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推荐9篇)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篇1

渠县定远乡中心学校  熊良刚

内容提要:主要谈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发展创新思维; 运用电教媒体,开阔视野,增强互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电教、小学数学教学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余年来,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运用电教媒体,从原来的幻灯片、收音机、电视机到现在的“模式三”辅助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和成绩。本文就如何发挥电教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一下个人观点。

一、    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我想,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将要学习和所学知识的产生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兴趣,那么,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兴趣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感受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电教媒体的运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

例如在教学《比多少》时,可以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段动画片吧?(故事导入)老师引导说:我是丁丁,今天要和园园去果园摘果子,小朋友们,你们也想去吗?那就赶快准备好吧!

动画演示:果园里,丁丁很专心地摘果子。

(1)摘下一个苹果,一个梨,老师旁白:“苹果和梨的个数怎么样?”

(2)又摘下一个苹果,一个梨,老师旁白:“苹果和梨的个数怎么样?”

(3)出现一堆苹果和一堆梨,老师旁白:摘下的果子越来越多,现在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吗?

利用多媒体,结合故事导入,并配有轻快、活泼的背景音乐,创设“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二、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化抽象为具体,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在教学中,许多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或者对学生来说是高度抽象的知识,就可以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显示出来,将复杂问题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用传统教学方法,拿一些教具比划演示,总是难以讲清。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模式三教室),自制或下载一段关于轴对称图形的flash动画,比如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并把这个过程保留下来,对折过程中还可以配音乐,促使学生注意力高集中,这样学生可以很容易地建立起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又如教学除法的含义时,对区分除法的两种含义学生理解十分困难。我抓住其本质特征,透过易混之处,用电教手段区分比较,使学生亲自感知,概念掌握是十分清楚的。

讲课时首先设计了两个问题:

①把12朵红花,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几朵?

②有12朵红花,每个小朋友可分3朵,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学生列式都是12÷3,怎样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呢?只靠讲,学生很难理解。只有通过分摆演示才能突破这个难点。在投影仪上师生分别分摆比在讲桌上分摆清晰,可以放大又可看分摆的全过程。

演示中突出本质区别:

①题分时先从12朵红花中取3朵分给每人1朵,再取3朵每人1朵直到分完。突出按份数分一次拿3朵,每人分一朵,保证每人分得一样多。

②题分时,先拿3朵分给一个人,再拿3朵给一个人,直到分完。突出看12朵里有几个3朵,(按一份数分)。

以上方法学生清楚地看到不同的分的过程。突出了同一算式的两种意义。因此,演示教学能紧扣教学重点,难点处也会迎刃而解。

三、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发展创新思维。

为了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的表现力,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生动地再现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我可以先出示火柴盒、牙膏盒、文具盒、木箱等长方体实物,然后用电脑中的“画图”来将它们一一画出来,再用画图软件中的橡皮擦等工具隐去它们的材质、图案、色彩剩下要研究的线性几何图形。在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时,同样用“画图”来着色、闪烁等方式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面、顶点、棱的个数;用三组颜色表示相对面、相对棱,用动画平移的方法将相对的面、相对的棱平移后完全重合,使学生认识到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多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降低了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坡度,通过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反复思索,学生会深刻掌握和发现事物规律,在积极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电教媒体,开阔视野,增强互动。

学校建成校园网和联入国际互联网,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学生通过访问网络上相关的网站获取知识。一方面,学生可以学到丰富和扩展了的书本知识,可以学得更多、更快、更好;另一方面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本身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首先,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其次,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由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被动接受知识的“配角”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主角”,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最后,增强师生交互性。网上交流,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教师在教学中受到了启迪,获得了灵感。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篇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怎样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诱发思维, 使他们想学、愿学。在教学中, 我采用“故事激趣”“以景激趣”“以乐激趣”“以片激趣”等方法,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例如教学《利息的计算》时, 我摄录了一位叔叔到银行取钱 (定期) 的全过程, 并把摄录的过程输入电脑里。在上课时, 我就把这个过程播放给学生看, 学生的视角此时充分得到刺激, 个个认真观察, 兴趣盎然, 情绪高涨。

