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规范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ct检查规范

危重症患者CT检查医疗风险防范

【摘 要】危重症患者进行CT检查存在医疗风险,CT室应加强相关危机管理,应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流程,对患者及时科学评估应贯穿检查全过程,形成规范和医、护、技应急团队,加强演练,提高应急抢救能力建设,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提前消除医疗隐患。

【关键词】危重症;CT检查;防范

危重症患者病情复杂多变,年龄不一,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危重症患者包括如下:急诊、ICU(专科ICU、CCU)、神经外科等急危重科室病患,在检查、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事件如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大出血、窒息、抽搐等,机械通气患者,婴幼儿患者,专科认为“危重”的患者,进行CT检查存在医疗安全风险,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者、急性心包填塞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者,腹部闭合伤致血压下降剧烈者,呼吸道梗阻可能呼吸停止者不适宜立即行CT检查。从多年的工作中摸索经验,认为CT室应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管理来预防医疗风险。

1 重视危机管理 危机是指组织因内、外环境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对组织生存具有立即且严重威胁性的情境或事件,即是一种人们不愿面对的、不可预期的、几乎无法控制的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包括危机前预防、危机前准备、危机爆发期应对和危机结束期恢复,简称PPRR管理。CT室应科学制定规范的流程,全程跟踪管理。

2 明确岗位职责 医师:在场监控,指导抢救;冷静处置,及时协调。护士:全程评估,严密监视。积极抢救,充分沟通。技师:迅速检查,果断决策。规范启动,协助搶救。其他人员:服从指挥,各司其职。

3 执行制度、优化流程和预案

3.1执行制度包括CT室相关的管理制度、《CT室核心制度》、《CT室紧急意外抢救总预案、流程》、《CT室与临床科室紧急呼救与支援的机构、流程》、《碘对比剂使用手册》。

3.2危重症患者CT检查流程预:预约、评估与留置针注射、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监测、检查后处理。危重症患者预约时,前台:专科自带监护设备及完善知情同意书,通知护士;注射室护士:准备注射室急救药物,急救设备;技师:合理安排病人顺序,准备快速完成危重症患者。不建议对正在抽搐、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昏迷不醒,甚至瞳孔散大的病人,进行长时间、多部位、多体位、多方式的CT检查。全面评估与留置针注射时,原则是尽量缩短检查前停留、等候时间,注射室护士全面风险评估,全面风险评估包括检查目的、检查所需时间、患者基本状况和可能的并发症、仪器设备状态、所需药品、相关检查中的风险、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何应急对策,根据评估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完成患者评估,不适宜检查患者,通知CT室医师,由医师建议专科先稳定或抢救后再检查,并与专科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沟通,确认完善知情同意书签署,快速建立留置针通道并预备抢救静脉通道,全程跟踪、监测患者直至交班给CT室护士,如发生突发事件,启动应急预案。检查前准备,CT室护士准备好CT间抢救装备(抢救车、吸氧、吸痰装置、电源插线板),协助专科医护人员过床,保证监护仪正常运行及抢救静脉通路,准备患者、各种监护治疗仪器、设备、管路以及抢救装备的抢救空间设置及摆放,技师协调患者检查顺序,CT的准备,值机医师在患者检查前到达检查室,做好快速诊断和抢救准备,评估患者,必要时通知急诊科做好抢救准备及CT室主任。检查过程监测,监护设备显示:血氧饱和度(<90%)、心率(<50,>140)、呼吸(<8,>30)、心电图(VF、PVT、PEA、直线)、血压、呼气末二氧化碳(波形、数值),患者反应: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骤停、紫绀、抽搐、大出血、中重度过敏反应等,患者出现以上情况医护人员相互提醒,及时终止,立即停止对比剂注射、扫描,启动应急预案,立即进行团队复苏,做到分秒必争,通知急诊科,通知科主任,医护技各司其职,医师负责团队指挥、团队复苏质量控制,迅速评估患者意识、呼吸,心跳呼吸骤停胸外按压,下达口头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护士负责通知急诊科、科主任,建立静脉通道,准备抢救药物、执行医师口头医嘱,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记录抢救复苏流程;技师负责管理气道、人工通气,电除颤,交换进行胸外按压,医护技相互配合心肺复苏直至复苏成功,复苏成功病人转至ICU及一步监护治疗,复苏不成功,移交病人给急诊科心肺复苏团队继续抢救。

检查后处理,医师指挥患者撤离CT室,及时阅片,提供检查报告;护士密切观察、评估患者,协助快速、安全过床,患者撤离,待患者撤离后,电话取消急诊科预警,物品归位、记录;技师完成影像图片上传,提供医师及时阅片。

4 强化培训、演练,持续质量改进 医护技人员熟练掌握抢救应急预案,医护技人员联合培训、演练,结合临床病例和演练,深入分析,持续质量改进。

作者:田明辉

第2篇:螺旋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行性

【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统结石行CT检查不同低剂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患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病患选择标准剂量CT检查,实验组病患按照不同体质量分别分为A、B、C组,CT检查剂量分别为50mA、80mA、120mA;对比两组病患检查的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病患的辐射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vo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实验组中B组病患的DLP和CTDvol均小于C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泌尿系统结石病患的临床检查中,通过对患者的体质量进行检测并给予个别化剂量螺旋CT检查,能够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不同低剂量;螺旋CT检查;泌尿系统结石

本研究对我院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病患分别给予不同低剂量螺旋CT检查,试探讨不同低剂量螺旋CT检查在临床检查中的可行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泌尿系统病患纳入研究范围,所有病患均符合泌尿系统结石的诊断标准;全部病患均出现明显的尿急、尿血、腹部疼痛等症状;经告知后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相关文件,研究经我院相关医学部门审批。根据抽签法进行分组,将病患分为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采用德国西门子Sensation64层螺旋CT机。对照组病患选择标准剂量CT检查,病患按照不同体质量分别分为A、B、C组,CT检查剂量分别为50mA、80mA、120mA。对照组中男17例,女8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6.1±2.6)岁。实验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6.2±2.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病患选择标准剂量CT检查,叮嘱病患于检查前30min饮用600mL的清水,扫描时病患取仰卧位,于病患第11胸椎椎体自下而上进行扫描,病患需在曝光前便开始呼吸训练,在病患第一个呼吸中完成扫描;在平扫完成后进行三期扫描,每一期延缓时间:动脉期30s,实质期90s,排泄期10min。并给予病患静脉注射碘普罗对比剂,注射速度控制在3~4ml/s,按照患者体质量将剂量控制在1.0~1.5ml/kg。排泄期CT扫描仪参数设置:电压120kV,电流90mA,层厚5mm;选用充足模式,床速39mm/rot,层厚0.625mm,淮直64×0.625。X线管旋转一周时间为0.33s,螺距0.9。

1.2.2实验组实验组病患按照不同体质量分别分为A、B、C组,CT检查剂量分别为50mA、80mA、120mA,具体操作方式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病患检查的辐射剂量:辐射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vol)。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

2结果

2.1对比两组病患检查辐射剂量见表1。

3讨论

泌尿系统结石是指由于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前列腺增生等原因致使病患机体内肾组织代谢功能异常形成的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结石若未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将会对肾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出现肾脏器官功能衰竭,发展为尿毒症[1-3]。螺旋CT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图像高清、检查结果较精准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能够较快的完成检查,避免了检查时间长延误病患最佳救治时间。由于在螺旋CT检查中会产生一定的辐射,从而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本研究中,通过调整不同体质量所需的X线剂量,使受检病患在检查过程中所受到的辐射量有效降低,在保证检查可靠性的同时,也加强了检查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病患的辐射长度乘积(DLP)和CT容积剂量指数(CTDvo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中B组病患的DLP和CTDvol均显著小于C组(P<0.05),说明低剂量螺旋CT检查能够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病患身体的不利影响。但在检查过程中需注意:检查时需将穿戴的金属物品去掉,对于体内存在金属钉的病患可能对检查結果造成偏差。综上所述,根据泌尿系统结石病患体质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X线剂量,能够在保证检查结果准确性高的同时,减少辐射量,使检查方式更为安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付晓华.低剂量螺旋CT在上尿路结石诊疗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4):646-649.

[2]胡敬花.个体化低剂量CTU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9):56-59.

[3]虞晓明.多层螺旋CT平扫联合尿路重建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及其征象用于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9,21(7):1071-1073.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734000

作者:魏铭 李静

第3篇: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

[摘 要] CT检查技术常规实验教学由于设备价格昂贵、数目配置稀缺、占地面积大,且具有潜在的电离辐射损伤危害,实验教学开展难度大。作者团队采用虚拟仿真开展CT检查技术实验教学,通过对参与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学生的访谈及问卷进行分析,提出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通过开展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可以自主获取CT检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体验医学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同时还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是自主探究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体层成像

[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技术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核心技术之一,但由于CT设备价格昂贵、数目配置稀缺、占地面积大,且具有潜在的电离辐射危害,加之临床CT检查工作繁重,CT实验教学开展难度大,国内大多数高校以开展CT臨床见习代替实验教学。临床见习教学以“现场观摩”及教师讲解为主[1],对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较小[2]。

虚拟仿真是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采用3D建模、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搭建的一个与现实环境相似的虚拟环境,没有传统的实验教学器材,通过在计算机上用仿真软件模拟现实的效果和实验条件。学生在预先设定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操作,感受虚拟环境及实时交互反应的逼真性[3]。虚拟仿真具有交互性、构想性等特征,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概念直观化等优点,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医学实践操作教学[4-6],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学系在课程改革和课堂革命的理念下,运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虚拟仿真教学软件,用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CT检查技术实验教学实践。

一、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安排

根据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我们拟定颅脑CT检查技术、胸部CT检查技术、腹部CT检查技术及四肢脊柱CT检查技术等4项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线上自主学习1学时,主要内容包括虚拟仿真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说明、虚拟仿真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报告作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1学时,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上课,每次最多可供60名学生同时上机实训操作,在每次实验课程结束一周内完成实验报告。

