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经营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规范经营(精选8篇)

规范经营 篇1

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解读

文章来源:商务部市场运行司 2005-07-08 12:26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我国是酒类商品消费大国,酒类批发、零售业发展迅速,酒类流通行业也普遍存在管理不善、货源不清、渠道不明、手续不全等问题,导致酒类市场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泛滥,严重影响了消费者饮酒安全。为了做好酒类市场工作管理,指导酒类商品经营者不断改进和规范经营管理,促使企业在酒类商品交易过程中保证质量安全,保证酒类商品交易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追溯,推进酒类市场规范和净化,在广泛征求地方主管部门、企业、专家、行业团体、研究机构等多方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部组织制定了《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

规范》和《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两个行业标准。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1、零售标准的内容要点

零售经营规范以零售企业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提出在从事酒类商品零售活动时应具备的经营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技术要求。经营技术条件包括经营资质、经营场地、经营设备和专业人员。其中,经营资质包括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酒类经营许可证等,酒类经营许可证是指我国部分地区已依法颁发的酒类零售许可证;经营场地包括选址、销售场所、仓储设施等3个基本要求;经营设备包括陈列和资金结算设备的基本要求。经营管理技术要求包括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人员管理和广告管理4个关键环节。其中,采购管理包括采购商品的质量控制、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过程信息记录的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销售管理包括销售质量合格的产品、提供发票或小票、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向未成年人售酒和商品明码标价等要求;人员管理强调对接触商品的人员要加强健康卫生

管理;广告管理强调了依法办事的要求。

2、批发标准的内容要点

批发经营规范以批发企业为主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提出在从事酒类商品批发活动时应具备的经营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技术要求。经营技术条件包括企业经营资质、经营场地、经营设备和专业人员。其中,经营资质包括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酒类经营许可证等,酒类经营许可证是指我国部分地区已依法颁发的酒类批发许可证;经营场地包括选址、交易场所、仓储设施等3个基本方面要求;经营设备包括陈列、仓储、结算、通讯等方面的要求。经营管理技术要求包括采购、批发销售、人员、财务和广告5个关键环节管理要求。其中,采购管理包括采购商品的质量控制、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过程信息记录的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批发销售管理包括客户管理、批发销售的商品质量管理、批发销售过程信息记录的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人员管理强调对接触酒类商品的人员要

加强健康卫生管理;财务管理和广告管理强调了依法办事的要求。

三、标准实施的工作安排

两个酒类经营管理规范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商务部将于近日印发开展酒类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有计划地组织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实施两个标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按照要求,加大两个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组织和引导本地经营企业积极参与酒类标准化工作,推进酒类经营标准化进程,有效防止假冒伪劣酒类商品流入市场。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要面向社会公示并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达标企业,充分肯定达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引导经营者到达标批发企业采购酒类商品,引导消费者到达标零售企业消费酒类商品,有效扶持合法经营企业,积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我国酒类行业的信誉。

四、三点说明

1、标准性质说明。两个酒类规范均为推荐性标准。根据我国有关规定,我国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换言之,推荐性标准属于引导性质,企业自愿执行,不具有强制性。标准不同于法律法规,标准中不设立罚则。两个酒类经营标准均属于行业推荐性标准,不具有强制执行,更不能设

立罚则。

2、关于标准与行政许可关系的说明。两个酒类经营标准从企业加强自身合法性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企业应当拥有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和部分地区已经依法颁发的酒类经营许可证等。这些文件是企业依法经营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并非两个标准新设立。已经依法设立许可的地区可以根据标准的有关内容对经营许可的条件进行修改,没有设立许可的地区不能依据两个标准而新设立酒类经营行政许可。

3、对“不应向未成年人售酒”的说明。《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第5.2.2 条要求“酒类零售经营者不应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这条要求是根据我国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第十五条中“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而设立的。设立这条要求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饮酒低龄化趋势严重,未成年人饮酒比例越来越高,因饮酒导致未成年人斗欧、死亡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希望通过执行这个标准,使企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自觉执行国家法律,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安全,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防止未成年人饮酒是一项社会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在此,我们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积

规范经营 篇2

一、《规范》出台的背景

土地经营权原先包含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并未独立开来。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近三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逐步完善,土地经营权已作为一项权利,被国家政策所认可。该权利的出现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从原先与其紧密相连的母权利体系中抽取出,作为实现母权利的一项重要手段的权利。从这一意义上说,该权利的实施并不能违背母权利规范体系所应遵守的基本原则。由于母权利的行使必须在现行土地制度及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运作。那么,相应的,这一权利的行使同样也应遵循这一前提。现阶段,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变化,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增多,客观上为土地经营权流转提供了实现的空间。政策文件中关于土地经营权的措辞更加严谨,回应了土地财产利益较难及时兑现的社会问题,将其中的经营权抽离出来,是为了充分释放土地资源的最大价值,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价值的作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发展所需的资源。

