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内容。这样的收集,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

企业保险金策略机会成本研究 篇12

一、保险金策略相关因素分析

其一, 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种类及金额。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种类及金额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保险金费用的归属变化虽然也值得人们关注, 但无论是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零散账户记录, 还是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统一的账户记录, 最终记录于费用类账户的结果没有变, 归属变化没有造成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但是, 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种类、比例、金额等发生变化, 必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本年利润。

其二, 在职职工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是在职职工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与缴纳比例的乘积, 因此, 在职职工前一年月的平均工资即成为影响缴纳金额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因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企业前一年度的经营状况。国家政策稳定, 外界经济状况良好, 企业运作正常, 顺利完成计划任务, 能够按照正常发展趋势进行发展, 则在职职工的平均月工资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其三, 企业运作的内部障碍。职工保险金种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种。其中职工在职期间能够给企业运作造成内部障碍的事件可能性较大的为工伤和生育, 因此本文将工伤和生育的发生率作为企业运作的内部障碍率。这种内部障碍率越高, 企业运作的顺利程度就越低, 本年利润就自然降低。

其四, 企业在职职工的满意程度。每一位员工都是组成企业的独立个体, 企业在职职工的满意程度最为直接地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转的各个环节。而在职职工的满意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如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企业文化、自身价值实现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上的满足。从职工工资和企业所缴纳保险的方面来看, 国家做出决定几次上调企业职工工资, 将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方式从原来的企业缴纳改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缴纳, 建立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等, 均提高了企业职工的满意度。

其五, 折现率。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各种保险金采取按年计划, 分期发放的形式, 虽然可以从静态的角度将不同年份的保险金额汇总进行比较, 但这种方法未考虑通货膨胀和风险等因素, 因此本文利用折现率将不同时间点的金额换算到同一时间点, 这种动态比较的结果将会更加真实。

二、保险金策略机会成本构成分析

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之后, 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能得到的最大利益。企业保险金策略机会成本是企业投入于保险金费用而使企业本年利润降低的金额。保险金作为费用支出最终影响的是企业的本年利润, 费用支出的多少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企业本年利润。将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金额计入机会成本, 将未达到职工100%满意程度的机会利润也计入机会成本。因此, 得到计算机会成本总额的公式, 机会成本=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各类保险的比例×企业缴费基数+ (1-职工满意度) ×企业计划税前净利润 (无内部障碍) , 机会成本终值=机会成本总额× (1+折现率) 终值所在年份-保险金费用支出年份。

三、机会成本评价法应用

其一, 某油田公司保险金策略介绍。某油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由勘探开发、科研设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22家核心企业组成, 是一个以油气生产为主的特大型工业企业。企业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种类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公司以在职职工前一年的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计算公司缴纳保险金额的比例是基本养老保险20%, 基本医疗保险2%, 失业保险2%, 工伤保险0.6%, 生育保险0.8%。公司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金金额为在职职工前一年月的平均工资与缴纳比例的乘积。公司所缴纳的保险费用均一次性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在税前提取。

其二, 机会成本终值计算前提。计算机会成本终值之前需要作一些前提说明, 包括:按照国有大型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准设定折现率8%;计算数据来自于公司1997年~2001年的资料, 因此设定终值年份为2002年;企业内部障碍率与职工满意程度均为调查后的经验数据。

单位:万元

其三, 机会成本终值的计算。公司1997年~2001年机会成本计算过程、机会成本总额及机会成本终值见表1。

其四, 保险金策略分析。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 企业计划税前净利润在五年间均属于上升趋势, 则终值应呈上升趋势变化, 但实际的五年终值变化趋势为下降的趋势。从终值的构成分析得到职工满意度的不同对终值变化的影响最大, 因此从职工满意度的角度对五年终值进行分析, 见图1。1997年, 公司依照国家政策将为在职职工所缴纳的保险种类由两种变为五种, 职工普遍认为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提高, 职工工作的干劲受到了鼓舞,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当年营业利润虽高于上一年度, 但机会成本终值却大幅度减少。1998年, 我国遭受了罕见的特大洪水, 公司所在城市是重点受灾城市之一, 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点特的特殊性, 公司几个重要生产单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职工劳动成果付诸东流, 职工满意度降低, 企业当年营业利润没有完成计划目标, 机会成本终值激增。1999年, 国家对受灾地区的企业给予特殊照顾, 职工恢复信心, 工作态度更加积极向上, 职工满意程度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并且有小程度的提高。企业当年营业利润完成计划目标, 机会成本终值随之减少。2000年, 公司响应国家号召, 按照所在省有关规定, 对公司职工实行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政策, 企业在职职工平均年龄降低, 职工自身的十足干劲明显体现出来, 职工满意程度有所提高。但由于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政策并不针对职工某一独立群体, 有偿解除劳动合同职工与在职职工存在各种密切的关系, 且实行这一政策的实用性还未得到证实, 不少职工的情绪还处于不稳定状态, 因此, 总体职工满意度不会得到太大幅度的提高。随着企业当年营业利润的缓慢增长, 机会成本终值缓慢降低。2001年, 公司对有偿解除劳动合同政策的具体安排事项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职工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复, 满意程度有所提高, 机会成本终值又得到了缩减。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职工满意程度变化是导致机会成本终值变化的关键因素。企业是由员工组成, 企业的运转基于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 企业员工好比机器的零件, 任何零件的不灵活都有可能延缓机器的运转速度, 因此, 只有企业职工均能正常工作, 发挥各自特长, 企业才能大踏步的前进, 提高职工满意程度也就成为减少机会成本的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魏明海、谭劲松:《新世纪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企业职工工伤保险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黑社险 (1998) 30号。

