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

2022-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对生活有所感悟时,应当记录下来心得体会,这可以让我们在回首岁月时,了解自己的心灵成长之路。那怎么写出言辞合适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形式与政策心得体会

形式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系 别: 金融系 专 业: 金融专业 班 级: 12级 姓 名: 梁嘉榆 学 号: 1240314217 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 高攀

朝鲜半岛的局势简析

最近,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作为国防委员会第一委员长金正恩的特使,当天乘飞机从平壤出发前往中国,与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会面。以及朝鲜人民军次帅、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特使崔龙海24日告诉中国领导人,朝方愿意“通过六方会谈等多种形式的对话协商妥善解决相关问题”,引发国际关注。这一件事,让逐渐远离我们视线的朝核弹问题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全球目光又再一次聚焦。

因此,笔者在此就来简析一下当今朝鲜半岛的局势。

朝鲜半岛的局势,主要受六个方面势力的影响,即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韩国。众所周知,韩国的发展是比朝鲜半岛好太多了。朝鲜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没钱花的时候会向往韩国的,如果有了核武器,就可以增强人民的信心巩固金氏政权的统治地位。但这样就会使韩国的军事压力将倍增,为了谋求自身的安全,韩国只能更加投入美国的怀抱。这是中国,包括俄罗斯不希望看到的。

然后我们再来分析美国。很多人认为美国不会对朝鲜动武,这其实是错误的。美国能以莫须有的罪名侵略伊拉克,难道美国就不能对朝鲜动武吗?连小学生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军事力量,我知道它拥有很多航母战斗群,因此战争一旦爆发朝鲜绝对不会是美国的对手,虽然朝鲜现在拥有核武器,但是质量怎么样,稳定不。都还是疑问,就算是稳定,以朝鲜现在的核武器根本无法威胁到美国。朝鲜选择的目标无疑是自杀,朝鲜的自杀行为。不会打击美国,只会威胁到中国,俄罗斯和韩国的安全。说不定他还在期待着开战,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侵占并夺取朝鲜半岛。同时,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下,必然会迫使韩国把自身安全放到首要位置,而韩国要进一步寻求自身安全,目光必然会投向美国。所以美国有了更好的理由,更好的时机进一步扩大其在韩国和东亚的势力,对于更多的军费预算,国会将不再是问题。朝鲜看到在美国的大力扶持下韩国又“壮大”了。这样金胖子同志的自尊心将受到极大地伤害,必然会做出更进一步的过激行动。不过,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世界还是平静的。

俄罗斯,一个也与朝鲜半岛临近的国家。对于这个军事化的国家,我只能说,俄罗斯人是绝对敢出手的。

对于小日本来说,有美国这个大哥撑着,还怕什么。而且小日本的实力又摆在这里。即使将来朝鲜能打到日本了,但也仅仅是打到,而不能毁灭日本。就算朝鲜把日本的东京炸平了,小日本就可名正言顺的拥有军队,航母,甚至核武器,甚至登陆朝鲜半岛。20年重建东京是不难的。

最重要的,朝鲜半岛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对我们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核武器爆炸会产生核辐射,试想中国还会安静吗?中国人,还有安全感吗?也许在和平年代久了,现在的人已经没有战斗意识了,想象不到如果战争爆发,会是

一个什么样的现象,无论美国是否会对朝鲜动武,美国将大量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中国周边对中国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如果朝鲜战争再次爆发。中国是否有必要出兵朝鲜,笔者认为中国有必要出兵朝鲜。就像笔者之前说的,俄罗斯人是绝对敢出手的,不知道中国人是否有拔剑的勇气呢?

中国与朝鲜是友好邻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朝两国共同反击了美国侵略。但是,近三十多年来,中国奉行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在国际大事上表现得很窝囊,让很多国家都看不起,除了日本,连菲律宾、越南这些小国也都频繁跟中国找事,而中国却自顾不暇。

可是只有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美国、韩国才会有求于我国,它要求我国做朝鲜的工作。朝鲜跟美国、韩国发生战争后,美国、韩国实际上也担心朝鲜真给它打核战争,尽管美国是个没事找事的、一心想找靶子打的国家,这时我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就彰显出来了。那时我们就可以同美国、韩国谈条件,我国不能免费为他们服务。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也会使朝鲜更加有求于中国。因为,尽管朝鲜不惧战,但从实力而言,朝鲜同美国、韩国根本就不是一个重要级的,朝鲜需要中国在关键时刻出面调停。那么,我国在这时若当朝鲜半岛的调停人,那么中国就又可以向朝鲜提条件,朝鲜若不答应,中国就拒绝调停,任由美国、韩国揍朝鲜。所以说,朝鲜半岛局势越紧张越好,这样,朝鲜牵涉了美国大量精力,使美国无暇来向中国找事。我国在主持朝鲜半岛谈判时,一定要主持正义,我们在做朝鲜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替朝鲜说话,让美国对朝鲜做出一定的承诺,如果我国一味地按美国的要求做朝鲜的工作,那势必会使朝鲜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不仅会让美国看不起我国,美国会觉得是中国怕它不敢向它提条件,同时也会让朝鲜对我国失望,朝鲜会觉得中国十分怕美国、我国出卖了朝鲜,这样反而使朝鲜回过头来报复中国。所以,我国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时机。但是,中国在这时若没有调停的智慧,那么就会把本来对中国有利的事弄成中国反而是一个“两面不是人”的国家。

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崔龙海与刘云山、范长龙以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联部部长王家瑞会见时,都是一身戎装,而与习近平会见时,没有穿军装。另一方面,崔龙海虽然提到“六方会谈”,但没有提“无核化”。首尔大学朝鲜事务专家张永硕说,崔龙海以军人身份访问中国,意味着朝鲜“依旧希望坚持拥有核武库的权利”。

虽然这次的“六方会谈”并没有提及到“无核化”,但是从朝方肯出来谈话的做法,我们不难看出朝方还是有心调和的。这就证明,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还是暂时安全的。

日 期: 2013 年 6 月 14 日

学生姓名 梁嘉榆 论文题目 朝鲜半岛的局势简析

成 绩

评阅教师(签名)

第二篇:形式与政策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美国对台军售计划

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任课教师:王琦

业: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

级:06班

号:222010303250164

名:匡鸿皓

2011年 10 月

31日

一、背景简介: 中新网9月22日电 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21日在纽约举行记者会期间,证实了美国政府总额达58.52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

二、中方反应: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并且就此次美宣布对台军售计划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中国驻美国大使张业遂也在华盛顿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

张志军表示,2008年5月以来,台海两岸关系明显改善,走上和平发展轨道。两岸签署并实施《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人民和国际社会均从中受益。美方宣布新的对台军售计划,无论以何种借口和缘由进行,都不能掩盖其严重干涉中国内政的实质,都将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头造成严重干扰。

张志军强调,一段时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取得符合两国长远利益的新进展。美方本应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致力于同中方一道,不断巩固和推进这一积极势头,而不是再次采取损害中方核心利益和两国合作的行动。必须指出,美方这一错误行径将不可避免地给中美两国关系、给两国在军事、安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造成损害。中方强烈敦促美方充分认清美售台武器问题的高度敏感性和严重危害性,认真对待中方严正立场,恪守承诺,立即撤销错误决定,停止对台军售和美台军事联系,与中方一道维护中美关系大局和台海和平稳定。