近年来,随着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有超过1/3的承包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新增流转面积4000多万亩,涉及数以百万计的承包农户。因此,建立健全安全、有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对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有序发展意义重大。按照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各地在农业部指导下,依托经管部门不断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加强县、乡土地流转市场建设,为推动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挥了巨大作用。截至2015年底,已有1231个县(市)、17826个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覆盖了全国约43%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流转合同签订率达到67.8%。但从实践看,各地土地流转交易市场发展并不均衡,有的运行时间较长,交易也比较规范;有的刚刚起步,需要逐步建立健全相应制度。2014年,《中办国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中办发〔2014〕61号)提出,要研究制定流转市场运行规范,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农业部也将这项工作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农业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会同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山西省土地流转工作站、土流网、土地资源网等相关单位起草了初稿,并征求了30个省(除西藏外)省级农村承包土地管理部门,以及中央农办、国务院法制办、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意见后,经农业部2016年第6次常务会审议通过,形成了《规范》。

二、《规范》涉及的主体对象及调整的范围

《规范》充分吸收了现有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交易规程,依照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程序制定,主要遵循了“提出申请-进场交易-签订合同-配套服务”的顺序。《规范》提出,交易主体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具备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其他组织或个人。交易条件应该是交易标的权属清晰无争议,交易双方具有流转交易的真实意愿,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要求。交易品种包括以家庭承包方式和其他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也包括集体经济组织未发包的土地经营权,以及其他依法可流转交易的土地经营权。

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是依照市场规律,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平台。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71号)明确指出,这类市场是政府主导、服务“三农”的非盈利性机构,可以是事业法人,也可以是企业法人。实践中,多数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是依托农业系统经营管理部门成立的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也有一些是民营企业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建立的流转交易平台。据此,《规范》定位为工作指导性文件,而非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的部门规章,目的是为各地提供参照文本,各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调整相关内容,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规则,引导土地经营权公开、公正、规范流转交易。

三、《规范》的“规范”意义

在以往的土地流转交易中,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进行规范,农民的合约意识又不是很强,所以转出方、转入方之间经常会出现毁约或弃约的现象。流转土地的农民随意收回土地,或随意抬高租价,经常会给承包土地的种粮大户带来很大损失。

也正因为市场的混乱,这份《规范》应声出台。《规范》出台以后,对于规范转出方和转入方双方的行为,都是一个非常好的法规,尤其是对于规范转出方。过去一些农民在土地转出以后如果是有违约的想法,一般他不管现行的法律这些规定,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要回原来的土地,包括价格,原来价格确定以后,希望能够提价等。《规范》出台以后,由于规范要求,交易双方都要把交易的土地价格、位置、转入人的各种条件公示十天以上,群众可以知道谁要把土地转出去了,谁转入了,这对于转出的农民,一般都不好意思再毁约,就形成了一种制约。《规范》强调,一定要设立交易合同,过去不一定有合同的,尽管土地流转办法也要求制定合同,但是往往流转是私下进行的,而且有些地方是村里统一流转,不可能跟每一个农户都签订合同的,现在要求必须订立合同。《规范》明确,如果违约,必须要到有关部门进行仲裁,冲裁如果有转出方和转入方有一方不同意,还可以到人民法院等机构打官司。这样的规定不管是对转出方还是对转入方,都是一种制约。

此次《规范》的出台,除了能够对买卖双方起到约束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保护农民的利益。在以往的土地流转交易中,因为信息不公开、不透明,一些地区农民的土地被村里强迫低价流转,发生这种事的时候,农民往往都是哑巴吃黄连,找不到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此次《规范》的出台,可能会让这种现象彻底消失。

《规范》是对农民流转土地的一种约束,也是对农民自身利益的保护,过去有些地方通过土地流转侵害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的一些行为,通过这个文件可以减少,甚至就会彻底消失。因为流转任何一块土地,都需要承包土地的农民自己同意,要有身份证件,要有各种证明。所以有的地方,一个村或者一个乡镇的土地都流转给一个企业,这当然不是每一个村民都同意的,这自然就会带来一些强迫行为,《规范》出台以后,这些现象应该会消失。有些村会有少量的、没有承包给农民的土地,《规范》也对此作出约束,如果这部分土地要流转,全体村民必须有2/3的村民,或者2/3以上的农民代表,签署土地流转的书面证明,这样的话,对村集体也是个制约,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利益。

另外,《规范》首次明晰了该类平台的公共产品性质,确立了农村产权类交易平台的合法地位。交易平台作为公共机构,其直接收集掌握了大量农地交易的信息,并能提供查询服务,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之前各地试行的探索性做法,得到了政策性的认可,比较典型的是对流转土地进行鉴证和抵押登记功能的确认。鉴证做法原本是部分农村产权交易所为了克服农地经营权抵押无登记载体的困难而设计的一种方法,此次被全国性规范所认可,充分证明了该实践做法的合理性。此外,金融机构可以借助流转平台作为公共产品的中介地位优势,利用平台的交易中心地位,积极对接交易双方,主动发现金融需求,提供金融服务。比如为流入方向中心提供交易保函业务,替代交易保证金,减少交易成本。也可以利用掌握的信息,直接利用成交的经营权抵押担保,为流入方提供租金贷款配套服务。从金融项目来源的角度看,选择在交易中心设点,长期跟踪服务农业经营主体,有利于金融机构积累特定的行业经验,方便搭建有效服务渠道。

