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规范促养成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抓规范促养成(共7篇)

抓规范促养成 篇1

抓科研

促养成 突出德育工作实效性

依安县第三小学

抓科研

促养成 突出德育工作实效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节拍,为此,我们第三小学在德育工作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重视德育科研工作的创新。

近年来,我校先后承担了国家“传美”和省级“德育实效性研究”两项德育课题的实验研究,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德育教研、科研先进单位。

一、以转变教师观念为突破口,创建德育科研工作新思路。

只有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才能真正转变育人观。因此,我们调整了长期以来以听话、老实就是好孩子的教育观,克服了德育工作把学生管死、管严、看住才是实效的工作观,改变那种生硬说教,学生处于被动情感体验,体会不到成长快乐的不良状况。通过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规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 1 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材料,观看魏书生、詹万生等国内著名教育专家和德育专家的报告录像片,让教师充分认识德育工作的主要地位,让教师彻底摒弃“重智轻德”的不良倾向,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我校德育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搞好德育科研工作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为保障,构建德育科研工作的新机制。

健全和完善德育工作合理又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实施德育科研工作的有利保证。

1、降低德育目标

针对小学生德育目标过大过高的问题,我校提出了在德育工作中遵循低、小、细、实的教育实验原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德育目标降低标准,并分解成若干个低层次,如在“五讲五做”活动中,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细化为五个小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只要努力人人都能做到。因此,根据我校学生 2 的特点,定期开展了“五讲五做”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一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开拓教育渠道

依据德育活动的宗旨,我校积极拓宽教育渠道,创办了家长学校,创办了《科研小报》,选取先进的教育方法,及时转变家长、教师的教育理念,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我们还积极构建社区教育网,开辟校外德育基地,与县第二派出所结成警校共建单位,县第二派出所领导定期到我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们还深入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坚持每月一次校外实践教育活动,如开展系列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照顾孤寡老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县史展览馆、参观县城美景写观后感等形式,让书本上的死知识变活,让学生在基地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3、健全科研机制

健全德育科研工作合理又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实施德育科研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首先学校成立了以校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德 3 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共青团、少先队、政教处在德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了家长学校,聘请了校外辅导员,构建社区教育组织,确定德育科研的目标,明确责任,建立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科学管理,保证了德育科研工作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

三、以丰富多彩教育活动为载体,注入德育科研工作新活力。

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灵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抓住时机,注重新活,深入挖掘其隐性和显性教育资源,努力在活动的形式上求新求活。

(一)开展星级达标评比法,为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使“五讲五做”活动在我校扎实、有效的开展,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先进集体-----星级评比法和先进个人---达标评比法。星级评比法是指以班为单位,向学校大队部申报参评的项目,项目分综合和单项,单项指:“五讲五做”中的某一项,综合指五项内容均申报。学校成立了评审小组,每月按评比条件和标准进 4 行评选,对达到评比标准的班级,学校奖给该班级一颗五角星,以此鼓励班级再接再厉,学期末,按得星多少,记入“文明班级”评比之中。各班每月末要评出“五讲五做”活动中表现最突出的学生一名,上报学校大队部,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公布名单,宣传先进事迹,使全校学生以他们为榜样,人人争当“五讲五做”好少年。每学期评出“五讲五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并颂发了奖励证书,全校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五讲五做”评比活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欢迎。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使教育活动独放异彩。

开展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基础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使小学生懂得长大报效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我校先后开展了“慰英灵、跟党走,誓做革命接班人”、“踏着先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聘请老红军、关工委老干部、校外辅导员讲革命传统故事和先烈的英雄事迹,学生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对集体、对家乡、对祖国、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树立了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建 5 设家乡和祖国做出贡献的远大志向。

按照我校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方案,少先大队定期开展最佳主题班会评比暨观摩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各班能紧扣活动主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我校五年一班:《带着诚信上路》主题班会,参加了全县比赛,并申报市级参加评比。通过本次班会,教育了学生要告别不文明行为,增强诚实守信、文明礼貌、有责任感的意识,不断提高了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四、以强化养成教育为基础,突出德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学生的养成教育与德育科研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养成教育是基础,科研工作为先导,抓科研,促养成,走养成教育与科研工作一体化的道路,是我校德育科研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坚持对学生养成教育长抓不懈,有力地推动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在学生养成教育上,我校突出严格要求,知行统一的训练。例如:《规范》和《守则》是德育最传统的教育内容之一,然而“会说不会做,知行相脱节”是所有德育工作者都有切身体会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灵活的方式帮助学生去认识,结合学 6 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们把内容进行细化,采取背童谣的方法,将难记的内容变成琅琅上口的小韵文。如:轻声慢步上楼梯,教室走廊低声语,见到师长要让路,遇到客人要有礼,废弃物品不乱扔,升旗停步要敬礼,雨雪天气要换鞋,见到杂物我拾起。我们还变口试测查为“行为测试”,即对每个学生进行随机监测,如在走廊故意扔团废纸、放倒拖布等,观察学生是否自觉自动捡起,对测查成绩及时公布,以此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突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抓规范促养成 篇2

