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规范简称(精选7篇)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人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用力工具。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集团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紧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公文,是形式所需,是社会需要。
一、相关规定沿革情况
对公文标题,人们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都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认识过程。这也恰恰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所进行的公文改革进程。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公文标题的改革伴随着公文处理规定的修订完善,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期试行阶段
即20世纪50年代前期,公文标题经历了由无规定到模棱两可规定的过程。政务院1951年9月29日颁发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公文用纸第一页须包括文种、发文字号、事由、附件、主送机关、抄送机关、拟办、批示等栏。受文机关填写在规定栏内,文前、文尾不另写受文机关。”这种无标题的公文版式在当时是正常的。此类公文,不仅在20世纪50年代比较普遍,而且在60年代也有较大影响。1955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批准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和省(市)级机关文书处理工作和档案工作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发文须加注‘标题’或‘事由’(便函除外),并在第一页规定的地方填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则出现了两套主要格式:有的加标题,有的仍标注事由。当然,也还时有无标题的公文出现。有标题的公文,也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者统一的完整标题,有的是缺一项或两项的不完整标题。
(二)探索发展阶段
即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1957年10月3日国务院秘书厅《关于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中,提出取消“事由”,改为“标题”,改变以往把“发文机关”、“事由”、“公文种类”三者分割的现象。同时,较明确地提出了标题的概念及其构成,指出:“所谓‘标题’,就是由发文机关、公文事由和公文种类三者所构成的文件名称。”这一阶段后期,中央一级机关的许多公文标题日趋完整,省以下机关先后效仿而改变了原来的做法。然而,也有不少地方还常常出现不完整标题,或者还有“三者分割”的现象。
十年“文革”期间,我国公文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干扰和冲击。各级机关的公文标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规范问题,就连国家级机关的公文标题也拟制得五花八门,甚至毫无章法可言。“文革”结束后的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不规范的公文标题仍比较多见。
(三)日臻规范阶段
即1981年2月至1993年10月,这一时期对各级机关公文起规范作用的法规性文件主要有三个。1981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公文种类。”此规定对于促进公文标题的规范化意义重大,但它也有缺陷,即“三要素”均没有省略的余地,这同公文写作实践常常发生冲突。198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标明发文机关和公文种类……”此规定用“一般”作为限制词,限制“应标明发文机关”则意味着“发文机关”可以适当省略,这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不一致的矛盾。但由于“一般”也限制了“应标明公文种类”,则为省略文种的做法提供了依据。1988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厅字[1989]27号)规定:“文件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从而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规定了公文标题的“三要素”,但也由于“一般”的不确定性,而使人们理解各异、执行不一,有的对公文标题的要素随意省略,以致影响了公文质量。不过,从总体来看,由于国家级机关的公文标题开始讲求结构规范,全国公文整体规范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修订完善阶段
即1993年修订后的《办法》发布以来的时期,也有三个主要法规性文件(考虑沿革情况亦可将前后的文件统一称作“公文处理法规”)。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无文种的不规范公文标题已习以为常,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无文种的公文标题与公文标题特征、公文基本精神不一致,违反同一律;文种作为公文这一事物名称的标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省略。20世纪90年代,国务院办公厅大力加强公文规范化建设,于1993年11月发布了修订后的《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并准确标明公文种类。”这就弥补了原《办法》的缺陷。之后,国务院办公厅从自身做起,公文标题越来越规范,为各级机关做了示范,使随意省略文种的错误得到了有效的纠正。这期间,党的文件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办发[1996]14号)则去掉了“一般”,规定“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此规定虽然仍不够明确具体,但较以前有很大改进。2000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新《办法》规定:“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此规定和1993年《办法》基本一致,只是文字表述更简明、得体。新《办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公文处理法规的修订完善乃至公文各项改革工作进入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查阅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近几年发布的公文,无文种的公文标题已彻底杜绝。同时,我们发现:国务院办公厅在新《办法》施行前后加大了实现公文规范化的工作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各部门报送公文简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办发[1998]113号)针对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上报国务院的公文中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今后,凡明显不符合《规则》和《办法》规定的公文,一律退回报文单位。”经过几年的努力,国家级机关公文规范化水平(包括公文标题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其他机关公文标题结构不规范尤其是无端缺失文种的情况得到了较好的纠正,即便存在一些问题,也已不是主流。
二、历史因素影响分析