三、美方意图:

美国政府选择在此时突然告知国会这项高达60多亿美元的对台军售方案,其实是有一系列内政外交的考虑的。

一方面,在马英九执掌台湾岛内政治大权之后,美方暂时中止了对台军售讨论,并且通过各种渠道希望台湾方面不要在此问题上争执,这其中不排除其实是在对台湾新当局进行观察的因素。毕竟马英九上任后,两岸关系有积极向好的发展势头。对台军售很有可能将美方和台湾当局同时推入一种尴尬境地。但美国政府内部加大对台军售的压力始终存在,台湾当局也乐见其成。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国内经济状况恶化,金融危机开始影响实体经济,作为政治支撑的另一大巨头军火商阀,自然会担心自身的生产、销售状况。加之美国总统换届选举的重要关头依然临近,华尔街已然混乱不堪,军火商的态度就成为了选举政治的关键之一。因此,选择在此时公布对台军售计划可以说是美国政府间接的讨好军火商。

四、以往情况回顾: 其实在近些年的美国外交事务中,不乏总统在任期结束前加速对台军售的先例。20世纪90年代初老布什政府对台湾出售F-16战机,构成了当时对中美关系最严重的冲击;2000年克林顿政府也是在9月底书面宣布出售四批总值约15亿美元的军事装备给台湾。这种做法都有用军售打选举牌,拉拢军火商和所在州选票的目的。但是问题在于,两次任期结束前的对台军售突击行为,最终都没有推动本党或者本人的连选连任。这一次奥巴马政府恐怕也未必能够如愿以偿地通过售台武器实现党派的连任。

五、原因分析:

1.美方的霸权主义干涉我国内政:

美方在过去的30年中,一直没有中止对台军售,其根本理由无非是所谓的“维护台海地区的安全和均势”。但是过去30年的历史同时也证明,台海地区的安全,并不是依赖美制武器来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关系缓和,依靠的是两岸政府和任命的不懈努力以及台海政策的重大调整;而2008年以来的两岸关系暖化,依靠的也是台湾民众的自我选择。与之相反的是,每一次美方违背承诺的行径,最终都会导致台海地区的安全局势恶化。1992年美国政府售台F-16战机,使得两岸的军事对峙加剧,武器现代化步伐加快;1995年美国政府违背承诺批准李登辉访美,导致了两岸安全局势的严重恶化。

其实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售台武器既不能带来缓解经济压力的资金,也无法实现台海的安全,只是加剧了这种动荡。每一位后来的总统,都要花大力气修复因此受损的中美关系,并回到中美建交的承诺中来。这倒说明,政治信用才是台海安全的保证。

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方的核心利益和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于美国这些有损于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错误行径,绝对是中国所不能容忍的。相对于美国则意味着巨大利益,而对于台湾同胞却也是百害而无一益。过去美国人还说什么,要维护台海军力的平衡,随着中国的崛起,一个拥有幅员960万平方公理的辽阔土地和十三亿人口的大国,是一个只有3.6万平方公里土地和2300万人口的小岛所无法相比的,这怎能达到平衡?当这个借口越来越变得苍白,不能自圆其说时,现在美国和台湾又开始说是为了增强和大陆谈判的筹码,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的稳定和安全。显而易见,这也是不攻自破的托辞和借口。毋庸讳言,美国对台军售一直是困扰中美关系的一个历史痼疾,只能会阻碍中美关系的发展。这对于美国当既有高额利益,又能有效限制中国,一箭双雕。可是,对于中国只会破坏祖国统一大业,而对于台湾并不能真正为其带来和平。对于台湾同胞,要想实现和平,只能和大陆加强交流和合作,彼此不断增进政治和军事互信,只有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才能永久确保和平。

2.中方外交政府的软弱:

当美国又宣布对台军售近60亿美元的武器,我国还是同样的操作手法-----抗议,抗议,再抗议。

我们都知道中国政府在外交领域是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威严,但是为什么每次遇到美国的对台军售问题时,中国政府的外交方式就起不到作用了呢?其实这跟中国流传的一个故事原理是相似的,就是狼来了。每次都是发出抗议的声音,结果呢?只是是雷声大,而后续跟进动作少,应变措施少或者说是付出坚决行动的决心少。我们所使用的抗议方式其实对美国来说无关大局,影响不大,因此美国才会变本加厉的来破坏中国与台湾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其实美国每次在行动之前就已经把中国可能会采取的最坏措施都分析评估过了,结果都是利大于弊,加之美国政府是彻彻底底的现实主义者,所以才会每次是无忌惮的向中国发起挑战。而如果他评估的是弊大于利,放心,就是你不抗议美国也不会去做的。

美国为什么敢炸中国大使馆呢,美国的飞机为什么敢在我国上空侦查呢?航母敢开到中国家门口呢?其实美国每次在做行动之前,已经把中国做出的最坏反应评估过了,而且事后也证明了,我们的反应根本没有达到他们评估的最坏结果。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总的来说,中国对美国政府的抗议式外交感觉就是做给国内老百姓看的,平复民意罢了。

但是如果说抗议之后,我国没有一点行动也真的说不过去,但是我们的行动往往在他们的意料之内,或者说影响不大。以美国为例,每次我们中断一些往来或取消某些交往活动后,用不了一年就会恢复,而且恢复之后往往比较往前,美国得到的利益还会更多,往往我们的宣传也会比我们中断前的关系要好很多。拜托,不要再自欺欺人、掩耳盗铃了好不好,说到底,美国年复一年的伤害中国,不是美国自己有多么强大,而是我们把他宠出来的结果,他已经算准了你中国不能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如果放到70年代、80年初代他敢吗?因此,可以说中国外交政府的不作为是造成这次美国对台军售的一个重要原因。

六、深入看待美国对台军售计划的本质:

其实,美国的对台军售计划并不仅仅是一次讨好军火商或者说是为了缓解经济压力的举动,更多的是中美之间矛盾的体现。

1、这是综合性的严峻的战略对抗,其激烈复杂的程度将超过冷战时期的美苏之争:

有这样几个问题,我们不妨来个自问自答:

——如果你是美国人,出于维护美国全球霸权的考虑,你认为美国现在所面对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谁?

回答是:中国。

——如果你对社会主义及共产党很敌视,那么你认为当今世界上哪个国家及哪个共产党应该排第一号?

回答还是:中国。

——如果你是一个美国人,你认为对美国的经济优势构成挑战,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地位最有可能的国家是哪个?