《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曾明确规定,“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根据授权办理抵押登记,但对抵押登记的具体操作规则,尤其是以登记机构的视角对抵押登记的要求,并不清晰。《规范》第二十条对抵押登记的材料要求,提出了明确的操作标准,解决了实践中抵押登记的重大困难。对于具体流转交易上的操作规范,分门别类的清晰规定,既考虑了到了业务上的实际需要,也顾及到了各地条件的差异,从建议适用的角度来向社会提供制度参考,是不错的有益尝试。

康佳:以诚信规范经营 篇3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公民,康佳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还不遗余力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取诸社会,回馈社会”是康佳精神内涵的重要元素,以积极的行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其良好企业公民的标志。“帮助他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才会有企业的发展。

严格财务制度保障股东利益

康佳集团树立了“诚信为本、依法经营”的理念,管理层的法制意识、道德修养不断增强。公司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作为上市公司,除按信息披露制度要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信息披露外,还自愿地进行制度未规定的信息披露。公司接受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聘请了中介机构对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并接受中介机构的监督。过去的3年(2002—2004年)里,公司利润平稳增长。特别是2003年、2004年,随着公司经营管理的稳步提升,公司利润逐渐增长,公司整体呈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不存在操纵账面利润、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建立用户服务体系,提供“手握手的承诺,心贴心的服务”

康佳集团历来重视用户服务工作,早在1989年便专门成立了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机构——康佳集团售后服务办公室,为用户解决售后机器维修问题,并提供上门维修服务,成为彩电制造企业中较早提供上门维修服务的企业。为加强用户信息管理,康佳于1993年自主开发了用户管理系统软件,开始了用户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使服务工作趋向规范。1994年起,为配合“中国质量万里行”的活动主题,康佳聘请了国内高校教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维修技术巡回讲座,在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1997年康佳在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行贯穿科研、生产、售前、售中、售后的“大拇指服务工程”,更好地实施了用户满意工程。1998年,康佳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一步完善了总部一分公司用户服务部一经营部用户服务站一特约维修网点的四级服务体系。凭借强大的服务网络,使康佳用户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享受到至精至诚、尽善尽美的服务。1998年12月底,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康佳将售后服务办公室改组为“用户服务中心”,强化了其对服务网络的监督、管理、指导、考核的职能。用户服务中心在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已开通了康佳大拇指服务专线电话95105999,并先后开发并完善了R/3、CRM、CS信息系统。康佳还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保养胜于维修”、“维修技术比武”等大型系列活动,服务网络监控、质量信息反馈、维修备件、技术培训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服务人员素质及技术水平持续提高,服务渠道复用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10多年来的不懈探索与努力,凭借丰富的用户服务经验、完善的服务体系及稳定的服务队伍,为用户提供了专业、快捷、满意的服务,康佳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口碑,取得了一系列的荣誉2001年中央电视台经济生活栏目经过长达半年多的问卷调查,康佳荣获“家电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品牌”; 康佳连续荣获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颁发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2003年《消法》实施10周年之际,康佳荣获《中国消费者报》维权信息网颁发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突出贡献”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颁发的“2004年中国通信业产品与服务客户满意金牌企业”奖等。

康佳集团的用户满意度一直保持在较稳定的水平。2004年经第三方(广东省用户委员会)用户满意度调查,康佳集团(彩电)的用户满意度为78.4分。2005年用户服务中心特委托第三方每季度对彩电各维修点的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为:2005年第一季度服务满意度为78.87分;第二季度服务满意度为78.39分。通过调查,用户服务中心对服务网络的整体服务情况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同时将根据调查结果对各服务网点进行有的放矢地整改,将用户满意工程不断深入到服务一线。

保障员工权利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康佳集团以“团结开拓、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创新生活每一天”的经营理念为核心企业文化,突出了“以人为本、员工至亲”的文化特色,追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康佳集团依法成立工会组织,并依照《工会法》代表员工行使职权。从1998年开始,工会组织就与公司订立了《集体合同》,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条件,使企业与员工得到了“双重”保护。企业在依法管理劳动用工的同时,积极发挥企业党委、工会、共青团、女工委等组织的作用,参与劳动关系的协调。各组织都建立了多层级的管理架构,管理至基层,通过设立“总裁信箱”、“合理化建议信箱”、“各职能部门信箱”等沟通与交流渠道,使得员工的意见或建议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到相关部门并得到处理。特别是对于企业与员工双方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双维护”的职能,由工会代表参与劳动争议的协调,达成共识,使劳动争议得到妥善处理。

集团设立的女工委员会,专职负责女工、计划生育等管理工作。在劳动关系管理上,保证女工在“三期”内的劳动关系,且不因此影响工资薪酬等标准。目前,女性在董事局成员及监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9及1:3。

康佳集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所有岗位的聘任均按任职条件进行评估,决不受民族、性别等因素影响,从而做到员工能进能出,消除了“铁饭碗”的弊端,改变了员工工作终身制的观念,使员工进一步树立主人翁意识,把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企业的用工质量,增强了企业对激烈市场竞争的应变能力。集团还指派专职工作人员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对集团全员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终止等实施行政管理。通过加强劳动合同的管理,防止和减少了劳动争议的发生,保护了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使劳动关系得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康佳集团依据国家以及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劳动用工,特别是关于员工劳动报酬、福利待遇、工作(加班)时间、各类假期、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等,都依法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把工资薪酬管理制度向全体员工公开,对于工资的组成项目、计算办法、发薪日期、加班工资计算比例等,都有明确定义。特别是加班工资的计算,分别按平时加点、假日加班、法定假加班的法定比例计算。实行标准工时制,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时间。员工享有法定假期以及企业带薪年休假。员工休假(包括法定假、企业带薪年休假、产假、婚假、看护假、丧假、病假等)均按规定计发假期工资。在招用员工时,决不招用不满16周岁的童工。对于已招用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工,用工单位决不安排其从事有毒有害的工作岗位。依法为员工办理市社会保险的缴交手续。缴费工资均按员工个人工资标准执行,缴交费用按法定比例标准由单位及个人共同承担。