[3]关于印发《黑龙江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 黑劳发 (1997) 233号。

《学习机会的策略》有感 篇13

一是在真学上下功夫。真学,就是要在学习上做到潜心学习,孜孜不倦。这次川大大学培训,学到了以前所没有接触过的新理念、新思维,让我再一次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懂得和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即便是过去懂得和熟悉的知识也有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先进的理念,才能导致先进的管理,而先进的理念和管理又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离开了学习,工作就会失去创新的营养,发展就会缺乏前进的动力。而现实中往往存在着对待学习浅尝辄止,或者摆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树立讲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心智锤炼、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坚持认认真真地学、扎扎实实地学,有时间要学,工作繁忙挤时间也要学。其次,要大力抓好制度建设。通过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有制约力的考评制度,有牵动力的奖励制度,及能保护和推动学习创新活动的机制,来激发人们不断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最终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且发自内心地把学习当作生存的基本需要。再次,关键是要围绕广大医疗卫生行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建设,通过忠诚教育、能力培养、行为训练的培训理念来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二是在真懂上下功夫。真懂,就是在思想上做到把握理论精髓,提高思想素质。无论是对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管理理论,还是法律法规的学习上,作为党员干部都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理解、熟知和阐释上,而是要全面把握其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并且能够掌握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的指导作用。换句话说,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论断的学习,既要做到把握精髓,升华为理性认识,又要入脑入心,内化为思想素质,使自己视野更加开阔,境界更加高远。对管理新理论的学习要通过后期的消化理解、深思熟虑、仔细钻研,就会触发灵感,呈现全新境界,从而产生新思维、新理念。比如:这次安排教授《创新思维》的课程,通过专家讲授,了解自己的思维习惯和定势,发现自己思维习惯的弱点与不足,掌握进行大型组织以控制为先,小型组织以效益为先的理论,充分理解当今我们卫生领导决策与管理理念的不同,出发点各异的思维方式和途径。通过实践训练,达到提高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的目的。王岳教授《医药商业贿赂相关法律问题的澄清》课程给我们一定的启迪,通过对法律法规的学习,面对法律知识及条文的繁杂,我们不可能全面掌握和理解,应把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各项事务的能力作为重点。以案说法,以例释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较强的说服力,从而激发学法、懂法、用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了我们的法律观念。

三是在真用上下功夫。真用,就是要在工作上做到身体力行,建功立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把先进的思想、理念真正转化为实践成果,转化为每个学员自觉行动,转化为我们做人、做官、做事的遵循准则,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力量。比如:这次学习,邀请了中国著名语言艺术大师和礼仪专家李真顺教授为我们进行《领导者语言艺术》讲座,有很强实用价值。领导者语言艺术的关键在于“尊重、沟通、规范、互动”。如何树立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服务意识”?如何提高个人修养与整体素质?如何对照政务礼仪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改善行政执法行为,修正个人不良作风?如何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工作行为,改善并维护政府形象?这些问题都在讲座中给予形象生动地诠释,接下来关键是“悟”和“用”的问题。用先进理念指导实现工作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对进一步增强广大学员的公仆意识,全方位体现执政为民的思想有着积极作用。谈话沟通对于当今时代,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际交往频繁,信息传播加快。在各种场合,不论是开幕致辞,还是主持会议;不论是商务宴请,还是商务谈判;不论是争取合作,还是接受采访;都需要演讲口才与沟通表达。我想,通过真正地把专家的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定能提升公众讲话技能,增强沟通与谈判能力,练就领导力,树立领导形象,塑造个人魅力,进而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与艺术》课程是最值得回味的,他重点给我们介绍了三个方面:领导的定位、领导的规律、领导的职能。在领导的定位这个问题上,彭教授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认识,就是领导要成事不是败事;领导要定事不是办事;领导要带头不是替代。这种简单明了的概括揭示了领导的真谛。领导体现影响力,管理追求执行力。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却对我教育深刻。在我们的中层领导干部中能够做到的实在不多。例如有的领导干工作留尾巴、后患,事情不能办成,反而造成重大损失。重大事项不能当机立断、科学决策,不能进入领导角色,反而事必亲躬、事无巨细,失去了领导职能,使工作陷于被动。彭向刚教授的领导定律,使我深受启发,感想颇多。彭向刚教授提出的领导决策五大特征,也使人耳目一新。

1、决策的互动性。领导者要认识各种角色的互动,不是单方面的决策,要以被领导者的存在而存在。

2、目的的公共性。要以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为目的,而不是领导者纯粹的个人意志为目的,要胸怀远大的理想。

3、过程的规律性。领导者要调查、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此领导者的行为应该是具有高度规律性的行为。

4、地位的高层次性。领导者是高层次的社会管理,而不是一般的执行于落实。

5、分工的特殊性。领导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而不是指拥有特权。彭向刚教授的讲解思路清晰,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使人听后印象深刻,给人留下很多思考。

上一篇:浅谈“如何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下一篇:张艺谋创作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