公文写作实践的改进,较之公文处理规定的修订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因为公文处理规定的每次修改和完善,都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以前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公文写作实践上,而且表现在公文理论研究层面。
(一)历史因素对公文写作实践的影响
1.1957年国务院秘书厅发出《意见(稿)》后,仅在文件首页填写文种、发文字号和事由等项的无标题的公文版式在省部级及其以下机关仍流行了一段时间。
2.有标题的公文,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六七十年代也往往不大讲究标题的结构规范。下面,举实例说明:《中央转发×××党组关于……的请示报告》(中发[58]×××号),发至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当属下行文中的批转性通知,显然缺少通知文种。(若按现行规定衡量,尚有诸多不规范之处,如简称不规范、“批转”和“转发”不分、“请示”和“报告”不分等。)《中共××省委教育会议报告》(×发[58]×××号),主送“中央并各地、市、县委,各党委、党组”(上行、下行不分),从标题结构来看,虽“三要素”齐全,但明显缺少必要虚词联结,事由“教育会议”也不确切。若按报告行文,应改为《中共××省委关于××教育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复关于复员建设军人参加企业当学徒的工资待遇问题》((58)中劳薪字第××号),总体结构和句法结构均存在病误,若答复不相隶属机关的询问,应改为《劳动部关于分配到企业当学徒的复员建设军人工资待遇问题的复函》;若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文种则应改为批复。《公布“……的规定”实行》(铁人资刘(59)字第××××号),可按印发性通知标题的结构修改为《铁道部关于印发<……的规定>的通知》(新《办法》规定部门规章用“令”公布)。××省劳动局为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由》((58)×劳护字第××号),按规范结构拟制,应改为《××省劳动局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通知》。《关于……问题》((60)中劳配字第00××号),应改为《劳动部关于……的通知》。《中共中央通知》(中发[1972]××号),按规范结构拟制,应改为《中共中央关于……的通知》。(以上发文字号大多不规范,说明公文标题和发文字号都有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
3.20世纪80年代,尽管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暂行办法》,但结构不规范的公文标题依然普遍存在。它体现了这一阶段过渡时期的特点。举几个国家级机关的公文标题说明:《转发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的两个文件》(厅(信)发[1982]13号国办发[1982]29号),按规范结构拟制,可改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三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的两个文件的通知》;《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中发[1983]×号),按规范结构拟制,可修改为《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或《中共中央关于妥善处理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发[1985]1号),按规范结构拟制,可修改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贯彻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通知》(“贯彻”也可改成“认真落实”);《薄一波同志在听取烟台市委整党工作汇报时的讲话》(中指发[1985]7号),按规范结构拟制,可修改为《中指委关于印发薄一波同志在听取烟台市委整党工作汇报时的讲话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的几个问题的说明》(中办发[1986]9号),不仅缺少文种,而且发文机关和事由中间缺少“关于”联结,则存在仅两个办公厅“贯彻执行……”之歧义(修改参见下篇《系列谈四》)。《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月二十二日通过中发[1987]5号),按规范结构拟制,修改成《中央中央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为好。
4.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由于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越来越重视公文标题的结构规范,狠抓了公文处理法规的贯彻落实,使得国家级机关的公文标题日趋规范。然而,历史延续性影响并未彻底消除,基本表现在省级以下机关公文中。当然,国家级机关的公文标题也偶有反映,如中央军委外事办2007年给国务院办公厅的行文,标题是《关于新建综合办公楼悬挂国徽事》,则仅仅是事由(修改参见下篇《系列谈四》)。
5.矫枉过正是历史因素影响的一种特殊情形。同“函”由弃之不用到上下左右乱用、“请示”由不习惯使用到一度盛行而误用类似,公文标题也有着矫枉过正的经历,亦即由无文种到两文种或多文种的并用。如《关于……的请示报告》、《关于……的请示函》、《关于……的决定的通知》、《关于……的决定的通报》、《关于……的批复的通知》、《关于……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等。举2008年9月媒体刊载的一个实例,系浙江省纪委报给省委的文件,标题是《关于冯顺桥违纪案的审查报告及处理意见》,文种由“报告”和“意见”组成,事由系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同以上类型均有所不同。在意见文种被规定为法定文种前,应修改为《浙江省纪委关于冯顺桥违纪案的审查情况及处理意见的报告》(“审查情况”也可改成“审查结果”)。即便现在,笔者也主张这样拟制,主要考虑两点:一是此“意见”并非文种身份,而和“情况”一样都是事由偏正词组的中心语;二是向省委汇报案件审查情况不可能不表明态度(提出处理意见),也没必要先打个“报告”再另报个“意见”。
(二)历史因素对公文理论研究的影响
学界在各个时期对公文理论的研究,始终未彻底摆脱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少公文方面的著述明显带有不同时期的“烙印”。而这种“烙印”,又必然反作用于实践,对公文写作产生严重的误导。
1993年修订后的《办法》发布以来,公文标题的结构规范已十分明确。然而,在公文学界,关于文种可否省略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无文种的公文标题一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人甚至还在“潜心”研究20世纪80年代国家级机关公文中的那些无文种的标题,并仍旧大力推介。
批转、印发和单层次转发性通知无故舍弃文种的现象由来已久。例如:《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发[1982]1号)、《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中发[1982]5号)、《国务院批转林业部关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森林采伐限额审核意见的报告》(国发[1987]35号)等等。高层机关前期的这些不规范的公文标题,确实令公文学界很迷惘。对此,曾出现过种种牵强附会的解释,归纳起来大体有三种:一是认为被批转、转发、印发的某公文有文种则可视为本公文有文种;二是认为这是合理地省略了批转、转发、印发类公文的“通知”文种;三是认为“批转”、“转发”是该公文的文种。以上三种解释一脉相承,都是极其错谬的。