建立完善的培训系统,给员工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康佳集团尊崇以人为本的宗旨,把人视为公司的第一资本、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为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帮助员工成长,集团成立了专门负责员工培训的机构——康佳学院。该学院通过系统地培训需求调研、讲师选拔、课程评估等流程,采用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和双向交流等形式,为员工业务能力和技巧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为满足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康佳集团建立了图书馆,并通过康佳通讯、多媒体营销等内部刊物的出版,为员工内部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支持。为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建立了员工活动中心,并通过举办才艺比赛、篮球比赛、龙舟赛、演讲比赛等模式,调动员工参与业余生活的积极性,进而达到身心娱乐、强身健体、激发竞争意识、提高合作精神的目的。

为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生活环境,最大程度地保障员工利益,企业得到了员工的高度认同。多年来,康佳集团员工队伍较为稳定,员工流失率与同行业相比较低。以深圳总部为例,在康佳连续工作10年以上,与企业已签订无固定期劳动合同员工的比例达33%。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尽到了责任。

建设良好的供应渠道营造公平友好的交易环境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从单一实力的较量,转向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多年来,康佳集团致力于供应链快速响应和竞争优势的提高。竞争优势的提高与供应商的紧密协作密不可分。为此,一直以来康佳集团将供应商作为自身外部资源的重要部分,给予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相互间合作关系的持续改善,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加强紧密合作,康佳集团从几个方面努力,积极营造公平友好的交易环境,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市场和设计源头入手,做好产品规划,在产品设计阶段注重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和集成化工作,并建立了以产品集成化开发管理模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倡产品设计阶段供应商的早期参与,加强紧密合作,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注重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以销售、生产、采购为一体的计划和预算模式,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内部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和有效规避风险、保持与供应商良好稳定的合作;

通过基于供应商能力的供应商开发管理和基于供应商表现的考核管理,逐步实现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发展策略,推动供应商工作的持续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作为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较早的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了企业内外、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供应商有效安排生产、缩短交货周期、降低库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依法经营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作为一家电子制造企业,康佳集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虽然追求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但并不是企业使命的全部。康佳集团清楚地认识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仅仅把目标盯到股东身上,还要照顾到消费者、员工、债权人、政府、社区以及社会(包括环境)的利益。将公司治理的“股东利益至上”目标逐步向“利益相关者”过渡。

税收是国家的命脉。一直以来,康佳集团始终如一地认为,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企业是成长在整个社会之中的,企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依赖于社会环境。康佳集团是广东省的纳税大户,成立25年来,累计上交税金达到40多亿元,其中2002年至2004年累计纳税近7亿元,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和企业形象。

康佳集团自成立以来从未拖欠货款,更无恶意欠费等情况发生,赢得了社会的尊重,同时创造了非常大的社会效益。康佳集团还积极参加双拥工作,与驻港、驻澳部队、深圳边防武警部队分别结成军民共建单位,支援部队建设。康佳集团积极安置转业军人及军属就业,即使在公司出现经营困难大量裁员的2001年度,也无一名转业军人或军属下岗。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康佳集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赞誉,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给予的许多优惠政策及办理业务的绿色通道。

经过26年的创新与发展,康佳集团先后为社会提供了近10万个就业岗位。特别是自1995年开始,康佳集团有计划地招收西部贫困地区青年进入康佳下属机构工作,这部分青年在康佳的就业经历改变了自身,也改变了家乡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

康佳集团积极参与公益事业,长期支持“希望工程”。从1993年开始,康佳集团陆续捐资500万元,在陕北、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及湖北、湖南、安徽、黑龙江等省份的贫困地区,先后援建78所希望小学,使近3000名失学儿童重新走进了课堂。在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时,康佳集团一举向灾区捐赠了总价值500万元的财物。在1999年,京九铁路正式通车之际,康佳集团耗资3000万元,组织了“康佳心·京九情”系列公益活动,包括命名“康佳号”列车、组织“康佳艺术团”赴京九沿线地区巡回演出,以及在京九沿线贫困和欠发达地区招收员工赴深圳工作等。2003年8月,国内首架由企业冠名的深圳航空公司“康佳号”客机免费搭乘数名考上北京的学子北上求学,康佳还请来形象代言人张曼玉亲自为学子送行。

正如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所说,对公益事业的持续投入和长远支持已经成为康佳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康佳今后将主动参与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会不断加强管理,关注员工的成长,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更好地回馈社会。

康佳集团已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在去年开年的第一天,康佳员工就曾宣誓:“我们立志成为中国民族工业的优秀先锋,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坚决维护公众权益;诚信立企,产业报国,激流勇进,立足全球,超越自我,进取高远;锻造中国的世界品牌”!

