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通用9篇)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篇1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乡位于***县城南部,近年来,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三篇文章”的发展思路,乡党委、政府确立了以“核桃产业强乡,民族文化活乡,生态农业兴乡”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施民富、景美、人和的文明村工程,对加快龙潭发展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设绿色生态。**在生态建设中,以“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为措施,以恢复和改善森林植被为重点,以保持水土为措施,以发展经济林为中心,建设多功能、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2002年开始实施以云南松、华山松造林5800亩;经济林造林3700亩;干果基地2300亩;绿色扶贫工程400亩;封山育林2000亩;荒山造林1000亩,退耕还林1000亩。

发展绿色核桃。核桃是**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产业,当地核桃品质好,产量高,乡、村加大核桃生态园建设,强化科技示范。白竹村、密古村、水竹坪村等农户核桃收入上万元。截止2005年全乡核桃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增加,如今农户房前屋后,田角地埂,沟边山坡种上了核桃。

开辟绿色能源。为实现生态平衡,搞好森林保护,大力实施节能灶太阳能、沼气能源建设,2005年以白竹村为示点组织党员创新带头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个核桃园、一个沼气池、一个菜园、一个卫生厕所、一个太阳能、洗澡间、一个水窖或水池)。通过努力,白竹村已建成沼气池52个、建核桃园82个,菜园41个,卫生厕所56间,太阳能61个,村民投工投劳新修村组公路3条,很大程度上不仅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节约了资源,利用了能源,每年累计节约用电586度,每年节约柴火876m3,从而很好的保护了生态环境。“六个一”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白竹村的村容村貌,而且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科技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今年“六个一”工程在全乡推广建设。

开发绿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龙潭乡立足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发展乌骨鸡、黑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二是加大投入实施黄牛冻精改良工程。三是着力发展种植树头菜、鱼腥草。四是发展野生菌、药材加工。五是着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

开拓绿色旅游。近年来,开辟了白竹山自然生态风光游,核桃林游,民族风情游,农家乐等度假旅游线。**以打造民族特色旅游为目标,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得以久远流传。全乡有苗族、彝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他们能歌善舞、爱好传统体育运动,特别是苗族的射弩、彝族的山歌对唱、傈僳族打跳,曾分别在“省民运会”、“大现三月街民族节”等比赛中获得过奖励。

总之,通过实施绿色工程建设,我乡步入了青山绿水、山川秀美、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道路。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篇2

关键词:绿色医院,建设,实践,可持续发展

深圳市滨海医院占地面积19.2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36.7万平方米, 设床位2000张 (其中VIP300床) , 停车位2130个, 医院设有20个医疗中心、12个医技科室及特需诊疗中心, 每天可接纳门急诊量8000-10000人次, 项目于2008年6月动工建设, 拟于2011年底竣工交付使用。

经过几年的筹备建设, 笔者认为建设绿色医院, 规划设计要先行, 医疗功能布局、医疗流程是关键。应坚持功能第一, 建筑服从功能需要, 满足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现无污染、生态绿化、节能环保、自然采光通风, 有利于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使医院运营高效、服务高效, 让患者享受到优雅舒适的医疗环境、方便快捷的就医流程、优质安全的人性化服务。绿色医院的三大支柱为绿色、效率、质量, 见表1。

滨海医院打造绿色医院的实践与特点如下:

一、绿色医院建筑的建设特点

(一) 为实现“生态、绿色、以人为本”的理念, 建设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医院建筑

我们精心组织规划设计, 尤其注重医疗功能布局、流程设计, 合理安排医疗空间, 缩短患者就医流线, 实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力求创造优美、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和就医环境。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利用自然生态条件, 结合深圳的气候特点, 在室内外引种栽植适合北回归线以南生长的植物, 营造一个绿色无处不在的园林景观。

(二) 在主体医疗区的布局上, 采用“医院街”模式, 避免了超大型医院迷宫式的布局

宽敞明亮的“高大中庭”、生态景观的“医院街”、纵横交错的“主通道”将庞大的医疗区划分为门诊区、医技区及住院区 (含VIP特需诊疗中心) , 作为医院核心的医技区位于住院部和门诊区中间, 保证医技设备的服务半径、资源共享和高效运行。

(三) 医院功能布局紧凑、适当

建筑中庭 (有玻璃顶) , 阳光庭院 (无玻璃顶) 富有规律性。医院街通高四层、横贯东西, 大片下沉庭院和架空花园烘托着这座“医疗城”。整个裙楼屋顶上覆盖着钢结构格架, 格架上爬满生态的绿色植物, 既遮阳又通风, 且能改善与净化空气。通过主入口雨篷、裙楼、架空通廊、各栋主楼韵律与虚实对比, 台阶、阳台、环廊、屋顶绿化、休闲空间及环境空间的设置, 构成立体化的建筑环境景观。

(四) 良好的朝向

医院主要建筑南北向布置, 做到自然采光和通风, 门诊医技部分无法南北向布置的房间也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房间采用对侧开窗, 形成良好的穿堂风。采用下沉广场与下沉庭院相结合设计, 较好地解决了地下室通风和采光问题。

(五) 立体绿化系统

采用地面绿化、屋顶绿化等生态立体绿化系统, 提高绿地率和绿化率, 起到遮阳、降温、导风的作用, 加强立体绿化体系以便吸收大部分的太阳辐射, 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 降低区域内的夏季性环境温度, 减轻区域内的热岛现象, 间接降低建筑能耗。

(六) 医院内完善的地上、地下通道、垂直交通体系和空中连廊, 使各栋建筑物、各功能分区有机地连成一体

各住院病区 (包括VIP特需诊疗中心) 在地下一层, 首层, 二、三、四层均与门诊医技中心区相连, 方便患者通达, 有效缓解了首层的交通压力, 分散了人流, 提高了使用效率。

(七) 采用雨水回收系统

雨水回收系统由全院雨水系统和单个雨水收集池组成, 有效容积可达250吨。回收的雨水经过滤后, 可作为院内绿化浇灌用水。

(八) 医疗垃圾与废水将全部实现地下处理, 避免对人群和环境造成影响

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负压气力垃圾收集系统。所有垃圾通过专门的污物通道收集到单独设置在地下二层的医疗垃圾收集站, 再通过专用车辆运送到市医疗垃圾处理厂, 避免二次污染。采取污水与雨水分流、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分流的处理措施, 建设了处理能力为1500吨的地下污水处理站, 根据废水类型分别进行预处理, 实现了生活污水与医疗废水分级净化处理达标后分别无害排放。放射性废物的排放和处置符合国家和所在地区的排放标准和处置规定。

二、先进装备及设施的建设特点

(一) 医院空调制冷、生活热水、消毒供应用热等全部采用邻近电厂的余热蒸汽为热源

空调制冷白天主要采用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进行制冷, 替代了大量用电负荷。生活热水和消毒用热也全部采用电厂余热蒸汽, 可减少大量用电, 蒸汽凝结水全部回收再利用。