二、运用电教媒体, 呈现知识的形式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中, 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电教手段, 化静为动, 将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 可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获取新知识。

三、运用电教媒体, 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往往是关键性的知识, 也往往是学生学习的障碍。学生学习知识, 不仅要知其然, 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分数与除法关系》这一内容的例3 (把3 块饼平均分给4 个孩子, 每人分得几块?) , 属于把许多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求每份是多少一类的计算题。学生容易理解用除法计算, 但理解计算结果比较困难, 需要借助图形来说明。为此教者用多媒体显示两种分法:第一种分法是先把每块饼都平均分成4 份, 再把平均分得的12 份平均分成4 大份, 每人分得这样的一大份 (12 份中的3 份) , 相当于一块饼的四分之三, 即四分之三块;第二种分法是把3 块饼看作一个整体, 把3 块饼平均分成4 份, 每份是3 块饼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一块饼的四分之三, 是四分之三块。通过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 学生清楚地看到了两种分法的过程, 也明白了3 除以4 为什么等于四分之三的道理。多媒体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 并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使其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接下来的口述推理过程、比较两种分法以及例3 的引伸题 (将3 个饼平均分给5 个、7 个孩子, 平均每人分得几块) 的解决,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很高的智慧, 全班同学都积极地参加了讨论。

实践证明, 数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它的作用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 只有切实贯彻和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技术, 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纳入整体优化教学中, 才能达到优化数学教学过程, 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要:拓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决定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了课堂的整体效率。

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电教媒体 培养 兴趣 数学课堂

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数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缜密严谨的思维,并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用数学来解释一些问题。如何让学生对数学课有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是教师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形式上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多另一方面来说,电教多媒体也能使得课堂的讲课内容更加多样化,展现形式更加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对数学有一个好的印象,利于今后进一步地数学学习。在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充分地利用多煤体进行教学呢,本文将对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电教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因为其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新颖的形式和东西能够很快吸引其注意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首先从形式上,电教媒体在课堂上的引入能够使学生感到新奇,好奇这样的数学课会与之前有什么不同。其次从内容上,因为电教媒体能够很好地将图像,声音以及动态视频运用到课堂中,大大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一道枯燥的数学题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可以有很多的新的展示形式,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更易产生兴趣。最后,电教媒体的引入促使着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一些改变,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使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成就感,例如,在学习加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动画来展示,有3只鸟在树上站着,这时又飞来5只,让学生通过观察视频来自己出题,更加深刻地理解加法的意义。

二、电教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电教媒体具有形式内容多样化的特点,它在课堂上的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充分展开想像力并發挥创造力,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日常用品上哪些地方是角,让学生通过图片联想生活中的实物来对角这一概念有更加准确和具体的把握。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感到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师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参与问题的解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学习效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电教媒体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内容更加丰富,较之前的板书更加有条理,更加快捷,学生在一堂课上所学到的内容更多,对提高其学习的效率也有一定的帮助。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直观理解数学知识

依据小学生思维特点及认知规律,年龄小知识面窄,感性认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直观,为学生直观的展示在屏幕上,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为学生架设起学习的桥梁。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利用课件展示孩子们在游乐场玩飞机的画面,提出问题: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让学生根据问题先观察:每架飞机上坐了几个人,有几架小飞机?学生回答每架飞机上坐了3人,有5架小飞机。用加法列式:3+3+3+3+3=15一共有5个3。这种有好多个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如:3*5=15或5*3=15。重点是让学生感知相同数相加的特点,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而且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看到的图形是动画的,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巧变题型,可增加课堂容量

要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就要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多样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是学生形成良好数学技能不可或缺的环节。首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出各种形式并且生动有趣练习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来练习,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从而使整堂课的练习得到优化。其次,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练习素材,让教师把数学问题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题意,并灵活地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给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练习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如:我在教学“表内乘法(一)”这一单元是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外,还必须有计划地组织练习,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例如组织“对口令”、“找朋友”、“夺红旗”、“摘水果”等熟记口诀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又如,“开火车”、“送信”、“接力”、“登山”等,这些练习形式既具有游戏性,又便于全员参与。电教媒体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不断使学生更加活跃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中去。

总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在课堂教学时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使教学变得直观、生动、提高学习效率。只要我们教师在充分发挥传统教育媒体越势的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情境,更好地让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动手与动脑、学习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信才.浅谈将电教媒体融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0).