回答也仍然是:中国。 时光飞逝,发展到今天,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经坐在了前苏联的位置上,成了美国主要的战略对手,这已经成为客观现实。所以,中美之间的战略对抗,不是想不想、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是历史时代的发展把中国推到了台前。有人会说,不对,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是反恐,现在这场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不错,所谓的恐怖主义确实是美国的一个战略麻烦,所以美国把打击“恐怖主义”当作当前的一个目标,同时也当作干预各国内部事务的招牌与施展霸权的遮羞布。但是,事实上,“恐怖主义”无论怎样努力,他们给美国所能带来的只是麻烦与破坏,谁也不会认为“恐怖主义”能与美国争夺战略优势,更没有可能取得对美国的战略优势。在今天这个世界上,能与美国形成战略对抗、能与美国进行战略争夺的,实在是数不出几个国家,而其中能对美国的战略优势构成威胁的,目前看来只有中国。从美国战略家们闪烁其词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在局部范围内挑战了美国的优势,使美国的行动自由受到了影响,比如在南中国海,比如在西太平洋,他们正在为此心焦,正在为此采取行动。随着中国经济与军事力量的增长,美国还更担心中国取得对美国的战略优势,把美国从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宝座上轰下去。

这与当年的美苏对抗完全相似,这是基于主义、制度、体系以及世全球主导权的斗争。美国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他的战略优势,哪个国家形成这样的挑战,哪个国家就是当之无愧的对手。过去是苏联,现在是中国,别的国家,别的“主义”就是想扮演这个角色,美国也会认为不配。

但今天中美对抗却不是当年美苏争斗的翻版,而有着比当年美苏对抗更复杂更深刻的特点。当年美苏的对抗有主义制度之争,但没有文化文明之别,他们都属于基督教文明;当年美苏形成了冷战之态,但没有广泛深经济贸易冲突,当年美苏在经济上还形不成抗衡,苏联经济的总体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也没有赶超的趋势。所以,现如今的中美对抗,不仅仅发生在军事层面,也不仅仅是主义之争,更是经济、文化、社会模式等各种因素综合性的对抗,已经成为谁能最先跑过终点的较量。所以,其激烈与复杂的程度必将超过历史的以往。

2、这场战略对抗将超出想象的漫长与艰苦:

这是一场长期的斗争。综合性战略优势的争夺不会因为单项比赛结束就完结,巨大的综合性战略实体之间争夺战略优势的道路将极其漫长。总体经济实力也好,科学技术力量也好,国家军事力量也好,都只是综合战略中的一个单项,不会因为单项的超越就可以从根本上颠覆整个战略格局,整体战略格局的变化将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是漫长的,现在开始的还只是几个方面的简单得量变,还只是起步阶段而已。

这还将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战略巨人之间争夺优势的斗争纷繁复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美国没有什么只要一点中就让能让它听从摆布、不再反抗的“死穴”(武侠小说看多了也害人),同样,中国也没有。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都有自身的优势与短板,都有自己的弱项。发挥自身的优势,掐住战略对手的软肋,使其难受,使其受遏,这是哪一个战略指导者都明白,都必定要做的事情。台湾问题就是中国的一个战略软肋,瞄准中国的战略软肋下手,打击中国的核心战略利益,从战略较量的角度来说,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种什么“双方尊重和维护对方的核心利益”的说辞,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痴人说梦,或者就是一种战略欺骗。虚实结合,奇正迭生,引诱与打压并行,吹捧与欺骗公举,这场战略较量将是异彩纷呈、气象万千,以前有“冷战”与“热战”之说,现在有人说即将到来的中美对抗既不是“冷战”也不是“热战”,而是“温战”,大概双方都很温和,都要嘻嘻哈哈、温情脉脉的吧。这恐怕是想当然了。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国际政治就是不流血的国际战争,进行这样的战争将异常复杂也异常艰苦,根本就不能有什么“温”与不“温”这种情调。

七、如何争取斗争的胜利:

与霸权主义作坚决的斗争并争取全面的胜利,许多人对此信心不足,特别是在媒体与专家学者们的鼓噪之下,中国社会上下的恐美流行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医治。事实上,中国人民与美国的斗争已经走过了两个历史阶段,且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第一个阶段是中国人民争取解放,与美国代理人的斗争。国民党政府是美国的代理人,这个代理人被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推翻了。代理人被打败,美国很失落,争论是谁丢掉了中国,最后把一肚子怨气发泄到国内,掀起了一场臭名昭着麦卡锡主义。中国人民取得对美国代理人斗争的胜利,间接地也就是取得了对美国斗争的胜利,所以毛主席意气风发地写出了《别了,司徒雷登》这样的辉煌名篇。第二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七十年代,新中国直接与美国进行较量,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没有这样的胜利,尼克松基辛格之流是不会紧巴巴地往北京跑的。现在,斗争进入了第三阶段。这个阶段如何取得斗争的胜利呢?这其中涉及的问题非常复杂,因素也非常多。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强调如下几个方面:

1、要着眼于打破战略困局:

应对美国的挑衅于进攻,中国现在可资运用的手段少之又少,基本是自己一边去生闷气,生了一段时间的闷气后,拍拍胸脯,揉揉肚子,还得与人家去进合作”,还得去努力建设战略伙伴关系,还得说一些言不由衷、谁都不信的空话、套话,这样事儿,已经重复了多次,有了好多个循环。这叫什么?这是典型的战略困局。

战略的最高境界是制人而不制于人。坚决避免受制于人,这是进行战略博弈始终要加以把握的。一般来说,总体实力较弱的一方容易受制,较强的一方制人的手段于可能性就相对多了一些。但这只是一般地讲,具体操作的进程中情况会千变万化。高明的战略家往往能在总体实力不强的情况下,化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制的可能,把制人的手段与可能性最充分地运用和实现,这就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想办法,进行卓越的战略指导,而不是安于现状,用一句“落后就要挨打”来敷衍塞责。

笔者认为,中国目前所面临的战略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困境: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能源原材料,而目前主要的来源地都缺少基本的战略保障,如同遥远天空里的风筝,仅靠一根细小的丝线连接,非常容易被掐断;手中积攒下的那些美元挥之不去,如同一篮子鸡蛋,时间久了要发臭,弄不好还可能一碎涂地,白白辛苦一场。

二是地缘安全困境:在中国周边,美国构筑了日趋严密的战略包围网,周边安全态势日益恶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笔者网文《十面埋伏:美国如何策划对中国的战争》。

三是国际关系困境:“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当年毛主席率领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霸斗争时曾经这样自豪地宣告。迎接建国六十周年回顾外交成绩时,权威人士也用了这样的话,说我们现在更是“朋友遍天下”了。不仅朋友多,而且还有了一个新品牌、新名号,这就是所谓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现在,与其它国家在关系上带有“全面”、“伙伴”、 “战略”等类似名目的,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可实际情形呢?真正牢固的、关键时候靠得住的同盟关系少得可怜,中国现在几乎就是孤家寡人,在与美国的战略对抗中,几乎是一个国家对应着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大体系,形象点说是一个人对着一帮人。这就没有不被动的(当然,有些人认为美国就是中国的朋友。如果是这样认识的话,当然也就谈不到什么困境了,只能说现在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一片好,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大好特好了)。

这样的战略困境不努力地争取尽快打破,势必要给国家战略安全带来深刻的消极影响,非但不能增强战略优势,反而可能使表面上优势成为沙滩上的楼阁。

2、要着重于国家的战略能力建设:

进行战略博弈就得有相应的战略能力,精神层面的因素就不去讨论了。从战略实力的角度,国家战略保障应该发展这样四种能力;

一是国家核心利益的保障能力:像台湾、西藏、新疆等,都属于国家核心利益。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等也都属于核心利益。保障这些利益的能力不能打任何折扣的。可以说,能否实现国家、民族的统一,考验并决定着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地位,今天也并不例外。

二是周边态势的掌控能力:我们不会也不该去搞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那一套,但我们也不能不把周边安全与自己国家的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为发生在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次大陆以及中亚等地的事情与我们无关,或者即使有关系也关系不大,美国干什么尽可以去干好了,这是绝大的错误。当年新中国不允许美国把战火烧过“三八线”,不允许美国扩大在越南的战争,就是因为领导者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不能把鲜血凝成的经验当垃圾,我们可以不正面对抗今天发生在中亚阿富汗的事变,但我们绝不能奉行“鸵鸟政策”,要把掌控周边态势的能力当做国家的重要战略保障能力加以强化。只有掌控周边,才能缔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才能立足于周边解决能源原材料的供应问题,并使这种供应有起码的安全保障。没有这个能力,不但所谓 “马六甲困居”的破解无从谈起,所有的困局也都无法破解;也只有掌控周边,才能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可能的战争屏蔽在国土之外。这是考验中国是否实现崛起的重要尺度。美国的崛起之路就是这样,它先后通过对印地安人的战争、对墨西哥的战争、对西班牙的战争等,攫取了横跨大西洋、太平洋的北美土地。现在,美国北面的加拿大是他的血缘弟兄,南面的墨西哥只能感慨有命运不幸——为什么离上帝这么远而离美国这么近。美国再也没有地面传统战争的威胁,战火烧不到美国本土,这是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正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美国的战略家们才起劲地给中国制造地缘安全威胁,以此来制约中国,给中国的发展进步制造羁绊。

三是国际局势的干预能力:霸权主义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霸权主义遏制中国也是全球范围的行为,就如设立非洲司令部等。反对霸权主义不能没有全球视野。这就需要真正发展一批战略伙伴,结成全球性的反霸统一战线。要真正认识到,与美国的矛盾冲突,躲是躲不掉的,也不是表现得温顺,表现得逆来顺受就可以取得谅解、就能获得美国原谅的。匹夫无罪,怀壁其罪。以为只要不给美国以口实,就不会有“中国威胁论”,纯粹属于幻想。在战略上,口实都是人为地制造出来的,最近的一次就是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反,如果做一个敢于斗争、敢于负责的大国,反而能赢得信赖,赢得自身以外的支持力量,在战略的天平上增添砝码。列宁说过,通向巴黎的道路先通过北京。今天可以说,通向华盛顿的道路先通过德黑兰。从目前全球发展态势看,这个战略空间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战略上应学会举重若轻,借力打力,一个国家面对一个体系的局面不打破,动摇对手的战略优势就要增加许多难度。如果说,在对外关系上讲中国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并且还是机遇大于挑战的话,这个方面倒有着实实在在机遇。官样文章之所谓机遇,空话套话而已。

四是关键领域的战略能力:本人完全赞同发展反卫星、反弹道导弹等的高技术武装。战略对抗就要抢占战略优势,而总体的战略优势又是由一个个方面、一个个点所综合构筑起来的。一些战略关键点、关键能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战略博弈中,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特定的关键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关键能力是坦克制造与生产,二战结束后一个时期的关键能力是核武器,后来是弹道导弹及空间技术。现在,反导有可能成为新的关键能力。人类技术和武备的发展,进而说人类战略能力发展的,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演绎。反导是对弹道导弹的一种否定,这样否定标志着战略手段的明显进步,是战略能力的巨大跃升,同样,反卫星就是对空间武器的一种否定,战略意义一样重大。所以,网民们听到中国反导试验成功的消息后一片欢呼,是完全应该的,但是,把反导试验当做是对美国的致命一击,言过其实了,想得也太过简单了。反导是与美国霸权主义进行斗争不可或缺的手段,但与美国对台军售恐怕还不可捆绑在一起,充其量只是象征意义。

最后,我们就又把话题说了回来。既然美国已经宣布对台军售了,中国也已经进行了严正的抗议,结局倒底将怎样呢?我们说,结局就是没有结局。这不是最后的斗争,甚至可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今后还会军售,不但军售,而且随着中美战略对抗态势的加剧,美国遏制中国的步伐将更加急迫,在台湾问题上还将会有更大的挑战动作,这取决于其它方面其它领域斗争的进展,如果在其它领域其它方面我们能不断给美国以足够的压力,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压力就会小一些,而如果在其它方面其它领域我们没有或很少有制衡美国的手段,那么在台湾问题上挂我们就要承受更大更多的压力,光靠射导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即使有朝一日台湾问题解决了,中美之间斗争也远远没有完结,经济贸易问题同样也是这般。所以,在这样的中美关系的大局下,从这样中美关系的大局出发,美国对台军售充其量也不过只是牛刀小试、一小回合而已,能赢了固然好,即使输了也没关系(其实,在笔者看来,以目前的局势而言,美国对台军售这个问题,我们赢不了,不要做过多过大的指望,更不能搞阿Q精神)。这可以比做是新的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开第一步。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中华民族也是有能力的民族,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民族最终必将胜利地完成伟大的长征,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取得彻底的战略优势。这不是完全应该和顺理成章的吗?

第三篇:形式与政策

看香港“占中”问题 27日发起,至2014年作以要挟中央和特区政府。占中”或“占中”。“占中”于领中环”非法集会。“占领中环”,全称“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简称“和平式启动。近年来,导致流血冲突和社会动荡,段,表现出更强的对抗性。这类“占领”活动在社会对抗情绪严重的国家经常会表现形式,是社会部分公众尤其是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表达政治诉求的主要手家都是非法的,警方都有权依法处置。近日,香港极端反对派以违法方式“占领中环”,试图瘫痪香港核心地区运“占领”运动在各国都有出现,已经成为一种街头政治的主要而这种通过激烈对抗表达诉求的行为,“占中”指的是正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发生的“占2013年 3月在任何一个国9月201728日正仔地区的数条交通干道,须要在法治的框架下行使才能是理性的。人都知道,在民主

学院:法政学院 学号:20121311003 姓名:赵明爱

第四篇:形式与政策

国民党败退台湾

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电邀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一方面在美国的支持下,抓紧时间调运兵力,把国民党军队部署到原日本占领地区,以积蓄力量,伺机发动全国内战。到1946年6月,蒋介石认为时机已到,撕毁双方协定,命令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中,国民党军队在各战场节节败退。1949年初,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消灭过半,国民党统治面临彻底垮台的命运。

面对艰难的形势,蒋介石采纳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张其昀的建议,决定把台湾作为今后的退身之所。他认为退居台湾,退可守,进可攻;台湾与大陆隔着一条海峡,凭借海峡天险和海、空军力量,完全可以抗衡当时尚无海、空军的共产党,以积聚力量,待国际形势发生于己有利的变化时,再反攻大陆。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但实际掌控权力。1949年春,以李宗仁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派出代表与共产党在北平进行最后的和平谈判。由于蒋介石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和平谈判破裂。