一、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为真正落实学校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加强养成教育领导, 学校成立了养成教育领导小组, 以形成养成教育工作的全员化、系统化、社会化、制度化的网络工作局面, 使学校养成教育工作有组织、有领导、行之有效、行之有序。

学校针对每项训练内容, 首先, 由副组长搞好宣传, 接着由组长召开会议, 合理安排组员任务;然后, 组员制定落实计划、方案, 指导实践;最后, 领导小组检查训练内容, 组员汇报训练情况, 反思活动过程, 总结、积累经验, 指导下一项活动的开展。

二、抓住细节, 搞好常规工作

为使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共同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 制订城关小学学生十项良好行为习惯、城关小学雏鹰五星班”评比标准、校园每周之星评比标准, 让学生在学校、家庭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此项工作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 以少先队小干部为龙头, 以全校师生为实施对象, 形成系列常规活动。

认真落实年段教育目标。思想品德课为小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年段教育目标, 把思品课的养成教育目标和学生行为意识结合起来, 能达到切实有效的教育目的。学校除了配置专职思品教师外, 更注重思想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配合上级教育局、团委, 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教育活动, 如“保护母亲河活动”, 学校在校会上、在少先队活动中, 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实际意义上明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宣传植树造林, 组织“积小钱, 办大事”的主题队会;组织学生参加筹集“见义勇为基金”活动;为麒麟小学患白血病学生“献爱心”捐款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四个一”节约活动, 让学生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开始, 开展节约活动;组织良好行为我知道学习活动等。这些系列活动, 使养成教育工作做到了深入师生人心, 并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思想意识, 高尚的道德情操。

充分发挥宣传作用。以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为主题, 宣传文明礼仪常识和学生十项良好行为习惯, 开展良好行为助我成功黑板报比赛。充分利用“校园小喇叭”做宣传, 表扬先进, 进行榜样教育。

认真组织主题班队课。各中队根据礼仪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 设计系列主题班队活动方案。通过中队活动, 使学生通过主题队活动得到新的认识, 受到新的启发, 找到新的目标, 不断成长、进步。一年来, 学校先后组织参加了“喜迎新年才艺大赛”、“3.5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见义勇为基金捐款活动、献爱心捐款活动、“节约型社会我先行”环保知识竞赛活动、“星耀麒麟”青少年才艺比赛、消防安全知识竞赛、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事迹学习及征文活动、“唱响珠江源”广场文化艺术周活动、“庆国庆、迎中秋”军民联欢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组织, 丰富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少先队通过各中队“争当光荣升旗手”评选, 激励同学们积极上进, 利用“国旗下的演讲”,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情、安全及养成教育,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每周一, 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参与升旗仪式, 由学校领导和学生共同组织国旗下讲话, 使师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爱国教育。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抓细节促养成。养成教育只有从细节开始, 从一点一滴抓起,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这也是我校养成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落脚点。我校坚持把常规管理和检查评比相结合, 通过“值日中队”设立“少先队监督岗”, 对学生的文明礼貌、纪律、卫生、两操进行检查评比。坚持抓好“学生班级一日常规评比”, 从细节入手, 强化学生的一日行为规范管理。学校和少先队大队部根据学校实际, 每周提出具体的行为习惯要求, 由校长和值日中队学生在周一的国旗下讲话中进行具体布置。由值日中队对全校学生根据每周行为习惯要求进行一日常规检查,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每周五由值周领导进行周末总结, 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颁发“雏鹰五星流动红旗”,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坚持举办家长学校。家长学校的举办, 可以沟通家长和学校的联系, 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并形成一种合力, 成为一种稳定的、有着长期效应的教育行为。在家长学校的举办过程中, 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的延伸, 让学生把学校一日规范、一周行为的要求带回家, 让父母引导、指导自己实施, 如学校进行养成教育, 家庭就要有相应的家庭养成教育, 学校要求同学在校做好学生, 在家做好儿女, 在社会做个好公民。家长学校每期的学习培训, 家长都有作业, 或写体会, 或提建议, 或写家庭教育案例。培训班学习中, 我校还请了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 子女有成就的家长来讲课, 用现身说法, 提供家长一些可借鉴的、成功的、可行性强的家庭教育方法, 使家长学校的培训, 更具实效性。每年结合六·一儿童节活动, 组织优秀家长评选, 表彰家庭教育工作做得好的家长, 树立家教的榜样。。

建好校外教育基地。养成教育工作要做到针对性、实效性, 要有实践基地, 才能真正使工作落在实处。在武警曲靖市支队警通中队的支持下, 学校建立城关小学少年警校基地, 少年警校已有16年的历史。每年暑假, 学校坚持把学生送进部队, 进行为期半月的军校生活体验, 进行最具有实践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让每一名进入城小学习的学生, 都有一次体验当兵的机会。半月的军校生活, 为学生开设了军史课、军械课、军体课、军训课、内务整理课、远足课, 让学生在半月的军校生活中, 磨炼意志、锻炼品质、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体现训练一次, 终生受益的办学宗旨。由于工作扎实, 学校被评为全国少年军校示范校、先进校。此外, 学校还设立了寥廓山、西山三元宫、沿江石喇边纵纪念园等处作为学校校外德育基地,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良好习惯教育,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