(二) 采用“冷冻式空气处理装置”为核心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这样可使空调冷水机组出水温度大幅度提高。空调末端设备可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干工况运行, 从而使空调运行更健康。

(三) 采用双回路的供电专线系统及安全节能供电系统

为保证医院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设置了双回路的供电专线系统, 还适当配备了必要的备用电源 (柴油发电机) 。考虑到医院大型设备多, 设备种类多, 设置专用的变压器供电和有源波抑制器, 既保证了大型设备的供电质量, 又满足了其他医用设备的使用要求。

(四) 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

大量使用LED冷光源照明灯具, 不但减少了能耗, 同时也节约了空调能源。

(五) 轨道小车的应用

引入了轨道小车物流传输系统, 解决了传统人力物流存在占用电梯、道路、人力资源过多等问题, 减少了院内人流、物流和交通流, 也节省了人力成本。

(六)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设置

对全院的静脉输液进行集中配置, 解决了各科室独立配液中存在的易污染和细胞毒药物对医护人员身体的伤害以及占用大量护士人力等问题。

(七)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门诊自动化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包装机、检验中心自动流水线的配置, 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人力资源配置, 为患者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

三、数字化医院建设特点

数字化医院包含信息化 (软硬件) 及智能化两部分。信息化属于应用层, 而智能化是信息化得以实现的基础性保障。在智能工程中引入综合布线、安保、节能、医疗管理、监护、信息传输、远程会诊与治疗、办公自动化和会议系统等现代智能化系统, 并进行相应的配套设计。

建设符合未来数字化医院应用需求的基础平台, 在信息化建设中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同时兼顾前瞻性和实用性, 全面集成各系统。通过运用最新的先进IT技术对全院的信息资源 (人、财、物、医疗信息) 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和整合, 从诊断、ENGINEERING工程理管治疗、护理、康复、保健、科研、教学等方面都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实现人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无纸化、无胶片化、无线网络化。同时建立全院信息平台和数据仓库, 运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患者提供先进的、便捷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从而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四、院内外交通统一规划设计的建设特点

结合医院周边道路特点, 在医院主入口处采用立体交通设计实现了社会车辆、公交车、出租车和救护车在门前地下层各行其道, 在地下空间设置有港湾式公交车站、大型出租车停车场。就诊社会车辆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 地上为大型人行广场。医院共设置了八个功能性出入口, 最大限度地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要, 实现人车分流、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满足医疗安全及疏散的要求。院内外交通统一规划设计的立体交通系统, 在全国尚为医院建设首创, 并对解决医院门前交通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五、预留发展用地, 有利于医院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合理布置功能分区的同时, 尽最大可能预留出1.3万平方米发展用地, 为医院可持续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六、结束语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许多国外学者已对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互动持续发展关键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分析研究一般集中于乡村旅游理念于乡村旅游需求以及乡村旅游开发等相关方面,对于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的互动持续发展研究仅仅停留在理论方面。而为了能够确保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互动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研究农村经济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制定了互动方式可持续发展有关措施。

一、农村经济发展对乡村旅游的作用

1.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旅游资源开发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接近城市,拥有一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外界的联系相对便利,容易获取外界信息,并且市场经济造成的影响也大。因为接近城市的乡村居民知识水平相对较高,而且商品经济也较为发达,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可以及时抓住机遇,充分应用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与高效农业。同时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政府不猛与农村居民有能力保护旅游相关资源,或是可以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吸引大量的旅游人员。而高效农业主要以高科技农业和特色农业等作为标志,并且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水产养殖业等能够开发成旅游资源,从而实现乡村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

2.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软环境的创建

首先,旅游产品具备服务特性,而服务质量和从事服务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乡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农村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农村财政的不断增加,使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并且促进农村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创建。另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吸引大量的大学生,实现了农村居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同时还对农村居民的能力结构进行优化。其次,乡村旅游地区的安全环境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心理,同时也关系旅游地区的口碑与声誉。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效降低了农村不稳定要素,加强农村的治安效果,从而使游客可以安全旅游,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稳定的经济基础,可以使乡村创建安全性更高的游览娱乐项目,同时对其进行定期维护,确保游览娱乐设备的安全性,防止出现安全性事故,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旅游和农村经济互动可持续发展方式

1.农村经济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方式

首先,农民不但从事农业生产,还从事于旅游产业。现阶段,农旅结合模式比较多,比如,在旅游季节可以从事划船和骑马以及表演等相关旅游服务项目,同时还可以搞土特产品与旅游纪念品的加工销售,另外还可以组织庭院休闲和餐饮以及民俗表演等。其次,农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在经济学方面而言,理想状态下的乡村旅游产业就是旅游业和农业的有效融合,在第三产业并不会影响第一产业的前提下的一种附加,为农业转向多样化经营方式的最合理方式。例如,农业科技同和观光农业和有机茶生产基地等,这些不仅是农业生产基地,还是乡村旅游的观光基地。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的地区,一定要提升农旅的融合程度。

2.公司和农户结合的经营方式

企业与农户作为乡村旅游有效开发的经营主体,企业一定要合理解决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企业作为龙头,并且以农户与服务作为基础的原则,将经济利益的科学分配作为纽带,对公司与农户结合的经营方式进行改进与创新,并且制定礼仪分享体系和风险补偿体系以及法律保障体系等,从而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農村旅游经济共同体。

3.以乡村旅游产业作为龙头,实施旅一农一工一贸的联动发展方式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乡村,一定要充分发挥出旅游乘数效应与拉动功能,并且以旅游产业作为龙头产业,然后推动其它相关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有效协调,创建旅一农-工-贸的联动发展形式。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时,应该围绕着乡村旅游产业开展多项经济建设。首先要发展第三产业,有效解决旅游人员的衣食住行等问题,建立旅游设施和商业设施以及娱乐设施等。其次是发展第一产业,建立农副产品基地和农业观光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再次是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开发多种旅游食品和纪念品等,针对乡村土特产完成过深加工和精加工。最后是充分发挥出旅游牵线搭桥的作用,使旅游市场充分带动信息和资金以及技术等,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束语

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时通常为经济资源的逐渐积累与增加的过程,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且旅游资源还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根基。另外,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建立基础设施可以为乡村的旅游产业提供一定便利,有效加强农村居民的市场意识,创建农村品牌效益,从而吸引游客,实现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立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64-65

[2]刘晓霞,周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经济研究,2012(10):64-66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篇4

江西省婺源县发展乡村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江西省婺源县高度重视和谋划乡村文化建设,依托丰富的县域文化资源,创新乡村文化保护和利用实践,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倾力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希望之路。先后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奖”、“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拥有“国家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等众多名片。