这种舍弃文种的批转、印发和单层次转发性公文标题的基本形式有:“×××批转……的报告(意见、请示)”“×××转发……的通知(报告、意见)”“×××关于印发……的方案(规划、要点、讲话……)”等等。不论采取何种形式,其标题中的文种都只不过是被批转(转发、印发)的公文的文种而已,它都是作为事由部分的述宾词组的宾语而存在的,整个公文标题实际上等于无文种。在第一种认识不攻自破后,有人曾将其解释为“文种的省略”,并由此得出结论:公文标题中的文种可以省略。这实际上是对公文处理法规的否定,而公文标题中的文种绝不可以省略逐渐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接着有人将“批转”、“转发”说成是“文种”,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总结出转发性公文标题所谓的“发文机关——文种——转发公文”这种新的结构形式,有人甚至呼吁将“批转”、“转发”正式定为法定公文的文种。笔者认为,把“批转”、“转发”作为文种既不符合语法规范,也不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批转或转发公文应使用通知文种,公文处理法规规定得十分明确。那种舍弃文种的公文标题同经常出现的“关于……的请示报告”一样,可以说是极不规范的,我们不仅不宜效仿和提倡,而且也不应该为之寻找“理论”依据。
三、经验教训简要总结
(一)要深入宣传公文处理法规。通过努力,提高各机关、各单位执行现行公文处理法规的自觉性。
(二)办公部门尤其是上层机关办公部门要健全制度,尽职尽责。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和差错追究制,严格执行办文程序,尽量减少或杜绝疏漏,对个别公文标题出现的错讹及时矫正,以免造成上行下效的不良后果。上级办公部门要强化监管职责,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地统一组织公文检查,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6月8日《人民日报》“政治·法律·社会”版“时政纵横”栏目登了一篇消息,引题为“最高法”,主题为“加大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案件审判力度”,初看标题,我以为国家又出台了什么重要法律,往下一看,方知是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加大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案件的审判力度。原来“最高法”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简称,只怪本人孤陋寡闻。
应该说简称是好事,删繁就简,以一当十,一目了然,谁都喜欢。比如,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为“中国”,把“美利坚合众国”简称为“美国”,一般情况下行文说话就方便多了。但是,简称也不是随意可以用的。首先,简称本身就要求简练、通俗、准确、清楚、明白,不能因减少字数而害义,或产生歧义,更不能让人反感和庸俗化。其次,使用简称须有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什么地方能用,什么地方不能用,都有一定的讲究。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一些报纸、电视、电影、杂志,使用简称极不规范,花样翻新不说,有的太随意,几乎到了胡编乱造的地步。比如说,有的把“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为“村长”,明显与法律相违;有的把“个体私营经济”简称为“个私”,让人看不懂;有的把“人民银行”简称为“人行”,以为哪里人贩子;有的把“太平洋保险公司”简称为“太保”,总以为是那令人恶心的“盖世太保”。还有,“×局长”简称为“×局”,“×队长”简称为“×队”,等等,这些都是极不规范和雅观的。更为好笑的是,前些年广东媒体炒热了一个“军嫂”(军人妻子的简称),现在倒好了,“空嫂”、“月嫂”、“警嫂”、“税嫂”甚至“粪嫂”什么样的“嫂”都出来了,是已婚妇女就是“嫂”,干什么的就是什么“嫂”,真担心将来的社会是“嫂”声一片了。
某些报纸为了把标题做短一些,做醒目一些,不可避免会对一些较长的单位名称或词语进行简化,这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任何简化必须严肃,必须明确无误。像前面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简称为“最高法”就很不妥,“法”与“法院”完全是两回事,不可混淆。这里倒不如多加一个字,用“最高法院”妥当一些。如不增字,用“高法院”也比“最高法”要好。当然,也许是报纸某个环节无意中漏掉了或搞错了一个字。
一、公文写作排版
(一)标题:正文标题用宋体字2号,遇标题过长需换行可按“长、短、长”或“正(倒)宝塔形”排版;一级标题“
一、”用黑体字3号;二级标题“
(一)”用仿宋体字小3号加粗;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1)”均用仿宋体字4号加粗。
(二)正文:仿宋体字4号(行距为固定值24.5磅)。
二、公文写作格式
(一)眉首:一般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会签人等要素组成。
1.主体: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要素组成。
(1)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或特定词用引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停顿用空格符或换行。(2)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应按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同性质或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性质或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主送机关一般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仿宋体字4号,回行时仍顶格。
(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完整地表达公文制发单位的意图、意见和要求。正文一般置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是正文的附属部分,是补充公文正文内容的材料(包括图表)。公文如有附件应作附件说明,即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仿宋体字4号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
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在公文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1”)。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应与正文之下的附件说明一致。
(5)成文时间: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年、月、日标全,“零”写为“〇”;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置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置正文右下方,右空4字。
(6)印章:指正文末尾加盖的发文机关印章或领导同志签名章,是发文机关对公文表示负责并标志公文生效的凭证。
(7)附注:一般是对公文的发放范围、使用时需注意的事项等情况的说明,公文如有附注用仿宋体字4号,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2.版记:一般由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时间、份数和版记反线等要素组成。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封四,亦称封底),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1)主题词:是反映公文主要内容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上行文应当按照上级机关的要求标注主题词。“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居左顶格标识,后标全角冒号;词目用标宋体字3号;词目之间空1字。主题词按类别词、类属词、文种的顺序排列,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5个。