注重环境育人。我校占地面积虽小, 但布局结构规范、合理, 校园文化氛围浓, 层次高。学校大门口黑板书有教育方针、校训, 团支部、大队部黑板报每月一换, “校园每周之星”、“好人好事光荣榜”内容新颖, 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校园墙上写有警示标语, 宣传栏有珍爱自然、爱护环境和各种宣传画册、学生书画作品、手工制作的小物件, 教学楼走廊挂有名人画像、校园活动影集。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中, 师生耳濡目染的都是激励向上, 奋发有为的人和事, 从思想上、意识上得到净化, 产生良好的行为, 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动力。

三、抓表彰奖励, 树校园新风

抓品德课堂教学 促学生养成教育 篇3

关键词:品德;教育;习惯;生活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52-02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指出:“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从小培养怎样的习惯,习大成性,就会形成怎样的品性。而农村孩子的父母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文明举止等缺少必要的关注和教育,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很少过问和老师联系沟通,甚至于不管不问。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都是农民子女,这些孩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表现相对较差。因此,就应该通过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不但接受到基本的、有质量的教育,更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关乎到农民子女能否成“才”的关键。在平常的教学中,常规的、硬性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为此,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师应该把学科教育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及道德品质。

一、在情境创设中,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的问题,创设一个合适而又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学科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利用电教设备创设情境。多媒体电化教学具有直观具体、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吸引人的优越性,所以利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文字教材中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画面呈现出来,如教学《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这些现象的危险性,再出示课文插图,就其内容——因两位学生违反交通规则,在马路上追跑打闹,造成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拓展思路,学习探求问题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及遵纪守法意识。

2.利用表演创设情境。在品德与生活课中,让学生当堂表演,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认识,让学生的言行在表演中得到演练。如教学《我是谁》一课,老师先让学生说说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所,担当着怎样的角色。然后引出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还会担当不同的角色,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当好这些不同的角色呢?这时老师布置了以下场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边学习边表演。奶奶生病了,你回家该怎么办;今天我值勤,发现两位同学在追打、一个同学没戴红领巾;到图书室借阅图书;去商店买文具;去公园里游玩;在学校里,发现课桌坏了;乘车去县城,这时上来了一位老爷爷,你该怎么做;等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体验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认识不同角色对人的不同要求和所应承担的不同责任,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3.模仿课文插图创设情境。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在教学时,让学生模仿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效果非常明显。如:教学《生活中的各行各业》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内容,说说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干好自己工作的,然后再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知道他们之间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这样一来,静止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成了小小的舞台,同学们表演的一个个精彩的小节目,使学生们从听得见、看得见、学得会的品德课中受到了良好的品德教育,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在学文明理中,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学文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教学《说声“谢谢”》一课时,教师为了突破尊重不仅仅是说声“谢谢”时,让学生根据课文50页一组图让学生讨论:你觉得这个同学做得怎么样?为什么?这样的内容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白,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不仅是能够表达对他人的谢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劳动,这里教师适时提出:如何尊重老师的劳动,如何尊重家长的劳动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同时也养成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品质。又如在教学《花草树木点头笑》一课,教师设计“森林舞会”这个活动,让学生分别带上代表不同植物的头饰,以自我介绍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植物的特征,如:形状、颜色、生活习性、作用等,教师及时拓展,出示音像资料,介绍植物的观赏价值、实用价值、美化净化价值等,进一步感受植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懂得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这时老师提出:花草树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帮助,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爱护他们呢?这一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参与、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创造、有所升华,以达到让其珍爱生命、关注生活、热爱自然,并从小树立爱绿、护绿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在引导实践中,促学生养成教育

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因此,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课堂上的指导是不够的,必须在特定的道德、情境中,沟通书内外、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系,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

1.与学校活动相结合,引实践,规范言行。如教学《今天,你安全吗》可邀请消防官兵到学校进行相关消防安全教育讲座、图片展,邀请交警叔叔到校给学生讲授相关交通安全知识,邀请派出所、司法所警官到校讲法律法规及预防上当受骗等事例,还可以结合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及每月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中掌握知识,明辨是非。

2.与社会活动相结合,引导实践,规范言行。如教学《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一课,我带领学生到家乡的名胜古迹“云龙桥”游览,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这座桥的建筑风格、年代及保护它的历史意义,还组织学生到乡敬老院、退管站等地方开展敬老爱老义务劳动等。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通过活动规范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抓规范 创特色 促发展 篇4

----东升镇太平小学申报中山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评报告

语言文字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校作为国家的重要文化基地,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科学进步,都有赖于民族的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有赖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教育机构,更肩负着宣传、执行、贯彻语言文字规范化的义务。