二、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流程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前,教学秘书在开学一周内将虚拟仿真实验室使用注意事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使用说明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负责每一项虚拟仿真实验的教师在实验课前一周将虚拟仿真实验的基本要求和实验报告作业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线上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并完成,占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纳入最终实验结业考核。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中,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动手操作,完成CT检查技术,基本步骤包括:开机准备、患者准备、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图像后处理及胶片打印等。学生在“练习模式”下,可以自己探索完成以上步骤,实验结束后,系统可以对每一步进行评分,学生可以反复多次练习。如果某一部分掌握不好,可以在相应的操作部分针对性练习操作,直至学习满意。课后可以在网络支持的环境下,远程访问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再次进行学习巩固。在“考核模式”下,教师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同时可以对CT虚拟仿真进行管理,可在考核模块添加任意一项CT检查技术的考核,同时可查看学生考核信息(如考试时间、成绩、操作步骤)。管理员可以实现对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及班级管理,统计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学生的学习时长和实践成绩等。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后,教师针对实验教学情况,布置实验报告作业,作业内容主要针对CT检查前准备工作、CT检查的注意事项、CT检查的扫描范围、CT检查的曝光参数、图像后处理及胶片制作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对CT检查技术的理解和临床思维培养。鼓励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远程登录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再次温习实验内容,思考CT检查技术中容易出现的不规范或者错误的地方,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的优势

采用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教学软件进行实验教学,一方面,可以加强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能为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供机会和条件,提高学生临床技能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避免了以患者为教学案例带来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虚拟仿真实验的实现将有效缓解高校在实验场地和实验器材等方面普遍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能够突破传统实验对“时、空”的限制,并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虚拟仿真教学弥补了传统医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解决标准化演示操作与顺序性、程序性、规范性问题;解决实验教学与考试考核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目前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成为未来卓越医务人员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技术保障。

通过虚拟仿真来模拟整个CT检查过程,不但可以实现无辐射操作,而且给学生创造反复、多次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虚拟仿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仿真过程,有助于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学生理解掌握CT检查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再结合课堂理论教学,与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融合,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践技术的新时代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7]。

四、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近几年新兴的教学模式,在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中,可以解决CT设备价格昂贵、数目配置稀缺、占地面积大等问题,同时实验时不会出现电离辐射损伤,是一种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但通过对参与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学生的访谈及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虚拟仿真度低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软件,包括虚拟CT设备软件系统、操作的人机交互界面、控制虚拟场景内CT设备及放射科CT检查室的操作环境,以上项目虚拟仿真度的要求高,尤其是高度仿真CT设备、CT检查环境和CT检查流程,其成本高、难度大。如果虚拟仿真度低,会造成学生体验感差。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习主动性就会受影响,最终影响实验效果。

(二)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教授方式

在虚拟仿真实验中,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等学习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虚拟仿真实验前,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提前准备好线上学习资料,提前了解学生情况与需求,做好学习引导与问题思考,在实际虚拟仿真实验时,还要注意观察虚拟仿真实验效果,做好教学记录及教学反馈。但受传统临床示教教学的影响,部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还是采用讲解式教学,没有积极采用新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思维,使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无法达到最优效果[8]。

(三)虚拟仿真软件交互简单

虽然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发展迅速,受到众多学者和教师的研究和关注,但虚拟仿真软件的交互性设计较为复杂。在实际的虚拟仿真软件设计工作中,交互性设计的难度高、成本大,对计算机配置的要求高,导致大多数虚拟仿真软件交互性不强。目前虚拟仿真实验面临着交互简单、吸引力差等诸多问题,使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效果不理想。以CT检查技术为例,多表现为学生只能单纯跟着设计的流程实验下去,如果与原本设计的实验步骤或者实验脚本不一致,将提示错误,过于机械化。另外,还存在关键步骤中扫描范围很难与最终呈现的扫描图像交互、相应的操作很难和相应的输出结果交互等问题。

(四)虚拟仿真的案例教学设计薄弱

为了便于标准化教学和考核,降低软件开发难度,目前主流的虚拟仿真的设计是基于标准检查流程和标准检查案例设计。虚拟仿真的病例相对比较固定,甚至很多设计是单一的標准病例,没有出现临床个性化病例和特殊意义的病例,导致学生学习每次学习到的病例重复,学习积极性下降。

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教学问题,一一对应做出以下改进。

1.设备的仿真要做到外形相似,是最基础的要求,更高的要求是将核心功能做到相似。CT虚拟仿真软件仿真度制作中难度最大的是一些联动效果,比如扫描范围与呈现图像的联动。操作者与检查者的对话,以及检查者的形态与动作都会影响着整体软件的仿真度。通过软件开发人员与专业的CT技术人员、实验课程教师的积极沟通和改进,不断提高虚拟仿真软件的仿真度。

2.对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尤其是对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手段进行培训、训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需要对软件熟悉、对计算机操作熟练,同时还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虚拟仿真教学相结合,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3.通过对学生使用体验调查,合理设计虚拟仿真实验的交互流程及交互方案,能够为使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学生提供多种互动模式,可以设计外延的硬件设置,让学生可以通过硬件有更加顺畅的操作和愉悦的体验。

4.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典型案例、疑难案例及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申请单信息、扫描信息和扫描流程信息等,可以用图像、文字、音频或视频的形式呈现。将案例库建设与虚拟仿真平台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多种案例的练习,达到临床胜任力培养的要求。

最后,改进虚拟仿真教学效果评价的方式,学生在完成虚拟仿真实验后,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及小组讨论,完成实验报告。教师对学生提交的实验方案、实验汇报、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等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知识应用与自主创新能力[9,10]。

结语

2017年,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中,鼓励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不断加强高等教育的实验教学建设与应用,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实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

构建虚拟仿真的CT检查设备、检查环境和检查病例等[11],可以培养学生医疗安全观念和实践操作技能,同时还可以在线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学生在线自主练习、操作轨迹全程记录、错误分析统计等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12]。

总之,开展CT检查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可以自主地获取CT检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体验医学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同时还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是自主探究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等.计算机体层成像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1):41-42.

[2]肖进莲,王映月,邹亮,等.医学生临床见习现状调查及解决途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6-8.

[3]吴静,李新华,刘娜,等.传染病相关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况及应用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5):5-8.

[4]邹岩,唐子圣,陶丹英,等.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应用于口腔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3):319-322.

[5]袁重阳,王晓燕,董艳梅,等.数字化虚拟仿真培训系统用于髓腔冠部预备临床前教学的效果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5):479-484.

[6]陈曦.眼科學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7):271-272.

[7]王紫薇,陈国勇,蔡磊,等.医学影像技术虚拟仿真教学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1):80-84.

[8]徐诗瑶,乐涛.免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36):387-388.

[9]谢桂珍,黄文文,董缪武,等.基于虚实结合的病理学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7):96-98.

[10]杜坤,傅媛媛,郭宾会,等.虚拟切片系统在植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20,37(2):107-109.

[11]吕秀玲,平学军,李炯,等.虚拟仿真CT技术智能训练系统在医学影像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5):100-103.

[12]侯建林,王韵,蒲丹,等.新形势下对我国临床医学教育的反思[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21,41(3):197-200.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T Examination Technology

XIONG Ying1, 2, YU Ren-qiang2, 3

(1.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ongqing General Hospital,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ongqing 400013, 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3.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

Key words: virtual reality; experimental teaching;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computed tomography

作者:熊英 郁仁强

第4篇:CT检查规范及流程

CT检查规范及流程(诊疗常规)

第一节

CT室规章制度

预约常规

1. 预约时首先应仔细阅读申请单,熟悉病人的病情,了解其检查部位与检查要求。按不同检查部位的具体要求,核对申请单内容是否合乎标准,并将申请单补充完整;

2. 嘱咐病人来检查时携带有关的病史资料,如既往的病历、超声、X线、放射性核素、MRI和以前作过的CT检查等各种资料和照片,以备参考;

3. 预约时应视病人病情的轻重缓急而定检查顺序,优先安排急重病人;

4. 发给附有“病人须知”的预约单;

5. 需要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询问其有无过敏史,了解其心肾功能,记录于检查申请单上,并向其解释签署《接受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志愿书》的要求;

6. 需要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要求其家属陪同来检查。危重病人需要有关医护人员监护;

7. 对于部分儿童或神智不清、检查不合作者,应通知其检查前使用镇静剂或作基础麻醉;

8. 胸部或腰椎间盘CT扫描的病人,要求检查时带一周内拍的胸部或腰椎正侧位片来;脊椎外伤作CT扫描的病人,要求检查时带三天内拍的脊椎正侧位片来;腹部或/和盆腔CT检查的病人,要求其一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品,不做胃肠钡剂检查。已作钡剂检查者,须待钡剂排空后再行检查;

9. 询问并登记病人的通讯地址、电话号码或转诊医院的地址和住院号。

接诊常规

1. 登记员将当天预约好的申请单预先交给医师;

2. 医师应仔细阅读申请单,熟悉病人的病情,了解其检查部位与检查要求;阅读病人所带来的病史资料和超声、X线、放射性核素、MRI及以前作过的CT检查等各种资料和照片。审核申请单并根据检查和诊断要求将申请单和病史资料补充完整;

3. 需要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应提前作好碘过敏试验,并请家属在《接受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志愿书》上签字;

4. 医师根据临床的要求和疾病诊断的需要制定扫描计划,包括扫描前的准备、扫描体位、范围、观察野、层厚、间隔和X线剂量等;同时确定增强扫描病人使用造影剂的种类、剂量和注射方法。

CT扫描前准备常规

1. 预先让病人了解检查过程,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向作胸、腹部CT扫描的病人耐心陈述屏气的重要性,并训练1~2次,直到病人掌握要领为止;

2. 扫描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金属或其他高密度物品;

3. 眼眶CT扫描前嘱咐病人直视前方,闭上双眼,扫描时不眨眼或动眼;

4. 喉部CT扫描前嘱咐病人检查过程中不作吞咽动作或咳嗽; 5. 胸、腹部,盆腔和胸、腰椎CT扫描者应将双手上举抱头; 6. 腹部 、盆腔CT扫描或其他部位需作增强CT扫描者于检查前须空腹4~6小时;

7. 腹部和盆腔CT扫描者应于扫描前口服1.5%~2%复方泛影葡胺500~1000ml,造影剂的服法和剂量因部位而异; 8. 腹部CT扫描者如扫描前有腹痛或腹泻,应在无禁忌征的情况下,适量使用止痛药或解痉剂,以减少肠蠕动所产生的伪影;

9. 盆腔CT扫描前应嘱病人饮水,待膀胱胀满后再检查。如为女性已婚病人,扫描前应放置阴道塞子。对直肠和乙状结肠病变,检查前应清洁灌肠,再用生理盐水或1.5%~2%复方泛影葡胺150~300ml保留灌肠。

扫描常规

1. 检查过程中值班医师应根据图象显示情况指导技术员,是否增加扫描层面或改变扫描体位;是否要作增强扫描以及扫描是否已完成;

2. 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前必须再次核实病人碘过敏试验是否为阴性,应履行的手续是否齐全。核实病人确无禁忌征后方可注射造影剂。心、肝、肾功能不良者、婴幼儿和老年病人应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射造影剂时和整个检查过程中,医师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上述反应,立即组织抢救;