(2)抄送机关:是指除主送机关之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印发机关多数不以行文机关名称出现,而只用机关办公室名称,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仿宋体字4号。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4号阿拉伯数码标
识。
(4)印发份数:置印发时间之下,右空3字,用仿宋体字4号和阿拉伯数码标识。
(5)版记中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时间等要素之下分别加一条反线,宽度同版心。
一、影响宣传教育工作的瓶颈
新时期计生宣教工作取得的工作成效、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举世公认,但影响其向深度、广度发展的瓶颈仍然存在,亟需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解决。
1、少数党政领导尤其是基层党政部门的领导,对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计生宣教工作。
2、重形式,轻内容。有关部门的一项社会调查表明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勤劳致富已成为群众第一需要。但宣教模式仍普遍停留在就计划生育讲计划生育的低水平。
3、对象层次不明。计生宣教显性对象是正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婚育妇女,同时也是计生宣传的主体。未婚人群、退出生育过程的或已落实绝育措施的人群等是宣教工作的隐性对象,他们的婚育观往往影响和干预着显性对象的生育行为。由于对这两类对象的特点研究不够,笼统地采取类似同一的方式进行宣教,影响了宣教效果的提升。
4、宣教手段单一。主要还是依赖于发放宣传资料、集中宣教、举办知识竞赛等传统方式。
二、突破宣教瓶颈解决上述问题
计生宣教工作存在上述瓶颈,主要是由计生工作本身的艰巨性和宣传对象的复杂性所决定的。突破上述障碍,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如下:一是转变宣传思想,提高对宣教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多样化。在村组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设立宣传橱窗、宣传板面,悬挂横幅,基本上实现群众“抬头驻足间,计划生育映眼睑”的宣传格局。三是宣传内容实效化。坚持以人为本、因人制宜,分别对青春期人群、新婚期人群、孕产期人群、哺乳育儿期人群、实行避孕节育人群、更年期妇女6类人群分类施教,进行不同内容的宣传教育,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四是宣传行为社会化。充分发挥人口计生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建立大宣教格局。同时利用各类重大节日,将计划生育宣传融入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文艺活动中,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
三、近年来呼图壁县园户村镇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园户村镇计生办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如构建“入户宣传、标语宣传、阵地宣传、媒体宣传、文艺宣传”等“五位一体”的宣传教育新机制。倾心打造三个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示范基地,扩大了人口计生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率。
呼图譬壁县园户村镇是典型的民族乡镇,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有回、汉、哈、维等7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全镇总人口的54%。今年园户村镇着重开展了“穆斯林生殖健康”项目活动,意在提高穆斯林人群生殖健康水平和预防性病、艾滋病能力,改
变不良的卫生习惯和行为。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宣传队伍。开展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发挥宗教人士的表率作用,阿訇在礼拜时或者主麻日大力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及生殖健康知识,使穆斯林群众逐步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提高了对生殖保健的认识和对性病、艾滋病的防御能力。这一活动,得到了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一致认可,国家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亲临呼图壁县园户村镇,对这项活动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的肯定,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婚育文化活动在园户村镇创出特色,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依据不同的宣传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服务工作,依托婚育新风进万家、“三结合五关爱”、生育关怀行动、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不断创新计生宣传教育载体。近年来,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平凉市国税局在税收宣传工作中牢牢把握税收宣传工作主旋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旋律、营造环境”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制度建设、整合资源、突出效果、队伍建设为抓手,确立新的宣传思路,探索新的宣传方法,培养新的宣传人才,卓有成效地建立起了税收宣传工作的新格局,充分发挥了宣传在税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促进国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确立新思路,强化宣传工作“包抓”责任制
我局始终把宣传工作作为党组织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基本条件之一,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不断探索完善税收宣传的领导机制,初步建立起了“总体抓”、“对口抓”、“具体抓”与“协助抓”相结合的宣传工作责任制,有效地保证了税收宣传工作的规范和有序开展,深化了税收宣传的影响力。一是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税收宣传工作,提出目标,制定措施,并成立宣传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了“一把手”总体抓、分管领导对口抓、责任部门(办公室)具体抓、相关部门协助抓的责任制,切实加强对税收宣传的统一领导。二是坚持将税收宣传工作纳入全年税收工作计划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对税收宣传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对于大型的税收宣传项目,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方案策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的全过程,班子成员带头撰稿审稿,带头宣讲税收政策和工作情况,并将税收宣传贯穿于同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之中,扩大了宣传活动的辐射效果。三是制定了《平凉市国税系统税收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平凉市国税局机关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和《平凉市国税局信息调研工作管理办法》,建立了通讯员网络管理、信息调研工作计划、重大新闻线索报送、新闻责任内部追究、与相关媒体联络沟通、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宣传稿件审核管理、信息调研登记通报和通讯员培训、奖励等制度,对信息宣传工作实行年初制定目标并分解任务、季度通报、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奖励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各级领导对税收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全体通讯员采写宣传稿件的积极性,促进了全系统税收宣传工作的健康开展。近三年来,市县两级共兑现信息调研奖励12万多元,平凉国税连续三年被省局评为信息调研工作先进单位,6人(次)被省局和市政府评为信息调研工作先进个人,2人被《甘肃经济日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二、以整合资源为抓手,拓宽新渠道,构建“纵横互补”的立体宣传格局