说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太平小学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常规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并渗透到德、智、体、美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强化师生基本功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运用语言、感受语言、热爱语言,并逐步形成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校园文化。现对我校近几年来的语言文字工作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

东升镇太平小学创建于1949年,是一所农村小校。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教师26人,学生363人。教师平均年龄41岁,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96%,本科学历占81%。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8人。市优秀教师8人,东升镇骨干教师1人,镇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3人,近几年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达到100%,拥有着一支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

太平小学学校在2012年9月以前环境较差,长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制约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学校领导没有气馁,带领全体教师,拧成一股团结合作、热心教育的强大力量,坚持不懈,不辞辛苦耕耘在育人 的岗位上。长期以来,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推广工作,认为语言文字工作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国内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范化的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先决条件,是继承并发展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前提保证,是当代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重要载体。我们认为学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语言文字的水平可以体现学校的整体水平,抓好语言文字工作,就是抓住学生素质培养的基础。因此,我们把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同日常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目标等工作一样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常抓不懈。

二、建立领导机构,健全规章制度。

学校在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的过程中,大力抓好宣传工作,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保证发挥良好的教学效益和工作效益,努力完善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系。

1、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为确保工作的落实,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形成了以校长为核心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围绕“严管理、重落实、创特色、谋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工作,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教导处、语文科组负责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德育处负责学生在家庭和面向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务处负责落实校内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规范用字。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做得好与坏,关键要看有没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必须从教师本身做起”,这是我们全体教师抓好语言文字工作的共识。

从2009年到现在,学校先后制定了了《太平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制度》、《太平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太平小学教师语言规范要求》等制度,并依据文件科学管理,狠抓课堂常规管理。同时,学校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写进了太平小学工作计划中,采取多渠道管理的方式,从行政班子、科组,到大队部、中队等多个部门共同管理。

3、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学管理中。

一方面学校明确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学生评价手册中写规范字;另一方面,学校将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察指标之一。此外,学校每月都对教师编写教案、批改作业情况进行检查,以此促进教师用语用字规范化。不仅如此,学校还坚持校园用字审核把关制度,凡是学校自编的教材、印发的通知、制作标语、标牌、宣传专刊等,都必须通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才能印制发出。

三、创设语言环境,营造推普氛围。

学校认真做好语言文字的校园文化宣传工作,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在正式场合和校园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创设优良的语言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氛围。

1、充分发挥每一面墙的宣传作用,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师生经常出入的场所树立和张贴宣传牌、警示栏和海报。如:“用文明语,做文明人。”“说普通话,从我做起。”“请讲普通话,请写规范字。”等宣传标语,时时处处提醒着全体师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

2、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及各类会议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意义。如利用学校广播、班级板报、学校网站、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专题宣传。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学校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让全体师生明确:普通话作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即师生在教学和学习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即师生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和其它集体活动中应使用普通话、用好规范字。

3、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师生参与语言文字工作 的积极性,让师生在开展各项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如课堂教学、集体朗读比赛、各项正文比赛书法比赛等)提高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意识,及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发挥语文课的主渠道作用,培养师生语言文字能力。

语文课是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承担着听说读写的任务,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是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平台。因此,学校语文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训计划。主要做法有:

(1)课堂使用规范语言。教师讲课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学生回答问题要普通话,师生的交谈、演讲、游戏等也要使用普通话,逐步形成了课堂师生互动的规范语言。这既促进了师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又提高了师生普通话水平,还培养了师生的自信心和表演力。

(2)积极开展拼音教学研究。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的工具,也是帮助说普通话的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好普通话。认识到这一点,学校语文科组把拼音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工作来抓,定期举办拼音教学专题研讨会,上研讨课,提高拼音识字教学质量。(4)积极开展校内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学生开展“纠正错字别活动”,到校园内外进行用字检查活动。校内查找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不放过学校的任何一处,包括自己、同班、同桌的作业,进行无缝隙排查,及时整改,使学校语言文字环境更加规范化。校外查找错别字,要求学生做好记录,与相关部门沟通整改,提高学生书写规范字的意识,增长语言文字知识。

(5)举办读书月活动。每学年,学校语文科组都能结合语文活动周和读书月活动,开展 “读一本好书,交一位好友”、“好书推荐”、“阅读伴我成长”、“名著阅读”、写读书笔记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语言文字能力。

五、搭建展现自我平台,提高语言文字能力。

1、以校本培训为途径,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水平。

校本培训是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的主要途径。而教师又是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关键因素。为此,我校以提高教师语言文字规范性为着力点,并与教师基本功训练相结合,要求教师普通话时时说,粉笔字、硬笔字、毛笔字常常练,在坚持不懈的训练中提高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自觉性。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分科组(语文课组、数学课组、综合科组)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硬笔、毛笔、粉笔三笔字比赛,教师师德演讲大赛、说课大赛或课堂教学观摩评优课等教师基本功大赛活动,有时我们还请镇文体教育局有关领导邓桂轩老师亲临指导。“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所有教师必须参加的考核项目,以赛促练,以练促进课堂教学。这样的活动已逐步形成了制度。通过不懈的努力,教师说普通话和三笔字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在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水平的同时,学校还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程进行落实。并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2、开展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强化师生语言文字训练。《弟子规》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学习践行《弟子规》不仅熏陶学生的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行,还能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和词汇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此,我校推出学习践行《弟子规》的教育活动。