2005年,康佳集团出资为由共青团中央和康佳集团联合主办的“我的创业梦想,我的创业故事”活动拍摄、制作公益广告片,并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主要地方台投放和播出,旨在为有志青年的创业梦想提供缜密的引导和坚实的支持,希望青年创业行动能成为康佳“企业公民”道路上一块坚实的里程碑。

遵守环境保护标准建造绿色企业

康佳集团自建立以来,就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来实施,环境保护的功能全面覆盖企业的每个职能组织和全体员工。从新项目开始,集团就十分重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对于污染大的项目,即使其经济效益非常好,公司也坚持环境一票否定制度,从而确定了集团长期发展与环境相协调的企业方针。对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生产,选择环境功能好的产品,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全面实施环境保护,确保环境指标超过和达到国家地区的环境要求。康佳集团自建立以来,没有环境污染超标情况发生,也没有产生环境纠纷,没有受到过因环保相关的行政处分、处罚。

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环境绩效,回报社会,康佳集团于1998年开始实施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于同年通过了IS014001国际国家双重认证,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首家通过国际国内双认证的绿色企业。公司的彩电产品和冰箱产品也取得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为加深对社会的绿色影响,康佳集团将环境管理体系向所有的集团下属企业、组织进行全面推广和普及。到目前为止,集团的所有下属企业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其中,牡丹江康佳彩电和冰箱基地、安徽康佳彩电基地、康佳冰箱厂、东莞康佳生产基地、常熟康佳基地、博罗康佳线路板厂、康佳模具厂、康佳通信科技公司等都已经取得了IS014001认证,重庆康佳基地和陕西康佳基地已经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并将于近期通过IS014001认证。整个集团全面实施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公司也付出了较大的财务成本支出。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在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中的费用超过了1800万元。同时,公司对超过1000家供应商进行了环境影响,对他们的环境行为进行了有效管理。在此影响下,有100多家供应商主动实施了环境管理体系,这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

康佳集团总部位于环境优美的深圳市华侨城,作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区,社区环境幽雅,康佳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不仅没有给社区带来不好的影响,还对社区环境有了很好的提升。例如:康佳率先在社区实施固体废物分类处理、每年在社区义务造林绿化、率先在社区实行环境风险和应急管理、在社区普及环境保护的知识等,使得社区与企业的社会关系友好和谐。在今后的发展中,康佳集团也将坚持“地球常绿、康佳永兴”的环境方针,始终与环境友好相处,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今后的发展中,康佳集团不仅要更加遵守企业伦理和商业道德,同时还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及环境责任标准,成体系地推进企业公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

烟草规范经营心得 篇4

根据上级局(公司)关于规范卷烟经营督查通知要求,我部门以“能发展不发展不对,没有能力发展而过度疲劳发展也不对”为主题,开展了“规范经营大讨论”活动。现做总结如下:

把规范放在我们工作中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当前烟草行业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加强各种监督机制,预防和杜绝职务犯罪,把构建和谐烟草作为战略目标,我们的事业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和创新。我们要在强化管理的同时,规范经营,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地健康运行,全面提升烟草企业的新形象。

一、加强内部监督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方针,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已得到遏制。二是反腐败斗争已从侧重遏制转到标本兼治,逐步转到加大治本的轨道上来。如党中央、全国人大、中央纪委、监察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党风廉政法规制度,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除此,还在权、钱、人等关键领域,增强民主、公开、竞争的程度,逐步解决体制机制制度上的问题;今年来全面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了他们拒腐防变的能力等,这足以说明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以及反腐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2、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企业规范经营的基本要求。

当前,面对新形势下的烟草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事实。

我们能否落实国家局、省局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内部的监督机制,在工作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关键在于我们烟草系统自身内部的建设上。能否在思想上与国家局、省局的发展战略保持承接性、延续性,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企业的存活问题;只有在我们把烟草效益搞上去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意识,形成一套有效的、健全的并完全适合自身实际的机制,我们才能在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在好的方面继续发挥优势,再创新的高度。

3、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目前状况看,烟草行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原有的企业机构设置、财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配备等方面难免相对滞后,出现新的问题。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正是促使现代化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

4、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打造企业形象、巩固专卖执法地位的基本保障。专卖专营制度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专卖专营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烟草行业要发展,离不开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只有保证了对国家财政的贡献度,我们的企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我们的专卖执法地位才会得到提高,并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目前阶段,我们要把内部监督管理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自觉树立廉政勤政新形象,加强监管、净化市场,加强专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和办案水平,诚信执法、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观念,维护好行业的社会形象,为烟草企业专卖执法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意义

第一,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规范管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按部就班,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健全的各个部门组成,建设要靠大家。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监督管理,把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两烟经营、专卖管理第一线,延伸到八小时以外,防止队伍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第二,加强内部监督管理,是建设和谐烟草的迫切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烟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依靠人,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落实以人为本,最为关键的是要尊重职工和关爱职工。我们加强内部监督工作,根本目的就是防止干部职工滥用手中的权力或利用职务便利,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开展。

第三,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讲学习,与时俱进,勤奋务实,廉洁自律,遵守党的纪律这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

三、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全体职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一个人的人生观、价