在税收宣传中,我局不断提高认识,以整合资源为抓手,坚持重点宣传与阶段性宣传相结合,坚持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相结合,坚持日常宣传与特色宣传相结合,坚持主流媒体与宣传主阵地相结合,继续拓宽宣传渠道,延伸宣传触角,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建立起了“纵横互补”的立体宣传格局。一是每年分不同阶段确定全年和阶段性宣传工作的重点及要求,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提高引导水平,把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两翼,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宣传和特色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二是
在办好市县两级国税网站和《平凉国税信息》、《平凉国税调研》的基础上,将《甘肃国税信息》、《甘肃国税调研》、《甘肃经济日报.纳税人》周刊和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作为重点宣传平台,相对应地制订分解宣传报道计划,并注重日常宣传与专题策划相结合,先后在《中国税务报》、《甘肃日报》、“甘肃卫视”频道、《甘肃经济日报.纳税人》周刊、《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等媒体策划刊登(播放)以反映平凉国税精细化管理、精神文明创建、税务文化建设、“十五”工作成就及“十一五”工作展望等为主题的文章和专题片,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社会反响。三是充分认识税务报刊作为税收宣传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逐年增加系统内部税务报刊图书订阅数量并向基层和业务骨干倾斜的基础上,积极向纳税人宣传推荐税务报刊,并在纳税人有自愿征订需求的前提下,为其征订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订阅税务报刊图书赠给当地四大班子领导和财政、审计、金库、银行等相关部门,取得了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对国税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良好的税收氛围。
三、以突出效果为抓手,探寻新载体,增强宣传的连续性、广泛性和针对性
紧紧围绕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以突出宣传效果为抓手,借助灵活有效的宣传方式,不断增强税收宣传的连续性、广泛性和针对性,力争更好地宣传工作、宣传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2005年通过全系统职工运动会、“国税杯”万人长跑和趣味性群体活动的举办,吸引了地方党政部门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市局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平凉国税精神文明创建、税务文化建设的典型经验和显著成效,进一步实施平凉国税“品牌”建设,使平凉国税成为全市精神文明创建的典型示范单位,多次接受省、市相关部门的参观检查,并一举成功创建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我们又举办了全系统职工文艺调演和书画展,开通了纳税人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在甘肃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反映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成效的专题片《细节决定成败》,在平凉电视台制作播出了反映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专题片《一路风景一路歌》,均发挥了良好的宣传功效;2007年税收宣传月期间,市局与市委宣传部、法制办、广电局联合举办了以“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和谐平凉”为主题的税法知识电视大奖赛,全市9支企业代表队参加了角逐,近千名纳税人和干部群众观看了现场比赛,《甘肃日报》、《平凉日报》、平凉电视台和平凉市政府网站对活动情况进行了报道。2008年市局与平凉日报社联合举办了“税收.发展.民生”主题有奖征文活动,与当地新闻媒体联合开展“看平凉国税发展”新闻采风活动,参与了《投资平凉》大型宣传画册和《平凉改革开放三十年》丛书的组稿宣传,并将组织参加咸阳、庆阳、平凉三地税务文化论坛交流活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平凉文艺界举办了赈灾义演活动,我局在做好抗震救灾并积极捐款捐物的同时,在参加义演活动过程中,对做好税收工作,支援灾区建设进行了大力宣传,赢得群众的交口称赞。我们还积极利用元宵节灯展、社火表演、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时机开展税收宣传,通过创作歌曲、小品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凉国税新形象。同时,我们尽量开阔眼界,拓宽视野,瞄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反馈税收动态和与社会有关联的税收信息,拓宽了税务信息工作的服务领域。例如,怎样实现“工业富市”一直是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从税收的角度,就如何培植支柱税源,发展地方经济展开了深入调查,先后编报了《“十一五”时期平凉国税收入形势及因素分析》、《关于国税工作服务平凉经济发展的思考》等调研信息,引起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近三年来,全市国税系统共在《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杂志、人民网、《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平凉日报》和“纳税人”周刊等媒体上刊发新闻宣传稿件900多篇(条),有6个税收宣传项目被省局评为优秀税收宣传项目。
四、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培养新人才,建立“市、县(区)和分局(所)”相结合的三级宣传网络
市县两级党组十分重视通讯员队伍建设,并以此为抓手,培训与激励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素质高的宣传人才,建立起了强大的宣传网络。一是在人员录用、岗位轮换工作中,优先考虑将年富力强、政治素质高、写作能力好的同志调配到税收宣传岗位。二是建立完善了宣传报道人才储备制度和激励竞争机制,鼓励广大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争取上头版、上头条。三是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机会,多为通讯员提供学习、调研和培训机会,让他们能有更多、更好的机会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建立了通讯员培训制度,通过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请相关领导和专业人士向通讯员传授学习和写作方法,注重将重点培养与广泛培训相结合,加强本单位通讯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增强通讯员之间的交流,提高通讯员综合素质,培养了全局意识,增强了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目前,全系统各单位均配备了专、兼职税收宣传人员,建立健全了市局、县(区)局和税务分局三级通讯员网络,各单位都有了以骨干通讯员和信息员组成的通讯员队伍,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成为各单位、各部门的中坚力量和管理人员。