1949年4月,共产党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以强大的攻势迅速解放了国民党统治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949年12月7日,国民党“国民政府”各部门从成都逃往台湾;12月10日,蒋介石和儿子蒋经国,乘飞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飞往台湾。

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准备解放台湾

随着国民党退居台湾,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就开始筹划渡过台湾海峡、彻底歼灭国民党残余,解放台湾进而解放全中国的计划。1949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除金门、马祖以外的台湾外围的主要岛屿,并开始正式准备发起渡海攻台。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进入朝鲜,第七舰队驶向台湾海峡。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时面临来自东北和东南两方面的军事威胁。同时,美国还加强了对侵越法军的支持,向越南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中国南部边疆的形势也骤然紧张。从当时中国的实力来看,要同时在三条战线与美国作战显然存在极大困难。

而且当时人民解放军尚未有具有战斗力的海军和空军,要想短时间内突破美国第七舰队的封锁,进而解放台湾并不现实,于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推迟渡海攻台。

朝鲜战争前后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

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认为国民党在台湾存在的时间不长了。当时,随国民党从大陆迁往台湾的外国使节寥寥无几,蒋介石外交空前孤立。蒋介石主要依靠的美国,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949年4月,国民党政府迁到广州,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却出人意料地留在了南京,并没有随同南迁。司徒雷登在南京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试探性接触。当时双方都有进行接触的意愿:从共产党方面说,能与美国改善关系,无疑有利于加速国民党政权的消亡;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大国,争取美国对于扩展将来的外交空间,加强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在美国看来,共产党统治全中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为了维护美国在中国的既得利益,同时也为了拉住中国,使其不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有必要试探一下中国共产党的态度。司徒雷登与中共代表黄华进行了接触和讨论,但美国提出的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继续执行国民党政府的外交政策,承认国民党与美国签署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遭到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拒绝。美国政府向中国共产党的试探未取得任何成果。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率代表团访问苏联。为了不使中国完全倒向苏联,美国政府又作出一些在台湾问题上保持“中立”的姿态。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总统发表声明称:“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英、中三国元首申明他们的目的是使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台湾,归还中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和其他盟国也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进行掠夺的野心,也不准备以武装部队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准备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战的行为。”1950年1月12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全美新闻俱乐部发表题为《中国的危机》的演讲,公开称国民党不是在战场上被打倒的,而是被中国人民抛弃了。更重要的是,艾奇逊在描述美国的西太平洋安全防线时,所指是从阿留申群岛,经日本到菲律宾,并未包括台湾在内。这一政策宣未的含义非常明确:美国无意保护台湾。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从其远东战略利益考虑,改变了对台政策。为了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打台湾,美方以协防的名义,直接出兵台湾。

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当天,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向美国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名为《在亚洲遏制共产党的战略计划》,明确提出台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美国应立即给予蒋介石广泛的军事援助,并派出海、空军“保卫”台湾。麦克阿瑟还建议蒋介石派一个军到朝鲜参战。美国总统杜鲁门在与国务卿艾奇逊商量后,认为台湾派兵到朝鲜作战的建议不可取,这将引发与中国的全面战争,但以朝鲜战争为借口进兵台湾则有“必要”。6月27日,杜鲁门宣布,派遣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八艘舰只,包括六艘驱逐舰、两艘巡洋舰驶向台湾海峡,“以阻止共产党对台湾的进攻”。杜鲁门政府为了证明其出兵台湾的正当性,无视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已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事实,无视美国政府参与签署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抛出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由联合国考虑”。“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出笼,表明了美国企图将台湾从中国领土分裂出去的意图。

蒋介石政权败退台湾后的半年多时间里,美国并未向台湾派出正式的外交官和外交机构;而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后,1950年7月28日,杜鲁门派蓝钦为驻台“公使衔”代办,海军少将贾那德为驻台武官。7月31日,麦克阿瑟率领美军代表团访问台湾,与蒋介石商定,国民党的一切武装力量归麦克阿瑟统一指挥,共同防守台湾。8月4日,美国空军第13航空队入驻台湾,建立“台湾前进指挥所”;美海军也在台北成立“联络部”,负责协调指挥台湾海军;美国政府还派出一个名叫“美国远东军驻台军事顾问团”的正式代表团长驻台湾,将国民党的军事指挥权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

1954年12月2日,美国政府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正式确认了美台之间的互助同盟关系。这是美国干涉中国内政的严重事件。条约规定,如果缔约一方遭到武装“攻击”,另一方将“采取行动,以对付共同的危险”,其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的用心十分明显。同时,条约又规定国民党对大陆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征得美国政府的同意,实际上在于阻止国民党“反攻大陆”。这样,既阻止大陆解放台湾,又不准台湾进攻大陆,美国政府企图将两岸分裂的现状固定化、永久化,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此后,美国国会又于1955年1月通过所谓“台湾决议案”,“授权美国总统于其认为必要时使用美国武装力量确保台湾与澎湖列岛免受武装攻击”。根据此一决议案,美国第七舰队及航空母舰“中途岛号”于1955年1月28日驶入台湾海峡。

对于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麦克阿瑟曾有过一段明白的说明:台湾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它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以驻扎10到20个航空大队,是不可多得的空军基地。同时,如果取得台湾作为潜水艇基地,不但可以对前方作战提供短程潜水艇支援,而且可以控制从南方菲律宾到日本、南朝鲜的海运,切断西太平洋所有海上通道。从更深层次看,美国政府控制台湾最大的意图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从而组成南朝鲜、日本、台湾、菲律宾一线的西太平洋防线,封锁、围堵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美帝国主义公然入侵中国,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自己的领土台湾,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愤慨。1950年6月28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严正声明,指出:“杜鲁门27日的声明和美国海军的行动,乃是对于中国领土的武装侵略,对于联合国宪章的彻底破坏”,“不管美国帝国主义者采取任何阻挠行动,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这不仅是历史的事实,且已为《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后的现状所肯定。我国全体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中国政府多次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主义,揭露和声讨美国的侵略行为。9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同意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有关“美国侵略台湾案”的讨论。1950年11月28日到12月15日,中国政府派出以伍修权为代表、乔冠华为顾问的九人代表团,在纽约联合国论坛上以大量的事实和充分的证据,驳斥了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控诉了美国的侵略行径。由于当时联合国为美国所控制,大会最终未能采纳中国政府的意见。

台湾问题的实质与美国政府的责任

如前所述,1949年10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取代国民党的“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按照全世界公认的有关政府继承的国际法准则,理所当然地继承了原来的“中华民国政府”代表中国行使的包括对台湾省在内的全中国的主权。而国民党政权的少数残余势力退逃台湾,虽然还打着“中华民国政府”的旗号,但这个所谓的“中华民国”已经完全丧失其合法性。当时,中国人民已经将“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提上议事日程,并着手准备。因此,台湾问题从本质上讲完全是中国的内政,应该由中国人民自己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原本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错误政策。它在中国人民积极准备解放台湾时,利用朝鲜战争爆发的机会,公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行动,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并通过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领土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美国政府的政策,造成了台湾当局在其庇护下,与大陆军对峙超过50年。台湾海峡地区局势因之长期紧张,台湾问题也由此成为中美两国间的重大争端。因此,台湾问题的产生,从本质上讲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与美国势力的介入有密切关系。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美国政府负有重大责任。