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思想乃至行为上,加强思想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发扬不怕劳苦一心为公的工作作风,端正自己的思想,确立健康的人生信条,为自己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建章立制要与落实工作紧密挂钩。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拘于建章立

制的表面形式,要把烟草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舆论监督的作用,接受群众的民主评议,促进企业健康、和谐、稳定地发展。

3、加强对领导权力关的监督,杜绝在金钱、美色等关节上出错。我们必须在日常工作

中,渗入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正气学习,防患于未然。

不规范经营自查报告 篇5

根据省分行和银监局关于开展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的通知精神,我行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不规范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严格遵照时间表详细安排专项整治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时间、统一步骤、统一要求。

从3月1日起,我行组将“七不准”、“四公开”具体内容在营业场所醒目位置悬挂、张贴,以更好地接受公众监督。经过自查,我行没有违反“七不准”、“四公开”的相关规定。现将具体的自查工作和今后活动安排汇报如下:

一、自查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督导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通过下发文件、组织培训、现场宣讲等多种方式统一员工思想,加强员工制度学习及合规经营意识的培养;三是积极开展经营部门自查、管理部门复查等全方位检查,不留死角;四是及时张贴告示,将“七不准”、“四公开”、“举报电话”等内容公开告知顾客,接受监督;五是对于此次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与整改,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六是积极开展系列宣传,提升银行形象;七是不断加强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维护金融生态,防范金融风险,建立合规经营的长效机制。

二、下一步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工作安排

不规范经营行为自查报告 篇6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XX监管分局:

为进一步推动我行各项业务合法合规,健康持续开展,根据总行和贵局要求,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不规范经营”行为排查工作的通知》(XX【2012】67号)的文件精神,我分行积极开展了全面、详细的自查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公司银行业务

(一)公司类贷款的支用管理

我分行发放公司类贷款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贷款的支用严格按照“三法一指引”的要求,坚决遏制以贷引存,存贷挂钩的行为。约定按照受托支付的,严格按照申报和审批要求管理受托资金,约定为自主支付的,按照借款人实际经营需求发放贷款,落实实贷实付原则。自查过程中暂未发现要求客户将贷款转为定期存款,或设定不合理贷款条件,将定期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

(二)公司类贷款的利率管理

公司类贷款的利率水平,均是综合了借款人行业状况、企业经营状况、还款能力、抵质押物变现能力(保证方代偿能力)、金融产品风险等重要因素进行定价。在执行环节,均按照审批通知书要求严格执行,未发现超权限变更公司类贷款利率定价的违规行为;分 1

支行能够依据定价执行利率。账户管理费、财务咨询费等服务费用均为实际的管理和服务性收费,并非利息让渡;未发现支行借发放公司贷款之机,要求客户办理不合理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并收取额外费用以及捆绑其他金融产品。

(四)其他费用。支行在办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公司信贷业务前期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环节均按照能够严格执行道德操守,未发现直接或者间接要求客户支付相关费用,导致客户财务负担不合理增加;在提供资信证明、资金监管、代发代收等金融产品和相关服务时,严格按照总行XXXX有关产品定价的文件要求执行,未发现违规收费、擅自提价的现象。

(五)公司类企业的存款营销和资金管理

坚决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银发„2000‟253号)、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存款业务自律公约》(银协发„2011‟10号)的文件要求,未发现高息或变相高息揽存的行为,更未发现我行员工蓄意吸纳掮客资金,假借我行名义非法得利。

(六)公司类业务的产品管理

各支行在为公司客户提供一揽子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等产品服务和咨询业务过程中,本着客户自愿的原则,根据企业行业和自身经营情况,均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产品服务方案,客户接受与否,绝对自由。

二、小企业银行业务

(一)小企业贷款的支用管理

分行能够鼓励引导客户经理对小微企业贷款积极采取受托支付方式,贯彻“实贷实付”原则,通过严格控制贷款支付对象把好第一道风险关,从而杜绝了“以贷转存”现象的滋生;与此同时,强化银企合作关系,不强制设定条款或协商约定违规吸存,通过培育企业做大做强增加综合收益,通过积极营销借款人上下游企业,尽量争取资金体内循环;在小企业授信环节要求借款人提高我行结算量,而并非绝对存款,目的是通过借款人现金流掌控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控制风险,落实贷后管理工作。

(二)小企业贷款费率管理

对小微企业,大多数支行按照《XXX银监局关于实施差异化监管加强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XX监发„2011‟28号)相关规定禁止一切不合理收费,除银团贷款的管理费和承诺费外,其他费用如贷款承诺费、管理费、顾问费、咨询费等全部取消。

(三)小企业银行产品管理

我分行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满足客户金融服务需求。小企业资产业务的开展,不以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为条件。企业对我行理财、保险、基金等其他产品的选择完全具有自由选择权,坚决维护我行小企业借款人公平交易权。

(四)小企业产品定价

我行能够本着“流动性、安全性、流动性”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对小微企业贷款进行差别化定价,对信用等级较高、偿债能力较强、担保等风险缓释措施较充分等客户在贷款定价时予以倾斜;与此同时,对综合评价较好的客户制定了切合实际的长期培育政策,简化授权授信审批流程,切实提升了小微企业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提高小企业业务盈利能力和水平,培育了一批在业内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小微企业群体。