一、公文用纸幅面
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二、公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作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颜色均为黑色。
三、排版规格与装订要求 1.排版规格
文中标题用宋体二号;一级标题用黑体三号;二级标题用楷体三号;正文内容用仿宋三号;如有序号,则依次为“
一、”、“
(一)”、“1.”和“⑴”等。页边距左右为26mm±1mm。
(注:以上字号要求是比较正规的文件要求,一般的文件或教案可根据内容及需要调整字号、行距大小。)
2.关于附件
公文附件是公文内容部分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补充和完善公文正文的内容。附件应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号码使用阿拉伯数码(例“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正文一起装订,以便查阅。
3.关于落款
行文最后的落款应含单位及成文时间。题目中若体现单位在落款中则不需注明。时间落款应用汉字标全“年月日”,不得以小圆点“.”代替。“零”规定一律用插入符号中的“○”,而不能用数字健中的“0”。4.装订要求
公文应左侧装订,等距两个订。
附件:规范例文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规范例文:
xx市xx区xxx局
关于2017-2018学年度第x学期
xx工作的通知
(标题 2号宋体)(正文:3号仿宋GB2312)
局属各学校,各街道教委办,区实验幼儿园,各私立学校:为认真贯彻落实“城阳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
完成2010年教育工作目标,经研究,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视导安排如下:
一、视导时间(一级标题 3号黑体)(一级标题后不加标点符号)2010年3月3日—3月5日
二、视导范围 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
三、视导内容
(一)常规工作(二级标题 3号楷体)
1.各街道教委办、各学校和幼儿园对寒假工作意见的落实情况;校园、师生安全工作和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开展情况。
2.各学校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采取的措施和执行课程计划、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等教学常规工作落实情况(每校至少听2节课)。
3.各学校新学期开学准备及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管理情况。4.各街道教委办、各学校和幼儿园2010年工作打算和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措施。
(二)重点工作
1.各单位学习贯彻城阳区2010年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计划制定情况。
2.各单位“标准化学校”和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创建计划制定情况;申报市级示范幼儿园名单及准备情况,农村标准化幼儿园申报情况;迎接山东省中小学“体育卫生、职业教育,三项工程”专项督导工作进展情况。
3.普通高中落实《2010年高考备考工作指导意见》情况;学习永成经验,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措施。
4.职业学校创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灵活设置专业,健全职业学校专业定期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快办学模式改革,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实现校企互动双赢;深化技能教学改革,发挥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或服务一线实践,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加大兼职教师的引进等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具体措施。
5.各街道社区幼儿园伙房计划推进情况。
四、视导形式
1.本次视导重在调查研究,了解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程序。
(无单位)
二○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公文标题中, 介词“对”也有一个如何规范使用的问题。笔者在前文曾阐述过, 介词“对”不可随意替代“关于”, 用“对”替代“关于”有时会产生歧义性语病, 即使没有歧义性语病也不宜提倡。这是因为“对”虽然也是介词, 但在发文机关后仅起引进对象的作用, 不能像“关于”那样起到关涉作用和提示标题的作用, 而且用“对”替代“关于”还改变了标题的正常句法结构。在多数情况下, 公文标题不必“关于”和“对”两个介词连用;需要用“对”表示引进对象而组成“对……”这样的介词结构时, “关于”后的“对”则不可少。有的标题用“关于对……”的结构形式能准确表达, 否则很可能造成错误语意。“关于”和“对”各自组成的介词结构并不处于同一层次, 因此不存在语病。
《国务院公报》中, 公文标题在介词“对”的使用上也有着不同类型。笔者特分类筛选几例加以分析。
(一) 用“对”而不用“关于”类型
此类型标题, 在《国务院公报》中只占很小比例。因不符合公文标题正常的句法结构, 笔者将其确定为不规范类型。
【例1】国务院办公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解释的复函 (国办函[2004]23号)
此函答复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扣缴义务人为城市维护建设税扣缴义务人的请示》 (国税发[2004]14号) 。标题可改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解释的复函》, 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解释的复函》, 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的复函》。改后的三个标题事由表现为三种不同结构。一可标示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的解释, 是以“解释”为中心语的“定中式”偏正结构;二可标示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解释, 是以“解释”为中心语的“状中式”偏正结构;三可标示为: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五条, 是以“解释”为述语的述宾结构。
【例2】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有关解释权限的请示》的复函 (国办函[2004]46号)
此函答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有关解释权限的请示》 (税委会[2004]2号) 。标题除缺少“关于”外, 还赘加了书名号。这种“对《……的请示》的复函”式的标题, 过去曾一度盛行, 目前已很少使用。实际上, 这类标题根本不必这样拟制。此标题可改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有关解释权限的复函》。如此, 既简洁又确切。