解放思想拓思路转变观念促发展

一是面对新形势,充分认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必要性。一个地方要发展,最关键的是人,是干部的思想观念。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推动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的程度有多深,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思想有了大解放,就能带来大发展。婺源发展潜力巨大,建设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乡村旅游是最近五六年新兴的一个产业项目,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的标准现在还没出台,婺源既可按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又可灵活变通运用对我们度假区的建设有利的政策,把婺源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这块牌子做活、做好。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这块牌子也为婺源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婺源的乡村旅游也将从此真正走上整体提升、全面发展的转型升级之路。同时应将婺源一流的生态、一流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婺源经济的优势。二是破解新难题,准确把握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针对性。要围绕七个方面下工夫:破除一个“满”字,增强忧患意识。近年来,婺源县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年接待游客量从 2001年的 25万人次飚升到2010年的530万人次,增长了20倍。对婺源现状要有更清醒的认识,应该切实增强 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以新一轮解放思想为动力,瞄准更高目标,确立更高标杆,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破除一个“狭”字,增强开放意识。近年来,婺源县的发展环境有了全方位的改善,知名度和对外形象也得到大幅提升。但在一些具体办事环节上,仍存在着严重的部门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问题。婺源要加快发展必须充分借助外力,利用各方面的资金。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强化大局意识,强化开放意识,着眼婺源发展大计和长远目标,构建开放的文化,养成大度的心态,营造包容的环境。破除一个“旧”字,增强创新意识。一要坚决破除“旧思维”。树立超常规发展理念,勇于打破常规,从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方法措施上放手、放胆、放开。二要敢于突破“老框框”。牢固树立“非禁即入”理念,敢闯不合时宜的“禁区”,敢闯未曾涉足的“盲区”,敢闯矛盾错综复杂的“难区”。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都应义无反顾地大胆闯;只要有利于为婺源人民谋福祉的事,就应该放手去干。破除一个“混”字,增强进取意识。要大力弘扬“抢头水、划头桡、争上游”的龙舟精神,让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道德精神得到升华,引导和激励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保持和增强蓬勃向上的朝气、开拓进取的锐气、不畏艰险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志气,为婺源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破除一个“官”字,增强服务意识。要提倡保姆式的服务,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服务理念,重商、亲商、安商、富商,各级干部都是“保姆”。二是服务要求,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提出您的要求和想法,其余的交给我们来办;围墙以内的您管好,围墙以外的我负责”。三是服务手段,全过程、专业化、高效率,有事即办,急事快办,特事特办,难事帮办。要狠下决心破除“官本位”思想和“衙门”观念,变“主人”为“仆人”,变管理为服务,真正做到诚心诚意服务企业、真心真意服务项目、乐心乐意服务群众,真正树立起发展为重、群众为本、企业为先的执政意识,以实际行动来优化我们的发展环境。破除一个“妒”字,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借鉴沿海经验和“草原狼”的团队精神,矫正“仇富、仇快、仇好、仇进步”的畸形心理,变“戳窝子”为“搭梯子”,大兴团结协作之风,特别是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身体力行,模范带头,真正把团结作为一种素质来培养,作为一种境界来提升,作为一种能 力来强化。破除一个“评”字,增强落实意识。一要创新观念抓落实,做到不满足于工作共性、不满足于纵向比有进步、不满足于被动完成任务、不满足于现有工作效率已提高“四个不满足”。二要明确责任抓落实,做到不让布臵的工作在本岗位延误、不让需要办理的事项在本岗位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本岗位发生、不让赶超发展的形象在本岗位受到影响“四个不让”。三要强化进度抓落实,做到不在领导决策时拖延、不在请示汇报时拖延、不在操作过程中拖延、不在等待观望中拖延“四个不拖延”。四要以强烈的使命感抓落实,做到不耽搁事业、不耽搁大局、不耽搁企业的发展、不耽搁群众的利益“四个不耽搁”。

三是强化新举措,切实增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实效性。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不断总结经验、研究规律,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探索建立结构合理、设臵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干部思想作风和观念建设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完善学习教育机制。二要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三要健全完善综合服务机制。四要要健全完善监督评价机制。五要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挖掘地域文化“五大资源”丰富儒雅厚泽的乡村文化内涵 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资源丰富,文化遗产众多。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婺源县积极深入基层,广泛调查研究,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

挖掘名人文化资源,促名人文化熠熠生辉。婺源自古文风鼎盛,人杰地灵,享有“书乡”美誉。从宋至清,全县出过进士552人,历朝仕宦2665人,历代文人留下3100多部著作,其中有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朱熹是婺源文人的杰出代表。婺源乡村文化浸润着朱熹创建的理学精神,并在这种精神孕育下,近代铁路工程先驱詹天佑、医学家程门雪、现代小说家金庸等名仕俊才承传不绝。

挖掘非遗文化资源,促非遗文化多姿多彩。非遗文化是婺源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剧、傩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4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婺源“三雕”项目还被江西省推荐申报2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全县文化遗产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文化部批复在婺源及安徽部分县市设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国家设立的第二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婺源已完成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文化部评审,完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设立了六个保护小区和六个传承基地,建立了一支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总人数近百人的传承人队伍。婺源保护区创建成果得到了文化部的高度评价。

挖掘古建文化资源,促古建文化闻名全国。婺源的古村落数量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而丰富,是乡土文化的“活化石”。与其他地域古村落相比,婺源古村落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它们体现出中华礼仪文化和江南山区聚落景观。以古村落为载体,其宗祠、官邸、豪宅、民居,都是国家的文化瑰宝。穿行于婺源的古村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就是民居里遍布的精美的砖雕、石雕和木雕。目前,婺源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4个(沱川理坑、江湾汪口、思口延村、浙源虹关),全国民俗文化村12个,理坑、汪口两个古村落还被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预备名单。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13项(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村古民居)。

挖掘文化遗迹资源,促文化遗迹引人入胜。悠久的历史为婺源留下了大量的遗址。有善山商周遗址、清华窑址;有江湾的春秋吴太子鸿墓、镇头的西汉长沙王吴芮墓、考水唐太子墓和胡三公墓、紫阳朱熹的一世祖墓和文公山上四世祖墓;有浙源明代的龙天古塔、横槎古战场和数条古驿道等。历代名人李白、苏东坡、黄庭坚、岳飞等都曾游吟到此。与婺源有关的名将、鸿儒、巨商、科学家等达150余位。

挖掘馆藏文物资源,促馆藏文化异彩纷呈。自明代中叶以来,江南各地古董鉴藏之风盛行,一些在外经商为官的婺源人不惜重金大批购藏古玩字画,加上名门望族、高官巨贾得到皇上的赏赐,代代留传,就有了今天“中国县级第一馆”之称的婺源博物馆。该馆馆藏文物有 1万多件,其中国家三级以上文物 1012件,一级文物就达55件。主要是唐宋古玩、两宋名瓷、明清字画和古代工艺品等。