(五)小企业培育和政策倾斜

1、分行能够对“XXX”、“XXX”等小企业优质客户,积极按照《关于深化“XXX”、“XXX”企业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XX„2010‟120号)等文件要求,在授信额度、定价、特色产品及超值服务等方面切实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2、创新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根据小微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在贷款还款方式上指导小微企业选择分次发放、分次还款等科学的出账和还款方式,一方面有效帮助小微企业缩减财务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减轻客户到期一次还款的资金压力。

3、为提升小企业融资效率,分行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授信流程,提升审批效率,特别是分行授信授权方面,通过审批权和审批形式的调整,多角度优化和提高小企业贷款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对小微企业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不断拓展贸易融资产品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的份额,降低小微企业客户的担保成本,减轻小微企业财务负担。

三、零售银行业务

(一)个人贷款的支用管理

我分行个人贷款支用管理严格按照银监会《个人贷款暂行管理办法》和我行零售业务制度执行,对于采取受托支付方式发放的个人贷款,在贷款发放后按照约定,将申请支付款项转至借款人支付对象账户;对于采取自主支付方式发放的个人贷款,客户支用理由合法合规,即进行贷款发放。

(二)个人贷款的利率管理

1、我行个贷产品的定价严格按照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科学计价。同时考虑和区分借款人资金用途、还款能力、担保水平与业务风险等实际情况,不存在随意定价,上浮至最高限额的情况。

(三)流程和其他收费管理

在发放个人贷款时,未发现有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的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的行为,无“贷款承诺”账户管理费、财务咨询费、贷款安排费、额度占用费等额外附加费用;与此同时,在业务开展

过程中应计入银行成本的相关费用,均由我行自行承担,不存在变相转嫁的情形。

(四)个人贷款的产品管理

在受理个人贷款和办理其他零售业务时,充分尊重客户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无强制产品捆绑、不当搭售等行为。客户办理信用卡、基金等各种其他金融产品享有充分的独立性。

(五)个人储蓄业务的管理

经查无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严格禁止高息揽存、利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的通知》(银发„2000‟253号)、《存款自律公约》、《徽商银行储蓄业务管理办法》(XX„2011‟218号)等制度办法的要求,高息揽存、借道收息的行为;未发现涉及民间融资、掮客资金以通过我行账户支付和收取高息的情形。

四、国际业务

(一)国际业务产品的定价和费率

分支行对我行外汇业务收费标准均进行公示,收费公开透明、合理有据,外汇资金交易汇率按总行统一发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进行;国际贸易融资按总行审批表指导利率执行,无乱浮动利率行为;收费项目均按我行收费标准中规定项目收费,无收取额外费用的情况;与我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客户均由总行审批,准入、出账、产品定价明确合规。

(二)国际业务操作合规性

国际业务条线操作人员岗位分离、权限分离,无越权经办、越权复核行为。

五、授信评审业务

授信审批时严格按照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管理成本合理进行贷款定价。在授信审批时,不存在以存款作为审批和发放贷款的前提条件得情况。授信业务的开展不以任何负债业务、中间业务等其他产品作为前提条件,杜绝了捆绑销售、转嫁费率和成本的情形。

六、检查发现问题

部分财务顾问费、贷款承诺费收取不合规。自2011年10月24日后,个别支行对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或贷款承诺费,收费不合规。

XXXXXXXXXXXXXX

四川管局规范电信市场经营秩序 篇7

本刊讯日前,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召开规范电信市场经营秩序工作会议,组织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省内用户驻地网运营企业相关负责人学习资费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相关电信企业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提高依法经营意识,认真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为建国六十周年营造良好的通信环境。

为确保规范电信市场经营秩序工作取得实效,四川管局对电信企业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经营,杜绝恶性竞争,不得采取对比宣传或者其他方法捏造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信息,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业务声誉;不得利用交易中的优势通过社会销售渠道,与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和其他业务合作者签订排他性协议等,限制其他业务合作者与其他电信企业开展正常活动;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用户实行价格歧视;不得违背用户意愿搭售业务、推行强制性业务捆绑销售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电信服务。二是严格履行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要按照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的《电信资费审批备案程序规定》文件要求,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资费备案。三是要妥善处理用户申诉,要按照与用户签订的合作协议提供服务,认真受理用户投诉,保留用户投诉的原始资料,并在15个工作日内对投诉问题给予答复,不得组织、煽动、串联、挑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同时,四川管局还将建立情况通报制度,强化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坚持召开电信市场暨互联互通工作联席会议,并建立电信市场行为监测机制,对外公布市场违规举报投诉受理范围以及渠道,通过网上留言、12300申诉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电信市场检查和调研,妥善解决热点问题。(

规范经营 篇8

记者:可否介绍一下长青书局自上个世纪70年代成立以来,经营简繁体书的情况?

刘:我从1982年、1983才开始经营简体书,在那之前只卖繁体字书。那时的简体书很有内容,尤其是学术书做得非常好,就是纸张比较差,字体比较小。因为八十年代大陆移民开始多起来,且有学术研究的需要,所以简体书有市场需要,不过数量不多。台湾书做得比较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我对台湾市场比较熟悉,因为我在台湾的时候就从事出版业;第二从进货来说,要有一定的量,才好赚,台湾的期刊多,进货量比较大,而且书的印刷漂亮,虽然贵一点,买的人还是很多。

现在,简体字书和繁体字书的比重大约是4比6。简体字书在美国有很多小书店做,大陆来美国的人越来越多,且书的印刷、装帧这几年有很大的进步。

记者:现的美国华文书店经营情况怎样?