3. 如为复查,应尽量采用同前次一样的显示野扫描,以资对比; 4. 技师应认真作好扫描记录。

照片常规

照片是CT扫描的永久性记录,图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因此要求照片图象清晰,对比度好,能满足诊断要求。

1. 照片前医师应协助技师选择适当的窗宽和窗位,必要时医师应亲自照片;

2. 照片时一般根据解剖顺序排列,有时也可以按扫描时间顺序排列;

3. 应将病变大小、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CT值等测量数值标示于图象上,并照相;

4. 复查病人照片时应尽量与前次的窗宽、窗位一致,以便对比; 5. 对于细小结构或病变应加照放大像;

6. 照片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保存,另一份给病人或临床医师。

报告书写常规 1. 逐项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病床号、CT号、检查日期和报告日期。急诊病人尚应填写检查时间和报告时间(具体到小时与分钟);

2. 写明片序、检查部位和方法,包括扫描范围、层厚、间隔、所用造影剂名称、剂量和给药方法;

3. 报告内容要分清主次,描述有一定顺序。先描写主要病变,包括病变部位、形状、境界、大小和密度等,接着描写病变对周围的影响。如有增强扫描,再描述增强后病变的变化。最后描写其他与主要病变无关的所见和有鉴别意义的征象; 4. 恰如其分地作出结论。

CT检查基本方法

1. 普通CT扫描(平扫):先扫侧位或正位定位像,再确定基线、扫描范围、显示野、 层厚、间隔和X线剂量等技术参数,然后完成扫描。

2. 增强CT 扫描:所用造影剂为水溶性碘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分别为60%复方泛影葡胺和300mgI/ 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碘必乐等),用量为1.5~2ml/kg(毫升/每公斤体重),一般成人总量为100~150 ml。目前大部分医院使用团注动态扫描,即经静脉一次快速注入造影剂全量,注射完毕后立即行快速连续扫描。动态扫描又分为进床式动态扫描和同层动态扫描。前者以发现病变为主要目的,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脏器(如肝脏)。后者主要研究病灶的增强特性,鉴别其特性,常应用于肝癌、血管瘤和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

3. 造影CT检查 :先作X线造影后再行扫描。如脑池造影CT(CTC)、胆囊造影CT、肝动脉造影CT(CTA)、经动脉门脉血管造影CT(CTAP)、脊髓造影CT(CTM)等; 4. 特殊检查:

(1) 冠状面扫描:一般用于头部扫描,病人仰卧或俯卧,头部尽量后仰或前伸,扫头部颅侧位定位象。确定基线,使其与听眦线(或鞍底)垂直,层厚与间隔视具体部位而定;

(2) 薄层扫描:层厚小于5mm的扫描。可用于小器官、小病变或细微结构的显示和图象重建;

(3) 重叠扫描:间隔小于层厚的薄层连续扫描。可减少小病变的漏诊,尚可用于图象重建;

(4) 靶扫描:对小范围兴趣区的放大扫描。放大的重建图象因仍保持普通图象象素而具有较好的空间分辨率。用于岩骨、蝶鞍和肾上腺等小结构和小器官的检查;

(5)压颈扫描:将血压计带缠于病人颈部,加压至40mmHg(5.33kPa), 再行横断面扫描。主要用于眶内静脉曲张的检查;

(6) CT导向穿刺活检:用于抽吸少量组织作细胞学检查,取得病变的细胞学诊断。

第二节 CT造影剂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

及其预防和处理

CT造影剂毒副反应的临床表现

CT造影剂的毒副反应可分为轻、中、重三类,其主要临床表现如下:

1.轻度反应 有全身热感与发痒,结膜充血,少量红疹,头痛头晕,喷嚏咳嗽,恶心呕吐等;

2.中度反应 全身出现荨麻疹样皮疹,眼睑、面颊、耳部水肿,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发音嘶哑,肢体抖动等;

3.重度反应 面色苍白,四肢青紫,手足厥冷,呼吸困难,手足肌痉挛,血压骤降,心搏停止,知觉丧失,小便失禁等。

CT造影剂毒副反应的预防

1.对每一个需作增强扫描的病人均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高危因素,以便选择应用造影剂及预防药; 2.可在造影前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为了提高预防效果,对于个别可疑高危病人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前给予口服扑尔敏 4mg和强的松10mg;

3.心脏和肝、肾功能有损害者应尽可能予以短期纠治后再作增强扫描。上述病人、婴幼儿和老年病人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4.注射造影剂时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一旦有反应,立即停止注射,进行抢救,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关键。

CT造影剂毒副反应的处理

1.轻度反应:应使病人安静休息,吸新鲜空气或给氧,并观察发展动态;检查结束后大量饮水,服用扑尔敏或苯海拉明,或再次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 2.中度反应:

(1) 对于无高血压、心脏病和甲亢的病人用肾上腺素0.3~0.5ml皮下注射;

(2)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或氢化可的松50mg;

(3) 静脉点滴氢化可的松100mg加5~10%葡萄糖盐水;

(4) 给氧;

(5) 注意保暖;

(6) 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支(1mg)做喉头喷雾。

3.重度反应:

(1) 同上述方法处理,并立即通知有关专科或急诊科参加抢救处理;

(2) 对血压下降、心跳微弱者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拉明、新福林、多巴胺等,必要时另开一条静脉,点滴5%碳酸氢钠250ml;

(3) 对喉头水肿严重,窒息、青紫者应考虑做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CT室登记、统计和病例追踪等与传统X线室相同。

第三节

传统CT检查 头颈部CT扫描 颅脑CT扫描

【 适应征 】

1.先天性颅脑发育不全; 2.颅脑损伤; 3.脑血管病; 4.颅内肿瘤;

5.颅内感染性疾病;

6.髓鞘形成异常和脱髓鞘疾患。 【 禁忌征 】

平扫一般无禁忌征,但颅内有金属异物时,可因金属异物伪影影响图象质量,而无法作诊断。增强扫描禁忌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普通扫描(平扫)

(1) 横断面扫描:

1) 病人仰卧,头摆正,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 2) 扫头颅侧位定位像;

3) 以听眶上线为基线向上扫至头顶;层厚8~10mm,间隔8~10 mm,一般扫9~12层; 4) 对小病灶可做2~5 mm层厚的薄层连续扫描或重叠扫描

(2) 冠状面扫描:

1) 病人仰卧或俯卧,头摆正,使人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头部尽量后仰或前伸; 2) 扫头颅侧位定位像; 3) 扫描线与听眦线垂直;

4) 层厚和间隔与横断面扫描相同。 2.增强扫描:

(1) 对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应了解其有无过敏史和高危因素,向其说明增强可能出现的问题,征得病人同意,并签署《接受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的志愿书》;

(2) 于造影前3日内作碘过敏试验,静脉注射30%水溶性碘造影剂1ml,观察15分钟,无反应方可作增强扫描;

(3) 对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应要求空腹,检查前4~6小时禁食。

增强扫描所用的造影剂为水溶性碘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前者为60%复方泛影葡胺,后者为300mg/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碘必乐等)。小儿用量按1.5~2ml/kg体重计算,成人一般为60~100ml。常规使用静脉团注法,即将预定剂量的高浓度造影剂加压快速注入肘静脉或前臂的静脉,给药后立即进行扫描; 3.照片窗宽、窗位:W90~100Hu L35~50Hu。

【 注意事项 】

1.头部位置摆正及制动极为重要,对躁动或不合作的病人可用制动带固定。如无效,应请临床医生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或作基础麻醉。如仍难控制活动者,应暂缓检查;

2.对急性颅脑外伤、急性脑卒中、先天性颅脑发育不全可只作平扫;对疑有颅内转移性肿瘤、颅内肿瘤术后复查或只有增强扫描才能显示病变的病人可只作增强扫描;一般病人常规先平扫后再作增强扫描;

3.为减轻造影剂毒副反应,增强扫描前可静注地塞米松10mg,为了提高预防效果,对于个别可疑高危病人可于静脉注入地塞米松前服用扑尔敏4mg,强的松10mg,以加强预防效果;

4.对于高危病人(包括肾功能减退、哮喘、荨麻疹、多种药物过敏、糖尿病、失水状态、心脏、肝或肾功能损伤者、60岁以上老年人及1岁以下婴儿等)应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但非离子型造影剂并非绝对安全,故使用时亦应注意观察,不能麻痹大意。

垂体和鞍区CT扫描

【 适应征 】 1. 垂体瘤;

2. 鞍区其他肿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生殖细胞瘤、脊索瘤、软骨瘤、畸胎瘤、动脉瘤、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等); 3.鞍区感染性病变。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冠状面扫描:

(1) 体位同颅脑CT扫描;

(2) 摄取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基线与听眦线或鞍底(垂体微腺瘤时)垂直;

(4) 扫描范围:前床突至后床突,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扩大扫描范围;

(5) 层厚、间隔均为3~5mm,显示野160~180mm;

(6) 照片窗宽,窗位:W240~320Hu L 35~50Hu。 2.横断面扫描:

(1) 体位同颅脑CT扫描;

(2) 扫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平面平行于鞍底;

(4) 扫描范围:自鞍底至第三脑室水平或后床突(用于检查垂体微腺瘤);

(5) 层厚、间隔均为3~5mm,检查垂体微腺瘤层厚应小于3mm,最好作重叠扫描(如层厚2mm,间隔1mm),显示野160~180mm;

(6) 制定好扫描计划后,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立即进行序贯动态扫描;

(7) 作冠、矢状面图像重建并摄片。照片窗宽、窗位:W220~280Hu L30~50Hu。

3.增强扫描:对脑垂体病变一般不需要平扫,直接行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冠状面扫描应常规摄取骨窗片以显示鞍区骨质有无改变。骨窗窗宽、窗位:W1200~2000Hu L150~250Hu。

后颅窝及桥小脑角区CT扫描

【 适应征 】 1.听神经瘤; 2.脑膜瘤;

3.三叉神经鞘瘤; 4.室管膜瘤; 5.化学感受器瘤; 6.脑干肿瘤; 7.表皮样囊肿; 8.蛛网膜囊肿。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检查。

【 操作要点 】

1.常规用横断面扫描:

(1) 体位同颅脑CT扫描;

(2) 摄取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基线:与听眦线成向足侧20°角;

(4) 扫描范围:自颅底至天幕;

(5) 层厚、间隔均为5mm;

(6) 摄片时常规照软组织窗,照片窗宽、窗位:W120~150Hu,L35~40Hu,两侧内听道区域照骨窗显示骨质有无改变,骨窗窗宽、窗位:W1000~2000 Hu,L200~250Hu。 2.增强扫描:同颅脑CT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同颅脑CT扫描。