创新文化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独具特色的传承发展模式 乡村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婺源县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推动科学保护和“活态传承”,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健全上下联动保护机制。加强文化社会管理,完善文化调控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管理办法,应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历年来,婺源坚持做到乡村文化保护“四纳入”: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每年专门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文化工作,现场办公解决文化保护难题。成立了“婺源县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和17个“古村落保护协会”,制定并颁布了《婺源县文物保护管理规定》、《婺源县主要公路沿线、历史文化名村建筑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用政策性手段来保护乡村文化。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保护管理体制,各乡镇和古村落也出台文件、政策和村规民约加大力度保护文化遗产,严禁文物倒卖等违法行为。全县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机制。

实施政府主导保护战略。丰富的文化资源掌控在政府手中,并不等于有了良好的产业效果,关键是还需要政府主导,实施统一规划和组织。婺源把全县300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文化大公园进行打造,每年投入近千万元进行保护,每年组织一次全县大规模的文化普查活动,对分散在乡村的古建广泛进行调查摸底,登记建档。近两年来,婺源新发现古建、古桥等文物500多处。依法开展科学的文物保护工程,做到维修或恢复重建后的文物建筑、传统村落与历史原状和周边整体风貌相协调。按照“最美的乡村,文化的古城”的要求,实施了老城区改造,投入近亿元资金,恢复了太子太保四柱牌坊、文公阙里牌坊、孔庙大门等一批古建,保护了虹井、廉泉等古文物。同时又投入巨资,对3000幢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非徽派建筑实施了改造工程,在县城星江湿地公园建成了茶文化主题公园,“复活”了徽派景观桥、文公大桥、茶博府、民俗风情街等一批文化景观,开发出一系列木雕、石雕、砖 雕徽派建筑模型。建设部门还免费为农民设计 6套徽派建房图纸,引导他们传承徽派建筑风格。

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乡村文化需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需要将各种社会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繁荣局面。有文化的婺源人深爱着自己的文化,自发保护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宋代廊桥——彩虹桥曾被洪水冲塌一桥墩,当地群众群策群力,自发捐资将廊桥修复;汪口俞氏宗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方筹资200余万元对宗祠进行维修。据统计,近年来累计维修古建筑60余幢、古桥13座,村民集体自发或组织用于文物保护资金达2000多万元。此外,婺源还重奖奉献乡土文化事业的乡土文化人。2010年,婺源县对王涧石、詹祥生两位将发展文化事业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本土文化人,分别给予奖励20万,创造了全国重奖奉献乡土文化事业的典范。

首创全国文化保护小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婺源因地制宜,探索以“小区+基地+传承人”的模式,设立了江湾村豆腐架、汪口村徽州“三雕”、大畈村和砚山村歙砚制作技艺、长径村傩舞、甲路村抬阁、虹关村和盘山村灯彩等8个保护小区。在此基础上,还命名了长径村、华龙木雕等 8家单位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推动“活态”传承。这一模式得到了文化部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目前,婺源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人,建成专题展览馆9座。全国保存仅有的婺源徽剧团,精心抢救和全面搜集、整理以徽剧、傩舞、茶道等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古戏剧、音乐、舞蹈资源,使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艺术得以完好地传承。

精心保护再现非遗魅力。繁荣乡村文化,开发是手段,保护是目的,只有不断挖掘整理,推陈出新,扬优成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薪火相传,焕发活力。婺源以实施“五个一工程”为龙头,以实施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契机,认真积极调查、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深入全县100多个村落和30多个重点古村落,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状况,共收集到民间文学、音乐等十大类172个项目、5000多件实物。普查发现全县有传统文化 代表性传承人6000多人以及保留较多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的传统村落社区200多个、中老年人群十万多人。同时对普查到的资料和实物,进行精心整理,分类归档,编制完成了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从源头上抓好“非遗”传承人。

促进文化生态有机融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建立完备整体的文化生态体系,这是婺源人民永恒的追求。今日的婺源更加注重保护、选择和营造村落、建筑周边的山林之景、田园之景、水口之景。婺源历来建村选址依山傍水,或面水临山,有山有水,既有来龙,又有去脉。重视森林屏障,以及森林所组成的风光。每个村落水口处的树木,决不允许砍代。护树即是护村,即是护人。不仅水口,连溪河两岸,距村屋的堤畔,只允许植树造林,但不准砍伐。千百年来,婺源群众还沿袭了“杀猪封山”、“生子植树”的村规民约,实行了10年禁伐天然阔叶林新举,做靓了境内3条景观生态走廊,打造了100个生态景观村。

实现文化与旅游良性“嫁接”增强生机勃发的乡村文化软实力 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相得益彰。文化是开发旅游产业的灵魂,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旅游是挖掘文化内涵的基础,是实现文化功能的载体。所以,婺源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实践中,用文化支撑旅游、包装旅游、营销旅游、指导旅游、统领旅游,提升旅游的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和文化内涵。同时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实现文化的价值与软实力。

构建“文化+旅游”模式,发展文化旅游。婺源县推出的文化旅游线路和文化专项旅游产品占全县旅游产品和线路总量的90%以上,依托“文化元素”开发的旅游景区占 95%以上,形成了以文化体验为主导产品的乡村文化旅游圈,唱响了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茶文化节等节庆品牌。全县接待游客由2000年的12万人次飚升到2010年的5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8万人赶弄“旅游潮”,旅游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婺源也先后荣获“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级文化与生态旅游县、全国生态农业旅游区、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CCTV中国最美村镇品牌、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县、中国旅游 建设杰出成就奖、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佳休闲小城”等荣誉。

构建“文化+产品”模式,发展文化产业。婺源在大力发展产业中,主导“文化牌”。婺源瑞虹公司在清华镇投资两亿元建设“水木清华”高校文化产业园,通过建设国际高校文化交流中心,变“引资”为“引智”,变“旅游目的地”为“养老居住地”,使文化落地,让名人入园,打造“大师、大家、大儒”的聚集地。婺源华龙木雕等文化企业成为工业旅游示范点;在建的集朱熹文化、砚墨文化于一体的婺源朱子龙尾砚文化产业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砚文化产业园;江湾镇大畈村建有全国闻名的“砚街”,全村 2300人,80%从事砚台及镇纸、砚盒等生产,人均年收入超过 1万元,“砚池”里流淌的全是“金子”;茶文化、雕刻文化、傩文化等产业也在茁壮成长。全县开发旅游商品100多种,从事旅游商品加工的企业达百余户,年销售收入近3亿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大中城市,还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一个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产业基地已粗具雏形。文化企业还带动了写生和影视的发展,共吸引全国200多所美术院校的学生前来创作,同时,在婺源拍摄影视剧达300多部,共为全县老百姓带来近300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婺源文化企业(作坊、店铺)达1139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构建“文化+公共服务”模式,繁荣群众文化。婺源县以县、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为基础,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繁荣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全县完成1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2个农家书屋建设,建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不断发挥好县、乡、村三级共享工程网络服务体系功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信息服务,实施了县文化馆、图书馆维修改造工程。同时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艺作品,原创舞蹈《祈福》等文艺精品获全国大奖;积极推动文化下乡,以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主要抓手,坚持为农民送戏、送电影、送文化科技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