为了缓和台湾海峡地区的紧张局势,探寻解决中美两国之间争端的途径,中国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即开始与美国对话。1955年8月至1970年2月,中美两国共举行了136次大使级会谈,但在缓和与消除台湾海峡地区紧张局势这个关键问题上,未取得任何进展。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壮大,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解冻的时机。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8年12月,美国政府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即: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以及从台湾撤军。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联合公报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自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但遗憾的是,中美建交不过三个月,美国国会竟通过了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并经美国总统签署生效。该法以美国国内立法的形式,作出了许多违反中美建交公报和国际法原则的规定,严重损害中国人民的权益。美国政府根据这个“关系法”,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和干涉中国内政,阻挠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

为解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中美两国政府通过谈判,于1982年8月17日达成协议,发表了有关中美关系的第三个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美国政府在公报中声明:“它(美国)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然而,多年来美国政府不但没有认真执行公报的规定,而且不断发生违反公报的行为。1992年9月,美国政府决定向台湾出售150架F—16型高性能战斗机;近几年,美国政府售台武器在数量、性能上都有大幅度的升级。美国政府这一系列举措,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和台湾问题的解决增加了新的障碍和阻力。

由上可见,台湾问题直到现在还未得到解决,美国政府是有责任的。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朝野许多有识之士和友好人士,曾经为促使解决中美间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上述三个联合公报的签署,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十分赞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美国确也有人至今仍不愿看到中国统一,他们不断制造种种借口,施加种种影响,阻挠台湾问题的解决。

中国政府相信,美国人民与中国人民是友好的,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是符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共同愿望的。中美两国都应珍视来之不易的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三个联合公报。只要双方都能恪守三个公报的原则,相互尊重,以大局为重,历史遗留下来的台湾问题就不难得到解决,中美关系就一定能不断获得改善和发展。

相关新闻: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之我见

—— 民族复兴召唤游子归来

于今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陈水扁的荒唐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从“去中国化”的叫嚣,“一边一国”的怪诞,大选中拙劣的中枪表演,直到今日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炮制“第二共和宪法草案”草案,品味与智慧已被阿扁彻底消解,仁义与诚信也已与他彻底绝缘。没人能猜出陈水扁明天又会抛出什么谬论,但所有的人都知道,今日之陈水扁已经彻底丧失了让人评判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只是坚守我们的原则和底线,至于他说什么,我们既可以理性的回击,也可以报之以轻蔑的一笑,但万万不必勃然大怒,万万不能让一个跳梁小丑搅乱了我们的思绪,模糊了我们的视线。 我们要关注的是中华民族的利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历经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种子不绝绵延,虽屡遭兵燹和内乱,外患也曾给我们带来屈辱和磨难,但汉唐盛世带给我们的自豪和尊严,始终萦绕在中国人的心间。如今,无论是大陆和台湾,发展成就都让人妒忌,让人艳羡,中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已不再遥远。

谁都无法否认,大陆和台湾,本是血脉相连。所谓的争端,都是历史造成,让人感慨,让人心酸。毕竟制度不同,且又阻隔多年,有一点分歧,也是十分自然,大家既是一家人,有什么不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中国人的心愿是统一和团圆,中国人最大的利益还是统一和团圆。试想想,两岸齐心协力,优势互补,那将是何等繁荣的局面? 这种局面有些人当然不愿看见,有的人是过去的殖民者,今天仍然想从思想上奴役台湾;有的人还想把台湾作为不沉的航空母舰。他们喜欢看骨肉相残,也希望中国继续贫穷、落后和**。他们可不愿中国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所以不惜煽风点火,挑拔离间,甚至还要武力干涉,明枪暗箭。

外部的威胁和凶险必须要有清醒的预见,是敌是友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是团结一心,把握机遇,成就历史功业,还是内讧萧墙,让亲者痛,仇者快,把民族大义背叛,让人民重蹈亡国灭种的深渊?选择权就在大陆和台湾。

大陆早有鲜明的观点,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只要符合两岸人民利益,什么都可以谈。建设和谐社会的蓝图中当然也包括台湾,统一在中华母亲的怀抱中,才是和谐应有的内涵。

只是台湾还有点踌躇不前,根源在一些政客为了一已私利,混水摸鱼,加紧捣乱,混淆视听,制造事端,妄图把台湾的历史割断,这实际上是把台湾的现实和未来推向危险,把中华民族的崛起进程打断。大陆怎会允许这种局面出现?《反分裂国家法》已经设定条件,一旦台湾突破底线,乒戎相见将是必然,虽情非得已,但民族大义当前,利剑出鞘是应有的决断。

和平不能靠武力缔造,保卫和平的也不能是强权,但战争与和平永远是相生相伴。和平的阴霾必要时要靠战争去驱散,在台独与分裂国家的势力面前,中国人并不会左顾右盼,谁坐视台独势力分裂国家而不作为,谁就会成为千古罪人! 武力解决两岸问题,我们并不愿看见。中国人向来不缺乏智慧和谋略,“和为贵”的思想更是流长源远,只要民族大义当先,台湾人民自会做出准确的判断,用自己的权利,驱除统一的羁绊,两岸前景将十分乐观。

民族复兴对两岸统一发出急切召唤,更何况,虽然我们没有面临直接的侵略,但外部环境中满是威胁和挑战,内耗和争端只会使中国人失去机遇,再遭劫难。只要我们结束对峙局面,携手并肩,什么艰险,什么困难,还不是视之等闲?

朝鲜半岛南北方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会晤,是双方朝和平统一迈出的重要一步。不管会晤成果如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半岛和整个东北亚的历史从此将掀开新的一页。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支持朝鲜半岛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改善关系和实现自主和平统一。副总理钱其琛最近在东京表示,中国支持朝韩首脑会谈,并希望双方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据悉,台湾有些人提出用“两德、南北韩”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和解决台湾问题。实际上,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无论在产生的原因,抑或性质方面完全不同於德国问题或朝鲜问题。因此,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更不能照搬“两德、南北韩”模式解决台湾问题。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德国和朝鲜的分裂,与海峡两岸暂时分离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一)两者形成的原因、性质不同。一九四五年德国在二战中战败,被美、英、法、苏四个战胜国依据“鉴於德国失败和接管最高政府权力的声明”及其後的波茨坦协议,分区占领。後在美英法占领区和前苏联占领区分别相继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同样地,一九四五年美国和前苏联就两国各自在朝鲜半岛的占领区达成协议,结束日本在朝鲜三十五年的殖民统治,後於一九四八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朝鲜半岛北部成立;大韩民国在半岛南部成立。一九五○年韩战爆发,十六国组成的联合国部队支持韩国。一九五三年达成停战协议,但朝鲜仍然分裂为两个国家。显然,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完全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而台湾问题则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