颞颌关节CT扫描

【 适应征 】

1.先天性发育畸形;

2.外伤、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病等); 3.肿瘤性疾病。

【 禁忌征 】

无特殊禁忌征。 【 操作要点 】

1.常规作横断面扫描;

(1) 病人仰卧,体位同颅脑CT扫描,使其听眶下线(即外耳道上缘至眶下缘的连线)与台面垂直;

(2) 扫头部侧位定位像;

(3) 在侧位定位像上,确定扫描平面,使基线平行于听眶下线,自下颌关节盂顶向下颌方向扫描,层厚和间隔为1.5mm,连续18~20层,上下范围约3cm。扫描野160~180mm;

(4) 可以选择性应用冠状位和准矢状位;

(5) 照片窗宽、窗位:软组织窗W 300~400Hu L 30~50Hu,骨窗 W1000~2000Hu L150~200Hu。

2.增强扫描:对怀疑炎症或肿瘤的患者,可作增强扫描,方法同常规颅脑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1.检查时嘱病人勿讲话;

2.注意应用高分辨率技术,即用512×512矩阵,骨算法; 3.摆位时应注意两侧对称。

眼和眼眶CT扫描

【 适应征 】 1.眼眶内炎症;

2.甲状腺性眼球突出;

3.血管性疾病(如血管瘤,淋巴管瘤,静脉曲张,颈动脉-海绵窦瘘); 4.肿瘤(包括眼球肿瘤,眼眶内球外肿瘤,眶壁和副鼻窦肿瘤); 5.眼眶外伤和异物; 6.视网膜脱离。

【 禁忌征 】

无特殊,同颅脑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横断面扫描(为常规扫描方法)

(1) 仰卧位, 头部摆正固定,体位同颅脑CT扫描;

(2) 作头部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平面:

1) 与听眶下线线平行;

2) 平行于前床突(或鞍结节)-眶下缘连线。

前一扫描平面适于检查大部分结构,为常规采用方法;后一扫描平面使视神经在同一层面显示。此外,由于幼儿视神经管与颅基平面交角较成年人为小,检查视神经管时扫描平面以与颅基平面呈-10°~-20°为宜;

(4) 扫描范围:包括眶上下壁和邻近范围;

(5) 层厚3~5mm,间隔3~5mm,连续扫描,显示野(FOV)160mm;

(6) 照片时应包括软组织象和骨窗象,前者窗宽为300~400Hu,窗位为30~50Hu;后者窗宽为1500~3000Hu,窗位为100~200Hu。 2.冠状面扫描(非常规扫描方法)

(1) 当病灶位于眶上、下壁时,为更好地显示眶壁骨质破坏情况,可使用冠状面扫描方法;

(2) 体位同颅脑CT扫描;

(3) 扫描基线与听眶下线垂直;

(4) 扫描范围:从眼睑至眶尖或中颅窝;

(5) 层厚、间隔与横断面扫描相同。

3.增强扫描:对肿瘤、血管病变和有颅内侵犯病例,常规作增强扫描,方法同颅脑增强扫描。

4.压颈检查:眶内静脉曲张需行压颈检查,将血压计袖带缠于患者颈部,摆好位置,加压至5.33Kpa(高于静脉压),再行扫描检查。

【 注意事项 】

1. 扫描过程中嘱咐患者向前凝视不动,以保持眼球固定; 2. 如要检查眼球和视神经的细小病变,可用1.5~2mm薄层高分辨率CT扫描。

耳和颞骨CT扫描

【 适应征 】 1.先天畸形; 2.外伤; 3.肿瘤;

4.炎症性疾病。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横断面扫描(主要显示外耳道前后壁,锤砧关节,鼓室的前、后、内、外侧壁,乙状窦壁及颞颌关节);

(1) 体位同颅脑横断面CT扫描;

(2) 摄取头部侧位定位像;

(3) 以听眶上线为扫描基线;

(4) 扫描范围:自外耳孔中心向头侧15mm;

(5) 层厚和间隔均为1~2mm,显示野(FOV)16cm,512×512矩阵,骨算法重建;

(6) 照片窗宽3500~4000 Hu,窗位200~300 Hu;对细小结构也可作图象放大摄影;

(7) 如怀疑听神经管内较小肿瘤,可采用碘造影剂或空气脑池造影CT检查,选用1mm或1.5mm超薄层技术。

2.冠状面扫描(主要显示鼓膜嵴、上鼓室、脑板、水平半规管、卵圆窗、内耳道横嵴、听小骨的衔接关节以及鼓室底壁与颈静脉球窝的关系)。

(1) 体位同颅脑冠状面CT扫描; (2) 摄取头部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平面大致与上颌窦后壁平行;

(4) 扫描范围:自外耳孔前缘开始以2mm层厚向后连续扫描,一般取8个层面即能包括中耳腔及乳突。

3.增强扫描:对富有血管的病变、肿瘤、炎症和与颅底、颅内有关的病变,常规应作增强扫描,方法同颅脑检查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1.在进行耳和颞骨检查前,应了解临床资料和目的要求,针对需要观察的特定解剖和病理改变,采取适当的检查方法、体位、层面和扫描条件。

2.对婴儿等不能合作者,需使用镇静剂。

鼻和副鼻窦CT扫描

【 适应征 】 1.肿瘤;

2.感染性疾病; 3.外伤;

4.先天畸形。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检查。

【 操作要点 】 1.横断面扫描: (1) 仰卧位,扫描平面与听眦线或听眶下线平行;

(2) 摄取头部侧位定位像;

(3) 扫描范围:上颌骨齿槽突至额窦上方;

(4) 层厚、间隔均为5mm。显示野160mm;

(5) 照片应包括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宽300~400Hu,窗位用30~50Hu,骨窗宽1000~2000Hu,窗位100~200Hu。 2.冠状面扫描:

(1) 病人取仰卧或俯卧头部后仰位;

(2) 摄取头部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平面与听眦线或听眶下线平行;(有时由于颈部限制头部仰伸或为避免扫描层面通过金属假牙产生伪影,难以达到标准冠状面扫描,可调节头位和扫描床架,尽可能获得近似冠状面扫描);

(4) 扫描范围:额窦至蝶窦;层厚和间隔均为5mm;显示野160mm;

(5) 照片要求同前。

3.增强扫描:操作要点与平扫相同,造影剂的使用方法、浓度和剂量与颅脑CT增强扫描相同。

【 注意事项 】

1.病人检查前应除去金属假牙和耳饰;

2.若需了解颈部有无淋巴结转移,可扩大横面扫描范围。

鼻咽部和咽旁间隙CT扫描

【 适应征 】

1.肿瘤(鼻咽癌,咽旁间隙内的原发性肿瘤,颞下窝肿瘤,脊索瘤等);

2.炎症(鼻咽增殖体肥大,咽后壁脓肿)。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横断面扫描:

(1) 病人取仰卧位,使听眦线垂直于台面; (2) 摄取头颈部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平面与听眶下线平行;

(4) 扫描范围:鼻咽下缘(即软腭水平)至颅底海绵窦水平;

(5) 层厚和间隔均为5mm;显示野160mm;

(6) 欲了解颈部淋巴结情况,应向下扫描至第三颈椎下缘水平,层厚和间隔可为10mm。 2.冠状面扫描:

(1) 病人取仰卧位,使听眦线平行于台面;

(2) 摄取头颈部侧位定位像;

(3) 扫描平面与听眦线垂直;

(4) 扫描范围:从翼突内外板的前缘至第一颈椎的前缘;

(5) 层厚和间隔均为5mm;显示野160mm;

(6) 照片应包括软组织窗和骨窗,前者窗宽300~350Hu,窗位30~40Hu,后者包括颅底从蝶骨体到鞍底之层面(共3~4张),必要时可扩大范围,窗宽1500~2500Hu,窗位200~300Hu。

3.增强扫描:为显示颈部大血管以及肿瘤的血供情况和某些血管性病变,可作增强扫描,方法同颅脑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同颅脑CT扫描。

喉CT扫描

【 适应征 】

1.肿瘤(喉癌,喉乳头状瘤);

2.非肿瘤性病变(息肉,囊肿,喉膨出,会咽炎,喉炎)。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常规作横断面扫描:

(1) 仰卧位,头部轻度后伸;

(2) 摄取颈部侧位像,扫描平面与声带平行,如无法确定声带走行方向,扫描平面可与中部颈椎间隙保持一致;

(3) 扫描范围:舌骨上会厌上缘至声门下区以下(即环状软骨下缘以下),相当于第三颈椎上缘至第六颈椎下缘;

(4) 层厚、间隔均为3~5mm,若要显示真、假声带和喉室,需用1~2mm的薄层扫描;显示野160mm;

(5) 如怀疑声带有小的占位性病变,或声门运动障碍时,应在声带和声门下区范围内作2~3mm的薄层扫描,亦可作英文字母“E”发声时扫描;

(6) 查梨状窝病变时,可在扫描时让病人作Valsalva动作,使咽腔扩张,更好地显示腔壁改变;

(7) 照片窗宽、窗位:W300~400Hu,L30~45Hu。

2.增强扫描:为显示颈部大血管,与淋巴结肿大鉴别,以及肿物与大血管的关系,可选择应用增强扫描,方法同颅脑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1.患者应自然放松,两肩下垂,以减少肩部造成的伪影; 2.扫描过程中嘱患者勿作吞咽动作,不咳嗽,平静呼吸; 3.医师应在监视器上调宽窗观察喉腔有无细小病灶。

甲状腺CT扫描

【 适应征 】 1.甲状腺癌;

2.弥漫性甲状腺肿; 3.甲状腺结节; 4.甲状腺囊肿; 5.甲状舌管囊肿。

【 禁忌征 】

同颅脑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常规用横断面扫描:

(1) 仰卧位,头部轻度后伸;

(2) 摄取颈部侧位定位片;

(3) 扫描平面与颈部长轴垂直;

(4) 扫描范围:甲状软骨中部至第六气管环,具体视甲状腺大小而定;

(5) 层厚、间隔均为5mm;显示野160mm;

(6) 照片窗宽、窗位:W320~450,L30~45。

2.增强扫描:常规作增强扫描,方法同颅脑增强扫描。

【 注意事项 】

同颅脑CT扫描与喉部CT扫描的注意事项。

胸部CT扫描 肺部CT扫描

【 适应征 】

1.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部真菌感染等);

2.肺肿瘤(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肉瘤、类癌、转移瘤、错构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等); 3.胸腔及胸膜疾病(如胸膜增厚、胸膜粘连与钙化、间皮瘤、转移瘤、包裹积液、胸腔内游离液体等);