站在新起点上绘就蓝图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步伐 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婺源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战略: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核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徽文化精粹,汲取赣文化和现代文化科技的丰富内涵,打造婺源文化品牌,促进婺源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完善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紧紧围绕完善、延伸文化生态旅游产业链,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布局文化产业发展,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努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建立一批具有地域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逐步建成全国性文化旅游产品集散中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8%,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努力形成文化遗产保护得力、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以争创三大品牌为抓手,着力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为建设“文化生态大公园”添砖加瓦。一是全力建设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实施好婺源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民间民俗文化展览馆等重点项目实施,做好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传承工作,建立若干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小区,力争将婺源建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样板示范区。二是全力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以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重点,重点培育发展传统手工艺产业、文化演艺产业、文化娱乐产业、休闲健身产业、文化会展产业、影视产业、现代传媒产业、动漫网络游戏创意产业、文化教育产业等九大类文化产业。积极构建“园区+基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布局:在县城控制区科学规划集文化展演、传统工艺、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功能的文化产业园;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具有良好产业开发前景的乡(镇)、村设立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三是全力争创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进一步完善、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力争到2015年成功创评“全国社会文化工作先进县”。

以实施三大工程为重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增辉添色。一是精心打造特色文化展示工程。重点抓好“一区一村一园一馆一中心”四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即在 中云桃溪村总投资1.2亿元的“十八里桃溪”原生态文化村项目,把婺源历史上有名的“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千年牡丹”、“太宰读书处”、“三十六桥半”四个古村落用一条蜿蜒的小溪串连,展现原生态自然美景,打造新农村建设的全国示范区。总投资1亿元的篁岭民俗文化村项目,原生态展示婺源传统生活方式和民间技艺;总投资5000万元的朱子龙尾砚文化园项目,建成集研究、宣传、展示、生产、营销为一体的中国砚文化大观园;总投资4亿元的旅游商贸?文化演艺中心项目,打造一台具有国内一流水准的婺源民俗风情情景演出;总投资4000万元的婺源美术馆项目,建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艺术交流平台。二是精心打造全国旅游文化商品集散中心工程。加大以婺源传统民间手工艺为主体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运用现代文化产业经营理念,以旅游市场为主要客源市场,加强创意、设计、研发,推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雕”饰品、歙砚、工艺伞、傩面、奇石、刺绣、服饰、根雕、竹雕、烙画等系列旅游工艺品。建设旅游文化商品集散中心,在为本地产品提供展示交易平台的同时,吸引全国各地文化旅游商品进入婺源,逐步建成全国性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三是精心打造旅游文化形象宣传工程。继续办好一年一度的婺源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努力打造成弘扬婺源乡村文化的靓丽名片和集中展示全国乡村文化的品牌节庆;完成系列婺源文化形象宣传精品制作;依托高端媒体做好婺源文化宣传展示工作。以完善三大服务体系为关键,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建设“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夯实基础。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加强县图书馆、文化馆建设,使其设施资源条件和综合服务水平达到国家二级馆标准;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所有行政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将覆盖县、乡、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丰富文化生活、传递致富信息的惠民工程。二是完善群文活动组织体系。以农村三项文化活动为抓手,把“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有重点地保护扶持抬阁、豆腐架、傩舞、灯彩等乡镇特色文化活动,构建“一乡一品”的乡村文化格局;立足市民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丰富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向上、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氛围。三是完善文化市场管 理体系。遵循“市场繁荣、管理有序”的原则,继续做好文化娱乐市场发展繁荣与规范管理工作,完善旅游产业链。

以落实三大保障举措为后盾,加大文化工作领导与扶持力度,为实现婺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一是进一步加强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文化事业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选用一批懂专业、能创新、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充实文化事业管理队伍。制定人才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为文化工作者提供学习机会。制定激励机制,发挥民间艺人传承发展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性,以良好待遇和创业平台吸引全国优秀文化人才到婺源创业。三是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文化发展优惠政策。综合研究国家、省、市关于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定出符合婺源实际的配套政策,为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乡村规划工作实践探索 篇5

xx区规划局乡村科成立后,乡村规划工作编制与管理制度亟待建立,根据领导安排,本人承担了乡村规划工作编制与管理制度课题研究。目前该课题研究初步成果已完成,主要内容节选如下:

规划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集中体现,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农村建设,规划、建设和管理这“三个轮子”缺一不可,其中,规划是龙头,是建设的纲领、管理的依据。

当前,我区正处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关键时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迫切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转变规划编制思路,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在这样的形势和要求下,加强镇村规划编制和管理服务,同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是我们规划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需要我们在以下具体工作抓好落实:

一、规划编制工作

(一)一般镇规划编制。xx区一般镇发展基础脆弱,数量多、规模小、差异大、发展滞后、特色缺失,而且面临构建“新型城乡形态”的创新性压力,虽历时多年编制了不少规划,但规划与管理脱节、与实施脱节、与发展脱节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xx区一般镇的规划急需创新编制模式,提高编制质量,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1、指导思想

(1)统筹性。一般镇规划编制将重点实现两个统筹,一是区域统筹,将城镇置于全区乃至更大的区域进行研究,协调和周边区域的关系,重点考虑在产业、交通、生态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实现区域融合和协调发展。二是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将突破城乡界线,把整个镇域当成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整体性规划。

(2)研究性。一般镇规划重点解决城镇产业提升、整体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空间总体结构等重大方针问题,是涉及空间、经济、生态环境乃至社会文化等宏观方面。总体规划层面深入结合该镇特点,重点开展交通、公共服务、市政基础设施等规划研究,具体落实到法定规划层面。

(3)可实施性。规划编制要符合城镇总体发展定位,也服务于政府的决策。规划除了在整体上体现指导性,还将产业布局、镇村体系、配套支撑等动态的落实于空间上,形成完整的镇村结构体系,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明确的空间用地布局,特色鲜明的城镇空间形态,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2、编制类型

目前,xx区共有8个一般镇,在对原城镇总体规划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城镇区位条件、现状概况、发展定位和未来需求,将8镇编制类型分为三类:

(1)完善提升类。原城镇总体规划未发生结构性变化,经评估后可继续指导地区发展建设的,或近期刚完成总规修编,通过规委会评审的一般镇,可结合要求更新总规数据图形,将基本内容梳理后上报。本类一般镇主要包括:木兰镇、龙桥镇。其中木兰镇已完成总规修编,经规委会、市局审查通过,建议梳理完善后备案;龙桥已完成总规修编,经规委会审议通过,建议按规委会意见修改完善,主要包括:着重梳理内外交通体系,落实毗河水生态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打造,构建全域镇村发展体系。目前,鉴于现状城镇建设形态差、布局乱、发展无序、特色不明,建议通过控规优化暨城市设计的方法解决形态和空间问题。

(2)修改类:原城镇总体规划经评估已发生重大调整、难以全面指导地区发展的,应适当开展对规划基本内容的修编完善后上报,修编方案纳入附件,并进行必要说明。本类一般镇主要包括:斑竹镇、泰兴镇、清流镇。其中斑竹园、泰兴镇已委托市规划院、重大规划院进行总体修改方案编制;清流镇待xx物流副中心选址落户,相关政策指标落地后启动编制。

(3)研究类:原城镇总体规划经评估已不适应当前发展需求,但尚未明确发展思路的一般镇,应抓紧开展城镇战略研究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待时机成熟后再启动总规修编工作。本类一般镇主要包括:马家镇、新民镇、军屯镇。

(二)村庄规划编制。此前,我局尚未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无规可依”,农村地区存在规划管理的缺失的问题。事实上,村庄规划是指导村庄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从规划的地位和作用看,编制村庄规划非常重要、必须先行。村庄规划是调控农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引导农村新型社区科学选址、节约投资、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抓手,是政府履行职能、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明确农村经济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引导村庄布局的优化和人口聚集;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统筹配置,改善人居环境。

目前,我们将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符合镇域产业发展定位,同时结合国土土地整理项目的村庄逐步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按照“四态合一、产村相融、两规合一”等指导思想,把握好村庄规划的前瞻性、公共属性和可操作性,打造一批“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功能集成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引领我区新农村建设再上台阶。

(三)新农村示范片—片区规划编制。当前,成都市正抓紧启动第二轮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工作,在成都市北向发展的进程中,xx区迎来了城市大发展的时代机遇,新区建设如火如荼,旧城改造亦同步推进,而位于xx区北部的新九路、北星大道(香城大道以北)沿线地区的发展方向却仍未明确,尤其是沿线的农村地区仍停留在传统农业时期,且同质性较高。

近年来,成都市提出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宏伟目标,并实施“五大兴市”战略,新九路、北星大道片区在产业发展、交通条件等方面均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科学的把握宏观发展机遇、实现统筹发展是片区规划未来发展的重点。

因此,片区规划一方面要解决发展的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区域的战略高度对片区的发展找准定位与方向,实现生态、文态、业态、形态的“四态合一”;另一方面规划强调可实施性与操作性,必须与实际资源和土地利用情况结合,对片区产业如何实现转型与互动、林盘如何进行保护与整治、基础设施如何支撑保障等诸多现实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最终将规划理念落实到规划布局,推动片区加快发展。

二、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适应乡村规划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2013年,将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乡村规划业务审批流程,创新规划监督措施,提升服务意识,建立乡村规划信息平台,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等举措,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推进乡村规划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破解电网建设难题的探索与实践 篇6

技术报告

标题:破解电网建设难题的探索与实践

姓名:于晓飞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隆化县供电分公司(隆化金建输变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015.12

目录 电网建设政策处理遇到的问题..............................................................................1 2 破解电网建设政策处理难题的举措......................................................................2 2.1 “三步骤”全面摸清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2 2.2 “三张表”确保电网工程建设快速推进......................................................3 2.3 “三举措”着力破解电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3 3 推进电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 3.1 坚持依法建设,实现电网建设的合法性......................................................4 3.2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电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4 3.3 坚持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电网..............................4 3.4 推进大基建体系建设,提升电网建设的管理水平......................................4 3.5 坚持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社会用电的不断需求..................................5 3.6 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促进电网可持续发展..........................................5 4 结语.........................................................................................................................5 参考文献.....................................................................................................................5

摘 要:电网建设前期工作、政策处理等已成为制约当前加快电网建设的最大障碍。该文通过分析电网建设政策处理遇到的问题,探索实践“三个三”工作机制,并对电网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对推进电网前期工作、政策处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网建设 三个三 建设性意见 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规划的冲突、“三农”问题、农田保护、补偿标准、电磁辐射负面影响等,电力通道走线、电力项目征地、拆迁安置等政策处理难题已成为电网建设的难中之难。漫天要价、线路路径改动、群体信访等问题凸显,电网建设遇到层层阻力,而且有加剧的趋势,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有的项目工期一拖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造成局部电网有电供不出,供电瓶颈被卡,严重影响了企业与居民的用 电,同时也增加了电网工程的建设成本。电网建设政策处理遇到的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拆迁、征地等政策处理出现了新情况,已成为近几年电网建设的老大难问题,致使工程频频受阻。村民的想法有了质的变化,文化程度稍高的村民,考虑的问题就比较深远,他们考虑的是长远利益,考虑到以后这块土地的利用价值,考虑到对后代的影响,考虑到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村民反对输变电工程在自己的土地里或房屋上通过或跨越,常常阻扰施工。经过多年的电网建设政策处理的探索和总结,政策处理难存在四大“症结”:(1)个别村级组织建设薄弱或两委之间矛盾重重,政策处理难以开展。(2)政策处理的补偿标准与村民要求差距很大,难以

协商。(3)某些非涉电的历史遗留问题借机要求解决。(4)村民的一些要求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的支持。(5)相当一部分人对电磁辐射有误解。破解电网建设政策处理难题的举措

建设坚强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各级政府应成立相应的电网建设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所辖范围内的电网建设问题,实行电网建设责任制,将电网建设项目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政府的重点工程项目,优先为电网建设项目办理开辟绿色通道,定期协调、督查,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形成共同推进电网建设的合力。经过多年的政策处理工作,探索实践了“三步骤”“三张表”“三举措”的“三个三”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2.1 “三步骤”全面摸清工程进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步是现场踏勘。根据电网线路设计走向,政府和电网企业各抽调相关人员下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摸清每个塔基坐标位置、征地面积、青苗补偿数量、拆迁面积、线路跨越房屋间数等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步是动员部署。召开相关村两委参加的工作会议,共同探讨电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步是突出重点。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对各类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将主要问题作为突破口,力求解决一点带动一片。

2.2 “三张表”确保电网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首先,建立电网建设责任分解表。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制定电网建设责任分解表,每项电网工程落实一名班子成员和责任人员。

其次,建立电网建设执行情况周汇报表。以电网工程建设“百日攻坚”活动为载体,罗列每条线路所涉及的行政区域、塔基数、塔基号、需解决问题、解决时间、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等。