[2]齐翠娟.注重电教媒体的实效性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3).

浅谈电教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篇4

内容摘要:

电教媒体的运用,使得课堂中,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方便、快捷、高效、直观的教学特点,使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情景生动形象,这样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优化幼儿课堂教学结构,延伸了课堂教学,在教学运用中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和用处。

关键词:电教媒体、优化教学、兴趣、效率、方便、理解、选择、注意

电教媒体可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等,包括:视频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摄录机、电脑等等。近年来,我园投入相当的财力配备了许多电教设施设备,这为我们教师利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创设了条件。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结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在教学课堂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电教媒体的运用,谈谈我的做法。

一、提供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技术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各种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教学教学情境,吸引着幼儿,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精力,使他们在轻松的自然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极大地推动了幼儿学习动力。如上小班的语言活动课----《怕冷的大恐龙》,我点击课件,让他们观看生动逼真的大恐龙,好奇的孩子们被吸引住了;接着我启发幼儿发挥想像,恐龙怎样了?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说着,然后我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怕冷的大恐龙》,展示漂亮的背景,可爱的动画,让他们认真而专注观看,而后倾听着故事,很吸引人。幼儿在欣赏过程中就已深深地记住了故事情节,明白了做人要有爱心,相互帮助,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了做运动就不会怕冷的道理。又如小班文学活动《春风》,在讲读全诗后,根据幻灯投影所显示的画面,引导幼儿讲出诗歌,然后按下录音,让幼儿跟着录音试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文字欣赏与投影画面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境下,幼儿读到“春风一刮,芽儿萌发”,同时在幻灯片下看到春姑娘鼓着嘴,轻轻吹拂着地面,想象着地下小小的芽儿,努力着„„一点一点悄悄地拱出地面,绽开出笑脸时,孩子们会感到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这样,通过教师的描述和对画面的观察想象,幼儿一定能入情入境,再通过听录音范读,就能实实在在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妙。电教媒体能把朗诵与理解,朗诵与欣赏,观察与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丰富了幼儿的语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内容,帮助幼儿理解重点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电教媒体的生动形象,它能化静为动,化远为近,使幼儿身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的。幼儿对抽象的知识或概念往往不易理解,而电教媒体能把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变为图文并茂、临其境地直接感受切身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掌握。例如小班科学《小鸡出生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小孩子他们没见过母鸡孵蛋的,不知道小鸡是怎样出生的,仅凭一张挂图老师的讲解幼儿似乎不能完全理解,更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于是我制作课件细致地把小鸡出生的每个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很好地表现出来,幼儿观看动画过程,不然而然地就明白了小鸡是母鸡孵出来的,从而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因此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抽象的知识,幼儿往往因难以正确分析而影响欣赏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课件灵活、形象、直观等特点。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又如幼儿较为感兴趣的美术活动中的手工制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对幼儿进行讲解示范,遇到重点、难点之处,多数幼儿就不能完全理解和看清制作技巧。尽管有时教师示范很多遍,但还是有些孩子不能很好掌握,以致教学目的很难达到。而利用电教手段就轻而易举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制作过程逐一录下,遇到重点、难点处,采用图像放大技巧,将老师的制作方法步骤,清析地展示给幼儿,使幼儿萌发浓厚的兴趣,激发想做的愿望。这时教师采用口授法,就可以轻松的使幼儿明白制作过程,从而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也在幼儿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新的掌握和巩固。

三、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它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意灵活地对画面,进行主动调控,快捷交互,特别是方便播放的功能避免了录音,录相机因倒回播放中断教学、分散幼儿注意力、影响幼儿思维,缩短了教学时间,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例如:中班绘画课《小手变变》,运用多媒体技术后,不但没有因为教师背对学生,会挡住部分幼儿视线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示范存在的图像小、速度慢、涂色费时等现象。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仔细,而且如果幼儿有疑问,计算机还可以再次演示,强化示范步骤。而传统的示范讲解一般需要10-15分钟,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时间可以缩短5分钟左右,这样使幼儿有了更多的练习时间。