从2011年3月起,我校自己编辑了《弟子规》校本教材,每天早晨我们以《弟子规》作为晨诵诗来开启美好的一天。每天早上7:30-7:40的时间由老师带着学生学习诵读《弟子规》,学习《弟子规》的每一句,诵读《弟子规》的每一节,了解《弟子规》的每一个故事,师生们都能感悟到《弟子规》的语言美,感悟到《弟子规》的道德美。在朗朗上口的经典诵读中,提高师生们的普通话水平。在感悟《弟子规》每一个故事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尊敬师长,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在《弟子规》的故事演讲中,提高学生认识文字、理解文字、运用文字的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水平。

在提高教师语言文字水平的同时,学校还把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作为一项重点工程进行落实。为学生搭建“我能行”的实践舞台,学校每天都要检查各班朗读《弟子规》、朗读课文的情况,每个月进行一次班级集体朗读评优活动,每个学期进行一次班集体朗读课文比赛、《弟子规》集体朗诵比赛、及时了解各班的朗读情况,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进行《弟子规》故事演讲比赛和数学故事演讲比赛,开展一次语文征文比赛,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每个学期进行一次1-6年级书法比赛、1-6年级拼音识字比赛,开展语文、推普、《弟子规》等系列手抄报比赛,促进学生写好规范能力的提高。每个学期都进行班级黑板报评比、各班还开展特色作业展览、纠正错别字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能力。

六、以特色项目、特色班级为载体,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发展。为加强班集体建设,提升班级文化品位,践行 “一校一特色、一班一亮点”的德育理念,打造课内外、校内外融为一体的特色,我们以特色班级为载体,促进语言文字工作发展。

学校以四年级为中心,创立了四(1)以毛笔书法练习的《墨香班级》,四(2)班以阅读、作文训练《书香班级》为带动点,一(1)以拼音识字训练的《快乐拼音》,一(2)以拼音识字训练的《奋进 》,二(1)以拼音识字训练的《诗歌飘芳香班》,二(2)以拼音识字训练的《书香班》,三(1)班以口算训练的《青青芽》,三(2)班以以朗读训练的硬笔书法练习的《笔下生辉》,五(1)班以朗读训练的《朗朗书声》,六(1)班以英语训练的《ABCD》,六(2)班以阅读、作文训练的《书写人生》等特色,各班根据自己的特色特点,利用中午、晚托等时间加强运用语言文字训练,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进行研究的。在特色班级研究过程中,我们认真落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学科融合、相互渗透。每位任课教师都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结合本班特色,有创造性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以培养健康、快乐、创新型的人才为己任。

去年在镇特色项目评选中四(1)班、四(2)班被评为一等奖和二等

奖。每个班级特色鲜明,亮点纷呈,如四(1)班多次以《墨韵长廊》展示“小书法家的杰出作品,当我们走进《墨韵长廊》,虽不能感受到高层次的书法艺术布局,但却能感受置身于充满童真稚气的笔墨清香氛围中。四(2)的《我与名著有个约会》,通过品味名著,出版班级读物《小小读者》引领学生走进书香,创设书香班级等各有各的特色,全面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特长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的凝聚力,提升了班级文化,从而促进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稳步持续发展。

七、长效跟踪,深入推动语言文字工作。

为规范师生用字,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教导处、语文科组、班主任等联合组成的检查组,一直长效跟踪。

在教师常规教学中,检查组通过巡堂,听课,检查教师上课、板书、教案、作业批改、书写评语、教师各种学习笔记、学生作业等,指导监督师生用字规范,有效地提高了教师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同时,学校还注重表彰语言文字规范先进教师和优秀学生。学校建立普通话检查小队,由学生推普员组成,随时巡视校园,对校内不使用普通话、不使用规范字的行为给予及时纠正,定人定时,长期有效地跟踪。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通过多年的努力,师生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使用规范汉字的意识不断增强,绝大部分同学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

八、展望未来,再上台阶,开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新局面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力度,使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从提高全校师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和现代交往意识着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创建一流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校园氛围。

2.组织各种形式的推广活动,积极主动与周边社区街道联系合作,加大对周边社区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的宣传力度,为全社会使用规范语言文字贡献力量。

3.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专题讲座,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动态、成果、成功经验等及时宣传,把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推向深入、持久。

九、不足与反思

几年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第一,学校关于语言文字的专项课题研究较少,专题性论文较少。第二,非语文专任教师的规范用字能力还不够强。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也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程。我们坚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借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评估检查的东风,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定会踏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构建“文明校园、人文校园、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根据对学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校园用语用字环境、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教科研工作及加分项目的综合自评,我校现正式向中山市语委办提出申请,申报中山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查得分为103分,敬请评审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予以评审!