最后,建立电网工程政策处理一览表。在对各塔基按政策处理情况全面摸排的前提下,制定电网工程政策处理一览表,将各塔基按政策处理情况划分一二三等级。一级表示政策处理已完成,可以进行施工。二级表示政策处理已完成,但有可能会出现反弹,在施工中,随时做好稳控和解释工作。三级表示政策处理未完成,实行倒计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主动深入进行协调,力求按期完成。

2.3 “三举措”着力破解电网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其一,深入做好群众工作。针对村民中普遍存在“电磁污染”顾虑以及当前村民对工程建设漫天要价等心理,主动走访村干部和补偿对象户,讲政策、摆道理、明利弊,以争取群众更大的支持。

其二,帮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针对村民要求解决的问题,召开专题会议,落实解决村级的合理诉求,促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

其三,果断打击村梗地霸的不法行为。对无理取闹、阻挠电网建设的“村梗地霸”进行打击,为电网工程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电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坚持依法建设,实现电网建设的合法性

在我国步入法治社会的今天,依法建设和谐建设已成为电网企业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服务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电网企业要自觉取得项目建设的合法性,维护和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依法合理解决影响电网建设的问题。

3.2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电网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电网建设必须适当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电源、电网的规划与地方的发展规划有机融合,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实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

3.3 坚持科技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电网

把科学发展的理念倾注到电网建设之中,积极采用先进理念和技术、科学布局、节约用地、美化外观,充分体现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充分体现全局观念,推进“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和“两型三新”输电线路建设。

3.4 推进大基建体系建设,提升电网建设的管理水平

全力推进大基建体系的“业主项目部”管理模式,通过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各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提升电网建设工程质量、速度和文明施工等管理水平。

3.5 坚持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满足社会用电的不断需求

在大力推进高压电网建设的同时,要按照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原则,强化配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提高配网供电能力,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3.6 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促进电网可持续发展

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压力,电源分布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也对电网结构和运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面临新形势和新特点,要加强特高压技术、智能电网以及清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加快先进技术创新和成果的转化,推进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结语

该文通过分析电网建设遇到的问题,探索实践了“三步骤”“三张表”“三举措”的“三个三”工作机制,提出了推进电网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加快推进电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践与探索 篇7

编者按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而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2015年6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2015—2020年) 》, 显示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是今后若干年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带有全局性的关键举措。

为此, 我刊策划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实践与探索”专题, 特邀国内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扎根乡村的教育工作者, 共议乡村教师培养和发展大计。让我们一同分享他们的思想智慧, 体会乡村教育的魅力, 感受乡村教师的风采。

建设绿色乡村的实践与探索 篇8

【关键词】绿色化学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财富,但也给人们的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化学污染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这些,人们不得不思考,科学本身有没有能力解决科学发展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所带来的损害。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化学会(ACS)提出了绿色化学口号。近几年,绿色化学的概念和思想在我国也得到迅速而广泛的响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对他们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在高职院校应适当地开设绿色化学选修课,及时渗透绿色化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接受到绿色化学教育,成为有绿色化学理念的新一代高职大学

生。

一、关于绿色化学

1.绿色化学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预防污染的基本思想出发,从化学品生产的始端就采用预防的一门新的化学分支学科。

2.绿色化学的特点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始端就采用控制污染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由于它在通过化学转化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就已充分利用了每个原料的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充分利用了资源,又实现了防止污染。显然,它不是过去的只对终端或过程污染进行控制或处理。

3.绿色化学的原则

R.T.Anastas和J.C.Waner曾提出绿色化学的12条原则:(1)防止废物的生成优于其生成后再处理;(2)设计合成方法应使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最大量地转变成产品;(3)设计合成方法时,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均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无毒、无害;(4)要设计高效、无毒的化工产品;(5)要选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助剂;(6)应设法降低能耗,最好采用在常温常压下的合成方法;(7)采用可再生资源代替消耗性资源;(8)尽量不用不必要的衍生物,如限制性基团、保护/去保护作用、临时调变物理/化学工艺;(9)合成方法中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10)化工产品要设计成在其使用功能终结后,能分解成可降解的无害产物;(11)对危险物质在生成前实行在线监测和控制;(12)化学生产过程中物质的选择要使化学意外事故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程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和新化工技术,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二、开设绿色化学选修课的目的

21世纪是“绿色世纪”,“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时代呼唤高等职业院校用“绿色教育”的思想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绿色人才”,培养高职大学生具有绿色化学思想,掌握一定的绿色化学理论,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绿色化学选修课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设计

绿色化学选修课程是面向非化学专业学生开出,通过本课程,学生将系统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教学内容涉及天然资源、绿色石油化工、绿色材料、绿色涂料、绿色有机合成、绿色农药和环境治理等方面。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达到教学目的。

(1)引入科研成果,适时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发展的最新研究动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科研成果,进行探索式教学,用绿色化学发展的最新研究动态拓展学生思维。比如,在绿色陶瓷材料部分,可以介绍200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在环境治理部分,介绍太湖污染问题的根源,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在绿色农药部分,介绍新型植物源杀虫剂苦皮素,等等。

(2)设计开放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绿色教育。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方式,注意选择布置学生力所能及而又与其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如让学生做有关加碘盐的调查报告、本地区降雨酸度的调查、白酒中甲醇含量的调查、水发食品中甲醛含量的调查等,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污染就在每个人身边。

(3)通过试题形式加深绿色意识。有意识的选择能体现绿色化学教育的试题,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然地感受到绿色教育。比如,有机反应中的原子经济性;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又如联系当前社会热点,将绿色化学的理念与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去观察和解释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白色污染、果实催熟剂,加酶加磷洗衣粉等,在题目中有越来越多的绿色化学相关的知识考题出现,使学生牢固树立起绿色化学的意识。

(4)设计和进行绿色化学实验,强化绿色化学教育。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特别重要。绿色化学作为一门选修课,也应该开设一些实验课,以便从实际经验中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绿色化学实验是在绿色化学思想指导下,用从源头消除化学污染的新思想和新技术对常规实验进行改革而形成的化学实验。例如,MnO2催化分解KClO3制氧气会产生有毒副产物氯气,我们改用氧化铜催化H2O2分解制氧气,产物除氧气以外还有水,而水不构成环境污染。如果需要缓慢释放氧气,可用5%的NaOH溶液或Cu2+、Fe2+、Cr3+、Mn2+等溶液及木炭、银粉、碘粒等作催化剂,或市售30%的H2O2稀释到组成为3%~5%的溶液,再加MnO2催化分解,即可缓慢制取O2。

2.教学方法设计

(1)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在绿色化学选修课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准备课件参与讲课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比如,学生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准备,在准备的过程中,会通过上网或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可以上自主研讨课,对某一内容,学生分组自主研讨,得出结论,写出总结。还可以上专题汇报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某一部分内容,学生一般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可以给他们充分的准备时间,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自己汇报所学情况,谈谈对这一部分的理解,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开展绿色化学实践活动。在绿色化学选修课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开展绿色化学的实践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自己组织活动,以多种形式自主开展绿色化学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以小论文或调查报告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通过这些绿色化学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绿色化学的知识。