【例3】国务院办公厅对《禁止传销条例》中传销查处认定部门解释的函 (国办函[2007]65号)
此文系国务院办公厅针对《禁止传销条例》施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给公安部和工商总局的函。可改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禁止传销条例〉中规定的传销查处认定部门具体解释的函》;也可不用“对”, 改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释〈禁止传销条例〉中规定的传销查处认定部门的函》。很明显, 前者是状中式偏正结构, 后者是述宾结构。
(二) 用“关于”而不用“对”类型
此类型标题, 在《国务院公报》中占绝大多数。笔者将其确定为规范类型。仅举两例说明。
【例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冠名问题的复函 (国办函[2007]45号)
此函答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命名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请示》 (苏政发[2006]9号) , 标题是规范的。 (比较来看, 请示文标题不够规范。顺便修改, 可改成《关于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命名的请示》, 或《关于无锡在建的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冠名的请示》。)
【例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首都机场新建专机及公务机楼悬挂国徽的函 (国办函[2007]56号)
此函答复民航总局《关于首都机场新建专机及公务机楼悬挂国徽的请示》 (民航总局[2007]37号) 。其标题并未弄成《国务院办公厅对民航总局〈关于首都机场新建专机及公务机楼悬挂国徽的请示〉的复函》, 可以说拟制得简明、规范。
三、助词“的”的规范使用问题
公文标题中, 助词“的”也有一个如何规范使用的问题。笔者在前文曾阐述过, 公文标题中必要的结构助词“的”不可缺少, 语气助词“的”不用为好。狭义法定公文标题文种前一般不可以不用结构助词“的”。这是因为文种前面充当定语的事由大多由词组构成, 而根据汉语特点充当定语的词组后面一般应加结构助词“的”, 否则不通顺。当文种前面相邻的词是动词时, “的”更不可少。事由中充当定语的动词后不可以不用结构助词“的”, 应注意避免动词和名词中心语形成述宾关系。事由中间短语后最好不用语气助词“的”, 以避免和结构助词混淆, 造成层次不清、表意不明。
《国务院公报》中刊载的公文标题, 在助词“的”的使用上大多是比较规范的。但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 即转文性通知标题中被转文文种前面的“的”应否省略、怎样省略才符合规范。笔者以为, 不省略肯定不存在语病, 但“的”难免近距离重复, 因此省略未尝不可。遵循的原则是必须符合语法规范, 是否符合语法规范要看省略后语感怎样、能否造成歧义或歧义性的句法结构。此类标题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的”前面的词组中心语为名词。可否省略, 与词语音节数多少以及词组长短和结构等因素有关, 多数情况下可以省略, 有时则不可以省略或以不省略为好, 主要看省略后语感如何。“的”前面的定语词组比较简单、不至于产生误解时可以省略。二是“的”前面的词组中心语为动词。可否省略, 主要看动词的性质。是及物动词时, 省略有可能被误为述宾词组的, “的”则不可以省略 (个别及物动词在意义上不能支配后面的名词时可以省略) ;是不及物动词时, 省略不能被误为述宾词组的, “的”多可以省略 (个别的不可以省略, 和具体词有关) 。从实际情况来看, 《国务院公报》中的这类标题大多省略了被转文文种前面的“的”。应该说, 有的不会造成歧义性结构, 有的则会造成歧义性结构。笔者以为, 不区分情况一概省略被转文文种前面的“的”的做法是不够妥当的。
(一) 词语结构无歧义类型
此类型标题, 被转文文种大多为“意见”, 其前面的词语和它不能构成述宾关系。
1.“意见”前面的定语中心语是“工作”
“……工作的意见”是公文中比较常见的上行文标题形式。被批转或转发时, 不论“工作”前面的词组结构如何, “的”大多可以省略。
【例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12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意见》。“工作”系名词, 和前面的述宾词组“加强城市总体规划”构成偏正词组, 又共同充当“意见”的定语。“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也就只能是偏正词组, “工作意见”不会构成述宾结构。
【例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10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此例又多一层偏正结构。可逐层分析: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是述宾词组; (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试点) 工作, 是以“工作”为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 意见, 是以“意见”为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例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4]94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的意见》。“意见”前面的定语是联合词组做述语的述宾词组, 可分析为: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宾语部分是个偏正词组, 可将中心语“工作”和前面的定语单独划分, 分析为:推进和规范 (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 工作。“推进和规范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工作意见”也只能是以“意见”为中心语的偏正词组。
2.“意见”前面的定语中心语是其他名词
【例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4]78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意见》。“意见”前面的定语中心语是名词“问题”。“的”省略后, “问题”和“意见”不能构成述宾词组。具体结构分析略。
【例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5]46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交通”系名词, 指运输事业。“交通”和“意见”不能构成述宾词组。
【例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44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意见》。“项目”也是名词, 指事物分成的门类。“项目”和“意见”不能构成述宾词组。
【例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6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服务业”系三音节名词。“服务业”和“意见”也不能构成述宾词组。
3.“意见”前面的定语加了“若干”或“指导”等词
【例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32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若干”系代词, 指不定量。它指代名词“意见”, 本身则相当于双音节名词, 不仅“若干意见”中间可不用“的”, 而且四音节的“若干意见”前面的“的”也可省略。
【例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56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此例省略“的”也没问题。这从语感上就能体验出来。