四、巩固教学内容,方便幼儿家长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可以实现教学目的,加强教学效果。如中班综合活动课《鞋底的秘密》,最后一环节幼儿印鞋印,要求孩子们在白纸上印上鞋印。为了让幼儿更仔细地观看到同伴的作品,教师利用投影把幼儿作品放大,孩子们观看得非常仔细,说出了各式各样的花纹,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让幼儿进一步巩固、了解鞋底的秘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以前幼儿的作品,常常是展贴在教室的走廊上或教室里后墙上,这样有的家长能欣赏到这些作品,而有的家长,则因为时间的原因,对小孩在园里的一些事情不怎么了解。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配有电脑。而我们幼儿园制作了自己的网站,我们教师通过这个平台,利用数码相机摄取幼儿的作品及幼儿在园生活内容、学习活动的片段,发布到幼儿园网站,这样家长只需轻轻打开电脑,便能欣赏幼儿的作品,了解小孩在园的情况。起到课堂延伸作用。

五、针对教学目标,合理选择媒体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曾经我听过一节大班的音乐欣赏课《梦》,教师所谓的课件只是一幅不动的画面作为背景,配上一点音乐,这课根本没有什么课件内容,电教媒体的使用,对课堂没起到一点作用,只是为了课件而课件走走形式罢了,课件的运用根本没有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针对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合理地选择媒体,找好切入点,适当运用多媒体,同时避免机灌代替人灌。

六、在幼儿园课堂中使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利用电教媒体展现的应该使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注意,变无意为有意注意。

2.教师应注意掌握学生迁移的困难。

当一个画面一个问题播完后,应有一定的时间停留。让学生针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时间的去思索,使幼儿在头脑中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3.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造用多媒体。使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的优势互相补充,发挥更好的优势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结果。

4.灵活的交互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因此课件应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教师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程序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可控性还表现在教学内容、情节、速度能随意改变和设置参数,富有探索性和研究性。

5.提高课件制作水平,精心制作充分体现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优点,弥补传统的黑板教学的不足。切忌走形式。因此要想使电教媒体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及应用水平。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篇5

-南和县闫里乡段村学校  闫密藏

一、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宜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讯”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生光电磁的应用引起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科学事实。

二、本册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

能用感觉器官或借助工具感知事物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自己以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并对实验结果做出科学的解释。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探究任务,能体验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象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按导电性能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以及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方便;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本册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用科学感情。落实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实现本学科的素质。

四、本册的教学方法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搞好各种活动,做好每个实验。

六、学情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35人,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成绩良好,个别学生学习不用功,成绩较差。本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篇6

1. 合理地选择电教媒体。

一是要深入钻研教材, 明确教学目的, 知识的重点、难点, 要解决教学中的是哪些问题;二是要找准实现教学目的, 突破知识重点、难点的方法;三是要分析使用哪些电教媒体最简捷、最合理, 效果最好。在上课前合理地选择好电教媒体,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

2. 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

一是要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 深入分析教材, 哪些内容用, 哪些内容不用;二是教学中, 哪些电教媒体单独使用, 哪些电教媒体配合使用, 怎样配合, 要设计好;三是教学中, 哪些媒体先用, 哪些媒体后用, 教学到什么环节时用, 要用得合理。

例如《月光曲》一文, 体会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思想感情是本课训练的重点。为了突破这一知识点, 可选用幻灯机、录音机。这样学生不仅深入地理解了《月光曲》的内容, 而且懂得联想是由于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 联想要合理, 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声画的同步刺激, 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 也使学生由对优美乐曲的无意注意转变到对画面上盲姑娘陶醉在乐曲中忘我神情的有意注意上来。

3. 合理地操作电教媒体。

一是教学时电教媒体的信息要及时。要紧扣教学环节, 让学生能及时地获得信息, 就会出现冷场, 教学中断, 教学程序脱节, 学生情绪突然低落等现象。这就要求课前准备要充分, 技能要纯熟, 操作要合理。二是教学时, 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质量要好, 如图象清晰、声音清楚等, 让学生较好地、准确地获得信息。

