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上的作用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现在已经普及了,可是我发现不少老师的课渐渐走入了一个怪圈,他们把课件设计得太繁杂,简直把课全都搬到课件上了,一个课件总是要二三十张幻灯片。整堂课下来,学生紧跟着课件的步伐,“问题、思考、讨论、展示、评价”,紧锣密鼓,环环相扣。大家都明白,一堂课四十分钟,时间太紧,哪个环节都耽搁不起,于是乎,“学生看课件,教师放课件”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问题不由得让人去思考,课件对于一堂课的作用,究竟该有多重要?

不妨用“雪中送炭”跟“锦上添花”来打个比方,正常的思路是人们觉得“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一堂课离开课件就不知道怎样上的话,课件对于课堂的意义就成了“雪中送炭”,那么很显然,这个教师完全依赖于课件,而自身对于这堂课很显然不能驾驭,虽然在课堂上把课件演绎得“轰轰烈烈”,可也失去了很多语文课的本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一个成功的语文课件只能是语文课堂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成分,它应该是教师根据当堂课的实际需要,而做的一些有益的补充,用好了,课件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吧。

基于这个认识,我在对课件的处理上就经历过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一个过程。想想看,自己使用多媒体课件也有了十多年了,刚开始课件上只有简单的文字、图片,到后来开始钻研语文课件的制作,就总琢磨着怎样做得非常精彩,慢慢地,加入音乐,动画,视频,终于能将课件做得生动有趣,内容越来越复杂,那时似乎特别有成就感。可到了后来,根据课堂的实际需要,又开始减素材,越到后面减得越多,到现在,就剩下了十张幻灯片左右,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多媒体课件也只是在最需要的时候使用,不可“喧宾夺主”。

比如鲁迅先生的《雪》,是一篇散文诗,描写了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特别是前者,描写得非常优美,是其作品中少见的,所以就想和学生一起去感悟那南方的雪景,体会文本中包含的感情,并以此来启发他们去感悟生活,也即是学习散文的写景抒情。

那么,我的设计思路是,在前中后三个环节分别用课件来辅助教学。首先,用一组雪景图片,配以音乐《我爱你,塞北的雪》,来渲染气氛,导入新课,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多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优美意境。其次是在学生学习文本时,设计配乐朗读环节,悦耳动听的美妙音乐,能带给学生以“具体情感形态”,同时也唤起学生头脑中感情相对的生活情景。最后要完成“写景抒情”这个教学重难点时,让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走进生活,当他们的生活体验被激发时,播放一段教师自己在雪中玩耍的视频,让本堂课的情感交流达到顶点,碰出思维的火花。总的来看,这堂课的课件设计简单而不失精彩,在适当的时候给课堂扇一把火,点燃学生与自己的激情,把课堂变成让学生、老师都快乐的地方。

我想,当语文课件在完成了“雪中送炭”向“锦上添花”的转身后,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那些语文活动,如情景短剧、朗诵比赛等,这些恰恰就是多媒体大显身手的时候了。还有,我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把教师与学生生活中的元素融入语文课堂中也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中,使用视频,播放本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物,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另外,屏幕上出现春节时,东北的哈尔滨举办冰展的图片,出示冰雕作品,再出示海南岛的春节,人们正在游泳、嬉戏的图片,并出示海南岛风景图,由此得出,物候现象的来临的第一个因素“纬度”。通过出示同一纬度的青海省和山东省的自然特征图片,让学生总结其气候特征,由此得出,物候现象的来临的第二个因素“经度”。展示喜马拉雅山脉不同海拔层次的景色,得出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最后一个因素“古今的差异”,就可以运用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最后音频播放课文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文章的内涵。

又如讲解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一课时,如果单纯依靠课文,学生就会缺乏对故事的整体把握,只靠课本中小小的一段解释是不够的,此时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影片片段和图片,再来学习课文中的选段,无疑可以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对人物理解也更全面、透彻,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理解人物和故事情节,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不能走向一个极端,我们应扬长避短,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去精心设计课件,做到适度应用,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从而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摘要:成功的语文课件只能是语文课堂的一个有效的辅助成分,它应该是教师根据当堂课的实际需要,而做的一些有益的补充,用好了,课件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多媒体课件,适度应用

上一篇:中俄贸易结构及发展趋势分析下一篇:论应用数学在信息化技术领域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