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心衰患者可合并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中以房颤最多见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室性心律失常中可包括频发室性期前收缩 (室早) 、非持续性及持续性室速[1]。该院采取胺碘酮进行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价值, 现对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4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84例, 男52例, 女32例, 年龄46~80岁, 平均 (57.2±4.1) 岁。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定存在快速心律失常合并房颤, 心室率146~187次/min, 平均 (165.4±14.9) 次/min, 排除低血压、低血钾、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障碍、预激综合征、碘过敏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42例, 男28例, 女14例, 年龄47~79岁, 平均 (56.7±4.5) 岁, 病程5个月~4年, 平均 (2.1±0.8) 年, 冠心病患者21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4例, 扩张型心肌病5例, 心脏瓣膜病2例, 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4例, Ⅲ级20例, Ⅳ级8例;观察组患者42例, 男25例, 女17例, 年龄46~80岁, 平均 (58.1±4.9) 岁, 病程5个月~5年, 平均 (2.3±0.9) 年, 冠心病患者23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2例, 扩张型心肌病4例, 心脏瓣膜病3例, 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5例, Ⅲ级18例, Ⅳ级9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胸片、心脏超声、24 h动态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甲状腺功能的常规检查, 符合要求者行入院治疗。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和应用强心剂、利尿剂、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 研究组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首次滴注胺碘酮用量应为150 mg, 即将胺碘酮150 mg与20 m L的生理盐水或20 m 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融合后于静脉缓慢注入, 时间10~15 min。如果无明显效果, 半小时后可再次按照上述方法注入胺碘酮150 mg。此后的6小时内以0.5~1 mg/min微泵注入, 6 h后则以0.5 mg/min持续微泵注入24~88 h。在用药过程中如果有复发状况, 可再次静脉注入胺碘酮75~150 mg, 注入时间为10~15 min。待患者病情有所平稳或好转以后, 可适度调整胺碘酮的静脉注入量, 直至可以改为口服胺碘酮。

1.3 评价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入院时与治疗24 h后的心电监护情况, 记录血压、心率与心功能变化参数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 , 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2,3]。

1.4 统计方法

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单位以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计数单位以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与心功能变化参数比较, 见表1。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F、FS、E/A参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LVEF、FS、E/A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心率、LVEF、FS、E/A相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P<0.05)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有时候心脏的其他方面正常时, 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衰的主要原因。最明显的例子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几周或几个月。心衰几个因素的综合反应包括快速的心室率、心房收缩功能的消失和逐渐形成的收缩功能衰竭 (可能是因为高能磷酸化合物耗竭) 。控制心律失常能够彻底治愈心衰[4]。更多见的情况是心律失常由基础疾病造成, 而又在促进心衰恶化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见于慢速心律失常, 例如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或者快速心律失常, 例如AF或AF1伴有快速心室率。治疗心衰必须适当治疗心律失常。只有当心律失常被控制一段时间后, 才能判断心衰是由心律失常引起还是由基础疾病引起。大量研究证实[5], 动态心电图监护显示心衰患者中约有接近50%的病人有非持续性的室性心律失常, >80%的病人出现频繁和复杂的室性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潜在的器质性心脏病的类型好像无关, 其发作频率和严重性随心衰的恶化而发展。

胺碘酮又称乙胺碘呋酮、安律酮, 是碘化的苯并呋喃衍生物, 与甲状腺素的结构类似。初级代谢产物为N-去乙基胺碘酮, 该产物具有药理活性, 其钠通道阻滞作用强度与原药相同, 而钙通道阻滞作用强度稍弱[6]。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其主要电生理作用是延长浦氏纤维和心室肌细胞、心房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 还能降低房室结、窦房结的传导性, 但此作用比奎尼丁弱。此外, 胺碘酮还具有抗肾上腺素和阻断交感神经, 扩张血管的作用, 该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形成而减少p受体数目达到的。需要指出的是, 该药物的长期和短期效果是不同的。例如:静脉输注胺碘酮后, 病人的心率、QRS波宽和Q-T间期几乎没有变化, 而长期口服胺碘酮, 则会出现病人心率降低, QRS波展宽和Q_T问期延长的情况。因此, 长期服用胺碘酮的病人需要经常进行心电图检查。胺碘酮的负性肌力作用很小, 且很容易被其扩张血管的作用抵消, 因此, 心衰和急性心肌梗死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适于用胺碘酮。

摘要: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84例, 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常规治疗与胺碘酮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与心功能变化参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LVEF、FS、E/A相比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0.05) ,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LVEF、FS、E/A相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 对心率、心功能改善疗效更为显著, 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心律失常,疗效

参考文献

[1] 马雪艳.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 19 (1) :39-40.

[2] 宋文来, 李春红.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9) :1505-1506

[3] 兰国斌, 刘军, 蔡少雄等.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临床体会[J].疑难病杂志, 2009, 8 (1) :33-34.

[4] 周兰珠.胺碘酮治疗心衰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 4 (2) :120-121.

[5] 邓淼.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2 (4) :30-31.

[6] 郭二伟.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 2011, 24 (9中旬刊) :4264.

上一篇: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护理下一篇:轻松走进微观世界——中学化学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