电教媒体的合理运用, 是决定小学语文教学得失的一个关键。在设计电教媒体课件时,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不能单纯地以色彩缤纷的画面, 代替了学生的情感朗读和创造想象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受课件的牵制, 也不能只围着电教平台转,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 多花时间让学生亲近文本, 深入揣摩精彩的语言文字, 通过品读、赏读, 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并学会积累语言, 做到既了解主要意思, 又能悟出道理, 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 存储信息量大, 提供大量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加强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教学, 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打好基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指导下, 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 形成类似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 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2. 电教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课堂电教媒体教学向小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 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想象力, 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 在音乐的带领下, 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 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 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更能体会教学内容, 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 也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与性。

3. 利用电教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 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 它使抽象的概念, 难懂的文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 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 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 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作为小学生, 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 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 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比如对一些诗歌, 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 讲解诗句含义, 再现诗中形象, 并感受诗人的感情, 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 最后要学以致用, 掌握如何欣赏诗歌。这些光从语言上讲,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而言理解上会存在困难, 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 先配乐朗诵, 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 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些词, 以及描绘出的情景, 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 不用教师怎样解释, 就理解了难懂词句以及一个夜行之人的感情。

4.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大信息量,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质量, 也要求有足够的信息量。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因此, 我们就必须不断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 积极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教学设备的步伐, 让电教媒体技术更多地进入课堂。

新教材的使用, 借助电教媒体技术, 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 既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 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 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 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了效率。

摘要:小学语文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魅力, 它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能够使文字变成画面, 抽象的化为形象, 复杂的变得简单, 静态的变为动态, 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将对电教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以便在实际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篇7

[关键词] 新课改;电教媒体;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71-1

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手段,而且激发了学生学校兴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这里就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合理应用电教媒体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存在的局限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利于学生走进情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兴趣,更延缓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其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电教媒体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创了语文教学的崭新局面。多媒体走进了中学语文教学课堂后,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一种教学工具,多媒体之与传统媒体,它无疑是先进而高效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使用是否正确、合理。明确它只是一种辅助的认知手段和工具,必须为我所用,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新课改的实施,要求必须对多媒体合理的使用。在这样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改进。

三、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着重抓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入、讲授与总结这三个重要环节,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激趣导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就如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所教课文的实际情况,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出好的课堂导入,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教学有很多方式方法,现择要介绍如下:1.音乐激趣导入。《卢沟桥烽火》一文记叙的是“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在线了那段令中国人不能忘怀的历史。但是学生里这段历史比较久远,所以为了能使学生进款进入血丝这篇课文的状态,我从先是播放一首《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让同学们跟随激昂的旋律走进那种历史情境,接着我便顺势简单讲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大背景“九一八”。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这段历史的学习兴趣;2.创设情境导入。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

(二)助力讲授。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主题、提示中心的作用;2.借助课件,突破重难点。《黄河的主人》、《安塞腰鼓》等课文,里面包含着丰富的民俗知识,所以学到高潮处给学生播放汹涌黄河之上行进的羊皮筏子的录像,同学们就有一种切身感受,便于理解黄河的主人艄公的高超技能;3.借力多媒体,长文短讲。在学习《天安门广场》理解天安门广场的方位图时,我采用长文短讲的方法,出示天安门的建筑物方位图和一张简易方位图,学生一下子就能理顺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的位置;4.作文课中,唤起学生思绪。有时候,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会在作文课中唤起学生写作思绪,拓宽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欲望。我们班在学习作七《给老师的一封信》中,适时播放学生和老师一起经历过的情景照片,把学生引入情境,勾起温情回忆,拓宽写作思路。

(三)升华总结。课堂结尾往往是总结中心、点明主题、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重要环节,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课堂教学总结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朗读欣赏。如《夹竹桃》一文,总结时适时适度地播夹竹桃的各种形态的图片以及月光下的夹竹桃,让学生欣赏品味夹竹桃的韧性和引人无穷幻想,再通过配乐齐声朗读又把学生带入到夹竹桃旁,使学生对夹竹桃无与伦比的韧性、无与伦比的引人幻想的特点理解的更为透彻,也更深入的理解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