4.气管支气管病变(如肺不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5.其它疾病:(如胸部包虫病、胸部外伤、肺部弥漫性疾病、肺内动静脉畸形等)。

【 禁忌征 】

1.一般无禁忌征, 当肺内或胸壁存在金属异物时会影响图像质量和诊断;

2.肺部增强扫描的禁忌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普通扫描(平扫):

(1) 病人仰卧,两臂上举抱头,使胸部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面中线在同一平面上。对于驼背或脊柱强直的患者可采取俯卧位,头转向一侧或下颌朝下, 其它同仰卧位。有时为了解胸水的流动性,鉴别包裹性积液或背部肺组织内坠积改变时可采用俯卧位或其他特殊体位;

(2) 摄胸部正位定位像;

(3) 扫描范围常规应包括肺尖至肺底, 如X线胸片上已发现病灶或可疑病灶,可先作全肺扫描,然后针对病灶部位作补充扫描。层厚10mm, 间隔10mm;

(4) 对肺内小病灶或分析病灶内部结构及边缘性状, 可行2~5mm间隔的薄层连续扫描或重叠扫描。 2.增强扫描: (1) 应于静脉团注造影剂后行快速连续扫描。一般用60%复方泛影葡胺或300mgI/ml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小儿用量按1.5~2ml/Kg计算;

(2) 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进行的, 原则上扫描层面应与平扫保持一致。必要时对病变局部或需要鉴别血管变异与淋巴结的部位作连续扫描或重叠扫描。

【 注意事项 】 1.照片应包括肺窗和纵隔窗。窗宽、窗位 :肺窗 W1600~2000Hu L-800~-600Hu,纵隔窗W300~400Hu L30~40Hu;

2.对肺内小结节或肿块病变, 要测其密度及病灶的大小,并标示于图象上一并照片,测量病变大小一般应在肺窗图象上进行; 3.要做好患者屏气训练,一般于平静呼吸的吸气末屏气扫描。

纵隔CT扫描

【 适应征 】

1.发现胸部平片上不能检出的较小的纵隔病变(如重症肌无力病人有无胸腺瘤或胸腺增生,肺癌病人肺门与纵隔有无增大的淋巴结和食管病变等);

2.纵隔病变性质的鉴别; 3.纵隔增宽原因的鉴别; 4.心脏大血管病变和变异。

【 禁忌征 】

1. 一般无特别的禁忌征,当肺或纵隔内存留金属异物时会明显影响图像质量,以致无法诊断; 2.增强扫描禁忌征同前。

【 操作要点 】

普通CT扫描和增强CT扫描方法同肺部。

【 注意事项 】

与肺部CT扫描的注意事项相同。

腹部和盆腔CT扫描

病人一般准备

腹部和盆腔CT检查病人的准备要求基本相同,在此先作叙述。 1.检查前禁食4小时,最好于前一天晚上起空腹;

2.一周内不服用含重金属的药物,不作胃肠钡剂检查。已作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完全排空后方可进行,必要时于CT扫描前行腹部透视或摄片观察胃肠腔内有无钡剂残留; 3.检查前务必除去检查部位的金属物品; 4.需作增强扫描的病人,提前做好碘过敏试验,并请家属在《接受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志愿书》上签字;

5.预先让病人了解检查过程,耐心讲解正确屏气的重要性,取得病人合作,并训练1~2次;

6.携带有关的病史资料,如病史、超声、化验、放射性核素、MRI和已作过的CT检查等,以备参考;

7.如病人有腹痛、腹泻,应在无禁忌征的情况下,适量使用止痛药或解痉药,部分儿科病人欠合作者,需使用镇静剂;

8.应通知病人家属陪同检查。危重病人需要有关医护人员监护。

肝、脾CT扫描

【 适应征 】

1.恶性肿瘤(原发、继发);

2.血管瘤及其它良性占位性病变; 3.脓肿、寄生虫病; 4.肝、脾弥漫性病变; 5.血管病变; 6.外伤;

7.先天畸形与变异。

【 禁忌征 】

一般无禁忌征,增强扫描禁忌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一般准备同前。检查前30分钟口服2%复方泛影葡胺500~800ml,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将产生伪影; 2.平扫:即增强前扫描或普通扫描。

(1) 常规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抱头。如有特殊需要可辅以左、右侧卧位或俯卧位,如采用右侧卧位可较好地显示左肝外叶;

(2) 扫腹部正位定位像;

(3) 扫描范围包括全肝,脾脏检查应包括全脾,从肝脏膈顶部至肝下缘为止,甚至包括整个上腹部或全腹部,视病情而定;

(4) 常规层厚10mm,间隔10mm,小病灶宜改用薄层(2~5mm)。 3.增强扫描:即注射造影剂后扫描。

增强扫描的目的和优点:

(1) 显示平扫不能显示的病灶;

(2) 根据病灶的增强特征鉴别病灶性质;

(3) 显示肝内血管解剖;

(4) 显示轻度扩张的肝内胆管更为清晰;

(5) 肝门结构显示更清楚。

增强扫描方法较多,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可根据设备情况和病情灵活选用:

(6) 快速滴注增强扫描:通常以1ml/s的速度快速滴注60%复方汽影葡胺或300mgI/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碘必乐)的造影剂 160 ~180ml,注入造影剂50ml后开始扫描。此法增强效果一般,现已较少使用, 但如CT机扫描速度慢,仍较合适。

(7) 团注非动态增强:注药速度2~3ml/s,总量国人以80~100ml为宜, 即在40~50s内将所有造影剂注射完毕。此法时宜于扫描范围小或扫描层面不多的病例;如扫描范围大、层面多,可采用改进的方法,即团注与滴注相结合效果较好。此法需采用CT增强注射器。方法是采用2~3ml/s的注射速度,将前50ml注射完毕即开始扫描,以后改用1ml/s的速度将剩余的30~50ml造影剂注射完毕。

(8) 团注动态扫描:团注解决了造影剂进入血液和脏器快的问题,动态扫描又同时解决了短时间完成扫描的要求,增强效果较理想。此法又分两种:进床式动态扫描和同层动态扫描。进床式动态扫描以发现病灶为主要目的,扫描范围包括整个肝脏;同层动态扫描主要研究病灶的增强特性,即病灶在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的增强表现特性,此法最好使用螺旋CT。此外尚有改良式同层动态扫描,适用于1~2cm直经的小病灶。

(9) CT血管造影:是将CT与血管造影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高,定性较准确,又分CT动脉造影(CTA)和经动脉门脉CT血管造影(CTAP)。此法对设备和技术要求均较高。

(10) 延迟扫描:目的是为了提高肝内小病灶的检出率。方法:在常规增强或动态增强扫描以后,4~6小时后重复作全肝扫描,但一次注射造影剂量必须足够大,用60%(或300mgI/ml)的造影剂,150~180ml造影剂碘含量50~60g。

4.经肝动脉碘化油和乳化碘油注射扫描(碘油CT):有机碘具有趋肿瘤性,将碘油经血管注入病灶可显示病灶,并兼有治疗作用。 5.照片窗宽、窗位:W150~190Hu L40~50Hu。增强扫描窗位可适当提高。

【 注意事项 】

1.除有禁忌征者外,肝脏CT检查应常规作平扫加增强扫描; 2.病人屏气要求深度一致,一定要在扫描前反复训练至熟练掌握为止。这对于小病灶作动态增强扫描尤为重要; 3.增强扫描注意事项同前。

胆道系统CT扫描

【 适应征 】

1.胆囊炎和胆道结石; 2.胆囊息肉样病变; 3.胆囊癌、胆管癌; 4.胆总管囊肿; 5.胆道炎症和出血。

【 禁忌征 】

无特殊禁忌征,增强扫描禁忌征同肝增强扫描。

【 操作要点 】

1.一般准备同前。检查前30分钟口服2%复方泛影葡胺500~800ml,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将产生伪影; 2.常规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抱头;

3.扫描范围应从膈顶至胰腺钩突部位,常规层厚、间隔10mm,重点部位和胆囊区改用5mm;

4.增强扫描有以下三种方法:

(1) 静脉团注造影剂80~100ml,常规增强扫描;

(2) 静脉内滴注60%胆影葡胺20~30ml,此法显示胆囊和胆道较好。但阳性结石病例不宜使用此法;

(3) 口服胆囊造影剂CT扫描,可用于某些胆囊疾病的检查,如胆囊位置异常、鉴别胆囊癌与肝癌时。剂量依胆囊功能不同而不同,功能正常者口服碘番酸0.5g即可,功能差者口服3g或6g,12小时后扫描。

【 注意事项 】

同肝脏CT扫描。

胰腺CT扫描

【 适应征 】 1.胰腺肿瘤;

2.急、慢性胰腺炎症; 3.CT引导下胰腺穿刺;

4.低位胆道梗阻性黄疸查因; 5.胰腺外伤。

【 禁忌征 】

同肝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一般准备同前。检查前30分钟口服2%~3%复方泛影葡胺 500ml,临上床前即刻再服 500ml;对于扫描时间较长的CT设备,扫描前20分钟肌注654~220mg抑制肠蠕动,但螺旋CT则不受肠蠕动影响。

2.病人取仰卧位,双手上举抱头。必要时辅以右侧卧位有助于更好显示胰头部;

3.平扫范围应从膈顶至胰腺全部显示为止,常规层厚与间隔均为10mm,自胰腺显示起改用3~5mm薄层扫描;

4.增强扫描常规采用快速团注法,造影剂为60%复方泛影葡胺或300mgI/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碘必乐),按1.5~2ml/kg计算,注药速度为2~3ml/s,注射完毕15s开始扫描;

5.螺旋CT或超高速CT可行移床式薄层动态团注增强扫描; 6.照片窗宽、窗位:W280~360Hu L30~45Hu。

【 注意事项 】

急性胰腺炎病人服用碘造影剂非禁忌征,但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病人,应控制造影剂总量,且造影剂中不宜添加糖类。

肾CT扫描

【 适应征 】 1.肾脏肿瘤;

2.肾脏感染性疾病; 3.肾结石和尿路梗阻; 4.先天性异常;

5.肾移植和术后并发症。

其中平扫的适应征为:

1.肾、输尿管钙化或结石; 2.肾内或肾外出血。

【 禁忌征 】

同肝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一般准备同前。检查前口服2%~3%复方泛影葡胺液500~800ml;

2.病人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屏气扫描;

3.扫描范围应包括双侧全肾,常规层厚与间隔均为10mm,小病灶加扫3~5mm薄层。如发现有输尿管病变,应向下扫至盆腔; 4.增强扫描使用的造影剂种类和浓度与胰腺增强扫描相同,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快速团注法:造影剂50~80ml;