刘:基本上跟以前没有太大的变化。现在有一家叫“书原”的加盟店,在洛杉矶有6家分店,在纽约和旧金山各有1家,主要是卖大陆书,以很低的价格在做。它卖的书大部分是可以拿到低折扣的书,或出版社的库存书,量大成本低,书的定价就低,很能吸引读者,他们会觉得这家书店卖的书就是便宜,有一个心理因素。

在美国,华文书店以前的经营情况是:假如我进书成本是1块美元,就卖2块。现在很难,贵了没人买,便宜本金又收不回来。现在美国经营大陆书的市场比较乱,像“书原”卖的书很便宜,小书店因为进货量少,加上在美国做华文书,运费贵,又不能退货,所以利润空间本来就很小,因此很多书店就不敢卖大陆书。

记者:在美国经营文化书店的困难主要有哪些?

刘:像我刚才说的,就是书价问题。台湾书从1978年长青开始做后,定了很好的制度共识,到现在还是维持这个共识——按照加倍的价格来卖。为什么要卖这么贵?因为要保持书局以及其他书店经营者的利润。在美国做书店税贵、保险、员工费都很贵,且运费也高,又没有退货的机制,所以成本高。当时的台湾书基本上是长青书局和世界日报做批发,我们会要求来进货的书店按照这个定价卖书,否则就不批书给他们。

但是现在不行了,大陆过来的人多,就自己带书进来,开个小书店,由父母经营,也不要请人,成本低,折扣也低,这样很影响市场的。当然开店的目的是办居留,不是做生意,那就难说了。

我觉得,大陆书在美国很难打开市场。除非有一家很大的大陆书店批发商,像以前卖台湾书的长青那样,有比较统一的市场定价,这样保证大家都有钱赚,市场也比较稳定。所以我一直建议大陆政府派一家大的进出口公司来做美国地区简体字书的正规批发商,把大陆书出口到美国然后批发给同行,这样可以保证市场的规范性。

记者:但是如果只有这样一家大的书局来做总的批发,它会不会垄断市场?

刘:如果做了批发就不能再做门市了,这个是必须做到的。现在台湾书的批发就是世界日报在做。以前长青做台湾书批发的时候,我会跟来我这边批发书的书店说,我希望你们赚钱,所以不希望你们跌价卖书。比如我批发5块给他们,我就会跟他们说你们要卖10块,最多打折到8块,如果再低那就不行了,我尽量少给他们货。我保证书店卖书的基本价格。而我自己的书店,门市卖的书价格是跟其他书店一样的,也卖10块,我不会跟他们竞争,这样生意才能做大,全美国都有长青的连锁店。

记者:在美国经营华文书店,受网络书店冲击的情况严重吗?

刘:这个有,但是你到大陆的网站上买书,从那边寄过来需要时间,如果在实体书店买书可以直接买回家。实体书店购买价格可能会贵一点,但整体来说价钱还是便宜。美国本地网站也有卖大陆简体书,但种类不多,如果卖完再补货,需要等很长时间,且价格也未必比在大陆的网站买便宜。

另外,美国很大,所有的华文书店都开在中国城,这就遇到一个问题,如果你不住在这些地方,你就没办法买书,像很多留学生和家庭居住在内陆学校附近,就没有华文书店,这样他们就必须从网上买书,或者托人从国内带。

记者:在图书的物流和进出口方面,可否介绍一下现在的情况?

刘:现在从大陆进口图书要比以前好一些,但总的来说,还是购买台湾书更方便。比如说,我今天看到一本很好的台湾书,我可以马上跟台湾那边联系,他马上订货发货,当天就能空运出来,而且两地有时差,所以有些很畅销的书,我们可以做到跟台湾同步上市。但是大陆的书就没办法,他要走的流程很多,有时候进出口公司没货,还要等他到出版社去进货。在运输环节上,物流公司看你运的是书,就觉得不用着急,发货上就会慢。

记者:哪一类中文书比较受读者的欢迎?

刘:最好卖的是健康、医学、保健方面的。因为美国医疗很贵,所以大家会买这样的书来看,预防嘛;还有商管方面的书也卖得不错。以前小说卖得比较好,但是现在比较一般,大陆来的留学生比较多,他们回国的时候会带书过来,而且可以互相借着看。政治方面的,讲内幕的书也比较好卖,且利润比较高。

记者:长青也出版华文书,大多是什么类型的?

刘:我从1980年出版华文书,出版的都是些实用的书,比如怎么移民、怎么在美国做生意、怎么开店,还有一般的法律知识书。近年来也做一些消闲性的书,比如帮忙出一些个人传记、纪念册等等,有些书在大陆或者台湾不方便出,我也会在这边帮忙出版。

这些书销售总的来说数量不是很多,但就单本来讲,因为都是实用的书,卖得很好,像其他华文书一般卖几百本就很不错,这类书可以买到几千本。

上一篇:大学生社团创意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eiq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