总之,我们应该提倡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绿色化学选修课,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AnastaRT,WarnerJC.Green Chemistry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颜鲁婷,刘莲云,郑妍鹏,戴春爱.绿色化学选修课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化学,2008,(1):21-24.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篇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诚信友爱的社会。如何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社情民意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发展,对于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安机关重点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树立公共关系理念,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纳入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警察公共关系是以提高警察自身影响力为基点,促进警察组织与公众良性互动,以争取最大社会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是赢得公众理解、支持和合作,提升公众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大限度获得公安事业成功的一种管理功能和工作艺术。近年来,武汉市公安局党委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纳入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全国率先成立警察公共关系专门机构──武汉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提出“每个民警都是公安形象,每个警种都有其公共关系建设任务”,把打造武汉公安良好形象的作为全体民警共同奋斗的战略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全体民警公关意识明显增强,警民关系明显改善,队伍建设也迈上新台阶。

(一)树立服务理念,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础。公安机关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一切内容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服务对象来展开。近年来,武汉市公安机关把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学习实践活动,教育广大民警真正理解公仆的含义,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强化服务意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把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转化为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自觉行动。

(二)树立策划理念,塑造亲民务实的良好形象。公共关系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策划的过程。武汉市各级公安宣传部门把策划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开展“大讨论”、“大练兵”、“大接访”,还是在侦破命案专项行动、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都同时进行相应宣传策划,公安宣传活动不仅数量多,频率高,且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具亲和力。特别是紧密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加强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近年来,毛建东、桂红林、方文等一批公安战线英雄人物不断涌现,成为武汉公安“亲民务实”的形象代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加强素质教育以立本、抓好典型示范以立标、加强规章建设以立制、加强环境建设以立形、加强载体建设以立轨的警察形象建设总体思路。

(三)树立沟通理念,争取公众的理解的支持。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主要依靠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来实现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实践中,武汉市各级公安机关架设警民理解互信的桥梁,听民意、顺民意、解民忧、暧民心,了解群众的冷暖疾苦,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同时,认真落实警务公开制度,提高公安工作透明度,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增强彼此信任,促进警民合作。

二、把握警察公共关系的科学内涵,明确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与其相关的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由警察组织(公安机关)、公众和信息传播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只有准确把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科学内涵,才能选准突破口,把握关键环节,以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成效来推动公安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一)贴近公众需求,增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针对性。安全是人类四大基本需求之一,近年来,武汉市公安局以“公布治安信息,普及防范知识”为切入点,精心策划一系列的公关活动:2003年10月,正式建立“武汉地区每周警情通报”制度。把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的社会治安情况在媒体上公开发布,至今已发布200余期。2004年,编印130万份《市民安全防范手册》,免费发放到江城百万个家庭。2005年,以“火场逃生”和“防盗防抢”为主题,印制《大火起兮,你能逃生吗?》消防安全自防自救知识画册和《市民防范100招》等宣传品,给市民支招。2006年,为提高出租车司机安全防范意识,印制3万份《出租车司机安全防范手册》免费发放给全市3万名出租车司机。在全市500多辆装有移动电视的公交车上每天滚动播放“民警支招”、“警方提示”、“警情通报”等专题片,向乘客普及安全防范知识。通过不断满足公众对社会治安的知情权、对自身权益的知情权,行使对公安工作的监管权,赢得公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理解与支持。

(二)畅通传播渠道,把握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时效性。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主要传播途径是大众传播。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能极大地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效能。近年来,武汉市各级公安机关探索建立与媒体双赢合作制度,保证警察公共关系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每年在中央、省市新闻媒体上,武汉公安发稿量都在1万篇(次)以上。一是建立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制度,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活动,及时、准确地向媒体发布警方新闻。二是成立 “武汉地区公安记者协会”,由中央驻汉和省市新闻单位的有关领导、政法新闻部主任、记者以及公安机关专兼职宣传干部组成,共200人,建立“公安记协双月座谈会”和“金盾记者评奖”制度,加强公安宣传干部与新闻记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三是主办公安专刊和电视专栏。在武汉电视台、湖北经济电视台开辟《江城警讯》、《武汉110》和《警方30分》等栏目,每天播报警方新闻40分钟。与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创办《江城警讯》电台栏目。在互联网“长江网”上开通了“江城警讯”网站,创办了内部刊物《江城警讯》,形成“江城警讯”系列。四是开展“新闻媒体聚焦武汉公安民警形象”采访活动。定期组织省、市12家主要新闻媒体记者对在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先进典型人物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三)拓展警民交流空间,注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互动性。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过程是警方与公众双向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近年来,武汉市公安机关开展以“沟通、理解、互动、发展”为主题的“警营开放日”活动,组织市民参观警营办公区间、警用装备,向市民介绍警务职能、工作流程,举行警事技能

表演、防盗抢及交通、消防安全知识推广等警民互动活动。在2006年的“警营开放日”期间,还开展 “走近警营”摄影大赛。让民警贴近群众,让群众了解民警,加强警民情感交流。

(四)丰富公安文化建设内容,提高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艺术性。警察公共关系具有协调功能、监测功能、凝聚功能与形象塑造功能。公安文化建设对于弘扬人民警察精神,塑造人民警察形象,提升民警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武汉市公安机关坚持“文化育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活动。以武汉市公安局专职演员和具有文艺特长的民警为主体的“武汉市警民连心艺术团”,每年创作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艺作品,举办具有公安特色的春节文艺晚会,大年初三在武汉电视台播出,成为警民联欢的传统保留节目。2006年12月,艺术团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成功举办“警民一家亲”警察歌曲大奖赛,300余名市民报名参赛,与公安民警同台演唱警察歌曲,歌曲大奖赛决赛在武汉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并进行全程直播。今年以来,艺术团开展“走进警营、走进社区、走进企业”演出活动30余场,成为武汉公安开展公关活动的一张名片。

三、抓住推进警察公关建设的新机遇,实现公安队伍建设的新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为公安队伍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立足社会和谐稳定,实时洞察社会舆情变化。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分析制度,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动态性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及时准确把握社会心态和公众心理的发展变化,既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也是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需要。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公安机关应当立足“三个最大限度”,重视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分析,研究各个时期社会公众的安全感要求及其对警方工作的总体评价,以此为进一步优化自身形象的依据。加强对社会舆情的综合分析研判,拓宽社情民意的表述渠道,千方百计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在疏导、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过程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加强警察道德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警察道德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支柱,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养成训练,弘扬新时期人民警察精神,使全体公安民警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全面加强警营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

上一篇:华为软件测试工作流程下一篇:公司关于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