2.巩固升华。如学习《钱学森》一课,讲读后,投映相关影片。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钱学森的科学力量是巨大的,他的爱国情怀是令人刻骨铭心的。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

3.拓展延伸。在学习知识关联性很强的课文结束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此时多媒体课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古诗《示儿》时感受到路由强烈的爱国情感之后,趁热打铁,拓展延伸,出示路由的其他爱国诗篇,为学生们的古诗分类积累理清脉络,也在爱国情怀感染下便于更快的记忆。在学《最后的姿势》时,感受人物形象和舍己救人精神情感升华之后,顺势出示在汶川地震中更多想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使得学生顺畅的积累素材,受到教育。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要讲出语文味的同时还要适时地借力于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厚实后学生的课堂积累,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蔡慧琴,饶玲,叶存洪.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A].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丛书[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4]谭文丽,文莉.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校本研修热点丛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5]崔峦.新课程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丛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电教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篇8

关键词:电教 课堂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136-01

随着现代技术的飞快发展,电教技术媒体也越来越广泛地发挥着巨大作用。电教技术媒体能够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形象直观,能形象具体地将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如何合理使用电教媒体,提高质量呢?下面谈谈我自己的一些做法.

1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索真理的欲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重要,而枯燥的讲解或煽情的演说都无法激发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以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电教技术媒体,教育效果就大有不同。例如,在课文《济南的冬天》中,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借助于多媒体将文字描写得景色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到过济南的学生对济南的冬天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并进而促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为丰富的景色,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暝目感受其中的美景,从而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怀。

2 运用电教媒体,突出形象,化解难点

马克思说,文艺是“根据美的法则而创造的”。古往今来,无数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是从美感出发反映生活,感染读者。在课堂上,单凭口头讲解,往往花费很多时间,言难达意,面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学生感到乏味收效甚微。如果,运用电教媒体,恰当地把直接形象与抽象文字结合起来,通过图、文、声、像,突出形象,强化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化解了难点,能引导学生有效地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提高了审美能力。如在学《社戏》这一课时,《社戏》塑造了双喜和六一公公两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为了把这两个艺术典型形象地再现在同学们的面前,我选用多媒体分别打出了他们的形象画面。当我打出双喜画面时,银幕中呈现出双喜说服母亲和外祖母的画面、组织撑船的画面、组织月下偷豆的画面。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同学们都认真观察画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仿佛已置身于那美妙的画面之中。这时,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再从言行和态度去分析这个人物,使学生自然而然地通过具体情境理解了双喜这个人物性格。这样,克服了教师口头讲析的抽象性和片面性,精简了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重点,化解了难点,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 运用电教媒体,开拓视野,活跃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在着好学渴求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教育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缺少生活阅历,因此,写出的文章普遍存在空泛笼统、言之无物的毛病。怎样突破难关呢?借助电教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它特有的画面语言,生动形象,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感知接受信息的渠道,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和体验方面的缺陷,给学生身临其境之实践机会。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为学生重组和深化理解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例如:采用电教媒体播放一段风景优美的旅游观光纪录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体味,然后让学生简要讲讲自己的旅游见闻,写一篇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以锻炼、提高学生“描写”方式的运用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思维也活跃了,学生的思路由此打开,写作热情也高涨起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因素,也是自主创造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能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勾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探索。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妙的是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效率。如:学习《苏州园林》一课,本文是有关园林说明兼鉴赏的一篇美文,但要从文字的描述上来领略苏州园林的美就很困难,利用多媒体把文字的说明转化为一幅幅真实的园林图片,将学生带入情境,化繁为简,化虚为实,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了,深奥的道理具体化了,增强了直观性,既易于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全体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利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声像结合,超越时空,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恰当运用电教媒体,不但可以加大课堂密度,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解文本难点,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义忠.运用电教媒体资源促进学生课堂自主学习[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12(1).