(二)两者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不同。德国和朝鲜的分裂,为二战期间和战後一系列国际条约所规定。而台湾问题则有“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条约关於日本必须将窃取於中国的台湾归还中国的规定。从有关台湾的全部史实和法律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二战结束後,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事实上已归还中国。新中国诞生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全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民国从此结束了它的历史地位。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了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界并未由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而台湾当局已完全无权代表中国行使国家主权,实际上始终只是中国领土上的一个地方当局。

(三)两者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在美苏两国对抗的背景下,两个德国和韩国都分别驻有外国军队,被迫相互承认和在国际社会并存。而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正是在此基础上,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中国领土和主权并未分割,仍然是一个中国,这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这与前东、西德以及朝鲜与韩国都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主权国家情况完全不同。

鉴此,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严正指出,台湾当局援引两德、两朝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其目的是抗拒统一,是根本不能得逞的。他说,台湾问题只能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解决。希望台湾当局认清形势,放弃分裂主张,尽快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第五篇:形式与政策

浅谈中国外交政策、

摘要:本论文探讨了,建国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以及产生的影响。外交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尤其对于有着特殊国情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交在我国的发展中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既能带动我国的发展,又能阻碍发展,因此,处理好我国的外交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外交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开放

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首先从我国外交战略的特点来说起。中国自古为强国在唐代宋代外交十分频繁。成为亚洲乃至欧洲所向往的伟大过度。而今的中国在近代风雨以后到现在已经恢复了外交的繁荣景象——大国外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指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相等,最鲜明的特点是“合作双赢”。习近平提出的构建以合作双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喘息创新。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利益日益融合,国家之间也许存在许多不同,但合作双赢是最大公约数。中国

在自己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的新路,也愿和世界各国一道,再走出一条合作双赢的新路。中国的外交,将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前行,为国家担当,为世界尽责。可见我们的国家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总之中国的外交特点就是:“合作双赢”。

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面对的国际安全压力和和国内发展压力都呈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使的中国政府推动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更高平台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中共十八大对中国外交进行了重新规划,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面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的动力型外交转变。十八大以后的中国外交将呈现为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外交的新版外交,正式步入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从国内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已经站在了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最大新兴市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人民的生活也在持续改善。这些,都为我国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际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

214人已下载下载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我要定制简历

3 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4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战略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任务目标。

从传统安全威胁来看,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最大的安全压力来自于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压力。自2009年以来,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不断强化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的盟国关系,频频举行军事演习,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推销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制造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态势。同时,地区动荡频繁发生,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朝鲜半岛局势充满不确定性,黄海、东海和南海地区争端联动,树欲静而风不止。

从非传统安全威胁来看,随着中国与世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中国海外利益加速拓展,新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十八大报告的不同部分提到了大量非传统安全问题,如大规模传染病、严重自然灾害、国际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重大突发事件、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诸如此类的新安全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均可能上升为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全局的总体威胁。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已不仅把外交看作一种业务性工作,而将其看作一种使命、责任和事业,贯穿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总体布局中。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阐明了“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总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外交不仅是中国外交部门的事务,也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事务,而是党、政、军、民共同参与的总体外交事业,它的目标是“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要求,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新部署,核心是把中国定位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强调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

务,无论在心态、原则和姿态上,还是在理念和行动上,都集中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国对外战略将强化战略导向,将更多在世界舞台上表达中国声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面对中国实力的迅速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疑虑,担心中国走“国强必霸”、“冲突战争”的老路。面对国外舆论的种种猜测和怀疑,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平发展,“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八大报告以否定式的思维对中国外交面临的热点问题表达了鲜明的立场和主张,明确了一切外交事务的是非标准,比如中国外交“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5 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同时,十八大报告也以肯定式的思维表达了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态度,比如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可见,十八大报告在对外事务上改变以前只强调不要什么的战略思维,从过去“反对什么”和“不干什么”转向“支持什么”和“干什么”,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使得外交战略更具操作性和务实性。

不可否认,动力型外交越来越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中,我们要善于从挑战中捕捉和运用特殊机遇,推行外交新政,实施新的外交布局,真正做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以便为未来争取更多主动权。

我们相信,中国外交的未来会更有看头。现在的中国,已进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时期。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不断延伸,中国在逐步走上世界的中心舞台,中

国与世界的关系在频繁的互动中日益紧密。综上所述,中国所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从根本上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相吻合。中国应当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外交是内政的延伸。作为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战略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中国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明确提出了“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任务目标。

从传统安全威胁来看,未来五至十年,中国最大的安全压力来自于美国亚太战略调整带来的结构性压力。自2009年以来,美国启动“重返亚洲”战略,不断强化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的盟国关系,频频举行军事演习,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推销美国的自由民主价值观,制造了亚太地区的紧张态势。同时,地区动荡频繁发生,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朝鲜半岛局势充满不确定性,黄海、东海和南海地区争端联动,树欲静而风不止。

从非传统安全威胁来看,随着中国与世界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中国海外利益加速拓展,新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在十八大报告的不同部分提到了大量非传统安全问题,如大规模传染病、严重自然灾害、国际恐怖主义、国际金融危机、重大突发事件、气候变化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等,诸如此类的新安全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均可能上升为影响中国和平发展全局的总体威胁。

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已不仅把外交看作一种业务性工作,而将其看作一种使命、责任和事业,贯穿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总体布局中。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中,阐明了“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总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导下,中国外交不仅是中国外交部门的事务,也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事务,而是党、政、军、民共同参与的总体外交事业,它的目标是“同各国人民一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而不懈努力”。

适应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要求,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的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进行了重新部署,核心是把中国定位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强调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

务,无论在心态、原则和姿态上,还是在理念和行动上,都集中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中国对外战略将强化战略导向,将更多在世界舞台上表达中国声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面对中国实力的迅速崛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充满疑虑,担心中国走“国强必霸”、“冲突战争”的老路。面对国外舆论的种种猜测和怀疑,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强调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和平发展,“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八大报告以否定式的思维对中国外交面临的热点问题表达了鲜明的立场和主张,明确了一切外交事务的是非标准,比如中国外交“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中国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同时,十八大报告也以肯定式的思维表达了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态度,比如中国“将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可见,十八大报告在对外事务上改变以前只强调不要什么的战略思维,从过去“反对什么”和“不干什么”转向“支持什么”和“干什么”,丰富和发展了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使得外交战略更具操作性和务实性。

不可否认,动力型外交越来越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的国际战略环境中,我们要善于从挑战中捕捉和运用特殊机遇,推行外交新政,实施新的外交布局,真正做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以便为未来争取更多主动权。

我们相信,中国外交的未来会更有看头。现在的中国,已进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新时期。中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不断延伸,中国在逐步走上世界的中心舞台,中

国与世界的关系在频繁的互动中日益紧密。综上所述,中国所坚持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从根本上与中国人民的利益相吻合。中国应当始终不渝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第六篇:形式与政策

一、 大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在我校作为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小学到现在的大学,我们都一直在了解和学习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喊空的口号,究竟什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都没有认真的了解过,更谈不上说如何实实在在地践行了。其重要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的大学生要立足于社会的大学之上,学会通过更加深入的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掌握分析实际的方法。关注国家时事,努力参与献策建议,深刻领会当前形势,拥护国家政策,科学定位自己的人生。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中国梦,我的梦”。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的希望。当代大学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培养自己的理想,确立目标。为此,我们更要学会抵制各种诱惑,拒绝不良思想上的侵蚀,坚定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浪潮而奋斗。“中国梦”是大家心中的自豪与骄傲,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每个人的梦立于未来之上,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理想信念作为价值观的精髓。

3.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我们都知道要爱国,可我们并不都是会爱国。实实在在地行动比任何响亮的空口号都有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须要在当代大学生上得到培育和弘扬。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原则,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学做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参与时事的能力。大学生立于时代的浪潮,要负起国家发展与繁荣的重责。并学会勇于创新,尽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二、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及我国的反腐力度?