(2) 快速滴注法:经肘静脉或足背静脉快速滴注造影剂100~150ml。可行普通增强扫描或连续动态扫描。

5.照片窗宽、窗位:W180~210Hu L30~40Hu。增强扫描可适当提高窗位至肾实质显示清楚为止。 【 注意事项 】

肾内肿瘤大多数与正常肾实质呈等密度,故平扫对局部较小占位病变价值不大。增强扫描有利于发现病变和确诊,应作为常规。如发现肾脏形态或位置异常,医生应亲自调节窗宽、窗位观察并照片,避免肾脏或腹膜后脂肪密度病变漏诊。

肾上腺CT扫描

【 适应征 】

1.肾上腺原发和继发肿瘤;

肾上腺CT扫描的应用指征:

(1) 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的生化检查阳性;

(2) 其它检查发现肾上腺区域有肿块存在;

(3) 一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提示有肾上腺病变可能;

(4) 已知原发癌的病人的术前分期和术后随访了解有无肾上腺转移;

(5) 肾上腺肿瘤术后复查。 2.肾上腺增生。

【 禁忌征 】

同肝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病人一般准备同前。检查前30分钟口服阳性造影剂500~800ml;

2.体位取仰卧位;

3.扫描范围应包括肾上腺上方至下方的一部分区域,如临床上怀疑嗜铬细胞瘤,且肾上腺区域未发现病变,扫描范围应扩大到整个腹腔甚至盆腔,必要时加作纵隔扫描;

4.常规先作平扫,层厚与间隔均为10mm,出现肾上腺后即改为5mm层厚和间隔;

5.常规作团注增强扫描。若病灶≤1cm,应用2~5mm层厚无间隔重叠扫描。若平扫或超声发现病灶较大,增强扫描采用常规5~10mm层厚即可,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种类、浓度与胰腺增强扫描相同; 6.若肿块较大不易区别其来源,应在病灶与临近器官交界区加扫薄层,并作冠状和矢状位重建图像;

7.照片窗宽、窗位:W340~420Hu L30~45Hu。

【 注意事项 】

当临床提示嗜铬细胞瘤时,注射造影剂的速度应适当放慢,以免发生高血压危象。

腹膜后间隙CT扫描

【 适应征 】

1.腹主动脉病变; 2.下腔静脉病变; 3.腹膜后肿瘤; 4.腹膜后纤维化; 5.腰肌病变。

【 禁忌征 】

同肝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一般准备同前。检查前一小时口服 2.5%复方泛影葡胺溶液 800~1000ml,扫描前15分钟再服 300ml;

2.扫描范围应从剑突向下至髂嵴水平,层厚10mm,间隔10mm或20mm,必要时加薄层;

3.常规采用团注法作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对于观察主动脉夹层、假性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特别有价值,可分同层动态和移床式动态两种扫描方式;

4.建议窗宽、窗位:W340~420Hu L30~45Hu。

胃肠道CT扫描

【 适应征 】

1.胃的非肿瘤性病变(如慢性肥厚性胃炎、胃粘膜巨肥厚症、卓-艾综合征、胃溃疡病、胃底静脉曲张、胰腺疾病影响等); 2.胃良、恶性肿瘤; 3.十二指肠肿瘤; 4.小肠非肿瘤性疾病; 5.小肠肿瘤; 6.结肠肿瘤。

【 禁忌征 】

同肝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一般准备同前; 2.胃和十二指肠:

(1) 禁食6~8小时,检查前10分钟肌注Glucagon或654-2等低张药;

(2) 口服造影剂800~1200ml;

(3) 取常规仰卧位,病情需要可改变体位;

(4) 自剑突扫至脐部,部分病人视病情可扫至盆腔,层厚和间隔均为10mm;

(5) 应常规作增强扫描影。 3.小肠:

(1) 检查前1~2小时口服造影剂,尽量多饮;

(2) 取仰卧位;

(3) 病变不明确者应做全腹扫描。 4.直肠和结肠:

(1) 充盈方法有二:一是扫描前1~2小时口服800~1200ml造影剂,二是用生理盐水作保留灌肠;

(2) 常规取仰卧位扫描。

5.照片窗宽、窗位:W300~400Hu L30~50Hu。 【 注意事项 】

造影剂的选择:

1.高密度造影剂:疑有胆石症者不能用。如2%~3%泛影葡胺,或1%~2%硫酸钡混悬液;

2.等密度造影剂:以水的密度为标准。如饮用水或其他饮料; 3.低密度造影剂:有脂类和气体。

盆腔CT扫描

【 适应征 】

1.盆腔内脏器(包括膀胱、前列腺、精囊、睾丸、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直肠和乙状结肠)起源和非脏器起源的肿瘤; 2.炎症; 3.外伤。

【 禁忌征 】

同肝CT扫描。

【 操作要点 】 1.检查前12小时及3小时分别口服2%泛影葡胺1000ml和500ml,使消化道,尤其是回肠和结肠近段充盈造影剂;

2.扫描前用1%复方泛影葡胺300ml灌肠,使直肠和远段结肠清楚显示。对于疑有直肠或乙状结肠病变的病人,最好于检查前清洁灌肠,然后用生理盐水150~300 ml保留灌肠;

3.已婚女病人,扫描前应放置阴道塞,以明确阴道和宫颈的位置;

4.检查前嘱病人饮水,待病人有尿意时再扫描;

5.病人常规取仰卧位,使其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面中线一致,两臂上举屈肘抱头;

6.扫下腹部正位定位象。扫描范围从耻骨下缘扫描至髂嵴水平。特殊病例如发现盆腔内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隐睾病人盆腔内未曾发现等情况,应扩大扫描范围至肾门水平或以上。常规用10mm层厚与间隔,发现小病变时,可加3mm或5mm薄层扫描。部分病人需要时改用俯卧位或侧卧位;

7.根据不同检查目的,可平扫或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方法多采用团注法;

8.照片窗宽、窗位:W300~400Hu L50~75Hu。

【 注意事项 】

照片时常规使用观察软组织的窗宽和窗位(如上述),特殊情况应加骨窗或根据具体情况变换。

脊髓和脊柱CT扫描

【 适应征 】

1.脊椎退行性改变和椎管狭窄; 2.椎间盘病变; 3.肿瘤; 4.外伤; 5.感染。

【 禁忌征 】

1.一般无禁忌,当脊柱或背部软组织内有金属异物时会影响图象质量和诊断;

2.增强扫描禁忌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禁忌征相同。

【 操作步骤 】

1.常规取仰卧位,颈椎取头屈曲位,腰椎取双膝屈曲位; 2.摄脊柱侧位定位像;

3.颈、胸椎间盘层厚1~3mm,腰椎间盘层厚3~5mm,扫描线与椎间盘平行,可行横断面连续或重叠减薄扫描,其技术参数要一致,可用于冠状面、矢状面重建。通过椎弓根层面,每个椎体扫一个层面,层厚5mm,扫描线与椎间隙平行,用于测量椎管正中前后径。对其它病变,一般取5mm层厚连续扫描;

4.一般平扫即可,但要诊断椎间盘疝或椎管内其他病变,或鉴别椎管内占位病变时,可作增强扫描;

5.图像要局部放大。为了显示骨结构或软组织,需用不同的窗宽、窗位照两套片。骨窗为W1000~4000Hu L200~400Hu。软组织窗为W300~500Hu L30~50Hu。

【 注意事项 】

怀疑脊髓病变、脊髓损伤或椎管内其它病变时,可作脊髓造影CT。脊髓造影CT是把水溶性非离子型造影剂注入硬膜囊内后扫描的方法。造影剂浓度为170~240mgI/ml,伊索显用量5~10ml。也可在常规X线脊髓造影后4~6小时后再作CT扫描,这段时间病人宜取头高足低位避免药物进入颅内。

四肢及软组织CT扫描

【 适应征 】 1.外伤;

2.关节病变;

3.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4.感染;

5.软组织肿瘤。

【 禁忌征 】

同脊髓和脊柱CT扫描。

【 操作步骤 】

1.常规取仰卧位,背部软组织小病变时,取俯卧位加标记。 2.做正位或侧位定位像。

3.层厚8~10mm,间隔8~10mm。可依据定位像,适当倾斜扫描机架,以利于观察正常解剖。如病变较小,或虽然病变较大但需要仔细观察其内部结构时,则应薄层扫描,间隔可根据病变大小而定。如需要作冠状面或状面图像重建时,则应作薄层连续扫描或重叠扫描。 4.扫描骨的病变,一般应包括周围软组织,四肢扫描时最好有双侧对比,扫描时要尽量双侧肢体对称,至少包括一个关节。 5 有下列情况时需做增强扫描:

(1) 疑有等密度肿块;

(2) 了解血管受侵情况;

(3) 了解软组织肿块内的血供情况;

(4) 需根据强化特点帮助定性或进行鉴别诊断。增强扫描多采用静脉团注法,注射后对感兴趣层面作连续动态扫描。

【 注意事项 】

应采用骨窗和软组织窗两种条件照片,照片窗宽、窗位:骨窗为 W2000~3000Hu L100~400Hu,软组织窗为 W300~400Hu L0~20Hu。

第四节

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扫描 螺旋CT扫描

目前螺旋CT设备有单螺旋和双螺旋两种,前者较为普及,螺旋CT扫描一般多用于垂体、肺、肝脏、胰腺等脏器。因为不同的螺旋CT机型使用的各种技术参数(如窗宽、窗位、增强扫描时所用造影剂的剂量、延迟扫描时间等)不尽相同,笔者介绍的技术参数仅供参考。

垂体螺旋CT扫描

【 适应征 】

与垂体传统CT扫描的适应征相同,尤其适用于垂体微腺瘤。

【 禁忌征 】

与垂体传统CT扫描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病人仰卧,头摆正,使头正中矢状面与身体长轴在同一平面上,瞳间线与矢状面垂直。 2.扫头颅侧位定位像。

横断面直接增强扫描后做冠状面、矢状面图象重建。以听眶线为基线,自蝶鞍底向上扫至鞍上池,层厚1mm,床速1mm/s,重建间隔0.7mm。如垂体肿瘤较大,则应包括肿瘤的上下界;层厚3~5mm,床速3~5mm/s,重建间隔5mm;显示野160~180mm。 3.照片窗宽、窗位:W200~250Hu L45~50Hu。

【 注意事项 】

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浓度为300mgI/ml (优维显或欧乃派克)或 60%(复方泛影葡胺),用量为1.5ml/kg(1.5毫升/每公斤体重),注射速度为2~3ml/s (2~3毫升/每秒),延迟扫描时间为90秒(即静脉注射开始90秒后启动扫描)。

