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城市建设中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态规划的思想源远流长,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已初见端倪。实际上,被列入城市规划原理教科书中的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可以说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雏形。目前比较公认的研究结果表明,近代发展的生态规划观念始自盖迪斯(Ged&)的论著《城市的进化》。以盖迪斯、芒福德、沙里宁为首的一批城市研究学家和规划师们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着手研究城市问题,从而奠定了生态规划的发展基础。此后,随着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在规划工作中对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更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1 市生态规划理念

城市生态规划是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工业革命以后,“人本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其核心的理论基础是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生态学意义上的土地利用规划。广义的城市生态规划和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在内容上应是相互补充的。城市生态规划强调生态要素的综合平衡。狭义的城市生态规划可以认为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则。基于以上分析,定义城市生态规划为:“城市生态规划以城市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目的,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洁、安全的城市环境的—门新兴学科”。下面针对城市生态规划中与本次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联系紧密的理论与方法作简单介绍。

1.1 生态适宜度分析临界

生态适宜度分析的目的是在生态登记的基础上,寻求城市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所谓生态登记即是对城市环境特征信息的获取。城市环境特征包括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环境特征,其中自然环境特征和环境信息系统的联系更为紧密。自然环境特征除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环境参数,如土地状况、气象状况外,还包括环境质量指数等严格意义上的参数。生态适宜度分析工作可以通过环境信息系统获取这些环境数据。在掌握有关的信息后生态适宜度分析将面向土地用途进行评价分析。“面向土地用途”的含义是针对不同的土地用途,选用的分析因子也不相同。归纳起来,生态适宜度的步骤如图1所示。

1.2 生态敏感性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影响一个地区生态敏感度的因素很多,规划中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生态因子,并对其进行分级和赋予权重。敏感性分析及相应的聚类分析完成后,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敏感度分区。一般可分为高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

1.3 城市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景观安全格局法

城市生态规划涵盖的内容较多,其理论及方法体系也较为复杂。在规划师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理论分支,其方法也从初始阶段的被动性转为主动性与客观性并重。在这些理论与方法中,本次成都市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采用了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自然设计”法相结合的方法。下面对其作简要介绍。

(1)“自然设计法”。从19世纪末Patri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到20世纪60年代的I·Mc·harg的“自然设计”(DesignwithNature,1969),已形成了一个以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特点的通过生态因子的层层叠加来确定土地利用格局的模式,并为国际景观规划界所广泛应用。

(2)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景观安全格局法。景观生态学研究各景观元素(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以便通过人的设计和管理,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景观)的时空结构和能流物流及信息流都达到最佳状态。景观生态学是景观生态设计的指导理论。

(3)最优景观格局。“集聚间有离析”(Aggregate-with-outliers)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这一模式(原理)强调规划师应将土地利用分类集聚,并在发展区和建成区内保留小的自然斑块,同时沿主要的自然边界地带分布一些人类活动的“飞地”。

综合以上分析,非建设用地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为:

2 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2.1 生态敏感性分析

(1)敏感因子。本次规划根据其特别性选用了7个生态因子,其分级标准及权重如表1。

非城市建设区生态敏感性分析因素标准及权重经单因素图加权叠加来分析,得出综合评价值SE最大为4.8,最小为1,Hp在1~4.8之间变化。取1~2.5、2.5~4、4~4.8作为综合评价值分级标准。规划将非城市建设区分为高敏感区、敏感区和低敏感区。按此分级标准分为三类敏感区:4

(2)生态敏感性分区。敏感分析及相应的聚类分析完成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敏感度分区。整个中心城内非城市建设用地高敏感区、敏感区和低敏感区分别占20%、53%和27%。

2.2 中心城区非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分析

如何确定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用地总量及空间布局,成了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2.2.1 中心城生态用地布局分析

城市景观的本质就是一个开放系统,特别是特大城市,与周围的中小城市、乡村有着紧密的联系,能流、物流、信息流一刻也没停止过。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上的体现,就是要构建合理优化的景观格局,以利于生态过程的持久稳定,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2.2 构建成都市生态规划框架的基本思路

(1)自然优先,保护大的自然生态格局。龙门山脉森林景观要加强保护,龙泉山脉要加强森林覆盖。这两个大型的森林植被斑块作为水源涵养和提供生态保护必须的绿色屏障。

(2)规划具有针对性,针对具体的生态问题,因害设防。考虑利用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环流,减轻染,这就要求生态用地相对集中,布设外围环城林带,较大的森林绿地斑片,布设适当的开敞空间,形成微风通道。

(3)以人为本,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旅游城市的成都市特点。以历史文化景点,自然景点为基点,集中布设中央绿地和休闲绿地,营建人居环境森林,城市森林。同时以绿色通道步行街等生态廊道将各绿色斑片连接起来。

2.2.3 中心城非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分析

(1)氧源基地。城市郊区氧源绿地的布局,可采用将风向玫瑰图叠加在城市平面上,将风向玫瑰图数大X(X=2)倍,即可得到城市氧源绿地的布局。

具体算式为:Lp=XR

式中:R为城市半径;Lp为风玫瑰平均瓣长。

(2)制造城市环流。污染物进人大气,减轻其浓度的方法,主要靠扩散稀释。

由于静风频率高,有必要利用城市热岛和城郊森林的共同作用来制造城市环流,尽量稀释污染空气。

城郊森林带紧靠城市,由于建成区热场背景值高,森林区热场背景值低,就可以制造城市环流。同时加大城市组团规模,集中分布绿地,增加森林带面积,城市环流就会增强。当风速小于1m/s时:

式中:ΔT为城市与郊区的温差;x为建筑密度。

2.3 中心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

(1)中心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构。结合都市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想及中心城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形成“景观生态元为重要战略要点,水域廊道和陆地廊道为基本联系纽带,陆生物种多样性通道为补充元素”的中心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构模式。

(2)景观生态元规划。对每个景观生态元规划给出了相应的生态功能、生态建设策略,将该区域的生态保护控制落到实处。

(3)廊道规划。廊道是各景观生态元的基本联系元素。规划分为水域廊道和陆地廊道。

(4)陆生物种多样性通道。由于外环路采用路堤式方式修筑,对中心城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与外界的流动起着较明显的阻隔作用:水生生物可以通过流入中心城的河流方便地游弋于中心城内外,而陆生爬行生物就十分困难。为此规划考虑设置11个陆生物种多样性通道,原则是每个景观生态元不少于一个,重要的景观生态元不少于2个,每个通道宽度应小于50m。

3 总结

城市生态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充分的资料作支撑,同时也需要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规划以景观生态的理论为支撑,选用了生态补偿法、敏感性分析、景观生态元等多种方法首先对成都市生态现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生态位和生态景观的整体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敏感性分析,将非城市建设用地分为高敏感区、敏感区和低敏感区,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然后再以生态补偿法、景观生态元划分等方法,进行城市生态规划框架、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成、非城市建设用地布局模式及生态景观元规划等多项工作,为城市构建统一、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有力保障和依据。本次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是生态规划理念在实际规划工作中的一次实践!尽管后来又编制了新一轮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用地布局有所调整,但本规划研究确定的基本景观生态格局没有改变,深感欣慰!

摘要:当前城市人口激增,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面临,生态规划理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更有甚者,凡规划原则必有生态原则,生态及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许多规划说明书中一句十分流行与时尚的口号。面对市场经济的浪潮,在城市经济经历资本积累的原始阶段,真正地把生态规划的思想与理论落实到实际规划中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制约与冲击。规划师乃至政府官员的社会责任心在此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分析,生态学

上一篇:伺服五轴头典型结构分析下一篇: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型解题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