抓规范促养成 篇5

----宋寨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的责任。近几年来,在区教育局和教育总支领导下,我校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举素质教育大旗,践行真教育,加速学校发展,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新洲区三店街宋寨小学又名武汉林中阳希望小学,系我国著名书法家林中阳先生捐出自己书法作品拍卖所得的几十万元现金,对原宋寨小学进行改扩建后更名为武汉林中阳希望小学,学校坐落在新洲区三店街宋寨村,属半寄宿制小学。学校占地面积为8636平方米,生均28.9平方米,建筑面积3338平方米,生均11.1平方米,绿化面积为2677平方米,2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各一个。在校学生299人(其中寄宿学生242人),现有8个 教学 班,班额37人。学校拥有微机室、电子备课室、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藏书7500册,生均25册)、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保健室、心理咨询室等;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28人(其中小教高级及以上教师17人,专科以上学历17人,学历合格率达100%),师生比为1:10.3。学校招生服务范围覆盖了周围宋寨村、华岳村、施杨村、道岗村、吴岗村、许岗村、栾岗村、李岗村、马畈村、曹岗村共十个行政村的适龄儿童,学校服务半径为10千米。

近年来,宋寨小学秉承“写字励志、翰墨育人”的办学理念,以“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为宗旨,以“教育创造师生幸福,翰墨建构文化风骨”为目标,以“育德、启智,审美、健身”为校训。强力打造“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时值今日,“严谨、爱生、务实、进取”的教风已初露端倪,“勤学、善思、有恒、创新“的学风已悄然形成。学校正在以“写字教育”为办学特色,通过“立字”来育德高之人,育明智之人,育体健之人,育美鉴之人,育勤劳之人。

学校坚持励精图治,求实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育理念,因而办学方向明确,成绩显著。2013年秋学校通过市级标准化验收。近三年来,学校集体获各级荣誉称号3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平安和谐校园”、普法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老师个人获各级各类荣誉34人次,学生在区级以上学科竞赛和其他竞赛中获奖33人次,街级133人次。

二、主要做法:

1、规范办学行为,促教育均衡。

近年来,学校依规依法办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落实地方课程和结合实践活动课程,严格执行区局统一的作息时间,不办重点班、特色班,坚决不补课,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坚持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每期只举行期中、期末检测,对学生评价实行等级制。扎实抓好规范收费工作,对学生实行“0”收费制。落实三全德育。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充分做到“三利用”,在德育教育工作中要讲求实效,做到“六坚持”每期召开一次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加强班主任建设开设“班主任沙龙”,狠抓学生“五不准”的养成教育,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感恩、爱学习、讲文明、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师素质均衡。首先是引进人才:

近两年来,我校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教育总支从初中引进骨干教师6名,并还从教育总支机关引进能教英语的优秀人才一名来我校任教,极大的加强了我校师资队伍。

其次是加强管理:

(1)带着情感,促教师观念转变。一是以思想引领教师观念更新,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要什么样的教学质量”大讨论;二是以评价机制引导教师观念转变,逐渐实施与教育局《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方案》接轨的评价方案,三是以纠正教学问题,促教师观念转变,要求老师们用博爱的心灵感知学生的灵魂,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的闪光点。

(2)肩负使命,促教师专业发展。一是以抓课堂教学为重点,向实效要质量,加强课堂管理,实行领导推门听课制度,有效备课,推进“导学案”实验,围绕学校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开展赛课活动,提高“教”的能力;二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抓手,向教研要质量,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了校本教研,开展了新教师和骨干教师结对帮扶活动,鼓励和鞭策教师学习提高,全校十多位教师在参加高学历函授学习,重视行家引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活动。

3、改善办学条件,保障教育资源均衡。近两年来,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学校标准化建设。特别是2013年,在区党委政府、教育局、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争取省市区资金近四百万元,新建一栋三层教学楼、一栋五层教师周转房、一座冲水式厕所和塑胶运动场,对原教学楼进行修缮作为科技楼,将学生食堂扩建并添置了一批食堂设备,对原学生宿舍进行装修作为教学辅助用房。学校还自筹资金二十多万元,对供电、供水系统进行改造,购置电动门、学生用床,安装监控设备,对校园文化进行了合理的布置。今年春学校向上级申请资金五万元对学校进行绿化建设,为校园环境增添了新的生机。学校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办公室的装饰,让教师舒适、舒心工作;班班通的开通,让学生接受全新的教育;电子备课室的创建,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学资源;音乐室、美术室和体育器材室的配备,语音广播系统的更换,优化了教学手段;供电、供水设施的改造,优美了生活环境;微机室电脑的更换,优越了学习条件。基本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4、实施“三关工程”,促进教育公平。

“三关工程”是我校从2010年提出实施,并得到上级领导的首肯。即思想上关爱问题生,学习上关心学困生,生活上关怀留守生,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1)、思想疏导,感化心灵,关爱问题生。一是走进社会,走近自然,培养情感。二是展我才艺,现我风采,陶冶情操。三是帮贫助困,播撒爱心,净化心灵。