肺部螺旋CT扫描

【 适应征 】

1.肺内小结节病变; 2.气管、支气管显象; 3.胸部血管显象; 4.肺癌。

【 禁忌征 】

与肺部传统CT扫描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病人取仰卧位,使其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面中线一致,两臂上举屈肘抱头;

2.扫胸部正位定位象;

3.自肺尖向下扫至肺底,层厚10mm,床速10mm/s,在扫描过程中要求病人吸气后屏住呼吸。一般需作两次螺旋CT扫描完成全肺扫描。如用于肺内小结节病变的检查,则应将层厚控制在结节直径大小的一半以内,对病变局部作层厚2~5mm、床速2~5mm/s扫描,用1~2mm的间隔经病灶中心进行重建处理;

4.照片窗宽、窗位:W1000~1500Hu,L-500~-700Hu。

【 注意事项 】

如需作增强扫描,所用造影剂浓度为300mgI/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或 60%(复方泛影葡胺),用量为1.5ml/kg(1.5毫升/每公斤体重),注射速度为2~3ml/ s。如欲作肺动脉造影,延迟扫描时间为10秒;如欲作主动脉造影,延迟扫描时间为15秒。

肝脏螺旋CT扫描

【 适应征 】

与肝脏传统CT扫描的适应征相同,尤其适用肝内小病变的检出与定性诊断。

【 禁忌征 】

一般无禁忌征。增强扫描禁忌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检查前一般准备、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同传统的肝脏CT扫描; 2.自膈顶向下扫至肝脏下缘,层厚8~10mm,床速8~10mm/s,在扫描过程中要求病人适当吸气后屏住呼吸。如病人一次屏气时间达24~30s,则扫描的范围可包括整个肝脏,如果病人一次屏气时间为12~15s,则需要作2次螺旋CT扫描完成全肝检查;

3.一般应常规作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以3ml/s的速率静脉注射300mgI/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或 60%复方泛影葡胺100ml,延迟扫描时间为25~30s,可得到动脉期图象;延迟扫描时间为60~70s,即得到门脉期图象;

4.照片窗宽、窗位:W150~200Hu,L50~75Hu,增强扫描窗位:75~100Hu。

【 注意事项 】

如肝内病变需与血管瘤鉴别,则应进作更长时间的延迟扫描。

胰腺螺旋CT扫描

【 适应征 】

螺旋CT不仅可作高质量的横断面扫描,而且可作多方位(冠状面、矢状面)和立体重建,其图象十分清晰,有利于显示病变与周围血管、脏器的相互关系,所以,螺旋CT扫描对于胰腺癌、其他胰腺肿瘤和胰腺炎症的检查均优于传统CT扫描。

【 禁忌征 】

一般无禁忌征。增强扫描禁忌征与静脉注射碘造影剂的禁忌征相同。

【 操作要点 】 1.检查前一般准备、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同传统的胰腺CT扫描; 2.层厚4~5mm,床速4~5mm/ s或4 mm 层厚,2mm重叠技术连续扫描30层,一口气屏息完成多层次的连续螺旋扫描;

3.一般应常规作平扫和增强扫描。以2~3ml/s的速率静脉注射300mgI/ml优维显(或欧乃派克)或 60%复方泛影葡胺100ml,延迟扫描时间为25~30s;

4.照片窗宽、窗位:W280~360Hu,L30~45Hu。

【 注意事项 】

疑有胰头病变者可作右侧卧位扫描,使口服造影剂更好地充盈胃窦和十二指肠,并使胃和十二指肠与胰腺分开,从而使胰头部轮廓更好显示。

肾脏和肾上腺螺旋CT扫描

肾脏螺旋CT扫描的操作要点与肝脏大致相同,只是一般无须作静脉期扫描;肾上腺螺旋CT扫描的操作要点与胰腺亦大致相同;所以不再复述。此外,螺旋CT扫描尚可用于CT血管造影(CTA)、骨骼和软组织和急诊病人的头部检查。此处亦不再一一介绍。

第5篇:CT检查准备工作

CT检查前准备

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广大群众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定期来医院体检逐渐流行。来医院体检,除了医师望闻问切进行诊断外,免不了需要做一些辅助检查如:检验、B超、CT以及MRI。而要这些检查方法达到理想的检查效果,都需要做一定的检查前准备,下面就CT检查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和大家一起学习。

CT适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病变的检查,但是我们医院的II排螺旋CT机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头、颈、以及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前的准备比较简单,只需要除去体表异物即可,如:发夹、项链、活动假牙、膏药。胸部CT检查,只要衣服口袋内没有异物(特别是金属异物)一般衣服本身对该项检查影响比较小,但是衣服不能太厚。

腹部的CT检查前准备稍微复杂,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相应的准备工作。如近一周做过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行CT检查前应腹部透视确认无钡剂后再行腹部CT检查。一般来说上腹部检查前需要进行胃肠道准备,以清除胃肠腔内的食物残渣并向腔内引入对比剂。不同的胃肠道器官有其不同的准备与对比剂引入方法。

上腹部CT检查前准备:检查前口服500—800ml泛影葡胺水溶液使胃及近段小肠充盈。中下腹部CT检查前准备:一般患者应禁食12小时,在检查前2—3小时口服500ml 2%泛影葡胺水溶液使结肠适度充盈,检查前1—2小时再服500ml充盈远段小肠,检查前再服500ml充盈胃及近段小肠。对于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可不服用对比剂直接行增强CT检查。尿系及盆腔检查需要充盈膀胱。

如B超、照片或者医师触诊发现有包块,且无禁忌症,必须行CT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CT室:覃佐庆

2012年4月

第6篇:增强CT检查流程

开展增强CT检查相关措施

为提高CT室收入,加大开展增强CT检查力度,特制定以下相关规定:

1、当班技师及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认真仔细浏览图像,及时发现占位性病变,需鉴别诊断的疾病患者,并及时向医生报告,并留住病人待查。

2、当班报告医生及时书写诊断报告,发现需CT增强检查患者,及时与病人沟通,病人不在者请与前台护士交待,取报告时与患者沟通,及时进行增强检查。

3、门诊病人以值班医生为主要负责人,与病人进行进一步增强检查沟通,必要时与审核医生或科主任联系进行病人沟通;住院病人以值班医生为第一负责人与病人的管床医生联系,建议进行增强检查。

4、需增强检查者,请直接在申请单加注增强检查、划价,不要增加患者来回找医生的额外事件,以免影响患者情绪。

5、普放检查发现需CT增强患者,请直接按以上流程与患者沟通,影像科开具申请单,进行CT增强检查,不需要门诊医生开单;必要时与患者主治医生联系沟通。

6、CT增强适应范围:各脏器肿瘤、占位性病变,腹部外伤,鉴别诊断需要,子宫肌瘤,转移性疾病,冠状动脉疾病。

7、CT增强禁忌症:无绝对禁忌症,对碘过敏、急性脑外伤、药物过敏、哮喘、肾衰、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慎重。

8、CT增强前必须与患者充分沟通,签发【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沟通应客观,不要夸大副作用,多告知检查的必要性。

9、检查前必须按CT增强检查流程,全面询问相关病史,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医疗风险性,保证检查正常、安全的完成。

10、非离子型造影剂不需皮试试验,但必须询问相关病史,有相关药物过敏史、易过敏体质、老年体质较差者,仍建议皮试试验。

11、科室全体成员、特别是护士,必须做好过敏、输液反应等一切风险应急方案,做好相关抢救药品及设备准备工作,每月至少一次演练。

12、CT增强造影剂用量以体重为标准,结合体质情况及检查诊断需要,科学制定总量,注射速率,保证安全性及良好增强效果;根据疾病情况及检查部位,正确选择增强分期及是否延迟扫描,保证诊断、鉴别的需要。

13、各部位增强时监测血管位置:头部血管~颈内动脉,冠状动脉~升主动脉,冠状静脉~冠状静脉窦,肺动脉~肺动脉干,肺静脉及左心房~左心房,头臂动脉及颈动脉~主动脉弓,肾动脉~膈水平降主动脉,下肢动脉~肾动脉水平降主动脉,主动脉~降主动脉,儿童心脏~主肺动脉水平降主动脉。

14、增强检查结束后,患者必须观察30分钟才能离开,留观期间必须及时观察病人情况,防止意外发生,并做好应急预案准备。

15、增强检查报告审核后,依病情需要,必要时与所属医生进行沟通,说明增强情况,有危急值者需做好报告工作。

16、门诊病人经沟通成功,进行CT增强检查后,请第一发现人在登记本签字确认,以备工作量统计,给予奖励(每人次5元)。

唐城医院影像中心 2016年1月17日

第7篇:CT检查申请单

宁远县社会福利医院

CT检查申请单

CT号:

姓名性别:年龄:通讯地址: 住院号:科别:病室:病床号:电话 简要病历及检查:

临床诊断:

最近是否作过钡造影检查:是、否、日期 如复查请带老片比较

X线、超声及其它特殊检查结果:

此次检查主要目地:

申请检查部位:

医师: 日期年月日

预交费: 补交费: 医院:

放射检查告知书:

欢迎您在我院进行健康诊疗,由于X线具有核辐射性,长期大量接触X线对人体有一定的损害;如果您已怀孕,请及时告诉医生,祝您身体健康!