【例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97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相当于“指导性的意见”。其前面的定语和上两例有所不同, 试分析: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是述宾词组;宾语部分: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 是由两个主谓词组构成的联合词组。
4.“意见”前面的定语中心语虽然是动词但却不能构成述宾词组
【例】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3]101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的意见》。此例之所以可以省略“的”, 是因为动词“管理”和“意见”不存在歧义性组合, “管理意见”只能是偏正词组而不能是述宾词组。
需要说明, 此类标题“的”可否省略, 应视前面的动词性质而定, 语感有问题的应尽量不轻易省略。
(二) 词语结构有歧义类型
此类型标题, 被转文文种前面的词语是动词性的, 文种和它能构成述宾关系, 或者能产生歧义性结构, 读时有一种不通顺的语感。
【例1】国务院批转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关于抢险抗灾工作及灾后重建安排报告的通知 (国发[2008]6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抢险抗灾工作及灾后重建安排的报告》。动词“安排”和“报告”并非绝对不能构成述宾词组, “安排报告”读时则有一种不通顺的语感。因此, “的”以不省略为好。
【例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 (市) 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34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推进县 (市) 科技进步的意见》。“进步”是既可做动词又可做形容词的兼类词, 做动词义为“ (人或事物) 向前发展, 比原来好”, 做形容词义为“符合时代要求, 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此例中的“进步”应为动词, “意见”前面的定语由述宾词组充当, 主干是“推进科技进步”, 宾语系主谓词组“科技进步”。“意见”前面的“的”省略后, “进步”和“意见”连用变成了“进步意见”。这种词语组合, “进步”只能是形容词, 单独做“意见”的定语, 而“进步意见”令人费解。读标题时, 势必产生不通顺的语感。
【例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108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意见》。“进行整合意见”本应是偏正结构“ (进行整合) 意见”, 但却很容易产生“进行 (整合) 意见”的述宾结构语感。“的”也不省略为好。该标题前后均无“关于”, 上文曾举例, 此处修改略。
【例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 (国办发[2006]43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事由结构应是“ (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 的 (若干) 经济政策”;去掉“的”后, “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层次不够清晰, 语气停顿难以把握, 易产生“[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语感。此例若不省略“的”, 两个“的”中间是词组“若干经济政策”, 读时并不会有“的”近距离重复的拗口语感。既然如此, 则根本没必要省略“的”。
【例5】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2006]37号)
被转发文题目是《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省略“的”后, “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层次也不够清晰, 语气停顿也较难把握, 易产生“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错误语感。因此, 此例的“的”也以不省略为好。
四、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问题
《国务院公报》中, 尽管在标点符号使用方面可作为范例的公文标题占绝大多数, 但也出现过个别不合规定的情况, 主要表现在书名号的使用上。由于国务院公文的权威性和示范作用, 下级机关公文工作者常常感到困惑, 因此有必要举例分析, 以明确规范类型。因前文已举过范例, 故此处侧重举些书名号使用不当的例子。
【例1】国务院关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函[2004]90号)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不属于法规、规章, 标题中不宜用书名号。另外,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前缺少述语, 因而表意不够明确。此文答复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关于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请示》 (发改外资[2004]1877号) 。根据公文内容, 可视情修改为《国务院关于同意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批复》或《国务院关于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关问题的批复》。
【例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 (区、市) 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的函 (国办函[2004]39号)
正文开头一句是:“现将《省 (区、市) 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给你们, 供参考。”可见, 被印发文不是法规、规章, 书名号删去为宜。
【例3】卫生部关于印发《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3]219号)
“计划”不属于法规、规章, 书名号删去为宜。
【例4】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 (2008———2010) 》的通知 (教发[2007]20号)
“规划”不属于法规、规章, 书名号删去为宜。“2008———2010”宜改成“2008—2010”。
【例5】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方案 (试行) 》的通知 (国人口发[2004]36号)
“方案”不属于法规、规章, 书名号删去为宜。
【例6】关于印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国调委发[2004]5号)
“意见”不属于法规、规章, 书名号删去为宜。
【例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03]99号)
法律应当使用书名号。标题宜改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工作安排的通知》。
【例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 (国办发[2007]62号)
标题宜改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公文标题中, 除同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联合行文外, 对被批转 (转发、印发) 的非法规规章公文赘加书名号的情况已经杜绝。但遗憾的是, 国务院部门行文还不时出现此类问题。
【公文规范简称】推荐阅读:
关于规范公文09-18
公文(格式字体符号)规范10-09
标准公文写作规范范文11-07
关于进一步规范公文报送工作的通知10-13
公文写作培训—公文写作及公文处理培训09-14
公文写公文写作范文11-20
制作公文头05-30
公文具体分类06-04
公文标题集锦06-07
上行公文范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