(2)聚焦课堂,提振信心,关心学困生。一是以关心为先导。二是以激励为要旨。三是以教学评价为杠杆。四是以实效为目的,实行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教学实践中,不少包保教师用一颗爱心,一片耐心,一份恒心,去温暖、教育、感化着学困生。

(3)多管齐下,补偿亲情,关怀留守生。针对留守生:①设免费亲情热线电话;②请代理监护人来校讲话,单月为爷爷训话日,双月为奶奶训话日;③校保健室定期免费对留守儿童体检;④坚持“访万家”,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跟踪管理。亲情染化了育人盲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艺术教育进入常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常态化。我校广播操、校园集体舞、腰鼓、锣鼓等集体项目,球类、呼啦圈健身操等自由项目丰富多彩。学校举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活动,演讲比赛、朗诵比赛、六一文艺汇演、书法比赛等丰富了师生的生活。

6、创特色教育,提升办学品位。2010年来,学校秉承“写字励志,翰墨育人”的办学理念,以“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和审美情趣等,以课堂为阵地坚持天天练习,月月验收,年年提高,建立有写字功底的教师队伍,造就学生的书法特长,创建有写字教学特色的学校。我校通过“立方正之字,立工整之字,立端雅之字,立艺术之字”来育“德高之人,育明智之人,育体健之人,育美鉴之人,育勤劳之人”。通过写字教育为突破口,推进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

三、不足与反思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近几年,我校在教育管理、办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教师平均年龄偏大,音乐、美术专任教师不足,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2、师生住房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几个人共一室)。

3、学校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还有待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着眼未来,我校将继续强化校舍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功能,遵循上级的政策法规,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师训力度,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深化课题实验研究,强化特色学校建设,强化学校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创办优质教育,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举素质教育旗帜,践行真教育,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抓规范促养成 篇6

荔波县玉屏镇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站

(2008年8月26日)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我就我镇建立药具工作长效机制,促进药具改革深入开展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玉屏镇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樟江河畔,是荔波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辖4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总面积160.9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3108人,育龄妇女6967人。2005年来,我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群众对药具的易得性和服务的满意程度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立“渠道畅通,满足需求,方便群众,安全有效,减少浪费”的管理机制为核心积极探索计划生育药具改革工作。不断提高避孕药具管理水平,满足群众对避孕药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一、加强领导 精心部署

一是我镇成立避孕药具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玉屏镇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改革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药具改革工作汇报,并分析、研究改革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二是我镇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仍每年挤出2万元的资金投入药具改革工作,确保避孕药具改革培训宣传经费落实到位;确保药管员每月200元的报酬落实到位;确保设立发放点或自取点所需经费落实到位。

二、拓展宣传教育的载体和空间 营造改革管理工作氛围

为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舆论导向作用,我镇通过宣传栏、避孕知识讲座、手机短信、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宣传。据统计2006年至今全镇共举办22 期培训班,参加药具培训育龄群众达72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份,出宣传栏34 期,报送信息简报36 期,发送手机短信3000条。积极通过多渠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避孕药具知识,提高了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基本知识知晓率。制作“连心”卡,搭建干部与群众心灵沟通的桥梁,各村计生协会自发组建山歌宣传队,以民间山歌为载体打造生育文化精品,将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殖保健、避孕药具知识编写成民族山歌,深入村组进行巡回演唱,使宣传工作温馨化、个体化、趣味化,群众在活动中“可听”、“可看”、“可取”、“可乐”;我镇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流动人口居住较多,流动频繁,为满足流动人群的需求,成立了“育龄群众生殖健康之家”,并通过图片展示、电教等方式进行授课,深受广大育龄群众的欢迎,参加学习人数日益增多,深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在景区、街道书写宣传标语,悬挂或竖立宣传牌,运用温馨的画面、通俗的语言讲解避孕药具知识,增强记忆效果,同时,计幼站印制宣传资料方便群众随到随取,提高群众避孕知识知晓率。利用报刊、电视等宣传媒体宣传我镇计划生育药具改革工作动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发生明显改变,形成了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和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风气。

三、创新服务手段 提高服务能力

在制度建设上,建立和完善镇村两级药具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了药具发放网络仓储管理制度,明确发放点、发放人员的工作职责,规范了免费发放点的药具保管工作,确保避孕药具发放的质量,保证群众使用避孕药具的安全有效。通过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管理,提升了我镇计划 生育避孕药具改革服务水平。

在队伍建设上,按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对技术人员准入资格的要求,及时调整镇药具管理人员及村级药管员,镇村两级药具管理人员,均执行业务强化培训合格后再持证上岗。

在管理机制上,我镇建立避孕药具长效机制及保障机制,确保避孕药具管理改革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针对过往游客流量大的实际,全天24小时免费开通避孕药具咨询服务热线电话接受咨询和服务,免费服务上门,有效提高工作服务水平。