[2]刘秀梅.做传道授业解惑的优秀教师[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3]中学语文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西师版综和) 篇9

[关键词]小学电教;有效工具;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

一、电教媒体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工具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 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 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 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电教媒体与小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1.教师应首先思考和拟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原则。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找准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的最 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媒体的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自主体求”的愿望非常强烈,从而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使学生感知到了课堂是快乐的、有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新鲜与特别,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2.课件要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教材的重难点。教师要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大胆的利用课件,具体、形象的再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既是知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这一过程。教师 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关注其个性、习惯、兴趣、态度、意志、观念、价值观的培养等。实际上从教学的实践来看,多媒体课件已经从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转变成了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认知工具,具有了“整合”的特征。

它不仅仅是学生无直接经验的客观世界的复现、定格、放大等,更为重要的是整合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的整体内涵,能够寻找到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率和方法,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具有的巨大的潜能和优势的进一步发展。

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前,根据教案精心设计编排了教学软件。虽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教师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短时间里使学生看到清晰的画面、逼真的录像、动听的音乐等避免教师动手操作教具时的手忙脚乱和顾此失彼,从而赢得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现代学生的需要。

三、推动学生积极思维当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

出现障碍,导致学生“思维受阻”时,教师及时使用电教媒体,能帮助学生的思维具体化、角色化、多元化,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从而受到势如破竹、事半功倍的效果。

1.构建学习情境,引发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儿童一般是依靠感性认识转而得到思维能动性的。及 时创设情境,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当讲到 “白 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时, 要求学生感受作者的心情, 这个字好在哪里? 然后问同学“冒”还可用哪些词语来代替,在学生回答可用顶、探等词语后紧接 着提问:

“那么为什么不用刚才说的词语呢?”学生一时议论纷纷,此时播放课 件,让学生从课件中体会到这些字词、语言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热爱,从 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构建学习情境,易于理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含义较深或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理解和认识,借助电教手段能使其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生动有趣,使学 生充分鲜明地感知。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学生对一些鸟的名字根本就没听过,特别对鸟的学名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对文章的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

这时及时出示教学录像,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鸟类,一目了然。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更是将鸟的样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胜似教师千言万语的空洞说明,有助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学生的理解。

四、以多媒体为学习工具,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由于农村学生生活的范围狭小,又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感到写作文 时无话可说。

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这些丰富的 写作素材, 解决了学生"无米下炊"的难题。

多媒体还能展示清晰的脉络(如写 《雨中情》:遇雨一送伞一雨中行一雨中情),有利于学生认知,有利于发挥每个人 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使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学生还能通过网 络实现资源共享。为了写好作文,通过查看资料(图片、文字等),采用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法学习。作文评议时,通过网络的传送,使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主动 性,来为别人的文章进行评改,如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需要添加或删除,哪 些地方需要修改等,而且评改后计算机上不留任何痕迹。

信息技术参与作文教学,革新了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比如有些作文 任务不必让学生当堂完成,可以让学生查资料,可以实地调查访问,可以浏览网络资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

使原本难以说清的重、难点变得好学、好懂。教师也可以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充满欢笑、充 满智趣的学习乐园,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增加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一增进学生兴趣寓教于乐兴趣是个体力求深入地认识某种事物或乐于参与某种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是学习兴趣,即认知兴趣。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列为首要任务。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很难达到很好 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把教学变成艺术,成为一种美的享受。而电教手段在色彩、动画及表 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 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本提供的只是一个不动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而在电教手段参与下的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L OGO”中的绘图语句或用“WINDOWS”中的画笔及“POWERPOINT”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或直接利用“CAI”的丰富直观的画面和图形动画等,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产生良好的视像效果。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骄傲的孔雀》一文时,使用计算机进行动 画设计,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只昂首挺胸、正沿着湖边散步的孔雀,学生通过栩栩如生的画 面可以直观地看到孔雀那副骄傲的模样;然后再通过“WINDOWS”中的声音驱动程序,将喜 鹊的有礼貌与孔雀的骄傲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孔雀的骄傲,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模拟真实环境,情感体验 世间万事,情最动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情感却很丰富。在平时教学中,我们经常把语文当作纯工具性的东西,对语言做静态的分割,做技术上的分析,不注意用语言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郭元祥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

上一篇:生活小事下一篇:信阳团市委权益部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