腐败是人人痛恨的,我跟广大民众一样也拥有一颗爱国的心,对腐败问题我除了唾骂腐败分子、拥护中央决定外,还学会了更多地理性看待腐败问题,因为我知道反腐败是一场复杂而严肃的斗争,不可能要求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对腐败现象淋漓讥讽地骂一顿,只能是一种宣泄,有时还未免缺乏理性和客观,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政府正在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反腐倡廉的事业中。 本人不是熟视腐败,也不否认中国存在一些腐败现象,因为只要有人滥用权力,就会有腐败现象的发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和意大利等,还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越南和泰国等,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美洲国家,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出现和存在腐败问题。正如2004年11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圣地亚哥宣言》中就明确提出,“腐败严重威胁良政,阻碍投资”。可见腐败之严重,在全球已是不争的事实。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送小费”是埃及社会运转的润滑剂。如果你是一个曾经到过埃及的外国人,“先生,给点小费!”这句话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无论你走到那里,都能听到它。到政府部门办事同样会遇到,只不过要交的“小费”还要多些,而且给小费越多,事情办得越快,不给小费就得等着,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办成。在中国这样行吗?中国要求官员非常严格,收了就是违纪违法,发现就要被处理,而且还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采取“一站式办公”、“全程办事代理”等便民服务措施,现在老百姓办事更方便了。再如,关于泰国警察的腐败,早就不是新鲜事儿,据说在泰国曼谷每个开车的司机都会在钱包里单独准备一些面额100泰铢的纸币,一旦违章被抓,马上就可以派上用场。而在中国首都北京,警察处理交通违章是不得进行现场收钱处罚的,一律开单子到银行交款, 这就大大减少了发生权钱交易行为的概率。泰国禁赌已经几十年,不但没有消除赌博现象,反而成为警察的又一生财之道。而在中国,公安部颁布了严格的“五条禁令”,要求警察严禁参与赌博,违者将以辞退或开除,与他们相比,我们要求不可谓不严。再拿官员嫖娼来说,在中国,共产党员嫖娼是一律要被开除党籍的,包二奶也是要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而在一些国家,官员乱搞两性关系都不算是问题。在我们这里行吗?还有一些国家公开拉选票,搞赞助,吃回扣,组阁想用谁用谁,拉帮结派,这些在国外看似平常的事情,在中国则是严重地违纪违法。

中国不但要求严,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也很大,近些年,严厉查处了像成克杰、刘方仁、韩桂芝那样的省部级以上高官,审计曝光了一些国家部委的违纪违法问题,用网上外电评论的话说,“中共执政党反腐已向纵深发展,开始‘刮骨疗毒’”。事实上,共产党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她敢于直面和正视自身存在的腐败现象,敢于揭露问题,勇于纠正错误,这是有能力、有决心的体现,这样负责任的党难道不值得老百姓信任吗!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跟谁攀比,只不过是把自己知道的赘述出来,希望能对中国反腐败形势有一个更全面、更客观的理性认识,毕竟中国不是孤立的中国,腐败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

三、 如何认识我国周边环境及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

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观察各国对国家利益的确认与实现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新的世纪即将到来,在祈祷和平的新千年钟声敲响之前,冷静地观察中国周边的国际形势,审慎地预期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在未来一个时段内维护地区和平,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事态。如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发展核武器;美国在亚洲地区继续推行军事同盟政策,而且试图建立可能破坏地区军事力量平衡的TMD系统;亚洲国家出现了军备竞赛的苗头;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对一些国家正在构成严重挑战;等等。在意识到这些对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的同时,我们还必须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观察周边国际力量关系的分布情况,观察各国对国家利益的确认与实现方式是否发生变化,以此对下一世纪的周边环境作出判断。

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之一是,在中国周边地区正在形成一种多极的力量结构。这不是世界性的多极化趋势的产物,它只是一种地区性的结构。日本由于经济陷于停滞与低速发展,它与亚洲其他力量的差距在缩小。在此同时,日本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作用的意愿更强烈了。俄罗斯的经济经过严重的衰退后已经稳定下来,加上普金的当选,它的综合力量进入了恢复期。东盟的一体化进程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没有受到根本的打击,东盟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的合作仍在加强与扩大。印度的经济状况因新经济的出现而得到改进,拥有核武器使它的军事威慑力在继续增加,印度在亚洲扮演大国角色的愿望已明显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在继续增加,它在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有所加强。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一地位支撑了美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但美国是一个非亚洲国家,而且力量分散于全球,它在亚洲的力量分布受到这两个因素限制。

由中国、日本、美国、俄国、东盟及印度这六种力量构成的多级结构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结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任何一极,在这一地区都不可能单独取得优势。在多极均势结构中,结盟关系的变化及向两极化的发展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可以预期的未来,美日同盟关系仍会保持稳定,但是其作用一是会受到中俄战略关系的制约,二是不会得到东盟和印度的无条件支持,没有什么利益会促使印度和东盟放弃他们长期遵循的独立与中立的对外政策,卷入美国同中俄的对抗中去。中国是本地区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将继续奉行独立自主与和平的对外政策,中国将会对这一结构的稳定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实际上,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如何与其他国家相处,已不仅是我国周边外交中最重大的问题,而且是牵动我国外交全域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不仅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思路,而且是整体外交的思路。近几年来,关于中国须有“大国意识”、发挥“大国作用”的议论很多。虽然这些议论对于“大国意识”、“大国作用”等,基本没有全面、系统的论述,但从相关的议论可以清楚看出,议论者基本上是以美国及其言行,作为“大国”的范本。即认为中国强大了,就可以,也应该像美国一样追逐和运用地区的、世界的霸权。这是幼稚而又危险的认识,如果照此办理,只能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国几代领导人对此都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从“永远不称霸”、“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再到“建设和谐世界”、“发展新型大国关系”,清楚显示了,几代领导人对于中国强大后应有的作为不断深化的认识。坚持“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是新形势下上述认识在中国周边外交中的体现,更是上述认识在新形势下的深化。可以预料,遵循这些认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必将作为新型大国屹立于世界。

上一篇:信访维稳工作汇报下一篇:选人用人整改情况报告