在发放形式上,为提高群众对避孕药具的易得性,注重群众的隐私权,使药具发放更具有人性化、个性化,镇药具工作管理人员用心工作,积极探索制作避孕药具自取箱,镇计幼站业务人员自制发明了避孕药具自取箱,箱外设计美观,箱上贴有取药提示、送药电话、监督电话及温馨标语,箱内设计较科学,可操作性强,不需开箱,只要轻轻拉一次控件,即可弹出你所需要的不同规格的避孕药具,简便易行,安全方便。

在发放渠道上,在街道、景区、宾馆、学校及人群聚集地增设避孕药具发放自取点共 40 个,制作自取点提示牌块,发放点网络图56 张,让群众知道自取点及发放点的位置。并明确专人负责管理,保障自取箱内药具不出现空缺,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避孕药具的易得性。

四、取得成效:

我镇避孕药具管理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全镇上下的努力,取得了初步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一新两多六高三降

一新:初步形成新的避孕药具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县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发放服务网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新机制,两多:使用避孕药具的对象和数量增多。据统计:今年截止7月30日止,全镇使用避孕套3200 支,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650 支。

六高:药具应用率高达98.8%,有效率高达98%,随访率高达100%,群众满意率高达90%,群众知晓率高达85%,群众对避孕药具的易得性得到提高。

三降:广大育龄妇女生殖保健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性传播疾病、非意愿妊娠、出生人流比大幅度下降。出生人流比降至1:0.2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7 个百分点。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1、资金紧缺,投入不到位,增设药具自取点未能最大限度满足流动人口的需求;

2、自取点管理费未及时落实,管理不到位,存在浪费使用避孕药具现象;

3、镇、村避孕药具管理人员素质偏低,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4、三是部分育龄群众对避孕药具的知识了解不多,宣传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提高群众对避孕药具的知晓率。

总之,我镇将高度重视这些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以广大育龄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为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抓规范促养成 篇7

一、加强项目建设, 改善基础条件

(一) 办公场所建设取得新进展。抢抓国家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发展的政策机遇, 积极论证申报建设项目, 大力争取政府资金和建设用地等支持。从2012 年开始, 先后通过争取上级项目建设资金, 新建设了龙门、三合农机站业务用房, 其他镇农机站办公用房也得到了修善或是租赁政府所在地的办公室作为农机站办公用房, 确保了业务工作的开展。

(二) 配置必需的办公设施设备。按照农机站功能定位, 多方争取上级配备设备和自筹资金购置检测维修设备和办公设施设备, 满足开展农机推广、管理、检测及办公和公共服务设备需求。特别是在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前移以来, 全县16个镇农机站全部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及档案柜等办公设备设施。在重点镇 (张黄、龙门、小江、寨圩、三合) 配备农机监理摩托车。乡镇站基本实现了布局合理、功能发挥, 达到了“四有”标准。即:有办公场所, 有办公设备, 有制度, 有档案资料。

二、管理职能不断加强, 机制体制不断完善

(一) 加强基层站管理。2014年以来, 为加强基层站人员的管理, 出台了工作人员考勤制度, 每周一定期向县局汇报基层站工作情况, 同时, 县农机局纪检监察室不定期对基层站开展巡查。

(二) 推行岗位责任制。在乡镇农机站推行岗位责任制。制订各岗位职责, 分片管理, 切实做到责任到人、人人有责。

(三) 提高办事效率。全面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廉政承诺制、亲民便民制等制度。坚持“热情、周到、方便、高效”的服务原则, 进一步提升农机站工作人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 力求做到为农民群众提供最佳服务。

(四) 实行“四牌一栏”。实行《全站人员分工牌》、《办事指南牌》、《人员岗位牌》、《个人胸前牌》、《人员去向栏》, 全面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三、加强基层人员培圳, 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一) 加强政策培训。定期组织农机推广人员学习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在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基础上, 及时地将国家的农机化方针、政策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如:每年度定期召开全县农机经销商工作会议和全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工作会议, 及时将新政策传达至基层。

(二) 加强技能培训。先后组织农机站人员参加市、县农机局的业务培训班12次, 培训750多人次。重点学习农机的基本常识、新型机械的操作技能, 了解新型机械的性能及保养维修方法, 为做好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练好基本功。

四、实行绩效考核制, 调动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

(一) 实行全员技术岗位动态管理。在全县农机系统开展实施技术岗位动态化管理, 每三年开展一次全县范围岗位竞聘, 对不能达到或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进行重新竞岗, 甚至换岗使用, 达到岗位的最高优化率, 充分调动队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年终绩效考核管理。每年年初, 县农机局将目标任务明确到每个基层站, 同时要求基层站将指标量化到人。到年终, 由县农机局组织开展对基层站的农机化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进行考核。按照考核的要求对农机站在农机安全生产、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培训、农机推广、农机化信息宣传、建立农机联系户等工作进行考核。从中检验全县各镇农机站的工作成果, 作为单位评先评优的重点考核工作。

上一篇:关于校园的一角作文四年级下一篇:刑事出庭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