电话:

第8篇:CT、MR检查指南

MR检查临床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一、绝对禁忌症

1、心脏起博器者

2、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

3、体内有铁磁性血管夹者

4、眼球内有金属异物者

5、高烧患者

二、相对禁忌症

1、扫描野内或附近含有铁磁性物品:

(1)有金属假牙者不能做鼻咽、口腔检查

(2)体内有金属药泵者忌行相应部位检查

(3)有宫内节育器者不能做盆腔检查

2、幽闭恐惧症病人

3、不能平卧30分钟以上、神志不清、严重缺氧、烦躁不安需要抢救的病人

三、不可带磁体(MR扫描室)的物品

1、一切铁磁性物品:如钢笔、铁钉、平台车、发夹、钥匙、文胸、皮带等

2、电子器械:如银行磁卡、手机、手表、电子监护仪、抢救设备。

四、检查者的合作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 恐惧心理。

2、检查所需时间:根据不同的检查部位、 所需的时间亦有长短故难以准确估计等待的时间。每个部位扫描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3个小时不等,预约所需求的时间,只是报到时间,而不是确切的扫描时间。如遇等待时间较长而给患者带来不便,请予谅解。

3、根据不同检查部位,取平卧,身体各部位保持不动状态;医生、 技术人员会根据不同扫描序列,通过对讲机要求您注意与配合的事项。

4、检查时间超过40分钟以上者(如腹、 胸 、腰椎 、四肢等)检查前20分钟,请排空小便;盆腔检查者,宜保留适当尿液,以充盈膀胱利于诊断。

5、MR增强:如有怀疑占位性病变,一般采用增强检查(即注射MR造影剂)以使病变显示得更清晰 诊断更明确。

6、 检查的病人请提前30分钟,进入候诊检查大厅,做好扫描前的准备,如更换衣服,鞋,戴帽,称体重,静脉注射等;能自己行走,语言交通方便的病人,家属陪至候诊大厅等候即可,以保持检查候诊大厅内的空气清晰、安静、保洁、安全。

7、检查病人要更换衣服,为安全、防盗起见,请把贵重物品、现金等交家人保管,以免丢失。检查完毕,休息片刻,身体无不适,拔针并按压针口5—10分钟,确定无出血后方可更衣离开。

8、MR报告请在检查完后的两个工作日之后到预约台领取(节假日顺延) 。

9、如遇机器故障,需要更改检查时间,我们将电话通知您,故请于预约时在申请单上留下您的电话号码。

五、MR检查注意事项:

MR预约报到时间不等于检查时间,因为:

1、 患者检查前需作一定的准备。

2、 MR成像速度较慢,耗时较长。

3、 因患者检查部位不同,病变情况不同,成像序列选择亦不同,用时差别较大,(全程约0.5-3小时不等),检查前难以估计。

所以患者做好准备后,请耐心等候,如遇等候时间较长,请给予谅解并主动配合工作人员的工作。

为确保我们能及时与您取得联系,请在预约时将您的电话号码写在申请单相应的位置。

4、如住院病人报到后,若距离检查还需较长等待时间,可与工作人员协商,先回病房休息,等待护士电话通知具体时间。

5、为使诊断更准确 详细如外院做过CT、ECT 、 MR 、X线检查的,请将外片一同带来交给技术员,以备参考、 对比。

六、MR造影剂副作用及处理

(1) 此药粘性大,渗透压高,极个别病人注射后可能会出现轻度恶心、 呕吐、 胸闷、 头晕

等。一般是一过性反映,药物过后会很快恢复正常。

(2) 造影剂外渗:因为造影剂的高渗性,个别年老体弱的病人,或化疗后的病人因血管出现

硬化。 弹性下降,脆性增大,易产生造影剂外渗;另外,因诊断需要,要求注射速度快(2-3ml/秒),更易加重造影剂外渗,所以在注射过程中,如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请及时告诉医护技术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3)造影剂外渗的处理:造影剂静脉外渗禁理疗、热水敷、 擦油等、应用75%或95%酒精

湿敷,并加强患肢的活动。

各部位CT检查须知

一 肝脏CT检查

1、 检查当天无需禁食(胆囊检查除外),但不宜过饱。

2、提前30分钟一次喝完含1%造影剂的稀释液500ml(亦可分次饮)

3、 喝完后排清小便,取出腹部的金属物品,如皮带 硬币等,进行CT扫描前准备。

4、 钡餐检查后必须待钡剂排清(约七天左右)才能做

二 胆囊CT检查

1、 提前12小时禁食(不包括开水)

2、 必须在早上空腹的情况下进行检查

3、 检查前30分钟一次喝完1%造影剂的稀释液500ml。

4、 取出腹部的金属物品,进行CT扫描前准备。

5、 钡餐检查后必须待钡剂排清(约七天左右)才能做CT检查。

6、 待核素扫描24小时后方可行CT检查。

三盆腔CT检查

1、 扫描当天无需禁食,但不宜过饱,宜进食半流质食物,如粥、面条等。

2、 检查前两天晚上9时,将一半药水加入500ml温开水中摇匀(1%造影剂的稀释液)服用,检查前一天晚上9时,将另一半药水加入500ml温开水中摇匀(1%造影剂的稀释液)服用。

3、 报到后继续饮1%造影剂的稀释液。

4、 扫描前请憋尿,待有尿意时请告知护士,进行检查前准备。

5、 钡餐检查后必须待钡剂排清(约七天左右)才能做CT检查。

6、 行核素扫描24小时后方可行CT检查。

四 颅脑 鼻咽 颈部CT检查

1、 检查当天无需禁食(但检查前不宜进食过饱)。

2、 除去发夹、 耳环 、项链等金属物品进行扫描前准备。

3、 无需增强的病人,请静候,等待技术人员叫名检查。

4、 行核素扫描24小时后方可行CT检查。

五 胸部 食道 椎体CT检查

1、 检查当天无需禁食(但检查前不宜进食过饱)。

2、 请携带胸片或外院CT片作定位 、对比用。

3、 除去胸部的金属物品,进行检查前准备。

4、 行核素扫描24小时后方可行CT检查。

六 腹部CT检查

1、 检查当天无需禁食,宜食易消化的食物,但不宜过饱。

2、 提前1小时分3次饮完含1%造影剂的药水500ml,每次相隔15分钟。待喝最后一次药水时,上厕所排空膀胱后请告知护士,进行造影剂静脉试针,

3、除去身上携带金属物品,如皮带 硬币等, 进行CT扫描前准备。

4、 钡餐检查后必须待钡剂排清(约七天左右)才能做CT检查。

5、 行核素扫描24小时后方可行CT检查。

CT检查的自我护理

一 做CT检查要有良好的精神及心理准备,请勿过于紧张,配合医、护、技术人员做好检查前各项准备。

二 各项检查服用药物的剂量及方法不同,由本科室预约台发出的药物,如不明白服用方法,请向工作人员询问清楚后再服用。本室电话87343214。

三 需做增强扫描的病人,试针后请坐好,平放注射部位,不要随意走动,以防造影剂引起过敏反应时影响医护人员的处理,严重过敏反应若延误抢救时机,可危及生命。

四 检查后注射针头需保留15分钟后才能拔出,拔针后请按压穿刺点5—10分钟,以免针口渗血,导致局部肿胀。

五 检查后多喝开水并增加营养和进食易消化的食物。

六 注射部位如自行肿胀是由于注射时血管通透性增高 造影剂外渗 引起静脉渗出 肿胀所致 发生这种情况请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千万不要自行采取热敷、 理疗 、擦药油等刺激皮肤的方法。因为此类肿胀是由于造影剂的高渗性及化学反应,以及个体差异而引起的迟缓型过敏反应(一般6—10小时后出现)的局部肿胀,有的病人甚至出现皮下组织的红肿热痛,这种情况虽然不常出现,但一旦发生请及时回CT室由医护人员处理。

使用造影剂高危因素

一、有造影剂过敏者(有碘过敏者禁用造影剂)

二、过敏体质者,如:湿疹、蕁麻疹、神经性皮炎、哮喘、虾蟹等食物、花粉及其他药物过敏的

病人

三、甲亢、甲状腺肿的患者

四、严重心血管患者如心功能不全、冠脉硬化、近期心梗、长期心率不齐和严重高血压等

五、体弱、脱水者

六、严重肝脏、肾脏疾病、糖尿病患者

七、严重肺部疾病患者(呼吸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等)

八、脑损伤患者(新近脑血管损伤、惊厥、颅脑外伤出血)

九、低蛋白血症患者

十、嗜铬细胞病患者

十一、60岁以上老人及小儿

十二、青光眼患者

十三、过度焦虑者

检查注意事项

一、有以上高危因素的病人应由CT室医生在申请单上审核签单后才能确定是否需要行CT增强

扫描

二、凡有上述高危因素的病人而疾情又需要增强的患者,应在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并选择非离

子型造影剂(此药价钱较离子型贵),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三、凡省、市区公医的病人,请将CT申请单交我院医务科盖章,再将申请单交本室医生签署意

见后到省、市区公医委员会审批。

四、需作腹部、盆腔扫描的病人,在检查前七天内勿作钡灌肠、食管吞钡等检查。如在期间内一

定要做CT检查者,必须行清洁灌肠后经X光透视确认无钡剂方可行CT检查,以免影响检查效果

五、核素扫描(ECT 、PET/CT)检查后24小时内不做CT扫描。

六为使检查结果更准确,请将外院CT、MR、X光片一同带来,检查时交给技术员,以备参考、

对比。

七、做CT检查的病人(胆囊检查除外)来检查前。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粥等,但不

宜过饱。

八 胆囊CT检查的病人应预约早上于空腹下进行CT扫描。

九 预约来检查报到的时间不等于做CT检查的时间,请耐心等候。

十 急诊、危重、车床、轮椅病人、小儿、老人、盆腔憋尿病人、特需病人优先扫描

十一 凡进入CT扫描室检查的病人家属,请把手机关闭,以免影响CT检查效果。

十二 如遇机器故障,需要更改检查时间,我们将电话通知您,故请于预约时在申请单上留下您的电话号码。

十三CT报告于检查后两个工作日后到CT预约台领取(节假日顺延)。

第9篇:腹部ct检查报告单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腹部ct检查报告单

腹部CT检查是CT检查中常见的一种,腹部CT检查的结果以腹部CT检查报告单地方方式显示。我们进行腹部CT检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腹腔脏器有没有感染性疾病,如:炎症、结核、脓肿等;有没有占位,如良、恶性肿瘤,转移性肿瘤等;有没有畸形、结石、梗阻、穿孔、积液等。

腹部ct检查报告单 CT检查前禁忌:

1、检查前,禁食4小时,最好前一天晚上起空腹。

2、下腹部CT检查于前一天晚上8点、10点、检查当天6点、8点各服用造影剂200-300mL。待膀胱充盈后方可进行检查。

3、造影剂的服用方法和服用时间放射科工作人员会向患者做细致交代。

4、需要增强扫描的患者,请家属在同意接受碘造影剂检查说明书上签字。有药物过敏史、心肝肾功能不全病史者请主动告知医务人员,以防意外发生。

5、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磁共振片和以前的CT片等资料需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

6、要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7、去除检查部位衣物包括带有金属物质的内衣和各种物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玉佩、钱币、皮带和钥匙等。

8、如作CT增强扫描或儿童、神志不清者,需有健康人陪同。

9、CT增强扫描如用离子型造影剂,需作静脉注射造影剂碘过敏试验,20分钟后无反应,方可进行检查。

10、1周内不服含重金属的药物,不做胃肠钡剂检查。已做钡剂检查的病人,须待钡剂排空后;急于作CT检查者,应在给予清洁灌肠或口服缓泻药使钡剂排完后,再行CT检查。

检查时要求:

1、检查时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保持体位不动,配合检查进行平静呼吸、屏气、不吞口水、不眨眼睛等。

2、遵从医嘱,定时、定量地将对比剂喝完。

3、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

本文来源:上海体检http:///021

全国体检预约平台

上一篇:写给职场新人的话下一篇:中考百日誓师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